海峡两岸贸易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及合作前景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及合作前景
不断提升两岸服务贸易竞争力 ,实现两岸服务 业的互 利共赢 。
【 关键词 ]海峡两岸 ;服务贸易 ;贸易竞争力 [ 中图分 类号]F 7 4 0 . 4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 0 0 8 - 8 8 9 X( 2 0 1 3 )0 3 — 2 0 - 0 8
在着多方 面的互 补性 ,应加 大服务业 的合作 力 度 ,促进 两岸 服务 贸易 的发 展与 合作 ,共 同开拓 国际市场 。 L 1 “ 针对 台湾地 区服 务贸 易竞 争力 问 题的研究较为鲜见 。石正芳 、胡石青等主要研究 了E C F A框架 下两 岸经 贸 的发 展 ; ¨ 陈 萍 、李 红梅等主要研究台湾地区知识型服务业 的发展问 题; l l 丁振辉对两岸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 了比 较研 究 。 [ 1 6 ]
[ 摘要 ]近年来 ,服务业 的发展促 进了两岸 服务 贸易 的合作 ,但 目前 其合作 水平仍 有待 提高 。相 较于 台湾 ,大陆服务贸易的发展 更加迅速 ;整体而言 ,两岸服务贸易 门类发展很不充分 ,高端服务业发展滞后 。 通过总量与市场 占有率指标 、显 示性 比较 优势指数 ( R C A) 、贸易竞争优势 指数 ( T C)的对 比 ,分 析 了两 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提出两岸 应在 E C F A框架下 ,放宽服 务业政 策 限制 ,推进两 岸服 务业 开放与合 作 ,
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 区的若干意见》 中指 出的 “ 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 台” 与 “ 加 快生态文 明建设” 的主题 范 围。 李碧珍 的研 究表 明,两岸服 务 贸易 国 际竞争 力总 体上均处于劣势;大陆在旅游业和建筑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金融、保险和专利等行业竞争 力极 弱 ;台湾运输服务 业竞争力较 强,金 融保 险服务 业竞争优势相对于 大陆而 言较 强,计算机

海峡两岸对外贸易对比

海峡两岸对外贸易对比
20 0 8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时 司
出 口额 排 名 20 0 9住 出 口额 排 名
台 湾
26 5 1 8 24 0 1 7
大 陆
148 .2 2 122 .0 1
迫 使 这 些 代 工 厂在 海 外 展 开 投 资 ,台湾 最 先 的海 外据
点在 东 南 亚 ,而 随着 两岸 关系 的解 冻 ,台湾 的 代 加工
大 陆 与 台湾 除 了加 强 两岸 经 贸交 流 外 , 分 别积 极 拓 亦 展 与 其他 国家 的 经 贸关 系 , 极 参 与 国际 分 工 与合 作 。 积 由于 两岸 资源状 况 、 济发 展 水 平及 产 业 结 构等 差 异 , 经
商 引 资 的政 策 也 使 外 资企 业 成 为 中国 出 口的主 力 。这 段 期 间基 本 上 是 一 种 “ 本累 积 ” 的 经 济成 长模 式 。 资 型 在第 三 个 阶段 (0 1 迄 今 ) 中国 加入 W T 20 年 , O一 方 面 开 放 国 内 的市 场 ,一 方 面 进 行 经 济 制 度 的 改 革 ,
■ 两岸经济
海 峡两岸对外贸易对 比
■ 文 /谢 邦 昌
化 的 历程 可 以分 为 三 个 阶段 :第 一 个 阶段 是 贸 易 全球 化 ,第 二 阶段 是资 金 全 球 化 ,第 三 阶段 则 是 制 度 的全
球化。
在第 一 阶 段 (9 9 9 3 , 1 7 —19 年) 中国政 府 改 革对 外 贸 易 体 制 , 消 国 营企 业 对 贸易 的 垄 断权 , 取 鼓励 出 口 , 并 且 开 放进 口以创 造 出 口的能 量 。在 这 段 期 间 ,乡镇 企

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最新版)

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最新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两岸经贸关系是关乎国家统一的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至今,在我们党对台方针政策的推动下,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两岸经贸关系进展良好。

应运而生的ECFA的签订,更是打通了两岸经济合作的脉络,开启了两岸全方位合作新时代。

,但与此同时,各类问题和障碍也有所暴露,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大陆、台湾、国际三管齐下,两岸经贸关系必将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关键词】两岸经贸关系;ECFA;政策;全方位合作“两岸”是指台湾海峡两边所对峙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有效统治的“中国大陆”以及由台湾当局政府有效统治的“台澎金马”。

中国大陆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两岸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仍始终坚持不以政治分歧影响和干扰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方针,努力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

但由于李登辉、陈水扁当局长期对两岸经贸采取限制性政策,使两岸经贸关系一度呈现出单向、民间、极不平衡的发展格局。

台商来中国大陆投资主要以间接方式进行,即投资必须经第三地注册公司转投资于大陆,只有100万美元以下的投资案可直接以台湾公司的名义投资,但是资金仍要经过第三地汇入中国大陆[1]。

由于台湾当局拒绝两岸直接通商,两岸贸易也只能经过第三地间接进行。

由于台湾当局严格禁止中国大陆的资金进入岛内从事任何投资活动,这就形成了单向性的不正常局面,同时也造成两岸贸易不平衡。

直至2008年,国民党在岛内重新获得执政权,开放和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成为民意主流和执政者的政策导向。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以两岸和平双赢取代民进党的“台独”对抗思维,两岸在“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倡议下,经贸关系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两岸经贸互动将由民间主导转变为政府主导。

从政策和法律两个层面,积极创造台商投资中国大陆的有利环境。

海峡两岸数字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

海峡两岸数字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

海峡两岸数字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徐艳琴,韦樟清,张星(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州350117)摘要:本文采用四维框架对海峡两岸数字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发现:从R C A 指数和C EP 指数来看,内地数字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强于台湾地区。

分部门看,与台湾地区相比,内地的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的竞争力较强,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以及个人文娱服务竞争力较弱。

此外,从T O 指数来看,内地数字服务贸易总体参与国际产业内分工程度低于台湾地区,分部门看,只有金融服务贸易和保险服务贸易参与产业内分工程度比台湾强,其他均弱于台湾地区。

最后,从ES 指数来看,内地和台湾地区的数字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相似指数较低,说明内地和台湾地区在数字金融服务部门互补性较强。

为此,海峡两岸可以根据各自数字服务贸易发展状况,选择合理的路径,有针对性地加强数字服务贸易领域合作,积极促进两岸数字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海峡两岸;数字服务贸易;四维框架;竞争力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23)10-0115-06C om parat i ve anal ysi s on t he C om pet i t i venes s of C ross -St rai t D i gi t alServi ce T radeX u Y anqi n ,W eiZ hangqi ng ,Z hang X i ng(C oncor d C ol l ege,Fuj i an N or m alU ni ver s i t y,Fuj zhou 350117)A bs t ract :T hi s paper adopt s a f our -di m ens i onal f r am ew or k t o com par e and anal yze t he com pet i t i venes s ofC r os s -St r ai t di gi t al s er vi ce t r ade.T he r es ear ch s how st hat :f r om t he R C A i ndex and C EP i ndex,t he over al l com pet i t i venes s of m ai nl and di gi t al s er vi ce t r ade i ss t r ongert han t hatofT ai w an.B y s ect or ,com par ed w i t h T ai w an,t he com pet i t i venes soft he m ai nl and'st el ecom m u-ni cat i ons ,com put er and i nf or m at i on s er vi ces and ot her bus i nes s s er vi ces i s r el at i vel y s t r onger ,w hi l e t he com pet i t i venes s of f i nanci al s er vi ces ,i nt el l ect ual pr ope r t y s er vi ces and per s onal ent er t ai nm ents er vi cesi sr el at i vel y w eaker .I n addi t i on,accor di ng t o r es ul t s of T O i ndex,t he over al l par t i ci pat i on degr ee of t he m ai nl and'sdi gi t als er vi ce t r ade i n t he i nt er nat i onali nt r a-i ndus t r y di vi s i on of l abor i s l ow er t han t hat of T ai w an.I n t er m s of s ub-s ect or s ,onl y t he f i nanci als er vi ce t r ade and i ns ur ance s er vi ce t r ade par t i ci pat e i n t he i nt r a-i ndus t r y di vi s i on ofl abori ss t r onger t han t hat ofT ai w an,w hi l e t he ot her s ar e w eaker t han T ai w an.Fi nal l y,f r om t he per s pect i ve ofES i ndex,t he s i m i l ar i t y i ndex of di gi t alf i nanci als er vi ce t r ade bet w een t he m ai nl and and T ai w an i sl ow ,i ndi cat i ng t hat t he m ai nl and and T ai w an have s t r ong com pl em ent ar i t y i n t he di gi t al f i nanci al s er vi ce s ect or .T her ef or e,T H E T W O s i des of t he T ai w an St r ai t s can choos e a r eas onabl e pat h accor di ng t o t hei r r es pect i ve devel opm ent s t at us of di gi t al s er vi ce t r ade,s t r engt hen t he cooper at i on i n t he f i el d of di gi t al s er vi ce t r ade,and act i vel y pr om ot e t he com pet i t i venes s of C r os s -St r ai tdi gi t als er vi ce t r ade.K ey w or d :D i gi t alSer vi ce T r ade;C om pet i t i venes s ;Four -di m en-s i onalFr am ew or k收稿日期:2022-12-20基金项目:2021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类一般项目(J A S21484);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数字经济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作者简介:徐艳琴(1988-),女,江西乐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服务贸易;韦樟清(1975-),男,福建寿宁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社会保障;张星(2000-),女,山西阳泉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数字经济。

两岸经贸发展形势分析

两岸经贸发展形势分析

两岸经贸发展形势分析尽管两岸关系持续恶化,两岸贸易发展出现起伏,台商对大陆投资出现下滑,但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仍在曲折中前行22.6%。

受此影响,台湾对大陆(及香港)出口比重也显著下降至38.7%左右。

台对大陆农产品出口显著下滑近年来,由于两岸关系的持续恶化与对抗,两岸农产品与食品贸易争端不断,影响到两岸农产品贸易尤其是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出口市场的重要变化。

受两岸关系形势恶化及大陆加大对台湾农产品进口监管与规范食品进口企业登记注册等因素影响,大陆继2021年3月宣布暂停输入台湾菠萝、同年9月20日起暂停输入莲雾、释迦等之后,2022年6月10日再次宣布暂停输入台湾石斑鱼,8月3日宣布暂停输入台湾柑橘类水果、白带鱼与冻竹荚鱼。

大陆每次暂停进口台湾农产品与水产品,都会引起绿营的歪曲、攻击与政治操作。

12月8日,海关总署宣布台湾99.9%的水产品及2199项食品、啤酒、高粱酒与饲料未通过注册暂停进口,同时台湾百家水产申请销陆未获核准,因涉及面广,在岛内再次引起极大关注与争议。

台当局不自我检讨,不公开大陆暂停进口食品事情真相,却不断进行政治炒作与攻击。

这次大陆暂停台湾食品等进口,是因为台湾企业未依大陆公布的新规重新注册登记所引起。

2021年4月,中国海关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规定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同年10月大陆向台湾方面通报相关事项,2022年大陆还特别对台湾企业重新注册延长。

到2022年11月,台湾还有许多企业未能依法完成注册,对大陆食品出口受到影响。

台湾媒体不明事理称大陆停止台湾食品进口,台当局则大肆扭曲,攻击大陆对台实施“贸易障碍”“歧视性待遇”,还要上诉WTO。

岂不知,入世后,台湾长期对大陆农产品进口实施严格的管制措施,实施不公平的歧视性贸易政策,还有资格上诉大陆对台湾农产品进口的合法正当管理措施。

同时,台当局还对大陆农产品进口进行报复,台食药署于11月宣布“最新进口食品不合格名单”,因农药残留或农药超标等原因对大陆白萝卜等禁止进口。

台湾与大陆贸易逆差分析

台湾与大陆贸易逆差分析

台湾与大陆贸易逆差分析长期来祖国大陆对台湾贸易存在高额逆差, 已成为两岸贸易发展中最显著的特征。

截止到2002 年底, 大陆对台贸易逆差累计已达1826.77 亿美元, 显示出海峡两岸贸易往来严重失衡。

从两岸贸易发展总体进程来看, 大陆对台贸易逆差主要经历了四个形成与发展阶段。

大陆对台贸易呈现顺差时期(1970 年- 1979 年);大陆对台贸易逆差数额小然波动幅度较大的阶段(1980 年- 1986 年) 。

大陆对台贸易逆差快速增长时期(1987 年- 1993 年) 。

大陆对台贸易逆差增幅趋于减缓时期(1994 年- 至今) 。

一、变动特点综观两岸贸易发展的全过程, 可以看出, 大陆对台湾贸易逆差发展总体上呈现以下一些特点:1、大陆对台贸易逆差额与台商在大陆投资同步增长大陆对台贸易逆差的发展历史显示, 对台湾贸易逆差增长与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发展基本呈正比例变动关系。

上世纪80 年代以来, 祖国大陆经济保持快速发展, 加上实施了一系列吸引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 大陆逐渐成为台商投资的热土。

截止到2002 年底, 台商在大陆已设立企业55691 家, 合同台资金额614.7 亿美元, 实际投入台资金额331.1 亿美元, 台湾已经成为大陆吸收外资的第五大来源地。

随着台商投资的快速增长, 大陆对台贸易逆差也在迅速增加。

从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发展与对台贸易逆差的变动曲线可以看出, 两者的变动走势有着较强的趋同性。

例如,1993 年台商在大陆投资金额增长199%, 同期,大陆对台贸易逆差的增幅也达到122%, 显示出投资增长对贸易发展的带动作用。

2、大陆对台贸易呈现逆差的产品较为集中从大陆对台湾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 对台贸易逆差商品主要集中于大陆自台进口的前四大类产品, 即机电类商品、塑料橡胶制品、纺织及其制品以及贱金属及其制品, 该四类商品的逆差额基本占历年大陆对台贸易逆差总额的90% 左右。

3、大陆对台贸易逆差地区主要为沿海四省市地缘性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是大陆对外贸易发展较为突出的特点。

台湾海峡两岸贸易发展的现状、趋势与对策

台湾海峡两岸贸易发展的现状、趋势与对策
摘 要 :采用 1 9 7 9 —2 O 1 3年 进 出 I = 1 数据 , 分 析 台湾 海 峡 两岸 的 发 展 现 状 , 探 讨 两 岸 贸易 的发 展 趋 势 。在
此基础上提出 : 两岸 贸易应合 理有效运 用 E C F A, 大力推动两 岸产业合 作 , 将 经济发 展转变 为牵 引方式 , 两岸 贸易公司应采取调解方式解决贸易摩擦 , 以推动海峡两岸贸易快速平稳发展 。
Au g. 2 0 1 5
文 章 编 号 :2 0 9 5 — 5 4 6 4 ( 2 0 1 5 ) 0 4 — 0 4 7 2 — 0 6
台湾 海 峡 两 岸 贸 易 发 展 的 现 状 、 趋 势 与 对 策
杨 海艳 , 陈晓 川
( 福建 师范大学 闽南科技学 院,福建 泉州 3 6 2 3 3 2 )
缓 的阶段 ; ③2 0 0 2 2 0 1 3年 , 表 现 为 大 陆 对 台湾 贸易 逆差快 速增 长且 数额 较 大的 阶段 。
1 9 7 9年之 前 , 祖 国大陆 对 台 贸易 一 直呈 现 顺
差 。从 表 2数据 可 以看 到 , 1 9 7 9年 大 陆 对 台 贸易
顺 差仍 为 0 . 4亿 美元 。1 9 8 0年 , 这 种 情 形 开始 逆 转, 大 陆对 台 贸易 由顺 差转 变为 逆差 。并 且 , 贸易 逆 差在 1 9 8 0年仅 为 1 . 6亿 美元 , 其后逐年扩大 ,
从 表 1的数 据 可 以看 出 , 1 9 7 9 -2 0 1 3年 , 两
长, 但 是 总体趋 势 为正增 长 。
表 1 1 9 7 9  ̄2 0 1 3海 峡 两岸 历 年 贸易 总额 统计 表 [ 一
海 峡两 岸经 贸关 系高 速发 展 的根本 原 因是 两 岸 市场 的不 断扩 大 和 对 产 品 的需 求 增 加 , 这 最 终

海峡两岸问题的调研报告

海峡两岸问题的调研报告

海峡两岸问题的调研报告海峡两岸问题调研报告一、引言海峡两岸问题是指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和争议。

自上世纪以来,海峡两岸问题一直是中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该问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我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分别发放了问卷,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海峡两岸问题的现状和人们的态度。

三、调研结果1. 政治关系: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海峡两岸关系紧张,需要加强交流和合作。

然而,也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对其他岛屿产生争议的政策和行动持反对态度。

2. 贸易关系: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两岸之间的贸易关系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一些受访者担心存在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对台湾地区产生负面影响。

3. 文化交流: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两岸文化交流对于增进了解和促进和平有积极影响。

然而,也有一部分受访者担心这种交流可能导致台湾地区失去自身的文化特色。

四、问题分析1. 政治问题:海峡两岸政治关系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两岸之间仍存在一些未解决的政治纠纷,这导致了关系的紧张。

通过加强交流和对话,政治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2. 贸易问题:两岸之间的贸易关系是双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可能带来经济不稳定和社会不满。

两岸应加强贸易协议的制定,确保贸易公平和互利共赢。

3. 文化问题:两岸文化交流对于增进了解和促进和平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文化交流也可能导致文化融合和文化冲突。

两岸应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同时尊重对方的差异,实现文化共融。

五、建议基于以上问题分析,我提出以下建议:1.政治问题:两岸应加强高层交流,开展政治对话,寻求解决政治纠纷的途径。

早日签署和平协议,确保两岸之间的和平稳定。

2.贸易问题:两岸应加强贸易合作,制定公平的贸易协议,消除贸易壁垒。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监管,确保贸易健康发展。

3.文化问题:两岸应加强文化交流,共同举办文化活动,增进了解和友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峡两岸贸易现状分析作者:郑巧渊来源:《农家科技中旬刊》2016年第10期摘要:贸易往来是海峡两岸经济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

本文通过收集海峡两岸近15年的贸易数据来研究分析两岸贸易现状,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依存度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两岸贸易呈现出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多元互补,贸易依存度日益增高,贸易失衡问题日益严重等四大特点。

与此同时,本文立足海峡两岸贸易发展现状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的大背景,为增加两岸贸易往来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贸易结构;贸易规模;贸易依存度1.引言两岸贸易发展迅猛,大陆是台湾地区最大的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而台湾地区也是大陆的重要贸易伙伴。

但是两岸贸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同样突出,由于台湾地区当局的阻挠,两岸直航迟迟不能实现,极大地影响了两岸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在现有的贸易研究中,定位于两岸贸易的相对比较少,而仅有的少数成果也以定性分析为主且不够系统。

因此,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深入地分析两岸贸易的现状、发展潜力以及对台湾经济的影响,特别是直航对台湾经济的作用,既具有理论价值,更具现实意义。

本文在简要回顾两岸贸易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简明分析两岸贸易的发展历程、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两岸贸易的决定因素和贸易发展潜力以及对两岸贸易,特别是直航对于台湾经济的影响,最后通过以上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贸易流量2.1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流量2.1.1贸易总额逐年攀升从数据观察可见,台湾地区对大陆的贸易总额逐年攀升。

在2000年至2014年期间,台湾对大陆的出口额、进口额和贸易总额分别增加。

在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后,进出口贸易额受挫,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2010年至2014年期间,贸易额保持稳定的增长,预计在一系列刺激两岸贸易合作的政策作用下,两岸贸易额将进一步增加。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两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对产品的需求增加,这最终会促进两岸的贸易互补。

2.1.2贸易顺差先升后降在两岸贸易额与日俱增的同时,台湾对大陆的贸易差额先后经历了贸易逆差到贸易顺差的转变。

台湾与大陆的贸易差额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0年至2001年期间,台湾对大陆处于贸易逆差逐步缩小期,台湾对大陆有一定的贸易逆差,但在逐步缩小;2002至2010年期间,台湾对大陆处于贸易顺差快速增长期,在该期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逆差快速增长,从2002年到2010年期间顺差增加了近15倍;2011年至2014年期间,台湾对大陆处于贸易顺差稳定期,该期间内台湾对大陆的顺差保持在四百亿美元,2014年出现小幅的下降,但总体保持稳定。

2.2大陆对台湾地区的贸易流量2.2.1贸易总额平稳增加2000年至2014年期间,大陆对台湾地区的进口额,出口额和贸易总额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

贸易总额的增长路径与进口额几乎保持一致,两岸贸易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

2.2.2贸易逆差逐步拉大自2000年到2014年期间,大陆对台湾始终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

大陆是台湾地区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两岸贸易逆差额不断扩大。

大陆对台湾贸易逆差之所以逐年扩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台湾当局对大陆实施了限制性经贸政策,即台湾当局一直实行“宽出严进”的大陆贸易政策,严格限制大陆产品的进口;大陆对台湾积极开放的经贸政策,即多种对台优惠贸易的政策,促成了对台贸易逆差的形成;两岸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形成与发展,带动了两岸贸易强劲增长,同时使大陆对台贸易逆差持续迅速增加。

3.两岸贸易结构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贸易往来对象,随着两岸贸易的不断发展,两岸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也不断增加,两岸的贸易结构主要从贸易地区和贸易商品维度来考察。

3.1地区性分国别地区看,台湾出口依托大陆,进口主要来自大陆和日本。

纵观2015年台湾五大类进出口商品的国别或地区构成,大陆是台湾出口商品的主要目的地,大陆和日本是台湾进口商品的主要来源地。

但其进口来源除机电产品占有优势外,其余均低于日本。

2015年台湾对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美国和日本的出口额分别占台湾出口总额的前四,台湾贸易顺差主要来源地是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2015年顺差额321.5亿美元和230.0亿美元。

贸易逆差主要来自日本和沙特阿拉伯,逆差额分别为217.4亿美元和56.3亿美元。

3.2商品性分商品看,机电产品是台湾对大陆最主要的进出口商品。

机电产品是台湾自大陆进口最重要的商品,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为第二和第三大类进口商品,进口额占自大陆进口总额的10.3%和9.6%。

光学钟表医疗设备、纺织品及原料和塑料橡胶等也是台湾自大陆进口的重要产品。

在台湾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的进口市场中,大陆居台湾进口来源的首位,中国产品主要竞争对手为日本和越南等国家。

台湾对大陆出口的主要商品是机电产品、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化工产品和塑料橡胶,机电产品在台湾对大陆的进出口中都占较大的份额,是典型的产业内贸易。

3.3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持续性从台湾对大陆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贸易顺差商品主要集中于大陆自台进口的前四大类产品,即机电类商品、塑料橡胶制品、纺织及其制品以及金属及其制品,该四类商品的差额基本占历年大陆对台贸易差额总额的90%左右。

大陆方面贸易逆差产生及增长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台湾方面实施限制性大陆经贸政策所导致大陆对台出口未能正常增长。

在两岸经贸交流中,台湾方面一直实行“宽出严进”的大陆贸易政策,严格限制大陆产品进口。

虽然台湾方面对此政策曾进行多次调整,但到目前为止,台湾的进口产品中,仍有2000多项产品未对大陆实施开放措施;二是大陆对台湾积极开放的经贸政策使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持续增长。

在两岸贸易间接、单向开放的局面下,大陆对台多种优惠贸易政策的制定及实施,对台湾贸易顺差的形成及发展起了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三是两岸产业分工与合作格局的影响。

目前两岸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及生产技术水平仍存在着一定落差。

在两岸产业分工与合作中,台湾比较优势主要集中于产品与技术研发、中高端产品制造及上游原料与零组件生产;大陆承接了台湾及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的传统产业,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从而带动了从台湾的进口。

4.海峡两岸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为了进一步表示两岸贸易的紧密程度,相互依存度可表示为一国对另一国的进口(或出口)占总进口(或总出口)的比例,即所占份额的大小。

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是地区之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份额越高,即两岸贸易越紧密;份额越低,则两岸贸易越不紧密。

观察两岸的贸易依存度可知,台湾地区贸易依存度高达110.55%,即台湾的进出口总额占地区内生产总值的占比额,这反映了台湾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对外开放程度强,台湾的经济模式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系。

相对于台湾地区,大陆的贸易依存度则在一个相对较为合理的区间。

在2008年前,大陆的贸易依存度一度走强,随着金融危机的暴发,大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贸易方式转变,大陆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一路下降,至2014年,大陆对外依存度下降为41.55%,与2000年几乎持平。

4.1台湾地区对大陆的依存度逐步上升2000-2014年期间,台湾地区对大陆的进出口整体上逐步上升,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依存度从2000年的2.89%上升到2014年的26.18%,涨幅接近8倍。

2000年到2003年期间,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依存度呈高速增长。

2004到2010年期间,出口依存度平稳上升,其中,在2010年台湾对大陆的进口依存度达到近年最高值。

随后,进口依存度趋于平稳,稳定在27%左右。

相对于出口依存度,台湾地区对大陆的进口依存度增长较为缓慢,台湾对大陆的进口依存度涨幅接近3倍。

相对于出口依存度的波段性增长,台湾对大陆的进口增长较为平缓有规律,且有进一步上涨趋势。

4.2大陆对台湾地区的贸易依存度先升后降2000年到2014年期间大陆对台湾地区的进口依存度逐步下降。

2001年至2003年时间,进口依存度略有上升达到最高值12.9%,随后逐步下降,至2011年大陆对台湾地区的进口依存度仅为7.16%。

相对于进口依存度,大陆对台湾的出口依存度表现得较为稳定,维持在2%左右上下浮动。

总体而言,海峡两岸贸易日益频繁,祖国大陆对两岸贸易依存度相比台湾对两岸贸易依存度要小得多,大陆经济的发展对两岸贸易的依赖程度小于台湾。

台湾地区对大陆的依赖,尤其是出口依赖程度相当高,而大陆对于台湾的进出口依存度则基本维持在一定水平。

这表明大陆在台湾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持续上升,而台湾在大陆的经济地位则相对稳定。

5.政策建议为了进一步巩固两岸之间的经贸关系,促进两岸增加贸易往来,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强两岸的政治互信,有效促进两岸的经贸合作与发展。

大陆和台湾的政治问题由来已久,这极大地影响了双方经贸关系的稳定性,并且也严重影响着台湾对大陆进口贸易和直接投资等政策制定,制约台湾对大陆的经济开放度。

大陆为实现与台湾关系的融洽,不断推行积极开放的政策,甚至允许对台湾有一定的贸易逆差。

此外,台湾地区应该正视对大陆贸易依存度过高的问题,作为外向型经济体,台湾对部分出口市场的外贸依存度高是必然现象,不应因此而过分担心台湾的政治和经济安全。

因此,台湾当局应积极促进两岸贸易关系的正常化,台湾方面应减少对大陆产品的限制与歧视性做法,减少两岸不合理的贸易失衡现象。

建立相应机制或进行制度性安排,促使两岸投资贸易规范有序进行。

加速大陆产业升级,提高大陆出口商品附加值。

两岸双边贸易的产品虽有较大重合性,但是其技术含量差异显着,大陆对台湾的出口制成品中,中等、高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较进口同类产品所占比重要小很多,由此,大陆与台湾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差异是造成两岸出口产品附加值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大陆地区应继续推进产业升级进程,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力求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从质量上提高对台湾地区的出口层次,改善大陆对台湾地区的贸易逆差现状,将逆差保持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

促进两岸双向直接投资。

加强双向投资对促进两岸产业升级,进而扩大两岸双边贸易的规模、改善进出口贸易层次意义非凡。

尽管吸收台资对于贸易逆差的扩大有较强的互动关系,但仍应坚持并提升利用台资的水平,为配合大陆产业升级提供有利条件。

同时,台湾方面还应减少和取消对台商赴大陆投资的政策限制,使两岸投资在互惠互利原则下,按照市场法则开展经营活动,从而有利于两岸分工体系的深化和贸易逆差问题的改善。

加强两岸现代服务业的合作,是拓宽两岸贸易发展空间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