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荨麻疹药方
慢性荨麻疹中药方剂

慢性荨麻疹中药方剂皮肤偏方,荨麻疹偏方中药方剂(一)【辨证】脾失健运,复感风邪,郁于肌肤。
【治法】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方名】多皮饮。
【组成】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丹皮9克,大腹皮9克,木槿皮9克,桑白皮15克,白藓皮15克,赤茯苓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干姜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炳南方。
中药方剂(二)【辨证】气血不足,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风邪内侵,肌肤失养。
【治法】辛开腠理,和血止痒。
【方名】麻黄方。
【组成】麻黄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藓皮15克,丹参15克,陈皮9克,丹皮9克,僵蚕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赵炳南方。
中药方剂(三)【辨证】脾虚兼风。
【治法】健脾利湿,祛风止痒。
【方名】荨麻疹汤。
【组成】苍术5克,白术30克,茯苓15克,荆芥15克,丹皮15克,防风9克,白蒺藜12克,僵虫10克,川芎9克,丹参15克,黄芩10克,龙骨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屈舒信方。
中药方剂(四)【辨证】阴血不足,风淫湿遏,邪伏血分,每遇不正之气诱发。
【治法】养阴益血,以清理血分为主,佐以疏风利湿。
【方名】加减当归饮。
【组成】当归9克,白芍9克,生地15克,何首乌30克,川芎6克,白芨9克,地龙9克,路路通15克,地肤子12克,乌药6克,荆芥6克,防风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俞长荣方。
中药方剂(五)【辨证】沐浴当风,邪客经络,气血阻痹,而致风疹缠绵。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经。
【方名】麻黄连翘小豆汤合胡煎方。
【组成】麻黄3克,连翘9克,赤小豆12克,胡麻仁30克,何首乌9克,苦参6克,石菖蒲6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皮肤偏方,荨麻疹偏方中药方剂(一)【辨证】血热蕴湿结于肌脸。
【治法】凉血、疏风、祛湿。
【方名】驱疹汤。
【组成】白藓皮30克,生地24克,槐花24克,苦参15克,蝉衣12克,丹皮12克,赤芍9克,防风9克,地龙9克,甘草6克。
5个慢性荨麻疹中药方剂

5个慢性荨麻疹中药方剂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慢性皮肤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诸如温
度变化、药物、食物、化妆品等刺激后,皮肤容易出现红肿、瘙痒、丘疹等症状。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抗组胺药物、免疫抑制剂、
激素等西医药物疗法,而中医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治疗慢性
荨麻疹也有不错的疗效。
下面我来介绍5个常用的慢性荨麻疹中
药方剂。
第一个是“四神汤”,由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四味中药组成。
四神汤具有益气化湿,健脾益胃,调和三焦的功效,能够改善慢
性荨麻疹患者的气虚湿重症状。
第二个是“清毒消肿汤”,由黄连、黄芩、栀子、赤芍、防风、
地黄、生白芍、大黄、芒硝等多种中药组成。
清毒消肿汤有清热
解毒、凉血止痛、消肿止痒、利湿退黄等功效,对于荨麻疹患者
有较好的效果。
第三个是“逍遥散”,由天麻、香附、川芎、炙甘草、丹参等多
种中药组成。
逍遥散主要用于治疗因情志失调、肝郁气滞引起的
慢性荨麻疹,能够平肝清热,疏通气机,缓解症状。
第四个是“当归生姜羊肉汤”,由当归、生姜、羊肉、南枣等中药组成。
当归生姜羊肉汤具有温中散寒、补血养颜、益气力、治疗风寒感冒等功效,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有很好的抗风寒、补血养血的作用。
第五个是“白虎汤”,由炙甘草、黄芩、大枣、生姜等多种草药组成。
白虎汤有清热解毒、利湿除热、消肿止痒的功效,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有很好的止痒退红作用。
总结一下,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还能够调整身体机能,改善体质。
但是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张锡纯治寻麻诊医案

张锡纯(1860 年-1933 年),字寿甫,籍山东诸城,河北省盐山县人,是清末民初的中医名家。
以下是一则张锡纯治疗荨麻疹的医案:
一少年,周身发热,遍起如云如霞之疙瘩,瘙痒异常,脉浮数。
投以浮萍三钱,生地黄一两,牡丹皮一两,僵蚕二钱,桑叶三钱,水煎服,一剂即愈。
分析:浮萍味辛性寒,轻浮升散,善开毛窍,有发汗解表、透疹止痒之功;僵蚕祛风解痉、散结消肿;桑叶疏散风热;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清热、凉血活血之功。
请注意,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医如何治疗荨麻疹

中医如何治疗荨麻疹荨麻疹的反反复复让不少荨麻疹患者感到头疼,除了吃西药治疗以外,中医还认为以下七种中草药偏方可以治疗荨麻疹,容易荨麻疹过敏的你不如来看看。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七种药方治疗荨麻疹药方一金银花12克,地肤子、芥穗各9克,大黄10克,厚朴、云苓各9克,白芍10克。
甘草9克。
水煎服,日贝剂,分2次服。
本方清热散风,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药方二生地10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乌10克,黄芪12克,防风、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养血益气,疏风止痒,适用于血虚受风所致的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药方三荆芥穗10克,防风9克,金银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黄芩10克,蝉衣12克,生甘草6克。
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辛凉解毒,疏风止痒,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药方四玉米须15克,已发酵好的酒酿l00克。
将玉米须放人铝锅中,加水适量,煮20分钟后捞去玉米须,再加酒酿,煮沸食用。
本方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药方五香樟木、晚蚕砂、徐长卿、败酱草、核桃叶各30-创克,紫苏120克。
将药任选一种煎水,乘热先熏后洗,每日1叫次。
本方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药方六熟地9克,当归、白芍各20克,首乌、黄芪各30克,防风、川芎各12克,甘草30克,蝉蜕10克,荆芥、白蒺藜各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每晚或早晚分2次服。
本方出自《山东中医杂志》1989.8期,适用于顽固性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药方七黄芪10克,白术、防风、桂枝各9克,白芍10克,生姜6克,大枣9克,浮萍6克,白藓皮10克,荆芥穗9克,陈皮12克,甘草9克。
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调和营卫,益气固表,对荨麻疹有效。
以上就是七种治疗荨麻疹的中医药方,如果你已经被荨麻疹困扰多年,吃西药也一直治疗不好,那不妨尝试一下上面的偏方,它可能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另外,下面几个小偏方也可以尝试:偏方一:我幼时曾患荨麻疹,经人介绍一方:蝉衣5个、池塘里浮萍250克,水煎服,日服两次(早晚各一次)。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药方推荐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药方推荐现在有些患了荨麻疹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有没患病,也不知道自己要吃什么食物来治疗。
下面给大家介绍中医治疗荨麻疹的药方。
风寒型[临床表现] 皮肤瘙痒,继产生风团,皮损色白,遇冷或吹风而发,得暖可缓解,冬重夏轻,苔薄白腻,脉濡缓。
[食疗药膳]1.生姜桂枝粥:生姜10片,桂枝3克研末,粳米50克,红糖 30克,煮稀粥食,每日1-2次。
2.防风苏叶猪瘦肉汤:防风15克,苏叶10克,白藓皮15克,猪瘦肉30克,生姜5片。
将前3味中药用干净纱布包裹和猪瘦肉生姜一起煮汤,熟时去药包裹,饮汤吃猪瘦肉。
风热型[临床表现] 皮疹色赤,遇热则发,得冷则减,夏重冬轻,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食疗药膳]1.芋头茎煲猪排骨:芋头茎50克,猪排骨100克,将芋头茎洗净切块,猪排骨洗净切块,同放砂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煲熟食,每日 2次。
2.冬瓜芥菜汤:冬瓜200克,芥菜30克,白菜根30克,芫荽5株,水煎,熟时加适量红糖调匀,即可饮汤服用。
3.醋糖姜汤:醋半碗,红糖100克,生姜30克,醋、红糖与切成细丝的生姜同放人砂锅内煮沸10分钟,去渣,每服1小杯,加温水和服,每日2-3次。
气血两虚型[临床表现] 疹块反复发作,病程甚久,劳累加剧,神疲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弱。
[食疗药膳]1.归芪防风猪瘦肉汤:当归20克,黄芪20克,防风10克,猪瘦肉60克,将前3味中药用干净纱布包裹,与猪瘦肉一起炖熟,饮汤食猪瘦肉。
荨麻疹的病因非常复杂,约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别是慢性荨麻疹。
常见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剂;吸入物;感染;药物;物理因素如机械刺激、冷热、日光等;昆虫叮咬;精神因素和内分泌改变;遗传因素等。
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
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
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
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由于真皮乳头水肿,可见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
治疗荨麻疹的验方1

治疗荨麻疹的偏方1.荨麻疹偏方-芝麻根治荨麻疹【药方】芝麻根一把【用法】洗净后加水煎,趁热烫洗【功效】清热,散风,止痒。
2.荨麻疹偏方-韭菜治荨麻疹【药方】韭菜一把【用法】将韭菜放在火上烤热。
涂擦患处,每日数次【功效】清热,散风,止痒。
3.荨麻疹偏方-艾叶酒治荨麻疹【药方】白酒100克,生艾叶10克【用法】上药共煎至50克左右,顿服。
每天一次,连服3天【功效】清热,散风,止痒。
4.荨麻疹偏方-十全大补汤加味治荨麻疹【药方】黄芪、地肤子各30克,肉桂、制附子各6克,党参、白术、茯苓、赤芍、白芍、当归各12克,熟地黄15克,川穹、乌梢蛇、炙甘草各9克。
【用法】每天一剂,早晚两次服用。
服用5剂症状减轻者,为药证相符,可继续服用,反之,则为本方所不及。
【功效】清热,散风,止痒。
荨麻疹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一:与婴儿湿疹鉴别婴儿湿疹是指发生于婴儿期的具有湿疹特点皮肤损害婴儿湿疹可包括婴儿异位性皮炎但异位性皮炎不能等同或取代婴儿湿疹婴儿湿疹包括婴儿接触性皮炎;脂溢性和擦烂性婴儿湿疹;婴儿异位性皮炎二:与血管性水肿鉴别血管性水肿为慢性复发性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的大片局部性水肿病因及发病机制与荨麻疹相同只是血浆是从真皮深部或皮下组织的小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中渗出而进入到周围疏松组织内而引起三:与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鉴别荨麻疹样血管炎风团持续时间长达24~72小时伴有发热关节痛血沉增快低补体血症病理检查为破碎性血管炎改变伴有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时应与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鉴别【慢性荨麻疹辩证施治总结】1 病因病机:张挹芳认为本病的发生,由内外病因相应而致。
外由风寒湿热,内因“夙根”或肺脾肾虚,其中尤以肺脾失调为主。
王卫等认为人之皮毛乃营卫荣养、护卫之处。
若因阳气虚弱,卫外不固,营卫不和,而致气血不运,肌无所养,则易发病。
2辨证论治 :张志礼认为,本病初发多属实证,久病则多为虚证,而风邪是本病的主要外因。
因此,治疗勿忘祛风。
他将本病分为以下四型:(1)风热型,多见于急性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可以参考的偏方

治疗荨麻疹可以参考的偏方荨麻疹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皮肤病,俗称风疹块,中医亦称瘾疹,临床表现为时隐时现、伴有剧烈瘙痒性的风团。
治疗荨麻疹的偏方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参考的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治疗荨麻疹的偏方,希望能帮到你。
治疗荨麻疹的偏方1、治荨麻疹一方我幼时曾患荨麻疹,经人介绍一方:蝉衣5个、池塘里浮萍250克,水煎服,日服两次(早晚各一次)。
结果用药3副就治好了病。
2、鲜丝瓜叶可治荨麻疹我上小学五六年级到中学阶段,每年夏秋季节都被荨麻疹所困扰,不规则的圆形红疹块突然出现,遍布四肢及腹、背、颈部,疹痒难耐。
为此曾多次到医院求治,但效果不大。
有一次发作时,顺手摘了片鲜丝爪叶在疹块处反复搓擦代替用手抓挠解痒,没想到凡是被鲜丝瓜叶搓擦过的地方很快就不痒了,疹块也随着消退。
于是我摘了些鲜丝瓜叶用清水洗净备用,一发作我就用鲜丝瓜叶搓擦,连续搓擦了10多次后病渐渐地好了。
自从用这个方法治疗至今已有32年,没再出过疹块。
3、肚脐拔火罐治荨麻疹小时我常起荨麻疹,后听人介绍用拔火罐拔肚脐可治。
母亲给我试用,将拔火罐扣在肚脐上,两三次居然就治好了,而且未再犯过病。
4、食醋白酒混合液可治风疙瘩我儿子2岁时曾患过一次较重的麻疹,转眼之间,全身的硬疙瘩即连成了一片片的硬皮,连嘴巴也肿起来了。
危难之时,邻居大娘教我一法:两份食醋加一份白酒混匀后擦洗患处,几分钟后症状即可减轻,连擦几次即愈。
我照此方法做了,只擦了4次,我儿子的风疙瘩就好了,再没有复发。
后来,我曾将此方告知一位老乡,也很有效。
逸敏284.鲜姜可治风疙瘩我上中学时起过一身风疙瘩,看病半年仍不见好转。
偶然一次机会,一位老奶奶对我说:“用鲜姜汁擦抹就会好。
”我买了几角钱的鲜姜,擦抹几天后果然全好了。
后来我的孩子起风疙瘩,我也是用同样的方法给他治好的。
5、紫荆树花茎煮水治风疙瘩前年春天,我身上生过风疙瘩,皮肤变红增厚,奇痒难忍。
有一位老人对我讲,可用紫荆树(春天未长叶前,先开紫花)的花、茎煮水,熏洗,每天早、晚各一次,两天即愈。
【偏方】中医治疗荨麻疹

【偏方】中医治疗荨麻疹处方一止痒永安汤组成:苍术12克,麻黄、白芷、蝉蜕、薄荷、独活、赤芍、天麻、桃仁、甘草各6克,荆芥穗、当归尾、僵蚕各9克,藏红花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治疗各种皮肤病,尤其是急慢性荨麻疹,收效迅捷。
注意:每次服药后,加服半碗热稀粥,然后盖被发微汗。
发出微汗即意味着病愈。
须避风。
引自:石广济老师验方。
处方二组成:苦参、蝉蜕、川椒、秦艽、黄柏、荆芥、川芎各15克,白鲜皮、地肤子各30克,蛇床子20克,蜈蚣1条(去头)。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本方对顽固性荨麻疹,久治不愈,见风加重者,有良好疗效。
处方三消风汤组成:当归须30克,生地30克,乌梅10克,路路通10克,赤,白芍各15克,广地龙10克,炙黄芪10克,全蝎2克,蜈蚣1条,僵蚕10克,蝉衣6克,乌梢蛇10克,苦参10克,大黄3克,何首乌10克,银花藤30克。
用法:水煎2次,分3次服,每日1剂。
21剂为1个疗程。
功效:入血走肤,搜风、逐风、抗过敏,活血凉血以疏络,泻火解毒,渗湿止痒,入肝肾养阴。
全方具有凉血熄风,消热解毒之功效。
主治慢性荨麻疹。
临床屡治屡验。
医案:丁某,女,44岁,农民。
全身风团瘙痒反复发作已5年,久治不愈,故来求治。
诊为慢性荨麻疹,为气虚血热,风毒滞肤。
治宜凉血熄风,消热解毒。
投消风汤治疗。
患者服药20剂,风团消失,瘙痒止息。
访1年未复发。
按语:本病系突发性全身出现鲜红色或瓷白色风团的过敏性皮肤病。
慢性荨麻疹是由急性发展而来,受冷,风吹,日晒,接触花粉或羽毛等物,以及吃鱼虾蟹和腐败食物,肠寄生虫(如今少见),消化不良,药物过敏,精神因素等,均可诱发本病。
临床为突然发生,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疹斑,小像米粒,大呈片状,中间略白,边缘较红而不规则,有像地图状,称风团。
异常瘙痒,发生快,消退也快,数小时后消退,但又不断成批发出,每天发1批至几批,大约1周左右,可停止发生。
然而,慢性者反复发作,长达数周、数月或数年,屡治屡发,病人极为痛苦和烦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服中药方血热症荨麻疹症状:皮疹红色,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多夏季发病,苔薄黄,脉浮数。
荨麻疹治法:疏风解表,清热止痒荨麻疹方药:荆芥穗6克,防风6克,僵蚕6克,金银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黄苓9克,蝉衣5克,生甘草6克用法:水煎时间不宜过长,每日一剂,分两次凉服。
忌辛辣、发物。
按语:此方以荆芥、防风、薄荷、蝉衣为主要药。
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气味轻扬入气分,驱散风邪;防风其气不轻扬,能散入于骨肉之风,故宣散在表之风邪,用防风必用荆芥;薄荷清轻凉散,善解风热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蝉衣凉散风热,开宣肺窍,其气清虚,善于诱发。
以上四味药,表散作用较强。
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浮萍轻浮升散,善开主窍;僵蚕祛风散结,协助上述四味主要药以透达表热之邪。
金银花、黄苓解毒清肺热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气虚血热荨麻疹症状:皮肤瘙痒起疹,时隐时发,小如麻点,大如豆粒,为扁平硬节,高出皮肤,一旦搔破,则连结成片,舌暗苔白,脉弦。
荨麻疹治法:益气滋阴,祛风泻火荨麻疹方药:生黄芪15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炒枳壳15克,白藓皮10克,地肤子10克,防风10克,连翘10克,桑叶10克,炒白芍10克,牛蒡子10克,玉竹10克,荆芥3克用法:水煎,分三次温服,以五剂为一个疗程。
初愈后复发,可照原方再服,忌辛辣刺激之品。
按语:以黄芪益气固表,表固则邪不易入。
《本草正义》:“故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
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
”当归、生地、白芍、玉竹滋阴养血,使营阴内守;防风、桑叶、牛蒡子、荆芥疏散风邪,透热于外;以白藓皮、地肤子清热除湿;配枳壳理气除湿止痒;更以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湿困脾土荨麻疹症状:发疹时四肢不温,脘闷纳呆,神倦身困重,口腻,腹胀便溏泄,舌淡苔白腻,脉沉滑。
荨麻疹治法:健脾除湿,疏风和血荨麻疹方药:多皮饮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桑白皮15克,干姜皮6克,大腹皮9克,白藓皮15克,粉丹皮9克,赤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川槿皮9克用法:水煎,一日两服,忌辛辣油腻腥滋腻之品。
荨麻疹按语:方中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大腹皮健脾利湿,涤清肠胃之积滞;干姜皮取其幸温和胃,固表守而不走;白藓皮、川槿皮驱风止痒;丹皮凉血和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泻肺而清皮毛。
民间验方:龙李药酒配方:穿山甲5克、乌梢蛇15、克黄莲30克、红花30克、白芷60克、黄柏50克、露蜂房3克、花椒80克、白芥子25克,泡制:300ml60度以上粮食酒密封浸泡。
在地窖封存12个月用法:外用,一日两次或三次主治:荨麻疹方法二荆芥10 薄荷10 防风10 苦参10 柴胡10 千里光15` 白芷10` 蝉衣7 僵蚕10 生地15 黄苓10 甘草10 桔梗10文章类型:健康文章来源:天诺时空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初起皮肤瘙痒,抓后皮肤迅即发生大小不等之风团,剧烈瘙痒,此起彼伏,骤起骤消,甚至累及粘膜,出现腹痛、腹泻、喉头水肿之症状。
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偏方”主要如下。
[治疗荨麻疹的偏方一]麻黄、甘草各 6克,桂枝、杭芍、杏仁各 9 克,生姜3片,红枣5枚。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效:1-2剂即愈,未见复发。
[治疗荨麻疹的偏方二]皂刺、甘草各9克,双花3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疗效:1-2剂即愈。
[治疗荨麻疹的偏方三]尿素30克。
制用法:冷开水浸化,涂患处。
疗效:即刻见效,1次痊愈。
[治疗荨麻疹的偏方四]当归12克,丹参、苦参各15克,蛇床子24克,食盐9克。
制用法:水煎外洗,每日3次。
疗效:1-2天痊愈。
[治疗荨麻疹偏方五]处方:柴胡12g、白芍9g、当归12g、五味子9g、乌梅6g、炒天虫12g、蝉衣6g、钩藤9g.煎法:清水浸泡1小时;加热至沸腾半小时;得量200ml 为好;上下午各一煎;饭后一小时温服。
若上班族煎药不便,可在以下几种中成药中挑选一种服用。
如:六神丸、雷公藤片、复方丹参注射液、正红花油、乌鸡白凤丸、云南白药、大活络丹。
[治疗荨麻疹偏方六]处方:生芪15g、党参12g、白术12g、川芎9g、防风6g、当归12g、红花9g、白蒺藜12g、炙甘草3g.(四)肝阴不足型荨麻疹方症状: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或肝阳上亢易发火。
皮疹较少、淡,但痒甚,抓无定处。
[治疗荨麻疹偏方七]处方:麻黄6g、桂枝6g、白芍12g、杏仁6g、当归12g、生芪12g、生姜3g、大枣9g、茯苓12g、炙甘草3g.(三)气血两虚型荨麻疹方症状:久病之后身体虚弱易发病。
皮疹淡,反复发,遇热缓解。
[治疗荨麻疹偏方八]荆芥穗10克,防风9克,金银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黄芩10克,蝉衣12克,生甘草6克。
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治疗荨麻疹偏方九]生地10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乌10克,黄芪12克,防风、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养血益气,疏风止痒,适用于血虚受风所致的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十]香樟木、晚蚕砂、徐长卿、败酱草、核桃叶各30—50克,紫苏120克。
将药任选一种煎水,乘热先熏后洗,每日1次。
本方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十一]黄芪10克,白术、防风、桂枝各9克,白芍10克,生姜6克,大枣9克,浮萍6克,白藓皮10克,荆芥穗9克,陈皮12克,甘草9克。
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调和营卫,益气固表,对荨麻疹有效。
[治疗荨麻疹偏方十二]金银花12克,地肤子、芥穗各9克,大黄10克,厚朴、云苓各9克,白芍10克。
甘草9克。
水煎服,日贝剂,分2次服。
本方清热散风,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十三]熟地9克,当归、白芍各20克,首乌、黄芪各30克,防风、川芎各12克,甘草30克,蝉蜕10克,荆芥、白蒺藜各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每晚或早晚分2次服。
[治疗荨麻疹偏方十四]玉米须15克,已发酵好的酒酿l00克。
将玉米须放人铝锅中,加水适量,煮20分钟后捞去玉米须,再加酒酿,煮沸食用。
本方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十五]三七1—1.5克,去骨鸡肉100克。
三七切成薄片,用鸡油或猪油炸黄,加入鸡肉拌匀,放人碗中,再加水适量,用文火蒸炖1小时,加入少量食盐调味,药肉汤1次服完,每天或隔1-2天服1料,连服2-3剂。
本方适用于阳虚气弱及气血两虚所致的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十六]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姜9克。
3味共人砂锅煎煮,醋干时,取出木瓜、生姜,早、晚2次食完,每日1剂,痊愈为止。
本方适用于荨麻疹,属风寒外袭者。
[治疗荨麻疹偏方十七] 治慢性荨麻疹效方组方:药用黄芪、首乌、白术各15克,当归、白藓皮、丹参(后下)各12克,赤芍、防风、蝉蜕各10克,鸟梢蛇(研冲)9克,川芎、甘草、全蝎(研冲)各6克。
蜈蚣(研冲)2条。
儿童用药酌减。
风寒胜加麻黄、桂枝、透骨草,去丹参、赤芍;风热胜加青蒿、牛蒡子、薄荷,去当归;湿热胜加黄芩、苦参、地肤子,去黄芪;热毒甚加金银花、大青叶、黄连,去川芎;血瘀重加桃仁、红花、泽兰,偏血热加紫草、槐花、丹皮,去白术;气血两虚加党参、白芍、熟地、大枣,去全蝎、蜈蚣:瘙痒剧烈加白蒺藜,浮萍、荆芥、苍耳子;疹块难消加皂角刺、秦艽、路路通:病程冗长加三棱、莪术;反复发作加地龙、僵蚕、水蛭;久治不愈加白花蛇、穿山甲、地鳖虫。
每天1剂,水煎4次,分早中晚及睡前温服。
药渣加水浓煎,滤液擦洗患部再浸泡15分钟,早晚各1次。
3周1个疗程,直至疹消痒除。
避风寒、忌生冷、香燥、煎炸、海鲜、蛋品、牛奶、饮料、酒类、辛辣之品。
孕妇、月经过多者及有出血性疾病禁服。
功能:祛风散寒,清热除湿、。
凉血解毒、活血通络、化瘀消肿、益气固表、养血和营、去痒止痒。
疗效:轻者1个疗程即风团消、瘙痒止;重者2~3个疗程疹块及瘙痒消失,皮肤划痕试验阴性,血常规复查嗜酸性粒细胞降为正常。
[治疗荨麻疹偏方十八] 荨麻疹——蝉萍汤药物组成蝉衣15g 浮萍15g 连翘12g 赤小豆12g 桑白皮12g 白鲜皮12g 蛇床子12g 地肤子12g 麻黄6g 制剂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5天为1疗程。
适应病证荨麻疹,风热型。
本方为自拟方。
针对荨麻疹风邪外袭、阻于肌表的病机,采取祛风解表透疹之法,以浮萍、蝉衣为主,祛风解表、透疹止痒;蛇床子、地肤子、白鲜皮祛肌肉之间风湿之邪,祛风胜湿止痒;赤小豆、桑白皮消肌表之水肿;麻黄散肌表腠理之邪。
诸药合用透表达邪,邪祛则痒止疹消。
[治疗荨麻疹偏方十九] 麻疹治疗的单方验方1.浮萍9克,芫荽9克。
水煎分服。
2.紫草饮:紫草、赤芍、麻黄、当归、甘草各等份,共为粗末,每服10克,水1杯煎服。
3.五粒回春丹,按年龄大小分服。
以上3方用于麻疹初起,疹透不畅者。
4.硼砂3克,儿茶9克。
用滚水泡饮,少量多次分服。
适用于麻疹后声音嘶哑。
5.贯众制成粉剂,6个月至3岁小儿,每服0.25克,1日2次,连服3日为1期,每隔1个月使用1期。
用于预防麻疹。
6.尿泡蛋:采用初患麻疹(疹前期)病儿的童便,浸泡鸡蛋7天以后,洗净煮熟,每次服1只,每日1次,连服2-3日。
用于预防麻疹。
7.紫草2-3克,水煎,分3-4次服用,用于预防麻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二十]黑芝麻30克,黄酒15-30克。
芝麻打碎,放杯中,加入黄酒,加盖,放锅中隔水蒸15分钟。
每晚睡前1次服食芝麻酒。
每日1剂,连食1周。
[治疗荨麻疹偏方二十一]蝉衣5个、池塘里浮萍250克,水煎服,日服两次(早晚各一次)。
用药3-5副治好病。
[治疗荨麻疹偏方二十二]荨麻疹方(原名三净汤)组成:净麻黄10克、净黄连9克、净蝉衣15克、白鲜皮20克、地肤子20克、紫背浮萍20克。
主治:顽固性荨麻疹。
指征:主要在于对皮疹的辨证,因本病迁延日久,往往寒热错杂,表现在皮疹上有时高突皮面部分色白,而周围一圈红晕,或上午发出一批色白,入暮再发反而色红,不能单用“属寒”“属热”来辨证者。
禁忌:轻症荨麻疹不必用本方。
[治疗荨麻疹偏方二十三]生黄芪15克,白术12克,玉竹12克,连翘12克,防风6克,生地9克,地肤子9克,豨莶草9克,金银花9克,红枣5枚。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治疗荨麻疹偏方二十四]当归15克,生地2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丹皮15克,僵蚕15克,牛蒡子15克,白蒺藜15克,茯苓15克,元参15克,生首乌15克,焦栀子15克,红花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甘草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治疗荨麻疹偏方二十五]胡麻15克,苦参15克,山豆根15克,威灵仙15克,甘草15克。
上药共为细末,每次10克,日服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