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流动儿童教育公益组织图谱
留守流动儿童服务体系调查报告.pdf

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是一项关系儿童健康成长、家庭幸福和谐、社会稳定发展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积极探索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工作机制和模式,努力构建融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为一体的多方位的关爱服务体系,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一、构建关爱服务体系的探索与成效 针对留守流动儿童教育、管护这个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命题,我市经历了一个探索、推广、实践、有序推进、健康发展的过程。
2005年,我市由文明委牵头,在三县3个乡镇开展关爱“留守孩子”工作试点。
之后,妇联、教育、关工委、团委等相关部门各自为阵,发挥优势。
2007年,市妇儿工委争取市政府重视支持,在全市实施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
去年,又将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纳入政府民生工程。
通过建立“四项机制”、完善“四种模式”、打造“四个品牌”,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主导,妇联协调,各方共管”的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关爱服务体系。
(一)“四项机制”推进,倾心构建关爱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领导责任机制。
2007年,经市政府第95次常务会议研究,明确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由各级政府妇儿工委牵头实施,宣传、教育、卫生等12个部门为责任单位,以“十百千”行动(每个县区在留守流动儿童集中的村、居、校建立10个“留守流动儿童之家”、培训100名班主任或临时监护人、聘请1000名“爱心家长”)为载体,开展关爱活动。
市财政每年拨付15万元关爱工程专项经费。
2010年,在省妇联的支持下,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又纳入了政府的民生工程,省财政为每个活动室配备2万元的物品,由市妇联牵头组织实施,各县乡镇长为责任人。
目前,首批17个乡镇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已建成。
市、县区和民生工程项目乡镇三级组织领导机制的完善为构建关爱服务体系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是建立目标管理机制。
在7个文件中确立目标:在市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五项工程”解决“两纲”重难点问题的意见》中将关爱留守流动儿童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其中;在《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市妇联关于开展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学校创建活动的意见》中确定了建立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学校的目标措施;下发的《市妇儿工委关于组织实施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的方案》、《市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实施办法》,《市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管理考核办法》使我市的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有章可循,有效管理,有序运行。
阳光下的蒲公英——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成长计划

阳光下的蒲公英——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成长计划(一)项目服务对象及项目实施的背景1.项目服务对象:武汉市洪山区武珞路小学1-6年级现有流动儿童学生2.项目实施背景: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1亿人,其中18周岁以下的流动人口有1982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另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2003 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已达1.14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3%,其中随父母进入城市的6~14 岁流动儿童约有643 万人。
2005年我国流动儿童达到 2533 万人,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在全国流动儿童中,跨省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儿童的34.87%,省内跨县流动儿童占31.52%,县内流动儿童占33.61%,三个类别流动儿童在全部流动儿童中所占比例都在 1/3 左右。
近几年,伴随着当代中国、大规模人口迁移与农民工进城务工,流动儿童的相关社会问题,尤其是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融入问题逐渐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发展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我国社会工作开展实务的重要领域。
洪山区是武汉市流动儿童最多的一个区,其承接了武汉市大部分流动儿童的入学问题,90%的学校也无条件接纳了流动儿童。
据统计,去年9月份的数据显示,在洪山区就读的小学生有 3.3万人,但流动儿童达到了 1.45万人,占了43.77%,且这个数目仍呈增长趋势。
流动儿童进入城市之后,由于语言上的障碍,缺乏沟通和交流,内心要么变得柔弱内向、自卑、孤僻,要么表现的叛逆、好斗,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同时,绝大多数流动儿童自觉性差,成绩欠佳,厌学、逃学和辍学现象较为严重,学习也成为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另外,流动儿童的父母整天忙于生计,疏于陪伴和关注自己的孩子,再加上他们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无法给予孩子的学习更大的支持等,导致流动儿童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家庭监管缺位,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等。
通过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利用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链接整合各种资源,介入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受教育问题、城市融入问题等,能够使流动儿童的心理获得健康成长,与父母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学习得到进一步提升,也能更顺利更快的融入城市生活,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环境,以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流动儿童的学校教育案例

流动儿童的学校教育案例在中国,有一大批的流动儿童没有机会去上学,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固定的工作和住所,经常搬迁,没有稳定的生活环境。
这些孩子很少有机会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缺乏教育资源和社会支持。
然而,有一些学校和慈善组织致力于为这些孩子提供教育机会,让他们能够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例如,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畅春园”学校就是一个为流动儿童提供教育服务的特殊学校。
这所学校是由“畅春园城市小学”的分校组成,为年龄在6到14岁之间的学生提供初中教育。
这些学生大多来自于北京周边省市的流动人口,他们的家庭主要从事农民工和临时工的工作。
畅春园学校会针对这些孩子特殊的学习需求设计课程内容。
例如,学校会组织老师和志愿者去探访孩子的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为他们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此外,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类似的学校在全国范围内也有很多。
例如,位于浙江省的高邮市“流动儿童学校”就是一所专为流动儿童设计的学校,为学生提供从小学到初中的全面教育服务。
学生在这里学习的同时,还会接受义务教育和劳动教育,让他们具备一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除了学校外,慈善组织也在为流动儿童提供教育支持。
例如,“春蕾计划”,是一项特殊教育助学项目,旨在通过提供学费、图书和学习资料等支持来帮助辍学儿童和贫困儿童完成学业。
这个项目已经为数以千计的流动儿童提供了教育支持,让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流动儿童的学校教育仍然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但是有这些学校和慈善组织的支持,许多流动儿童已经能够拥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这一进步也意味着,社会对于流动儿童的关注和支持正在逐步增加,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儿童的生活和未来也将变得更加美好和充实。
金山区未成年人暑期工作简报

金山区未成年人暑期工作简报第16期金山区暑期工作办公室2007年7月29日出版共享蓝天,关爱成长金山区成立首个“留守、流动儿童之家”为了更好地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来共同关心“留守、流动儿童”这一弱势群体,让这些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树立起“自尊、自重、自爱、自立、自强”的信心,使“父母在外放心,社会关注舒心”。
2007年7月26日上午,金山区首个“留守、流动儿童之家”揭牌仪式暨模拟家庭结对活动在金山区朱泾镇长浜村举行。
区文明办、区妇联,朱泾镇党委、政府和上师大团委有关同志出席了活动。
在仪式上,爱心学校的上师大志愿者和留守、流动儿童结成6对模拟家庭,上师大教育学院团委和朱泾镇文明办签下了结对协议。
“爱心爸爸、妈妈”们和他们的“孩子”进行了亲子互动游戏,并交换了联系方式。
(区文明办)朱泾小学参加“留守、流动儿童”之家揭牌仪式暨模拟家庭结对活动7月27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金山区妇联、朱泾镇党委联合举办的——朱泾镇“留守、流动儿童”之家揭牌仪式暨模拟家庭结对活动在长浜村举行。
朱泾镇党委与上师大团委签订了“爱心结对实践活动协议书”,组建的模拟家庭还开展了有趣的游戏活动,整个会场热闹非凡、笑声不断。
我校金老师与学生代表李丹丹、钟丽勤参加了本次活动,亲身体验了爱的传递和爱的鼓励。
我们相信,通过活动“留守、流动儿童”会进一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关心、关爱。
学校将一如既往的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教育、引导,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五自”精神,使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社会大家庭中茁壮成长。
(朱泾小学)特奥向我们走来走进“特奥”今天,临潮小学飞鱼中队七彩鱼小队的少先队员们冒着高温酷热如期开展了名为走进“特奥”的小队活动。
下午一点半,小队活动在小队长杨家轩的家里展开了。
大家坐在桌子旁,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特奥选手的故事,争先恐后地交换阅读搜集到的资料。
接着,大家又展开了讨论。
首先队员们了解了曾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邰丽华,她是一位残疾人舞蹈家,通过她自己的不懈努力,她出访过五大洲40多个国家,她是唯一登上世界两大顶级艺术殿堂――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的中国艺术家,她在雅典残奥会闭幕式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接着队员们又学习了特奥选手乔美丽的故事,这个名叫乔美丽的女孩出生于一个多灾多难家庭:因为在母体内溺到羊水,她被无情地宣布为智力障碍人士;她的父亲多年前左腿截肢,今年年初又因为突发脑梗塞,目前连语言表达也出现了问题;没有工作的母亲挑起了照顾丈夫和女儿的重担,一家人就依靠着父亲微薄的工资和社会低保维持生活。
当前流动儿童学校融入问题的探究

社区融入:流动儿童 将更好地融入城市社 区,成为城市发展的
重要力量
学校融入问题的发展趋势
政策支持:政府 将出台更多政策, 支持流动儿童接 受平等教育。
教育资源均衡: 通过优化资源配 置,逐步实现城 乡教育资源均衡 发展。
社会关注度提升 :媒体和公众将 更加关注流动儿 童教育问题,推 动问题解决。
学校改进措施: 学校将采取更多 积极措施,促进 流动儿童的融入 和全面发展。
对未来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家庭教育:鼓励家长积极 参与孩子的教育,提高家庭教 育的质量和效果。
推进教育公平:打破地域限制, 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让 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
育。
完善政策支持:制定更具体的 政策,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的 教育机会和资源。
创新教育模式:采用多元化的 教育模式,满足不同背景和需 求的孩子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未来展望:探讨如何进 一步推广和应用成功案 例的经验,为解决流动 儿童学校融入问题提供
更多思路和方法。
流动儿童学06校融入问题
的未来展望
未来流动儿童的发展趋势
教育公平:流动儿童 将享有更多平等的教
育机会
社会支持:政府和社 会将加大对流动儿童
的支持力度
家庭教育:流动儿童 的家庭教育将得到更
多关注和重视
学习困难:由于 缺乏城市教育资 源,流动儿童在 学习上存在困难
心理问题:由于 生活环境的改变 和家庭背景的差 异,流动儿童可 能会出现自卑、 焦虑等心理问题
社交障碍:流动 儿童在新的学校 环境中可能难以 融入,与同学建
立良好的关系
文化差异:流动 儿童可能面临城 市与农村文化差 异的问题,影响
其学校融入
当地居民交流
公益关爱儿童成长慈善活动传递爱心公益PPT模板

03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文字尽量控制在100字以内,与标题风格一致即可。 站在顾客的角度一对一定制PPT模板。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文字尽量控制在100字以内。
LOGO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01
输入文字,点击添加 相关标题文字,修改 文字内容。
02
输入文字,点击添加 相关标题文字,修改 文字内容。
04
输入文字,点击添加 相关标题文字,修改 文字内容。
在此添加标题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
LOGO
02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文字尽量控制在100字以内,与标题风格一致即可。 站在顾客的角度一对一定制PPT模板。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文字尽量控制在100字以内。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输入文字
观点一: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
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
点击输入文字 输入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 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 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
03
输入文字,点击添 加相关标题文字, 修改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文字内容
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 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 内容
文字内容
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 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 内容
文字内容
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 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 内容
点击输入文字
输入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 容到此。输入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
点击输入文字
输入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 容到此。输入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
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第一部分每个天津孩子身边都有“外来小伙伴”孩子上学的时候,班上会有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做同学;在生活的小区里,自家的孩子也会和外地来的小朋友成玩伴……现在,在天津工作、生活的外地人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是“拖家带口”来到了我们这个城市。
全国妇联日前发布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数据显示:我国0-17岁农流动儿童规模达到3581万。
流动儿童在包括天津在内的东部沿海城市非常集中,天津每5个儿童中就有1个是流动儿童。
几乎所有天津孩子身边都有来自外地的小伙伴。
在这个城市里,外地的孩子怎么融入城市生活?他们是不是和天津孩子一样快?让我人走进他们的生活去看一看。
在天津每5个孩子中有一个来自外地据全国妇联此次公布的数据:全国31个省区市均有一定数量的流动儿童,而且在少数几个省份高度集中。
天津的流动儿童占本地儿童总数的比例达到20.49%。
这里所指的流动儿童是随务工父母到户籍地来津生活学习半年以上的儿童,他们当中农业户口占到八成以上。
年龄在6-14岁的数量最多。
对于很多从小就和父母一起来到天津的孩子来说,可能对家乡的记忆已经变淡,他们更了解现在生活的这个城市。
很多外地务工人员从小就把孩子带到天津,不仅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也是为了能让孩子享受这里的优质教育。
本市不仅在义务教育阶段给孩子们提供了公平的就学机会,现在,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关爱已经延伸到学前教育。
列入本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阳光乐园”建设项目就是在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地区,依托国办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村办幼儿园和教育质量高的民办园设立,以满足当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地、就近”入园的需求。
5岁的小欣欣每天早上都和所有天津的孩子一样,背上自己的小书包去上幼儿园。
小欣欣从小就和爸妈一起从安徽老家到了天津。
现在,她是静海县大邱庄镇尧舜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幼儿园不仅有宽敞的教室,还有近300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
欣欣最喜欢在操场上打滑梯,喜欢唱老师教的儿歌。
爱心大使:幼儿园的关爱社会活动,主题班会ppt课件

爱心大使的行动传播了正能量和爱心 ,让更多的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共 同营造和谐社会。
带动效应
爱心大使的行动也带动了其他家长和 老师的参与,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
05 幼儿园关爱社会活动的成 果展示
活动成果的统计与分析
参与人数统计
统计参与活动的幼儿、家长和教 师的数量,了解活动的覆盖面和
参与度。
04 爱心大使的行动与感悟分 享
爱心大使的行动过程描述
确定关爱对象
通过调查、了解,确定幼 儿园内需要关爱的对象, 如贫困家庭、残疾儿童等 。
制定关爱计划
根据关爱对象的需求,制 定具体的关爱计划,包括 资助、陪伴、心理支持等 方面的内容。
实施关爱行动
按照计划,开展具体的关 爱行动,如为贫困家庭送 温暖、陪伴残疾儿童做游 戏等。
创新活动形式
不断探索新的活动形式,提高孩子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强化家校合作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关爱社会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关爱社会、 关爱他人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
感。
内容丰富
包括关爱环境、关爱老人、关爱动 物、关爱贫困家庭等方面,让幼儿 全面了解社会关爱的重要性。
互动性强
设计多种互动环节,如亲子游戏、 手工制作等,增强幼儿参与感和体 验感。
活动时间与地点安排
时间安排
选择合适的时间段,如周末或节假来自,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爱心大使的感悟与收获分享
感悟
通过关爱行动,爱心大使们深刻体会到了关爱他人的快乐和意义,也感受到了自 己的成长和进步。
收获
在关爱行动中,爱心大使们不仅收获了快乐和成长,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 友,拓展了人际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其中标注 █ 色的机构是参与了本次调查的机构
其中标注 █ 色的机构是未参与本次调查的机构
回应策略
城市
北京
研究与政策倡议
北京
深圳
北京
北京
北京
开办学校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全国
全国Biblioteka 北京北京北京
北京
天津
上海
上海
苏州
昆山
常州
合肥
芜湖
儿童社区服务中心
宣城
泉州
泉州
泉州
厦门
厦门
厦门
广州
广州
成都
成都
昆明
南宁
西安
西安
全国
将服务递送到学校/社区
上海 上海 南京 南京 无锡 淮南 杭州 嘉兴 合肥 芜湖 福州 福州 福州 福州 泉州 三明 广州 广州 广州 广州 广州 广州 广州 广州 广州 广州 广州 广州 深圳 深圳 深圳 佛山 贵阳 贵阳 贵阳
注:其中标注 █ 色的机构是参与了本次调查的机构 注:其中标注 █ 色的机构是未参与本次调查的机构
全国
北京
北京
山东
山东
上海
上海
南京
南京
苏州
杭州
芜湖
泉州
莆田
开办社区中心
厦门
综合社区服务中心
开办社区中心
综合社区服务中心 壹乐园
厦门 厦门 厦门 长沙 广州 广州 广州 佛山 深圳 深圳 深圳 东莞 东莞 东莞 中山 中山 成都 成都 榆林 长沙 长沙 长沙 长沙 长沙 岳阳 岳阳 益阳 郴州 常德 湛江 清远 攀枝花 重庆 重庆 重庆 重庆 乐山 重庆 重庆 重庆 重庆 重庆 凉山州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济南 上海 上海
机构 机构
机构名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新公民计划
城市化观察网
四环游戏小组 同心实验学校(工友之家) 燕京小天鹅公益学校 北京市大兴区行知学校 蒲公英中学 百年职校 科蚪实务学堂 活力社区(北京、上海、广州) 北京市西城区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新居民儿童文化活动中心 北京行在人间文化发展中心(冷泉社区) 新世纪梦想图书馆 暖暖爱心志愿服务队 天津伴你成长青少年发展中心 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 上海闵行区吴泾太阳花社区儿童服务中心 苏州市億家乐公益服务中心 昆山市金色摇篮儿童健康发展服务中心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乐童亲子阅读中心 合肥市华益儿童服务中心 芜湖市益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宁国市义工联合会 丰泽区启凡社工服务中心 晋江益心社工服务中心 石狮近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厦门市湖里区童缘社会服务中心 日新社会服务中心 厦门市湖里区鸟巢阅读文化推广中心 广州火把社区(小金雁社区公益服务中心) 广州市黄埔区优势力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成都市武侯区新空间青少年发展中心 成都童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昆明市五华区益心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广西同心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陕西仁爱儿童援助中心 陕西工友之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北京、南京、珠海) 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新市民 农民之子-半塔社区中心 北京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 济南槐荫积成社会社区服务中心 济南市基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机构 机构
上海闵行区华漕铺路石青少年发展中心(英语) 上海市杨浦区赋启青年发展中心 南京市雨花台区小萝卜儿童关爱中心 南京乐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无锡市新吴区德盛公益发展中心 淮南市田家庵区七彩阳光社工服务中心 杭州六个大包公益服务中心(性教育) 嘉兴拾星者青少年社工 安徽太阳伞儿童慈善救助中心 芜湖市新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福州市信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福州市台江区鲲鹏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 福州一心社工服务中心 福州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协会 晋江向阳青少年社工事务所 建宁县启航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上海睿新社区服务中心 上海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南京市雨花台区壹家亲社工服务中心 南京市爱心传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苏州星星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杭州蒲公英社区服务中心 芜湖弋江区爱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晋江亿家社工事务所 莆田涵江区耆涵(为老)社工服务中心 厦门市思明区善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厦门市益城社会服务中心 厦门市沁心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厦门市湖里区培善社会服务中心 长沙市工之友服务中心 广州市法泽城市与公益研究中心 广州市番禺区绿石头社区公益服务中心 广东木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佛山市南海区欣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南飞雁) 深圳市砥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深圳市龙岗区龙祥社工服务中心 绿色蔷薇 东莞市横沥镇隔坑小区服务中心 东莞市毅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东莞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 中山芊苗公益 中山市向日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成都市锦江区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 成都汇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榆林市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协会 湖南省益加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长沙市天心区萌习团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长沙市雨花区孝为先社工服务中心 长沙爱盟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 长沙县星辰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岳阳市爱心驿站志愿者协会 湘阴县青年众爱公益协会 安化县众善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临武义务工作者协会 桃源县心理学会 湛江市情暖湛江志愿者协会 清远市青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攀枝花市花城义工协会 重庆市北碚区碚城义工协会 巫溪渝宁知音义工协会 重庆市潼南区八方义工志愿协会 重庆市渝中区和家社会工作事务所 乐山市市中区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奉节县大爱夔州志愿者协会 重庆市九龙坡区和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重庆市沙坪坝区家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爱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 重庆市涪陵区爱心树特殊儿童发展中心 凉山州生辉残疾人互助发展中心 北京希希儿童关爱中心(全面性教育) 东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玩转城市) 北京市昌平区手拉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心理) 北京师范大学性健康教育项目组(全面性教育) 冠军基金(体育) 北京慈弘慈善基金会(阅读教室、艺术、科学) 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艺术) 北京音画梦想社会工作事务所(艺术+) 儿童乐益会(游戏) 北京根与芽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自然) 阳光志愿者(志愿者) 济南时代春风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 上海多阅公益文化发展中心(阅读) 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经济公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