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园林建筑设计》教案

《园林建筑设计》教案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园林建筑设计》教案,希望大家喜欢!《园林建筑设计》教案(一)我们培养的园林专业学生是有区别于农林类的园林专业学生,以培养学生园林规划与设计技术应用为主线,把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现代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需求的一流的高技能园林人才培养基地;《园林建筑设计》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中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培养具有园林建筑设计能力的技能型园林专业人才。
专业课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实施。
2、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课程内容选取依据第一章绪论(2万字)第一节园林建筑的概念和内容1、园林建筑的概念和分类2、园林建筑的内容和目的及学习方法第二节园林建筑分类第三节园林建筑发展史第二章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第三章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巧(6万字)第一节园林建筑设计的构图规律比例与尺度、均衡与稳定、统一与变化、比拟与联想第二节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法立意、选址、布局、借景、尺度与比例、色彩与质感第四章亭廊等的设计(8万字)第一节亭第二节廊与花架第三节厅堂楼阁第四节榭、舫第五章园林服务性建筑设计(8万字)第一节大门及入口第二节公共厕所第三节茶室第四节小卖部第五节游船码头第六章园林建筑小品设计(6万字)第一节园林建筑小品的基本理论定义、分类、形式、地位、作用《园林建筑设计》教案(二)第二节园林建筑小品设计1、墙与装饰隔断2、门窗洞口3、园凳,椅4、指示牌5、铺地6、小桥汀步7、梯级蹬道8、栏杆边饰等装饰细部9、雕塑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让学生掌握中小型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巧难点:把建筑设计和园林建筑结合起来,现代建筑设计理论与传统建筑设计理论结合解决方法:通过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合,讲授本门课程,通过工学结合与案例法教学来实现教学目标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总体思路:掌握实际的园林建筑设计,与企业接轨,能做小型园林建筑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房屋结构基本知识

第一节房屋构造根本知识一、建筑构造定义无论是简单的建筑物,还是功能复杂的高楼大厦,一般都包含根底、墙体、柱、梁、楼板、屋盖等构造构件。
这些构造构件组成房屋的骨架,形成构造的整体,承受各种外部作用,如荷载、温度变化、不均匀沉降等,这种建筑物的构造整体称为建筑构造。
建筑物应该具有两个方面的特质,一是它的内在特质,即平安性、实用性、耐久性;二是它的外在特质,即使用性和美学要求。
前者取决于构造,后者取决于建筑。
构造是建筑物的根本组成局部,是建筑物赖以存在的物质根底,在一定意义上,构造支配着建筑。
因为任何建筑物都要耗用大量的材料和劳动力来建造,建筑物首先必须抵抗〔或承受〕各种外界和内部的作用〔如重力、风力、地震等〕,合理地选择构造材料和构造型式,既可满足使用要求,又可满足美学原那么。
二、建筑构造的根本要求〔一〕平衡平衡的根本要求就是保证构造和构造的任何一局部都不发生运动,力的平衡条件总能得到满足。
从宏观上看,建筑物总应该是静止的。
〔二〕稳定整体构造或构造的一局部作为刚体不允许发生危险的运动。
这种危险可能来自构造自身,如雨蓬的倾覆;也可能来自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地基土的滑移〔滑坡〕,例如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倾斜。
〔三〕承载能力构造或构造的任何一局部在预计的荷载作用下必须平安可靠,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四〕适用构造应当满足建筑物的使用目的,不应出现影响正常使用的过大变形、过宽的裂缝、局部损坏、振动等。
〔五〕经济构造的经济性表达在多个方面。
现代建筑的构造造价通常不超过建筑总造价的20~30%,因此所采用的构造应当使建筑的总造价最经济。
构造的经济性并不是指单纯的造价,而且构造的造价受材料和劳动力价格比值的影响,还受施工方法、施工速度以及构造维护费用〔如钢构造的防锈、木构造的防腐等〕的影响。
〔六〕美观美学对构造的要求有时甚至超过承载能力的要求和经济要求,尤其是象征性建筑和纪念性建筑更是如此。
综合上述构造根本要求,建筑构造的设计原那么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平安适用、确保质量〞。
建筑基础知识

(二)对房屋的基本要求是:
1、安全 2、实用
3、经济 4、美观
二、 建筑物的分类
(一)、按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分
1.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是供人们居住、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房屋和场所。 (1)居住建筑 供人们生活起居的建筑物(如住宅、公寓、宿舍)
民用建筑
(2)公共建筑 供人们进行各项社会活动的建筑物(如办公建筑、科教建筑、 文体建筑、商业建筑、医疗建筑、邮电建筑、广播建筑、交通建筑等)
(2)燃烧性能 是指组成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燃烧与否 及燃烧的难易程度。
非燃烧体是指用非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
构件按燃烧性能分
难燃烧体是指用难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燃烧
材料制作,而用非燃烧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
燃烧体是指用容易燃烧的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
1)基础 ——承重构件。
一 、 民 用 建 筑 的 构 造 组 成
连 接 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000mm 构造柱下端:应锚固于基础或基础圈梁内。
500mm设2φ6水平拉结钢筋连结,
6、隔墙
隔墙是建筑中不承受任何外来荷载,只起分隔室内 空间作用的墙体。
要求:重量轻、厚度薄、隔声、防火、防潮和易拆装 种类 块材隔墙 骨架隔墙 板材隔墙
a.块材隔墙
半 砖 隔 墙 砌 块 隔 墙
和小型工业厂房。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
广泛用于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和工业建筑。
(4)钢结构建筑 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制作的建筑,主要用于 超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
开封清明上河园长廊屋顶木结构
电 视 塔 空 间 桁 架 结 构
(三)、按结构的承重方式分
民用建筑构造基本知识

第二节 民用建筑分级
1.耐久等级
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 对建筑物的耐久年限(设计使用年限)做如下规定: 1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2类: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适用于易于替换结构构 件的建筑。 3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适用于普通的建筑物。 4类: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适用于纪念性建筑和 特别重要的建筑。
表1-1
多层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耐火等级
h
构 件 名 称
防火墙 承重墙 非承重外墙 墙
一级
不燃烧体00 不燃烧体00 不燃烧体1.00
二级
不燃烧体00 不燃烧体2.50 不燃烧体1.00 不燃烧体2.00 不燃烧体1.00 不燃烧体0.50 不燃烧体2.50 不燃烧体1.50 不燃烧体1.00 不燃烧体1.00 不燃烧体1.00
二、建筑分类 1.按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分类 1)民用建筑 a居住建筑 b公共建筑 2)工业建筑 3)农业建筑 4)园林建筑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
农业建筑
园林建筑
2.按主要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分类
1)砖木结构 2)砖混结构 3)钢筋混凝土结构 4)钢结构
按建筑的层数或总高度分类
住 宅 和 公 共 建 筑
2.耐火等级
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2006)中规定,9层及9层以下的住宅建筑、 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公共建筑、建筑高度 超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的耐火 等级分为四级。耐火等级标准是依据房屋主 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的。
(1)燃烧性能 指主要构件在名火或高温作用下燃烧与 否,以及燃烧的难易。分燃烧材料 ( 如木材等 ) 、难燃 烧材料(如木丝板等)和非燃烧材料(如砖、石等)。 (2)耐火极限 它的单位为小时。耐火极限指的是从受 到火的作用起,到失掉支持能力或发生穿透性裂缝、 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时所延续的时间。
建筑构造基础知识

关注 ——工业化程度不高; ——建成后,空间变化可能性很小。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板、柱体系。 (1)梁、板、柱体系——最常见 框架梁可提成不同层次,两根梁间再架设次梁; 或两个方向都设次粱成井格布置。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主梁间加次梁
井字梁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板、柱体系——无梁楼盖 ——板、柱间多用柱帽承托,板荷载直接传递给 柱; ——合用于商场、轻型厂房、库房。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玻璃幕墙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干挂石材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章 建筑构造基础知识
绪论
一、建筑构造
构成与营造
构成——各部件或构件构成及相互联络;
营造——经营(设计)和建造(施工)。
研究建筑物构造构成、各构成部分组合原理 与构造措施旳综合性技术学科。
燃烧体——用燃烧材料做构件,如木材;
难燃烧体——用难燃烧材料做构件,如沥青混凝土、木板条 抹灰。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低规 3、 耐火等级分级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23——四级 一级耐火性能最佳,四级最差。大型建筑一般按一、二级设计; 大量性建筑一般按二、三级耐火等级设计。
2)墙体——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 ——墙体不承重; ——施工顺序为先框架,后填充墙体; ——填充墙——位于柱间——加气混凝土砌块; ——幕墙——外挂——金属、石材和玻璃幕墙。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五: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1、建筑设计的要求 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2)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4)考虑建筑美观要求; 5)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第一节
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2、建筑设计的依据: (一)使用功能 1、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2、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使用它们的必要空间 (二)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 风速等 2、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 3、水文
第一节
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二:建筑的构成要素: 1.建筑功能:建筑的用途和使用目的. 不同类别的建筑具有不同的使用要求。
例如:交通建筑要求人流线路流畅,观演建筑要求有 良好的视听环境,工业建筑必须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的 要求,等等;同时,建筑必须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 动所需的空间尺度;以及人的生理要求,如良好的朝 向、保温隔热、隔声、防潮、防水、采光、通风条件 等。
傣族民居
北非住宅
第一节
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2.按建筑的层数或总高度分类 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为: 1—2层为低层 3—6层为多层 7—9层为中高层 10层以上为高层; 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高度超过 24M为高层(不 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建筑) 3)、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 超高层建筑。
日本代代木体育馆--
丹下健三
法国卢浮宫改建
第一节
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四.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1、内容: 建筑设计: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房 屋的空间组合和细部设计,并以建筑设计图的形式表 示出来。 结构设计:配合建筑设计选择切实可行的结构方案, 进行结构构件的计算和设计,并用结构设计图表示。 设备设计:是指建筑物的给排水、采暖、通风和电气 照明等方面的设计。分别用水、暖、电等设计图表示
房屋建筑构造课件第2章第2节基础的埋置深度

图2-5 相邻基础埋深的影响
图2-4 冻结深度对基础埋深的影响
2 基础的埋置深度
(5)相邻基础的埋深 在原有房屋 附近建造房屋时,要考虑新建房屋荷载 对原有房屋基础的影响。一般情况下, 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应浅于相邻的原 有建筑物基础埋深,以避免扰动原有建 筑物的地基土壤。当新建建筑物基础埋 深大于原有建筑物基础的埋深时,两基 础间应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其数值应 根据荷载的大小和性质等情况而定,一 般为相邻两基础底面高差的2倍,如图25所示。
2 基础的埋置深度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1)地基土层构造 基础应建造在 坚实的土层上,如果地基土层为均匀、承 载力较好的坚实土层,则应尽量浅埋,但 应大于0.5m,如图2-2a所示。
图2-2 地基土层对基础埋深的影响
2 基础的埋置深度
如果地基土层不均匀,既有承载力较好的坚实土层,又有承载力较差的软 弱土层,且坚实土层离地面近(距地面小于2m),土方开挖量不大,可挖去 软弱土层,将基础埋在坚实土层上,如图2-2b所示。若坚实土层很深(距地面 大于5m),可做地基加固处理,如图2-2c所示。当地基土由坚实土层和软弱 土层交替组成,建筑总荷载又较大时,可采用桩基础,如图2-2d所示。具体方 案应在做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图2-3 地下水位对基础埋深的影响
a) 地下水位较低时的基础埋深 b) 地下水位较高时的基础埋深
2 基础的埋置深度
(4)冻结深度 地面以下冻结土 与非冻结土的分界线称为冰冻线,冰冻 线的深度为冻结深度,主要由当地的气 候决定。由于各地区气温不同,冻结深 度也不同, 如北京为1m, 哈尔滨为 1.9m,沈阳为1.2m。如果基础置于冰 冻线以上,当土壤冻结时,冻胀力可将 房屋拱起,融化后房屋又将下沉,日久 天长,会造成基础的破坏,因此基础底 面必须置于冰冻线以下100~200mm, 如图2-4所示。
房屋建筑学:墙和基础构造

房屋建筑学:墙和基础构造概述在房屋建筑学中,墙和基础构造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墙体承担着支撑房屋结构和分隔内外空间的功能,而基础则起到分散和传递房屋负荷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墙和基础构造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材料,并探讨墙和基础在房屋建筑中的关键作用。
墙的分类墙体可以根据材料、功能和结构形式进行分类。
根据材料的不同,墙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砖墙:由砖块砌成的墙体,常用于传统建筑和住宅建筑中。
2.石墙:由石块砌成的墙体,常见于古建筑和城市保护区。
3.钢筋混凝土墙:由钢筋和混凝土构成的墙体,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建筑和高层建筑中。
4.木材墙:由木材构成的墙体,常用于木质结构的建筑和乡村别墅。
墙体可以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1.承重墙:用于支撑和承受房屋重量的墙体,通常位于房屋的主要结构部分。
2.隔墙:用于分隔房屋内部空间的墙体,常见于卧室、浴室、厨房等区域。
3.外墙:用于围合建筑物外部的墙体,起到保温、防水和美观的作用。
结构形式分类墙体可以按其结构形式进行分类:1.空心墙:内部有空洞或腔体的墙体,常用于隔音和隔热的需求。
2.实心墙:由实心的砖块、混凝土等材料构成的墙体,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基础构造基础是房屋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房屋的重量和负荷,并将其传递到地基上。
基础的类型和施工方法会受到地面状况和所承载的负荷等因素的影响。
基础的类型常见的基础类型包括:1.承台基础:适用于土质较好,负荷均匀分布的场地,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构成。
2.梁带基础:用于负荷集中的墙体附近,通过加宽的基础承载墙体负荷。
3.独立基础:用于单个柱子或墙体的基础,将负荷直接传递到地基上。
4.筏式基础:适用于地基承载能力差或负荷较大的情况,通过加大基础底面积来分散负荷。
基础的施工方法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地基处理:清理地表杂物、挖掘基坑,确保地基的平整和稳固。
2.筑基:根据设计要求,在基坑中浇筑混凝土基础,通常需要加入钢筋增加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 • 经济条件的影响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二、基础与地基
• 基础、地基的概念 • 基础的埋置深度 • 基础的类型及构造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基础、地基的概念
• 概念 • 地基的分类 • 基础、地基的设计要求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 窗尺寸一般采用3M的扩大模数。
常用:600、900、1200、1500、1800、2100、2400mm等。
• 门高度:2100~2400mm,当大于2400 mm时,应设亮
子,亮子:300-900mm。
门宽度:单扇门:600-1000mm;
双扇门:1200-1800mm。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在墙上连续开设,形状不同,称为“什锦窗”。 • 洞窗与某一景物相对,形成框景。 • 位于复廊隔墙上的,往往尺寸较大,多做成方
形、矩形等,内外景色通透。 • 中国北方园林有的在“什锦窗”内外安装玻璃
的灯具,成为“灯窗”,白天可以观景,夜间 可以照明。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洞门
• 园墙设洞门仅有门框而没有门 扇。
屋顶
• 承重:承受风雪荷 载及施工、检修 等屋顶荷载,并 将这些荷载传给 墙或柱 ;
• 围护:抵抗风、雨、 雪霜、冰雹等的 侵袭和太阳辐射 热的影响。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门与窗
• 非承重的建筑配件 • 门:水平交通 • 窗:采光、通风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 外界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门窗的材料与开启方式
• 常用材料:木、钢、铝合金、塑钢等 • 窗按开启方式分:平开窗、固定窗、推
拉窗、百叶窗、悬窗(上悬、中悬、下 悬、)立转窗等 • 门按开启方式分:平开门、弹簧门、推 拉门、折叠门、转门、卷帘门、上翻门、 升降门等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门窗尺度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墙体类型
•1、按位置分: • 外墙、内墙 •2、按方向分: • 纵墙、横墙
• 3、按受力情况分:承重墙、非承重墙 • 4、按墙的材料分:砖墙、石墙、砌块墙、板
材墙、土墙、钢筋混凝土墙 • 5、按构造形式分: 实体墙、空体墙、复合墙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砖墙构造
• 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材料 • 砖墙的厚度 • 实体砖墙的组砌方式 • 墙体细部构造
• 设置部位:建筑物四角、内外墙交接处、楼
梯及电梯间四周等。 • 图示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园墙构造
• 园墙作用与类型 • 园墙设置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园墙作用与类型
• 园墙在园林中起划分内外范围、分隔内部空间 和遮挡劣景的作用。精巧的园墙还可装饰园景。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 知识22
2020/12/11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一、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及 影响构造的因素
• 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 一般民用建筑由基础、墙或柱、楼 地层、楼梯、屋顶、门窗等部分组 成。
• 此外还有阳台、雨蓬、台阶、通风 道等。
筏式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条形基础
• 组成:基础墙、大放脚、垫层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刚性基础
• 由刚性材料制作,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 • 比如: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砖 基 础
• 等高式:每两皮砖收1/4砖; • 间隔式:每两皮砖收1/4砖欲每一皮砖收1/4砖
门窗编号
• M——门; C——窗;
• 铝合金平开窗——PLC;铝合金推拉门——TLM; 塑钢推拉窗——TSC; 塑钢门连窗——CSM
• 比如门编号: TSM0921AS
TSM—塑钢推拉门;A—窗式样;S—带纱扇 09—门洞口宽900mm; 12—门洞口高2100mm。
• 再如窗编号: TLC70-32A-S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砖墙材料
• 砖的种类:
烧结普通实心砖、烧结多孔砖 与空心砖、蒸压灰砂砖
• 砖的尺寸: 240*115*53(240*120*60) ……
• 砂浆的种类: 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石 灰砂浆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砖墙的厚度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实体砖墙的组砌方式
• 全顺式(12墙) • 一顺一丁式(24墙、37墙) • 多顺一丁式(24墙、37墙) • 两平一侧式(18墙) • 每皮丁顺相间式(24墙) • 图示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墙体细部构造
• 过梁 • 圈梁 • 构造柱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过梁
定义:
门窗洞口上方 的横梁。
• 类型:钢筋混凝土圈梁、钢筋砖圈梁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构造柱
• 作用:构造柱从竖向加强层与层之间墙体的连 接,构造柱与圈梁共同形成房屋的“隐型框 架”,以加强房屋的整体刚度,提高墙体抵抗 变形的能力,并使砖墙在受震后,也能裂而不 倒。
• 截面尺寸:≮240*180mm
一般为240*240mm
筏式基础(一)
• 板式筏式基础 • 梁板式筏式基础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筏式基础(二)
• 板式筏式基础 • 梁板式筏式基础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箱形基础
• 组成:顶板、底板与墙板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桩基础(一)
a.摩擦桩:靠桩基础表面的摩擦力支撑的桩,适用于软 弱土层较厚,而坚硬土层距地表很深的地基情况。
• 形式:圆形(又称月亮门、月 洞门)、六角、八角、长方、 葫芦、蕉叶形等。
• 作用:不仅引导游览、沟通空 间,本身又成为园林中的装饰。 通过洞门透视景物,可以形成 焦点突出的框景。
•苏州拙政园月洞 门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漏窗
• 漏窗又名花窗,是窗洞内有漏空图案 的窗。
• 花纹图案有套方、曲尺、回文、万字、 冰纹等,多用瓦片、薄砖、木竹材等 制作,清代更以铁片、铁丝作骨架, 用灰塑创造出人物、花鸟、山水等美 丽的图案。近代和现代园林漏窗图案 有用钢筋混凝土或琉璃制的。
类型:
砖过梁 钢筋砖过梁 钢筋混凝土过 梁
• 作用:承受门窗洞口上部砌体的荷 载,并将它传给门窗两侧墙体。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圈梁
• 定义:沿外墙四周、内纵承重墙及部分 内横墙在墙内水平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
• 作用:配合楼板共同作用,加强房屋的 空间刚度及整体性,增强稳定性,减少 不均匀沉降、振动荷载等引起的墙体开 裂。
些? • 5、什么是基础的埋深?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有
哪些? • 6、基础按构造形式可分哪几类? • 7、什么是刚性基础?什么是柔性基础? • 8、砖基础大放脚的构造如何? • 9、桩基础由哪些部分组成?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三、墙体与门窗
• 墙体 • 门窗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墙体
• 墙体类型 • 砖墙构造 • 园墙构造 • 墙面装修
b.端承桩:靠桩端将荷载传给较深的坚硬土层,适用于 软弱土层不太厚,而下部为坚硬土层的地基情况。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桩基础(二) • 组成:
桩身、承台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思考题一
• 1、一般民用建筑有哪些主要部分组成?各部分 有哪些主要作用?
• 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哪些? • 3、什么是基础?什么是地基? • 4、地基分哪两类?人工地基常用处理方法有哪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墙面装修
• 作用:
1、保护墙体 2、改善墙体的物理性能,保证室内使用条件 3、装修墙面,使房屋美观
• 分类:
按装修部位分:室内、室外 按材料与工艺分:
抹灰类、贴面类、涂料类、裱糊类、铺钉类 图示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门与窗
• 门窗的材料与开启方式 • 门窗尺度 • 木门窗组成 • 门窗编号 • 园墙中的门窗洞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工程地质影响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水文地质影响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相邻基础的埋置深度影响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基础的类型及构造
• 按基础埋深分:深基础、浅基础 • 按材料分: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
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 按受力性能分:刚性基础、柔性基础 • 按构造型式分:条形基础 、独立基础、
木窗组成
• 窗框:上框、中横框、下框、
边框、中竖框等组成。
• 窗扇:上冒头、下冒头、边
梃、窗芯与玻璃组成。
• 五金零件:铰链、插销、窗
钩、拉手、铁三角。
• 附件:贴脸、筒子板、窗台
板、窗帘盒。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木门组成
• 组成:门框、门扇、 亮子、五金零件、 附件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概念
• 基础:建筑物最 下面一个组成部 分,承受建筑物 全部荷载,并传 给地基。
• 地基:基础下面 的承受荷载的土 层。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
地基的分类
• 天然地基:天然土层 不需人工加 固或改善
• 人工地基:人工加固(预压法、换 填法、强夯法、振冲法、深层搅拌 法)
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