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传输原理-质量传输-第9章第10章 试题库

合集下载

冶金传输原理习题

冶金传输原理习题
2 2 a = ax + a y + az2 = 216.76
计算题3:已知拉格朗日变量的速度分布:u=(a+1)et-1, v=(b+1)et-1,且t=0时,x=1,y=1。求(1)t=2时质点分 布;(2)a=1,b=2时质点的运动规律;(3)质点加速度。
解: dx 对 = (a + 1)et −1积分得: dt x = (a + 1)et −1 + c1 已知t = 0, x = a,得常数c1 = 1 − (a + 1)e −1 所以x = (a + 1)et −1 + 1 − (a + 1)e −1 同理y = (b + 1)et −1 + 1 − (b + 1)e −1 (1)当t = 2时,代入即可。 (2)当a=1,b=2时,代入即可。 du dv t −1 (3)a x = = (a + 1)e , a y = = (b + 1)et −1 dt dt
计算题2:已知流场的速度分布为u=x2y,v=-3y,w=2z2,求 点(1,2,3)处的流体加速度。
解: ∂u ∂u ∂u ax = u + v + w = 2 x3 y 2 − 3x 2 y = 2 ∂x ∂y ∂z ∂v ∂v ∂v a y = u + v + w = 9 y = 18 ∂x ∂y ∂z ∂w ∂w ∂w az = u +v +w = 8 z 3 = 216 ∂x ∂y ∂z
理论方法中,流体力学引用的主要定理有: (1)质量守恒定律; (2)动量守恒定律;(3)牛顿运动第二定律; (4)机械能转化与守恒定律:动能+压能+位能+能量损失=const

冶金传输原理考试题

冶金传输原理考试题

冶金传输原理考试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2分/题×15题=30分)1、迹线与流线是完全重合的。

2、本书中对应力的双下标描述中,第一个下标是应力的作用面的法向方向,第二个下标为作用力的方向。

3、利用量纲分析法导出准数方程,必须首先得到描述现象的微分方程式以及全部单值条件。

4、欧拉方程是N-S方程的简化。

5、管内流体层流流动时其最大速度是平均速度的两倍。

6、无论是圆管水流还是明渠水流,流态判别雷诺数均为2300。

7、在温度场中,等温面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

8、导温系数就是导热系数。

9、温度梯度是矢量,其方向沿等温面的法线指向温度增加的方向。

10、普朗特准数反映了物体的导热能力与蓄热能力之间的关系。

11、自然界中黑体并不存在,但灰体是广泛存在的。

12、实际物体的辐射力总是小于黑体,其辐射能量的分布遵守普朗克定律。

13、黑体就是黑色的。

14、质量浓度就是密度。

15、球形物体在静止流体中传质时,谢伍德准数为一固定值。

二、选择题(2分/题×10题=20分)1、不同的液体其粘滞性_______,同一种液体的粘滞性具有随温度_______而降低的特性。

A 相同降低B 相同升高C 不同降低D 不同升高2、在研究液体运动时,按照是否考虑粘滞性,可将液流分为A 牛顿液体流动及非牛顿液体流动;B 可压缩液流及不可压缩液流;C 均匀流动及非均匀流动;D 理想液体流动及实际液体流动。

3、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是A.惯性力与压力之比;B.惯性力与重力之比;C.惯性力与黏性力之比;D.惯性力与表面张力之比;4、非恒定流是:A、;B、;C、;D、。

5、如模型比尺为1:20, 考虑粘滞离占主要因素,采用的模型中流体与原型中相同,模型中流速为50m/s,则原型中流速为______m/s。

A 11.1B 1000C 2.5D 2236、下列那个方程可描述自然对流给热?A ()Pr Re,f Nu =;B ()Pr ,Gr f Nu =;C ()Gr f Nu Re,=;D()Sc f Sh Re,=7、根据兰贝特定律,黑体的辐射力是其辐射强度的 倍。

冶金传输原理.

冶金传输原理.

理想流体的有旋及无旋流动1.流体微团____ 。

(A) 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B) 质量大小不受限制(C) 线尺度是小量2.流体微团的变形速度包括____ 。

(A) 线变形速度(B) 角变形速度(C) 旋转角速度(D) 前三者之和3.旋转角速度是____ 。

(A) 标量(B) 矢量(C) 既不是标量也不是矢量4.流体微团的旋转角速度____ 。

(A)于刚体转动的情况相同(B) 随时随地都可以改变(C) 收到变形速度的影响5.涡量和旋转角速度的关系是____ 。

(A) 相等(B) 涡量等于旋转角速度的两倍(C) 没有一定关系6.流体作有旋运动的特征是____ 。

(A)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是曲线(B) 速度的旋度非零(C) 涡量的三个分量都不等于零7.速度势只存在于____ 。

(A)不可压缩流体的流动中(B) 可压缩流体的定常流动(C) 无旋流动中(D) 二维流动中8.速度势函数____ 。

(A)梯度为速度(B) 满足拉普拉斯方程(B)在不可压缩流动中满足拉普拉斯方程(D) 在定常流动中满足拉普拉斯方程9.流函数存在于____ 。

(A)不可压缩流体的流动中(B) 可压缩流体的平面流动中(C) 不可压缩流体的轴对称流动中(D) 任意二维流动中10.平面流动的流函数____ 。

(A)在无旋条件下满足拉普拉斯方程(B)在流场中两点的差值与过两点间的曲线的流量相等(C)在流场中两点的差值与过两点间的曲线的环量相等11.不可压缩流体的平面无旋流动____ 。

(A)同时存在速度势函数和流函数(B) 等势线与流线正交(C) 不一定存在速度势函数和流函数(D) 速度势函数和流函数均为调和函数12.两个不可压缩的平面无旋流动的速度场叠加,则其____ 。

(A)速度势函数也叠加(B) 流函数也叠加(C) 速度势函数大喝流函数不满足叠加关系13.偶极子可以看成是____叠加的极限过程的产物。

(A)点源与点涡(B) 点汇与点涡(C) 等强度点源与点汇(D) 不等强度点源与点汇14.均匀流绕圆柱体无环量流动是由____和____叠加而成的。

冶金传输原理-第九章-作业答案.pdf

冶金传输原理-第九章-作业答案.pdf

9-3
一玻璃窗,尺寸为60mm×30mm,厚为400mm。冬天,室 内及室外温度分别为20和-20,内表面的自然对流表面传热系 数为α1=10W/(m2.℃),外表面的强迫对流表面传热系数为 α2=50W/(m2.℃),玻璃的导热系数为λ=0.78W/(m.℃)。试求 通过玻璃窗的热损失。 解:综合换热系数为: 代入数据的:K=7.99W/(m2.℃)
E = εδ bT 4 = 0.7 × 5.67 × 10 −8 × 250 4
第九章 热量传输的基本方式习题解答
第九章 热量传输 故:
第九章 热量传输的基本方式习题解答
9-5
20℃的空气掠过宽为0.5m,长为1m,表面温度 为140℃的钢板,其表面传热系数 α=25W/(m2•℃) ,此外有500W的热流量通过辐射 从表面散失。钢板厚为25mm,其导热系数为 λ=40W/(m•℃)。试求钢板内表面温度。 解:对流传热散失的热量为: Q对=α(t表-t空)A=25×(140-20)×(0.5 ×1) =1500W/m2
第九章 热量传输的基本方式习题解答
9-4
求热量传递过程的总热阻、传热系数、散热量和内 外表面温度。已知:墙厚360mm,室外温度为Tf1=10℃,室内温度为Tf2=18℃,墙的导热系数为 λ=0.612W/(m•℃),内、外壁的对流换热系数分别为 αw1=8.7W/(m2•℃) 和αw2=24.5W/(m2•℃) 。 解:
第九章 热量传输的基本方式习题解答
9-5
因为:Q导=Q对+Q辐=1500+500=2000W
解得:t内=142.5℃
第九章 热量传输的基本方式习题解答
9-6
宇宙空间可近似地看做0K的真空空间。一航天器在 太空中飞行,其外表面平均温度为250K,表面发射 率为0.7,试计算航天器单位表面上的换热量。 解: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第十章(吴树森版)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第十章(吴树森版)

(1)
式中,定性温度Tf可取 ' " T f (T f T f ) 2 式中,Tf'、Tf" — —管道进、出口流体温度。
( 2)流体粘性系数 f 不宜过大 : f ≯ 2 水
(1)温差(TW Tf )不宜过大 : 空气 ≯ 50℃; 水 ≯ 20 ~ 30℃; 油 ≯ 10℃.
• (1)努塞尔准数Nu
– 将其变形为
其物理意义可理解为流体的导热热阻和其对流热阻的比 值,它反映了给定流场的对流换热能力与其导热能力的 对比关系,其大小反映了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由于式 中包含有待定的物理量α ,故Nu是被决定性准数。
10.3 对流换热的准数方程式
• (2)傅里叶数Fo 将其变形为
物理意义可理解为流体的单位体积物体的导热 速率与单位体积物体的蓄热速率比值,Fo越大, 温度场越趋于稳定。
10.3 对流换热的准数方程式
• (3)物性准数Pr 将其变形为
物理意义可理解为流体动量传输能力与热量传 输能力之比。从边界层概念出发,可以认为是 动力边界层与热边界层的相对厚度指标。
10.3 对流换热的准数方程式
T T T T 2T 2T 2T vx vy vz a( 2 ) 2 2 t x y z x y z
10.3 对流换热的准数方程式
10.3 对流换热的准数方程式
10.3 对流换热的准数方程式
10.3 对流换热的准数方程式
10.3 对流换热的准数方程式
能量微分方程方程 v x
动量微分方程 连续性方程
T T 2T vy a x y y 2
v x v x 2vx vx vy x y y 2
v x v y 0 x y

冶金传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冶金传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冶金传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篇一:冶金传输原理课后答案(朱光俊版,第一章)】/m3 10001?273prtprtprt1-16 , r=(1) (2)1-21 dvxdy65010.5?0.0012dvx dy=vd1-23,,o=vx=hdy0.181.3?0.001=0.1385?1000 1/sdvx dy=1.011?1030.1385?107.2 pa.s【篇二:《冶金传输原理》吴铿编质量传输习题参考答案】s=txt>1. 解:(1)?ch4?ych4mch4ych4mch4?yc2h6mc2h6?yc3h8mc3h8?yco2mco2?90.27%(2)?ych4mch4?yc2h6mc2h6?yc3h8mc3h8?yco2mco2?16.82 (3)pch4?ych4p?9.62?104pa2. 解:dab?1/3b1/3pva?v?1.56?10?5m2/s3. 解:ch4的扩散体积24.42,h2的扩散体积7.07dab?1/3b1/3pva?v?3.19?10-5m2/s4. 解:(1)v??co2vco2??o2vo2??h2ovh2o??n2vn2?3.91m/s (2)vm?yco2vco2?yo2vo2?yh2ovh2o?yn2vn2?4.07m/s (3)jco2??co2?co2?????mco2pco2rtpco2rt??co2????0.212kg/?m2?s? ?(4)jco2?cco2?co2??m?????co2??m??5.33mol/?m2?s? ?5. 解:(1)21% (2)21%pvm?15.46kg (3)m?nm?rtm(4)?o2??0.117kg/m3vm(5)?n2??0.378kg/m3vm(6)?空气??0.515kg/m3v(7)c空气??空气m?17.4mol/m3(8)29.6g/mol(9)pn2?yn2p?7.9?104pa6. 证明:?a?manamaxama??mnama?nbmbxama?xbmb得证。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考试题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考试题

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考试题
1. 请解释什么是材料加工的传输原理?
2. 描述一下热传导传输原理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

3. 如何利用扩散传输原理改善材料的性能?
4. 请解释液体金属在浇注过程中的传输原理。

5. 描述一下材料加工中的质量迁移传输原理。

6. 什么是材料的力学传输原理?它在加工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7. 请解释材料加工中的辐射传输原理及其应用。

8. 课堂教学和实际实验中材料加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传输原理问题有哪些?
9. 利用传输原理如何解决材料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
10. 为什么传输原理在材料加工冶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冶金传输原理复习试题库

冶金传输原理复习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1 流体:能够流动的物体。

不能保持一定的形状,而且有流动性。

2 脉动现象:在足够时间,速度始终围绕一平均值变化,称为脉动现象。

3 水力粗糙管:管壁加剧湍流,增加了流体流动阻力,这类管称为水力粗糙管。

4 牛顿流:符合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

5 湍流:流体流动时,各质点在不同方向上做复杂无规那么运动,相互干扰的运动。

这种流动称为湍流。

6 流线:在同一瞬时,流场中连续不同位置质点的流动方向线。

7 流管:在流场取任意封闭曲线,通过该曲线上每一点,作流线,组成的管状封闭曲面,称流管。

8 边界层:流体通过固体外表流动时,在紧靠固体外表形成速度梯度较大的流体薄层称边界层。

9 伪塑性流:其特征为〔〕,当n<1时,为伪塑型流。

10非牛顿流体:不符合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称之为非牛顿流体,主要包括三类流体。

11宾海姆塑流型流体:要使这类流体流动需要有一定的切应力ι时流体处于固结状态,只有当切应力大于ι时才开场流动。

12稳定流:运动参数只随位置改变而与时间无关,这种流动就成为稳定流。

13非稳定流:流场的运动参数不仅随位置改变,又随时间不同而变化,这种流动就称为非稳定流。

14迹线:迹线就是流体质点运动的轨迹线,特点是:对于每一个质点都有一个运动轨迹,所以迹线是一族曲线,而且迹线只随质点不同而异,与时间无关。

16 水头损失:单位质量〔或体积〕流体的能量损失。

17 沿程阻力:它是沿流动路程上由于各流体层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流动阻力,也叫摩擦阻力。

18 局部阻力:流体在流动中因遇到局部障碍而产生的阻力。

19脉动速度:脉动的真实速度与时均速度的差值成为脉动速度。

20 时均化原那么:在某一足够长时间段以平均值的速度流经一微小有效断面积的流体体积,应该等于在同一时间段以真实的有脉动的速度流经同一微小有效断面积的流体体积。

21热传导:物体各局部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进展的热量传递称为热传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10章 质量传输基本概念
题1、由O 2(组分A)和CO 2(组分B )构成的二元系统中发生一维稳态扩散。

已知
,/0003.0,/0017.0,/0622.0,/0207.033s m u s m u m kmol c m kmol c B A B A ====试计
算:(1)。

n n n N N N u u B A B A m ,,)3(;,,)2(;,
解:(1)
3
3
3B 3A /0829.00622.00207.0/399.3737.2662.0/737.2440622.0/6624.0320207.0m kmol c c c m
kg m kg M c m kg M c B A B A B B A A =+=+==+=+==⨯====⨯==ρρρρρ

s m u u u B B A A /10727.5)0003.0737.20017.0662.0(399
.31
)(1
4-⨯=⨯+⨯=
+=
ρρρ
s m u c u c c u B B A A m /10496.6)0003.00622.00017.00207.0(0829
.01)(14-⨯=⨯+⨯=+=
(2))/(10519.30017.00207.025s m kmol u c N A A A ⋅⨯=⨯==-
)/(10866.10003.00622.025s m kmol u c N B B B ⋅⨯=⨯==-
则 )/(10385.510866.110
519.32555
s m kmol N N N B A ⋅⨯=⨯+⨯=+=---
(3) )/(10125.10017.0662.02
3
s m kg u n A A A ⋅⨯=⨯==-ρ )/(10211.80003.0737.22
4
s m kg u n B B B ⋅⨯=⨯==-ρ 则 )/(10946.12
3
s m kg n n n B A ⋅⨯=+=-
题2、在101.3Kpa,52K 条件下,某混合气体各组分的摩尔分数分别为:CO 2为0.080;
O 2为0.035; H 2O 为0.160;N 2为0.725。

各组分在z 方向的绝对速度分别为:2.44m/s;3.66m/s;5.49m/s;3.96m/s 。

试计算:
(1)混合气体的质量平均速度u;(2)混合气体的摩尔平均速度u m ;(3)组分CO 2的质量通量;2CO j (4)组分CO 2的摩尔通量。

2CO J
解:已知
28
/96.3725
.018/49.516.032/66.3035.044/44.208.0222222222222============CO CO N CO CO HO CO CO O CO CO CO M s
m v x M s m v x M s m v x M s m v x
1265.082
.2752
.33.2088.212.152.352.328
725.01816.032035.04408.044
08.02
22222222
22==+++=⨯+⨯+⨯+⨯⨯=
+++=
N N HO HO O O CO CO CO CO CO M x M x M x M x M x w
0403.082
.2712
.12
22222222
22==
+++=
N N HO HO O O CO CO O O O M x M x M x M x M x w 1035.082
.2788
.22
22222222
22==
+++=N N HO HO O O CO CO HO HO HO M x M x M x M x M x w 7292.082
.273
.202
22222222
22==
+++=
N N HO HO O O CO CO N N N M x M x M x M x M x w (1)
914
.396.37297.049.51035.066
.30403.044.21265.022222222=⨯+⨯+⨯+⨯=+++=N N HO HO O O CO CO v w v w v w v w v
(2)0727
.496.3725.049.5160.066
.3035.044.208.022222222=⨯+⨯+⨯+⨯=+++=N N HO HO O O CO CO m v x v x v x v x v
(3)3/745.1852
314.808
.010130022m mol RT
p c CO CO =⨯⨯=
=
3/78.82444745.182
2
2
m g M c CO CO CO =⨯==ρ
s
m g
v v j CO CO CO ⋅-=-⨯=-=
273.1215)914.344.2(78.824)(2
2
2ρ (4)s
m mol v v c J m CO CO CO ⋅-=-⨯=-=260.30)0727
.444.2(745.18)(222
题3、求1.013×105
Pa 气压下,298K 的空气与饱和水和水蒸气的混合物中的水蒸气浓
度。

已知该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压强p A =0.03168×105
Pa,水的相对分子质量M A =18,空气相对分子质量M B =28.9.
解:空气的分压
Pa p p p A B 555109816.01003168.01001325.1⨯=⨯-⨯=-=
水蒸气浓度
(1) 摩尔分数
0313.01001325.11003168.05
5
=⨯⨯==p p x A A
(2) 质量分数
0197
.09.28)0313.01(180313.018
0313.0)1(⨯-+⨯⨯=
-+=+=
B A A A A A B B A A A A A w x w x w x w x w x w x w
(3) 物质的量浓度
35
/28.1298
314.81003168.0m mol RT p c A A =⨯⨯==
(4) 质量浓度
3/231828.1m g M c A A A =⨯==ρ
题4、半导体扩散工艺中,包围硅片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原子,杂质不断地通 过硅片表面向内部扩散,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试确定该硅片的边界条件。

(1)半导体的扩散工艺是恒定表面浓度扩散,即硅片表面的杂质浓度保持一定; (2)半导体的扩散工艺是限定源扩散,没有外来的杂质通过硅片表面进入硅片。

解: (1)由于半导体的扩散工艺是恒定表面浓度扩散,硅片的边界就是它的表 面z=0和z=l ,可以看成一维问题,边界上杂质的浓度保持为常数c 0,此时边界条件可写为
00),(,),0(c l z c c z c ====ττ
(2)由于半导体的扩散工艺是限定源扩散,没有外来的杂质通过硅片,仅有硅片表面已有的杂质向硅片深部扩散,限定源意味着通过硅片表面的扩散流强度为零,此时边界条件可写为
0),(,0),0(==∂∂==∂∂ττl z z
c
z z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