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丽江古城总体规划(论文)

云南丽江古城总体规划(论文)
云南丽江古城总体规划(论文)

云南丽江古城总体规划

一、规划背景与依据

丽江古城(大研镇)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子的中部,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其中纳西族超过16900人。因四周青山环绕,城中碧水盈盈,宛如一方碧玉大砚而起名为“大研镇”。丽江古城由大研镇、束河镇和白沙街三部分组成,其中以大研镇为代表。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以四周的高山作为天然屏障。

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纳西族风格的古代城镇。其始建于南宋后期,距今约800年的历史。历代均为滇西北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的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据丽江市古城区的一份资料报道,2003年丽江古城接待的游客突破200万人次,其中不少游客是数次重返丽江。旅游业的兴旺招来了四方商贾,昔日茶马重镇的繁华恍若再现。丽江古城在丽江乃至云南的经济走廊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丽江未来的经济的扩张地带,而旅游业将是该区域最有希望的经济增长点。

该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色鲜明,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为了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区域旅游资源,并对该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规划,以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二、丽江古城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丽江古城位于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丽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古城之一。该区域旅游资源资源与人文兼备,个性特色鲜明。下面从旅游资源的赋存现状、特色及开发利用价值三方面来对其进行评价。

1、规划区旅游资源赋存现状

始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不设城墙,在布局上,体现出三山为屏、一川相连的构思;在水系应用上,设计了三河穿越、家家流泉的独特风貌;兼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古朴自然,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丽江市纳西族的聚居地,长期处于藏、汉、彝等民族的走廊中,创造了独特的东巴文化,东巴经、纳西古乐、东巴舞谱、东巴画廊都是东巴文化的精华。纳西族的祭天、祭风仪式、三朵节、棒棒节,摩梭人的阿夏婚,摩梭人和普米族的成年礼民族色彩浓厚。(1)旅游资源的类型分析

按照2003版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可将丽江古城旅游资源划分为水域风光类(如黑龙潭)、建筑与设施类(如木府、四方街、玉河广场、四方街等)、旅游产品类(如手工艺品、纳西壁画等)、人文活动类(如纳西服饰、“三朵节”等)四大类。

规划区旅游资源在具备数量丰富、类型齐全的同时,丽江古城又以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越、家家流水,接到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的古城中都是极为罕见的,正是这一选址、布局特点,使得丽江古城既有山城之貌,又有水乡之容,被誉为“高原姑苏”和“东方威尼斯”。

(2)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丽江古城旅游区旅游资源分布集中,从已调查和规划的旅游资源点来看,绝大部分位于大研镇,以四方街为活动中心和商贸中心,以新华街、七一街、新义街、光义街五条主街道为脉络,向四周辐射、延伸。呈扇状分布,十分便于成片开发利用。于此同时,丽江古城旅游资源组合状况较好,十分有利于专题旅游活动的安排、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线路组织,具有较高的组合优势。

2、规划区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从旅游资源来看。丽江古城旅游区以奇、幽、秀、朴取胜,其旅游资源的主要特色表现如下:

(1)溪流淙淙,生机勃勃

丽江古城建筑最奇特的是造城建镇者巧妙地调用了清澈的玉泉水。当潺潺泉水流至城头双石桥下,人们将泉水分做三叉,分别穿街过巷,就像人体的经脉,

主要街道依傍主河道,小巷民居临支渠,清清泉水穿街过巷,穿墙过屋,泉水流遍全城千家万户,造成一派“家家门前流泉水,户户垂柳拂屋檐”的特有景观。水,不仅市大研古镇不断注入新生的朝气,而且也成为大研古镇的佳妙美景。

古道、小桥、流水、人家构成理论丽江古城恬静的居住环境,同时也使得古城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2)青山秀水,四季如春

用“青山秀水,四季如春”这八个字来形容丽江古城最为恰当不过。丽江古城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连接宽广平川,春季东风徐来,夏季南风畅通,冬季西北风被挡,堪称冬暖夏凉。丽江属高原型西南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2.6℃~19.8℃,气温偏低,但昼夜温差较大。秋天是丽江最美的季节,秋高气爽的天空、色彩缤纷的树木和花朵,映衬着远处的玉龙雪山令人心旷神怡。古城内小桥流水人家,潺潺溪水从雪山积雪融化而来,如此清澈,清凉。

(3)民风淳朴,民俗奇特

丽江古城民风淳朴,走进丽江古城仿佛走进世外桃源,这里不仅景色优美,人文更美;这里居住着历史悠久的纳西族人群。每当有远道的客人来访,憨厚好客的纳西人们总是线上热情的笑容与款待,在这你可以深深的体会到纳西人群的热情好客,让你充分领略到纳西人的热情与大方,会让你有种来了丽江就不想离开的感觉。

规划区民风奇特,人文景观典雅,民族风情浓郁醇厚,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在婚姻上仍保存“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走婚制的摩梭人;纳西族的“三朵节”,让你充分体验到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朴实无华……犹如一幅幅瑰丽的民族风情画卷,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

2、规划区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规划区特殊的地理区位与文化区位,使的丽江古城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质量综合指数较高,就其开发利用价值来看:

(1)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分布相对集中,既有古香古色的古城美景,又有浓郁正宗的纳西风情,山、水、民居及民族风情相结合,质量较高,开发价值巨大。

(2)古城古色,奇风异俗,是该区域旅游资源的核心,且资源的特色鲜明,吸引力较强,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3)目前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主要还停留在观光阶段,未能完全充分的挖掘该区域旅游资源的特有的潜力。

三、古城开发原则

1、保护第一的原则

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其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一旦遭到破坏,就无法恢复,任何复制品都不可能具有原有的价值。1997年通过的《关于旅游业社会影响的马尼拉宣言》中指出:“旅游发展规划要确保旅游目的地的遗产及其完整性,尊重社会和文化规划,特别是要尊重当地固有的文化传统”。历史文化名城在进行旅游规划时必须确立“保护是硬道理”的指导思想,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

2、特色开发原则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要语出自己的异于别地的特色。独特性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旅游产品的独特性越鲜明突出,其吸引力和竞争力就越大,而旅游产品的特征性正来自于名城自身的特色。惟有准确把握名城的特色,才能真正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维护其和谐的景观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得当地民居对名城产生地域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觉地保护名城的景观风貌。3、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开发并举的原则

历史文化名城包括物质和文化两个构成部分,这两部分都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在开发当中应齐抓并举,不可偏废。物质的旅游资源是显性资源,普遍受到各名城的重视,而非物质资源的软开发是隐性的,易受到忽略。随着当前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选择日益多样化,对参与性、体验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发非物质资源,对于满足这部分旅游需求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规划目标与指导思想

1、规划区发展方向

根据旅游资源的实际,结合考虑区域的客源市场辐射范围、区位条件、交通状况等综合因素,奔去的发展方向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形成以短期休闲度假为主,以特色生活参与为辅的综合型旅游区。

(2)形成古城风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的旅游活动区。

2、规划的指导思想

本规划以云南省、丽江市旅游发展规划及丽江市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现实情况为依据,依托玉龙雪山的自然风光旅游线,依靠金沙江和泸沽湖的旅游热线,保持并充分发挥本区域以古城风光为主的自然景观特色和纳西东巴文化相结合的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古城美景与民俗风情特色,使得该旅游区建成一个地方特色鲜明、游娱结合、观光休闲兼顾、雅俗共赏的旅游地,是指成为玉龙雪山旅游线上不可分割的重要观光游览地,成为丽江乃至全国居民理想的综合旅游度假休闲区。

五、规划区的主题定位

因游客出游的动机大多是追新猎奇,故而旅游区的形象与个性显得尤为重要,个性即这一个食物区别于其他时区的特征,是旅游区的生命,是形成竞争优势和吸引优势最有力的支撑。个性特色的设计,也就是旅游区规划的主题定位。该规划区的主题特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突出反映在旅游区充分旅游山水等自然资源,融合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节庆参与的基础上,简历既具有现代水准,又有乡土风情的旅游度假区。

2.古城山水与民居建筑相结合,交辉相印。不成内布局自由灵活,不拘一格,民居、即使、道路、水系组织聚散合理,配置得当,再加上石桥、木桥、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民风民俗,生发无穷乐趣,使得古城独具魅力,形成人与自然的美好和谐。

3.服务项目齐全。通过客栈、宾馆、古城观光、民俗参与等项目的建设,使得本旅游区不仅成为游人度假休闲的旅游区,亦可提供商贸交易重地。

六、旅游产品的项目体系

对于旅游区,产品项目是其核心,其它一切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建设,都必须以产品项目为依据。产品项目体系是一个旅游区的特色与形象的主要树立者。根据本旅游区资源的性质,可以相应的把产品项目分为两大类:游览观光类和民风

民俗体验类。下面我从这两个方面对来规划本区的产品项目体系。

1、古城民居建筑设计

纳西族的住房大多数都是呈现“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景象。但是如今由于古城内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商业旅游,也使得古城内出现越来越多的商业品房,越来越多的现代民居潜入古城内,使得古城内逐渐失去的原来的那种浓郁醇厚的古城文化。因此,在民居建筑上一定得控制保留原始的建筑民居。

2、民风民俗项目设计

云南省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大省,而丽江市有保留了云南所特有的纳西人群,这里人文景观古朴典雅,民族风情浓郁醇厚、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不论是别开生面的饮食起居,婚丧嫁娶,还是妙趣横生的古城风貌,民居建筑;不论是韵味独特的戏曲、舞蹈,还是熠熠生辉的织锦、服饰……古朴不陈腐,自然而不庸俗,既保留了浓郁的民族个性,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亦是丽江市旅游资源的重要主城部分。拟规划的民俗项目向海内外旅游者充分展示其艺术的魅力,让旅游者参与进来,亲自体验,共同分享,才能如痴如醉。(1)设计原则

①积极健康

民族风俗承袭前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及审美趣味等,因其源头的不开放性,故而其内容就有健康积极的风俗与低级堕落的封建迷信之分,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时候,我们应该以唯物辩证的观点视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保证民俗节庆的健康向上。

②强调真实性

民俗风情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其与旅游者所属民族的差异性。因此,这种项目必须保持其真实性。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力求突出民族特点,是每一个参与者充分表现其内心的真实情感。为迎合旅游者的趣味而损害其纯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会消弱其文化特异性,失去旅游资源应有的价值。

③强调参与性

对自然资源的观赏,应求“间离效果”,而民俗旅游应尽量使旅游者参与其中,使其获得亲身体验,激发旅游者的游兴,加深他们的印象。

(2)民风民俗项目设计

丽江市民族风情奇特的地区,这里有历史悠久的纳西族,有保留走婚制的摩梭人,有原始宗教东东巴教……

①纳西文化

纳西族人口有31万,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数居11位,主要聚居在丽江、宁蒗等。纳西族虽然人口不多,分布不广,但由于历史悠久,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为世人瞩目。纳西族最为著名的是“三个活化石”,即“人类文字活化石”——东巴形象文字,“人类社会活化石”——摩梭人木系大家庭社会,“音乐活化石”——纳西古乐。

另外,纳西族还有一系列的东巴文化,像东巴教、东巴经、东巴画等等。在古城内或外面总会看见一些售卖这些的店铺,但是其正宗性就不敢保证了。因此,我们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来保护纳西浓郁醇正的原始文化,使得喜好纳西文化的每一位顾客都能真正的接触到纳西文化。

②三朵节

三朵节是纳西族独特的传统节日,也是纳西族一个盛大的节日。三朵是纳西族的民族保护神,节日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八,这一天各地纳西族要举行祭拜三朵的活动。可以大力的以此作为宣传力,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身心体验纳西族的节日,使得更多的游客加入这个行列。

丽江古城案例分析

旅游景区规划 姓名:代玉年级:2010级 学号:1041064115 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 丽江古城案例分析

目录 案例概述 (1) 丽江古城标识、标牌和解说 (1) 丽江古城旅游安全管理 (3) 丽江古城旅游产品管理 (4) 丽江古城旅游营销管理 (6)

旅游景区规划之·云南丽江古城案例分析 一、案例概述: 丽江古城(大研镇)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子的中部,全城面积达 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其中纳西族超过16900人。因四周青山环绕,城中碧水盈盈,宛如一方碧玉大砚而起名为“大研镇”。丽江古城由大研镇、束河镇和白沙街三部分组成,其中以大研镇为代表。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以四周的高山作为天然屏障。 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纳西族风格的古代城镇。其始建于南宋后期,距今约800年的历史。历代均为滇西北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的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本文将从旅游标识、标牌和解说,旅游安全管理、旅游产品管理和旅游营销管理四个方面对丽江古城经行分析。 二、丽江古城旅游标识、标牌和解说 一方面,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保护局专门设有旅游标准化办公室负责丽江古城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在标识、标牌等管理方面主要包括: 一、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设置整改:由数字化分公司负责完善了单位内部公共信息符等相关工作。如引导标识,在景区内设置了位置合理,指示清楚的规范标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 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 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 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概况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风景如画的黑龙谭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 红色角砾岩铺就,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 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桥梁354座,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桥梁的形制多种多样,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明清时期(公元14~19世纪)。其中以位于四方街以东100米的大石桥最具特色。 古城内的木府原为丽江世袭土司木氏的衙署,始建于元代(公元1271~1368年),1998年重建后改为古城博物院。木府占地46亩,府内有大小房间共162间。其内还悬挂有历代皇帝钦赐的匾额十一块,反映了木氏家族的盛衰历史。位于城内福国寺的五凤楼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楼高20米。因其建筑形制酷似五只飞来的彩凤,故名“五凤楼”,楼内的天花板上还绘有多种精美的图案。五凤楼融合了汉、藏、纳西等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稀世珍宝和典型范例。 白沙民居建筑群位于丽江古城以北8公里处,这里曾是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丽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筑群分布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上,中心为一梯形广场,一股泉水由北面引入广场,四条巷道从广场通向四方,极具特色。白沙民居建筑群形成和发展为后来丽江古城的布局奠定了基础。束河民居建筑群位于丽江古城西北4公里处,是丽江古城周边的一个小集市,建

丽江古城大研镇旅游策划方案

丽江古城大研镇旅游策划方案

丽江古城大研镇——旅游策划方案

【前言】: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以其江南水乡般的美景,别具风貌的布局及建筑风格特色,被誉为“东方威尼斯”。丽江古城始建于宋元,盛于明清,曾是明朝丽江军民府和清朝丽江府的府衙所在地,明朝称大研厢,清朝称大研里,民国以后改称大研镇。 该份策划方案经过规划目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景点现状分析、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前景分析、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旅游基础设施规划、旅游产品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和营销规划来对丽江旅游进行策划。在此同时也发现丽江旅游上一些问题,比如交通、通信、住宿、休闲娱乐场所、引导标识等方面的建设,这些将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满意度。丽江的城市规划现在落入中国千篇一律的那种城市建筑的老套旧窠,看不到建筑物与绿树、绿地和水潭相互掩映的那种园林城市之美,看不到丽江应该有的高山边地城市建筑独特的生态景观之美和个性特征之美。而且城市周围的山林景观中,还有不少明显是过去开山炸石留下的难看疮疤,影响了丽江的市容。我觉得,丽江要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旅游名城,从空中鸟瞰,就要追求一种山水园林城市之美,一种人们飞临上空就心驰神往的效果。因此,今后在城市建筑中,空间的

疏朗布局、绿树绿地、河流湖泊与建筑物的间距和相互辉映,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是办公楼、宾馆酒店楼堂馆所等,都要在外观上体现一种本地建筑的特色。 目录 一、规划目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二、景点现状分析 三、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前景分析 四、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五、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六、旅游产品规划 七、生态环境保护 八、营销规划

丽江古城及纳西族建筑形式与特点

丽江古城及纳西族建筑形式与特点 漓江古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复制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纳西族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而我们应当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中华的瑰宝同时要注意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 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它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建筑、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使其有别于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建设祟自然、求实效、尚率直、善兼容的可贵特质更体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丽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纳西族传统聚居地,它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 其中的纳西族建筑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其中,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民居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正房一坊较高,方向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东西厢略低,由下辈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临街的房屋,居民将它作为铺面。农村的三坊一照壁民居在功能上与城镇略有不同。一般来说三坊皆两层,朝东的正房一坊及朝南的厢房一坊楼下住人,楼上作仓库,朝北的一坊楼下当畜厩,楼上贮藏草料。 天井除供生活之用外,还兼供生产(如晒谷子或加工粮食)之用,故农村的天井稍大,地坪光滑,不用砖石铺成。此外,纳西民居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不论城乡,家家房前都有宽大的厦子(即外廊)。厦子是丽江纳西族民居最重要的组成之一,这与丽江的宜人气候分不开。因而纳西族人民把一部分房间的功能如吃饭、会客等搬到了厦子里。在建筑设计、建筑风格及艺术等方面,大研古城的纳西民居特色。古城地处丽江坝,选址北靠象山、景虹山,西靠狮子山,东西两面开朗辽阔。城内,从象山山麓流出的玉泉水从古城的西北湍流至玉龙桥下,并由此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穿流于古城内各街巷。利用这种有利的自然条件,古城街道不拘网格的工整而自由布局,主街傍河,小巷临渠,道路随着水渠的曲直而延伸,房屋就着地势的高低而组合。这些房屋中

云南丽江古城旅游导游词范文4篇

云南丽江古城旅游导游词范文4篇An example of tour guide words of Lijiang ancient city i n Yunnan Province 编订:JinTai College

云南丽江古城旅游导游词范文4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云南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云南丽江古城旅游导游词范文 2、篇章2:丽江古城导游词文档 3、篇章3:丽江古城导游词文档 4、篇章4:丽江古城导游词文档 篇章1:云南丽江古城旅游导游词范文 丽江古城有着多彩的地方民族习俗和娱乐活动,纳西古乐、东巴仪式、占卜文化、古镇酒吧以及纳西族火把节等,别具一格。今天小泰为大家带来云南丽江古城旅游导游词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云南丽江古城旅游导游词范文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丽江古城,我是你们的导游小赵。今天,大家可以跟随着我去丽江古城。在云南丽江,流传着这样一首诗:无限风光在丽江,丽江古城在东方,历经九百年不毁,丽江风景数它美。这是夸赞丽江古城风光美、历史久。现在,我就带你们走进这丽江古城去看一看吧! 百闻不如一见,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仙境般的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依山傍水,以红色角砾岩铺就,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环境相得益彰,到处都显示着一种恰到好处的美。游客们,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去看看吧!注意不要乱扔垃圾并注意安全。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丽江古城有名的“三眼井”,它从高到低分三级地势流淌,周围用石条分别砌成三到围栏。第一眼井日常饮用,第二眼井洗菜,第三眼井洗衣。因三眼井依地势而成,下塘水不会污染上塘水,既节约又环保。 当夜晚降临,月亮清亮地俯视着古城。古城的过道边上挂满红灯笼的酒吧和店铺,大家可以挑选靠窗的座位,细细体会它的意境。这时,被岁月磨得全无棱角的青石板,此时此刻似乎也有了生命。

由丽江古城看纳西民居的建筑形式及特点

由丽江古城看纳西民居的建筑形式及特点 摘要:丽江古城的繁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己逐渐成为滇西北经济文化中心,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聚居在这里的纳西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道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不论是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无不渗透纳西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无不充分体现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尤其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东巴文化、白沙壁画等传统文化艺术更是为人类文明史留下了灿烂的篇章。 关键词:漓江古城纳西族建筑三坊一照壁 纳西族系古羌人后裔,自西北河湟地区南迁,与土著融合而形成。秦汉至魏晋,纳西族已迁徙至大渡河、雅砻江流域,以游牧、畜牧为主。唐代,部分纳西先民沿雅砻江南下,抵达丽江。随后挥师南下,在洱海东部建立了第一个政权——越析诏。唐代,部分纳西先民沿雅砻江南下,抵达丽江。随后挥师南下,在洱海东部建立了第一个政权——越析诏。13世纪初,蒙古军队跨囊渡江,平定云南,给沉寂了五百年的纳西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也提供了千载难遇的历史机遇:公元1276年,元在丽江设军民总管府,统领一府七州一县。由纳西族首领阿良任总职并世袭。木氏家族由此崛起。明代是纳西族最鼎盛的时期。明初,纳西首领阿得“率众归附”,并随明军征讨边疆,屡立战功,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嘉许,亲赐“木”姓,允其世袭丽江府土知府,予以积极扶持。清代以后,木氏势力渐趋衰微。鸦片战争以后,纳西族地区也进入了社会动荡时期,1949年7月1日,丽江和平解放。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漓江古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复制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纳西族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丽江古城的繁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己逐渐成为滇西北经济文化中心,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聚居在这里的纳西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道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不论是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无不渗透纳西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无不充分体现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尤其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东巴文化、白沙壁画等传统文化艺术更是为人类文明史留下了灿烂的篇章。 其中的纳西族建筑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其中,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民居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正房一坊较高,方向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东西厢略低,由下辈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临街的房屋,居民将它作为铺面。农村的三坊一照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享誉海内外,令人向往的——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坐落在玉龙雪山下的丽江坝子中部,全城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其中纳西族人口超过1.69万人。古城因四周青山环绕,碧水莹莹。宛如一方碧玉的大研而起名大研镇。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也是我国保存最为完美,以四周的高山作为天然屏障,据说这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建城墙就像是木子加框,成为困子,木氏土司因忌讳而不建城墙,丽江古城的纳西语叫“依西芝”,意思是金沙江江湾中的集镇。又叫“巩本芝”意识是仓库集镇。由此可见它是因从事经济贸易而发展起来的。古城始建于南宋后期,距今800多年历史。历史上均为滇西北的政治、军事重镇以及纳西、汉、藏等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它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古城的入口处。我们面前的水车,有人说它是子母水车,也有人说它是情侣水车。过去古城里就有水车,今天在一些偏远的地方也还在使用。古城的布局可以说是“以水为脉,随势自然”。玉河水在这里分为西河、中河、东河。到古城里再分成更多的支流走街过巷,穿墙入屋。如果哪位朋友在古城里迷失了方向,请记住:“顺势而入,逆势而出”! 大家请看,这个照壁上刻有江泽民主席的题词“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端庄秀美。往右是水龙拄,立水龙拄反映了当时古城土木结构建筑对防和免除火灾的愿望。 这是世界文化遗产纪念碑。世界文化遗的产标志是圆圈与方框相连,表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丽江古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典范。 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丽江古城的布局。丽江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古城,古城布局中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 各位朋友,四方街到了。四方街的位置在古城的中心,是由整个繁华的铺面围成的一块大约400平方米的露天梯形集市小广场,据说四方街是木氏土司让人仿照他的印章,用五花石铺就的,取“权镇四方”之意。当年在广场周围,聚集了数十家商号和店铺。形形色色的货物通过茶马古道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又从这里流向四方。茶马古道造就了四方街的辉煌。使丽江古城成为滇西北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镇。 古城的大街小巷,全用红色角砾石块铺成。晴不扬尘,雨不积水。经无数人年年岁岁走过,光滑洁净大雨过后,呈五彩斑纹,民间称其为“五花石” 四方街上,至今仍保留着古代利用河水清洗街道的装置。即四方街西侧的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利用西河于东河的高差放水冲洗集市和街面,居民也喜欢用水桶汲水冲洗门前的五花石街道。四方街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原来是为这个小巷里杨家的“一门三举”而建的。从清朝的雍正元年实行“改土归流”到清末废除科举的180年里丽江先后出了60多位举人和进士。“一门三举”在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不足为奇,可在丽江这样一个长期由土司统治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却是一桩具有轰动效应的大喜事,于是官府和民众捐资在这

丽江古城作文50字

丽江古城作文50字 丽江古城 今天,我们坐着旅游大巴到了著名的丽江古城,哇!琳琅满目的小饰品展现在我们眼前,有风铃、手饰还有云南特产、民族服饰,可漂亮了! 我们跟随着导游逛了一大圈,听他讲述着丽江古城的历史,品尝了小吃街里的美味小吃,最后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家纷纷散开,去各自感兴趣的小店,直到很晚,欣赏了古城的夜景,我们才返回了酒店。 美丽的丽江古城 我们8月10日游览丽江古城。听导游说,丽江城在1995年2月发生7.5级地震。当时新城区的建筑都倒塌了,但古城中的木制建筑却保留下来没有倒塌,幸存下来的丽江人改变了生活态度,安逸知足的工作生活着。 一进古城,到处都是古色古乡的木质建筑,带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到处都是。云南特色小吃:过桥米线,丽江粑粑,黄豆凉粉,烤三文鱼把我的肚子撑得圆圆的。 继续行走,更多美景,美食。 美丽的丽江古城 假期我去了丽江古城,这里很美,有很多好玩的小东西,还有好

多好吃的东西。 我吃了玉米肠和牦牛肉。吃完了饭该说玩什么了。哇,我看到一车好玩的东西,天哪,什么挂链啦,什么泥人呀,应有尽有。我买了兔子泥人,妈妈他们买了贝壳挂链。我们独自饿了就去买吃的。吃完了好吃的,爷爷说再逛逛就回去了。在回去的路上我们迷路了,走这儿不对劲,走那儿也不对劲,最后我们终于走出来了。 第二天,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丽江。 游丽江古城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游完大理苍山后,就飞往神往已久的丽江古城。 古城里保留了大片清明年代建筑,它们的结构式木质的,瓦屋面楼房,多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门两院等。这些房屋注重装饰,门窗上有很多色调为红蓝绿的雕花图案,好看极了。 在这古城里,还有一个用泉水的规矩,上午11点以前的水用来饮用,中午2点以前的水用来洗菜,上午和晚上的水用来洗衣服。 古城里,清澈的泉水分了股,主流穿城而过,好一副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 游丽江古城 旅游的第五天是自由活动,姥姥和妈妈带我去逛丽江古城。这里的路窄窄的。而且他们和我们这儿的房子完全不一样,因为我们郑州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

丽江旅游业发展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1990年~1994年上半年是丽江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1990年到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仅有9.8万人次,到1994年也只有2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100万元。 1994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明确了“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启动迪庆,带动怒江”的旅游发展思路,并提出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会议结束时提出的12条意见中,积极准备工作、将丽江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列为其中的工作重点之一。会后,丽江市提出并实施了“旅游带动”发展战略,加强了机场、公路、玉龙雪山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省长现场办公会议的诸项工作,把旅游业作为骨干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植。丽江旅游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到1995年游客人数增加到了84.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加到了2.4亿人民币。 1995年上半年,省政府正式同意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政府提出的申报要求,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同年6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主持会议,召集国家8位A级专家进行论证,正式确定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园林为我国1997年度世界遗产申报项目。丽江古城为首选项目。同年12月25日,丽江县政府决定成立申报工作组,申报工作全面展开。 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全国瞩目的7.0级大地震。丽江又抓住“2.3”大地震机遇,加大丽江的对外宣传,让世界了解丽江,让丽江走向世界;利用恢复重建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旅游业发展;同时利用恢复重建的条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加快了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并取得成功,游客大幅增加。 1997年12月4日,意大利那布勒斯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填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尚无文化遗产的空白。随后,丽江游客大幅增加。

丽江大研古城(精)

丽江大研古城 1.基本概况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这里居住著纳西、栗栗、普米、汉、白、彝、藏等十多个民族。其中、纳西族18.4万人,占总人口的57%。 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南端的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北部过渡的衔接地 带,丽江的气候受南亚高原风影响,干湿季分明,温度变化不大,周围 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丽江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递 降。海拔最高点在玉龙山主峰扇子陡为3396米,最低海拔在金沙江河谷, 为1219米,高差达4337米。 早在十万年前,已有旧石器晚期智人“丽江人”在这里活动。金沙江河谷洞穴岩画的发现和众多的新石器、青铜器、铁器的出士等证明丽江是中国西南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据史书记载,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丽江属秦国蜀郡,西汉置遂久县,唐代先后归属吐蕃与南沼,宋时臣服大理国。到元代(公元1271年),设丽江宣慰司,始称丽江。明代(公元1368—1664年),设丽江军民府;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设丽江府;民国时期(公元1911—1949年)设丽江县;1949年7月成立丽江县人民政府,1961年4月改置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丽江大研古城座落在玉龙山下一块海拔2400米的高原台地上,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总面积3.8平方公里。旧设土司衙署于城南,周围建宫室苑囿。在一条东西主轴线上,排列著石牌坊、丹池、大殿、配殿、光碧楼、玉音楼等建 筑物。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惊叹日:“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城北为商业区,以四方街为中心,四条干道呈经络状向四周延伸, 临街均设商业铺面。城东为旧时流官府衙所在地,现存文明坊、文庙、 武庙。 “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是丽江大研古城的一大特色。位于城北的 黑龙潭为古城主要水源。潭水由北向南蜿蜓而下,至双石桥处被分为 东、中、西三条文流,各支流再分为无数细流,入墙挠户,穿场走苑, 形成主街傍河、小巷临水、跨水筑楼的景象。水网之上,造型各异的石桥、木桥多达354座,使大研古城的桥梁密度居中国之冠。 丽江民居极富民族特色,平面布局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多院等多种形式。房屋就地势高低而建筑,以两层居多,也有三层,适用且美观。 作为古城主要居民的纳西族拥有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闻名遐尔的东巴文化、纳西古乐、白沙壁画等便是其重要的内涵。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大研古城集中体现了纳西族独特的人居环境、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风情。其傅大精探的文化内蕴,为研究城市建筑史、民族发展史等提供了实贵的资料。它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2.主要特征 (1)选址:丽江古城以大江探峡、高山险关为依托,在城四周设关口防守,西北设塔城关,西设石门开,西南设九河关,东北设太子关,城南设邱塘开。 丽江大研古城的选址,充分利用了地理环境及黑龙潭水源,北依金虹山、西枕狮子山、总体上座西北而朝束南,利用狮子山挡住了冬季来自西北方向的寒风。束南接辽阔平川,春迎朝阳,夏驱热气,建筑物依山就势,层叠起伏。 (2)街道广场:丽江大研古城街道以四方衍为中心,取以新华街、五一街、七一卫、新义街、光义街五条主要街道为经络的格局。街道依山傍水,空间时而封闭,时而开朗,组成了一个通达全城的路网。 主街道的中心部位均留有广场,其中以四方街为最大。四方街不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区的集贸和商业中心。其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西恻是西河,东为中河。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利用西河与中河的高差冲洗街面。这种独特的卫生设施,在国内外都属罕见。 古城的街巷全部用红色角砾岩(民间称为五花石)铺装而成,具有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的特点,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十分协调。 (3)水系:黑龙潭是丽江大研古城的主要水源,以此为起点,清澈的流水通过线网状河道沟渠流经干家万户,与散点状井泉构成严整的水系,以满足全城消防、居民生活用水需要。

云南省丽江市概况介绍

丽江市概况介绍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总人口120多万人。四季变化不大,年温差小而昼夜温差大。全市年平均气温12.6~19.9°C之间。 丽江地形地貌复杂、山川壮丽,民族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共有旅游风景点104处,最具代表性的有: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 “二山”即玉龙雪山和老君山。玉龙雪山是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现代冰川,景区面积263平方公里,13座雪峰一字排开,宛如利剑直插云霄,冰清玉洁,雄奇壮观,风景如画。有著名的阳春白雪、绿雪冰川奇观,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旅游开发区。区内有冰川公园、云杉坪、甘海子、牦牛坪、玉峰寺万朵茶花树等景点。老君山因传说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而得名,被历代史家称为“滇省众山之祖”。景区面积710多平方公里,以杜鹃王国、丹霞地貌以及99个龙潭等景观闻名于世。有众多的国家级保护动植物。 “一城”即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其繁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1986年,中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确定了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丽江古城,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纳西、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不论是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都渗透地方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充分体现地方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丽江古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自丽江古城成功申遗之后。古城内的旅游业和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主要包括旅游、餐饮、住宿、商业、休闲娱乐、文化等各种业态。这些业态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住宿(特色客栈)、餐饮(主题餐馆、特色餐厅)、购物(特色购物商店)和休闲娱乐(酒吧、咖啡馆、书吧等)。从业态配比上来看,四类业态数盆相对均衡,没有占绝对乐倒性的业态类型。总体来看,住宿所占比重较大.达到了37%,其次是购物和餐饮,分别占25%和23%,最后是各种休闲娱乐类场所。 “一江”即金沙江,以惊险、雄奇、壮美的虎跳峡景观为代表,还有“长江第一湾”、石鼓镇、宝山石头城等景点。 “一湖”即被誉为“高原明珠”、“东方第一奇景”的泸沽湖风景名胜区。 “一文化”即纳西东巴文化,包括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蜚声中外的纳西古乐和东巴绘画以及独特的建筑艺术和宗教文化,东巴古籍文献已于2003年8月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一风情”即泸沽湖“女儿国”摩梭人风情。其婚姻家庭仍保存着“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为人类母系社会婚姻形态的最后领地,被称为“人类母系文化最后一片净土”。此外,以丽江为主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并流”景区,已于2003年7月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丽江古城旅游开发与保护初探

1.丽江古城概况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县,又名大研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它起源于唐代的三赕城,历史上是多元文化角逐的重要场所,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被誉为是中国传统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和典范。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在城市格局、街道布置、民居建筑极具特色。古城蕴藏着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纳西文化内涵,是吸引世界各地游人到丽江游览的主要文化资源。丽江人民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长期实践过程中造就和发展并形成了古城纳西族人特有的人生观、道德观、生态观和审美观。丽江古城发展与演变经历了一个多因素渗透、互动的过程。 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的优势: 丽江古城拥有着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底蕴,古城建筑集汉、藏、白等各民族之大成,并具纳西族独特风格,是中国现存古城中极为罕见,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选址和布局充分利用了地理环境和黑龙潭水系。建筑物依山就势,层叠起伏。“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成为古城的一大特色。 纳西文化,纳西族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他们的文字是云南最古老的少数民族象形文字。千多年前,纳西族信奉多神的原始巫教“东巴教”。东巴文化就源于东巴教。东巴文化包括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舞蹈等,这也是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因此,

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极大关注与重视。东巴文被誉为“东巴文化的瑰宝”是纳西族在传统宗教东巴教的经书中使用的一种图画文字。 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的劣势: 丽江古城旅游产业相对较单一,丽江古城的景点就只有古城、古镇、黑龙潭公园,而且,丽江古城商业化较严重,使古城的环境压力增大,不利于古城的维护,有的地方拥有比较完整的纳西原始民居,但是,由于开发的不到位短期旅游的游客并不能完整的游览整个古城。 基础设施还不是那么的健全有待改善,如丽江的公交路线还不是那么的合理,对相关的服务从业人员的管理还不是那么的完善。旅游旺季的接待能力也不是那么的好。 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的机会: 随着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完善,特别是对于旅游业来说,,国家准备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对于丽江来说是个提升和完善丽江的绝佳旅游胜地的机会,丽江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许多可以开发而尚未开发和完善的景区景点,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依托丽江古城的优势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如:老君山的开发。丽江古城旅游开发的威胁: 随着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游客的大量涌入引起物价的上涨;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文化的不良“示范效应”如:良莠不齐,崇洋媚外;干扰当地的居民的正常生活;传统文化被不正当的商品化;增加污染源,降低环境质量;人口密度增大,生活空间狭小;危及历

推荐:丽江古城民居有哪些建筑特色

丽江古城民居有哪些建筑特色 【学员问题】丽江古城民居有哪些建筑特色? 【解答】丽江古城于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建筑经典。与诸多皇宫、古城不同,丽江古城是平民的古城,是淹没在民居中的古城,同时,因地处边地,具有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尤其纳西族作为丽江的主体民族,为丽江古城的生成、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由此也使这一古城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建筑特色与美学特点。一个民族的建筑也是一个特定民族、特定地域的文化的具体表现,它的产生基于特定历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水平及其需要,最开始突出的是实用性和功能性,其后才越来越注重审美性、文化性。居住建筑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自然也成为各种民俗文化活动的空间和场所,本身也构成民俗环境的一部分,由此反映出一个民族、地方所独具的文化色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丽江古城的生成及发展理念,也是古城民居建筑的特色之一。纳西族民居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了不同的建筑格局,前期以井干式的木椤房及其天柱、母柱为代表,后者以土木结构的庭院建筑为主,但二者之间也有内在的联系,尤其是纳西人一直源远流长的建筑思想作为主线,贯穿始终的。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丽江古城与平遥古城的对比与分析

丽江古城与平遥古城的对比与分析 摘要:山西平遥古城和云南丽江古城分别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南边陲,与四川阆中古城、安徽歙县古城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两城均在1997年12月1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两座古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已愈十五年,其为遗产所在地带来的经济、交通、旅游等多方面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遗产所在地政府对于遗产保护的措施与成效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本文将从古城特点、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等多方面来进行对比及分析这两座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世遗古城。 关键词:平遥古城,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特点,经济发展,现状 正文: 一、概述: 古城镇,是指需要或是已经给予保护要求的城区或城镇。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经生活不断延续与演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物、古迹点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现代生活在具有历史传统特色的古街区、古建筑群、城市地段依旧延续;城市的遗存具有自身的特点,区别于其他城市而具有明显特殊的意义。由此可见,古城镇一般是民俗文化相对发达,保存相对完整的地方。 [1]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脚下,已有近千年历史。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2]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是以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多元融合的文化为特点,以平民化、世俗化的百姓古雅民居为主体的“建筑群”类型世界文化遗产。 山西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的文化名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典范,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2。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3] 二、古城特点 中原建城风格的一大准则与风格便是“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但是丽江古城与平遥古城均没有采取这一死板的建城准则,而是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围城体系。 丽江无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将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以自然为屏障,用山川河流来拱卫古城。[4] 平遥古城的一大成就与特色便是其周长逾六公里的巨大城墙。全城只设有六座城门南有迎薰门,北有拱极门,上东门太和,下东门亲翰,上西门永定,下西门凤仪。形似一只

丽江旅游现状及对策分析

丽江旅游现状及对策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物质上的消费已经不像原来那样受欢迎,而精神上的放松成为了人们的一个追求,于是旅游业作为一种放松与陶冶自我的行业开始兴起,但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它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丽江旅游业现状 近年来,丽江的旅游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国内外产生着日益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据旅游主管部门统计2009年1至10月,丽江接待海内外游客638.63万人次,同比增长22.47%,其中海外游客44.1万人次,同比增长15.7%,国内游客594.52万人次,同比增长23 %。旅游业总收入72.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4779.05万美元,同比增长17.92%,国内旅游收入62.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1%。丽江已经从“被遗忘的角落”变成了具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双重身份的旅游热点城市,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丽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珍爱。丽江也因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而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接待地。首先,旅游业带来的正面影响是不容否认的,如:旅游业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增强了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等。其次。正如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利弊的两重性一样,旅游活动的开展,在促进传统文化复兴的同时,也给当地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旅游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较之对自然环境的影

响更为广泛、更加深入,进而将影响到当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应受到我们的更多关注。 丽江开发过程中问题 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游人超负荷的活动以及各种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破坏。如游人过量所造成的三废污染,折木损花等,都使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2、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在保护区修建宾馆等服务设施,由于工程大,占地面积也大,必然要破坏周围一些景物。保护区内修建道路,需要大量土石方,也将破坏道路两侧的植被,而且公路一开,曲径通幽的野趣会变成车辆来往的闹市景象,失去游览观赏环境。 二.游客进入带来文化冲击 1、传统文化舞台化、商品化 在旅游市场上,因片面追求旅游效益,而不顾当地社会人文资源的特性,进行完全趋从于旅游者口味的运作,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族文化,将其传统的舞台艺术化、商品化是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虽然它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里,能有效刺激游客,使之产生旅游消费的作用。但它的致命弱点就是使民族传统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日益商品化。 2、生活环境及方式的改变

云南丽江古城民居

云南丽江古城民居 丽江古城(大研镇)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子的中部,全城面积达平方 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其中纳西族超过16900人。因四周青山环绕,城中碧 水盈盈,宛如一方碧玉大砚而起名为“大研镇”。丽江古城由大研镇、束河镇 和白沙街三部分组成,其中以大研镇为代表。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 有城墙的古城,以四周的高山作为天然屏障。 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纳西族风格的古代城镇。其始建于南宋后期,距今约800年的历史。 历代均为滇西北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的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 史风貌,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民居的特点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民居建筑融北 京的四合院和当地土木结构特色于一体:正房堂屋、两旁侧室,走廊宽敞、天 井豁亮。门窗多精雕细刻花鸟图案,门楼修得富丽堂皇。院落地面为卵石、瓦砾、玻璃等嵌拼的各种图案。这里的居民素喜栽花种草,每家院中都摆放着盆 景花卉,浓绿中绽放着鲜艳的花朵。每到夜晚,城内灯红柳绿,凉风习习,花 香阵阵,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古城最奇特的是巧妙地调用了清澈的玉泉水,水将进城,将水一分为三,三分为九,再分成无数条水渠,让它穿街过巷,流遍千家万户,形成了“户户泉水,家家垂柳”特有风景。水绕民家,自然以 桥通路,大研镇有桥354座,多为明清时所建造。丽江古城中的青石板路也很 奇特,石板来自深山,清亮光洁,石面上有五颜六色的图案,自然雅致。街道 上还设有自动清洗系统,可保证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尘。美丽的丽江古城既 有山城的风貌,也有水乡的韵味,被誉为“东方威尼斯”和“高原姑苏”不为 过也。 丽江民居平面完整多样,变化自由。民居规模大小、房间多少、院子尺寸 取决于家庭人口的多少、经济条件和地形地貌等因素。常见平面有三坊一照壁、四合同等。其中,三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民居形式。 在结构上,一般正房一坊较高,方向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东西 厢略低,由下辈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 临街的房屋,居民将它作为铺面。农村的三坊一照壁民居在功能上与城镇略有

对于平遥古城与丽江古城的对比与分析

对于平遥古城与丽江古城的对比与分析 摘要:山西平遥古城和云南丽江古城分别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南边陲,与四川阆中古城、安徽歙县古城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两城均在1997年12月1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两座古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已愈十五年,其为遗产所在地带来的经济、交通、旅游等多方面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遗产所在地政府对于遗产保护的措施与成效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本文将从古城特点、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等多方面来进行对比及分析这两座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世遗古城。 关键词:平遥古城,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特点,经济发展,现状 1 引言 山西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的文化名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典范,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2。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脚下,已有近千年历史。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 11997年12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上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将云南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V)将山西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于平遥古城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