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练习题伯牙绝弦_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25伯牙绝弦(有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25伯牙绝弦(有答案)

伯牙绝弦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善哉.(hāi āi)峨峨兮.(ī uī)绝弦.(uán ián)破.琴(pè pò)二、连一连。

若断绝洋洋高绝好像峨峨广大复弹善哉把琴摔碎鼓再,重新破琴太好了三、说一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1、伯牙绝弦:2、知音:四、用“/”标出下面句子中需要停顿的地方。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五、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善哉,峨峨兮若泰山!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伯牙学琴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

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

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

”于是师徒二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

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

”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

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练琴之余,举目四眺。

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峰,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

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

于是他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

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1、把词语补充完整。

()()四眺()远()测()想()()()()激情()气呵()()然大()2、在文中用“”画出写老师发现伯牙在演奏时存在的问题的句子。

3、发现问题后,师徒是怎样做的?4、读短文,你的体会是什么?部分答案:一、āi ī ián pò二、若断绝洋洋高绝好像峨峨广大复弹善哉把琴摔碎鼓再,重新破琴太好了三、1、绝:断绝。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5_伯牙绝弦练习卷(解析版)3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5_伯牙绝弦练习卷(解析版)3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5 伯牙绝弦练习卷(解析版)3 选择题1. 各就各位(选择字义,填序号)①伯牙善鼓琴。

________②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________③这个叔叔很面善。

________④心怀不善。

________⑤他这个人狡猾善变。

________⑥要想办法做好善后工作。

________2. 给下面句子中”善”选择正确义项。

善:A.善良;B.擅长,长于;C.好,表示赞同;D.熟悉;E.容易。

(1)钟子期善听。

________(2)善哉,洋洋兮若江河!________(3)这个人看起来来者不善。

________(4)我觉得这位老奶奶很面善。

________(5)王阿姨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________填空题人们常常用“________”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看拼音写词语。

jué xián gǔ qín________ ________zhīyīn shàn tīng________ 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5 伯牙绝弦练习卷(解析版)3 选择题1.【答案】A;B;F;C;D;E【考点】辨析解释词义,辨析解释字义【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善:a.擅长,长于b.好,表示赞同c.言行、品质好d.容易,易于e.办好,弄好f.熟悉;回答这道提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意思来写,这样就不难回答这道题了。

2.【答案】(1)B(2)C(3)A(4)D(5)E【考点】辨析解释词义,辨析解释字义【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善:A.善良;B.擅长,长于;C.好,表示赞同;D.熟悉;E.容易。

①“钟子期善听。

”句中“善”是擅长。

故选B。

②“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句中“善”是好,表示赞同。

故选C。

③“这个人看起来来者不善。

”句中“善”是善良。

故选A。

④“我觉得这位老奶奶很面善。

”句中“善”是熟悉。

故选D。

⑤“王阿姨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组练习一1、《山中访友》中作者拜访的老朋友指的是山中的一切 表达了作者 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 这句话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3、“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4、课文第五自然段,既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的深厚情谊表达得淋漓尽致,又采用了第二人称的表达方法,读来倍感亲切、热情。

5、“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 这句话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表现了作者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二、1、《草虫的村落》一课,作者以奇异的 想象,追随一只爬行的小虫 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2、本文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是:(1)丰富的想象。

(2)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三、1、在本组课文中,我发现了哪些值得借鉴的表达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大自然无穷的魅力 第二组练习一1、詹天佑是我国 杰出的爱国 工程师。

课文讲了他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的事。

2、詹天佑的爱国精神着重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维护祖国尊严勇敢受命; 克服困难勘测线路;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怀念母亲》的作者是 季羡林 。

课文以 回忆 的形式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 。

“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精品)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25伯牙绝弦(有答案)

(精品)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25伯牙绝弦(有答案)

伯牙绝弦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善哉.(zhāi zāi)峨峨兮.(xī kuī)绝弦.(xuán xián)破.琴(pè pò)二、连一连。

若断绝洋洋高绝好像峨峨广大复弹善哉把琴摔碎鼓再,重新破琴太好了三、说一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1、伯牙绝弦:2、知音:四、用“/”标出下面句子中需要停顿的地方。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五、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善哉,峨峨兮若泰山!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伯牙学琴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

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

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

”于是师徒二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

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

”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

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练琴之余,举目四眺。

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峰,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

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

于是他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

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1、把词语补充完整。

()()四眺()远()测()想()()()()激情()气呵()()然大()2、在文中用“”画出写老师发现伯牙在演奏时存在的问题的句子。

3、发现问题后,师徒是怎样做的?4、读短文,你的体会是什么?部分答案:一、zāi xī xián pò二、若断绝洋洋高绝好像峨峨广大复弹善哉把琴摔碎鼓再,重新破琴太好了三、1、绝:断绝。

2021年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5.伯牙绝弦练习卷

2021年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5.伯牙绝弦练习卷

2021年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5.伯牙绝弦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看拼音、写词语。

tán qín tài shān guǎn xián qī xiàn( ) ( ) () ( )2.比较组词。

善()期()饿()破()膳()欺()峨()坡()3.根据课文填空。

(1)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①句子含义: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①句子含义: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二、选择题4.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

绝:①断绝②穷尽③走不通的④独一无二的⑤极、最伯牙绝.琴()斩尽杀绝.()绝.处逢生()美妙绝.伦()绝.大多数()悬崖绝.壁()善:①擅长、善于②好③善良④容易,易于⑤办好、弄好伯牙善.鼓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心怀不善.()多愁善.感()善.始善.终()英勇善.战()5.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①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②善哉,洋洋/兮若/江河!③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④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三、修改病句6.修改病句。

(1)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2)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3)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

(4)不但黄山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而且我很想去游览一下。

(5)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四、文言文阅读7.课外阅读练习。

伯牙绝铉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1. 在这首伯牙追悼知音钟子期的诗歌中,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意思一样的诗句是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的心情的诗句是。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25伯牙绝弦(有答案)【精编】.doc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25伯牙绝弦(有答案)【精编】.doc

伯牙绝弦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善哉.(zhāi zāi)峨峨兮.(xī kuī)绝弦.(xuán xián)破.琴(pè pò)二、连一连。

若断绝洋洋高绝好像峨峨广大复弹善哉把琴摔碎鼓再,重新破琴太好了三、说一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1、伯牙绝弦:2、知音:四、用“/”标出下面句子中需要停顿的地方。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五、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善哉,峨峨兮若泰山!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伯牙学琴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

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

我带你前去,1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

”于是师徒二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

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

”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

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练琴之余,举目四眺。

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峰,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

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

于是他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

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1、把词语补充完整。

()()四眺()远()测()想()()()()激情()气呵()()然大()2、在文中用“”画出写老师发现伯牙在演奏时存在的问题的句子。

3、发现问题后,师徒是怎样做的?4、读短文,你的体会是什么?部分答案:一、zāi xī xián pò二、若断绝洋洋高绝好像峨峨广大复弹善哉把琴摔碎鼓再,重新破琴太好了三、1、绝:断绝。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第十一册同步训练 伯牙绝弦试题及答案(2)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第十一册同步训练 伯牙绝弦试题及答案(2)

第八单元25 伯牙绝弦基础训练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善哉.(zhāi zāi) 峨峨兮.(xī kuī)绝弦.(xuán xián) 破.琴(pè pò)答案:zāi xī xián pà二、连一连。

若断绝洋洋高绝好像峨峨广大复弹善哉把琴摔碎鼓再,重新破琴太好了答案:三、说一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1.伯牙绝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知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答案:绝:断绝。

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

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

2.答案: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综合训练一、用“/”标出下面句子中需要停顿的地方。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答案: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二、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善哉,峨峨兮若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太好了,高大巍峨,像泰山一样!2.不管伯牙的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提高训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伯牙学琴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

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5_伯牙绝弦练习卷(解析版)5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5_伯牙绝弦练习卷(解析版)5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5 伯牙绝弦练习卷(解析版)5 填空题1. 按拼音写汉字gǔ qín shàn tīng shàn zāi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tài shān liú shuǐzhī yīn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 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读一读。

雕________画________ 巧________天________ 独具________________3. 读一读,把句子的意思写下来。

(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4. 读一读,把句子的意思写下来。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5 伯牙绝弦练习卷(解析版)5 填空题1.【答案】鼓琴;善听;善哉;泰山;流水;知音【考点】拼音汉字的结构改正错别字【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鼓琴:弹动琴弦。

善听:好听。

善哉: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即“好啊”。

古人经常在他人说了某句有道理的句子时说,来表示他的赞同。

知音: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

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

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以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

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知己朋友。

2.【答案】梁;栋;奇;工;匠;心【考点】汉字的结构改正错别字【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这些词语有:雕梁画栋、巧夺天工、独具匠心。

3.【答案】伯牙弹琴,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浩浩荡荡仿佛江河波涛。

”【考点】理解句子【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人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8.1伯牙绝弦练习卷5
1.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再在
现()()见()次()此()三
2.给带点的字断选择正确的意思。

(1)峨峨兮若.泰山!()①假若;②若是;③像。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①读;②想到、提到的;③怀念。

(3)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①再;②打击;③复习。

(4)善:①善良;②擅长,长于;③;好,表示赞同④;熟悉;⑤容易。

伯牙善.鼓琴。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来者不善.。

()
这位老人看起来很面善.。

()王玉是一位多愁善.感的人。

()
3.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知音:善哉:
破琴:绝弦:
4.句段推敲。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1)写出句子的意思。

(2)钟子期为什么能听懂伯牙的琴声?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写出句子的意思。

(2)这个句子表达了伯牙怎样的思想感情?
5.理解运用。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1)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请用“”画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句子。

(3)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原句写下来。

(4)伯牙善鼓琴,他的琴声除了表示峨峨高山,洋洋江河,还会表现什么动人情景呢?仿写句子。

志在,钟子期曰:“善哉,兮!”
志在,钟子期曰:“善哉,兮!”
志在,钟子期曰:“善哉,兮!”
(5)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伯牙琴技的高超:、、
(6)《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

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B.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能力。

C.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

(7)《伯牙绝弦》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用“”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8)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听者可以说是善奏者的知音。

请写出两句关于知音、知己的诗句或名言名句。

诗句:
名言名句:
6.课文链接。

(1)默写课文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第 1 页
第一句:
最后一句:
(2)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______时代人。

因为他们二人的传说,人们把__________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

(3)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7.细读课文深感悟。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道出了情投意合才是知音。

判断下面两种人能不能成为知音。

(1)认为“要多为别人着想,心中要有他人”的小明和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小亮。

()
(2)李芳拾到一个钱包交给了老师,王娟认为李芳太傻。

()
(3)李天的心事王强总是能猜出来。

()
8.课内语段阅读。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乃:______________复:______________
(2)这里指________把________当做他的知音。

(3)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见,对于钟子期的死,伯牙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____________。

(4)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类文阅读。

伯牙学琴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

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只是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

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

”于是,师徒两人准备了干粮,驾船出发。

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

”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

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

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

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

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

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

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1)读拼音写词语。

(2)伯牙能成为天下最出色的琴师,是因为()
A.他得到了名师的指点。

B.涛声鸟语对他的启发。

C.他在名师的指导下,从生活中得到了启发。

(3)《高山流水》这支曲子是伯牙在________________等候老师时谱写的。

(4)文中提及了哪几个人物?他们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警世通言》一书中有这样的描写: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yáo)琴为君死!
第 3 页
参考答案
1.
【解析】
2.
【解析】
3.
【解析】
4.
【解析】
5.
【解析】
6.
【解析】
7.(1)不能(2)不能(3)能
【解析】
8.(1)于是再(2)伯牙子期(3)子期死了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悲痛欲绝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解析】
9.(2)C(3)东海蓬莱山(4)伯牙成连先生方子春,成连先生是伯牙的老师,方子春是成连先生的老师(5)我觉得一个人不仅要掌握技巧,还要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才能成为艺术大师
【解析】
10.
【解析】
第 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