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锂离子电池归纳总结与典例解析

锂离子电池归纳总结与典例解析
GUANG DONG JIAO YU GAO ZHONG
锂离子电池归纳总结与典例解析
■ 安徽砀山第四中学 尉言勋 安徽砀山晨光中学 徐 楠
电化学内容是高考的热点, 新课标卷每年均会考查, 题 型以选择题为主, 有时在原理科综合选择题或工艺流程题中 以一小问的形式呈现。 高考中的新型化学电源, 一般具有高 能环保、 经久耐用、 电压稳定、 比能量高 (单位质量释放的 能量) 等特点, 因此, 锂离子电池成了高考的高频考点。 锂 离子电池是一种理想的小型绿色电源, 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比如大家熟知的移动电话、 笔记本电脑、 小型摄像机等等。 虽然题目情景较新, 但落脚点往往还是离子的移动方向, 电 极方程式的书写判断等基础知识。 解题原理仍然还是原电池 的基本理论, 只要细心分析, 实际上得分相对比较容易。 本 文对锂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的考查进行归纳总结, 希望对 2020 届的复习备考有所启发。
本原理, 以及阴、 阳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 注意: 放电时的
原电池反应, 逆向为电解池反应; 放电的负极, 充电时应该
为阴极; 放电的正极充电时应该为阳极。
2. 全固态锂硫电池。
【例 2】 (2017·课标Ⅲ, 11) 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
四、 典例解析
正极材料
LiMO2(M:Co、Ni、Mn 等) LiM2O4(M:Co、Ni、Mn 等)
LiMPO4(M:Fe 等)
负极反应:LixCn-xe-=xLi++nC 正极反应:Li1-xMO2+xLi++xe-=LiMO2
总反应:Li1-xMO2+LixCn
nC+LiMO2。
负极材料
石墨 (能吸附锂原子)
LiFePO4
2. 锂硫电池 (负极-Li, 正极-S)。

sci导师经验分享:锂离子电池常见问题、经典案例及解决思路汇总

sci导师经验分享:锂离子电池常见问题、经典案例及解决思路汇总

sci导师经验分享:锂离子电池常见问题、经典案例及解决思路汇总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常用的电池,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子产品和电动车辆中。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在这里,我将分享一些锂离子电池常见问题、经典案例及解决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容量衰减问题容量衰减是锂离子电池的一个常见问题,随着电池循环次数的增加,电池的容量会逐渐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电解液中溶解的锂逐渐损失、正极材料的结构变化、电解液的分解或者电极材料的脱层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延长电池的寿命,我们可以通过优化电池的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和优化电池充放电控制策略来降低容量衰减的速度。

2. 过充和过放问题过充和过放是锂离子电池的另一个常见问题,过充会导致电池发热、气体产生,甚至发生爆炸;而过放则会导致电池损坏,降低电池的寿命。

为了避免过充和过放,我们可以通过添加合适的保护电路,控制充放电电压和电流以及定期对电池进行检测和维护来解决这一问题。

3. 电池老化问题随着电池使用时间的增加,电池材料会发生老化,电池内阻会增加,导致电池容量下降、充电时间延长、电池温升增大等问题。

为了延长电池的寿命,我们可以通过降低充放电速率、定期进行充放电循环、控制电池的工作温度等方法来减缓电池的老化速度。

4. 安全性问题安全性问题是锂离子电池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虽然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工作电压的优点,但是一旦受到损坏或操作不当,就容易发生过热、短路、爆炸等安全问题。

为了保证电池的安全性,我们可以通过加入保护电路、采用防爆设计、控制电池的温度和压力等方法来减少安全风险。

5. 充电速率问题充电速率是影响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时候电池在快速充放电的情况下会产生热量增加、容量减少和寿命缩短等问题。

为了提高电池的充电速率,我们可以通过优化电池材料、改进电池结构、调整充电控制策略等方法来提高电池的充电速率。

总的来说,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高性能电池,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依然会出现一些问题。

高三锂电池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三锂电池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三锂电池知识点总结大全在高中化学课程中,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化学中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高三学生在学习锂电池相关知识点时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 锂电池概述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

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等领域。

#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移动。

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出,通过电解质移动到负极;放电时,锂离子则从负极移动回正极。

这个过程伴随着电子在外部电路中的流动,从而产生电流。

# 锂电池的组成锂电池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正极材料:常见的有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等。

2. 负极材料:通常使用石墨或硅基材料。

3. 电解质:分为液态电解质和固态电解质,前者更为常见。

4. 隔膜:隔开正负极,防止短路,同时允许锂离子通过。

# 锂电池的类型锂电池按照其结构和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1. 锂离子电池:目前应用最广泛,如手机、笔记本电脑中的电池。

2. 锂聚合物电池:使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设计灵活性。

3. 锂铁电池:以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循环稳定性。

# 锂电池的充放电过程1. 充电: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出,通过电解质向负极移动,同时电子通过外部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2. 放电:锂离子从负极材料中脱出,通过电解质向正极移动,电子则通过外部电路从负极流向正极。

# 锂电池的优点1. 高能量密度:相比其他类型的电池,锂电池单位重量或体积提供的能量更多。

2. 长循环寿命:在适当的使用和维护下,锂电池可以承受数百至数千次的充放电循环。

3. 低自放电率:锂电池在不使用时能量损失较小。

# 锂电池的缺点1. 成本较高: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电池,锂电池的成本较高。

2. 安全隐患:锂电池在过充、过热或物理损伤时可能会发生热失控,导致燃烧或爆炸。

高考锂电池知识点总结

高考锂电池知识点总结

高考锂电池知识点总结随着科技的发展,锂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动车、手机、电脑等各个领域。

在高考化学考试中,锂电池是一个常见的考点,掌握了相关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我们解答相关题目,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化学原理。

本文将对高考中常见的锂电池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锂电池的基本原理锂电池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电能转化的设备。

它由正极(锂金属氧化物)、负极(石墨)、电解质和隔膜组成。

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进行迁移,通过这种离子迁移,实现电能的转化。

二、锂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在锂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蕴含着很多电化学反应。

以锂离子电池为例,充电过程中,锂金属氧化物会失去氧化剂,电解质中的锂离子会向负极(石墨)迁移,同时负极上的锂离子会脱除电子,形成金属锂。

放电过程中,这些反应则会反向进行。

三、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在不同种类的锂电池中,正极材料有所不同。

常见的有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

其中,最常见的锂离子电池采用的正极材料有三种类型:钴酸锂、锰酸锂和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

不同的正极材料会影响电池的性能指标,例如容量、循环寿命等。

四、锂电池的安全性问题随着锂电池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短路、过充、过放、过热等问题,甚至会引发火灾和爆炸。

因此,锂电池的安全措施至关重要。

包括电池设计中的安全保护装置、电池包装材料的选择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合理操作等方面。

五、锂电池的性能指标在评价锂电池性能时,常用的指标有容量、循环寿命、功率密度、能量密度等。

容量是指电池储存电能的能力,通常以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电量表示。

循环寿命是指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通常以充放电容量达到额定容量的百分比表示。

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则体现了电池在短时间和长时间内释放能量的能力。

六、锂电池的应用与发展随着电动车、无人机、储能系统等领域的不断发展,锂电池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简化原理,破解锂离子电池习题

简化原理,破解锂离子电池习题

反应
+ xL 。
e~
放 电
,, _ t r l 一, J y , , mo
C 6 , 1 相 、 日j 当于 了" 一 E l 叠 电极 墨 似 增 J 百 u 加
总 的反应 : Li C o O 2 +6 C
Li C
L i 1 Co O 2 q -
单质 , 则 L i C6为 负 极 材 料 , 放 电 时 正 极 反 应
锂 为 正极 的 锂 离 子 电池 为 例 , 充 放 电 时 其 电
极 反应 如 下 :
为 I i 一 Co O。 - + - zLi + ze 一 -
Li C o O , 负 极
反 应 为 Li C 一 ze - — —zL i + C , B项 正 确 。
了 1 mo l 锂单 质 , 质量 增加 7 g, C项 错 误 。
答 案 : C
放 电
三 锂 离子 电 池 习题的 解题 方法
按照“ 摇 椅 电池” 理论 , 锂 离 子 电池 是
通 过 Li 在 两 个 电 极 间 往 返 脱 出 和 嵌 入 实 现充放 电过程 , 不 是 通 过 传 统 的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实 现 电子 转 移 , 这 使 得 同 学 们 解 答 锂
化学篇 核心考点解读
高二使用 2 O 1 6年 1 2月 下
锂 离 子 电 池 是 一 种 质 轻 环 保 的 可 再 生 新 能源 , 与社会 生活 密切 相关 , 已 广 泛 应 用 于 手
度 只 有 0 . 5 3 4 g ・c m~ , 锂 的 电荷 密 度 很 大 ,
所 以锂 离 子 电 池 具 有 体 积 小 、 质量 轻 、 比 能 量 高等 优 点 。锂 是 活 泼 金 属 , 易 与 水 反 应 :

高考锂电池的知识点复习

高考锂电池的知识点复习

高考锂电池的知识点复习高考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而物理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门科目,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其中,锂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储存器,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在高考物理考试中,锂电池作为一个知识点经常被提及。

本文将介绍锂电池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关知识点,以供高考复习参考。

一、锂电池的基本原理锂电池是一种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来实现电荷与放电的化学能转换的设备。

锂离子分别从负极通过电解液和锂离子传导体迁移到正极,电池放电时则相反。

根据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情况,锂电池常分为充电和放电两种状态。

二、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与原理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主要分为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四部分组成。

正极由正极材料和导电剂构成,负极由负极材料和导电剂构成,电解液由盐溶液构成,而隔膜则起到电池内部的隔离作用。

正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的关键部分,正极常使用的是锂化合物如LiCoO2,负极则常使用石墨材料。

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迁移到负极,负极材料中的碳会逐渐插入锂离子,形成LiC6,负极产生化学反应,实现电能的储存。

放电过程中,则正好相反。

三、锂离子电池的特点和应用锂离子电池具有很多优点,例如高能量密度、长寿命、无记忆效应等。

这些特点使得锂离子电池在移动通信、电动汽车、便携式设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高能量密度是锂离子电池最突出的优点之一,它也是为什么锂离子电池在移动设备中被广泛采用的原因。

相对于其他电池,锂离子电池能够在重量相对较轻的情况下提供更多的电能。

长寿命是指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和自放电时间,这使得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和存储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四、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和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锂离子电池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例如,高能量锂离子电池的研究旨在提高其能量密度,从而获取更持久的电池续航能力。

此外,也有关于提高锂离子电池快充性能和安全性的研究。

然而,锂离子电池也存在一些问题。

微专题锂离子电池

微专题锂离子电池

微专题:锂离子电池——以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为背景的热点题材试题【考情背景】最高龄诺贝尔奖得主诞生!97岁“锂电池之父”传奇人生再添荣耀。

众望所归!北京时间2019年10 月9 日,诺贝尔化学学奖评选结果揭晓——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本年度此奖项颁发给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M·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电池领域的重要创新。

“锂电池之父”John B. Goodenough是钴酸锂、锰酸锂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发现人,锂离子电池的奠基人之一。

【温馨提示】高考备考刷题固然重要,但是刷什么题也很重要。

最近命题专家们命制了很多与锂离子电池有关的题目,今天我给高三考生们选出其中的一些题,就当作高考猜题吧。

猜题不太好,学习还是应该踏踏实实的,但是备考还是应该有方向的,有时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哦。

猜错是正常的,但认真做了这些题,相信是会有所领悟的,是有收获的,希望能助高三学子们一臂之力。

【解题策略】1.模型认知,避繁就简。

2. 找出“题眼”,判断电极。

注意Li x C6等电极材料的特点。

3.运用关于电化学的各种口诀辅助快速答题。

Ready go!(一)钴酸锂电池1.(2020·广东高三)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锂离子电池开发的三位科学家。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反应式为Li x C6+Li1-x CoO2C6+LiCoO2(x<1)。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Li+由b极向a极迁移B.放电时,若转移0.02mol电子,石墨电极将减重0.14gC.充电时,a极接外电源的正极D.该废旧电池进行“充电处理”有利于锂在LiCoO2极回收2.(2020·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1980年,古迪的夫发明了钴酸锂材料,这种材料的结构可以使锂离子在其中快速移动。

以LiCoO2作电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时的微观粒子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iCoO2是电池的负极材料B.充电时,LiCoO2电板的电势低于石墨电极C.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LiCoO2+xe-=Li1-x CoO2+xLi+D.放电时,当1mol电子转移,则石墨电极质量减少7g3.(2019·广东执信中学高三月考)荣获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吉野彰是最早开发具有商业价值的锂离子电池的日本科学家,他设计的可充电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左下图所示。

化学题锂离子电池

化学题锂离子电池

化学题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中的化学奥秘》嘿,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锂离子电池里那些超有趣的化学知识,这里面可是有好多咱们学过的化学概念呢。

首先,咱们得知道锂离子电池里有很多化学物质,它们之间的化学键可是非常关键的。

化学键就像是原子之间的小钩子。

那离子键呢,就好比是带正电和负电的原子像超强磁铁般吸在一起。

比如说在锂离子电池的某些组成部分中,锂离子(Li⁺)带正电,它和带负电的一些离子或者基团之间就是靠这种离子键结合的。

而共价键呢,就像原子们共用小钩子连接。

就像两个人共同拿着一根绳子,谁也不放手,这种连接方式让原子组成分子。

再来说说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就像是一场拔河比赛。

反应物和生成物就像两队人。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一方力量比较大,反应朝着一个方向进行得比较快。

但是随着比赛的进行,慢慢地就会达到一种状态,就像两队人力量一样大的时候,这时候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也就不再变化了,这就是化学平衡状态。

在锂离子电池的工作过程中,其实也存在着一些涉及化学平衡的反应哦。

比如说电池内部某些物质的转化反应,当电池稳定工作的时候,这些反应就在一种接近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着。

分子的极性这个概念也很有趣。

咱们可以把分子想象成小磁针。

像水这种极性分子呢,氧一端就像磁针的南极带负电,氢一端就像北极带正电。

这就使得水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质。

而二氧化碳是直线对称的非极性分子,就像一个两边完全一样的东西,没有这种一端带正电一端带负电的情况。

在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中,分子的极性会影响到锂离子的传输等很多性能呢。

比如说,极性分子可能会和锂离子有特殊的相互作用,帮助锂离子在电解液中移动。

配位化合物在锂离子电池里也有它的身影。

咱们可以把中心离子看成是聚会的主角,配体呢就是提供孤对电子共享的小伙伴。

中心离子就像一个很受欢迎的人,周围围着一群有特殊能力(孤对电子)的小伙伴(配体)。

在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或者一些添加剂中,可能会存在配位化合物,它们可以对电池的性能起到调节的作用,比如提高电池的稳定性或者改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锂离子电极材料的新型解读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型化学电源由于其比能量高、便携储存一直是世界各国电池企业研究的热点,也一直是近几年高考关于二次电池考察的重点。

由于其电池体系多样(题干背景多有介绍),题目有一定难度,如何判断电极材料特征及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一直困扰着广大高中生们。

现就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及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予以总结:
电极材料的判断:
负极:①锂以单质形式:Li
②锂以原子形式镶嵌其中:LiAl、LiMnO2 、LiC6、LiCoO2等
正极:①为其他不含Li的材料:S、FeS等
②为含有锂的物质时(LiMn2O4、Li0.35NiO2等),此时正极的锂我们有两种分析方法,一是把正极的Li也看做是镶嵌于物质中,Li还是单质;二是把它看成是以+1价的形式形成化合物。

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负极:锂离子电池负极均为锂单质的放电
Li-e-= Li+
xLi-xe-= xLi+
LiAl-e-= Li++Al
LiMnO2-e-= Li++MnO2
LiC6-e-=Li++C6
LiCoO2-e-=Li++CoO2
正极:当正极为其他不含Li的材料(S、FeS等)时,一般为这些物质得电子,然后和负极产生的Li+结合生成新的物质:
S+2e-+2Li+=Li2S
FeS+2e-+2Li+=Li2S+Fe
当正极为含有锂的物质时(LiMn2O4、Li0.35NiO2等):
第一种方法:把正极的Li也看做是镶嵌于物质中,Li还是单质,此时负极产生的Li+在正极得到电子与正极材料结合生成新的Li的嵌合物:
LiMn2O4+xLi++xe-=Li1+xMn2O4
2Li0.35NiO2+Li++e-=2Li0.85NiO2
第二种方法:正极的Li看成是以+1价的形式形成化合物,此时正极材料的其他物质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与负极产生的Li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
LiMn2O4+xe-+xLi+=Li1+xMn2O4
2Li0.35NiO2+e-+Li+=2Li0.85NiO2
例题:
1.石墨烯锂硫电池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二次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电池反应为2Li + nS
Li2Sn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向负极迁移
B.充电时锂电极接电源的正极
C.该电池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nS + 2e-=Sn2-
D.用铅续电池给电池充电时,毎消耗1mol Pb,理论上能生成14g Li
2.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Mn2O4+xLi
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3.某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以LiMn2O4为正极,嵌入锂的碳材料为负极,含
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

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Li+LiMn2O4=Li2Mn2O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Mn2O4发生氧化反应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Li++LiMn2O4+e-=Li2Mn2O4
C.充电时,LiMn2O4发生氧化反应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Li++e-=Li
4 . 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FeS+2e-=Li2S+Fe,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Li-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的化合价为+1价
B.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2Li+FeS=Li2S+Fe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
D.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Li2S+ Fe-2e-=2Li++FeS
5.(2009浙江卷)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

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
的高分子材料。

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为:
Li+2Li0.35NiO2
2Li0.85Ni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e-=Li+
B.充电时,Li0.85Ni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D.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
6.已知: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LixC+Li1-xCoO2
C+LiCoO2;
锂硫电池的总反应为:2Li+S
Li2S.
有关上述两种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向负极迁移
B.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相同
D.右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锂硫电池充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