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体外形观察与内部构造解析
鱼的外部形态观察及内部结构解剖

鱼的外部形态观察及内部结构解剖鱼是一类水生脊椎动物,具有特殊的生活方式和外部形态。
观察鱼的外部形态可以发现它们通常呈流线型,身体两侧有侧线,头部呈圆锥形,尾部狭窄,背部隆起,腹部平坦。
不同种类的鱼的外形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符合这些特点。
鱼的身体通常由头部、躯干和尾部组成。
头部由颌、眼、鼻、鳃盖、鱼鳃等器官组成。
颌部包括上下颌和牙齿,用于咀嚼食物和捕捉猎物。
鱼的眼大多呈圆形,适应水中的视觉环境。
鼻孔、嗅球和侧线系统在鱼的运动和觅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鳃盖是鱼的呼吸器官之一,用于提供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躯干是鱼的主要体部,包括背部、腹部、侧面和尾柄。
鱼的背部通常比腹部高,形成隆起,而腹部平坦。
鱼的侧面流线型,有利于在水中运动。
鱼的尾柄是尾鳍和肛门之间的狭窄部分,具有重要的运动和掌握功能。
鱼的尾部通常分为两类:硬鳍和软鳍。
硬鳍包括尾鳍、第一背鳍、胸鳍和腹鳍。
软鳍包括第二背鳍和臀鳍。
鱼的尾部肌肉很发达,可以迅速进行快速游泳,同时尾鳍还可以用来调整方向和保持平衡。
除了外部形态,鱼的内部结构也非常有趣。
一个成年鱼的内部结构通常包括骨骼、呼吸器官、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
鱼的骨骼是由软骨和骨骼组成,形成其框架。
鱼的鳃是呼吸器官之一,用于吸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鱼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和静脉,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部分。
鱼的消化系统主要包括口、喉、胃、肠和肛门,用于消化和吸收食物。
生殖系统则负责繁殖后代。
不同种类的鱼的内部结构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有类似的结构。
通过观察和解剖,可以更好地了解鱼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态角色。
鱼类是水生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
鲫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头部:口位于头部前端,吻背面有鼻孔一对,眼一对,无眼 睑,眼后头部两侧为宽扁的鳃盖,鳃盖后缘有膜状的鳃盖膜 ,覆盖鳃孔。
(二)内部解剖及观察
1. 处理方法:用解剖刀刀柄敲击鱼的头部,使鱼处于晕厥状
态。
2. 解剖方法:
• 将鲫鱼置于解剖盘中,腹部向上,用剪刀在其肛门前与体 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剪刀插入其中,沿腹中线向前剪至 下颌;用解剖刀刀柄敲击鱼的头部,使鱼处于晕厥状态。
下面通过一些图片再来看 下各器官的颜色和位置
最后大家来看一下解剖鲫鱼的视频教学
(三)骨骼系统
1.头骨: 脑颅和咽颅 2.脊柱:分为躯椎和尾椎 3.附肢骨骼:(包括带骨和鳍骨) ·肩带和胸鳍鳍骨 ·腰带和腹鳍鳍骨 ·奇鳍骨
实验注意事项
1.剪开体壁时剪刀尖不要插入太深,而应向上翘, 以免损伤内脏。
2.要剪到鳃盖后缘,不然将左侧躯干部体壁取走时 ,就不能使心脏暴露出来。
3.移去左侧体壁肌肉前,注意用镊子将体腔腹膜与 体壁剥离开,以不致损坏覆盖在前后鳔室之间的 肾脏和紧靠头后部的头肾。
·生殖导管(是生殖腺表面的膜延伸形成的细管,即输精管 或输卵管。)
(观察毕,移去左侧性腺,以便观察其他器官)
2.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肠(小肠-大肠-直肠)-肛门 ·肝胰脏 ·胆囊(为一暗绿色的椭圆形囊,位于肠管前部右侧,大部 分埋在肝胰脏内,以胆管通入肠前部。) (观察毕,移去消化管及肝胰脏,以便观察其他器官)
(观察毕,将剪刀伸入口 腔,剪开口角,并沿眼后 缘将鳃盖剪去,以暴露口 腔和鳃)
6.口腔与咽:
·口腔(由上下颌包围合成,颌无齿,腔底后半部有一不能 活动的三角形舌)
·咽(左右两侧有5对鳃裂,相邻鳃裂间生有鳃弓,共5对。 最后一对鳃弓特化成咽骨,其内侧着生有咽齿)
实验鲫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实验五鲫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一、目的要求1.鲫鱼(Carassius auratus)和鲤鱼(Cyprinus carpio)可作为硬骨鱼类的代表,分布广,标本易得。
通过对鲫鱼的解剖与观察,掌握硬骨鱼类的一般特征。
2.掌握鱼类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和解剖鱼类的方法。
二、材料和用具新鲜鲫鱼或鲤鱼、鲨鱼浸制标本。
解剖器,解剖镜,蜡盘。
三、解剖与观察1.外形体呈纺锤形,略侧扁,全体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见图)。
(1)头部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为头部。
头部的最前端为口,无须(鲤鱼口两侧有一对口须)。
眼位于头部两侧,无上下眼睑。
鼻孔位于眼前缘,每一鼻孔被鼻瓣分成前后两部分。
眼后为鳃盖,其由四块骨片组成。
鳃盖后缘的膜状部分为鳃膜,鳃膜后的大孔为鳃孔。
(2)躯干部和尾部自鳃盖后缘至肛门为躯干部;肛门至尾鳍基部最后一椎骨为尾部。
体外覆圆鳞,鳞片呈覆瓦状排列。
身体两侧各有一列由鳞片上的小孔排列而成的线状结构,称为侧线。
胸鳍和腹鳍各一对,分别位于胸、腹部,背鳍和臀鳍均有硬棘支持。
2.鳞片与年轮在背鳍与侧线之间取数枚鳞片,洗净。
挑选一片环片清楚的鳞片,置解剖镜或鳞片观察仪下观察。
可见每一鳞片有四个区域(图3-1),即埋在皮肤内的基区(前区),露在皮肤外的顶区(后区),以及上下侧区。
鳞片表面一圈圈的隆起称环片,它们以同心圆状绕鳞片中心(即鳞焦)。
鲫鱼的鳞焦偏于鳞片的后区。
在后区,环片不规则,有许多颗粒状突起。
鱼类一年中生长速度不同,因此,环片也随着生长周期出现疏密,即夏季长出的环片稍宽,环片间的距离亦稍大,秋季长出的环片稍窄,环片间的距离亦较密。
疏密两组环片间的分界线,即为年轮。
此外,鲫鱼在侧区与前区以及侧区与后区的交界处,有一些环片开放,并与成环状的环片相切割形成年轮。
3.内部解剖(图3-2)将鱼体左侧向上,用剪刀在肛门前沿与体轴垂直的方向剪一小口,注意避免损伤内脏,然后以剪刀尖插入切口,沿腹中线向前剪至鳃盖下方。
再经切口向背方剪开(详见图示解剖方向),此时,左手持镊子夹住被剪开的体壁肌肉,右手用剪刀由背侧向前剪至头部后方。
普通动物学实验—鱼的外形及内部解剖

实验目的: 一、通过对鲫鱼的结构观察,了解硬骨鱼 类的主要特征以及鱼类适应于水生生活的 形态结构特征。 二、学习和掌握鱼类的解剖方法。
实验内容:
(一) 观察鲫鱼的外形(身体分区、鳍、鳞片以及 侧线等)。
(二) 剪去鱼体左侧体壁肌肉,暴露出内脏器官, 进行内部解剖与观察。
使用双目连续变倍 体式镜认识鳃各部 分的结构。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1)神经系统
• 中枢神经系统
脑 (高级中枢) 脊髓(低级中枢) • 外周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 植物性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
(2)感觉器官
• 皮肤感受器 • 听、平衡觉感受器 • 视觉器官
前半规 管
后半规 管
躯干椎和肋骨
。 尾椎
肋骨(rib)
。
• 发达,保护内脏 • 按体节排列 • 单头式
肋骨仅有一端连于脊柱上 另一端游离,无胸骨相连
附肢骨骼
• 鳍骨 奇鳍骨 偶鳍骨
• 带骨 肩带 悬挂胸鳍的带骨, 由上锁骨; 锁骨; 乌喙骨;肩胛骨; 后锁骨组成 腰带
偶鳍骨
• 胸鳍:软骨鱼 基鳍软骨3,辐鳍软骨3列,软鳍条 硬骨鱼 基鳍骨退化,支鳍骨退化或不超过5 枚, 鳍条。
原位观察
生殖系统
• 雄性: 精巢:一对 输精管:一对
• 雌性 卵巢 :一对( 游离卵巢; 封闭卵巢
输卵管一对
消 化 系 统
消化道
口咽腔 →食管→ 胃→肠→肛门
消化腺
肝脏 胆汁
胰液 胰腺
口咽腔
• 口腔与咽腔无明显的界限 故称口咽腔
• 具齿 •舌
较原始,由基舌骨的突 出部分外覆粘膜构成, 少数鱼的舌退化或无舌 • 鳃耙
鱼解剖

三、 实验步骤
每组取一条鱼,先观察鱼的外形、鳞式、鳍式, 对鱼进行一般的测量。
侧线上鳞 鳞式:侧线鳞的数目 侧线下鳞 侧线鳞:有侧线器官穿孔的鳞片; 侧线上鳞:由背鳍起点斜列到侧线鳞的鳞数; 侧线下鳞:由臀鳍起点斜列到侧线鳞的鳞数。
比如鲤鱼的鳞式 为34~38 5 ,就 是说鲤鱼的侧线 鳞为34~38片,
条5—6;尾鳍有软鳍条20—22。
2. 解剖鱼
外形观察完毕,剪去鱼左侧体壁,掀去左鳃盖, 先原位观察内脏器官的结构。
观察内脏自然位置
2.1 循环系统
去掉左侧体壁和鳃 盖即可看到其心 脏,按心脏跳动 的顺序可区分: 静脉窦、心房、 心室,另外还有 动脉球。
2.2 生殖、排泄系统
1. 2. 3. 4.
2.
2.4 鳃
鳃盖、鳃弓、鳃耙、鳃片
五、 作业
1. 2. 3.
写出鲤鱼或鲫鱼的一般测量数据 写出鲤鱼或鲫鱼的鳞式和鳍式 绘制鲤鱼或鲫鱼解剖原位观示意 图
实验一
鲤鱼(鲫鱼)外形观察和内部 解剖 一、目的
1.
了解对鱼类一般的测量和特征描述。
2.
通过对鲤鱼(鲫鱼)外形观察和内部 解剖,了解硬骨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 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掌握硬骨鱼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鲤鱼(鲫鱼)、解剖器、解 剖盘、棉花、培养皿、测 量尺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由生殖腺和生殖导 管组成。 精巢白色俗称鱼白 卵巢黄色 生殖导管是生殖腺 表面的膜延伸形成 的细管。 除去鳔,观察肾脏 (一对,红褐色)、 输尿管(一对,) 和膀胱(一个)。
2.3 消化系统
1.
移去左侧生殖腺,观察肝胰脏、 肠管、胆囊。 剪开口角,用镊子展开肠,观 察上下颌、舌、鳃裂、食管、 肠、肛门。
鲤鱼或鲫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躯干肌
躯干肌是鱼体最主要的肌肉群 ,用于控制鱼体的运动和平衡
。
鳃盖肌
鳃盖肌用于控制鳃盖的张合, 帮助鱼类呼吸。
鳍肌
鳍肌用于控制鱼鳍的运动,协 助鱼类在水中游动。
消化系统
消化器官
鲤鱼或鲫鱼的消化系统包 括口、咽、食道、胃、肠
和肛门等器官。
食道
食道将食物从咽部输送至 胃部。
肠
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 场所,将营养物质吸收进
详细描述
鲤鱼或鲫鱼的心脏位于其腹腔的左侧,通过一系列的血管连接全身。心房负责接收血液,而心室则负 责将血液泵出。这种四腔心的设计使得鲤鱼或鲫鱼能够适应其水生环境,维持高效的血液循环。
血液
总结词
鲤鱼或鲫鱼的血液呈现红色,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为全身的组织和器官提供 必要的养分和氧气。
详细描述
鲤鱼或鲫鱼的血液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组成,红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 气,白细胞则参与免疫反应,而血小板有助于血液凝固。这些成分共同协作, 确保血液在全身循环中发挥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入血液。
口和咽
口是鱼类摄取食物的入口, 咽是食物进入体内的通道。
胃
胃是鱼类消化食物的主要 器官,通过分泌胃酸和消
化酶来分解食物。
肛门
肛门是排泄废物和废气的 出口。
03 鲤鱼或鲫鱼的呼吸系统
鳃的结构
鳃裂
鲤鱼和鲫鱼都具有鳃裂,这是鱼类呼吸的主要器官。鳃裂 位于头部两侧,通过鳃裂,水流进入鱼体内,经过鳃的过 滤,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鲤鱼或鲫鱼的骨骼系统由头骨 、脊柱和胸骨等组成,为鱼体
提供保护和支持。
头骨
头骨是鱼类最重要的骨骼之一 ,保护大脑和眼睛等重要器官 ,同时支撑嘴部和鳃盖。
实验十五鱼的形态及解剖结构

实验⼗五鱼的形态及解剖结构实验⼗五鱼的形态及解剖结构【实验⽬的】通过鲤鱼(Cyprinus carpio)或鲫鱼(Carassius auratus)的形态及结构的观察,并与软⾻鱼相⽐较,了解鱼类的结构特征。
【实验材料】新鲜鲤鱼(或鲫鱼),楯鳞、硬鳞、圆鳞、栉鳞的制⽚,制备好的鲤鱼⾻骼标本和脑标本,硬⾻鱼的⽪肤切⽚,不同⾷性的鱼(乌鱼、草鱼、鲢鱼)⽰消化道的长度和鳃耙(⽰例),鱼类(麦穗鱼、鳑鲏)的婚装(⽰例)。
【实验⽤具】解剖镜。
【实验内容】(⼀)外形观察鲤鱼体呈纺垂形,略为侧扁。
头的最前端为⼝,⼝两侧各有⼀对⼝须(鲫鱼⽆⼝须)⼝上有⼀对⿐孔。
头后两例有宽扁的鳃盖,鳃即位于其内。
背鳍⼀个,最前端有⼀硬刺。
尾鳍两叶相等为正形尾。
臀鳍的前端亦有⼀硬刺,腹鳍已向前移位于胸鳍之后,注意偶鳍与鲨不同,不是向⽔平展开⽽是向垂直⾯展开。
躯⼲两侧有侧线,位于⽪肤下。
肛门开⼝于臀鳍的基部,泄殖孔紧接其后。
(⼆)⽪肤及鳞⽚的观察⽤⼿抚摸鲤鱼的体表,是否光滑?鲤鱼的体表被以⼀层上⽪组织,并由其分泌⼤量粘液,在游泳时可以减少鱼⾝和⽔的摩擦。
在表⽪之下覆盖着⼀层鳞⽚,鳞⽚彼此呈整齐覆⽡状排列。
这种鳞⽚的发⽣与鲨鱼的鳞有何不同?取⼀鳞⽚置解剖镜下⾯观察,可见它⼤致呈圆形,中间有很多同⼼圆的环纹(露于体表之部分上有很多⾊素)。
环纹可⽤作鉴定年龄的依据,这种鳞⽚叫圆鳞。
再取⼀被侧线穿过之侧线鳞置解剖镜下观察,即可见有⼀管道由其中穿过。
观察硬⾻鱼的⽪肤切⽚,分清表⽪和真⽪,表⽪和真⽪都由多层细胞组成,这是脊椎动物⽪肤的共同特点。
注意⾊素细胞及⽪肤腺的分布情况。
⽰例:观察楯鳞、硬鳞、圆鳞、栉鳞的制⽚。
区别其结构特点,这些鳞⽚在发⽣上各由何胚层形成?(三)内脏器官观察(图15-1)取⼀条鲤鱼放在解剖盘⾥,⽤解剖剪由肛门向前沿腹中线⾄胸鳍纵形剪开,使鱼体右侧向上,再从肛门向背⽅剪到脊柱,沿脊柱向前⾄鳃盖后缘剪去⼀例的体壁,使内脏全部露出。
鱼类的结构与功能

鱼类的结构与功能鱼类是水生动物中最为广泛和多样化的类群之一,它们在水中生活并具备一系列独特的结构与功能。
本文将探讨鱼类的结构特点以及这些结构与其所起的功能作用。
一、鱼类的外部结构鱼类的外部结构主要包括头部、躯干和尾巴三个部分。
头部通常有口、眼、鳃盖、鼻孔等器官,其中嘴部用于捕食和进食。
鱼类的眼睛通常较大,适应水中的光线状况。
鳃盖是鱼类呼吸和排除二氧化碳的器官,通过鳃盖上的鳃腔进行气体交换。
鼻孔则用于嗅觉和辨别水中的气味。
躯干部分是鱼类的主体,包括背部、腹部和侧面。
鱼类的背部通常呈流线型,有助于减少水的阻力,并提高游泳速度。
腹部则用于保持平衡,同时也是鱼类的消化器官所在区域。
鱼类的侧面通常具备鳞片,这些鳞片有助于保护鱼类的内脏器官,并减少水动力的阻力。
尾巴是鱼类最显著的特征,它们的形态和大小各不相同。
尾巴的主要作用是推动水体,使鱼类能够游动。
根据不同的尾型,鱼类的游泳方式也有所不同,包括顶鳍尾顶游、侧鳍尾推游和双叉尾扫游等等。
二、鱼类的内部结构鱼类的内部结构包括鱼鳍、鱼骨骼和鱼肌肉等部分。
鱼鳍是鱼类用于调节姿态和保持平衡的重要器官,常见的鱼鳍类型包括背鳍、腹鳍和尾鳍等。
鱼骨骼是鱼类的骨架,它们通常较为柔软和灵活,有利于鱼类的游动。
鱼肌肉是鱼类最主要的组织类别之一,它们通过收缩和松弛来驱动鱼类的运动。
三、鱼类的特殊器官与功能除了一般的结构之外,鱼类还拥有一些独特的器官和功能。
下面将介绍几个关键的例子:1. 鱼鳔:鱼鳔是鱼类体内的气体交换器官,它呈管状结构,位于鱼的体腔内。
鱼鳔通过吞食空气,将氧气吸收到血液中,并排出二氧化碳。
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使得某些鱼类如肺鳃鱼能够在氧气匮乏的环境中存活。
2. 侧线系统:鱼类的侧线系统分布在它们的侧面,由一系列敏感的感受器组成。
这些感受器可以感知水中的压力和震动,帮助鱼类感知周围环境,并捕捉猎物或者避开潜在的威胁。
3. 电感应器官:一些特殊的鱼类,如电鳗和电鲶,具备电感应器官,能够产生和感知电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类特征:
(一)鱼区别于其它脊椎动物的特征:
持身体平衡。
1、水生、变温。
2、大多用鳃呼吸。 3、以鳍运动和维
4、体多被鳞片。
实用文档
什么是鱼?
鱼:
是一种变温的水生脊椎动物,它们绝大
多数用鳃呼吸,以鳍帮助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有发达的脑颅和咽颅,体多被鳞片,鳔多存在。
实用文档
有些动物,虽然称之为“鱼”, 但却不是鱼。如:
鱼的颜色会变得比较鲜艳,如
斗鱼;一些鲤科鱼雄体的胸鳍
上会出现“追星”或称“婚姻
装”。极少数的鱼为雌雄同体
,如鳕鱼。
黄鳝从胚胎到成体都是
雌性,只有卵巢,产卵过后,
卵巢逐渐转化为精巢,变为雄
性,称为性逆转。
实用文档
鱼类受精和发育有如下几种类型:
(1)体外受精,体外发育。绝大多数鱼类如
此。
(2)体内受精,体外发育。如虎鲨、霍鳉。 (3)体外受精,体内发育。如非洲鲫鱼的雌
实用文档
➢解剖整体图:
-End实-用文档五、来自类内部结构观察观察内脏自然位置
实用文档
原位观察 鱼鳔
) 鳃
观察顺序
生殖系统 排泄系统
脑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心脏
实用文档
48
1、原位观察
实用文档
49
实用文档
2、生殖系统与排泄系统观察
生殖系统由生殖腺和生殖导管 组成,多为雌雄异体。
在生殖季节,有些雄
实用文档
鱼的分类知识
鱼类在分类上属脊椎动物门。这一门包罗着 从外形上、生活习性上及栖息条件上式样极其 繁杂的许多动物。4纲(盲鳗纲Myxini、头甲 纲Cephalaspidomorphi、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和硬骨鱼纲Osteichthyes)57 目479科3848属;我国有4纲45目299科1214属 约3166种和亚种。
实用文档
鲫鱼
俗称鲫瓜子、鲫拐 子、鲥,体形扁宽, 背部隆起明显。它 与鲤鱼的区别是, 体宽,鳞片小,嘴 部无须。鲫鱼刺多 肉嫩、味美。
实用文档
三、鱼类外部形态观察
实用文档
15
1、鱼体测量及鱼体描述
全长:自吻端(或上颌前端)到尾鳍末端的直线长度。 体长:自吻端(或上颌前端)到最后一个鳞片的直线长 度。 头长:自吻端(或上颌前端)到鳃盖骨后缘的直线长度。 体高:身体最大高度,通常采取背鳍起点处的垂直高度。 头高:头的最大高度,通常采取鳃盖骨后缘的垂直距离。 吻长:眼眶前缘到吻端的直线长度。 眼径:眼和体轴平行的长度,即眼眶的前缘到后缘的直 线距离。 眼间距:左右两眼间的最短距离。 尾柄高:尾柄部分的最低高度。 尾柄长:从臀鳍基部后端到尾部基部的垂直距离。 眼后头长:眼眶后缘到鳃盖骨后缘的长度。
鲸鱼——哺乳动物 鳄鱼——爬行动物 娃娃鱼——两栖动物 星鱼——棘皮动物 墨鱼——软体动物
实用文档
特殊呼吸器官:
(1)皮肤呼吸——鳗鲡 (2)肠呼吸——泥鳅 (3)口腔表皮呼吸——黄鳝 (4)鳔呼吸——肺鱼
实用文档
体色银白,头 比鳊鱼小,从 胸鳍到肛门都 有腹棱,侧观 腹缘呈弧形, 胸鳍尖端仅达 腹鳍基部;
鱼体外形观察与内部构造解析
主讲人:王科元
实用文档
一、目的要求
1、熟悉鱼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
2、了解鱼体测量及特征描述的方法 与技巧,掌握一般硬骨鱼的主要特征 及鱼类适应于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 征。
3、学习和掌握鱼类解剖的基本技术 和操作方法。 实用文档
二、材料与工具
1、活鱼,鱼类整体和骨骼标本; 2、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 、 解剖镜、培养皿、直尺 活鲫鱼、棉球等。
体将受精卵吞入口中孵化。
(4)体内受精,体内发育(卵胎生)。如星
鲨、柳条鱼。
实用文档
鲤鱼生殖系统观察
实用文档
卵巢
实用文档
卵巢,输卵管
实用文档
卵巢, 输卵管
实用文档
直肠,精巢
实用文档
直肠,精巢,输精管
实用文档
鳔管
实用文档
鳔管
实用文档
解剖刀只能割肉和结缔组织,不能橇肌腱和骨骼 解剖剪只能皮、肉和内脏,不能剪肌腱和骨
实用文档
鱼类解剖流程
• 外形观察完毕,剪去鱼左侧体壁,掀去左鳃盖,先原位 观察内脏器官的结构。
实用文档
把鱼体侧卧,经肛门之前向背方切开。
实用文档
再从背侧向前方剪至胸鳍之前
实用文档
沿鳃盖裂之后,由腹侧剪至背侧,切去这部分体壁,现出内脏。
平扁形(depressiform)
大部分栖息于水底,运动较迟缓。
棒形(鳗形)(anguilliform)
适于穴居或穿绕水底礁石岩缝间。
不对称形
独特的体型
球形
独特的体型
海马形 翻车鲀形:
独特的体型
箭形
带形
箱形
3、口式 前口式、下口式、上口式
实用文档
(1)口(捕食工具)
——鱼类的捕食工具。其位置与食性有 密切关系:
* * * * *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34
背鳍
鳍棘
鳍条
实用文档
鳍棘
实用文档
鱼鳞的观察
实用文档
鱼鳞的年轮观察
实用文档
第四年 第三年 第二年 第一年
鲈鱼年轮的观察
Ten Year Old Striped Bass Fish Scale.
实用文档
四、解剖常识
图. 常用解剖器具
实用文档
强调:正确使用解剖工具
鲢鱼
实用文档
体色黑而稍带黄 色,头大,侧观 腹缘平直,胸鳍 尖端越过腹鳍基 部。
鳙鱼
实用文档
体色淡黄,鳞片清楚, 头部扁平,吻端钝圆; 嘴无胡须,尾巴不红, 体长条状象个木棍子子, 俗称“草棍”
草鱼
实用文档
青鱼
身体和鳍为灰黑色,鳞片不明显,头较尖;
实用文档
鲤鱼
俗称鲤子、鲤拐子,外形呈柳叶形,头后部稍 隆起,鳞大且色泽艳丽,嘴部有须,体色随水 域和品种不同的有青黑、灰白、金黄之分。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2、鱼类体型
五种基本类型:纺锤形、侧扁形、平扁形、棒形 (鳗形)、不对称形。
其他特殊体型:带形、箱形、球形、海马 形、翻车鲀形、箭形。
纺锤形(fusiform)
最常见的一种体型,大部分行动迅速的鱼类 多属于这种体型。
侧扁形(compressiform)
多栖息于水流较缓的水域,运动不甚敏捷。
上位口:主要摄食浮游生物。 下位口:主要摄食底栖生物。 端位口:摄食中上层食物。
实用文档
4、尾鳍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30
鳞片为圆鳞:光滑圆钝。
侧线上鳞
侧线鳞
侧线下鳞
鳞式:
侧线鳞的数目
侧线上鳞的数目 侧线下鳞的数目
实用文档
臀鳍起点斜列至侧31线 之间的鳞片数
侧线上鳞
* * * **
**
实用文档
侧线下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