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目前煤矿井下疏水保水开采技术应用研究

对目前煤矿井下疏水保水开采技术应用研究
对目前煤矿井下疏水保水开采技术应用研究

对目前煤矿井下疏水保水开采技术应用研究

我国的煤矿大多分布在区域缺水的北方以及西北地区,许多煤矿水资源短缺。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矿区水资源短缺的同时煤炭开采还在大量排放矿井开采的废水,矿井水成为煤炭工业具有行业特点的污染源,量大面广已经严重影响了煤矿区人民的生活,同时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煤矿水资源的利用以及保护已经成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标签:煤矿井下疏水井下保水

0引言

目前我國每年排放出来的矿井水为五十六亿立方米,但是真正利用到的只有百分之三十。这就造成了矿区水源枯竭、水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我们针对采煤过程对区域水文地质的影响和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问题,从煤矿开采对地下水位、水质的影响,工作面的布置、煤岩柱的留设、采煤方法、长壁工作面快速推进等方面提出了疏水保水开采的技术途径。本文以某矿区疏水保水开采实践为例讲述保水开采方法的效果,总结了保水开采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可行性研究方位,完善了疏水保水开采技术的理论体制。

1疏水保水开采应用技术

(1)合理选择开采区域。①对于不存在含水层或煤层埋藏适中,有含水层但其底部有厚度较大隔水层的地区。该区域煤层开采的垮落带和导水断裂带发育不到含水层底部,不至于破坏含水层结构,可以实现保水开采。②有含水层隔水层分布,但隔水层的厚度有限,煤层开采后需采取一定的措施,才可以保护地下水不受破坏的地区。③对于煤层埋藏浅、又富含水,煤层开采会造成地下水全部渗漏的地区。一旦开采,矿井突水可以通过提前疏降水工程保证,但不能保证地下水含水结构、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没有彻底解决地下水渗漏问题之前,暂缓开发。

(2)留设防水煤岩柱。目前在松散含水层等水体下采煤,一般根据开采区域岩煤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煤(岩)柱两侧的开采状况及采矿技术条件等因素,采取留设防水(砂)煤(岩)柱的方法进行开采。首先以钻孔冲洗液法为主,结合其他方法研究确定导水断裂带高度。

(3)对采矿区实施充填。通过留设防水煤柱固然可以达到保水开采的目的,但是需要留设大量的煤柱,这会浪费大量煤炭资源。实践证明,在埋藏浅、基岩薄和冲积层厚的条件下,煤层开采过程中对采空区及时进行充填,可以有效减小工作面前后支承压力的分布,抑制煤层顶板岩层的破坏程度、导水裂缝带的进一步发育、隔水关键层的离层和地表的下沉量,从而达到与留设防水煤柱同样的效果,避免浪费煤炭资源。目前在煤矿开采中使用较多的充填工艺主要有矸石密实充填、膏体材料充填、水砂充填和高水材料充填4种。

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措施正 式版

煤矿矿井水害防治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根据万灵煤矿矿井主要水害的调查情况,本矿井主要开采煤层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型煤矿床。矿井水害防治的重点:一是地表水;二是地层孔隙水及断层裂隙弱含水;三是相邻矿井水(老窑积水区);四是雨季地面水进入井下。为了保证矿井正常有序地生产,保障职工安全,避免资源和财产遭受损失,必须加强矿井水害的防治与管理,杜绝矿井水灾的发生。为此,制定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1、在靠近邻矿、老空、小窑及较大断层等有突水危险的地点附近采掘作业时,

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要配备相应的探水钻,有探放水设计,并严格划定探水线,合理确定探水眼的布置和超前距离。 2、在雨季前,对直达地面的地表裂隙进行封填密实,防止大量雨水通过裂隙渗入井下;对地表塌陷坑要回填夯实,保证流水坡度,防止积水渗入井下;对回采冒落后,有可能与地表季溪沟水勾通的地段,尽量避开雨季回采。 3、必须布置有主副水仓且容量及水泵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定期(以及雨季前)清理水仓和疏通水沟,维护好水泵和排水管路。特别要加强雨季“三防”工作,提高供电、排水设备、设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_钱鸣高

专论与综述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钱鸣高,许家林,缪协兴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008) [摘 要] 阐述了煤矿绿色开采的提出、概念及绿色开采技术体系。绿色开采技术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保水开采、建筑物下采煤与离层注浆减沉、条 带与充填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煤巷支护与部分矸石的井下处理、煤炭 地下气化等,介绍了基于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开展的绿色开采技术 研究与实践成果。 [关键词] 绿色开采;关键层理论;岩层移动 [中图分类号] TD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083(2004)01-0001-04 1 煤矿绿色开采的提出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因此,必须充分考虑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比较脆弱的基本特点,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近期提出的循环经济(recycling economy)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1],将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组织成一个“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流程,保持经济生产的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它不同于传统经济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是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显然,此处的“绿色工业”是广义的概念,应由各个工业部门去实现。对矿业来说就是要实现“绿色矿业”。“绿色矿业”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绿色开采”。 “绿色开采”的内涵是努力遵循循环经济中绿色工业的原则,形成一种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努力去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开采技术。 矿区在开发建设之前与周围环境是协调一致的,而进行开发建设后,强烈的人为活动便使环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74011,50374066);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0225414)发生巨大的变化,由此形成了矿区独特的生态环境问题,如造成农田以及建筑物破坏,村庄迁徙,矸石堆积,使河川径流量减少,以及地下水供水水源干枯,在地面导致的土地沙漠化,由于开采而使矿物内的有害物质流入地下水中等。我国目前的煤矿生产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进行的:一是生产成本不完全。如投入不足;技术装备落后;安全设施欠帐;工人工资太低。二是相关费用支付不全。如矿产资源费以及植被恢复,地面塌陷与水损失;污染治理等。提出并形成绿色开采技术是为了正视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并有清醒的认识与足够的估量,以便提出必要的对策和对政府提出必要的政策建议。 煤炭开采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为: (1)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煤炭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损害,井下开采以地表塌陷和矸石山压占为主,而露天开采则以直接挖损和外排土场压占为主。 (2)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煤炭开采过程中,进行的人为疏干排水和采动形成的导水裂隙对煤系含水层的自然疏干,破坏了地下水资源。同时开采还可能污染地下水资源。 (3)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矿井排出的煤层瓦斯抽放和煤矿矸石山的自燃。 以山西省为例,1949~1998年共生产原煤56亿多t,地面塌陷破坏面积达666000多hm2,其中40%是耕地。矸石山占地2000多hm2。至1998年煤炭地下采空面积达1300km2(全省面积的1%)。采煤破坏地下水4.2亿m3/a,地表水迳流

新时期煤矿采矿技术的应用及改进技术 陈敏

新时期煤矿采矿技术的应用及改进技术陈敏 发表时间:2019-10-18T09:00:46.56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作者:陈敏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飞速发展,我国煤炭资源的需求量正在逐步攀升,若仍旧沿用传统的采矿技术,则煤矿开采效率与采掘数量方面势必会受到影响,使我国目前煤炭资源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必须结合我国煤炭市场环境,选定更适宜的采矿改进技术,使煤矿资源被更好的采掘,才能使煤炭市场需求量得以满足,并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丰厚的经济收益。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唐安煤矿分公司山西高平 0484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飞速发展,我国煤炭资源的需求量正在逐步攀升,若仍旧沿用传统的采矿技术,则煤矿开采效率与采掘数量方面势必会受到影响,使我国目前煤炭资源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必须结合我国煤炭市场环境,选定更适宜的采矿改进技术,使煤矿资源被更好的采掘,才能使煤炭市场需求量得以满足,并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丰厚的经济收益。基于此,本文对新时期煤矿采矿技术的应用及改进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企业;采矿技术;应用现状;改进技术 引言 矿产资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必要资源,且采矿方式多为地下开采,因采矿工程复杂及条件恶劣,致使安全事故频发,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为此,应高度重视采矿工程安全工作,不断提高采矿技术,提高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确保采矿工程的安全运行。 1采矿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采矿工程发展的不断深化,一些比较容易开采的煤矿以及安全性较高的煤矿资源正日益减少,对今后我国煤炭资源的开采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由于矿产资源开采愈发困难,使得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逐渐频发,为我国煤炭开采的效率以及煤矿质量带来一定的限制,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煤矿开采技术设施较为落后,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导致的。针对这种情况,对于煤炭资源进行开采的过程中,要重视施工技术的应用和管理,对于先进的开采技术不断的学习和借鉴,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为提升资源开采效率作出贡献。同时也能有效推动企业经济建设的进步和发展。 2煤炭开采行业的发展现状 根据煤矿资源调查资料可知,尽管国内煤岩储备资源非常丰富,并且仍有较多的煤矿资源尚未被发掘,但因为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并且在煤矿开采技术方面仍存在较多不合理的地方,使得我国现有煤矿资源储备消耗速率较大,很难借助传统的采掘措施填补上现有煤炭资源消耗的缺口,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部分城市缺乏基础的资源供应,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的正常发展。其次,结合地形资料可知,我国因为地域辽阔,多数地区在地理环境方面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性,例如盆地与高地,都会影响采煤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且多数煤炭资源分布较为零散,在资源勘探方面便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如此更使得煤矿资源开掘工作的门槛提高不少,而部分老煤区也会因此使得煤矿采掘压力加重,使得国内煤岩市场存在较明显的供不应求景象。 3煤矿开采技术的改进技术 3.1填充采矿技术 在进行采矿工作的过程中,一般会出现踩空区域,这就需要对此进行有效的处理,一般情况下选择一些有效的材料对其进行填充,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其实施有效的管理,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避免地表下沉的情况发生,以此能够使生产过程确保安全。在该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对于填充面,因矿产被抽出导致承受的压力增加,这就需要进行支架设立,同时还需要使用填充物降低压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确保地表下沉情况的发生,以此确保安全生产,最大程度上提升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2露天煤矿技术 露天采矿作为我国一种较为常见的采矿技术,安全系数较高。其采矿方式主要是通过对煤矿上层的遮挡物进行转移,进而建立出一个完整的露天采矿基地,这种采矿方式可以很好的保障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除非极特殊的情况,否则不会出现上层矿石塌方现象,避免了采矿作业中出现事故的可能。同时露天采矿技术还可以通过大型机械设备的来进行施工,在机器的协助下,使得露天开采场的构建水平以及开采效率差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促进了工程的整体进程,使采矿工程可以按时交工。但露天采矿技术虽然具有很高的优势,但也不是所有的类型的煤矿产区都适合,其多适用一些煤矿层较浅的地区,一些较深的煤矿工程如果使用者中国露天技术,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不利于对资源的保护,对低下煤层带来破坏。 3.3自然支撑采矿法 自然支撑采矿法一般称为空场采矿法,是无需借助人工打造的支撑柱,而是利用周围山石本身来支撑进行采矿的方法。使用自然支撑采矿法必须要对周围的岩石进行检测,保证其稳固坚韧,不会发生崩塌。空场采矿法的优点是开采的矿石比较多,消耗的能源比较少,生产效率比较高,比其他方法的通风效果要好。但是在开采过程中,由于顶板发生变形,直接顶与老顶分离,容易发生“冒顶”现象。因此,在采用自然支撑采矿法时,要注意检测围岩的稳定性,增加适量的支撑。 3.4绿色开采技术 我国传统煤矿开采技术普遍存在固体废弃物污染、水质污染、土地结构破坏、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这不但使得矿区开采环境恶劣,难以为矿工的生命健康提供应有的保障,同时更不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维护,使煤矿产业的发展与我国未来经济形式背道而驰。因此,为解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供煤矿开采技术的整体水平,煤矿企业便必须站在更长远的角度审视目前采煤技术的劣势与影响要素,并针对不同煤矿的地质环境进行更全面且细致的调查,才能使煤矿企业采掘工作贴合我国经济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并能够为后续产业的发展奠定更扎实的基础。作为改进技术,绿色开采技术通常要求煤矿企业在采掘工作之前,对地区资源环境、水土环境、居民区等状况进行彻底的调查,以便确定更有效的对策降低岩巷挖掘进量,选用更贴合可持续生态的开采手段,在合理划分矿区界线的基础上使资源消耗量降低,并能够有效回收煤矿采掘过程中形成的固体废弃物,降低烟气的排放量。 4采矿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4.1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防范胜于处理,尤其是矿产安全工作,必须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和扩大,并将其作为生产的头等要事来抓,制定预防工作。针对煤矿生产实际,其安全事故主要有瓦斯、通风及顶板等类型,为此,采矿技术人员应依据现场开采情况,对可能出现事故

煤矿保水开采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 题目:保水开采技术 2014年10月26日

摘要: (3) 一、研究背景 (3) 二、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 (4) 1.1煤炭开采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 (4) 1.2煤炭开采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4) 三、保水开采技术途径 (5) 2.1 合理选择开采区域 (5) 2.2留设防水煤岩柱 (5) 2.3 应用保水采煤方法 (5) 2.4对采矿区实施充填 (6) 2.5 长壁工作面快速推进 (6) 四、煤矿保水开采主要影响因素 (7) 五、榆神府矿区保水开采实践 (7) 4.1矿区概况及水资源破坏情况 (7) 4.2保水开采工程技术措施及保水效果 (8) 六、煤矿保水开采的研究方向 (9) 七、结语 (9) 参考文献: (9)

针对采煤过程对区域水文地质的影响和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问题,从煤矿开采对地下水位、水质的影响,工作面的布置、煤岩柱的留设、采煤方法、长壁工作面快速推进等方面提出了保水开采的技术途径。以榆神府矿区保水开采实践为例讲述保水开采方法的效果,总结了保水开采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可行性研究方位,完善了保水开采技术的理论体制。 关键字:保水开采、水资源破坏、煤矿水位、水质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开采一直是以牺牲矿区环境为代价,在煤炭开采后,造成农田以及建筑物破坏、村庄迁徙、矸石堆积如山,河川迳流量减少,部分地区地下水水源干枯、土地沙漠化等矿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问题。随着我国煤炭产量的不断增加,煤炭开采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愈加突出,其中水资源的破坏问题最为明显,也最为敏感,因为我国大部分矿区分布在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煤矿开采过程中破坏了地下含水层的原始迳流,大量排出地下水;采空区上方导水裂隙带与地下水体贯通,形成大规模地下水降落漏斗,造成区域含水层水位下降,直接影响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采动影响稳定后产生的地表沉陷往往影响到地表水体 (河流、湖泊、井泉等)的原来形态,造成部分沟泉水量减少甚至干涸;影响当地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进而影响区域植被生长,甚至土地沙漠化。我国每年采煤破坏地下水22亿m3。而同期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量为448亿m3、总投资约5 000亿,此外,不少矿井发生突水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可见保水开采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巨大的。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强调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煤炭开采技术,即开发绿色采矿技术,对水资源的保护性开采技术,是绿色采矿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保水开采刻不容缓我国西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煤层厚、埋藏浅,人为的疏干排水和采动形成的导水裂隙造成煤系含水层的自然疏干和第四系含水层的流失,破坏了地下水资源,使原本脆弱的西部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在采煤前查明矿区水资源分布范围和状态,掌握含水层、隔水层厚度等水文地质资料,合理选择采矿工艺,有效控制覆岩破坏,进行保水采煤或尽可能的减少对水资源的破坏,是煤矿区保水开采重要研究内容?。保水开采的目标是在防治采场突水的同时,对水资源进行有意识的保护,使煤炭开采对矿区水文环境的扰动量小于区域水文环境容量。研

煤矿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2460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煤矿矿井防治水管理制 度正式样本

煤矿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为更好地防止矿井生产建设中水灾事故的发生,对矿井水患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我市矿井防治水有关制度,保证我市煤炭工业安全有序地发展,掌握矿井水害规律,研究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防治水害的方法,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每一受水害威胁的矿井都要制定相应的“探、放、堵、截、排”综合防水措施。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二、受水害威胁的矿井必须配备有效的探放水设备。培训探放水设备操作人员。

三、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煤矿负责对本辖区内有水灾威胁矿井进行监督、督促各类防水煤柱设计、防治水措施的上报工作,并按审批权限上报审批。市局负责检查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煤矿对这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四、每一矿井每年雨季前要组织一次防治水全面检查工作。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矿负责对重点受水患威胁矿井的检查工作。 五、矿井必须配足排水管路、排水设备、防洪抢险物资,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煤矿负责对该项工作的检查。 六、各类矿井必须收集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建立相关档案。 七、矿井应组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查明矿区内报废小井充水情况与矿区开采关系,查明地表水体、

露天煤矿开采技术与未来发展趋势

露天煤矿开采技术与未来 发展趋势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我国露天煤矿开采技术与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高鹏飞马骁史磊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9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露天煤矿开采现状,探讨了露天煤矿开采技术装备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露天开采,大型化,集中化 1 露天开采技术概述 露天采矿是指利用一定的采掘运输设备,在敞露的空间从事开采作业,已经广泛用于开采煤炭、金属矿、冶金辅助原料建筑材料及化工原料等矿床。当今世界9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工业原料都来自矿产资源。我国铁矿石90%,有色金属矿石52%,化学原料矿石%,建材矿石近100%采用露天开采方式,煤炭虽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但露天开采比重不足10%。 目前已建成或正在改扩建的千万吨露天煤矿有准格尔黑岱沟露天煤矿(a),宝日希勒一号露天煤矿(a)、魏家峁露天煤矿(一期a,二期)、白音华三号露天煤矿(a)、锡林浩特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a)、神华新疆准东露天煤矿(a)和新疆帐篷沟露天煤矿(a)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煤炭矿山的露天开采工艺有: (一)间断开采工艺。有单斗—铁道开采工艺、单斗—卡车开采工艺等。 (二)半连续开采工艺。有单斗—卡车—半固定破碎机—带式输送机开采工艺、单斗—移动式破碎机—带式输送机开采工艺等。 (三)连续开采工艺。轮斗—带式输送机—推土机开采工艺。 (四)拉斗铲倒堆开采工艺。 (五)综合开采工艺。 根据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国煤炭生产能力将达到41亿吨/年,煤炭产量控制在39亿吨/年左右,其中露天煤矿生产能力将达到8亿吨/年,千万吨级矿井(露天)达到60处,我国煤炭露天开采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 我国露天煤矿开采的技术现状 我国露天煤矿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进入了大型化、集中化、现代化的新时代。尤其是引进国外先进的露天采矿设备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露天煤矿开采的效率。 开采方式

保水开采缓解煤水之殇_武晓娟

中国能源报/2013年/2月/4日/第016版 煤炭 采煤与水资源矛盾日益突出 保水开采缓解煤水之殇 本报记者武晓娟 生态环境对能源发展的约束已凸显,绿色发展迫在眉睫,我国生态环境难以继续承载粗放式发展。随着我国煤炭产量的不断增加,煤矿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水资源的破坏问题最为明显,尤其是我国西北部地区。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安全高效开发煤炭,积极推广保水开采、充填开采等先进技术,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开发煤炭共伴生资源,大力发展矿区循环经济。 噬水之祸 煤炭开采后形成采空区,进而引起顶板岩层的变形和破裂,甚至造成岩体冒落、塌陷,煤层上覆岩层中会形成导水裂隙带。 专家介绍,煤炭开采过程中,容易破坏地下含水层的原始径流,大量排出地下水。采空区上方导水裂隙带与地下水体贯通,形成大规模地下水降落漏斗,使地下水、部分地表水和大气降水沿这些裂隙通道,流入矿井形成矿井涌水。同时,造成区域含水层水位下降,直接影响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矿井水受煤层中伴生的含硫矿物质及煤尘、岩屑等影响,极易在井下被污染,形成酸性矿井水,不加处理将难以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我国平均开采1吨煤要破坏近1吨水,据报道,山西采1吨煤要破坏2.5吨水,我国最高可达近10吨。 采动影响稳定后,产生的地表沉陷,往往影响到地表水体的原来形态,造成部分沟泉水量减少,甚至干涸。同时,影响当地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进而影响区域植被生长,甚至造成土地沙漠化。因为地下水的大幅下降,矿区地表塌陷等因素,极易造成矿区水土流失。 官方数据显示,若《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全部实现,到2015年,14个煤炭基地采煤需水量将达66.47亿立方米。另据统计数据,预计到2020年,仅神东矿区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就高达每天112.2.-153.06万立方米,相当于两三个百万人口规模特大城市的全部需水量。 目前,我国年用水总量已突破6000亿立方米,全面天平均缺水量超过1亿立方米,已经有2/3的城市缺水。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2》指出,2035年,中国由能源生产导致的水资源消耗将比2010年增长83%,其中煤炭生产和消费是水资源消耗的主要因素。 觉醒之途 资料显示,阳泉煤矿疏于排水,引起娘子关泉干涸、断流,1981年山西省阳泉开始组织有关专家研究保护水资源措施,是我国最早探讨水资源保护之举。由于陕北浅埋煤层的大规模开采引起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科研人员开始从地质和环境灾害角度,对陕北榆神府矿区浅埋煤层开采进行研究。 在陕北侏罗纪煤田开采过程中,造成萨拉乌苏组地下水的严重渗漏与生态环境恶化。针对该问题,煤田地质专家范立民1992年首次提出“保水采煤”观点。该词的明确使用,又是在《中国西部侏罗纪煤田(榆神府矿区)保水开采与地质环境综合研究》项目中。之后,大批煤炭科研人员在保水开采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积累了诸多经验,形成一定的科学体系。

煤矿防治水技术最新版

煤矿防治水技术最新版 矿井涌水量有大有小,完全没有涌水的矿井是很少的。矿井涌水给凿井、掘进、采煤以及机电设备的管理等都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排除井下涌水,就要修建水仓,安设水泵,安设水闸门,挖砌水沟,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如果排水系统不畅通,矿井涌水任意流,井下到处是水,既恶化了井下环境,又不利于文明生产。 井下排水要安设水泵,排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常年不停地大量排水要花费大量的电费,从而增加了煤炭生产的成本。 有些矿井水还有很强的腐蚀性,尤其对金属材料及机电设备的腐蚀更为明显,这对矿井生产是非常不利的。 如果井下发生了突水或透水事故,问题就更严重了,有可能淹没采区或矿井,造成财产的重大损失。有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这就带来更大的不幸。 矿井水灾是煤矿常见的一种灾害。因此,煤矿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都要了解矿井水的知识,以及发生透水时的避灾路线大家共同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杜绝水灾事故的发生。做好防治水工作,应摸清矿井水文地质情况,在此基础上,制订出与矿井水作斗争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地表水防治

(1)煤矿要查清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统的汇水、渗漏、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利工程等情况;了解当地水库、河道、河道中障碍物等情况;查明采矿塌陷区、地裂缝区分布情况及其地表汇水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统。 (2)矿井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地面标高,应当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否则,应当修筑堤坝、沟渠或者采取其他可靠防御洪水的措施。不具备采取可靠安全措施条件的,应当封闭填实该井口。在山区还应当避开可能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危险的地段。 (3)严禁将矸石、炉灰、垃圾等杂物堆放在山洪、河流可能冲刷到的地段,以免淤塞河道、沟渠。发现与煤矿防治水有关系的河道中存在障碍物或者堤坝破损时,应当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采取措施清理障碍物或者修复堤坝,防止地表水进入井下。 (4)使用中的钻孔,应当按照规定安装孔口盖。报废的钻孔应当及时封孔,防止地表水或者含水层的水涌入井下,封孔资料等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存档备查。观测孔、注浆孔、电缆孔、下料孔、与井下或者含水层相通的钻孔,其孔口管应当高出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 (5)报废的立井应当封堵填实,或者在井口浇注坚实的钢筋混凝土盖板,设置栅栏和标志;报废的斜井应当封

井下防治水的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井下防治水的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227-57 井下防治水的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正常生产,《煤矿安全规程》对井下防治水作了规定。具体措施有: (1)留设隔离煤柱。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有防水隔离煤柱。如果矿井是以断层分界时,也必须在断层两侧有防水隔离煤柱。任何一方或小煤矿都不得采动。在开采区域内,无论是本煤层或是上部煤、岩层中有被水淹的井巷时,应按《规程》规定,先排除积水后再进行采掘工作。如果无法排除积水时,必须编制设计,报矿务局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采掘。在设计中,必须根据实际确定防水隔离煤、岩柱的尺寸。 (2)疏政降压。为解除开采煤层上下邻近的承压含水层的威胁,《规程》规定了应采用控制性疏水降压的防水措施。

(3)设置防水闸门。《规程》规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必须在井底车场周围设置防水闸门。在有突水危险的地区掘进巷道时,也必须在其附近设置防水闸门,方可掘进。 (4)堵水。利用水泥浆或化学浆液,通过钻孔将水的通道充填住,从而达到阻住外部水源涌入。也可以通过钻孔投入其它充填物,如铁球、棉织物等物质堵住流水通道。 (5)探放水。当掘进工作面接近被淹井巷、溶洞、含水断层、含水层或有其它透水象征时,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即用钻机超前探明水情,并采取放水疏干措施后再掘进。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煤矿井下防治水规程(新编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煤矿井下防治水规程(新编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煤矿井下防治水规程(新编版) 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防水煤柱。矿井以断层分界时,必须在断层两侧留有防水煤柱。 防水煤柱的尺寸,应根据相邻矿井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围岩性质、开采方法以及岩层移动规律等因素,在矿井设计中规定。 已留设的防水煤柱需变动时,必须重新编制设计,报省级煤炭管理部门审批。 严禁在各种防隔水煤柱中采掘。 井巷出水点的位置及其水量,有积水的井巷及采空区的积水范围、标高和积水量,必须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在水淹区域应标出探水线的位置。采掘到探水线位置时,必须探水前进。

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应及时观测井下水文变化情况,并向矿调度室报告。 水淹区积水面以下的煤岩层中的采掘工作,应在排除积水以后进行;如果无法排除积水,必须编制设计,按管理权限报县级以上煤炭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 在有水或未固结的灌浆区、有淤泥的废弃井巷、岩石洞穴附近采掘时,必须执行本规程第二百六十条、第二百六十二条的规定。 开采水淹区域下的废弃防水煤柱时,必须制订安全措施,并按管理权限报县级以上煤炭管理部门审批。 井田内有与河流、湖泊、溶洞、含水层等有水力联系的导水断层、裂隙(带)、陷落柱时,必须查出其确切位置,并按规定留设防水煤(岩)柱。 巷道必须穿过上述构造时,必须探水前进。如果前方有水,应超前预注浆封堵加固,必要时预先建筑防水闸门或采取其他防治水措施。 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

对目前煤矿井下疏水保水开采技术应用研究

对目前煤矿井下疏水保水开采技术应用研究 我国的煤矿大多分布在区域缺水的北方以及西北地区,许多煤矿水资源短缺。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矿区水资源短缺的同时煤炭开采还在大量排放矿井开采的废水,矿井水成为煤炭工业具有行业特点的污染源,量大面广已经严重影响了煤矿区人民的生活,同时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煤矿水资源的利用以及保护已经成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标签:煤矿井下疏水井下保水 0引言 目前我國每年排放出来的矿井水为五十六亿立方米,但是真正利用到的只有百分之三十。这就造成了矿区水源枯竭、水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我们针对采煤过程对区域水文地质的影响和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问题,从煤矿开采对地下水位、水质的影响,工作面的布置、煤岩柱的留设、采煤方法、长壁工作面快速推进等方面提出了疏水保水开采的技术途径。本文以某矿区疏水保水开采实践为例讲述保水开采方法的效果,总结了保水开采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可行性研究方位,完善了疏水保水开采技术的理论体制。 1疏水保水开采应用技术 (1)合理选择开采区域。①对于不存在含水层或煤层埋藏适中,有含水层但其底部有厚度较大隔水层的地区。该区域煤层开采的垮落带和导水断裂带发育不到含水层底部,不至于破坏含水层结构,可以实现保水开采。②有含水层隔水层分布,但隔水层的厚度有限,煤层开采后需采取一定的措施,才可以保护地下水不受破坏的地区。③对于煤层埋藏浅、又富含水,煤层开采会造成地下水全部渗漏的地区。一旦开采,矿井突水可以通过提前疏降水工程保证,但不能保证地下水含水结构、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没有彻底解决地下水渗漏问题之前,暂缓开发。 (2)留设防水煤岩柱。目前在松散含水层等水体下采煤,一般根据开采区域岩煤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煤(岩)柱两侧的开采状况及采矿技术条件等因素,采取留设防水(砂)煤(岩)柱的方法进行开采。首先以钻孔冲洗液法为主,结合其他方法研究确定导水断裂带高度。 (3)对采矿区实施充填。通过留设防水煤柱固然可以达到保水开采的目的,但是需要留设大量的煤柱,这会浪费大量煤炭资源。实践证明,在埋藏浅、基岩薄和冲积层厚的条件下,煤层开采过程中对采空区及时进行充填,可以有效减小工作面前后支承压力的分布,抑制煤层顶板岩层的破坏程度、导水裂缝带的进一步发育、隔水关键层的离层和地表的下沉量,从而达到与留设防水煤柱同样的效果,避免浪费煤炭资源。目前在煤矿开采中使用较多的充填工艺主要有矸石密实充填、膏体材料充填、水砂充填和高水材料充填4种。

浅埋煤层覆岩隔水性与保水开采分类

第29卷 增2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V ol.29 Supp.2 2010年9月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Sept .,2010 收稿日期:2009–12–31;修回日期:2010–04–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4074);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教外司留[2008]890号);榆林市产学研合作项目;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黄庆享(1966–),男,博士,1987年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 :Huangqx@https://www.360docs.net/doc/3d10500879.html, 浅埋煤层覆岩隔水性与保水开采分类 黄庆享 (西安科技大学 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54) 摘要:通过陕北浅埋煤层保水开采的模拟研究与采动损害实测,揭示采动覆岩裂隙主要由上行裂隙和下行裂隙构成,采动裂隙带的导通性决定着覆岩隔水层的隔水性。实验分析上行裂隙带发育高度的计算公式,模拟测定下行裂隙带的发育深度。基于采动裂隙发育程度与采高和隔水岩组的关系,提出以隔采比为指标的隔水性判据,由此将保水开采分为自然保水开采、可控保水开采和特殊保水开采3类,为浅埋煤层保水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采矿工程;浅埋煤层;覆岩;隔水性;保水开采 中图分类号:TD 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10)增2–3622–06 IMPERMEABILITY OF OVERBURDEN ROCK IN SHALLOW BURIED COAL SEAM AND CLASSIFICATION OF WATER CONSERV ATION MINING HUANG Qingxiang (Key Laboratory of Western Mine Exploitation and Hazard Preven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Xi ′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 ′an ,Shaanxi 710054,China ) Abstract :According to simulation model tests and water conservation of overburden rock in shallow-buried coal seam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cracks of overburden rock induced by mining are mainly composed of upward cracks and downward cracks ;the impermeability of overburden impermeable layer depends on the interpenetration of mining crack zone.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the developing height of upward crack zone is analyzed ;and the developing depth of downward crack zone is also measured by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eveloping degree of mining crack ,mining height and impermeable layer ,the impermeability criterion is put forward by the ratio of impermeable layer thickness to mining height. The water conservation mining is divided into 3 types ,i. e. nature water conservation mining ,controllable water conservation mining and special water conservation mining ,which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shallow buried coal seam mining. Key words :mining engineering ;shallow buried coal seam ;overburden rock ;impermeability ;water conversation mining 1 引 言 我国西部毛乌苏沙漠边缘地下煤层储量丰富, 仅陕西境内的榆神府煤田含煤面积约2.7×104 km 2,总储量约2.4×1011 t ,被列为世界七大煤田之一[1]。目前,该矿区正在大规模开发,2008年区内原煤产量1.55×108 t ,并且以每年2.0×107 t 的速度递增。

煤矿井下防治水方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d10500879.html, 煤矿井下防治水方法研究 作者:林珍锋 来源:《科技探索》2014年第03期 摘要:在矿山生产与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水害,危及矿山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资源整合矿井面临多种水害。因此,对水害的治理和预防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介绍我国预防与解决水害发生的三种方法的内涵及其优缺点,以期能为我国煤矿井下防治水工作的改造与提升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煤矿井下防治水方法 煤矿透水是指煤矿在采掘过程中,挖穿洞壁导通地下含水层水或者采空区积水,引发的水害事故。我国一直十分重视煤矿防治水工作,且已出台《煤矿防治水规定》等多种有关煤矿防治水的规定。但近年来,煤矿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其中不乏因煤矿透水事故,煤矿井下透水不但危及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更是阻碍事故发生后的救援速度,因此,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必要专研煤矿防水技术,将煤矿井下防水工作作为煤矿安全预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预防与解决水害的发生,主要有矿井防水煤(岩)柱留设、疏水降压技术、注浆堵水技术等方法。 1 矿井防水煤(岩)柱留设技术 1.1 矿井防水煤(岩)柱留设技术概念及类型 矿井防水煤(岩)柱留设是预防煤矿透水事故的一大重要措施,一般来说,在导水断层、含水层下、水体下或承压含水层上附近进行煤矿开采时,为避免地下水或地表水渗入工作地点,有必要保留一定的高度与宽度的煤(岩)层不予采动,而这部分煤(岩)层即被称为防水煤(岩)柱,又称防隔水煤(岩)柱。根据防水煤(岩)柱所在位置不同,可将其分为六种防水煤(岩)柱类型,分别是:冲积层防水煤(岩)柱、水淹区防水煤(岩)柱、断层防水煤(岩)柱、井田边界煤柱、上下水平(或相邻采区)防水煤(岩)柱、地表水体防水煤(岩)柱[1]。 1.2 防水煤(岩)柱的留设原则 矿井防水煤(岩)柱的留设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在对不适宜疏放或疏放成本较大并有突水威胁的区域进行开采时,有必要留设矿井防水煤(岩)柱;其次,矿井防水煤柱不能进行二次或多次利用,因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尽量将煤柱的高度与宽度降到最低限度,以此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煤矿资源的利用率;再次,防水煤(岩)柱应与采煤方法、开采强度、支护形式等人为因素相结合,还需与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煤层赋存条件、煤层的组合结构方式等多种自然因素相结合;第四,当地防水煤(岩)柱

煤矿采矿技术应用问题分析

煤矿采矿技术应用问题分析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巨大。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煤炭的供应,煤矿企业要对采矿技术进行提高,对煤矿采矿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善,保证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科学技术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煤矿企业而言也同样重要,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标签:煤矿采矿;煤矿事故;安全生产;采矿技术 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同时也是煤炭消耗大国。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有煤矿,但是,其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安全事故,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煤矿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进行了忽视,这样会使得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面临更大的困难。煤矿采矿技术的应用对提高煤矿开采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对安全生产也具有很大的益处。煤矿采矿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分析,采取解決的对策,能够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对企业的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1 中国煤矿采矿技术应用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煤矿采矿技术得到了提高,采矿技术的进步对煤矿生产企业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益处,采矿工艺出现了多样化和多层次发展的情况,慢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采矿技术体系。 高效高产采矿技术是以提高工作面单产和生产集中化核心的,提高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研究开发各种开采环境下的高可靠性、高效能的采矿设备和工艺,以提高采矿机械化的水平。现阶段较为常用的采矿方法主要有:空场采矿法、充填采矿法和崩落采矿法。由于地下大孔、深孔、空场、大采场和阶段出矿的特点,在地下采矿的过程中,空场采矿法被使用的几率很高,这种高效率的采矿方法在中国也得到推广和应用,使得采矿强度和工作效率都大大提高,出矿成本也有所下降,真正地实现了高效率、高效益的采矿。 空场采矿法包括:全面采矿法、阶段矿房法、留矿法和房柱法等。中国的充填采矿技术分别经历了废石干式充填、分级尾砂水力充填、碎石水力充填、混凝土胶结充填、磨砂胶结充填、天然砂充填、废石胶结充填、全尾砂胶结充填、赤泥胶结充填和膏体充填的发展演进过程。由于中国矿山数量较多,开发与应用的充填技术类型也就多,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在新的充填采矿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崩落采矿法事以崩落围岩来实现地压管理的采矿法,也就是,随着崩落矿石,强制或自然崩落围岩填充采空场,已达到控制和管理地压的目的。崩落矿石法主要包括:单层崩落法、分层崩落法、分段崩落法和阶段崩落法。此方法在中国煤矿采矿中应用很广泛,其采矿产量约占地下采矿总量的35%,并且还有增加的趋

《绿色开采技术》

1、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资源是重要资源。它的质量关系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没有丰富和优质的水资源,将会大大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采煤却会对水资源产生不利影响。采煤活动会严重破坏覆岩层原始应力,影响覆岩层的结构,进而破坏了水资源,严重影响了生活和生产活动。覆岩层的破坏会导致江河蓄水量的减少。除此之外,它还会降低地下水的水位,导致人们取水困难。在严重的情况下,一些水井甚至会发生干涸。 2、煤炭开采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土壤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动植物的成长。土壤质量的降低会影响农作物的成长,导致农民的收成受到损害。但是,采煤却会使土壤的质量大大降低。一方面,采矿会导致大大减少地下水的数量,导致土壤变得干燥。这会导致泥石流或者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给环保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采煤还会破坏植被。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植物是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且很好地蓄养水源。这些都对提高土壤质量有重要意义。但是,采矿严重破坏了矿区的植被,导致了土壤质量的下降,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开展。 3、煤炭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4、煤炭开采对地表景观的影响 矿山开采主要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方式。露天开采必须砍伐植物和剥离表土,因而地表植被往往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裸地;地下开采常导致地表沉陷、裂缝,影响土地耕作和植被正常生长,从而引发地貌和景观生态的改变。 5、煤炭开采对土地空间的影响 矿山开采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土地。一般而言,露天采矿所占用的土地面积约相当于采矿场面积的好几倍以上。土地因被占用而废弃,原有利用方式所取得的效益也随之下降或丧失。 6、煤炭开采诱发次生地质灾害 由于地表缺乏植物保护,坡面冲刷强度加大,导致土壤侵蚀加剧、水土流失严重。在开采过程中,大量的矿石被从地下采挖出来,所形成的地下空间必然要由上面和周围的岩石来填补,因而往往容易形成地表塌陷。地表坡度的改变,破坏了地表物质的平衡临界状态,容易出现裂隙、滑动,继而出现大面积的山体滑坡。此外一些尾矿库由于长期堆放含酸碱浓度高、颗粒细的尾矿或泥灰状废弃物,一旦设施承受不了或遇到极端自然条件时,就会引发溃堤、垮坝、泥石流等灾害事故,淹没耕地、淤塞河道、损毁公路,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威胁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7、煤炭开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矿业废弃物中含有大量具有酸性、碱性、毒性或重金属成分的物质,这些物质可通过径流和大气扩散,污染水、大气、土壤及生物环境。重金属污染是矿业废弃地普遍存在且最为严重的问题,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业废弃地常含有大量的有毒重金属。 8、煤炭开采对生物群落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煤炭开采时对土地的扰动、机器的轰鸣、爆破的震动、对天然植被的砍伐、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