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开采技术详解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及应用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及应用摘要:煤炭资源为中国创造了很大的价值,同时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路上重要的一环。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愈发重视,绿色开采技术因能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并贯彻可持续发展宗旨而愈发深入人心。
为了推进煤矿绿色开采工作、保护矿区周边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价值并促进煤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负责人应熟知煤矿绿色开采技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更好的煤矿开采技术,高度贯彻落实集安全、环保、经济、节能于一体的策略。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采煤作业中,绿色开采技术必定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及应用1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含义煤矿绿色开采技术是指在开采过程中,所采用的具有环保性、高效性、先进性的新时代绿色工业生产技术。
在绿色开采技术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有:水源保护技术、矿山自然环境勘察技术、生态环境维护技术等。
这些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为有关工作人员营造出健康、绿色、安全地生产环境,从而在有效提高开采产量的同时,还能保护周围环境和矿工不受侵害。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可以将全人类的经济发展事业、煤炭开采事业与自然生态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有关企业负责人与矿工遵循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与理念,朝着低开采、高质量、高效率与低排放的方向发展,不断地为国家与人民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
绿色开采技术是煤炭生产开发和矿山环境自我净化系统这两个方面协调统一的产物,而绿色的煤炭开采作业也是我国煤矿行业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2煤矿绿色开采的优势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相较于传统开采技术具有更多的优势,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能解决或避免许多传统开采技术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简而言之,相较于运用传统煤矿开采技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运用绿色开采技术利远大于弊,从多角度实现了开采效率的提高,大大推动了中国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应用分析3.1减沉开采技术应用减沉开采技术包括条带开采技术和充填开采技术,其核心就是保护开采区域周边环境和建筑物不受影响。
采矿工程中的绿色开采技术

采矿工程中的绿色开采技术随着煤矿开采的不断进行,我国的经济收益大幅上涨,同时,也面临的严重问题就是环境受到破坏。
绿色开采技术的提出使得环境问题大大改善,采用该技术对保护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采矿工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分析绿色开采技术的重要性、相关技术,并提出了积极的改善措施。
标签:采矿工程;绿色开采;技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使得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比如大气被严重污染、水资源以及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绿色开采技术。
即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要尽量降低,将开采工程与保护环境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使得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达到最大化。
1.煤矿开采中的环境问题1.1 地面塌陷在地下煤层的开采过程中,煤层逐渐被挖空,使得上岩层应力失去平衡,进而使得上岩层塌陷,严重的情况会导致整个地表下沉。
塌陷面积会随着采煤量的增多慢慢扩大。
地面塌陷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首先建筑会受到损害,使得居民在居住过程中整天担惊受怕;农田受到破坏,粮食产量降低;塌陷后,深处与浅处在雨季时,较深处因长期积水过多导致土地荒漠化。
1.2水资源受到破坏采矿过程还严重破坏水资源,使得水土流失、出现渗漏现象。
地下水位随着开采强度达的加大大幅下降,矿区供水、当地人们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该地区的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对白然灾害的防御能力也相应降低。
另外,地下水渗漏进矿井,被排出呈酸性,这些矿井水有的不经净化就被排出,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有的净化过后被利用的概率也不高。
另外,煤矿洗煤时会产生含硫的酸性水,这些废水派出去会污染河流水。
水资源环境遭到破坏,会出现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现象,使得区域内生态环境恶化。
1.3大气损害煤矿开采时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以及有害气体,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影响空气质量。
烟尘的产生主要来自燃煤产生的煤烟、煤矿爆破以及矿物输送。
烟尘中许多的炭黑聚在一起,会利用太阳的热能,使得空气变热,进而产生雨水,影响大气和水的循环。
绿色开采工艺技术

绿色开采工艺技术绿色开采工艺技术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的一种技术。
矿山开采是一种对地质、水文、生态环境等多方面都会产生影响的活动。
传统的开采方法往往会导致大量的土地破坏、水体污染和大量尾矿堆积等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绿色开采工艺技术应运而生。
第一,绿色开采工艺技术注重保护资源。
通过合理利用和回收再利用矿石资源,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同时,研发出了一些新的开采技术,例如再循环开采、矮化开采和压制开采等,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矿石的回收率,减少了对资源的消耗。
第二,绿色开采工艺技术重视环境保护。
在开采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采用了水封墙和湖泊补水等方式,减少了开采对地下水水位和水质的影响。
此外,还采用了湿法矿石选矿、喷射喷雾防尘等措施,减少了粉尘的产生和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第三,绿色开采工艺技术重视生态恢复。
在开采过程中,会进行土地复垦,即通过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手段还原矿山原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同时,还注重保护和恢复采矿区域的水域生态系统,避免水体受到污染和水生生物的破坏。
第四,绿色开采工艺技术重视安全生产。
在整个开采过程中,注重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同时,合理规划矿山开采区域,确保开采活动与周边居民的安全距离。
总之,绿色开采工艺技术在矿山开采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同时,通过加强安全生产,也确保了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绿色开采工艺技术的应用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矿山开采的绿色采矿技术与应用

推动绿色采矿技术的政策建议
1 2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绿色采矿 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提供资金、税收等方面 的优惠措施。
完善法规和标准
政府应建立健全关于绿色采矿技术的法规和标准 体系,规范企业行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3
加强国际合作
政府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 的绿色采矿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采矿业的 整体水平。
绿色采矿技术的发展前景
技术创新驱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绿色采矿技术将不断取得突破和创新,提 高采矿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市场需求推动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这将促使企业加大绿色采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将有助于推动绿色采矿技术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分享最佳实践和经验。
崩落采矿技术
总结词
崩落采矿技术是一种利用崩落岩石对采空区进行充填的采矿技术,具有开采效率 高、成本低等优点。
详细描述
崩落采矿技术通过控制崩落岩石的移动和分布,实现对采空区的充填。该技术适 用于地表允许塌陷的矿山,具有开采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崩 落采矿技术需考虑岩石崩落规律、采空区处理和安全控制等因素。
空场采矿技术
总结词
空场采矿技术是一种将矿体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分别进行开采的采矿技术。
详细描述
空场采矿技术将矿体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先开采矿房,再回采矿柱。该技术适用于大规模、高品位矿 石的开采,具有开采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空场采矿技术需考虑矿体形态、矿石硬 度、围岩稳定性等因素。
溶浸采矿技术
总结词
溶浸采矿技术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将矿石中 的有价组分溶解,然后回收的采矿技术。
绿色开采技术讲解

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 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 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 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循环经济对矿业来说就是要实现“绿色矿业”, 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绿色开采”。
“绿色开采”
“绿色开采”的内涵是努力遵循循环经济中绿 色工业的原则,形成一种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努 力去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开采技术。
煤矿绿色开采及相应的绿色开采技术: 基本概念上是从广义资源的角度来认识和对 待煤、瓦斯、水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基本出发点是防止或尽可能减轻开采煤炭对 环境和其他资源的不良影响,目标是取得最佳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地下水的分类
含水层水、断层裂缝水和老空积水。 按含水空隙的类型分为:空隙水,裂 隙水、岩溶水。 按埋藏条件分为:包气带水、上层滞 水、潜水、自流水、承压水。
2、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
1)、开采对浅、中层地下水的影响 2)、开采对深层地下水的影响 3)、矿井疏排地下水的影响 4)、开采引起含水层水位变化
煤矿开采引起地观下沉分析
2、下沉与倾斜引起的建筑物破坏
3、曲率引起的建筑物破坏
二、保护土地及建筑物的开采技术
1、充填开采 2、条带开采 3、分层开采 4、协调开采 5、限厚开采 6、“采一注一采”三步法和
“采一注一跳采”三步法开 采 7、覆岩离层注浆
充 填 开 采
充填开采
条带开采
协调开采
党的十七大报告
新时代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研究

新时代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研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牵制我国经济发展,绿色开采成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同时,矿山安全形势虽有改善,但重特大安全事故屡有发生。
采用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技术也成为必然。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煤矿绿色开采技术进行研究,新时代煤矿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标签:煤矿;绿色开采;环境保护“绿色矿山”是遵照国家政策法规办矿,从集约利用矿产资源和环境保护出发,以规范管理、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土地复垦等为手段,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相互协调统一为目的,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矿山建设、生产的全过程。
一、绿色开采的理念与内涵绿色开采将环境影响和破坏降到最低,实现绿色矿业,建立绿色开采技术体系。
绿色开采技术的内涵和特点:(1)广义定义矿产资源、地下水、土地、尾矿等;(2)减捂巧采对环境的破坏目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牵制我国经济发展,绿色开采成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同时,矿山安全形势虽有改善,但重特大安全事故屡有发生。
采用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技术也成为必然。
缘色开采联系清洁生产,涉及开采与持续发展、开采与环境协调。
钱鸣高院士首先提出了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和关键层理论,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为绿色开采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平台。
他之后的专家继往开來,完善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技术体系,见图1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技术体系。
煤炭作为最基础的能源,为大众生活提供了便捷,但是其带来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也不能忽视。
通过推行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还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煤炭开采量和开采效率。
另外,煤炭绿色开采技术还能对瓦斯等有毒废气进行回收处理,消除废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使得一些废弃物可以得到二次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可以降低开采的难度,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经济利益的提升。
二、煤矿绿色开采的相关技术2.1保水开采技术保水开采是指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保护周边水域不受污染的绿色开采技術。
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

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采矿工程是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
为减轻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绿色开采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及其优点。
1. 填埋和利用矿渣填埋是传统的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方法,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而利用矿渣是一种绿色开采技术,可以将矿渣转化为经济资源。
例如,利用铜矿渣可以制造建筑材料和制砖,而利用锰矿渣则可以制造水泥。
2. 循环水利用采矿工程中用水量巨大,往往需要取用周边河流或地下水资源。
为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对环境的污染,采用循环水利用技术是一种绿色开采技术。
循环水利用技术通过对采矿过程中使用的水进行处理和循环利用,降低了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
3. 硅胶注浆技术抽采过程中会出现矿柱或矿体的塌陷,特别是在煤矿过程中更加明显,导致矿井的塌陷和生产事故。
硅胶注浆技术便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出现的。
该技术利用水玻璃和硬化剂将硅胶混合后,注入煤矿矿柱中,形成耐压强度高的胶体,可有效防止矿柱塌陷。
4. 电石矿渣降温技术电石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矿渣,对环境和安全产生威胁。
针对这个问题,电石矿渣降温技术应运而生。
该技术利用水泥、硬化剂和矿渣进行混合,形成高强度复合材料,可有效降低矿渣温度,同时还可制备建筑材料等产品。
5. 粉尘控制技术采矿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对环境和人身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
为减少粉尘对环境和人身健康的影响,采用粉尘控制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粉尘控制技术包括湿式喷淋、尘埃捕集器和负压通风等,可以有效降低粉尘对环境的危害。
浅析采矿工程中的绿色开采技术

浅析采矿工程中的绿色开采技术摘要:与一般的工程项目相比,煤矿采矿工程的施工条件更为复杂和恶劣。
因此,煤矿采矿工作必须不断地采用新的技术手段,以解决煤矿采矿工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确保煤矿采矿工作顺利进行。
当前,随着煤矿产业化进程的加快,采煤工艺和技术也呈现出多样化、先进性的发展态势。
在煤矿采矿工程的施工中,相关人员要从生产实际的角度考虑问题,确保采煤工艺与技术的合理运用,使采煤工作的效益最大化,确保生产的安全性。
关键词:采矿工程;绿色开采技术引言矿产作为重要的能源物资之一,各行各业对矿产资源有着较大的需求量。
通过合理应用矿井绿色采矿技术并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不仅能依靠技术优势来保证科学采矿,还能更好地降低采矿风险,再加上科学的施工安全措施,从而保证设备与人员的安全,这也是保证矿井开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采矿工程与绿色采矿技术特征无论是基础设施技术、能源技术还是绿色采矿技术,安全管理都是建设顺利运行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高投资风险和复杂工艺工程的矿井中,安全技术管理已经是矿业公司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在采矿工作中采矿人员不仅面临困难的地下作业条件,而且面临许多危险的技术因素。
尽管在井下作业之前可以消除部分安全风险,但并不能从根本上防止安全风险的发生,甚至可能导致许多重大安全事故。
2、矿井井下绿色采矿技术存在的相关问题2.1采矿时自燃现象煤炭是易燃物,破碎的煤炭或采空区中的煤炭与空气接触,与空气中的氧气产生化学反应,积累热量,当热量积累到煤炭的自燃温度时,就会引发煤的自燃。
这种缺陷在地下矿井中不易被察觉,因此,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由于地下矿井的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呼吸到煤炭燃烧的有毒气体后,容易造成慢性的煤中毒。
煤炭的自燃还有可能导致有害气体的扩散和爆炸,对井下开采的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无法预防的安全问题。
即使开采技术再好,也不能彻底杜绝煤炭的自燃。
因此,在井下作业时,要做好防火的准备,并对煤炭的自燃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阻止这些危险的事故的进一步发展[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保水开采技术
一、开采对地下水分布的影响 1、地下水的来源与分类 1)地下水的来源 矿井水来源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是雨水。 地表水主要是指矿区附近地面的江河、湖泊、 池塘、水库、废弃的露天坑、塌陷坑积水以及雨水 和冰雪融化汇集的水。 地下水主要是指含水层水、断层裂缝水和老空 积水。这些水源可能从各种通道和岩层裂缝渗透进 入矿井,是主要水源。
(二)推广煤巷锚网支护技术 (三)矸石利用
矿井开拓布置方式
“全煤巷”采区巷道布置方式
邢东煤矿井下巷道矸石充填应用实例
(一)充填方法 1、带式输送充填 2、巷道注浆
(二)矸石充填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1、矸石山排矸系统经济分析 2、矸石充填系统经济效益 3、经济效益分析
矸石充填系统示意图
第四节 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
充 填 开 采
充填开采
条带开采
协调开采
“采一注一跳采”三步法开采
三 、建筑物和土地的保护措施
(一)变形缝 1、变形缝的作用 2、设置变形缝的位置 3、变形缝宽度的确定
(二)钢拉杆
1、钢拉杆的作用 2、钢拉杆的设置
(三)钢筋混凝土圈梁
1、钢筋混凝土圈梁的作用 2、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
1)、实施不同煤层搭配开采 2)、取消岩石集中巷
4、沿空留巷
煤矿肩上的重负---矸石山
二、采掘工艺
(一)采煤工艺 1、加大采高,煤层全厚开采 2、煤岩分采 3、留顶(底)煤开采
(二)掘进工艺 1、分掘分运 2、宽巷掘进,矸石充填
加大采高,煤层全厚开采
煤岩分采
分掘分运
宽巷掘进,矸石充填
三、井下矸石充填技术
“绿色开采”
“绿色开采”的内涵是努力遵循循环经济中绿 色工业的原则,形成一种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努 力去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开采技术。
煤矿绿色开采及相应的绿色开采技术: 基本概念上是从广义资源的角度来认识和对 待煤、瓦斯、水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基本出发点是防止或尽可能减轻开采煤炭对 环境和其他资源的不良影响,目标是取得最佳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煤矿开采对土地与建筑物的破坏分析
1、煤矿开采引起地观下沉分析
煤矿开采引起地观下沉分析
2、下沉与倾斜引起的建筑物破坏
3、曲率引起的建筑物破坏
二、保护土地及建筑物的开采技术
1、充填开采 2、条带开采 3、分层开采 4、协调开采 5、限厚开采 6、“采一注一采”三步法和
“采一注一跳采”三步法开 采 7、覆岩离层注浆
“绿色开采”
绿色开采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 保水开采技术 建筑物与土地保护技术 煤与瓦斯协调开采技术 洁净开采技术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
矿区在开发建设之前与周围环境是
协调一致的,开发建设后,人为活动便 使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由此形成了矿 区独特的生态环境问题,如造成农田及 建筑物破坏、村庄迁徙、矸石堆积,河 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供水水源干枯, 在地面导致的土地沙漠化,矿物内的有 害物质流入地下水中等。
2、矿井水的合理利用及循环 使用技术
1)矿井水合理利用 矿井水资源化,提供煤矿自用水和社会 公用水。 2)矿井水循环使用处理工艺 根据水源水质的差异和用水对象的不 同需求选择水处理工艺:
第二节 建筑物与土地保护技术
一、煤矿开采对土地与建筑物的破坏分析 二、保护土地及建筑物的开采技术 三、建筑物和土地的保护措施
(二)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规划
(三)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结构设计
在矿区开发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强生态建设,采取工程和生态结合等有效 办法,防止水土流失。
总之,水土流失应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兴利与除害相结合,因地制宜, 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2、土地沙漠化防治
(1)工程防治措施 (2)化学固沙办法 (3)植物治沙措施
第三节 洁净开采技术
一 、矿井开拓与巷道布置 1、全煤巷开拓 2、利用自然条件划分采区边界 3、煤层配采与取消岩石集中巷
(四)变形补偿沟
(五)土地保护技术
1、水土流失防治
(1)在煤矿建设及开采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地面植被的砍伐,积极 预防水土流失的发生。 (2)在坡地修筑梯田、开沟筑埂、植树造林,增加水分深入,减少冲刷, 拦蓄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3)在沟谷中、沟头拦截地表水,制止沟壑发展;沟坡两崖造林、种草、 防止冲刷;沟底修建淤地坝,拦截洪水泥沙淤积坝内,减少水土流失。 (4)在矿区内全面规划,科学造林,合理耕作,设法增加地面的粗糙度 和植被覆盖率,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2)地下水的分类
含水层水、断层裂缝水和老空积水。 按含水空隙的类型分为:空隙水,裂 隙水、岩溶水。 按埋藏条件分为:包气带水、上层滞 水、潜水、自流水、承压水。
2、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
1)、开采对浅、中层地下水的影响 2)、开采对深层地下水的影响 3)、矿井疏排地下水的影响 4)、开采引起含水层水位变化
(一)矸石充填开采的分类及特点 1、矸石充填的种类与方法 2、矸石充填开采技术
(二)矸石充填设备与工艺 (三)提高矸石充填效果的技术措施 (四)技开采技术
矸石充填开采技术
兖州济三煤矿洁净开采实例
(一)开拓与巷道布置 1、矿井分区域开拓模式 2、“全煤巷”采区巷道布置方式
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
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
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
二、保水开采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
主要影响因素 1、地质构造特征 2、水文地质条件 3、煤矿开采阶段
三、保水开采技术和矿井水循环使用技术
1、保水开采技术 1)、合理选择开采区域 2)、防水(砂)煤(岩)柱留设 3)、保水开采方法 ① 减小导水裂隙高度的开采方法 ②以底板加固为主导技术的开采方法 ③浅埋煤层长壁工作面保水开采方法
矿区废弃地环境影响要素分析 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规划与结构设计 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的技术体系
一、矿区废弃地环境影响要素分析
1、矿区废弃地的类型及景观生态特征 2、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基本内涵
二、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规划与结构设计
(一)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 1、限制因子理论 2、生态位理论 3、食物链理论 4、结构合理、功能协调、共同进化理论 5、效益协调统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