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测试试题_农业地域类型
高一地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试题

高一地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试题1.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A.有良好的海运条件和先进的保鲜、冷藏技术B.草类茂盛,大面积优良的天然草场C.地广人稀,且有大面积热带草原气候区D.都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这些地区不适宜种植业,只能发展畜牧业【答案】D【解析】略2.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 )A.南非、荷兰B.阿根廷、美国C.澳大利亚、新西兰D.丹麦、英国【答案】BC【解析】略3.乳畜业的产品主要是()A.肉食及制品B.粮食C.饲料D.牛奶及其制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
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
就市场因素看,城市需要大量的新鲜牛奶以及牛奶制品。
受牛奶运输的影响,以生产牛奶为主的乳畜业农场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附近,以生产加工的乳制品的乳畜业农场可以分布在离城市较远的地方。
4.西欧发展乳畜业有利区位条件是()①光热资源丰富②城市化程度高③机械化程度较高④精饲料的种植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略5.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共同条件是()①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②有热量充足,降水丰沛的气侯③地广人稀④有便利的交通运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
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并且是商品农业出口和销售需要便利的交通。
大牧场放牧业有草场资源,降水一般不丰富。
6.与世界城市化发展相关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B.混合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乳畜业【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
7.阿根廷牛肉顺利出口的重要交通运输条件有( )A.海上冷冻船B.飞机C.横穿潘帕斯草原的大铁路D.市场需求量大【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农业生产。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同步考试测试卷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读某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季风水田农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种植园农业2. 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在世界上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是()A.潘帕斯草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牧草高而密B.潘帕斯草原地处太平洋东岸,终年降水丰沛C.潘帕斯草原深居大陆内部,终年气温高,属于热带草原D.潘帕斯草原冬季气温在0 ℃以上,草原终年可放牧3. 大牧场放牧业的基本特征是()①生产规模大②能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③科技水平低④专业化程度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4.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B.技术C.气候D.劳动力5. 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①气候温和②地广人稀③高度发达的工业④便利的交通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6. 奶牛场建设要靠近城市,是由下列哪个区位因素决定的( )A.劳动力B.市场C.科技D.热量7. 下列国家或地区,农业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的是()A.五大湖流域B.古巴C.葡萄牙D.潘帕斯草原8. 图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混合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乳畜业D.大牧场放牧业9. 关于乳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乳畜业与大牧场放牧业都属于畜牧业,所以影响其区位选择的共同性因素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饲料B.乳畜业是密集的、商品化的大规模经营的农业地域类型C.乳畜业的区位选择一般是邻近消费区,分布在大城市的近郊区D.我国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周围业发展了乳畜业10. 大城市周围形成了“菜篮子工程”和“乳畜场”,影响其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A.气候条件好B.政策措施C.市场需要D.土壤肥力高11. 读“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回答下题:上图中a、b、c、d、e五区域中,属于乳畜业的是( )A.a、B.c、dC.a、dD.b12. 一般而言,乳畜业最主要的产品是牛奶,以供应市场.新西兰的乳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但该地最主要的外销产品却是不易变质的其他乳制品.与这种现象有关的因素最可能是()A.地形的种类B.市场的距离C.雨量的多少D.奶牛的数量13. 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共同条件是()①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②有热量充足、降水丰沛的气候③地广人稀④有便利的交通运输A. 14. 地区专门化是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的特征,其主要目的是()A.保护生态环境B.提高机械化水平C.追求经济效益D.实行集约化经营15. 美国东南部地区利用光热优势重点发展蔬菜、花卉来供应东北工业区,主要取决于()A.地形的差异B.市场区位及其变化C.国家政策的变化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二、综合题16. 读丹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专题练习题)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专题练习)一、选择题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M国畜牧业在农业中占主导地位,某年该国黄油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4%、奶酪占8.1%、肉类占15.6%。
该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放牧业B.乳畜业C.商品谷物农业D.混合农业2.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区位条件是①光热资源丰富②城市化程度高③机械化程度较高④精饲料的种植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下图为M、N两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图中M、N两国阴影部分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点是A.农业地域类型相同B.生产对象为肉牛C.商品率高D.所在区域均潮湿多雨4.我国内蒙古牧区可借鉴N国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功经验有①降低地租②引进劳动力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南昌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种植业B.畜牧业C.混合农业D.生态农业6.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降水条件D.土壤条件7.该村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交通C.政策D.技术8.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A.光照太强B.热量不足C.日温差较小D.年温差较大9.下图是中国、英国、印度、俄罗斯、日本五个国家的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图中数字为百分率)。
A国的农业为()A.水稻种植业B.狩猎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D.乳畜业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如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等,下图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片。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0.甲、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A.地广人稀B.接近市场C.降水丰富D.劳动力充足11.关于图中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典型区域连线正确的( )A.甲—中国内蒙古高原B.乙—阿根廷潘帕斯草原C.丙—美国中部平原D.丁—欧洲西部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农民便开始“搬家”;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从高山带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同步检测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同步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举行大范畴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区类型。
据此回答1~2题。
1.大牧场放牧业的基本特性是( )。
①生产范畴大②能有效利用时间部署农业活动③科技水平低④密集型的商品农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漫衍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②地中海气候③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剖析: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主要漫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
由于该农业主要漫衍于地广人稀的地区,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故其生产范畴大,属于密集型的商品农业。
答案:1.B 2.B读某地农业生产关联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示农业地区类型主要是( )。
A.园艺业B.游牧业C.混合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4.图示农业生产地区类型漫衍的典范地区是( )。
A.恒河平原南部B.波德平原北部C.拉普拉塔平原南部D.墨累—达令盆地剖析:由图中主要流向可知,该牧区的饲料以自然牧草为主,产品最终主要流向市场,故农业地区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的典范地区为南美拉普拉塔平原南部的潘帕斯草原。
答案:3.D 4.C读欧洲西部农业产值漫衍示意图,回答5~6题。
5.影响其产值漫衍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科技B.地形C.气候D.市场6.X地农业地区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C.混合农业D.种植园农业剖析:图示为欧洲西部地区图,从农业产值漫衍看,丹麦、荷兰及英国等地较高,向欧洲东、南、北三个偏向递减;连合欧洲西部农业成长状况,可鉴别该农业是乳畜业,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是欧洲巨大的市场,气候是其基础条件。
答案:5.D 6.B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地区牛奶生产和销售模式的变化图。
据此回答7~8题。
7.阶段Ⅰ的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水源状况B.科学技能C.草场漫衍D.市场需求8.成长到阶段Ⅱ以后,乙、丙两地区的牛奶完全由甲地区输入,其主要原因是①乙、丙两地区城市化成长造成无地可种植牧草②甲地区的牛奶生产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力强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能的成长④乙、丙两地气候变化导致草场退化和牛奶产量降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剖析:第7题,阶段Ⅰ牛奶生产基身分于城市相近,应为靠近消费市场。
高中地理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评测练习 新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当堂检测
1.大牧场放牧业以牧牛占重要地位的国家是()
A.美国、阿根廷 B.美国、澳大利亚
C.南非、新西兰 D.南非、阿根廷
2、潘帕斯草原上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有( )
①水热丰富的热带草原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交通便利,距海港近
④历史悠久,印第安人最早在这里经营大牧场放牧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
①市场②交通③饲料供应④国家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有关乳畜业的叙述正确说法是()
A、乳畜业的产品主要是肉类和禽蛋
B、乳畜业的农场既种植牧草又种植饲料,采取轮转放牧
C、乳畜业是密集农业,日常挤奶工作无法使用机械
D、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中

当前测评试卷:高一地理周评测套题(第13周)适用对象:高一试题总数:15 考试时限: 20分钟姓名:套题难易程:中一、选择题。
(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1、在下列四个国家中,乳畜业比较发达的有A、日本B、阿根廷C、新西兰D、英国【答案解析】选D。
英国乳畜业最发达。
【相关知识点】2.2.1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2.3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易程度】易2、在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主要靠雇员进行生产活动的有A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业B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C澳大利亚亚的混合农业D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答案解析】选D。
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主要靠雇员进行生产活动。
【相关知识点】2.2.1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2.3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易程度】易3、有关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形成了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B、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有距离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C、在美国、阿根廷的大牧场上,牧羊占重要地位,在澳大利亚、南非的大牧场上,牧牛占重要地位D、阿根廷虽然人多地少,但因牛肉的产量较大,主要供出口【答案解析】选B。
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在美国、阿根廷的大牧场上,牧牛占重要地位,在澳大利亚、南非的大牧场上,牧羊占重要地位。
【相关知识点】2.2.1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2.3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易程度】易4、阿根廷的农产品出口到中国,最短的海上运输线经过:A、通过太平洋直达B、开普敦附近、印度洋、红海C、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D、莫桑比克海峡、苏伊士运河【答案解析】选A。
阿根廷与中国之间选择太平洋航线最近。
【相关知识点】2.2.1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2.3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易程度】易5.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①南非、荷兰②阿根廷、美国③澳大利亚、新西兰④丹麦、英国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解析】选C。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演练测试卷: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019·东北联考)下图为亚欧大陆部分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乳畜业B.季风水田农业C.游牧业D.商品谷物农业2.图中②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B.市场C.交通D.劳动力答案:1.D 2.B(2019·株洲模拟)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
读图,回答3~5题。
3.四个区域中,农业地域类型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的是( )A.甲B.乙C.丙D.丁4.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草场茂密,光、热不足B.乙—土壤肥沃,雨热适宜C.丙—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平原面积大D.丁—地面平坦,水网稠密5.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粮食商品率高B.乙—机械化水平低C.丙—水利工程量大D.丁—市场适应性强答案:3.C 4.B 5.D(2019·福建六校联考)图甲为某地牧草生长与乳牛草料需求量关系图,图乙为该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读图,回答6~7题。
6.图甲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偏低B.降水偏少C.乳牛大量繁殖D.鲜草供应偏多7.该地乳畜业发达,既生产新鲜牛奶,也外销不易变质的其他乳制品。
该地可能位于( )A.意大利B.阿根廷C.澳大利亚D.美国答案:6.A 7.C(2019·济南模拟)下表为“某年五国农产品自给率统计表(单位:%)”。
据此回答8~9题。
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乳畜业D.混合农业9.根据表格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农业以商品农业为主B.法国和德国的砂糖以蔗糖为主C.俄罗斯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亚洲部分D.法国的农业集中在巴黎盆地答案:8.C 9.D(2019·湖北枝江质检)荷兰牧场强调天然喂养,鼓励草场放牧,以家庭农场为主,集约化程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乳制品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难

当前测评试卷:高一地理周评测套题(第13周)适用对象:高一试题总数:15 考试时限: 20分钟姓名:套题难易程:难一、选择题。
(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回答1-2题。
1.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A.园艺业B.游牧业C.混合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答案解析】选D。
该地有大面积的天然牧草,大力发展牲畜饲养,农产品主要流向市场,农产品商品率高;该地也有农作物种植,但比重低,作物也为饲养牲畜提供饲料,由此判断,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相关知识点】2.2.1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2.3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易程度】易2.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地区是A.恒河平原南部B.波德平原北部C.潘帕斯草原D.墨累—达令盆地【答案解析】选C。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是最典型的分布地区。
【相关知识点】2.2.1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2.3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易程度】易读图,完成3-4题。
3.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放牧业B.乳畜业C.季风水田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答案解析】选B。
由图可知最低月气温大于0℃小于15℃,最高月气温小于18℃,降水为年雨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此气候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乳畜业。
【相关知识点】2.2.1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2.3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易程度】中4.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①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③劳动力丰富④机械化水平低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答案解析】选D。
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天气较多,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乳畜业主要产品是肉、奶,受市场因素影响大。
【相关知识点】2.2.1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2.3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易程度】难下图为“四地区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测试试题_农业地
域类型
在地理考试的复习里,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张地理试题。
因为试题卷的练习能够帮助我们去检测学习中的缺点与漏洞!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地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测试试题,欢迎阅读!
高一地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测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据此回答1~2题。
1.该区出口的主要畜业产品是( )
A.牛肉
B.羊毛
C.奶酪
D.鲜奶
2.该区畜牧业获得飞快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
A.培育了良种牛
B.在草原上打了许多机井
C.人工种植了大量的饲料
D.人类发明了海上冷冻船
解析:第1题,潘帕斯草原上的大牧场牧牛业闻名于世,其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第2题,20世纪初,人类发明了海上冷冻船,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以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
从此,阿根廷的牧牛业获得了飞快的发展。
答案:1.A 2.D
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回答3~4题。
3.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地区为乳畜业
B.②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
C.③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
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与①地区相似
B.②地区发展种植业的科技水平高
C.大力发展种植业是③地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D.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③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
解析:第3题,①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值比重均高,为混合农业;②地区种植业产值比重高,商品率低,为季风水田农业;③地区畜牧业产值比重高,商品率高,为大牧场放牧业。
第4题,美国东北部的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A错;②地区发展种植业的科技水平低,B错;③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调动所学知识即可判读C错D对。
答案:3.C 4.D
图甲是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度示意图,集约度指数越高,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越高。
图乙是四种气候的特征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甲中集约指数最高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商品率高,单位面积产出大,对劳动力的依赖度强
B.机械化程度高,气候和交通是其布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C.市场因素影响突出,城市分布和规模对其影响巨大
D.暖湿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和全年充足的光照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6.甲区域在图乙中对应的气候最有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图甲中集约指数最高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饲料和市场是其主要区位因素,对应的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5.C 6.B
读下列材料,回答7~8题。
材料一: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为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代表。
材料二:下图是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景观图。
7.关于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区位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候温和,适宜牧草的生长
B.本地市场广阔,经济效益好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
D.交通便利,距离海港较近
8.在畜牧业方面,同样是牧牛占重要地位的国家是( )
A.澳大利亚
B.新西兰
C.南非
D.美国
解析:第7题,广阔的草场是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基础条件;地广人稀为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距离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潘帕斯草原生产的牛肉主要出口欧洲市场。
第8题,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大牧场放牧业以牧羊为主。
答案:7.B 8.D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据此回答9~10题。
9.大牧场放牧业的基本特征是( )
①生产规模大②能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③科技水平低④密集型的商品农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在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②地中海气候③亚热爱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如美国)、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如阿根廷),由于该农业主要分布于地广人稀的地区,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故其生产规模大,属于密集型的商品农业。
答案:9.B 10.B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
根据资料回答11~12题。
11.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混合农业
B.②为商品谷物农业
C.③为乳畜业
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
12.有关三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以面向城市市场为主
B.②生产规模大但单产低
C.③专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低
D.①③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解析:①②③分别为混合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11.A 12.D
13.(2013辽宁省实验中学月考)下图是中国、英国、印度、俄罗斯、日本五个国家的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图中数字为百分率)。
A国的农业为( )
A.水稻种植业
B.狩猎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乳畜业
解析:读图可知,A国草地所占比重大,为英国;C国耕地所占比重大,为印度;BD国林地所占比重大,为俄罗斯和日本。
A国的农业为乳畜业。
答案:D
阿根廷的牧牛业是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典范。
据此回答14~15题。
14.除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促进牧牛业的发展外,阿根廷人还做了哪些工作( )
A.培育良种牛
B.开辟更大的牧场
C.充分运用原有的交通运输条件
D.大量增加牛的数量
15.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有利区位因素有( )
①水热丰富的热带草原②地光人稀,土地租金低③交通便利,距海港近④历史悠久,印第安人最早在这里经营大牧场放牧业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解析:阿根廷人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培育良种牛、开辟水源、种植饲养和改善交通等;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是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典范,其发展区位表现为──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等。
答案:14.A 15.B
二、综合题
16.通过近年来内部结构调整、控制牧区草场载畜量等措施,内蒙古畜牧业传统养畜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全区牧畜总增数、良种和改良种牲畜比重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牲畜存栏连续4年超过1亿头只。
读世界部分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畜牧业可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
有人说我国牧区畜牧业属大牧场放牧业,你认为准确吗?请简要分析。
A地区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其畜产品的饲养方式主要是什么?
(2)世界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B国为发展畜牧业采取了哪些措施?
(3)D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
该区域发展农业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是什么?
(4)C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答案:(1)不准确。
我国牧区畜牧业一般以游牧业为主,牲畜数量少,规模小,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商品率低。
圈养。
(2)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
①培育良种牛;②改善交通运输条件;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3)混合农业优势: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制约因素:墨累─达令盆地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水源成为这里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条件。
(4)乳畜业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城市集中、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
17.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成为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典范,近几年,阿根廷的牛肉产量持续增长,可供应到世界各地的餐桌上,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该草原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2)与我国内蒙古牧区相比较,B处气候的优势是什么?
(3)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4)可采取哪些措施,促进该区大牧场放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2)气候温和,降水较多。
(3)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4)①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②饲养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看了高一地理《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测试试题的人还看:
1.宇宙中的地球高中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2.常见天气系统高中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3.全球气候变化高中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4.海水运动高中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