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精品一、框架结构填充墙: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第13.3.4-4条: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这与12ZG003第38页要求相同。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第6.3.4条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脱开或不脱开方法。
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宜采用填充墙与框架脱开的方法。
1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2)填充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柱间距宜不大于20倍墙厚且不大于4000mm ,柱宽度不小于100mm。
柱竖向钢筋不宜小于~10 ,箍筋宜为rTR 5,坚向间距不宜大于400mm。
竖向钢筋与框架梁或其挑出部分的预埋件或预留钢筋连接,绑扎接头时不小于30d ,焊接时(单面焊)不小于IOd (d为钢筋直径)。
柱顶与框架梁(板)应预留不小于15mm 的缝隙,用硅自同胶或其他弹性密封材料封缝。
当填充墙有宽度大于2100mm 的洞口时,洞口两侧应加设宽度不小于50mm的单筋混凝土柱;2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不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精品2)当填充墙有洞口时,宜在窗洞口的上端或下端、门洞口的上端设置钢筋泪凝土带,钢筋?昆凝土带应与过梁的混凝土同时浇筑,其过梁的断面及配筋由设计确定。
钢筋混凝土带的1昆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
当有洞口的填充墙尽端至门窗洞口边距离小于240mm 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门窗框;3)填充墙长度超过5m或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宜有拉接措施,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墙高度超过4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墙高超过6m时,宜沿墙高每2m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 。
6.5.2房屋顶层墙体,宜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7。
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12g614-1 第17页规定门洞大于2100mm时门洞两边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柱设置规范要求的构建应包括以下方面:
1. 尺寸和形状:规定柱高、柱顶、柱底和柱身的尺寸要求,以确保柱子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此外,还需要规定柱子的形状,如圆柱形、方柱形等。
2. 材料:规定柱子所使用的材料要求,如混凝土、石材、木材等。
要求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承受柱子自身的重量和外部力的作用。
3. 表面处理:规定柱子的表面处理要求,如涂刷、抛光、雕刻等。
要求柱子的表面光滑、无瑕疵,并能与建筑整体风格相协调。
4. 安装方式:规定柱子的安装方式和要求,如固定方式、连接方式等。
要求柱子安装稳固,能够承担起建筑物的重量和外部力的作用。
5. 防火性能:规定柱子的防火性能要求,如使用防火材料、设置防火涂料等。
要求柱子在火灾发生时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6. 美观要求:规定柱子的美观要求,如颜色、纹理等。
要求柱子的外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能够提升建筑物的整体美感。
7. 维护和保养:规定柱子的维护和保养要求,如定期清洁、修复破损部分等。
要求柱子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和美观性。
这些规范要求应根据具体的项目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确定,以确保柱子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需要与相关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及安全规范等进行协调,确保柱子与其他结构部件的配合和整体建筑的稳定性。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条:墙长年夜于5m 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越8m 或层高2 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越4m 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这与12ZG003第38页要求相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第条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纳脱开或不脱开方法.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宜采纳填充墙与框架脱开的方法.1 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纳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2) 填充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柱间距宜不年夜于20 倍墙厚且不年夜于4000mm ,柱宽度不小于100mm.柱竖向钢筋不宜小于~10 ,箍筋宜为rTR 5 ,坚向间距不宜年夜于400mm.竖向钢筋与框架梁或其挑出部份的预埋件或预留钢筋连接,绑扎接头时不小于30d , 焊接时(单面焊)不小于lOd (d 为钢筋直径).柱顶与框架梁(板)应预留不小于15mm 的缝隙,用硅自同胶或其他弹性密封资料封缝.当填充墙有宽度年夜于2100mm 的洞口时,洞口两侧应加设宽度不小于50mm 的单筋混凝土柱;2 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纳不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2) 当填充墙有洞口时,宜在窗洞口的上端或下端、门洞口的上端设置钢筋泪凝土带,钢筋?昆凝土带应与过梁的混凝土同时浇筑,其过梁的断面及配筋由设计确定.钢筋混凝土带的1昆凝土强度品级不小于C20 .当有洞口的填充墙尽端至门窗洞口边距离小于240mm 时,宜采纳钢筋混凝土门窗框;3) 填充墙长度超越5m 或墙长年夜于2 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宜有拉接办法,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墙高度超越4m 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墙高超越6m 时,宜沿墙高每2m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 .房屋顶层墙体,宜根据情况采用下列办法:7.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年夜于4m ,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12g614-1第17页规定门洞年夜于2100mm时门洞两边设置构造柱.12g614-1第18页如图所示:窗间墙不得小于1000mm!否则采用1、加钢筋砼自力柱;2、把该处的圈梁改成连梁设置等加固办法.高层在高规.2中有明确规定,若是两个相邻房间的窗,窗间墙不得小于1200mm!GB50011-2010第-4与12G614-1中墙长规定似乎有点矛盾.二、砌体结构:关于多层砖砌体房屋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要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规定:第条:1、楼电梯间的四角。
构造柱规范设置原则

蒸压加气块/烧结空心砖构造柱设置原则:
1、填充墙超过5m时,墙体中部应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间距宜不大于20倍墙厚且不大于4m。
2、非抗震设防地区的填充墙有大洞口时,洞口两侧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2.1m,≤3m)或构造柱(>3m)
3、抗震设防地区的填充墙有较大洞口d1时,洞口两侧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有大洞口d2时,洞口两侧设置构造柱
4、较长内外墙转角处和内外墙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
5、端部无连接的端悬墙,长度大于3倍墙厚时,应设置构造柱。
1.填充墙端部无连接,长度大于3倍墙厚但不大于L1时,应在端部设置边框;长度
大于L1时设置构造柱
2.转角填充墙短边大于L1时,转角应设置构造柱
6、抗震设防时,宽度较小的窗间墙应设置边框或者构造柱
1.洞边墙长度小于240mm,窗间墙小于310mm时,宜采用混凝土浇筑
2.窗间墙长度不小于310mm,不大于d3时,两端应设置边框
7、当窗裙墙或者砌筑栏板高度较大且长度大约3m时,中部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应不大于2.5m
8、屋面女儿墙高度较大时应设置女儿墙构造柱,女儿墙构造柱间距不大于2m。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1 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封缝。
当填充墙有宽度大于2100mm 的洞口时,洞口两侧应加设宽度不小于50mm 的单筋混凝土柱;2 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不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2) 当填充墙有洞口时,宜在窗洞口的上端或下端、门洞口的上端设置钢筋泪凝土带,钢筋?昆凝土带应与过梁的混凝土同时浇筑,其过梁的断面及配筋由设计确定。
钢筋混凝土带的1昆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 。
当有洞口的填充墙尽端至门窗洞口边距离小于240mm 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门窗框;3) 填充墙长度超过5m 或墙长大于2 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宜有拉接措施,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墙高度超过4m 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墙高超过6m 时,宜沿墙高每2m 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 。
6.5.2房屋顶层墙体,宜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7。
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 ,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12g614-1第17页规定门洞大于2100mm时门洞两边设置构造柱。
12g614-1第18页如图所示:窗间墙不得小于1000mm!否则采取1、加钢筋砼独立柱;2、把该处的圈梁改成连梁设置等加固措施。
高层在高规6.1.1.2中有明确规定,若是两个相邻房间的窗,窗间墙不得小于1200mm!GB50011-2010第13.3.4-4与12G614-1中墙长规定似乎有点矛盾。
二、砌体结构:关于多层砖砌体房屋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要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规定:第7.3.1条:1、楼电梯间的四角2、楼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3、外墙四角和对应转角4、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5、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6、较大洞口两侧。
(内墙指不小于2.1m的洞口;外墙在内外墙交接处已设置构造柱时应允许适当放宽,但洞口侧墙体应加强。
)构造柱最小截面240×180mm,纵向钢筋4根12,箍筋间距不宜小于250mm,且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做马牙槎,并每隔500mm设置2根6的拉结钢筋,拉结钢筋伸入墙体不小于1m,构造柱下端伸入室外地面以下不小于500mm,或与埋深不小于500mm的地圈梁相连。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一、框架结构填充墙: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2010第13.3.4-4条:墙长大于5m 时,墙顶与XXX有拉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这与12ZG003第38页要求相同。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2011第 6.3.4条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脱开或不脱开方法。
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宜采用填充墙与框架脱开的方法。
1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2)填充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柱间距宜不大于20倍墙厚且不大于4000mm,柱宽度不小于100mm。
柱竖向钢筋不宜小于~10,箍筋宜为rTR 5,坚向间距不宜大于400mm。
竖向钢筋与框架梁或其挑出部分的预埋件或预留钢筋连接,绑扎接头时不小于30d,焊接时(单面焊)不小于lOd (d为钢筋直径)。
柱顶与框架梁(板)应预留不小于15mm的缝隙,用硅自同胶或其他弹性密封材料封缝。
当填充墙有宽度大于2100mm的洞口时,洞口两侧应加设宽度不小于50mm的单筋混凝土柱;2当添补墙与框架接纳不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划定:2)当填充墙有洞口时,宜在窗洞口的上端或下端、门洞口的上端设置钢筋泪凝土带,钢筋?昆凝土带应与过梁的混凝土同时浇筑,其过梁的断面及配筋由设计确定。
钢筋混凝土带的1昆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
当有洞口的填充墙尽端至门窗洞口边距离小于240mm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门窗框;3)添补墙长度超过5m或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墙顶与XXX有拉接措施,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墙高度超过4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毗连的水平系梁,墙高超过6m时,宜沿墙高每2m设置与柱毗连的水平系梁,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
6.5.2衡宇顶层墙体,宜根据情况采纳下列措施:7。
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12g614-1第17页规定门洞大于2100mm时门洞两边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设置规范

构造柱设置规范
构造柱设置规范:
1.适用于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可根据实际工程采用单排布置、多排布置和混合布置。
2.当采用单排布置时,应根据施工技术条件和抗震设防要求确定间距;当采用多排布置时,间距宜为每米4~6m。
3.当设置构造柱有困难时,可在梁柱节点处构造柱与框架柱的交叉点或柱端设置构造柱。
4.当采用双排布置时,应在相邻两个抗震等级之间增设一道抗震缝。
5.剪力墙结构的水平向构造柱间距应满足建筑平面设计要求;竖向构造柱的间距可按有关规定执行。
6.高层建筑结构中,竖向钢筋不宜少于1/3,剪力墙底部钢筋不宜少于2/5。
在地下室、多层民用工程中,不得超过地下室高度的2/5;在多层民用建筑中,除考虑抗震外不得超过4m。
7.当住宅建筑高度小于24m时,采用剪力墙结构;小于22m 时,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大于22m时,采用砌体结构;在框架-剪力墙立面相交处应设置构造柱(当不具备设置构造柱条件时)。
7.对建筑平面设计有特殊要求或抗震设防要求可能变化的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等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8.对于大跨度和超长跨度的超高层建筑可根据不同的抗震设防要求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当不能设置竖向构造柱时应在剪力墙底部设置平面尺寸不小于60 cm×60 cm、高度不低于100 cm、长度不超过200 cm的抗侧力钢筋网。
10.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高度为100m 或12层及以上时,其水平向钢筋网宜沿结构高轴方向布置;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10、高度为12层以下时,其水平向钢筋网宜沿纵墙或横墙面对称布置;当抗震设防烈度为10及以上且地震作用较大时,除考虑其水平向钢筋网外应适当加密。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有规范要求,具体如下:一、构造柱的设置构造柱设置位置的规定规范要求无论房屋层数和地震烈度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设置构造柱。
二、构造柱的构造1.构造柱应与圈梁连接,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的纵筋上下贯通。
隔层设置圈梁的房屋,应在无圈梁的楼层设置配筋砖带。
仅在外墙四角设置构造柱时,在外墙上应伸过一个开间,其它情况应在外纵墙和相应横墙上拉通,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四皮砖,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5级。
2.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毫米,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米或伸至洞口边。
3.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采用240×180毫米,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尺寸,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柱,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mm,并不得小于15mm,也不宜大于25mm。
纵向钢筋应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圈梁和构造柱的交接处,圈梁钢筋应放在构造柱钢筋的内侧,即把构造柱当作圈梁的支座,这样对结构有利。
4.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地下500mm,宜在柱根设置120mm厚的混凝土座,将柱的竖向钢筋锚固在该座内,这样有利于抗震,方便施工。
当有基础圈梁时,可将构造柱竖向钢筋锚固在低于室外地面下50mm的基础圈梁内。
若遇基础圈梁高于室外地面(室内、外高差较大),仍应将构造柱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在柱根设置120mm厚的混凝土座。
当墙体附有管沟时,构造柱埋置深度应大于沟的深度。
三、构造柱的配筋1.构造柱纵筋不宜小于4φ12,对于边柱、角柱不宜少于4φ14。
七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填充墙长度超过5m 或墙长大于2 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宜有拉接措施,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墙高度超过4m 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墙高超过6m 时,宜沿墙高每2m 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 。
,宜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7。
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 ,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
12g614-1第17页规定门洞大于2100mm时门洞两边设置构造柱。
12g614-1第18页如图所示:
窗间墙不得小于1000mm!否则采取1、加钢筋砼独立柱;2、把该处的圈梁改成连梁设置等加固措施。
高层在高规,若是两个相邻房间的窗,窗间墙不得小于1200mm!
GB50011-2010第
二、砌体结构:
关于多层砖砌体房屋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要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规定:
第
1、楼电梯间的四角
2、楼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
3、外墙四角和对应转角
4、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
5、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
6、较大洞口两侧。
(内墙指不小于2.1m的洞口;外墙在内外墙交接处已设置构造柱时应允许适当放宽,但洞口侧墙体应加强。
)
构造柱最小截面240×180mm,纵向钢筋4根12,箍筋间距不宜小于250mm,且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做马牙槎,并每隔500mm设置2根6的拉结钢筋,拉结钢筋伸入墙体不小于1m,构造柱下端伸入室外地面以下不小于500mm,或与埋深不小于500mm的地圈梁相连。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第6.2.8 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下列数值时,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
1 对240mm 厚的砖墙为6m; 对180 mm 厚的砖墙为4.8m;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