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日历是资料收集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在我们的天气日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复习题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复习题一、填空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4、(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5、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6、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7、使用温度计前,先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手上约一分钟,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
8、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3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10、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11、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12、(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13 )个等级。
13、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4、(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5、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天气》●天气: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及气候不同。
通常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天气日历: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降水情况、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根据天气日历,可以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温度及气温:①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②温度计的使用: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及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③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④计算: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之和÷2;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⑤气温随时都在变化着,整理、分析气温记录,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气温变化的规律。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在35℃的气温下,人体感到炎热难耐;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寒冷。
※设置百叶箱要注意:第一,百叶箱不能设在水泥地上,最好设在草坪上;第二,要保持百叶箱通风;第三,要朝北方开;第四,离地面要有1.5米左右的距离。
●风向及风速:①风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风有风向、风力两个特征,通过事物的变化我们可以感知和观测风的方向和力量。
②(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③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进行计算。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分层次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分层次同步练习班级:姓名:同学们:练习开始了,希望你认真审题,细致做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练习。
祝你收获满满,学习进步,榜上有名!一、填空题1.制作,是我们长时间坚持观察记录天气的好方式。
2.气象预报:明天金华阴有小雪,气温3℃—11℃,北风3级。
在这则气象预报中,包含的天气信息有、。
3.右图是小科记录的2023年1月19日的天气,这一天的天气是,小科用小风旗测得的风向是,风速等级为。
他还测了当天9时的气温(如右图),气温为。
4.通过对中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可以助我们认识天气,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5.我们在制作天气预报时的步骤是(填序号)。
①数据收集②发布天气预报③天气会商④生成数值天气预报⑤气象员做出预报二、判断题6.利用降水量变化柱状图,我们可以了解一段时间内的降水情况。
()7.制作天气日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
()8.我们应该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观察天气。
()9.天气现象可以从气温、风向、风速、降水量等方面描述。
()10.《气象科技小报》要写些同学们想要了解的知识。
三、单选题11.关于制作天气日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每天都要安排成员进行记录B.要尽量在每天同一时间观察天气C.周末和假期可以不用进行记录12.在观测记录一个月的天气活动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测B.尽量每天在不同地点进行观察记录C.遇到恶劣天气,应该停止观察记录13.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请出行车辆注意安全”,明天适合的活动是()。
A.晒被子B.室外打羽毛球C.室内看书14.小科在整理天气日历时,不能记录在“我的天气日历”中的是()。
A.台风B.四季如春C.雾霾15.在做天气日历时,下面做法比较科学的是()。
A.忘记记录时后面补记一下B.相同天气可以不记C.记录时分类别记录详细四、综合题16.天气日历。
(1)根据表格回答,1月1日最高气温是℃,最低气温是℃;当天的天气是。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天气1、我们关心天气1)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
2)今天天气怎样?(从云量、降雨量、风向和风速、气温等天气特征来描述今天的天气)2、天气日历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
3、温度与气温1)温度对天气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
每天就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3)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温度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温度也可能不一样。
4、风向和风速1)风向和风速用来描述风的基本特征。
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2)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描述。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3)风的速度是以每秒风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我们把风速记为三个等级:0,1,25、降水量的测量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降水常见形式:雨、雪、冰雹。
2)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3)降水量等级表(课本13页)6、云的观测1)天空中漂浮的白云实际上是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和多少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
3)云的分类:积云、层云、卷云。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
如果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雨层云。
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
积云通常与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阵雨天气。
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第二单元溶解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如:食盐、糖、味精;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如:面粉、沙子。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四年级科学复习题学案(上册)第一单元天气一、填空题。
1、气温是指在阴凉、通风的室外测出的温度范围。
2、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3、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时间、云量、降水量、气温、风速、风向。
4、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5、测量天气的工具有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风速仪等。
6、一天当中,清晨气温最低、正午气温最高、傍晚气温偏低。
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8、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史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可用直筒、透明的玻璃杯来制作。
测量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0、气象学家根据云高度和形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11、人们常说降雨就是降水是不正确的,降水指的是降雨、下雪、下冰雹、下雾等。
12、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1、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2、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
(√)3、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4、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点测量。
(√)5、我们在制作天气日历中,每天都要观察、记录天气情况,但周末和假期可以不记录。
(×)6、我们每天测量温度的时间和地点要一致。
(√)7、某地测24小时降水量是26毫米,这是中雨。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A)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A、风向B、风向标2、一天中什么时间的气温最高?(C)A、早上8:00B、中午12:00C、下午2:00D、下午4:003、我们可以使用一些(A)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A、天气符号B、天气日历C、风向标4、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B)个等级。
浙江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第二课:《天气日历》3.常用的天气符号有: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2.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
第三课:《温度与气温》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
2.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第四课:《风向和风速》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测量风速的仪器叫风速仪。
3.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
我们也可以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风)、1级(微风)、2级(大风)。
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3.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共6个等级。
第六课:《云的观测》1.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天。
3.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
层云是指靠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云;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
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1.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我们还可以借助动物、植物推测天气。
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整理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如:食盐),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如:沙、面粉)。
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一、填空题。
(1)天气日历包括、、等方面的天气信息。
(2)通过前面的学习,测量天气特征用到的工具有、、等。
二、判断题。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天气日历。
()
(2)学会使用天气符号可以帮助我们制作“天气日历”。
()(3)对天气进行连续观测和记录,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
(4)一个地方一周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
三、选择题。
(1)下列谚语中预示即将下雨的是()。
A.天上鱼鳞斑, 晒谷不用翻
B.云钩向哪方, 风由哪方来
C.云往南, 水涨潭; 云往西, 披蓑衣
(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空气的流动
B.温度的变化
C.太阳的光照
(3)“今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这句话描述的是()
A.气象
B. 天气
C. 气候
(4)“每年的7 月下旬和8 月上旬是北京的雨季。
”这句话描述的是()
A.气象
B.天气
C.气候
先
思
考
再
看
答
案
一、(1)风降水量气温(2)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
二、√√√×
三、CABC。
天气日历表模板

天气日历表模板
一月
1日:晴天
6日:多云
12日:阴天
18日:小雨
24日:大雨
30日:雪
二月
4日:晴天
10日:多云
16日:阴天
22日:小雨
28日:大雨
三月
5日:晴天
11日:多云
17日:阴天
23日:小雨
29日:大雨
四月
3日:晴天
9日:多云
15日:阴天
27日:大雨
五月
2日:晴天8日:多云14日:阴天20日:小雨26日:大雨
六月
1日:晴天7日:多云13日:阴天19日:小雨25日:大雨
七月
3日:晴天9日:多云15日:阴天21日:小雨27日:大雨
八月
4日:晴天10日:多云
22日:小雨28日:大雨
九月
2日:晴天8日:多云14日:阴天20日:小雨26日:大雨
十月
1日:晴天7日:多云13日:阴天19日:小雨25日:大雨
十一月
3日:晴天9日:多云15日:阴天21日:小雨27日:大雨
十二月
4日:晴天
16日:阴天22日:小雨28日:大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
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3、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5、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6、降水的开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7、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8、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9、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10、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
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11、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
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12、纤细的雨头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溶解
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2、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两低”。
两低:液面低于滤纸,滤纸低于漏斗口。
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紧烧杯的内壁。
3、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透明的溶液,它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
4、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5、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听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6、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7、一杯水(100毫升)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8、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10、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1、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2、人们利用“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声音
5、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处,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
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
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9、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
10、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
12、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一、判断题
()1、面粉可以均匀地溶解在水里。
()2、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在太阳暴晒的情况下食盐和水一起蒸发了。
()4、天气预报图中的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5、每天教室里的温度和教室外的温度是一样的。
()6、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7、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8、每天记天气很麻烦,也没必要。
二、选择题
1、()可以溶解在里。
()
A、面粉
B、高锰酸钾
C、沙子
2、“可乐”里面含有大量的()。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3、()是测量温度的仪器。
()
A、温度计
B、风向标
C、雨量器
三、填空题(每空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可以溶解在水里。
2、________、________可以加快溶解。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使通常把云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记录天气通常都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等。
6、我们比较云量的多少把天气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可以使浓盐水底部的食盐溶解。
四、简答题。
(每题15分)(可以不做,但必须打印出来)
1、根据下面的表格画一张折线图。
时间(时) 10 11 12 13 14 15 16
温度(℃)24 25 27 28 30 29 27
℃
31
29
27
25
23
21
10 11 12 13 14 15 16 时
2、如果你要知道100毫升的水可以溶解多少白糖,你需要哪些材料?你应该怎样设计实验?请你都写下来。
我需要的材料:
我的实验步骤:
三、声音
一、填空题
1、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
2、(耳朵)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它的单位是()。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它的单位是()。
4、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5、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振动越慢,声音越()。
6、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杯口,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低)。
二、判断题
1.耳朵可以长时间使用,所以也可以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
2.噪声只会影响我们的听力,与身体健康没有多大关系。
()
3、当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
4、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不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
()
5、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
我们的身体: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
四个部分。
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它()我们的身体,保护
我们的(),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
3、骨骼与()、()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交换,使()进入血液,同时排
出()。
5、人的呼吸器官有()、()、()、()、()和()等。
6、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
7、我们的牙齿可分为()、()、()
8、人的一切活动需要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如身体的肢体活动由()、()、()共同完成,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血液,需要的能量来自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二、判断题
1、身体工作时,需要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
2、骨骼能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输送营养。
()
3、我们呼出来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
4、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回到心脏。
()
5、食物进入人体后,先后经过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
()
6、口腔对食物的初步消化,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
7、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所以呼吸次数会增加。
()
8、运动时,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的氧气。
()
9、食物中的养分是在胃中被吸收的。
()
11、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10、在呼吸器官中,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