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同步练习(附答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时《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时《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我讲授了《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一课,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他们学 会了管理自己,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们发言很积极, 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 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 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不足之处: 1.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 2.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 1.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 2.教师应让学生多 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二、说学情
通过前面六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天气信息包括测量气温、 降水量、云和风等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天气观察和记录,学生已经在 天气日历中记录了很多天气信息。但是,学生所记录的信息数量较多且 零散,缺少整理和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天气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2. 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 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3. 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科学探究】: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 行解释。 【科学态度】: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并意识到天气的变化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休戚相关。
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预设:有的同学记录信息有缺少,其他同学补 充。有的同学还关注到空气质量等其他因素,可以作为补充。)
2. 出示气象学家的天气日历,小组对比学习,讨论。 3. 提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整理和总结天气日历呢?(预设:云量 、风力、风向、降水量、气温等)
4. 揭示课题: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板书) (6)、打孔,比谁先流完 。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天气(新)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天气(新)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天气日历包括()、()、()等方面的天气信息.【答案】风降水量气温【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天气日历.【解答】天气日历包括风、降水量、气温等方面的天气信息.故此题的答案是风、降水量、气温.2.【答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测量天气特征用到的工具有()、()、()等.【答案】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测量天气特征的工具.【解答】测量天气特征用到的工具有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等.故此题的答案是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3.【答题】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天气日历.()【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天气日历的概念.【解答】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天气日历.故此题是正确的.4.【答题】学会使用天气符号可以帮助我们制作“天气日历”.()【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制作天气日历.【解答】我们学习使用天气符号可以帮助我们制作“天气日历”.故此题是正确的.5.【答题】对天气进行连续观测和记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天气变化.【解答】对天气进行连续观测和记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故此题是正确的.6.【答题】一个地方一周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气候.【解答】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故此题是错误的.7.【答题】下列谚语中预示即将下雨的是().A.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B. 云钩向哪方,风由哪方来C. 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天气现象.【解答】A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表示天上的云彩一片一片的,像鱼鳞一样,天气就会晴朗,光照就很好,谷子不用翻就能晒好了;B云钩向哪方,风由哪方来:云钩指的是钩卷云的尾部,出现在高空,有时上端有小钩,也有排列成行的。

上端小钩所指的方向便是高空风的方向,而高空风往往又与地面相联,所以根据云钩方向大体可测知风的来向;C云往南,水涨潭是说要下雨了,水涨满潭;云往西,披蓑衣是说要下雨了披上蓑衣;选C.8.【答题】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A. 空气的流动B. 温度的变化C. 太阳的光照【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风.【解答】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选A.9.【答题】“今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这句话描述的是()A. 气象B. 天气C. 气候【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天气.【解答】“今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这句话描述的是天气.选B.10.【答题】“每年的7月下旬和8月上旬是北京的雨季.”这句话描述的是()A. 气象B. 天气C. 气候【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气候.【解答】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每年的7月下旬和8月上旬是北京的雨季.”这句话描述的是气候.选C.11.【答题】我们把每天记录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______。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5.针对风的情况统计,分别找出刮风了和没有刮风的天数,以及风最大的那天的风速和风向。完成记录单后,小组讨论你们的发现。
6.回顾气温柱状图的画法。
7.拓展常用的数据统计图:表格法、柱状图法、折线图法。
8.观察气温柱状图,判断该数据是在什么条件下测得的?由此复习测量一天的气温、比较不同地点的温度与测量一个月气温的测量条件。
教学过程
个性化备课
一、创设情境
今天,村长给羊羊们上了一节有关天气的科学课,当讲到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时,小羊们非常的感兴趣,也想成为他那样的科学家。他就是气象学的创始人竺可桢,在他晚年眼睛看不见的时候依旧可以判断天气和季节的到来,为农民伯伯们耕作各种粮食庄稼提供了很大了帮助。
竺可桢从小就爱记录有关天气的内容,要想成为像他那样的科学家,我们就要养成观察记录和分析的好习惯。今天村长将带领小羊们将之前记录的天气日历进行整理和分析。
9.观察思考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以及这一个月气温的变化情况。
10.观察降水量柱状图,思考从图中发现的信息,并拓展平均降水量的计算方法。
三、归纳与总结
1.经过对天气日历的整理与分析,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有什么特点?
2.描述天气的变化,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等方面进行观察。
3.天气的变化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呢?
4.天气:一个地区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
5.在不同的地区,因为气候的同会有不同的自然景象。例如,深圳的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云南则四季如春,南极则四季冰雪覆盖,撒哈拉沙漠则四季干旱,而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则全年多雨。
6.因此,对天气的长期观察有利于我们认识到这个地区的气候变化。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记录发现了季节的变化规律,由此出现了24节气歌,对我国的农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告诉我们何时播种、何时收成。不仅对种植庄稼还有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产生了影响。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分层次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分层次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分层次同步练习班级:姓名:同学们:练习开始了,希望你认真审题,细致做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练习。

祝你收获满满,学习进步,榜上有名!一、填空题1.制作,是我们长时间坚持观察记录天气的好方式。

2.气象预报:明天金华阴有小雪,气温3℃—11℃,北风3级。

在这则气象预报中,包含的天气信息有、。

3.右图是小科记录的2023年1月19日的天气,这一天的天气是,小科用小风旗测得的风向是,风速等级为。

他还测了当天9时的气温(如右图),气温为。

4.通过对中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可以助我们认识天气,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5.我们在制作天气预报时的步骤是(填序号)。

①数据收集②发布天气预报③天气会商④生成数值天气预报⑤气象员做出预报二、判断题6.利用降水量变化柱状图,我们可以了解一段时间内的降水情况。

()7.制作天气日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

()8.我们应该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观察天气。

()9.天气现象可以从气温、风向、风速、降水量等方面描述。

()10.《气象科技小报》要写些同学们想要了解的知识。

三、单选题11.关于制作天气日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每天都要安排成员进行记录B.要尽量在每天同一时间观察天气C.周末和假期可以不用进行记录12.在观测记录一个月的天气活动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测B.尽量每天在不同地点进行观察记录C.遇到恶劣天气,应该停止观察记录13.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请出行车辆注意安全”,明天适合的活动是()。

A.晒被子B.室外打羽毛球C.室内看书14.小科在整理天气日历时,不能记录在“我的天气日历”中的是()。

A.台风B.四季如春C.雾霾15.在做天气日历时,下面做法比较科学的是()。

A.忘记记录时后面补记一下B.相同天气可以不记C.记录时分类别记录详细四、综合题16.天气日历。

(1)根据表格回答,1月1日最高气温是℃,最低气温是℃;当天的天气是。

科研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时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科研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时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二、填空题。 1.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 整 理 和 分析 ,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了解 天气变化 的一些规律。 2.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 气候 。
三、如图是典典的天气日历,请仔细观察11月3日 11月4日 11月5日 11月6日 11月7日
第三单元 天气 第7课时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基础过关


创新培优

一、选择题。 1.通过整理天气日历,不能了解到的是( C )。
A.这一个月以来的气温变化 B.这一个月以来的降雨量情况 C.下一个月的风向和风速 2.在做天气日历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A.尽量在每一天相同的时间段进行观测记录 B.遇到周末或者假期,应该停止记录 C.某一天忘了记录,随便填写一个数据凑数
多云 20℃
阴18℃ 阴18℃ 阴17℃ 晴18℃ 晴19℃ 阴16℃
北风1级 北风1级 东风2级 东风1级 东风1级 0级
1.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云量、 气温 、 降雨量 、 风速 和风向等天气信息。 2.根据天气日历可以发现,11月前7天的最高气温是 20℃ 。 3.这一周出现最多的天气是 阴 (填“阴”“晴”或“多云”)。 4.11月1日的记录有一部分被损坏了,但典典那天正好担任旗手, 他清楚地记得国旗升到旗杆顶端后,立即随风向南展开,据此可判 断当时的风向是 北风 。如果用自制风旗来测量风力,那么应该 记录为 大风(或2级) 。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3.7《整理我们的天气》同步练习(含解析)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3.7《整理我们的天气》同步练习(含解析)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3.7《整理我们的天气》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天气符号,表示多云的是()。

A.B.C.2.观察下面三幅图,图中所代表的天气与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比较合理的是()。

A.阴天晒被子B.晴天放风筝C.雷雨天捕鱼3.“2021年7月3日,杭州阴有时有阵雨或雷雨,雷雨时局部可伴有短时暴雨。

今天偏东风34级阵风5级。

白天最高气温28度,平均相对湿度80%。

”这一天的时间里,杭州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称为()A.气候B.天气C.季节4.在使用图形符号来表示天气信息时,图中这样的符号通常用来表示()。

A.晴天B.阴天C.多云5.同学用“大雪纷飞”“阴云密布”“风和日丽”来描述______。

A.天气B.气候C.云量二、填空题6.看图思考,该月气温的范围是( ),该月的气温让人感觉( )。

7.时间与日期、云量、_________、________、风向风速等是我们记录天气日历时要关注的天气特征。

8.如图所示,在我们制作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和时间、风速和风向等。

9.该天气符号表示的是_________,表示的是_________。

10.整理、分析______,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三、判断题11.分析统计一个月的天气日历,可以找出这个月降雨的是哪几天。

( )12.天气和气候都是指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 )13.天气变化没有规律。

( )14.“大雪飘飘”阴云密布””风和日丽”都是描述气候的。

( )15.不同的天气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影响,所以经常关心天气、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科学的生活(比如出行、衣着、生产劳动等)。

( )四、综合题16.以下是兰兰某天经过观测得到的天气信息:多云,东南风1~2级,12℃。

(1)这份天气信息中包含的天气现象有云量、( )、( )、( )。

(2)兰兰获得的天气信息“东南风1~2级”,应该是用( )测得的。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天气第7课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天气第7课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2.表示夏季开始的节气是( B )
A.夏至
B.立夏
C.小暑
3.“每年的7月下旬和8月上旬是北京的雨季。”这句话描述的
是( B )
A.气象
B.天气
C.气候
4.如果要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下列做法中我们不能采用 的是( C ) A.尽可能在每一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B.尽可能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 C.遇到周末或节假日,我们可以暂时停止观察
1.请你在右图中画出这一周的“日期—气温”柱状图。 “日期—气温”柱状图
2.6月4日的气温比其他几日都要高,原因可能是( A )。 A.晴朗天气 B.雨雪天气 C.雷雨天气
3.在天气日历中,除了要记录日期、时间和气温外,还要记 录哪些内容? 降水量、云量、风速、风向等方面的天气特征。
二、重点实验整理天气日历。
一、填空题。
1.天气日历包括 风向
、 降水量 、
气温
等方面的天气信息。
2.气候是指一个地区 多年
的天气平均状况,不同
地区气候 各不相同 。
3.长时间对天气进行观察、记录、统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
个地方的
气候 。
二、判断题。 1.对天气进行连续观测和记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 气,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 ) 2.“今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这句话描述的是这个地区的 气候。( × ) 3.制作天气日历,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即可,不用天天观察记 录。( × )
四、生活应用题。 根据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把对应的节气填在相应 的季③④⑧
五、实验分析题。 下面是某小组记录的一周内的气温情况,请你结合表格
中的数据解决问题。

教科版(2023秋)科学 三年级上册 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教科版(2023秋)科学 三年级上册 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教科版(2023秋)科学三年级上册 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同步练习(含答案)3.7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同步练习教科版(2023秋)三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下面的天气符号中,()表示下雪天。

A.B.C.2.下面是某一天甲、乙、丙三个城镇的气温和降水量记录表。

下雪的城镇是()。

城镇甲城镇乙城镇丙气温(℃)14 -4 -15降水量(毫米)15 15 0A.甲B.乙C.丙3.下列选项中,描述天气特征的是()。

A.阴云密布B.春暖花开C.四季分明4.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是属于()的节气。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5.记录我们每天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

A.天气表B.气温表C.天气日历D.时间表6.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天气的是()。

A.风和日丽B.四季如春C.骤风急雨7.下面关于天气日历的记录,说法比较合理的是()。

A.天气日历要记录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B.记录天气日历需要每天观察天气实际情况C.天气日历的记录需要我们每天看手机的天气预报8.“秋处露秋寒霜降”里面的“寒”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A.大寒B.小寒C.寒露二、判断题9.晴天的空中一丝云都不会有。

( )10.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只要记录云量和降水量,其他的信息不用记录。

( )11.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是相同的。

( )12.观察天气写天气日历时,若遇到节假日则不需要记录。

( ) 13.在进行天气记录时,遇到周末和假期,应停止观察。

( )三、连线题14.把下面图标和名称请连在一起。

雨夹雪晴雨量器大雨多云风向标四、简答题15.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有哪些?16.请你说一说今天的天气如何。

五、实验题17.根据“一天的气温记录表”,绘制出气温柱状图,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时间八点10点12点14点16点气温7℃ 9℃ 12℃ 15℃ 11℃1.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柱状图。

2.一天中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六、综合题18.根据新闻报道,台风“圆规”体型庞大,它的北侧和副高合力形成的东风急流很强盛,将海上的水汽运输到陆地,形成降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附答案)
3.7.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一、填空题。

(1)天气日历包括、、等方面的天气信息。

(2)通过前面的学习,测量天气特征用到的工具有、、
等。

二、判断题。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天气日历。

()
(2)学会使用天气符号可以帮助我们制作“天气日历”。

()
(3)对天气进行连续观测和记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
(4)一个地方一周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
三、选择题。

(1)下列谚语中预示即将下雨的是()。

A.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B.云钩向哪方,风由哪方来
C.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
(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空气的流动
B.温度的变化
C.太阳的光照
(3)“今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这句话描述的是()
A.气象
B.天气
C.气候
(4)“每年的7月下旬和8月上旬是北京的雨季。

”这句话描述的是()
A.气象
B.天气
C.气候
四、根据乐乐的统计表,回答问题
(1)在乐乐的记录中,有天是晴天,天是阴天,天是多云。

(2)根据乐乐的记录,将“常见的天气”一栏补充完成,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方框里画“√”。

(3)这个月的云出现最多。

(4)这个月主要是向的风。

五、仔细阅读以下“某月气温柱状图”,并回答问题。

(1)该月的气温范围是()
(2)从图中可以发现本月气温()
A.炎热
B.舒适
C.寒冷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