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电流测试卷
恒定电流综合测试

恒定电流综合测试考试范围:恒定电流;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7分)1.(本题3分)一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g =1 mA ,内阻为200 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0.5 A 的电流表,则应在电流表上( )A .并联一个约为200 Ω的电阻B .并联一个约为0.4 Ω的电阻C .串联一个约为0.4 Ω的电阻D .串联一个约为200 Ω的电阻2.(本题3分)关于电阻、电阻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阻率ρ的单位是ΩB .把一根长导线拉长至原来的3倍,其电阻变为原来的9倍C .把一根长导线截成等长的三段,则每段的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三分之一D .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的材料导电性能越好3.(本题3分)要测绘一个标有“3V 、0.6W ”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3V 。
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图中的( )A .B .C .D .4.(本题3分)如图所示,理发用的电吹风机中有电动机和电热丝,电动机带动风叶转动,电热丝给空气加热,得到热风将头发吹干,设电动机的线图电阻为1R ,它与电热丝的电阻2R 串联,接到直流电源上,电吹风机两端电压为U ,电流为I ,消耗的电功率为P ,则有( )A .P UI <B .()212P I R R <+C .P UI >D .()212P I R R >+5.(本题3分)关于电阻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阻率是表征材料导电性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导电的性能越好B .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超导体是指当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一临界温度时,它的电阻突然变为零D .有些的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通常用它们制成标准的电阻6.(本题3分)某同学拿了一根细橡胶管,里面灌满了盐水,两端用粗铜丝塞住管口,形成一段封闭的长度为20cm 的盐水柱.测得盐水柱的电阻大小为R 。
最新高中物理《恒定电流》综合测试卷(附答题卡与参考答案)

高中物理《恒定电流》综合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40分,1----6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7----10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一根电阻丝在某段时间内通过2C 的电荷量所消耗的电能为8J 。
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该电阻丝的电荷量为4C ,则该电阻丝消耗的电能为( )A .8JB .16JC .24JD .32J2、在如图所示的虚线框内有一个未知电路,测得它的两端点a 、b 之间的电阻 是R ,在a 、b 之间加上电压U ,测得流过这个电路的电流为I ,则未知电路的 电功率一定是( )A .I 2RB .RU 2C .UID .UI- I 2R3、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 、定值电阻R 0和理想电流表○A 组成的电路接在恒定电压上,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P 端向Q 端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将( )A .一直减小B .一直增大C .先减小后增大PD.先增大后减小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由于电阻元件发生短路或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小但不为零,同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若电源的内阻可以忽略,则可能出现的故障时()A.R1短路B.R1断路C.R2断路D.R2短路5、如图所示,电路中R T为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R1和R2均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带电微粒恰好能沿图中水平虚线从平行金属板两极板间匀速通过。
若R T的温度升高,电源的内阻可以忽略。
则()A.通过R1的电流减小B.通过R2的电流增大C.带电微粒将往上偏做直线运动D.带电微粒将往下偏做曲线运动6、如图甲所示,两根横截面积相同的不同材料制成的导线Ⅰ和Ⅱ,串联后接入电路。
若导线上任意一点的电势ϕ随该点与a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导线Ⅰ和Ⅱ的电阻率分别为1ρ和2ρ,电阻分别为R1和R2,则()A. 1ρ<2ρ,R1<R2B. 1ρ>2ρ,R1<R2C. 1ρ<2ρ,R1>R2D. 1ρ>2ρ,R1>R2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表改装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表的○G和一个变阻器R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B.甲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C.乙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D.乙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8、如图所示,用甲、乙、丙三个电动势E相同而内阻r不同的电源,分别给定值电阻R供电。
恒定电流检测题及答案

恒定电流测验(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1─8题、11、12各7分,9、10、13各题10分.1.如图1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的阻值都相同,额定功率也相同,当电压U升高时,先烧坏的电阻应是[ ]A.R1和R2B.R3C.R4D.R52.如图2所示电路,电键K原来是闭合的,当K打开时,安培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电池内阻符号为r)[ ]A.r=0时示数变大,r≠0时示数变小B.r=0时示数变小,r≠0时示数变大C.r=0时,r≠0时示数都变大D.r=0时示数不变,r≠0时示数变大3.如图3所示,电池参数为ε、r,当滑线电阻的动片P由a向b滑动的过程中,安培表、伏特表的示数变化情况[ ]A.安培表先减小后增大,伏特表先增大后减小B.安培表先增大后减小,伏特表先减小后增大C.安培表一直减小,伏特表一直增大D.安培表一直增大,伏特表一直减小4.有四个电源,电动势均为6v,内阻分别为r1=1Ω,r2=2Ω,r3=r4=4Ω,今欲向R=2Ω的负载供电,选用哪种电源能使R上得到的功率最大?[ ]A.内阻1Ω的B.内阻2Ω的C.内阻4Ω的D.两个4Ω的并联5.图4所示,R1和R2的规格为“4W100Ω”,R3的规格为“1W100Ω”,当A、B端加电压通电时,这部分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A.9W/8B.1.5WC.3WD.9W6.电池电动势大小等于[ ]A.开路时,电池两极间的电势差B.沿整个闭合电路非静电力移动单位电量所做的功C.移动单位电量经过电池所做的功D.每单位电流流过整个闭合电路,电池所供给的功率7.如图5所示,四只灯泡规格相同,全部发光,比较其亮度正确的是 [ ]A.灯C比D亮B.灯C比B亮C.灯A和C一样亮D.灯A和B一样亮8.用伏安法测电阻R,按图6中甲图测得的结果为R1,按乙图测得为R2,若电阻的真实值为R,则[ ]A.R1>R>R2B.R1<R<R2C.R>R1,R>R2D.R<R1,R<R29.一只表头的满度电流Ig=100μA,内阻Rg=1kΩ,现将表头改装成安培,伏特两用表,如图7所示,R1=10.1Ω,R2=1.49kΩ(1)用oa两端时是什么表?量程多大?(2)用ob两端时是什么表?量程多大?10.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电健K1断开时,电健K2分别接到M端和N端,伏特表的示数之比U1:U2=4:3,电健K1接通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a点,ac间电阻为R1,将K2分别接到M端与N端时,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恰好都是4瓦.若变阻器的滑片移到b点,bc间电阻为R2,R2=R1/4,K2接到N端时,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也是4W;那么,将K2再接到M端时,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Px是多少W?(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恒定不变,伏特表对测量的影响忽略不计)11.如图9,ε=10V,内阻不计,R1=4Ω,R2=6Ω,C=30μF.(1)闭合开关K,求稳定后通过R1的电流.(2)然后将开关k断开,求这以后流过R1的总电量.12. 如图10,三只电阻的阻值相等.三只安培表内阻均不计,它们的示数为I1、I2、I3,则:I1:I2:I3= : :13.如图11电路中,电源ε=4V,r=1Ω,R1=R2=R3=4Ω,R4=6Ω.试求安培表的读数?(安培表内阻不计)答案1.D2.D3.A 4 A 5.B 6.A、B、D 7.B、D 8.A9.(1)毫安表.10mA. (2)伏特表 15V10.U1:U2=ε1:ε2=4:3 ①由①②③④⑤解得Px=2.56W11. (1)1A (2)1.2×10-4C12. I1:I2:I3=3:2:213.改画电路如图12示IA=I2+I4=0.25A+0.5A=0.75A_我确定,爸爸是越走越远了,他的身影会随着时光的流逝在我眼中渐渐的淡下去,就像那盏煤油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退出了我们便捷明快的生活,无论我怎样留恋,怎样不舍得,它都会被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远远的抛在脑后。
第八单元《恒定电流》测试卷

八单元《恒定电流》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一根均匀的电阻丝其电阻为R,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情况中其电阻值仍为R的是( )A.当长度不变,横截面积增大一倍时B.当横截面积不变,长度增大一倍时C.长度和横截面半径都增大一倍时D.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缩小一半时2.要使一个电压表的量程变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A.并联一个阻值较大的电阻B.把原有的分流电阻换成阻值较大的电阻C.再串联一个阻值适当的分压电阻D.在原有的分压电阻上并联一个适当的电阻3.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稳定且等于12V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如图1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8V.如果他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A.小于4VB.等于4VC.大于4V小于8VD.等于或大于8V图1 图24.如图2所示,A、B为相同的两个灯泡,均发光,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D端滑动时.则( )A.A灯变亮,B灯变暗B.A灯变暗,B灯变亮C.A、B灯均变亮D.A、B灯均变暗5.如图3所示,R1=R3,R2=R4,R1<R2,在A、B两端接上电源后,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依次为P1,P2,P3,P4,那么,它们的关系是( )A.P2>P1>P3>P4B.P2>P1>P4>P3C.P1>P2>P3>P4D.P1=P2=P3=P4图3 图46.如图4所示电路,开关S合上后,灯泡A、B均正常发光.当电路中某元件发生断路故障后,灯泡A变亮,灯泡B变暗.由此可知,发生断路的元件是( )A.R1B.R2C.R3D.R47.如图5所示电路,开关S原来断开,现将S合上,则A、B两点的电势U A、U B与S断开时相比( )A.U A升高,U B降低B.U A降低,U B升高C.都升高D.都降低图5 图68.在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容器C的上极板带正电,为了使该极板仍带正电且电荷量增大,下列办法中可以采用的是( )A.增大R1,其他电阻不变B.增大R2,其他电阻不变C.增大R3,其他电阻不变 D增大R4,其他电阻不变9.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都保持一定,在外电路的电阻逐渐减小的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的路端电压一定逐渐变小B.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逐渐变小C.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一定逐渐变大D.电源的供电效率一定逐渐变小10.平行板电容器C与三个可变电阻器R1、R2、R3以及电源连成如图7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电容器C两极板带有一定的电荷.要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是( )A.只增大R1,其他不变B.只增大R2,其他不变C.只增大R3,其他不变D.只减小a、b两极板间的距离,其他不变图7二.实验题11.用直流电源(内阻可忽略不计)、电阻箱、定值电阻R 0(阻值为2.0 k Ω)、开关和若干导线,连接成如图8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压表(量程3 V)的内阻R V .(1)闭合开关S ,适当调节电阻箱的阻值R ,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 ,获得多组数据.(2)某次实验时电阻箱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Ω.(3)根据测得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的1U-R 图线,由此计算得到纵轴截距与图线斜率的比值为________,进而可求得电压表的内阻R V =________k Ω(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若电源内阻不可忽略,用此法测得的R V 偏________(填“大”或“小”). (5)定值电阻R 0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17.如图9所示,M 为一线圈电阻r=0.4Ω的电动机,R=24Ω,电源电动势E=40V.当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I 1=1.6A ,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2=4.0A 求开关S 闭合时电动机发热消耗的功率和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图919.如图10所示,R 2=3Ω,电压表读数为2V ,电流表读数为A 34,某段电路发生故障后,两表的读数变为4.5V 和1.5A ,求:(1)电路中哪一部分发生了故障?是何故障?(2)R 1、R 2阻值各是多少?(3)电源电动势E 和内电阻r 各是多少?(两表均为理想电表)图1020.如图11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0V ,内电阻不计,电阻R 1=14Ω,R 2=6.0Ω,R 3=2.0Ω,R 4=8.0Ω,R 5=10Ω,电容器的电容C=2μF ,求:(1)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并说明电容器哪个极板带正电.(2)若R 1突然断路,将有多少电荷量通过R 5?图11答案:D C A D A B B D AD ACD BD解析:(2)电阻箱的阻值为R =6×1 000 Ω+5×100 Ω=6 500 Ω;(3)图中纵轴截距为0.25,图线斜率为k =0.50-0.259=136,则纵轴截距与图线斜率的比值为0.25136=9.0;电路中各用电器串联,由欧姆定律知E -U R 0+R =U R V,即1U =1ER V (R 0+R +R V ),所以纵截距为R 0+R V ER V ,斜率为1ER V ,可得纵轴截距与图线斜率的比值为R 0+R V =9.0 k Ω,所以R V =7.0 k Ω.(4)若有电源内阻,则r +R 0+R V =9.0 k Ω,则r +R V =7.0 k Ω,故用此法测得的电压表内阻偏大. (5)定值电阻R 0的作用是保护电压表. 答案:(2)6 500 Ω(3)9.0 7.0 K ω (4)大 (5)保护电压表 计算题:1答案:设电源内阻为r ′,当S 断开时,r R E I 1'+=,即r 2440V6A .1'+Ω=,得r ′=1Ω.当S 合上时,I 2=4A ,则U 内=I 2·r ′=4VU 外=E -U 内=40V -4V =36V ,也即电动机两端电压为36V5W .24W .0)24364(r )R U I (r I P 2222=⨯-=-==外热 5W .875W .2U )RU I (P P P 2=-⨯-=-=外外热总机2(1)采用排除法可确定R 3断路了.(2)当R 3断开后,电压表的示数即为R 1两端的电压,故Ω===35A.15V.4I U R 221R 3断开前,R 1两端的电压为4V 3A 34R I U 111=Ω⨯=∙= U 1=4V 也是R 2、R 3两端的总电压,而此时R 3两端电压为2V ,所以R 2=R 3=3Ω. (3)R 3断开前,据全电路欧姆定律有r )R U I (R I E 31111++=即E =4+2r ① R 3断开后,则E =U 2+I 2r =4.5+1.5r ② 联立①、②得E =6V ,r =1Ω3(1)不妨设d 点电势为零,即U d =0在a 、b 两点间电容器所在支路中,电流为零,R 5两端无电势差,因而加在a 、b 两点间的电压即为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电流由a 点经R 2流到d 点,电势降低的数值即为R 2两端的电压,即3V R R R EU 221a =∙+=电流由b 点经R 4流到d 点,电势降低的数值即为R 4两端的电压,即8V R R R EU 443b =∙+=因为U b >U a ,所以电容器下板带正电,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c =C ·U ba =2μF ×(8V -3V )=10-5(2)若R 1突然断路,则R 2中无电流,U a =U d ,此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即为R 4两端的电压,8V R R R EU U 4434ba =∙+==',电容器下极板仍带正电,此时Q c ′=C ·U ba ′=2μF ×8V =1.6×10-5C 通过R 5上的电荷量即为R 1断开前后电容器上带电荷量之差,即△Q =Q c ′-Q c =1.6×10-5C -1×10-5C =6×10-6C。
恒定电流测试题(详解)

恒定电流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2010年高考浙江理综卷)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B.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C.小鸟停在单根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D.打雷时,呆在汽车里比呆在木屋里要危险解析:选B.由静电屏蔽的知识可知,A、D选项均错;金属可以消除多余的静电,B项正确;单根高压输电线上相距较近的两点之间电阻很小,因而电压较小,小鸟不会被电死,C选项错误.2.金属铂的电阻值对温度的高低非常“敏感”,所以可以利用铂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性质制成铂电阻温度计,如图2-7所示的I-U图象中能表示金属铂的电阻情况的是()图2-7解析:选C.铂属于金属导体,其电阻率将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有电流通过时,由于热效应,所以导体的温度升高,并且电流越大,温度越高,电阻也将越大.在I-U图线中各点的切线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故电阻增大时,I-U图线斜率应减小,故C正确,A、B、D 错误.3.(2011年漳州高二检测)一台电动机,额定电压是100 V,电阻是1 Ω.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5 A,则电动机因发热损失的功率为()A.500 W B.25 WC.1000 W D.475 W解析:选B.电动机的热功率P=I2r=(5 A)2·1 Ω=25 W,B正确,A、C、D错误.4.如图2-8所示,甲、乙为两个独立电源的路端电压与通过它们的电流I的关系图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8A.路端电压都为U0时,它们的外电阻相等B.电流都是I0时,两电源的内电压相等C.电源甲的电动势大于电源乙的电动势D.电源甲的内阻小于电源乙的内阻解析:选AC.在U-I图象中甲、乙两图线的交点坐标为(I0,U0),说明两电源的外电阻R=U0I0相等,A正确.图线与U轴交点的坐标值表示电动势的大小,与I轴交点坐标值表示外电路短路时的电流,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大小表示电源内电阻的大小(也即电动势与外电路短路时电流的比值),由图线可得E甲>E乙,r甲>r乙,C正确,D错误.电流都是I0时,U内=I0r,所以U内甲>U内乙,B错误.5.在如图2-9所示的电路中,由于某一电阻发生短路或断路,使A灯变暗,B灯变亮,则故障可能是()图2-9A.R1短路B.R2断路C.R3断路D.R4短路解析:选BC.由于A串联于干路中,且故障发生后,A灯变暗,故知电路中总电流变小,即电路总电阻变大,由此推知,故障应为某一电阻断路,排除选项A、D.若假设R2断路,则其断路后,电路总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A灯变暗,同时R2断路必引起与之并联的灯B中电流的变化,使B灯变亮,推理结果与现象相符,故选项B对.若假设R3断路,则也引起总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使A灯变暗,同时R3断路后也必引起与之并联的电路(即R1所在支路)中电流增大,灯B中分得电流也变大,B灯变亮,故选项C 正确.6.如图2-10所示,一个电源在外电阻不断变化时,内、外电阻消耗的电功率随电流变化的关系分别用抛物线C1、C2表示.由该图可知()图2-10A.电源的电动势为8 VB.电源的内电阻为2 ΩC.电源输出功率的最大值为16 WD.电源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6 W解析:选D.图中交点表示内、外电路消耗功率相等,此时的功率和电流分别为4 W和2 A,由P内=I2r,代入数据得r=1 Ω,故B错误;由P外=I2R知R=1 Ω,内电阻等于外电阻,电动势为E=I(R+r)=4 V,A错误.外电阻和内电阻相等时电源输出功率的最大值为4 W,C错误.电源消耗的功率为P m=EI,当R=0时电流最大为4 A,P m=16 W,故D正确.7.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2-11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2-11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B.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U1 I2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U1 I2-I1D.对应P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所围的面积解析:选C.在I-U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图象中图线的斜率逐渐减小,电阻应逐渐增大;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压为U1,电流为I2,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小灯泡的电阻应为R=U1I2;其工作功率为P=U1I2,即为图中矩形PQOM所围的面积,因此本题应选择C项.8.在如图2-12所示电路中,开关S1、S2、S3、S4均闭合,C是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板间悬浮着一油滴P,断开哪一个开关后P会向下运动?()图2-12A.S1B.S2C.S3D.S4答案:C9.(2011年北京海淀二模)在如图2-13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其内阻为r,L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视为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R3为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所受照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减小,V为理想电压表.若将照射R3的光的强度减弱,则()图2-13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C.通过R2的电流变小D.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变小解析:选B.若照射R3的光的强度减弱,则R3阻值增大,R总增大,由I=ER总知I减小,由UR1=IR1可知UR1减小,A错;UR2增大,则由IR2=UR2R2可知IR2增大,C错;灯泡的功率P L=I2L·R L,由I L=I-IR2可知I L减小,故P L减小,B正确;电源两极间电压U=E-Ir,所以U增大,D错.10.(2011年东北三校联考)如图2-14所示,一个电饭煲和一台洗衣机同时并联接入有效电压为220 V的电源上,均正常工作.设电饭煲的电阻为R1、洗衣机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2.开关闭合后,用电流表分别测得流过电饭煲的电流是5 A,流过洗衣机的电流是0.5 A.经过时间t后,电饭煲消耗的电能为E1,产生的电热为Q1;洗衣机消耗的电能为E2,产生的电热为Q2;电饭煲消耗的功率为P1、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图2-14A.R2=10R1B.E1=10E2C.Q1=10Q2D.P1=1555 W,P2=155.5 W解析:选B.电源电压的有效值U=220 V,电饭煲为纯电阻用电器,故E1=Q1=U1I1t=220×5t=1100t,R1=U1I1=44 Ω,P1=U1I1=1100 W.而洗衣机为非纯电阻用电器,R2=UR2I2<UI2,故A错.E2=UI2t=110 t,E1=10E2,B对.Q2=I22R2t=U R2I2t<E2,故C错.P2=UI2=110 W,故D错.二、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按题目要求作答)11.(2009年高考安徽卷)用如图2-15所示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R0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图2-15a.电流表(量程0.6 A、3 A);b.电压表(量程3 V、15 V);c.定值电阻(阻值1 Ω、额定功率5 W);d.定值电阻(阻值10 Ω、额定功率10 W);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 Ω、额定电流2 A);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 Ω、额定电流1 A).那么(1)要正确完成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___ 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___ A;R0应选择________Ω的定值电阻,R应选择阻值范围是__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2)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答案:(1)30.610~10(2)电压表的分流12.(2010年高考福建理综卷)如图2-16所示是一些准备用来测量待测电阻R x阻值的实验器图2-16为了能正常进行测量并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实验要求测量时电表的读数大于其量程的一半,而且调节滑动变阻器能使电表读数有较明显的变化.请用实线代替导线,在所给的实验器材图中选择若干合适的器材,连成满足要求的测量R x阻值的电路.解析:实验要求测量时电表读数大于其量程的一半,而电流表量程为3.0 A,过大不可用.两电压表内阻均已知,故其中一表可当做电流表使用,考虑两表量程和电源电动势,宜选V 1当做电流表.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测量电路图和连线如下.答案:见解析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分)(2011年聊城三中高二物理检测)在图2-17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 =6 V ,内阻r =1 Ω.D 为直流电动机,其电枢线圈电阻R =2 Ω,限流电阻R ′=3 Ω.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压表示数为0.3 V .求:图2-17(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大?(2)电动机输入的电功率、转变为热量的功率和输出机械功率各是多少?解析:(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 与流过限流电阻R ′的电流相同,由I =U R ′得:I =0.33 A = 0.1A.(2)由E =Ir +U +U D 可得电动机两端电压U D =E -Ir -U =6 V -0.1×1 V -0.3 V =5.6 V . 所以电动机输入的电功率P 入=U D I =0.56 W. 电动机的发热功率P 热=I 2R =0.02 W.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 出=P 入-P 热=0.54 W. 答案:(1)0.1 A (2)0.56 W 0.02 W 0.54 W14.(10分) (2011年广安高二检测)如图2-1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 =6.0 V ,内阻r =0.6 Ω,电阻R 2=0.5 Ω,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5 A ,电压表的示数为3.0 V ,试求:图2-18(1)电阻R 1和R 3的阻值;(2)当S 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以及R 2上消耗的电功率.解析:(1)R 3=U 3I 3=3.01.5Ω=2.0 Ω由于E =I 3(R 1+R 3+r )代入数据有6.0=1.5(R 1+2.0+0.6) 解得:R 1=1.4 Ω. (2)S 闭合后,R 总=R 1+r +R 2·R 3R 2+R 3=2.4 Ω电压表的示数U =E R 总×R 2·R 3R 2+R 3=62.4×0.4 V =1.0 VR 2上消耗的功率P 2=U 2R 2=120.5W =2.0 W.答案:(1)1.4 Ω 2.0 Ω (2)1.0 V 2.0 W15.(12分)如图2-1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 =24 V ,内阻不计,电容C =12 μF ,R 1=10 Ω,R 3=60 Ω,R 4=20 Ω,R 5=40 Ω,电流表G 的示数为零,此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7.2×10-5 C .求电阻R 2的阻值.图2-19解析:电容器两端电压U C =Q C =6 V ,R 4R 5=U 4E -U 4,所以U 4=8 V ,若U 1=6 V +8 V =14 V ,则U 1E -U 1=R 1R 2, 所以R 2=7.14 Ω.若U ′1=8 V -6 V =2 V ,则U ′1E -U ′1=R 1R 2, 所以R 2=110 Ω.答案:110 Ω或7.14 Ω 16.(12分)(2011年苏州高二检测)如图2-20甲是一种家用电熨斗的电路原理图(额定电压为220 V).R 0是定值电阻,R 是可变电阻(调温开关),其电阻值均不受温度影响.(1)该电熨斗温度最低时的耗电功率为121 W ,温度最高时的耗电功率为484 W ,求R 0的阻值及R 的阻值变化范围.(2)假定电熨斗每秒钟散发的热量q 跟电熨斗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关系如图乙所示,现在温度为20 ℃的房间使用该电熨斗来熨烫毛料西服,要求熨斗表面温度为220 ℃,且保持不变,问应将R 的阻值调为多大?图2-20解析:(1)温度最低时应该是电路中电阻最大时,此时有P 1=U 2R max +R 0温度最高时应该是电路中电阻最小时,此时有P 2=U 2R 0联立以上两式解得R 0=100 Ω R max =300 Ω所以变阻器阻值范围是0到300 Ω.(2)此时电熨斗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 Δt =220 ℃-20 ℃=200 ℃由图象知电熨斗每秒钟散发的热量 q =440 J要保持电熨斗的表面温度不变,则电熨斗的电功率 P =440 W又有:P =U 2R +R 0代入数据解得R =10 Ω所以应将R 的阻值调至10 Ω.答案:(1)100 Ω 0到300 Ω (2)10 Ω。
恒定电流测试卷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密学校 班级姓名 考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恒定电流 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4分,共40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两根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电阻丝A 、B 串联在电路中,A 的长度为L ,直径为d ; B 的长度为2L ,直径为2d ,那么通电后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 )A .Q A :QB =1:2 B .Q A :Q B =2:1C .Q A :Q B =1:1D .Q A :Q B =4:12.标有“220V 、60W ”的白炽灯泡,加上电压U 由零逐渐增大到220V ,在此过程中,电压U 和电流I 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
如图14—1所示,题中给出的四个图象中肯定不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图14—13.如图14—2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R 0为定值电阻,R 为可变电阻,且其总阻值R >R -0+r ,则当可变电阻的滑动触头由A 向B 移动时( )A .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越来越大,电源的供电效率越来越低B .R 、R 0上功率均越来越大C .R 0上功率越来越大,R 上功率先变大后变小D .R -0上功率越来越大,R 上功率先变小后变大图14—2 4.图14—3所示两种电路中,电源相同,各电阻 器阻值相等,各电流表的内阻相等且不可忽略不 计。
电流表A 1、A 2、A 3和A 4读出的电流值分 别为I 1、I 2、I 3、I 4。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I 1=I 3B .I 1<I 4C .I 2=2I 1D .I 2<I 3+I 4 图14—35.如图14—4所示,D 为一插头,可接入电压恒定的照明电路中,a 、b 、c 为三只相同且功率较大的电炉,a 靠近电源,b 、c 离电源较远,而离用户电灯L 很近,输电线有电阻。
关于电炉接入电路后对电灯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使用电炉a 时对电灯的影响最大B .使用电炉b 时对电灯的影响比使用电炉a 时大C .使用电炉c 时对电灯几乎没有影响D .使用电炉b 或c 时对电灯影响几乎一样图14—4 6.图14—5所示电路中,C 2=2C 1,R 2=2R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容C 2的电量大于电容C 1的电量B .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容C 1的电量大于电容C 2的电量 C .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电容C 2的电量大于电容C 1的电量D .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电容C 1的电量大于电容C 2的电量7.在如图14—6所示的电路中,R 1、R 2、R 3和R 4皆为定值电阻,R 5为可变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
恒定电流测试卷

恒定电流单元测试卷1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标单选的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标多选的题,有多个答案正确)1.(单选)对电流概念的正确理解是 ( )A .通过导体的横截面的电量越多,电流越大B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越大,电流越大C .电流有方向,它是一个矢量D .电流的方向就是电荷移动的方向2.(单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流的方向就是电荷移动的方向B .在一直流电源的外电路上,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C .电流都是由电子的移动形成的D .电流是有方向的量,所以是矢量3.(单选)有a 、b 、c 、d 四个电阻,它们的U —I 关系如图所示,则图中 电阻最大的是( )A .aB .bC .cD .d4.(单选)有三个电阻,R1=2 Ω,R2=3 Ω,R3=4 Ω,现把它们并联起来接入电路,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I1∶I2∶I3是( )A . 6∶4∶3B .3∶4∶6C .2∶3∶4D .4∶3∶25、(单选)三个10Ω的电阻串联后与理想电表连接如图所示,将A 、B 接在10V 的电源上,则表V1 、V2 、A 的示数为( )A 、310V 、310V 、31AB 、10V 、10V 、1AC 、10V 、0V 、1AD 、0V 、10V 、31A6、(单选)在下列四组用电器中,属于纯电阻用电器的一组是( )A .电风扇和电动机B .白炽灯和电烙铁C .洗衣机和电冰箱D .电解槽和电吹风7、(单选)两个电阻分别标有“1A,4W”和“2A,1W”,则它们的电阻之比为()A.2:1 B. 16:1 C. 4:1 D. 1:168.(单选)将标有“220V 100W”的灯泡接在电压为110V的电路中,灯泡的实际功率是(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A. 20W B . 25W C. 50W D. 100W9.(单选)一根导线电阻为10Ω,把他对折起来,电阻为()A.5 Ω B. 4ΩC. 2.5Ω D.2 Ω10.(单选)通过一个导体电流是5A,经过4min通过该导体一个截面的电量是( ) A.20C B.50CC.1200C D.2000C11、(多选)如图电路中,电压UAB=9V,电阻R1消耗的功率P1=15W,R2的电流I2=2A,R3=2Ω,则可得()A、电阻R1=0.2ΩB、电阻R1=0.6ΩC、电阻R2=2ΩD、电阻R2=3Ω12、(多选)如图所示,一个有3 V和30 V两种量程的电压表,表头内阻为15 Ω,满偏电流为1 mA,则有关R1、R2的阻值正确的是()A.R1为3000Ω B.R1为2985Ω C.R2为27000Ω D.R2为30000Ω13、阻值较大的电阻R1和R2串联后,接入电压U恒定的电路,如图所示,现用同一电压表依次测量R1与R2的电压,测量值分别为U1和U2,则()14、如图所示,L1 、L2是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当他们如图所示连接时,恰好都能正常发光。
恒定电流单元测试题与答案

《恒定电流》章节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第1-9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0-12小题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48分,将正确选项填在下面的表格中)1.在10s内通过电解槽某一横截面向右迁移的阳离子所带的电量为2C,向左迁移的阴离子所带电量为3C,那么电解槽中电流强度大小为()A.0.1A B.0.2A C.0.3A D.0.5A 2.甲乙两条铜导线质量之比M甲:M乙=4:1,长度之比为L甲:L乙=1:4,则其电阻之比R甲:R乙为()A.1:1 B.1:16 C.64:1 D.1:64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电灯不亮,电流表无读数,电压表读数接近为电源电压,以下可能的情况是()A.电流表断路,L1和L2都完好B.L1灯丝断路,电流表和L2都完好C.L2灯丝断路,电流表和L1都完好D.L1和L2灯丝都断路,而电流表完好4.关于闭合电路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外电路断路时,路端电压最高B.外电路短路时,电源的功率最大C.外电路电阻变大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D.不管外电路电阻怎样变化,其电源的内、外电压之和保持不变5.走廊里有一盏灯,在走廊两端及中间位置各有一个开关,我们希望不论哪一个开关接通都能使灯点亮,那么设计的电路为()A.“与”门电路B.“非”门电路C.“或”门电路D.上述答案都有可能6.如图下左一所示的电路中, U=120 V, 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值为200Ω,R1=100Ω.当滑片P 滑至R2的中点时,a、b两端的电压为()A.60 V B.40 V C.80 V D.120 V7.如图左二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恒定不变,电灯L恰能正常发光,如果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滑动,则()A.电灯L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减小B.电灯L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增大C.电灯L变暗,安培表的示数减小D.电灯L变暗,安培表的示数增大8.如图上右二所示,直线A为电源的U-I图线,直线B为电阻R的U-I图线;用该电源给两个电阻R并联供电,电源输出功率和电路的总功率分别是( )A.4.5 W,9 W B.2 W,4 W C.4 W,6 W D.2 W,3 W9.如上右一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R 1=10Ω,R 2=8Ω,当开关S 接A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当开关S 接B 时,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为( ) A .0.19A B .0.22A C .0.25A D .0.28A 10.一台直流电动机的电阻为R ,额定电压为U ,额定电流为I ,当其正常工作时( ) A .电动机所消耗的电功率IU B .t 秒内所产生的电热为IUtC .t 秒内所产生的电热为I 2RtD .t 秒内所产生的机械能为I (U -IR )t 11.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流的定义式qI t=,适用于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恒定电流测试卷满分110分测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35.0分)1.电源电动势反映了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能力,因此()A. 电动势是一种非静电力B. 电动势越大,表明电源储存的电能越多C. 电动势的大小是非静电力做功能力的反映D. 电动势就是闭合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答案】C【解析】【分析】电动势等于非静电力把1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部从负极搬运到正极所做的功,描述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
本题考查对电动势的理解,要注意电源电动势表征了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抓住电动势的物理意义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行分析。
【解答】A.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部从负极搬运到正极所做的功,不是一种非静电力,故A错误;BC.电动势是描述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是非静电力做功能力的反映,电动势越大,表明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故B错误,C正确;D.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在闭合电路中电源两极间的电压是路端电压,小于电源电动势,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为两电阻R1和R2的伏安特性曲线.关于它们的电阻值及串联或并联后电路中的总电流比较正确的是()A. 电阻R1的阻值比电阻R2的阻值大B. 电阻R2阻值比电阻R1的阻值大C. 两电阻串联后比并联后接入同一电源,电路中的总电流大D. 两电阻并联后比串联后接入同一电源,电路中的总电流小【答案】B【解析】解:A、由图可知,该图象是I−U图线,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斜率越大,电阻越小,所以R2的阻值大于R1的阻值.故A错误,B正确;C、两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要比并联时的总电阻大,故串联后的电路中的总电流要小;故C错误,D错误;故选:B.I−U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很容易比较出两电阻的大小.再根据串并联电路的性质确定电流大小.该题结合图象考查欧姆定律,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I−U图象中斜率的意义;同时还要明确串并联电路的性质.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R=U可知,电阻与电压、电流都有关系IB. 由R=ρl可知,电阻只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系SC. 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D. 所谓超导现象,就是当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导体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的现象【答案】D【解析】【分析】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还受温度的影响;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无关。
本题考查电阻定律的应用,深入理解电阻的概念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明确电阻的定义式和决定式的意义。
【解答】A.导体电阻的大小和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电压、电流没有关系,故A 错误;C.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错误;B.由R=ρL可知,电阻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系有关,还有导体的材料,故B错S误;D.超导体是当其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电阻值等于零,此时电阻率突然变为零,故D正确。
故选D。
4.一个导体的电流是5A,经过2min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 )A. 10CB. 25CC. 600CD. 1000C【答案】C【解析】【分析】已知电流5A和时间2min,根据Q=It可求出电荷量。
即可求解,但要注意单位本题考查了电量及其计算,比较基本,只要记住公式:I=Qt配套。
【解答】解:t=2min=120s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It=5A×120s=600C。
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5.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可忽略,电路中接有一小灯泡和一电动机.小灯泡L上标有“9V 9W”字样,电动机的线圈电阻R M=1Ω.若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源的输出电压为15V,此时()A.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36 WB.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5 WC. 电动机的热功率为6 WD. 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15 W 【答案】B【解析】解:ABC、灯泡正常发光,则电路电流为:I=I L=P L UL =99=1A;电动机的电压为:U M=U−U L=15−9=6V,故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P入=U M I=6×1=6W;电动机的热功率为:P Q=I2R M=12×1=1W;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出=P−P Q=6W−1W=5W;故B正确,AC错误;D、电源的输出电压为15V,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已知电路电流,无法求解电源电动势,无法求出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故D错误;故选:B。
电动机与灯泡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已知小灯泡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由电功率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由电功率公式分析答题.本题考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基本应用以及电功率的计算,要注意明确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电路,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与热功率之差.6.如图所示,一根横截面积为S的长直导体棒,每米含有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的电量为q,当自由电荷以速度v定向运动时,导体棒中的电流大小()A. nqvB. qv C. nqvS D. qvS【答案】A【解析】解:在导线上任取一截面,则在时间t内,该截面之前的所有电荷均经过该截面,则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截面的电荷量为:Q=nqvt,电流为:I=qt=nqv,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由电流的定义结合电荷的定向移动可确定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本题考查电流的微观表达式,关键在于明确有多少电荷流过我们所确定的截面,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7.对普通干电池上标有“1.5V”这一数据的正确理解是()A. 接入电路后,电池正负两极之间电压1.5VB. 每经过1C的电量,有1.5J的电能转为其他能量C. 若电池与理想电压表直接相连,电压表的示数为1.5VD. 若电池对1Ω的外电阻供电,流过电池的电流强度是1.5A【答案】C【解析】解:A、电动势不是路端电压,故接入电路时,正负极之间的电压小于1.5V;故A错误;B、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应是1.5J的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C、电池直接用电压表连接时,相当于开路,则电压表的示数为1.5V;故C正确;D、由于不知电池的内阻,则无法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强度;故D错误;故选:C.电池铭牌所标的是电池的电动势,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是电源两极间的电压,电动势等于非静电力做功与电荷量的比值.本题应知道电池上所标的是电池的电动势;并能熟练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道电动势的物理意义正确解题.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8.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理想电压表V1、V2示数为U1、U2,其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U1和△U2;流过电源的电流为I,其变化量的绝对值为△I.当滑动变阻器的触片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灯泡电阻不变化)()A. 小灯泡L3变暗,L1、L2变亮B. △U1<△U2C. △U1△I 不变 D. △U2△I不变【答案】ACD【解析】【分析】当滑动变阻器的触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时,分析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的变化情况,确定外电路总电阻的变化,分析总电流和路端电压的变化,判断灯L2亮度的变化.根据总电流的变化,分析并联部分电压的变化,判断L3亮度的变化.根据总电流与通过L3电流的变化,分析通过L1电流的变化,判断其亮度变化.根据路端电压的变化,分析△U1和△U2的大小.根据欧姆定律列式分析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如何变化.本题是电路动态变化分析问题,按“局部→整体→局部”思路进行分析.运用总量法分析两电压表读数变化量的大小.运用欧姆定律定量分析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变化,这是常用的方法.【解答】A、当滑动变阻器的触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则L2变亮。
变阻器的电阻减小,并联部分的电阻减小,则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则L3变暗。
总电流增大,而L3的电流减小,则L1的电流增大,则L1变亮。
故A正确。
B、由上分析可知,电压表V1的示数减小,电压表V2的示数增大,由于路端电压减小,即两电压表示数之和减小,所以△U1>△U2.故B错误。
C、由U1=E−I(R L2+r)得:,不变,故C正确。
D、根据欧姆定律得,不变,故D正确。
故选:ACD。
9.电源、开关S、定值电阻R1、R2,光敏电阻R,3和电容器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电容器的两平行板水平放置。
当开关S闭合,并且无光照射光敏电阻R3时,一带电液滴恰好静止在电容器两板间的M点。
当用强光照射光敏电阻R3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则()A. 液滴向下运动B. 液滴向上运动C.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少D. 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变大【答案】BD【解析】解:A、B、D当用强光照射光敏电阻R3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电流增大,R1两端间的电压增大,电容器的电压增大,板间场强增大,液滴所受的电场力增大,液滴向上运动。
故A错误,BD正确。
C、电容器的电压增大,电容不变,由Q=CU知,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大。
故C错误。
故选:BD。
该电路R1和R2串联,电容器两端间的电压等于R1两端间的电压,当用强光照射光敏电阻R3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变化,从而知道电场的变化。
通过电容器两端电压的变化,就可知道电容器所带电量的变化。
解决本题的关键抓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不变,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行动态分析。
10.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的圆周运动可以等效为环形电流.设氢原子的电子以速率v在半径为r的圆周轨道上绕核转动,周期为T.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静电力常量为k,则其等效电流大小为( )A. eT B. ev2πrC. e2πr√kmrD. e22πr√kmr【答案】ABD【解析】【分析】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根据圆周运动的知识求出周期,再根据电流的定义式I=qt,求解等效电流的大小。
本题根据电流的定义式求解等效电流.有时还与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起来求出周期,再求解等效电流。
【解答】由题,电子圆周运动的速率为v,半径为r,则电子运动的周期T=2πrv根据电流的定义式得到,等效电流为I=qt =eT=ev2πr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k e2r =m v2r得出,电流I=e22πr √kmr,故ABD正确,C错误。
故选ABD。
11.(多选)如图所示,将一个改装的电流表接入电路进行校准,发现待测表的读数比标准表的读数偏大一些.若表头G的满偏电流I g是准确的,出现的误差可能是因为( )A. R g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B. R g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C. 并联的R并比公式R并’=I g R gI−I g计算出的R并’小D. 并联的R并比公式R并’=I g R gI−I g计算出的R并’大【答案】AD【解析】【分析】示数变大,说明分流电阻分流小,改装时所并联的阻值太大引起的,据此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