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

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
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

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

首先是选好目标;其次是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最后是调节焦距。高倍显微镜可用于鉴别和分析各种金属、合金材料、非金属物质的组织结构,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和仪器仪表行业观察不透明的物质。

高倍镜操作方法

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拖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5至10毫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另一只眼睛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实验者眼睛应当看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

7.一只眼像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楚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为清晰。

四、擦拭和收镜

8.如果有需要,旁边有擦镜纸也要擦一下目镜,并将其放回原处。

高倍物镜观察步骤要点

(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调节器的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

如果视野的亮度不合适,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调节,如果需要更换玻片标本时,必须顺时针(切勿转错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标本。

偏光太阳镜的好处

偏光太阳镜的好处 今天,大多数sunwear听说过或有经验的用户使用偏光太阳镜。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种产品有一个相对较短的历史。据历史记载,极化太阳镜镜片首次开发土地1936年由埃德温。这些特殊的眼镜现在已经被广泛用来遮挡太阳眩光。尽管大多数人意识到好处的偏振眼镜,他们的原则是广泛的未知。目前偏振眼镜进来主要是两种类型:一是涂上保护性物质和另一个过滤器包含在它。前一种类型更常见。在简短的话说,涂层防护物质或内置的过滤器可以帮助阻止不必要的部分的阳光。 极化原理 镜头背后的基本原理是,它们可以极化光波限制到一个奇异的方向。阳光将会是地球上吸收的对象或反映水平或垂直。阳光反射的平面占大部分的眩光收到周围人。更具体地说,平面实际上产生水平光反射。这种类型的反射会被过滤掉的涂层保护物质或内置过滤器在偏振眼镜。这种能力是更常见的报道,偏振眼镜能吸收太阳眩光反射面。通常,99%的多余的水平反射会被阻塞。此外,奥克利偏光镜片提供模压涂层在分子层面上,它提供了超过99%的眩光保护。 何时何地需要太阳镜吗 由于其独特的特性,偏光太阳镜是必要的在许多户外活动,例如滑雪,滑板滑雪、钓鱼等等。这些眼镜是渔民来说尤其有用,因为阳光反射在他们眼中会影响他们的视力到水里。做户外运动或工作,消除恼人的眩光的偏振sunwear帮助提高性能和生产率。偏光太阳镜不仅需要在夏季也在冬季。 避免的方法复制 上面讨论的伟大能力也会增加价格的偏光太阳镜。和许多假的物品已经发展到吸引那些缺乏经验的客户。记住,这些假冒产品永远不会提供强光过滤如预期。一个方法来区分从真实的偏光太阳镜复制品是旋转它们。如果光通过镜头的变化强度,镜头是伪造的。这是明智的选择偏光太阳镜的质量,而不是一副便宜。 什么可以帮助过滤不同的紫外线吗? 太阳镜镜片也应该对抗紫外线。一般来说,有三种类型的紫外线UV A、UVB,即和超声振动切削。这些紫外线在不同类型有各自的风险。例如,UV A会导致皮肤过早老化和UVB是一个潜在的原因皮肤癌症。超声振动切削更常见于等人工光源灯。 它是特殊的涂层,外表面的太阳镜镜片过滤紫外线,而不是镜头颜色。长期暴露于紫外线可以是相当有害的。选择太阳镜,最重要的因素是数量或程度的紫外线保护。那些有99%到100%紫外线保护的主管。价格和黑暗是次要的因素。

显微镜使用方法步骤

显微镜使用方法步骤 (一)实验时要把显微镜放在桌面上,镜座应距桌沿6~7cm左右,打开底光源开关。 (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头正对载物台上的通光孔。然后用双眼注视目镜内,调整光源强度,把聚光镜上升,把虹彩光圈调至最大,使光线反射到镜简内,这时视野内呈明亮的状态。 (三)将所要观察的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被观察的部分位于通光孔的正中央。 (四)先用低倍镜观察(物镜10×、目镜10×)。观察之前,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使物镜逐渐接近切片。需要注意,不能使物镜触及玻片,以防镜头将玻片压碎。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慢慢下降,不久即可看到玻片中材料的放大物像。 (五)如果在视野内看到的物像不符合实验要求(物像偏离视野),可慢慢移动左右移动尺。移动时应注意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看到的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如果物像不甚清晰,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6 (六)如果进一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应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把物像中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中的物像范围缩小了很多)。一般具有正常功能的显微镜,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基本齐焦,在用低倍物镜观察清晰时,换高信物镜应该可以见到物像,但物像不一定很清晰,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7 (七)在转换高倍物镜并且看清物像之后,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光圈或聚光器,使光线符合要求般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要稍变暗一些,所以需要调节光线强弱)。8 (八)观察完毕,应先将物镜镜头从通光孔处移开,然后将显微镜复原。并检查零件有无损伤(特别要注意检查物镜是否沾水,如沾了水要用镜头纸擦净),检查处理完毕后即可放回原处。 注意事项 ? 1.必须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使用规程。 ? 2.取送显微镜时一定要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住底座。显微镜不能倾斜,以免目镜从镜筒上端滑出。取送显微镜时要轻拿轻放。 ? 3.观察时,不能随便移动显微镜的位置。 ? 4.凡是显微镜的光学部分,只能用特殊的擦镜头纸擦拭,不能乱用他物擦拭,更不能用手指触摸透镜,以免汗液玷污透镜。 ? 5.保持显微镜的清洁,避免灰尘、水及化学试剂的玷污。 ? 6.转换物镜镜头时,不要搬动物镜镜头,应转动转换器。 ?7.切勿随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用细准焦螺旋时,用力要轻,转动要慢,转不动时不要硬转。 ?8.不得任意拆卸显微镜上的零件,严禁随意拆卸物镜镜头,以免损伤转换器螺口,或螺口松动后使低高倍物镜转换时不齐焦。 ?9.在使用高倍物镜时,不要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以免移动距离过大,损伤物镜和玻片。 ?10.保持显微镜的干燥。 ?11.用毕后,必须检查物镜镜头上是否沾有水或试剂,如有则要擦拭干净,并且要把载物台擦拭干净,按规定放好。

什么是偏振镜与圆偏振镜

光是电磁波,它传播时犹如用手甩动一根绳子,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普通自然光中含有向各种方向振动的光波成分,如图1(a)、(c)所示,图中双向箭头表示光波振动的方向,单向箭头指示光波传播的方向。当光线垂直入射到光滑的表面时,反射光仍然是普通自然光。但是当光线斜射到光泽的非金属表面时,振动方向与物体表面垂直的光波更容易被反射面吸收,导致反射光中振动方向与反射面平行的光线较多,这样的光波称为部分偏振光。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越小,反射光中偏振光的成分越多。当这个夹角小于某个临界值时反射光全部变为偏振光,如玻璃与水顼的临界角分别为34度与37度,人眼与胶片都不能分辨普通光与偏振光,因此观察或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体时,被摄物(发出普通光)与橱窗玻璃所反射的窗外景物(偏振光)都作用于人眼或胶片,常使被摄物的影像淹没有明亮的反射光中。 人们常用偏振镜消除讨厌的反射光,偏振镜又称偏光镜,它由两个镜圈与镜片组成,后镜圈拧在镜头的滤色镜螺纹内,前镜圈装有偏振镜片,可以在后镜圈中旋转;镜片是由两片光学玻璃夹着偏振片构成。偏振片由定向微晶组成,平行排列的晶丝犹如一层细密的栅栏,无数平行的狭缝史允许振动方向与缝隙相同的光波通过,其它振动方向的光线均被它挡住。在单反相机上用偏振镜拍摄橱窗内的物体,转动前镜,当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反射光的振动方向垂直时,玻璃上的反光都被偏振镜挡住,取景器内可见到反射光变暗甚至完全消失,在平视取景相机上使用偏振镜时,可以先通过肉眼观察,找到偏振镜的最佳偏振方向(可参考偏振镜前圈上标志点的方向),再按此方向将偏振镜安装到镜头上,即可拍摄。 偏振镜有多种用途:1、消除非金属光泽表面的反射光。2、蓝天晴空下,微尘与雾气都会反射大量的阳光,使用偏振镜吸收这些杂散光,可使天空呈暗蓝色,并使远景更清晰,当拍摄方向与太阳成90度角时效果最明显。3、消除光洁物体表面的细微反光点,从而提高彩色饱和度。4、作中灰滤色1.5级曝光量,两片偏振镜重叠使用,二者的偏振方向相同时透光率最高;偏振方向垂直时透光率最低,成为一组可变密度灰滤色镜。 使用偏振镜应当注意:1、金属与使用金属镀层的镜子表面的反射光不是偏振光,偏振镜不起作用/2、在非金属表现上,偏振镜仅对斜射光的反光有效,当反光与物体表面夹角小于临界角时,消除反光的效果最好。3、对阴天或逆光的天空,偏振镜无效。4、很多变焦镜头变焦或调焦时前镜随着转动,使用偏振镜时必须先变焦、调焦,最后确定偏振方向。5、偏振镜镜筒较长,在短焦镜头上使用时应注意画面四角是否有拦光现象,若取景器中有轻微拦光,可缩小光圈使用。6、在某些新型相机上装用偏振镜后,使用多人区矩阵测光有可能产生主体或背景的曝光误差,因此应尽量采用偏中心重点测光或平均测光。7、使用偏振镜时应注意防止高温与潮湿,以免镜片开胶。 单镜头反光相机可以在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偏光效果。因此最适合配用偏光镜,但是也会产生一些新问题:当偏振光经过二次反射后可能全部被吸收。而进入单反相机镜头的光线经常需要经过五棱镜或内反光镜的多次反射才能达到测光与调焦元件,显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使测光失准,甚至无法调焦。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光学设计师研制了圆偏振镜。通过圆偏振镜的光线虽然仍是偏振光,但是光的偏振方向却会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变化,这种圆偏振光能够保证单反相机的测光与测距系统正常工作。对胶片平面直接测光的手动调焦单反相机(如欧林帕斯OM系列、潘太克斯LX等)仍可以正常使用普通偏振镜,其他具有测光与自动调焦功能的单反相机还是使用圆偏振镜为好。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放置: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 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2)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3)放置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4)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镜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镜台。 2.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调节器的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如果视野的亮度不合适,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调节,如果需要更换玻片标本时,必须顺时针(切勿转错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标本。 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 显微镜使用步骤的流程:

摄影用滤镜(偏光镜,渐变镜,ND镜)

摄影用滤镜(偏光镜、渐变镜、ND镜) 偏振镜(Kenko 肯高72mm PRO 1D (W) CPL数码超薄多膜偏振镜 肯高CPL 偏光镜有下列系列 ①、普通CPL(没有镀膜):CPL中文名圆偏振镜。主要用途在于消除非金属表面无用的反光。风景照片中常用。使用cpl,可以消除玻璃反光,派出清晰的橱窗图片;也可以消除水面的反光,获得清澈见底的魅力效果。 ②、PRO 1D 超薄多膜CPL:肯高PRO1 Digital 系列数码相机专用滤光镜专门为数码相机最新设计开发的新品。该系列可用于广角镜头,滤光镜镜框采用最新设计如容易和镜头镜片接触的薄型框,滤光镜针对数码相机影像传感器容易产生反射光的现象,在设计上最大限度减少了滤光镜镜面反射光进入镜头内,在工艺上采用了最新的数码多层镀膜DMC技术,肯高超级专业系列滤光镜在滤光镜边缘四周又施以涂黑工艺,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镜面反射光,光晕,和耀斑,光线透过率明显高于一般的滤光镜,DMC:DIGITAL MULTI-COATED (数码多层镀膜)。 ③、Zeta 超薄超级镀膜CPL:终极版滤镜诞生,史上最高规99.4%超高透光率,肯高独创的ZR镀膜技术,可以将镜片在可视光域内的单面反射率降到0.3%(Wideband C-

PL为0.6%以下)。抗磨损及易清洁的镜片镀膜,革命性的ZR多层熏膜工艺,露面不反光超薄边框。精致镜片专用盒设计,Made in Japan。 使用方法是安装上CPL之后,旋转镜片(CPL是有两片镜片的,前面可以旋转),然后观察LCD者单反取景器,直到达到你满意效果后在拍摄。 装CPL记得卸下UV,另外CPL不适合一直装在镜头上面,不然等于损失两档光圈,成像还大受影响。 肯高PRO1 Digital 系列数码相机专用滤光镜是该厂家专门为数码相机最新设计开发的新品。改系列可用于广角镜头,滤光镜镜框采用最新设计如容易和镜头镜片接触的薄型框,肯高超级专业系列滤光镜针对数码相机影像传感器容易产生反射光的现象,在设计上最大限度减少了滤光镜镜面反射光进入镜头内,在工艺上采用了最新的数码多层镀膜DMC技术,肯高超级专业系列滤光镜在滤光镜边缘四周又施以涂黑工艺,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镜面反射光,光晕,和耀斑,光线透过率明显高于一般的滤光镜,DMC:DIGITAL MULTI-COATED (数码多层镀膜)。 ①-BAF 黑色磨沙铝质镜框防止反光

显微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正置显微镜 1、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使镜体保持直立.桌面要清洁、平稳,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单筒的一般放在左侧,距离桌边3~4厘米处. 2、清洁 检查显微镜是否有毛病,是否清洁,镜身机械部分可用干净软布擦拭.透镜要用擦镜纸擦拭,如有胶或粘污,可用少量二甲苯清洁之. 3、对光 镜筒升至距载物台1~2厘米处,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 若使用的为带有光源的显微镜,可省去次步骤,但需要调节光亮度的旋钮. 4、安装标本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注意有盖玻片的一面一定朝上.用弹簧夹将玻片固定,转动平台移动器的旋钮,使要观察的材料对准通光孔中央. 5、调焦 调焦时,先旋转粗调焦旋钮慢慢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贴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自目镜观察,左手旋转粗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物像时停止,再用细调焦旋钮回调清晰. 操作注意:不应在高倍镜下直接调焦;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观察镜筒和标本间的间距;要了解物距的临界值. 若使用双筒显微镜,如观察者双眼视度有差异,可靠视度调节圈调节.另外双筒可相对平移以适应操作者两眼间距. 6、观察 若使用单筒显微镜,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 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移动视野,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便不漏检,不重复. 光强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染色标本光线宜强,无色或未染色标本光线宜弱;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除调节反光镜或光源灯以外,虹彩光圈的调节也十分重要. (1)低倍镜观察 观察任何标本时,都必须先使用低倍镜,因为其视野大,易发现目标和确定要观察的部位. (2)高倍镜观察 从低倍镜转至高倍时,只需略微调动细调焦旋钮,即可使物像清晰. 使用高倍镜时切勿使用粗调焦旋钮,否则易压碎盖玻片并损伤镜头. 转动物镜转换器时,不可用手指直接推转物镜,这样容易使物镜的光轴发生偏斜,转换器螺纹受力不均匀而破坏,最后导致转换器就会报废.

CPL镜(圆偏振镜)和PL镜(线偏振镜)的工作原理及使用常识

CPL镜(圆偏振镜)和PL镜(线偏振镜)的工作原理及使用常识 光线本身也是一种电磁波,既然是波就有振动方向,来自太阳的光线,本身包含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振动的成分,光线经反射和漫射之后,某个方向的振动会减弱,从而成为偏振光,因而,光滑物体表面的反光和天空的漫射光就是偏振光,而这些光线会影响摄影成像的清晰度。 偏振镜可以选择让某个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于是使用偏振镜可以减弱物体表面的反光(光滑金属和镜面,由于反射率很高,偏振现象不强),可以突出蓝天白云和压暗天空,在静物摄影和风光摄影中,偏振镜十分有用。 要了解偏振镜首先需要我们知道什么是偏振光。 摄像离不开光线,光又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在与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向任何方向振动。一般情况下,自然光在各个方向上振动是均匀分布的。当被摄物为非金属并且有光滑表面的时候,在一定的自然光照射角度下,其反射光除向各个方向振动均匀分布的自然光外,有部份集中在一个方向振动的光波,这部份光称为偏振光。这些含有自然光和偏振光的光线通过摄像机的镜头进入摄像机后形成影像。当我们观看这些拍摄成的画面时,很多时候会发现画面中的这些由偏振光形成的眩光破坏了画面的完善性。例如我们在拍摄橱窗中的主体时,由于玻璃的反光(偏振光)导致橱窗中被摄主体不清晰;某些角度拍摄的花卉的绿色叶子发灰,发白;在风光摄影中,拍摄的蓝天不

够蓝,水面有很难看的反光等。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偏振光对摄影是有害的。那么如何解决偏振光对摄像的影响呢?我们可以加装一片偏振镜来解决这个问题。 偏振镜是一种附加在相机镜头上的可消除或部份消除偏振光的附加镜。偏振镜一般是用经碘浸染加工过的聚乙烯醇膜,胶合在二片平板光学玻璃之间制成的。它能让与其偏振方向同向的线偏振光透过约80%的光强,而与其偏振方向垂直振动的线偏振光则只能通过不足1%。偏振镜镜面颜色接近黑色,镜片外缘可转动。它由镜片主体和一个与其相连并可以旋转的后座框组成。镜片主体由极细的水晶玻璃组成光栅。旋转时,此光栅将阻挡那些与它不平行的偏振光线。因此,偏振镜能够控制和选择一些记录在胶片上的与它平行的反射光(此反射光为偏振光)的数量。 偏振镜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附加镜头。它的作用就是有效减弱或者消除非金属表面的反光。偏光镜在黑白和彩色摄影中均能使用,因为它能减弱光线亮度,所以其外观呈灰色。偏振镜常用于以下场合:消除或减弱光滑物体的表面反光;使天空色调变暗;两片相叠代替中灰滤光镜;以及提高彩色影像的饱和度,提高反差等等。例如在拍摄水面或玻璃橱窗内的景物时,可利用偏光镜消除表面的反光,使用时转动镜片外缘,直到看不见景物表面的反光。还有在艳阳高照的海边或室外,明暗反差很大,可利用它来降低亮度过高的部份,让画面的明暗部份获得适度的平衡。 虽然偏振镜是数码摄影中最有价值的滤光镜,但也不是万能的。

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

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 首先是选好目标;其次是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最后是调节焦距。高倍显微镜可用于鉴别和分析各种金属、合金材料、非金属物质的组织结构,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和仪器仪表行业观察不透明的物质。 高倍镜操作方法 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拖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5至10毫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另一只眼睛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实验者眼睛应当看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

7.一只眼像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楚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为清晰。 四、擦拭和收镜 8.如果有需要,旁边有擦镜纸也要擦一下目镜,并将其放回原处。 高倍物镜观察步骤要点 (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调节器的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 如果视野的亮度不合适,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调节,如果需要更换玻片标本时,必须顺时针(切勿转错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标本。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实验时要把显微镜放在座前桌面上稍偏左的位置,镜座应距桌沿 6~7 cm左右。 2、打开光源开关,调节光强到合适大小。 3、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头正对载物台上的通光孔。先把镜头调节至距载物台1~2cm左右处,然后用左眼注视目镜内,接着调节聚光器的高度,把孔径光阑调至最大,使光线通过聚光器入射到镜筒内,这时视野内呈明亮的状态。 4、将所要观察的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使玻片中被观察的部分位于通光孔的正中央,然后用标本夹夹好载玻片。 5、先用低倍镜观察(物镜10X、目镜10X)。观察之前,先转动粗动调焦手轮,使载物台上升,物镜逐渐接近玻片。需要注意,不能使物镜触及玻片,以防镜头将玻片压碎。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内,同时右眼不要闭合(要养成睁开双眼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习惯,以便在观察的同时能用右眼看着绘图),并转动粗动调焦手轮,使载物台慢慢下降,不久即可看到玻片中材料的放大物像。 6、如果在视野内看到的物像不符合实验要求(物像偏离视野),可慢慢调节载物台移动手柄。调节时应注意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看到的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如果物像不甚清晰,可以调节微动调焦手轮,直至物像清晰为止。 7、如果进一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应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把物像中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中的物像范围缩小了很多)。一般具有正常功能的显微镜,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基本齐焦,在用低倍物镜观察清晰时,换高倍物镜应可以见到物像,但物像不一定很清晰,可以转动微动调焦手轮进行调节。 8、在转换高倍物镜并且看清物像之后,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孔径光阑的大小或聚光器的高低,使光线符合要求(一般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要稍变暗一些,所以需要调节光线强弱)。 9、观察完毕应先将物镜镜头从通光孔处移开,然后将孔径光阑调至最大,再将载物台缓缓落下,并检查零件有无损伤,特别要注意检查物镜是否沾水沾油,如沾了水或油要用镜头纸擦净,检查处理完毕后即可铺上防尘布。 购买显微镜之前,首先先了解自己所要做的实验目的,针对选择合适的显微镜,因显微镜种类多。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显微镜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显微镜使用 引导语:初中的生物课我们就开始接触显微镜,怎么使用呢? 以下是收集的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观察前的准备 (1)置显微镜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为一寸左右。镜检者姿势要端正,一般用左眼观察,右眼便于绘图或记录,两眼必须同时睁开,以减少疲劳,亦可练习左右眼均能观察。显微镜构造见右图。 (2)显微镜是光学精密仪器,在使用时要特别小心,使用前要熟悉显微镜的结构和性能,检查各总零件是否完好无损。镜身有无灰尘,镜头是否清洁,做好必要的清洁和调整工作。 (3)调节光源对光时应避免直射光源,因直射光源影响物像的清晰,损坏光源装置和镜头,并刺激眼睛。晴天可直接用窗外的散射光,如明暗天气,可用8-30W日光灯或显微镜灯照明 调节光源及光照的一般步骤: 将低倍物镜旋至镜筒下方,旋转粗调节轮,使镜头和载物台距离约为0.5cm左右。 上升聚光器,使与载物台表面同样高。否则使用油镜时光线较暗。 左眼看目镜,调节反光镜镜面角度(反光镜有凹平两面,光线较强自然光源,宜用平面镜;光线较弱的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宜用凹

面镜。)对光使全视野内为均匀的明亮度。凡检查染色标本时,光线应强;检查未染色标本时,光线不宜太强。可通过扩大或缩小光圈、升降聚光器、旋转反光镜调节光线. 2.低倍镜观察。 检查的标本须先用低信镜观察,因为低倍镜视野较大,易发现目标和确定检查的位置。 (1)先将标本玻片置于载物台上,并将标本部位处于物镜的正下方,转动粗调节轮,下降物镜或上升载物台使物镜至标本0.5cm处。 (2)左眼看目镜,同时反时针方向慢慢旋转粗调节轮,当在视野内出现物象后,改用细调节轮,上下微微转动,直至视野内获得清晰的物象。然后认真观察标本各部位,确定并将需进一步要观察的部位移视野中央,准备用高倍镜观察。 3.高倍镜观察; 将高倍镜转正至正下方,在转换接物镜时,需用眼睛在侧面观察,避免镜头与玻片相撞。然后由接目镜观察,再仔细调节光圈和聚光镜,使光线的明亮度适宜,同时再仔细正反两方向微转动细调节轮,直至获得清晰的物象后为止,找到最适宜于观察的部位。需进一步要观察的部位移视野中央,准备用油镜观察。 4.油镜观察: (1)上升聚光器,全开虹彩光圈 (2)用粗调节轮提起镜筒或下降载物台,转动转换器将油镜转至镜筒正下方。在玻片标本的镜检部位滴上一滴香柏油。右手顺时针方

高中生物——如何使用高倍显微镜

高中生物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编稿老师郑继刚一校黄楠二校杨雪审核王艳会 知识点考纲要求题型说明 高倍显微 镜的使用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选择题、填空 题 显微镜的使用是生物 学研究中的一项基本 技能,也是高中生物学 实验考查时经常涉及 的内容。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 1.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高倍显微镜下物像的特点。 难点:高倍显微镜下物像的特点。 一、重要结构 1. 光学结构 (1)镜头:目镜,物镜。 (2)反光镜 2. 机械结构 (1)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2)转换器——转换物镜。 (3)光圈——调节视野亮度。 二、使用方法

取镜、安放和对光后,首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观察,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为止。 三、注意事项 1.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0.5cm)停止下降。 2. 必须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用高倍物镜。 3. 换用高倍物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焦。 四、低倍物镜观察与高倍物镜观察(清晰时)的比较 五、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1. 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了180度。 2. 放大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不是指面积或体积的放大。视野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标本范围就越小。 例题1下列关于使用高倍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因为藓类植物的叶片大,在高倍显微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 用目镜放大倍数是10,物镜放大倍数是40,被观察的细胞面积放大400倍 C. 换用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 为了使高倍物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思路分析:使用高倍物镜观察时首先要在低倍物镜下找到观察对象,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故A错误;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故B错误;换用高倍物镜后,直接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故C错误;最大的光圈增加通光量,凹面反光镜更加集中光线,故D正确。 答案:D 例题2下列关于高倍显微镜的使用,错误的是() A. 先在低倍物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物镜 B. 移动载玻片时,移动的方向和视野中图像运动方向相反 C. 低倍转高倍时,如果发现镜头太贴近载玻片,可以先升高镜头,再转换

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正确使用金相显微镜的方法步骤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些,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金相显微镜的一些简单使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金相显微镜使用说明: (1)使用油浸系物镜前,将载物台升起,用一支光滑洁净小棒蘸上一滴杉木油,滴在物镜的前透镜上,这时要避免小棒碰压透镜及不宜滴上过多的油,否则会弄伤或弄脏透镜。 (2)使用低倍物镜观察调焦时,注意避免镜头与试样撞击,可从侧面注视接物镜,将载物台尽量下移,直至镜头几乎与试样接触(但切不可接触),再从目镜中观察。此时应先用粗调节手轮调节至初见物像,再改用细调节手轮调节至物像十分清楚为止。切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损坏镜头,影响物像观察。当使用高倍物镜观察,或使用油浸系物镜时,必须先注意极限标线,务必使支架上的标线保持在齿轮箱外面二标线的中间,使微动留有适当的升降余量。当转动粗动手轮时,要小心地将载物台缓缓下降,当目镜视野里刚出现了物像轮廓后,立即改用微动手轮作正确调焦至物像最清晰为止。 (3)观察前原则上要装上各个物镜。在装上或除下物镜时,须把载物台升起,以免碰触透镜。如选用某种放大倍率,可参照总倍率表来选择目镜和物镜。 (4)试样放上载物台时,使被观察表面复置在载物台当中,如果是小试样,可用弹簧压片把它压紧。 (5)将光源插头接上电源变压器,然后将变压器接上户内220V电源即可使用。照明系统在出厂前已经经过校正。 (6)每次更换灯泡时,必须将灯座反复调校。灯泡插上灯座后,在孔径光栏上面放上滤色玻璃,然后将灯座转动及前后调节,以使光源均匀明亮地照射于滤色玻璃上,这样,灯泡已调节正确,这时则将灯座的偏心环转动一个角度,以便将灯座紧固于底盘内。灯座及偏心环上有红点樗,如卸出时,只要将红点相对即可。 (7)为配合各种不同数值孔径的物镜,设置了大小可调的孔径光栏和视场光栏,其目的是为了获得良好的物像和显微摄影衬度。当使用某一数值孔径的物镜时,先对试样正确调焦,之后,可调节视场光栏,这时从目镜视场里看到了视野逐渐遮蔽,然后再缓缓调节使光栏孔张开,至遮蔽部分恰到视场出现时为止,它的作用是把试样的视野范围之外的光源遮去,以消除表面反射的漫射散光。为配合使用不同的物镜和适应不同类型试样的亮度要求设置了大小可调的孔径光栏。转动孔径光栏套圈,使物像达到清晰明亮,轮廓分明。在光栏上刻有分度,表示孔径尺寸。 2.金相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1)切勿将显微镜的灯泡(6~8V)插头直接插在220V的电源插座上,应当插在变压器上,否则会立即烧坏灯泡。观察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源。

偏光镜的使用方法

偏光镜的使用方法 偏光镜的使用方法,朋友推荐买了一块偏光镜,以前从来没用过偏光镜,所以向大家请教偏光镜怎么用,用过的朋友帮忙说说偏光镜的使用方法cpl中文名圆偏振镜还有人叫它偏光镜。 安装上cpl之后,旋转镜片(cpl是有两片镜片的,前面可以旋转),然后观察lcd或者单反取景器,直到达到你满意效果后在拍摄。 装cpl记得卸下uv,另外cpl不适合一直装在镜头上面,不然等于损失两档光圈,成像还大受影响。 cpl还可以作为灰镜使用,大约降两档曝光。cpl和pl连在一起可以作为可调灰镜,应用十分广泛。 偏光镜运用在拍摄风景照时,对云层的表现有极好的效果。蓝色天空的光线折射率比被白云散射后的光线来得大。利用偏光镜也可以使绿叶的颜色更饱和及消除低角度拍摄城市景物的灰雾。 偏振镜不是万能的。如果阳光角度不合适,非金属表面反射的眩光可能偏振光成分很小。例如,拍摄树叶往往不能消除所有反光。如果使用超广角镜头,很难在画面中取得一致的效果。尤其拍摄天空时,与太阳夹角成90度的方向压的很暗,而其它方向几乎没有效果,造成天空颜色和亮度不均匀。拍摄水面时,部分水面没有反光,而另一部分反光很强。偏振镜由于有转动部分,厚度较大,用在超广角镜头上有可能挡角。使用偏振镜时,由于需要转动滤镜,不宜使用遮光罩,应当尽量把相机放在阴影中拍摄。 线偏振镜与圆偏振镜价格差异很大。一台相机能否使用PL,要通过试验来确定。首先确定AF:转动PL镜到不同方向,半按快门开启自动对焦(有的机身有专门AF启动按键)。如果任意方向都能正常自动聚焦,说明这种机身能够使用PL镜实现AF功能。反之,如果某个方向AF失灵,那就必须购买CPL镜了!再试验AE:镜头前面装上PL镜后,垂直对着均匀白墙测光。旋转PL镜到不同方向,仔细观察测光值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只好购买CPL了!如果AE和AF 都没有问题,以后也不打算购买别的机身,那就可以购买PL镜了! cpl主要用途在于消除非金属表面无用的反光。风景照片中常用。使用cpl,可以消除玻璃反光,派出清晰的橱窗图片;也可以消除水面的反光,获得清澈见底的魅力效果。cpl还可以用来消除大气中的漫反射光,让天空更蓝更美丽。当被摄天空和光源(往往是太阳)成90度角的时候,效果最佳 用好偏光镜需要一定的技巧,例如拍摄天空时,可以使用右手将大拇指与食指成90度方向,将食指指向太阳,而大拇指方向就是最佳的拍摄方向。此外,由于偏光镜在最佳偏振效果时,会损失1/2到2档的光圈,因此需要对曝光进行补偿,一般增加1至2档曝光量即可。对于无法过滤掉的金属表面反光,可以在光源前面加一片大的偏振镜,这样金属反射出的光线就是偏振光,就可以使用偏光镜滤掉金属表面的反光了。不过在进行人像摄影时,最好不要使用偏光镜,这是因为偏光镜能过滤掉脸部的反光,使人脸失去立体感。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案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案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案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学习和研究生物往往需要借助于仪器,显微镜就是常用的观察仪器,它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过渡语:首先请同学们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学习目标:记住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三、自学指导师:为了帮助大家顺利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根据自学指导的要求默读课本。 学习指导(一)认真默读课本第 13 页图《普通光学显微镜》, 5 分钟谁能回答正确。 1、说出各部分名称和作用。(出示显微镜的结构图) 探索思考: 2、放大物象的有和。物镜分高倍镜和低倍镜,转动可转换镜头。 3、升降镜筒的有和,转动准焦螺旋,镜筒升降幅度大。

4、转动反光镜,可调节光的强弱,因为反光镜有两面,即平面镜,作用是反射光线;凹面镜,作用是。 5、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可调节光的强弱。 6、调节线强弱的结构有和。光线强时,用和;光线弱时,用和。 学习指导(二)目镜与物镜的比较(出示图并填表)学习指导(三)探索思考外界光线通过哪些结构到达我们眼睛的?四、先学、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看书。 五、后教(更正、讨论)1、提问,让班上最差的学生回答,如果有错误,老师引导其他同学更正、讨论。 2、分别或分组评(重要)六、当堂训练1、学生自背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思考题,熟记本节课的内容,时间是 5 分钟,现在开始。 2、书面练习延伸阅读——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教学设计

第一节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教学设计 连云港海头初级中学朱文娟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方法,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2.学会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方法,发展实验能力。 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熏陶中,树立初步的科学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2.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能观察到清晰的物象。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刚接触生物实验的七年级学生,本节课内容学习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由于本节课内容涉及较深的动手能力,故在教学中,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意识。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地球上的生物虽然种类繁多,但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可是,细胞的体积很小,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它呢?聪明的人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发明创造了显微镜这种专门用来观察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仪器。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显微镜及其使用方法。 2、讲授新课 活动一:显微镜的结构 通过挂图和实物相结合的方法对显微镜的结构进行细致的讲授。具体从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三方面讲述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活动二:显微镜的使用 通过具体实验来讲授显微镜的实验步骤,在讲述各步骤时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主,强调个步骤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a.取镜和放置:取出时,右手紧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左肩前方的位置。(学生思考原因) b.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用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听到碰扣声时以对准)。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观察(右眼打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中光线均匀明亮为止。(学生思考为什么是先用低倍镜观察) c.放置装片:取装片于载物台上(切记是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用推片器弹簧夹住,然后旋转退片器螺旋,将索要观察的部分调到通光孔中央。 d.低倍镜观察: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一定要从右侧看着载物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载物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装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载物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载物台。 e.高倍镜观察: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装片),如高倍镜头碰到装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调节器的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 如果视野的亮度不合适,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调节,如果需要更换装片标本时,必须顺时针(切勿转错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载物台下降,方可取下装片标本。想让像变大就要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像变小则反之…… f.收镜:下降载物台至最低,去下装片;转动螺旋器使物镜呈“八”字朝向学生;最后竖起反光镜以免停灰(学生思考原因)。

偏振镜类型和工作原理介绍

偏振镜类型和工作原理介绍 偏振镜的作用是消除偏振光,减少反光和眩光,同时增加色彩饱和度——特别是对蓝天。 圆形偏振镜的使用方法是旋转外层镜片,具体角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偏振镜的效果很难通过电脑上的后期处理来实现。 太阳发出的自然光会以光波的形式沿直线传播,光波会向任何方向振动。 当光线经物体反射后,会有一定波长的光线被反射出来,呈现出特定颜色,而其余波长就会被物体吸收。 例如,纯蓝色的物体只会反射蓝色光,同时吸收红、橙、黄、绿、青和紫色光。 同样,绿叶会反射绿色和一部分黄色光,吸收其余光线。 如果经过反射后的光波只向一个方向振动,那么就叫作偏振光。 偏振光会引起眩光并降低反射表面色彩饱和度。 所以使用特殊的偏振镜过滤掉偏振光,就可以增加色彩饱和度。 偏振镜是在2片玻璃中夹有一层偏振片的特殊滤镜。 在圆形偏振镜中,旋转外层镜片会改变偏振角度,从而过滤掉一部分光线。 当阳光经过地球的大气层时,会和氮气或氧气分子发生碰撞而产生散射。

蓝色的光会比红光散射得更多,这就是为什么晴朗的天空是蓝色的原因。 散射光会倾向于保持一个方向的振动。 若摄影师的拍摄方向与光线照射方向保持垂直,光线的偏振性最强,偏振镜的作用最明显。 当太阳位于摄影师面前或身后时,偏振镜就不会起作用。 目前有2种偏振镜可选——线性偏振镜和圆形偏振镜,不过只有圆偏适合数码相机。 因为线性偏振光可能会影响相机的测光和自动对焦系统。 圆形偏振镜可以令到达测光系统的光线非偏振化,避免了线偏的不足。 不过如果你真的使用线性偏振镜,只需要在装上偏振镜之前进行测光,安装滤镜后增加一定曝光值拍摄即可。 胶片相机则不受偏振镜类型影响。 以上是网整合的偏振镜类型和工作原理介绍全部内容,希望各位摄影师会喜欢。

显微镜使用的一般步骤

一.显微镜使用的一般步骤: 1、取镜与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在前方稍偏左。 2、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选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低倍镜观察:(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当看物镜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高倍镜观察:(1)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3)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4)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5、使用完毕后,取下装片,转动转换器,逆时针旋出物镜,旋进镜头盒;取出目镜,插进镜头盒,盖上。把显微镜放正。 二、显微镜使用的一些注意问题: a、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该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和体积。

b、物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目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高倍镜镜面较小,低倍镜镜面较大 c、视野:视野是指一次所能观察到的被检标本的范围。视野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工作距离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工作距离越短。 d、镜像亮度:镜像亮度是指视野里所看到的像的亮暗程度。它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在光源一定的情况下,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在用高倍镜或物镜观察标本时,根椐实际情况可使凹面反光镜、大光圈来增强光源,以改善视野亮度而使物像明亮清晰。 e、视野中物像移动与标本移动的关系:视野中某观察对象位于左前方如要移到中央,应将装片或切片向左前方移动。也就是同向移动。原因是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或切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f、显微镜使用时的异常现象与原因 (1)有气泡:制作装片不规范;材料厚薄不均匀;水太少(2)同一视野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不清晰:材料厚薄不均匀 (3)视野太亮:光线太强;调节光圈和反光镜(4)视野一半亮,一半不亮,反光镜没有转到位 h、显微镜使用时异物的判断:目镜、物镜或装片上,通常通过移动玻片(是否在玻片上),转动转换器(是否在物镜上)来判断,剩下在目镜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