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二主观题答题模式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

来推断另一个较为生疏实词的词义。 该句译为,元佑三年,权知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地不能说话。苏轼放宽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 挥。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诬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士坐庭中”是省
a. 客观性原则是统计方法的选用必须和客观实际相结合,统计资料的收集方式,统计调查和分析都必须尊重客观实际,各种数据资料 要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
(3)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第四单元
有关“我国外交活动”的命题
④抓住战略机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电 (视1)遥了控解器什、么电是冰传箱感、器电,饭知锅道、非空电调学、量电转子化秤为、电扫学地量机的器技人术、意自义动;开关门、楼道灯、感应水龙头、自动干手机、机器人……
【7、10公题元详2解5年】,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6教.2育安。全生产(2培)训人以各民单位通自过主培民训为主主,选可举以采选取多出种形各式级多层人次的大方式代,表进行,广泛由的安他全们生产组法律成法规各及级其新国知识家,新权技术的宣传 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14.1 投标书是投标人对本招标文件的响应和承诺,投标人应完整地填写和提供投标书。
2.政府怎样要做某事?
(1)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能。 (2)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 责的原则。
(3)政府要做到依法行政。 (4)政府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5)政府应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6)政府要树立权威,提高公信力。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共17张PPT)

(2)我国应怎样做?
①应积极履行主权国家的义务,自觉遵守《联合国宪 章》的宗旨和原则。 ②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在 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 序,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④抓住战略机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⑤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 路。
3.政协委员应该如何履职?
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 和建议。 ②积极提交有关……的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
③就有关……的工作对相关部门进行民主监督。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
[解题思路] 人大的性质+人大代表的产生与职权+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2.政府怎样要做某事?
(1)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能。 (2)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 责的原则。
(3)政府要做到依法行政。 (4)政府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5)政府应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6)政府要树立权威,提高公信力。
第三单元
1.人大代表参与政治生活(为什么、怎样做) (1)人大代表为什么这样做?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主观 题答题 模板( 共17张 PPT)
第一单元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主观 题答题 模板( 共17张 PPT)
1.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事?
解题思路:必要性+重要性
(1)必要性: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 ②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③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2)重要性:
对公民: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 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 自己的政治权利。 对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答题模板】2020-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新教材修改)

【答题模板】2020-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新教材修改)1.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公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怎样做?(1)公民为什么要自觉参与?①必要性:我国国家性质、人民地位、公民权利。
②重要性:第一,对公民: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
第二,对社会或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现代化及各项事业的发展。
(2)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①内容: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
②要求:宏观上把握:依法有序的参与;中观上把握: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微观上把握:各种民主方式的具体内涵、途径(渠道)和要求。
2.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1)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答题模板:①国家性质决定和政府性质决定。
②是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
③是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④是政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践行“三个代表”的需要。
⑤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2)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答题模板:①履行职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
②坚持原则: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才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接受监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⑤民主决策: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3.人大代表为什么这样做或怎样完成一件事?(1)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2)是行使权利的表现(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3)是履行义务的需要(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4)体现与人民的关系(产生、负责、服务和监督)4.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怎样做某一件事?(1)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①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决定的;②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党,领导核心)决定的;③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政治必修二主观题答题模式

一、公民做一件事1.为什么做①必要性: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地位、公民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和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政治自由)②重要性:第一,有利于增强公民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第二,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2.怎么做(1)内容: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要求:依法有序的参与;(必要性: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要求: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
(3)意义:①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②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④不断改善公共管理,创建文明祥和的新社区;⑤有力地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
二、政府做一件事1.为什么做(1)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政府的宗旨和基本原则的需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具体: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职能的内在要求(4)树立权威(A.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完善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B.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
C.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观题万能模板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观题万能模板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主观题万能模板1、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怎样做某一件事?(1)公民为什么能够参与政治生活?①必要性: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中国宪法赋予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根据材料写具体)②重要性:第一,对公民:有利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增强主人翁意识,激发公民政治参与热情。
第二,对社会: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三,对国家: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的工作;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2)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①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
②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途径参与政治生活。
④在中国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2、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主体:国务院、李克强总理、XX省长.市长.县长,国资委、工商局,局,税务局等)(1)为什么:①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决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②政府贯彻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③政府履行某种职能的内在要求;④是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有利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⑤是政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树立政府权威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⑦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2)怎样做:①履行好政府职能(五大职能,根据材料要答具体),建设服务型政府;②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原则要注意三点具体要求);③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⑤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⑥要树立政府的权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⑦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3、人大代表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要这样或怎么完成一件事?(1)做了什么:行使了…权利,履行了…义务。
政治必修二主观题答题模式

政治必修二主观题答题模式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关于主观题的一些答题思路一、公民做一件事1.为什么做①必要性: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的地位、公民的权利。
②重要性:第一,有利于增强公民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第二,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2.怎么做依法有序的参与;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
二、政府做一件事1.为什么做(1)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扞卫者。
(2)政府的宗旨和基本原则的需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具体: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政府职能的要求(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5)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利益,打造权威政府,服务型政府。
2.怎样做(1)积极履行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坚持宗旨与原则(3)要依法行政(4)要自觉接受监督(5)要民主、科学、依法决策。
(6)要简政放权,转变职能三、人大代表做一件事【做某一件事情的理由】①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②是行使权利的表现,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③是履行义务的需要(a.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b.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④体现与人民的关系(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四、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1、为什么做(1)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宗旨);(2)由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由党的作用决定(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4)是党加强自身建设和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5)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必修二政治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背
(1)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 5分钟 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③体现了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④这是政府履行XX职能的需要; ⑤这是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体现 ⑥有利于(视具体情形而定:决策、依法行政、监督)
5.实战演练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做到精准扶贫。
材料:对湖北省来说,到2019年,192万户、590万人全 部脱贫,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家庭和个人。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注定是艰巨的任务。何为“ 精准扶贫”?“不只是瞄准区域,更要瞄准个体,找准一 家一户的脱贫路径。 ”通过联合立项、联合审批、联合 验收,资金直达施工方,组织第三方对实施项目、拨付资 金进行绩效考核,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验收,把 专项资金精准使用在扶贫上。
一、有关“公民”的命题
1.设问模式
(1)公民如何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
(2)公民可以怎样实现“上情下达”?有什么意义?
(3)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应怎样做得更好?
一、有关“公民”的命题 2.答题模板
(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怎么办)
要素:有序参与+权利义务+三原则+党的领导
一、有关“公民”的命题 2.答题模板
答案: ①公民要敢于同邪极、主动、有序进行网络反腐; ②网络反腐时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
5.实战演练
材料三:2015年2月9日,在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廉政工作 会议上,李克强同志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风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深化改革和加强制度 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 。 结合材料三,我国应该如何更加有效地加强对政府权力 的制约和监督?
必修二主观题答题模式

必修二《政治生活》主观题(常考知识点)主体本模块类同经济生活,主体分析法的运用至关重要,常见主体是:国家/政府党(中共中央或市委)公民国际组织/主权国家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3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4政府的职能(对内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5党建理论: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基本方式)6公民: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处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7主权国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持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一)政府(国家)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我国的国家性质;②我国的国家职能;③我国国家机构应该坚持的原则;④国家这样做的意义。
2、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社会主义的本质;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必修二主观题答题模
式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关于主观题的一些答题思路
一、公民做一件事
1.为什么做
①必要性: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的地位、公民的权利。
②重要性:第一,有利于增强公民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第二,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2.怎么做
依法有序的参与;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
二、政府做一件事
1.为什么做
(1)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扞卫者。
(2)政府的宗旨和基本原则的需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具体: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政府职能的要求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5)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利益,打造权威政府,服务型政府。
2.怎样做
(1)积极履行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坚持宗旨与原则
(3)要依法行政
(4)要自觉接受监督
(5)要民主、科学、依法决策。
(6)要简政放权,转变职能
三、人大代表做一件事【做某一件事情的理由】
①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②是行使权利的表现,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③是履行义务的需要(a.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b.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④体现与人民的关系(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
四、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1、为什么做
(1)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宗旨);
(2)由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由党的作用决定(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是党加强自身建设和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
(5)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2、怎样做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
(2)坚持科学执政方式;
(3)坚持执政理念,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注〕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如何对待民族问题
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政治基础和物质保证);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制度);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政策保证),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依法打击煽动民族分裂的行为;④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一项义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
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⑤党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⑥政府要切实履行各项职能,加强中西部的开发;⑦发达地区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其实现形式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本群众自治制度。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③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即真实性内容和多样性形式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七、对外关系
1.涉及我国参与有关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活动的原因、理论依据(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冲突则是对立的根源。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3)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①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②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④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5)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负责任的大国,是维护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遵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
2.涉及主权国家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方面的原因
(1)主权国家的权利、义务。
(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
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
(2)《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
(宗旨:简单地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
(3)由国家利益决定。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3.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我国的国家利益: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2)为什么。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②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怎么做。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利益;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增强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抵制外国干涉我国内政;在维护我国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建立国际新秩序、建设和谐社会,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等等。
(4)意义:对我国,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对世界,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