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应用新技术
天然气化学链制氢耦合燃料电池高效发电新技术应用基础研究

天然气化学链制氢耦合燃料电池高效发电新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天然气化学链制氢耦合燃料电池高效发电新技术,听上去是不是有点高大上?不过别担心,别怕,我来给大家说个通俗点的。
你要是以前听过燃料电池,肯定知道它是个“绿色神器”,能把氢气给转化成电能,不仅效率高,污染少,简直是环保界的一股清流。
可问题也来了,氢气要怎么得呢?这不,天然气化学链制氢技术应运而生啦。
就是这么神奇,它把天然气通过一套高科技的方式“拆解”出氢气,再把氢气送到燃料电池里,最后为我们的电器设备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
你看,这个技术就像是厨房里的大厨,原料是天然气,成品是氢气,最终菜肴就是清洁电能,一盘“绿色美食”就这么诞生了。
听着好像有点复杂,别急,我给你具体聊聊。
你知道天然气吧,它是地球上的一块宝藏,含有大量的甲烷。
传统的办法是直接把它烧了取热或发电,但现在大家都不喜欢这种“粗暴”方式。
为了节能减排,咱们就得想办法把天然气利用得更“精致”一些。
于是,有了天然气化学链制氢技术。
简单说,就是通过一些复杂的化学反应,把天然气里的碳元素和氢元素分开,氢元素被单独提取出来,咱们就能拿去用来做“清洁能源”了。
这个过程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但你知道吗?它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化学实验”那么回事。
这个化学链反应需要高温、高压的环境,而且要在非常精准的控制下进行。
就像你在厨房做菜,火候不对,菜就全毁了。
过了火,天然气的甲烷就跑了,氢气不纯;火力不足,效率低,电能产不出来。
所以说,这项技术其实得靠精密的设备和技术人员“盯”住,稍不留神,就得重新来过,谁也不想做无用功,对吧?说到燃料电池,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个“外星科技”。
但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
就像你喝汽水,汽水瓶里面有气体,喝的时候就能看到气泡。
燃料电池也是把氢气和氧气“泡泡”一通,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电能。
不过,不同的是,燃料电池可不会“吹气泡”,它的目标就是“无声无息地”将氢气转化为电力,而且没有任何有害气体的排放。
试论天然气工程行业科技创新

试论天然气工程行业科技创新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对于解决能源问题、改善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天然气工程行业是与天然气资源勘探、开采、储运、利用等相关的产业,受益于科技创新,天然气工程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本文将试论天然气工程行业科技创新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现有天然气工程行业面临的挑战在天然气资源开采方面,随着传统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促使人们不得不转向更加深水层、更加复杂的地质条件下的天然气资源。
与此天然气的储运与利用也面临一系列问题。
长距离输送天然气的管道极易发生泄漏,损失巨大;天然气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加剧了环境污染问题。
种种问题催生了对于天然气工程行业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
二、科技创新对天然气工程行业的影响1、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勘探开采效率天然气的资源勘探是天然气工程行业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传统的天然气勘探开采工艺因受限于地质条件、技术设备等多方面因素,勘探难度大,工作效率低。
而通过科技创新,开发了地震勘探、水力压裂等技术手段,提高了天然气勘探的效率。
水力压裂技术在页岩气开采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使得原本难以开采的页岩气资源得以有效利用。
2、发展新型储运技术提高输送效率在天然气储运方面,科技创新为天然气工程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液化天然气(LNG)技术的应用使得天然气可以通过海运等方式进行长距离输送,大大提高了天然气的输送效率和灵活性。
用于天然气输送的管道材料、防腐涂层等技术也在不断进行改良创新,以提高管道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推广清洁利用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天然气的清洁利用成为了当前的热点问题之一。
传统的天然气发电方式存在能效低、污染严重等问题,而科技创新为天然气清洁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燃气轮机、燃料电池等新型天然气发电技术,不仅效率更高,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
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等也在减少天然气利用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天然气制合成气的新技术

天然气制合成气的新技术摘要:伴随煤炭石油等能源的日益枯竭,天然气等新型能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如何更有效的利用天然气成为关键。
本文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天然气的化工利用情况,并介绍了天然气为原料制成的合成物,最后分析了天然气制合成气的新技术。
关键词:天然气催化工艺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兴重要能源,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利用,在合成燃料前会先合成气,而在整个天然气转化为使用能源的过程当中,合成气的步骤耗费相当大的成本,能够占到全程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因此天然气制合成气工艺的改善是一个巨大挑战。
近年来国外发展了自然重整,非催化部分氧化和联合重整等制合成气新工艺。
一、国内外天然气的化工利用上世纪初西方国家首次铺设了天然气管道为化工使用,自此天然气成功加入了世界能源的行列,各个国家开始了天然气的开发使用,并在相当长时间段内有着飞速发展,从1940年发展速度的开始提升至1960年达到鼎盛,天然气利用技术趋于成熟,转化成各类能源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国的发展。
至70年代,由于石油化工廉价化,天然气研发的脚步减慢,但仍有着较为稳定的发展速度。
目前,石油供给短缺,价格不断上升,世界石油局势紧张,而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兴能源,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且储量巨大,国际能源机构认为,天然气产量增加,并且今后将会作为主要能源之一。
作为21世纪新兴能源,天然气合成燃料的工艺备受关注,不断得到改善,被应用到工业化工中去。
企业中的天然气转化工艺,可分为以下两种方法:1.直接转化法在制作乙烯过程中,当利用甲烷作氧化剂时,可以选择氧化制甲醇和甲醛。
2.间接转化法天然气制燃料常用的就是间接转化法,利用转化器将天然气进行转化,合成的合成气,应用于工业化工上,将之彻底转变成燃料、化肥等。
二、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合成物1.合成氨氨肥是化肥工业中的主导产品,世界各国对化工氨需求量大,氨的产量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因此提高合成氨产量十分重要。
当前,世界各国合成氨年产量大约为1.5亿吨左右其中百分之八十的合成氨是以天然气为原料制成。
天然气利用的几项新技术及其思考

天然气利用的几项新技术及其思考
1.多功能分析技术:在焦化、脱硫等加工过程中利用它可以精准测量60种元素,有效提高了质量控制水平;
2.节能减排技术:采用生物变感器技术可以实现过程节能减排,同时可节省大量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3.分布式能源技术:通过将小型天然气发电机置入用户,可以替代传统能源,实现用户和网格间的“负荷均衡”;
4.智能技术:采用智能技术提高燃气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及时的供需平衡,以及安全可靠的传输和监控;
5.绿色设计技术:采用绿色设计技术可以减少设备安装和改造所需要的成本,以及提升建筑物的能源效率。
天然气燃烧新技术

天津城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天然气燃烧新技术作者:李干系别:能源机电系专业:城市燃气工程技术学号:080401024指导教师:李军2011年3月目录内容摘要 (3)正文一、天然气目前的现状 (4)二、天然气的燃烧方式·········第5、6页1、扩散式燃烧 (5)2、大气式燃烧 (5)3、预混式燃烧 (6)三、目前天然气燃烧利用方式的特点 (6)四、天然气燃烧新技术·············第6、7页五、总结 (8)参考资料 (9)内容摘要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
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体,应从多方面着手,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全面完成各项节能减排任务,促进能源与环保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天然气是一种公认的清洁、高效、优质能源,在化工、电力、城市燃气等工业和民用领域正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西气东输全面实施,我国的天然气工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然而天然气燃烧热之高,污染排放物少,但是在正常的燃烧条件下仍排放大量的NOX、CO以及SO2.研究表明,天然气催化燃烧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燃烧率,而且可以有望从根本上改善天然气燃烧的污染物排放问题。
催化燃烧可以使燃料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完全燃烧,对改善燃烧过程、降低反应温度、促进完全燃烧、抑制有毒有害物质的形成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一个环境有好的过程,启用用领域不断扩展,已广泛的应用在生产与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天然气燃烧新技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
油气行业的新技术与趋势

油气行业的新技术与趋势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全球油气行业也不断面临新挑战。
为了应对新的能源革命,油气行业必须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发展新技术,使其更高效、清洁和可持续。
本文将探讨当前油气行业的新技术与趋势。
一、气体化技术的发展气体化技术是目前油气行业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随着天然气价格的下降,气体化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气体化技术可以将天然气转换为液体燃料,从而更容易储存和运输。
这种转化液化天然气(LNG)的技术有助于消除管道传输中的障碍,因为它可以通过船只来运输天然气。
二、高精度根据床与水力压裂技术现代油气勘探的核心是通过高精度测量技术,查找并掌握地下石油和天然气储藏的准确位置。
传统的地震和钻探技术经常可以为公司提供有用的信息,但其中往往包含误差较大的估算和重要的遗漏情况。
而高精度测量技术可以准确地定位地下资源,是油气行业中的一种新技术。
与此同时,水力压裂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开采技术。
这种技术用水和化学物质将石油或天然气从岩层中释放出来。
在压力的作用下,石油或天然气将进入钻井管,最终被带到地面。
使用水力压裂技术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增加采集石油和天然气的可能。
这是一个创新性的技术,未来将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三、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除了传统的油气开采技术外,清洁能源技术也是一个新兴的技术领域。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取代传统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生物质能源等。
使用这些清洁能源将有助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
四、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油气行业中的一大趋势。
数字化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等。
这些数字技术可以帮助企业管控和管理油气生产过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并帮助决策者预测市场趋势。
数字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生产、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石油天然气开发的新技术

石油天然气开发的新技术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从工业制造到家庭用电,都有它们的身影。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本文将介绍石油和天然气开发的新技术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目前主流的石油开发技术——油藏注水开采。
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注入水使油藏内液体压力增大,从而推动石油进入井口,并将石油从地底抽取出来。
然而,这种开采方式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会导致地下水的污染、石油泄露等。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新技术开始逐渐被应用于石油开发领域。
一种新型的石油开采技术是CO2注入技术。
这种方法是将CO2气体注入油藏中,从而使油藏中原本无法被开采的油层的压力增大,使得这些油层中的油液重新被推向井口。
这种CO2注入技术不仅可以增大产出,同时还能降低环境的影响,因为注入的CO2气体最终会被存储在地下。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大量的化石燃料的排放,并且可以帮助公司遵守环保法规。
在天然气开采领域,水力压裂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
这种方法是通过将水、沙和化学药品注入到岩石裂缝中,从而扩大天然气和油的可开采范围。
这种方法在提高开采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环境上的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化学药品污染。
这些化学药品可能会污染地下水源,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解决水力压裂技术的环境问题,一种名为生物降解液的新型液体已经在天然气开采领域得到应用。
这种生物液体是由不同的细菌、酵母和真菌等微生物组成的,可以用于取代水力压裂中的化学药品。
这种新型液体不仅可以提高开采率,同时还可以降低生态成本。
此外,智能数码技术也在石油和天然气开发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这些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可以使采矿过程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减少人为错误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一些人工智能算法可以通过对大量的数据的学习来对石油勘探产生影响,如通过Satellite和无人机对石油原油池进行监测预防泄漏和污染的工作。
天然气行业科技创新与示范工程

天然气行业科技创新与示范工程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我国清洁能源战略的深入实施,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年提高。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天然气需求,提高天然气供应的稳定性,降低成本,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科技创新成为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本文将重点分析天然气行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与趋势,以及示范工程的作用和意义。
科技创新现状与趋势在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深层、深海、非常规气藏的勘探开发技术上。
深层气藏因其压力高、温度高、地质复杂,对勘探开发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深海气藏的开发则面临着海洋环境保护、作业安全、设备可靠性等技术挑战。
非常规气藏,如页岩气、煤层气等,因其低渗透性,对勘探开发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天然气输送领域,长距离输气管道技术、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技术、天然气液化与再气化技术等成为关键。
长距离输气管道技术的发展,使得天然气可以跨越更远的距离,连接更广泛的地区。
大型LNG运输船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天然气国际贸易的效率,促进了全球天然气市场的繁荣。
天然气液化与再气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天然气可以在不具备直接输气条件的地方,通过液化与再气化的方式进行储存和输送。
在天然气利用领域,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高效、环保的天然气燃烧技术,以及天然气与其他能源的集成利用技术。
高效、环保的天然气燃烧技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助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天然气与其他能源的集成利用技术,如天然气与太阳能、风能的互补利用,可以提高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示范工程的作用与意义示范工程是天然气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通过示范工程,可以验证新技术的可行性,推动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加速行业技术进步。
示范工程还可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此外,示范工程还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引导和推动天然气行业的发展。
以我国为例,近年来我国在天然气领域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示范工程,如川气东送、西气东输、海南LNG项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气应用新技术目录1天然气概述 (2)1.1.1按矿藏特点分类 (2)1.1.2按天然气的烃类组成分类 (2)1.1.2.1 C5界定法—干、湿气的划分。
(2)1.1.2.2 C3界定法—贫、富气的划分 (3)1.1.3按酸气含量分类 (3)1.2天然气组成 (3)1.3天然气性质 (4)1.3.2化学性质 (5)2天然气净化处理新技术 (5)2.1天然气脱水 (5)2.1.1无硫天然气的甘醇脱水工艺 (6)2.1.2含硫天然气的甘醇脱水工艺 (7)其他脱水方法 (9)2.3天然气脱硫 (10)2.3.1湿法脱硫 (10)2.3.2干法脱硫 (11)3天然气利用及其应用 (13)3.1天然气等离子体转化技术 (13)3.2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 (13)3.3天然气发电技术 (14)参考文献 (15)1天然气概述1.1.1按矿藏特点分类1)气井气:即纯气田天然气,气藏中的天然气以气相存在,通过气井开采出来,其中甲烷含量高。
2)凝析井气:即凝析气田天然气,气藏中以气体状态存在,是具有高含量可回收烃液的气田气,其凝析液主要为凝析油,其次可能还有部分被凝析的水,这类气田的井口流出物除含有甲烷、乙烷外,还含有一定量的丙烷、丁烷及C5+以上的烃类3)油田气:即油田伴生气,它是伴随原油共生,是在油藏中与原油呈相平衡接触的气体,包括游离气(气层气)和溶解在原油中的溶解气,从组成上亦认为属于湿气1.1.2按天然气的烃类组成分类1.1.2.1 C5界定法—干、湿气的划分。
1)干气:指在1Sm3(CHN)井口流出物中,C5以上烃液含量低于13.5cm3的天然气。
2)湿气:指1Sm3(CHN)井口流出物中,C5以上烃液含量高于13.5cm3的天然气1.1.2.2 C3界定法—贫、富气的划分1)贫气:指在1Sm3(CHN)井口流出物中,C3以上烃类液含量低于94cm3的天然气2)富气:指在1Sm3(CHN)井口流出物中,C3以上烃类液含量高于94cm3的天然气注:1Sm3(CHN)是指101.325kPa、20℃下计量的气体体积,中国气体计量采用的标准,有时又称基方1.1.3按酸气含量分类定义:按酸气(acid gas,指CO2和硫化物)含量多少,天然气可分为酸性天然气和洁气。
•酸性天然气(sour gas)指含有显著量的硫化物和CO2等酸气,这类气体必须经处理后才能达到管输标准或商品气气质指标的天然气。
•洁气(sweet gas)是指硫化物含量甚微或根本不含的气体,它不需净化就可外输和利用。
1.2天然气组成•天然气是各种碳氢化合物为主的气体混合物。
•主要成分为甲烷、乙烷、丙烷、异丁烷、正丁烷、戊烷和微量的重碳氢化合物及少量非烃类的气体,如:氮、硫化氢、二氧化碳、氦气等。
1.3天然气性质1.3.1物理性质天然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当天然气中混有硫化氢气时,就会出现强烈的刺鼻臭味。
其重要物理性质还包括:• 1) 密度天然气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气体的重量,以kg/m3表示。
天然气是多组分的混合物,各组分的密度也不相同。
在地面标准状态下,天然气混合物的密度一般为0.7~0.75kg/m3,随重烃含量增多密度增大。
某些油田伴生气,其密度可达1.5kg/m3。
密度随压力增高而增大,随温度增高而变小。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是指相同温度、压力(如15.6℃、101 325Pa 或20℃、101 325Pa )条件下,天然气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
天然气混合物一般在0.56~1.0之间。
• 2)天然气的粘度粘度是指气分子内部质点运移的摩擦阻力,是研究气体的运移、评价开采、集输条件的重要参数,常用动力粘度(绝对粘度)表示,单位采用mPa·s。
也可用运动粘度,即动力粘度与密度的比值,单位以mm2/s表示。
粘度大小与化学组成及其所处环境有关。
在标准状况下,分子量增加,粘度变小,温度升高粘度增大。
在压力较高的条件下,压力增高粘度增大。
• 3)天然气压缩性和溶解性天然气是可压缩的。
同体积的天然气,在地面与地下密度不同,重量也不同。
天然气具有溶于水和石油这两类不同液体的能力,但易于与石油互溶而与水则不易互溶。
如甲烷,在原油中的溶解系数为0.3,而在水中的溶解系数仅0.033,两者可相差达一个数量级。
影响天然气溶解性的主要因素是压力,而温度对天然气的溶解力的影响则比较复杂。
1.3.2化学性质•易燃•易爆•有毒2天然气净化处理新技术2.1天然气脱水通常将从天然气中脱除水分的过程称为天然气脱水天然气脱水的方法一般包括溶剂吸收法、固体吸附法、低温法、化学反应法和膜分离法等。
低温法脱水是利用高压天然气节流膨胀降温或利用气波机膨胀降温而实现的,这种工艺适合于高压天然气;而对于低压天然气,若要使用则必须增压,从而影响了过程的经济性。
溶剂吸收法和固体吸附法目前在天然气工业中应用较广泛。
溶剂吸收法:溶剂吸收法脱水是目前天然气工业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之一。
其利用吸收原理,采用一种亲水的溶剂与天然气充分接触,使水传递到溶剂中从而达到脱水的目的。
溶剂吸收法中常采用甘醇类物质作为吸收剂,在甘醇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和醚键,能与水形成氢键,对水有极强的亲和力,具有较高的脱水深度。
甘醇脱水在天然气气脱水工业中曾成功应用的甘醇是:乙二醇(EG)、二甘醇(DEG)、三甘醇(TEG)和四甘醇(TREG)。
最早用于天然气脱水的甘醇是二甘醇,由于受再生温度的限制,贫液质量分数一般为95%左右,露点降较低;而三甘醇再生容易,贫液质量分数可达98%~99%,具有更大的露点降,且运行成本较低,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甘醇脱水工艺流程1)无硫天然气的甘醇脱水工艺甘醇脱水过程一般都是连续的,其典型的工艺流程是三甘醇脱水工艺流程,用于处理井口无硫天然气或来自醇胺法装置的净化气。
TEG脱水装置主要由吸收系统和再生系统两部分构成,工艺过程的核心设备是吸收塔。
天然气脱水过程在吸收塔内完成,再生塔完成三甘醇富液的再生操作。
原料天然气从吸收塔的底部进入,与从顶部进入的三甘醇贫液在塔内逆流接触,脱水后的天然气从吸收塔顶部离开,三甘醇富液从塔底排出,经过再生塔顶部冷凝器的排管升温后进入闪蒸罐,尽可能闪蒸出其中溶解的烃类气体,离开闪蒸罐的液相经过过滤器过滤后流入贫/富液换热器、缓冲罐,进一步升温后进入再生塔。
在再生塔内通过加热使三甘醇富液中的水分在低压、高温下脱除,再生后的三甘醇贫液经贫/富液换热器冷却后,经甘醇泵泵入吸收塔顶部循环使用。
2)含硫天然气的甘醇脱水工艺对于H2S含量较高的天然气,TEG法不适合处理高含H2S的天然气,需采用特殊的甘醇脱水流程。
该流程在再生塔前设置富液汽提塔,解吸出H2S并返回吸收塔,与CH4等烃类一起输送到脱硫脱碳装置。
处理含硫天然气的装置一般建在井场,处理量不太大时,尽量采用撬装装置。
固体吸附法当液体与多孔的固体表面接触时,由于流体分子与固体表面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流体分子会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导致流体分子在固体表面上含量增多,这种现象称为固体表面的吸附现象。
固体吸附法就是利用多孔固体颗粒选择性地吸附流体中一定组分在其内外表面上,从而使流体混合物得以分离的方法。
具有一定吸附能力的固体材料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
目前,固体吸附法在化工、冶金、石油炼制和轻工业等部门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在天然气加工中,脱水、脱硫过程都可以应用吸附法。
特别是吸附法脱水,由于其具有深度脱水高、装置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天然气在深度脱水、深冷液化和海上平台等方面居于不可动摇的地位。
根据吸附剂表面与吸附质之间作用力的不同,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在实际过程中,有时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相伴发生,同一物质在低温时物理吸附为主,在高温时以化学吸附为主。
在通常的吸附分离中,主要是物理吸附。
吸附剂类型与吸附性能(1)吸附剂的性能对吸附操作极为重要,工业用吸附剂应满足如下要求:高选择性,较大的内表面积,高的吸附活性,一定的机械强度和物理特性,良好的化学惰性、热稳定性以及价廉易得等。
(2)天然气气工业中常用的吸附剂: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铝土矿和分子筛等。
工艺流程天然气脱水的吸附设备多采用固定床吸附塔。
为了保证干气的连续生产必须循环操作,且要用许多个并联的吸附塔。
吸附塔的数量和形式,从两个交替到多个不等。
在每个吸附塔内,三种不同的功能或循环必须交替起作用。
这三个循环是:吸附或干燥循环,加热或再生循环,冷却循环。
其他脱水方法1)低温脱水法在一定压力下,随着温度下降,天然气中的饱和水含水量也会下降。
因此,可采用降低天然气温度使气体中部分水蒸气冷凝析出而脱水的方法。
该法需要利用气体膨胀获得冷量,而且能够同时控制水露点和烃露点,因此,大多用于高压凝析气或含重烃的高压湿天然气等井口多余压力可供利用的场合。
若是针对低压伴生气或无压差利用的高压湿天然气,需要采用制冷剂制冷。
2) 氯化钙法氯化钙(CaCl2)用作消耗性的吸附剂也可脱除天然气中的水分。
无水CaCl2可结合水分而形成CaCl2水合物(CaCl2·xH2O),随着CaCl2不断从天然气中吸收水分,而变成稳定性好的结晶水合物,最后形成CaCl2盐溶液。
对用CaCl2进行脱水的天然气,出口气体的含水量可达16mg/m3(GPA)。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用CaCl2脱水有价廉、没有火灾隐患、装置紧凑等优点。
但由于床层下部的CaCl2会溶于水儿形成盐溶液,因此存在CaCl2的消耗、腐蚀和由此而引起的环境影响等问题。
此外,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固定床层内的CaCl2还会形成桥连,从而造成气体沟流而使脱水性效果变差。
2.3天然气脱硫2.3.1湿法脱硫通过气-液接触,将气体中的H2S转移到液相,气体得到净化,而后对脱硫液进行再生循环利用包括化学吸收法、物理吸附和符合吸收法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符合吸收法2.3.2干法脱硫利用脱硫剂对有机硫转化吸收或物理、化学吸收脱除天然气中微量的H2S进行精细脱硫的过程1)氧化锌法ZnO+H2S=ZnS+H2OZnO+C2H5SH=ZnS+C2H5OHZnO+C2H5SH=ZnS+C2H4+H2O由于氧化锌脱硫剂低温下硫溶较低(常温下一般不超过10%),因而主要与高温(200——400℃)下脱出H2S。
2)氧化铁法氧化铁属于常温脱硫剂,该法是经典而有效的脱硫方法,其工艺简单、容易操作、能耗低,所以至今仍被广泛使用与城市燃气、天然气脱硫工艺中3)活性炭法利用活性炭表面活性基团的催化作用,加速气体中H2S 和O2发生反应2H2S+O2=2H2O+2S活性炭吸附方式可以脱除大量的H2S,用于粗脱硫。
改性活性炭经浸渍活性金属(如铜、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等)后可以大大提高脱硫精度,常用于精细脱硫。
3天然气利用及其应用3.1天然气等离子体转化技术3.2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甲烷催化氧化偶联反应 (OCM)的提出为由资源丰富且相对廉价的天然气替代石油路线制取乙烯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径,并且该途径是通过一步法获取乙烯,在现有乙烯生产工艺中最为简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