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那次玩得真开心作文课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那次玩得真开心作文课精品教案

授课年级三秋第八单元课题: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目标:能够有条理地将一件玩得真高兴的事的经过写清楚、完整,同时表达自己高兴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掌握把事情的经过写完整、写具体的方法,领悟写事作文的一般规律。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材、奖分教学课时: 2课时课前工作教师课前沟通:1. 提前15分钟进教室,主动向先来的家长和学生了解学生在家、在校学习情况2. 关注学生考勤、作业完成情况;3. 登记单元成绩、考试题目、考试时间;4. 了解学生上一单元考试内容,逐个进行简单的点评和分析。

国学精髓:师:同学们,请打开教材p100,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国学名句。

1. 学生朗读名句——播放PPT2“你能背来我能默”——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将国学名句背诵并默写下来。

2. 学生朗读名句译文师:年少岁月,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但这样烂漫无忧的日子只会一去不复返。

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3. 引导学生默读国学故事。

——播放PPT3我利用课余时间做……——学生阅读名句了解其含义,结合国学小故事,说说自己在课余时间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

4. 学生完成“写一写”。

第一课时:课题解析(55分钟)第一环节:入课戏·猜一猜(5分钟)师:课程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这个游戏叫做数青蛙。

(介绍游戏规则并安排学生进行游戏)—播放PPT5学生进行游戏师:大家玩得高兴吗?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相信也有不少令你难忘的快乐场面。

今天,我们就把那些美好的记忆永远保留下来吧。

第二环节:课题分析·芝麻开门(10分钟)1. 打开教材P101(学生朗读习作要求。

)师:题目及习作要求要我们写自己一次玩得高兴的经历。

“高兴”的意思是说,我们在写自己玩的过程中,要表达出自己快乐的心情。

好,那我们要怎样来进行构思呢?下面,请看解析。

2. 学生朗读解析部分的加粗字体并画线。

3. 老师参考解析文字进行思路分析并归纳出写作框架我的笔记·写作框架(学生在教材里的“我的笔记”处记录写作框架)—播放PPT6 第三环节:素材拓展·魔法小棒(45分钟)师:在大家回忆玩得高兴的事情中,我们可以选择哪些内容来写呢?下面,请翻到教材p102,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素材吧!1. 分析思维导图四大枝干,拓展素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详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详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能把那次玩的经历写清楚,把玩得怎么高兴作为重点来写,能写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语句要通顺,意思要连贯。

3.能和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重点1.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2.写完后,能和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同学们都很喜欢玩,这节作文课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掰手腕。

2.一起玩游戏。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相机出示课件。

①双方统一用右手进行比赛,左手握拳放在背后,手肘不能离开桌子,身体其他部位不能碰到桌子。

②谁先把对方的手背掰倒在桌子上谁就赢。

③采取三局两胜制。

(2)游戏对决,体验快乐。

将全班学生平均分成六个组,先同桌双双对决,分出胜负。

然后,各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组间对决。

(3)了解心情,分享快乐。

①引导学生说说本次玩游戏最高兴的是什么。

②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口语表达。

3.联系生活回忆玩。

(1)引导学生回忆:平时都喜欢玩什么?有没有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2)指名学生表达。

二回忆过程,理清要素1.过渡:我们玩得特别开心的事情太多了,那么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将回忆理清楚呢?2.回忆“怎么玩的”方法。

(1)“放电影”回顾。

①回忆“当时是怎么玩的”可以通过“放电影”式的方法在脑海里回想一遍。

②以“掰手腕”为例,结合表格,理清游戏过程。

掰手腕我和对手的表现同学的表现开始时我和对手相对坐着,把肘关节放在桌子上拭目以待掰手腕的过程第一局我们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最后我赢了为我们加油第二局我的手腕微微向右倒了……我输了,微微地叹了口气鼓掌第三局对手气势很旺,……我输了,难过地低下了头欢呼雀跃(2)借助照片与人物。

借助照片,想一想那次开心的玩的过程,或者与一起去的人聊一聊。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优质教案_6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优质教案_6

【教学设计、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指导课《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次习作的话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把一次玩的过程写下来,并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要求写事,写亲自经历的一件事的过程,使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真实的经历和感受。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习作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这篇习作指导课通过师生一起游戏,观看和学生生活贴近的图片,唤醒记忆乐于表达。

并且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作文刚刚起步,因为缺乏生活经验和作文经验,感到写作文很吃力,对写作文有畏难情绪。

习作指导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协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有趣的经历,把事情说清楚即可。

淡化写作意识,协助学生树立习作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1.回忆自己喜欢玩什么,能从中选择玩得特别高兴、印象深刻的一次经历。

2.能把玩的过程写清楚写明白,表达出自己高兴的心情,并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3.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快乐,能对习作中不明白的地方实行修改。

【教学重点】能够有条理地将一件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完整。

【教学难点】能够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一起玩【课前】1.《秋雨绵绵》肢体律动游戏:介绍游戏规则:小雨—手指敲击桌子;中雨—两手轮拍大腿大雨—两手击掌;暴雨—跺脚跟随老师情境叙述做律动:深秋时节云淡风轻、秋高气爽,可老天爷的脸说变就变,这两天冷空气来袭,下起绵绵的秋雨来。

刚开始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学生做动作),逐步变成中雨(学生做动作),雨雨越下越大,越下越急,变成了大雨(学生做动作),突然狂风大作,雨就像从天空中泼下来的,暴雨来了。

(学生做动作)逐步的雨势减弱了,暴雨变成了大雨,大雨变成中雨,中雨减弱成小雨,淅淅沥沥、滴滴答答……转眼间雨过天晴了。

2.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做游戏的感受。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8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8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

教案: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8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回顾并描述一次愉快的游玩经历,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并运用写作方法,如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

4. 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回顾课文《那次玩得真高兴》,理解并感悟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2. 学习并运用写作方法,如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

3. 进行写作实践,完成一篇关于自己游玩经历的作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顾并描述一次愉快的游玩经历,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写作方法,如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使作文内容丰富、生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那次玩得真高兴》PPT、写作方法PPT、作文纸。

2. 学具:学生自备游玩照片、作文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课文《那次玩得真高兴》的插图,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游玩经历的回忆。

2.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游玩经历,引导学生关注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写作方法学习:通过PPT讲解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4. 写作实践:让学生根据讨论和写作方法学习,完成一篇关于自己游玩经历的作文。

5. 交流与评价:学生互相交流作文,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2. 板书内容:课文回顾、讨论、写作方法学习、写作实践、交流与评价。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篇关于自己游玩经历的作文。

2. 互相交流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的作文和交流情况,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交流情况,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3.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根据学生的作文内容,反思教学内容的充实程度。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那次玩得真高兴》习作作文指导教案及例文(10篇)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那次玩得真高兴》习作作文指导教案及例文(10篇)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单元习作名师指导和佳作点评第八单元那次玩得真高兴1.引导学生把玩的过程写清楚,用词准确,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语文要素】2.引导学生能在文章结尾处表达出自己愉快的心情。

3.能与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其他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1.选材印象最深的、玩得高兴的一次游玩或一次游戏,都可作为本次习作的主要内容。

地点:校园、家里、野外、公园……时间:课堂上、课间、周末、假期……人物:同学、朋友、老师、家长……事件:旅游、游乐园、钓鱼、扳手腕比赛、做游戏……感受:开心、喜悦、明白了……2.构思开头:交代生活里的一次让我记忆深刻的玩耍,说明什么时候?和谁一起?在哪里?玩什么?(略写)中间:介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或游戏规则是怎样的?然后具体写写玩耍的过程,可以用上表示空间方位和时间先后顺序的词,并加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等描写,流露出快乐之情;(详写)结尾:最后指出在玩耍过程中的感受、心情,以及收获。

(略写)3.表达①为自己的习作起个有趣的题目:《那次玩得真高兴》、《哇!我玩得真开心》……②按照顺序写清楚玩耍的过程;③用上本单元叙事的一些小技巧,可以通过细致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表现快乐的心情;尽可能多地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④叙述要完整,有详有略。

常见开头1、去年暑假,我在乡下大舅家度过了一段欢快的时光,其中最有趣的要数与表弟在草丛中捉蟋蟀了。

2、生活中快乐的事情就像大海里的一颗颗珍珠,今天我就来挑一颗最闪亮的给大家看看吧!3、“啊,玩得真高兴!”我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

现在想想还记忆犹新。

4、秋游的日子到了,一大早我们兴奋地跳上车,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野生动物园。

常见结尾1.抢糖果真是既好玩又有趣,我玩得高兴极了!2.上岸时,我们的衣服都有些湿,可心里还是乐滋滋的。

不知不觉中,老师已喊集合,我们意犹未尽地踏上回家的路。

3.我永远忘不了那一次快乐的记忆,在痛痛快快放松身心的同时,我还体会到了挑战自我极限的乐趣!4.之后我们还玩了海盗船、过山车、碰碰车等项目。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教案名称:那次玩得真高兴一、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叙事类作文的写作技巧。

2. 能够独立构思,完成一篇关于“那次玩得真高兴”的作文。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叙事类作文的写作技巧,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的描述。

难点:如何生动、具体地描述游玩的过程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一次他们印象深刻的玩耍经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二)讲解主题解释本次作文的主题“那次玩得真高兴”,让学生明白要写的是自己曾经玩得很开心的一次经历。

(三)教授写作技巧1. 讲解叙事类作文的基本结构:开头(引入)、正文(详述)、结尾(总结)。

2. 强调在描述过程中要注意时间和地点的变化,以及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3.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四)写作实践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篇以“那次玩得真高兴”为主题的作文。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文点评选取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点评,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互相学习。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并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作文批改,评估学生对叙事类作文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的作文作品,从中吸取灵感和经验。

统编版三上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

统编版三上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

三上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教学目标】1.回忆自己喜欢玩什么,能从中选择玩得特别高兴、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经历。

2.能把玩的过程写清楚写明白,表达出自己高兴的心情,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快乐,能对习作中不明白的地方进行修改。

【课前准备】让学生画一画自己玩得最高兴的一次经历,或者准备一张当时的照片。

【教学过程】诗句引题:1.开始上课前,老师想先与你们分享几句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些都是写儿童的诗,不同诗句中的儿童在做不同的事情,但这些事都可以说成是一个字,你知道是什么吗?(玩)2.童年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玩。

说到“玩”,同学们脑中会想到什么乐事?让我们一起来聊聊经历过的乐事吧!任务一、回忆乐事,分享乐趣1.请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画或照片,用上这样的句式来介绍一下你经历过的最快乐的事。

(句式:____(时间),_____(谁)在______(哪里)______(做了什么),那次玩得真高兴!)2.学生结合图片或照片简单介绍乐事。

说到乐事,有一位小朋友脑中像放电影似的想到了这样四件事,你们觉得他会选择说哪件事?为什么?(生自由说,言之有理皆可。

)预设:①和同学扳手腕,体会到了打败同学的成就感;②和父母去动物园,和喜欢的动物亲密接触,非常高兴;③和爷爷去钓鱼,感受到了成功钓上鱼的喜悦;④和好朋友去坐过山车,体会到了过程中的刺激和兴奋。

师小结:不管是在校内参加体育活动、竞赛活动,还是在校外开展观光赏玩、社会劳动,不论是和朋友、同学玩,还是和家人玩,都能让我们玩得高兴,都值得记录下来。

3.今天,我们就以“那次玩得真高兴”为题完成本学期最后一次习作任务。

任务二、共玩游戏,记录镜头1.先来玩一个游戏,叫做“我是木头人”。

请听老师公布游戏规则:同学们可以在教室内开展自由活动,等老师说“停”,所有人保持住当时的姿势,变成一动不动的木头人。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8单元 习作(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8单元 习作(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认真体验,激发写作的愿望,培养写作的兴趣;2.能初步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逐步提高记事能力;3.能初步学会描写特定的场面。

【教学重点】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写下来。

【教学难点】把自己玩得过程写下来。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读懂要求,明确目标1.我们的活动可以说是丰富多彩,让人回味无穷,你还记得都参加过哪些活动?(学生自由交流)2.阅读习作要求。

请以“那次玩得真高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课件出示)那次玩得真高兴(板书:那次玩得真高兴)二、回顾交流,选择材料1.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情景,试着从活动中选材。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课堂上有故事,下课后也有故事。

有些故事与老师有关,有些故事中只有学生,有些故事发生在集体活动之中,有些故事发生在一两个人之间。

2.小组交流。

3.代表发言。

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学会选材:(课件出示)(1)地点:校园、家里、野外、公园……(2)空间:教室内、操场上、动物园、游戏厅……(3)时间:课堂上、活动课、课间、周末、假期……(4)人物:同学、老师、家长、陌生人……(5)事件:讲故事、猜谜语、书法比赛、歌咏比赛、掰手腕、拔河比赛、踢毽子比赛、运动会、旅游、野炊……(6)感受:开心、悲伤、喜悦、明白了……三、紧扣要求,确定中心1. 教师导言:在习作中表现童年生活给我们的感受或是明白了某种道理,或是陶冶某种情操,或是增长某种知识,或是培养某种能力。

这就是文章的中心。

2. 小组交流,确定中心。

(板书:确定中心)四、欣赏范文,把握技法1. (课件出示)那次玩得真高兴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哥哥还有姐姐一起去西安的公园游玩。

我们走着走着,看见有人在出租单人和双人骑的自行车。

我从来没有骑过双人的自行车,所以我觉得很新奇,便和哥哥租了一辆双人自行车,爸爸和姐姐各租了单人自行车,这可是我们第一次与双人自行车零距离接触啊!刚上车坐好,车子就往右倾斜,还好哥哥比我高,腿长撑住了地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认真体验,激发写作的愿望,培养写作的兴趣;
2.能初步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逐步提高记事能力;
3.能初步学会描写特定的场面。

【教学重点】
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写下来。

【教学难点】把自己玩得过程写下来。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懂要求,明确目标
1.我们的活动可以说是丰富多彩,让人回味无穷,你还记得都参加过哪些活动?(学生自由交流)
2.阅读习作要求。

请以“那次玩得真高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课件出示)那次玩得真高兴(板书:那次玩得真高兴)
二、回顾交流,选择材料
1.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情景,试着从活动中选材。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课堂上有故事,下课后也有故事。

有些故事与老师有关,有些故事中只有学生,有些故事发生在集体活动之中,
有些故事发生在一两个人之间。

2.小组交流。

3.代表发言。

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学会选材:
(课件出示)
(1)地点:校园、家里、野外、公园……
(2)空间:教室内、操场上、动物园、游戏厅……
(3)时间:课堂上、活动课、课间、周末、假期……
(4)人物:同学、老师、家长、陌生人……
(5)事件:讲故事、猜谜语、书法比赛、歌咏比赛、掰手腕、拔河比赛、踢毽子比赛、运动会、旅游、野炊……
(6)感受:开心、悲伤、喜悦、明白了……
三、紧扣要求,确定中心
1. 教师导言:在习作中表现童年生活给我们的感受或是明白了某种道理,或是陶冶某种情操,或是增长某种知识,或是培养某种能力。

这就是文章的中心。

2. 小组交流,确定中心。

(板书:确定中心)
四、欣赏范文,把握技法
1. (课件出示)
那次玩得真高兴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哥哥还有姐姐一起去西安的公园游玩。

我们走着走着,看见有人在出租单人和双人骑的自行车。

我从来没有骑过双人的自行车,所以我觉得很新奇,便和哥哥租了一辆双人自行
车,爸爸和姐姐各租了单人自行车,这可是我们第一次与双人自行车零距离接触啊!
刚上车坐好,车子就往右倾斜,还好哥哥比我高,腿长撑住了地面。

虽然没有“人仰马翻”。

,但是我还是有点害怕。

刚骑上车就遇到下坡,车子像飞机一样“飞”了起来。

我有点紧张,因为怕我飞出去,摔跤。

我兴奋不已,双人车真是太好玩了。

哥哥大叫一声:“小心,有车来了”旁边的人急忙躲闪,有的用好奇的眼光看着我们,还有不理也不睬的。

车子滑到坡底,慢慢的速度慢下来了,我们都使出劲来踩,速度变又快了,上坡时我们更用力了。

突然,我们都精神一振,好像爆发了一样,飞快地冲到坡上。

只听见“嗖”的一声,我们冲上了最后最高最漂亮的一个坡。

我兴奋的向全世界宣告。

此时,我的小脸通红通红的。

双人自行车真是既好玩又有趣,我玩得真高兴!
2. 学生欣赏范文,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小组交流,汇报发言。


3. 师生交流,教师小结,把握技法。

(课件出示)
(1)集体活动有很多,抓住其中印象最深或最喜欢的一次来写。

(2)活动中的人物多,事情中有自己也有他人,应抓住突出的人物写,写出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等特点。

突出的人物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

(3)如果活动的内容多,要按一定顺序写。

在描写中要懂得使用些表示空间方位和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让你的文章更有条理。

(4)写活动首先要叙述完整。

可简要交代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内容。

其次要突出重点,把过程写具体。

(5)写好自己,写出感受,如做事粗心,吸取教训;做事要讲究方法,总结经验;不到最后不放弃,做事要善于动脑;小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学会了细心观察等。

能让人分享活动的快乐,感悟活动的收获。

(板书:印象最深突出的人物写快乐感受)
五、提出要求,学生习作。

1. 学生再次自由阅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

2. 学生自由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互相交流,修改习作。

1. 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优秀学生习作。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亮点,提倡借鉴。

2. 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存在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3)集体交流,进行修改。

七、自我修改,誊抄习作。

1. 请同学们根据交流情况自行修改,老师将把好的习作展示在宣传栏内。

2. 小组内交流修改的文章。

3. 把自己的习作认真誊抄。

八、总结。

从作文中,我感受到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给同学们带来快乐,使同学们增长知识,让同学们变得团结,也使老师看到了一个个活泼、向上、团结、勤奋的好孩子。

老师为你们的健康成长感到欣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