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语文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司马光

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司马光

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司马光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历史人物司马光。

2.学习并掌握与司马光相关的词汇。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司马光的生平事迹。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描述司马光。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学生练习纸、黑板、白板、标志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1.为学生介绍司马光,告诉学生他是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家。

2.展示司马光的图片,鼓励学生观察并描述他的外貌和服饰。

Step 2 学习与运用(15分钟)1.师生共同学习与司马光相关的词汇:历史、人物、学者、政治家。

2.教师板书并解释每个词的意思。

3.教师示范运用这些词描述司马光,然后鼓励学生模仿。

Step 3 小组讨论(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司马光是谁?b.他有哪些成就?c.他为什么被称为学者和政治家?2.鼓励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观点,并向全班报告他们的发现。

Step 4 练习(15分钟)1.学生完成与司马光相关的练习题,包括填空和选择题。

2.教师检查学生的答案,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Step 5 总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司马光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并在课后复习。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1.学生写一篇关于司马光的小短文,包括他的生平事迹和成就。

2.鼓励学生使用所学的词汇来描述司马光。

拓展活动:1.学生可以自行查找一些与司马光相关的资料,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2.学生可以参观一些历史博物馆或举办历史展览,了解更多关于古代历史人物的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古代历史人物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学习并掌握了与司马光相关的词汇。

通过小组讨论和练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描述司马光。

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互动来学习。

拓展活动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思考能力。

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三》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三》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S)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语文百花园三语文(S)教学设计
教课板材:语文(S)一年级上册文:语文百花园三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次百花园安排了三项内容,一是“语海畅游”,包括复习平舌音、翘舌音,姓氏识字,词句练习;二是“读读背背”,三是语文活动。

教材的编写体现了语文兴趣、识字方法、语言积累和实践能力的整合,设计时注意沟通内在的联系。

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一个有趣的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想学、爱学、自主地学,在自主的学习中掌握知识,积累语言,培养能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区别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音与后鼻音。

2.利用中国姓氏拓展识字,引导学生了解发现字的构成规律,总结识字方法。

3.进行字、词、句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感知字、词、句之间的联系。

4.通过看图读词语引导学生认识一些动物,水果、花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语言。

5.进行阅读训练,引导学生扩大阅读,拓展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6.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的综合能力。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拼音,能够正确区分平舌与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2.进行字、词、句的练习,初步感知字、词、句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综合能力。

语文(S)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语文百花园三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阅读《百家姓》。

3.收集几片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树叶。

教学过程。

语文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语文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语文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通过教学,要让学生逐步达到以下要求:⒈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能借助拼音认读汉字。

⒉ 认识常用汉字 313 个。

会写 116 个,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⒊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能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背诵指定的课文。

⒋ 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⒌ 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态度大方,有礼貌。

⒍ 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1 / 3a o e1 本课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三个单韵母a、 o、 e,配有一幅图画。

图中,一个小女孩在唱歌,她张大嘴巴发的声音啊提示a的音,小女孩的头部和小辫子构成的图形提示a的形。

一只公鸡正在打鸣,公鸡打鸣的声音喔提示 o 的音。

一只鹅在水上游,鹅提示 e 的音,鹅在水中的倒影提示 e 的形。

第二部分是声调符号和a、 o、 e 三个单韵母的四声。

第三部分是a、 o、 e 的书写格式及笔画笔顺。

a、 o、 e 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e 的发音及a、 o、 e 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1 学会a、 o、 e 3 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 知道单韵母有 4 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a、 o、 e 的音。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学校是乐园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学校是乐园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学校是乐园教学目标1.能够认读《一本好书》、《小泥人》、《月亮船》等课文中的生字词。

2.能够朗读《一本好书》、《小泥人》、《月亮船》等课文,表达出情感。

3.能够理解《一本好书》中主人公的心情,领会课文的意义。

4.能够书写《一本好书》、《小泥人》、《月亮船》等课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内容识字教学本课将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出发,教授课文生字词,包括:书、字、好、读、小、泥、人、模、型、月、车、船等,并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忆。

阅读教学1.课前猜测。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标题,猜测本课教材的内容。

2.教学语文课文《一本好书》。

教师通过课文朗读、分段讲解、情感表达等环节,让学生逐渐理解课文意义。

3.情景还原。

让学生分组,按照课文内容,分别演绎主人公与书的关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朗读练习。

让学生根据课文模仿声音,朗读《一本好书》。

5.练习写字。

小学生书写技能初期,通过重复、操练能锻炼书写手感,达到学生快速记忆的目的。

语文游戏学生在游戏中通过模拟情境的方式学习汉字和意思,通过竞争形式间接增加汉字词汇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热身环节:唱一首儿歌“大风吹”热热身,活跃课堂氛围。

2.新词讲解:先在黑板上展示出生字词,给学生时间看生字词和图画,然后向学生播放字词及图片朗读音频,让学生一起回忆我是什么单词。

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知道的书名、字,让小学生尝试去描述性质和特点并把它们列成清单。

4.课文学习:老师通过互动、情感表达等方式,讲解《一本好书》的内容。

5.情景还原:学生分组表情、动作还原主人公的心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讲解书写:把重点教学的汉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演示模仿,书写到蓝本书内。

7.拓展练习:1.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

2.学生除老师选出的汉字进行自主拓展练习。

第二课时1.热身环节:学生跟随老师练习舌头训练,锻炼舌头的灵活性。

2.游戏环节:教师向学生介绍语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增加汉字词汇,巩固学生所学的汉字。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z、c、s、zi、ci、si_语文S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z、c、s、zi、ci、si_语文S版

《z、c、s、zi、ci、si》教学设计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教学目标: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一年级语文上册s版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s版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s版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语文上册S版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包括字母、拼音、词汇、阅读和写作等方面。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案内容及步骤:课时一:字母和拼音的学习1. 制作字母卡片,介绍并教授26个英文字母的名称和发音。

2. 通过游戏和唱歌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字母和拼音。

3. 练习听写和拼读简单的单词。

课时二:认读常用词汇1. 介绍常用的汉字和词汇,如家庭成员的称谓、动物、水果等。

2. 制作图片卡片,通过图片和词语的配对让学生认读词汇。

3. 练习用词语造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时三: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1. 选择适合年级的简短故事或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

2.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人物和情节,并进行简单的问答。

3. 练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课时四:写作能力的培养1. 引导学生写一篇简短的日记,描述自己的一天生活。

2. 教授写作的基本要素,如开头、结尾、过渡句等。

3. 帮助学生修改和改进自己的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课时五:复习和总结1. 复习已学内容,包括字母、拼音、词汇、阅读和写作等方面。

2. 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总结本学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教学方法和手段:1. 游戏和唱歌:通过有趣的游戏和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图片卡片:利用图片辅助学生认读词汇,提高记忆效果。

3. 阅读和问答:通过阅读和问答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练习: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5. 小测验:通过小测验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情况。

2.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

3.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情况。

教学资源:1. 字母卡片和图片卡片。

一年级语文上册s版教案(15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s版教案(15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s版教案一年级语文上册s版教案(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s版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语文上册s版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八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挂图、小黑板、树叶卡片。

教学流程:一、情感激励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位客人,它是谁?(教师出示树叶)树叶到过很多地方,现在,它来到教室里,想和大家一起学习,想和小朋友们交个朋友,你们愿意吗?这节课,我们学习第八课《树叶》,看看树叶会和哪些小朋友交朋友?二、出示挂图,说图意。

1、谈话:树叶到过哪些地方?认识了谁?(出示挂图)2、学生看图,指名说图意。

三、读课文,识字。

1、谈话:这图真美!有一篇短文就写了图上的内容,你们想读吗?(打开课本)2、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读生字。

3、检查生字。

(1)小黑板出示带拼音的生字,齐读。

(2)去掉拼音后让学生默读生字。

(3)“让我帮帮你”或“我来考考你”(会读的学生就指字考大家,不会读的学生就指出不会读的字,问问同学)(4)齐读(5)做游戏,巩固识字。

(出示树干和一些带字的树叶卡片,指名学生找生字,其他学生读生字。

)表扬认字认得多的学生,拿一片树叶卡片,对学生说:“你认的字真多,树叶想和你交朋友。

”(本节课表扬的方式就是用树叶卡片做奖品,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学习课文。

1、谈话:生字大家会认了,你们能把课文读好吗?2、自由读课文,数数课文有几句话?3、认识省略号。

(1)指名说课文有几句话,为什么?(2)谈话:李老师不同意,为什么呢?小朋友们仔细看看课文里有没有新出现的标点符号,它长什么样?(3)板书……教师介绍:这是省略号,它和句号一样,一个标点符号就是一句话。

(4)让学生数数课文有几句话,为什么?4、指名分句读课文5、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反复练习朗读,想想这句话知道了什么?6、小组合作学习先把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再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7、全班交流8、看板书,师生合作读9、发散思维树叶还去了很多地方,课文里没有写,用了一个省略号省略了,大家想一想,树叶还会去哪里,被谁当成什么呢?说话训练:树叶来到(),()拿它当()。

一年级语文上册s版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s版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s版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语文上册S版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汉字的发音和书写。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认读基本汉字。

2. 学习初步的拼音知识。

3. 学习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和书写基本汉字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S版》、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S版》、学习用具(铅笔、橡皮、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问候学生。

2. 利用图片或教具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教材和课件,向学生介绍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2. 教师示范基本汉字的发音和正确的书写方法,并让学生跟读和模仿。

3. 教师通过拼音教学,帮助学生学习认读基本汉字。

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基本汉字和拼音知识。

2. 学生进行听写练习,检验他们对基本汉字的听写能力。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合作完成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任务,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

2. 学生可以利用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编写简单的小故事,并进行朗读。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所学的基本汉字和拼音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困难,并提出问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适当的作业,如完成课后练习、预习下一课时内容等。

2. 教师提醒学生按时提交作业,并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复习。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中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版一年级上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学生49 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 22人。

学生年纪小,自律性差。

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

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

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

学生对学习汉字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

但是面对较大的识字量,学生识字的返生效较高。

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其体验成功学习所获得的乐趣。

二、本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

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

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

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

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

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

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教学目的、要求(一)、政治思想方面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思想品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

(二)、基础知识方面1、汉语拼音①、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4个声调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②、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①、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②、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③、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写字。

字写得正确、端庄、整洁。

④、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①、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③、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④、对于读物中感性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①、学会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②、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③、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④、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措施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五、教学进度安排1 周(9月1日-4日)教学内容:入学教育a o e I u y w2 周(9月5日-11日)教学内容:B p m f d t n l复习一3 周(9月12日-18日)教学内容:G k h j q x z c s4 周(9月19日-25日)教学内容:Zh,ch,sh,r,复习二,ai,ei ,ui ao,ou iu5 周(9月26日-30日)教学内容:Ie ue er庆祝国庆7周(10月10日-16日)教学内容:复习三8周(10月17日-23日)教学内容:An en in un ,ang eng ing ong 复习四9周(10月24日-30日)教学内容:一去二三里,口耳目,10周(10月31日-11月6日)教学内容:1.观察人体识汉子 2.看画识字真有趣 3.我在家里贴字画语文园地一期中考试11周(11月7日-11月13日)教学内容:1.花朵2.共同的家 3.学校是乐园 4.雨后的森林语文百花园二12 周(11月14日-11月20日)教学内容:5.江南6.小小的船7.风 8.树叶语文园地三13 周(11月21日-11月27日)教学内容:9.看书 10.绿色的金鱼11.自己去吧 114 周(11月28日-12月5日)教学内容:2.轻轻地语文园地四15 周(12月6日-12月12日)教学内容:边看电视边识字我在街上识汉字我读对联识汉字语文百花园五16 (12月18日-12月24日)教学内容:13.静夜思 14十二月歌 15石榴笑了 16浪花语文百花园六17 周(12月25日-12月31日)教学内容:17司马光 18乌鸦喝水庆祝元旦18 周(2月2日-2月8日)教学内容:19聪明的小白兔一 20聪明的小白兔二语文百花园七19 周(2月9日-2月15日)期终考试教案总备课第节课题我爱上学课型新授教材分析上学了,这是每一起步,个儿童的重要的人生对他们来说学校是新的,老师是新的,身边的朋友是新的……儿童觉得这一切很陌生但又充满好奇。

这个单元就是对儿童的入学教育,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培养他们热爱学校、老师、同学的感情,了解语文课.教学目标知与技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感受上学的快乐,克服畏学、厌学情绪,培养爱学校、爱老师、爱学习、与同学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让学生简单了解学校生活,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初步知道学习语文的重要及学习语文的方法及途径。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意识教学重点师生问好,同学相互介绍。

教学难点通过口语交际活动进行师生问好,同学相互介绍。

教具准备录音带、校园图、教学挂图等。

第一课时程序带领学生认识学校、了解学校生活。

一、带领学生参观校园,激发兴趣。

1、教师带领学生有序地参观校园。

边参观边简单介绍校园概况。

2、参观完毕后结合校园示意图交流。

(1)说说我们的学校里有什么?(2)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为什么?二、结合教材,观察并了解学校概况。

1、让学生看图,说说学校里有什么?生积极回答:教学楼、老师、同学、操场、五星红旗……。

2、教室里的同学在干什么?生积极回答:他们有的在专心老师听课,有的在大声读书。

3、小结:哥哥姐姐们都在认真学习。

老师希望你们也像哥哥姐姐那样爱学习,并学会说话,读书、写字的本领。

4、指引:操场上的同学们正在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我们去瞧瞧。

生看图,指出操场上有的学生在踢足球,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浇花,有的在做游戏等。

5、问:在校门口,你看到了谁?生答:老师和小朋友。

6、再问:左边的老师和小朋友在干什么呢?生积极回答:师生相互问好。

7、小结:小朋友学会了讲礼貌,见到老师懂得问好。

8、哪个小朋友愿意和老师问个好呢?(课堂小表演:师生问好)9、看了这幅图,你们喜欢学校吗?让学生结合刚才的参观再谈。

三、结合歌曲〈〈上学歌〉〉,激发上学的乐趣。

1、听〈〈上学歌〉〉。

会唱的小朋友跟着边唱边拍手。

2、出示〈〈上学歌〉〉的歌词,带领学生朗读。

3、你们喜欢上学吗?谁愿意大胆地上台来和老师一起唱〈〈上学歌〉〉?并且边唱边加上自己的动作。

4、老师带领全班表演唱〈〈上学歌〉〉,感受上学的快乐心情。

四、巩固练习。

让学生同桌交流这节课的收获。

五、家庭作业。

向你的爸爸妈妈介绍我们的学校。

教学板书我爱上学《上学歌》第二课时程序成立学习小组。

教师按就近原则划分学习小组。

每个小组推选一位学生为组长。

今后每组的同学就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互相帮助,一起学习。

开展自我介绍和互相问好的活动。

1、师读第四页上的话,问: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生回答:相互介绍、问好。

2、谁愿意上来表演问好和自我介绍?3、让同桌间进行自我介绍。

4、和小组同学相互介绍、问好。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5、谁能大胆地上台来向全班同学来做自我介绍?指导学生说较为完整并且有礼貌的话。

认识学习语文的内容和用处。

直接利用语文课本导入,带领学生认识书的封面,并认识“语”、“文”两个汉字。

借助图中人物对话帮助学生认识语文学习的内容和用处。

图上的小朋友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你会吗?生在老师指导下书写自己的名字。

我们可以从语文书中体会到识字的快乐,阅读的快乐,书是我们的朋友。

教育学生爱护书本、学习用品。

大家喜欢我们的语文书吗?为什么?小结:“语文”将是大家的好朋友,这个好朋友会教给你们许多知识,所以我们要爱护它。

我们要怎样爱护语文书呢?生答:轻拿轻放,包上书皮,不乱涂乱画……那么其他书本呢?文具呢?我们又该怎样爱护他们呢?巩固练习。

在家长的帮助下做一张“可爱的我”的卡片,写上你的年龄、姓名、还可以自画像,……作好了送给你最想认识的朋友。

向父母说说你今天认识的新朋友。

给书穿上漂亮的衣裳,让生练习包书皮。

教学板书我爱上学语文姓名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学生懂得了我们已经是一年级学生了,我们要爱好自己的学习用品,爱护同学,在学期教育中也同时进行了养成教育教案总备课第节课题 a、o、e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本课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单韵母ā、ō、ē,配有一幅图画。

第二部分是声调符号和ā、ō、ē三个单韵母的四声。

第三部分是ā、ō、ē的书写格式及笔画顺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单韵母a、o、e,能读准字音,请清字形。

2、知道单韵母有四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a、o、e的音。

3、认识四线格,能在四线格上正确书写单韵母a、o、e。

会认生字“爸”、“妈”,积累词语“爸爸”“妈妈”。

过程与方法1、图文结合,通过观察、模仿、比较等方法掌握字母的发音要领以及书写要点。

2、通过形象的表演,掌握a、o、e四个声调的发音。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汉语拼音的作用,明确学习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a、o、e,掌握发音要领,认清字形教学难点学会a、o、e的四声,读准二、三声的音。

教具准备拼音卡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汉语拼音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2、读准字音a、o、e,认清字形。

3、学会a、o、e的四声,会读准二、三声的音。

教具准备拼音卡片教学过程程序一、谈话,激发兴趣1、师导语:小朋友们,现在你们是小学生啦。

知道自己到这来干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2、教师:是呀,你们要学的东西可多了,咱们首先要和拼音交朋友。

你们交了这个好朋友,就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

如自己看书、识字。

(教师板书“拼音”)二、观察插图,理解图意,初读课文1、教师导入:小朋友们,节假日里,爸爸妈妈会带你们到什么地方玩呢?(教师板书“爸爸”“妈妈”)2、学生各抒己见。

3、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导入:星期天,爸爸妈妈带小明到公园玩,他们玩什么呢?在公园里都看到了什么?4、指名看图,说一说。

5、教师根据课文的插图说一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