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抗旱剂拌种处理对小麦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鸺
O
关键词
小麦
抗旱剂
种子萌发
幼 苗 生 长
1
4 O O
近 年 来 由 于 干 旱 气 候 频 繁 出现 , 壤 缺 水 , 麦 生 产 受 到 严 重 影 响 。 此 , 些 农 业 研 究 人 员 提 出种 种 措 施 E 4 决 小 麦 干 旱 种 土 小 为 一 13 -解 植 问 题 , 深 开 沟 播 种 、 田覆 盖 技 术 、 旱 施 肥 技 术 等 。抗 旱 剂 的应 用 对 小 麦 抗 旱 栽 培 是 一 大 贡 献 , 人 对 抗 旱 剂 叶 面 喷 施 和 黄 腐 如 农 干 前 酸 浸 种 的 抗 旱 效 果 作 了 一 些 报 道 ] 。本 试 验 用 新 研 制 的抗 旱 剂 I 拌 种 处 理 小 麦 种 子 , 种 子 萌 发 、 苗 生 长 及 幼 苗 的 某 些 生 理 号 对 幼 生 化 指 标 进 行 分 析 , 确 定 该 抗 旱 拌 种 剂 的 抗 旱 效 果 , 期 为 小 麦 抗 旱 栽 培提 供 有 效 措 施 。 以 以
O
1 1 3 3
1
2 4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供 试 材 料 与 试 验 设 计 .
供试品种 为皖麦 1 , 旱剂 I 是安 徽技术师范 学院小麦节 水技术课题组 研制 。 9抗 号 试 验 采 用 钵 栽 , 中装 入 粉 碎 的大 田 表 土 。精 选 的 小 麦 种 子 用 0 1 升 汞 溶 液 消 毒 后播 入 土 壤 含 水 量 为 1 的纸 钵 中 , 钵 . 5 每钵 5 O
维普资讯
种子
S e 20 ed 0 2年
PEG处理下新疆冬小麦品种幼苗期生理指标的抗旱性研究

PEG处理下新疆冬小麦品种幼苗期生理指标的抗旱性研究芦静;曹俊梅;周安定;刘联正;张新忠;黄天荣;高永红;吴新元【摘要】[目的]了解小麦苗期的抗旱生理性状的变化,明确新疆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期抗旱性差异,为小麦苗期抗旱材料的筛选与评价提供可借鉴的性状指标及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个新疆主栽小麦品种为材料,经过渗透胁迫处理(20% PEG,6000),研究小麦幼苗期生长变化及部分生化指标(叶绿素、脯氨酸、过氧化物酶、丙二醛)的变化.[结果]旱胁迫处理后,各品种的小麦幼苗生长缓慢,叶绿素含量均降低,叶片的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MDA)、过氧化物酶活性(POD)不断上升,不同品种的指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同时利用隶属函数分析了不同小麦基因型苗期对水分胁迫响应的形态生理差异,初步评价了11个小麦品种苗期的抗旱性.[结论]小麦抗旱性是一个综合性状,用单一指标或某一类指标评价小麦抗旱性可能不够客观.试验采用隶属函数评价小麦的抗旱性,苗期抗旱性较好的品种是新冬35号,其次是新冬22号与新冬32号.【期刊名称】《新疆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51)003【总页数】10页(P393-402)【关键词】冬小麦;幼苗期;PEG胁迫;生理特性;抗旱性【作者】芦静;曹俊梅;周安定;刘联正;张新忠;黄天荣;高永红;吴新元【作者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0 引言【研究意义】干旱是农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其出现次数、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及造成的损失居各种自然灾害之首[1]。
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小麦萌发期及幼苗期生长的影响

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小麦萌发期及幼苗期生长的影响作者:化烨高晶陈红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12期摘要:实验对10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进行PEG6000(聚乙二醇)模拟干旱处理,分析其萌发期和幼苗期表型及生理变化。
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萌发较好的品种是兰天4号和西峰20号,发芽趋势整体表现较突出。
在幼苗生长阶段,西峰20号较其他品种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包括苗高,苗含水率,根冠比,脯氨酸含量等指标均较其他品种表现好。
关键词:小麦苗期;干旱胁迫;芽期;生理特性0 引言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而依赖于水资源的农业生产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仅仅达到了世界同等水平的四分之一,因此,我国的水资源相对匮乏,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农业发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干旱等自然灾害给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 000亿元,粮食减收700亿 kg以上。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水资源充足与否对于小麦产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甘肃东部属于典型旱作农业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及土壤成分等因素,干旱频繁发生,尤其是作物在水分临界期遭遇干旱,不仅会严重影响作物生长,还会大大降低产量。
因此,研究农作物等抗逆能力,培育环境不敏感性作物,对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植物材料(表1)注:供试材料来自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1.2 实验方法1.2.1 干旱处理种子萌发试验。
实验于2017年11月至12月在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植物生理实验室进行。
选大小均匀,籽粒饱满的种子,用70%乙醇消毒5 min,再用4%的次氯酸钠浸泡20 min,取出用蒸馏水冲洗3~4遍,在培养皿中铺放4层滤纸,将消毒后的种子均匀摆放在9 cm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摆放至少50粒种子。
将培养皿平均分成两组,一组用20%的PEG6000溶液浸泡种子,模拟干旱胁迫;另一组清水对照,25℃条件下萌发,每个品种重复3次。
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的影响

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杨万坤 114120238 11应用生物教育A班摘要:用小麦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5天)下小麦幼苗中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抗氧化酶(PPO、POD)、谷胱甘肽(GSH)、ASA的含量都较正常情况下小麦幼苗的含量高。
关键字:干旱胁迫、小麦幼苗、Pro、MDA、H2O2、PPO、POD、GSH、ASA引言: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但是近几年北方地区旱情日益严重,小麦产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干旱也属于逆境,水分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大多数植物遭受干旱逆境后各个生理过程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干旱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 涉及到许多生物大分子和小分子【1】。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酶活性、膜系统、细胞失水等,导致细胞代谢紊乱,甚至是细胞死亡。
本次试验测定正常生长的小麦幼苗和干旱胁迫处理小麦幼苗中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过氧化氢、抗氧化酶(PPO、POD)、谷胱甘肽(GSH)、ASA的含量变化, 来研究干旱胁迫对小麦的影响,从而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干旱胁迫问题,解决小麦生产安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及处理将小麦种子用0.1% HgCl2消毒10 min后,用蒸馏水漂洗干净,用蒸馏水于26℃下吸涨12 h,然后播于垫有6层湿润滤纸的带盖白磁盘(24cm×16cm)中→于26℃下暗萌发60h,计算发芽率(注意与前面结果比较),选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做干旱5天干旱处理。
5天后用相同的方法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麦进行脯氨酸、MDA、过氧化氢、抗氧化酶(PPO、POD)、GSH、ASA的含量的测定。
1.2测定方法1.21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测定各取50粒吸胀的玉米种子→沿胚的中心线切成两半(严格区分两个半粒),进行下列实验:其中50个半粒进行TTC染色(30℃水浴 20 min),另50个半粒进行曙红染色(室温染色10 min)洗净后观察。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干旱胁迫对植物影响摘要:胁迫严重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如干旱胁迫,可造成经济作物产量的逐年大幅下降[1],它们不能逃避不利的环境变化, 它们需要快速的感应胁迫刺激进而适应各种环境胁迫。
大多数植物遭受干旱逆境后各个生理过程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 ,水分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而且还维持着植物的正常体态。
因此,我们要用各种预防途径来减少干旱对植物的影响。
关键词:干旱胁迫植物影响Drought stress impact on plantsAbstract : stress seriously influence the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such as drought stress, which can cause economic crop production has fallen dramatically year by year [1], they cannot escape from adverse environmental change, they need fast induction stress stimulation and adapt to various environmental stresses. Most plants by drought adversity after various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are subject to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level. As we all know, water in the plant life activ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not only is one of the raw material of photosynthesis, but also maintains the normal posture of plants. Therefore, we want to use a variety of preventive ways to minimize the effects of drought on plant.Keywords : plant drought stress inflengce引言:干旱可以分为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而大气干旱往往伴随着较高的温度,这两种干旱有时单独出现,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同时出现的,这两种干旱方式对植物的影响是相似的。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和植物的生理生态响应

精品课件
植物欣赏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THANK YOU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 水是植物的血液,其含量一般 占组织鲜重的 65%~90% [610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表 征植物在遭受干旱胁迫后的整 体水分亏缺状况,反映了 植株 叶片细胞的水分生理状态。因 此,RWC常常 是被用来衡量植 物抗旱性的生理指标。RWC比单 纯的含水量更能较为敏感地反 映植物水分状况的改 变,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组织水分 亏缺程度。
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 植物根系的活力是体现植物根系吸收功能、合成能力、氧 化还原能力以及生长发育情况的综合指标,能够从本质上 反应植物根系生长与土壤水分及其环境之间的动态变化关 系。
• 当植物根系受到干旱胁迫时,随着胁迫时间的增长,根系 活力逐渐下降,直至发生不可逆的死亡。
精品课件
对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高温胁迫下植物的生理和生态响应
• (1)避热性 • 有些植物在其进化过程
中形成在时间上避开热害 的特性,如夏熟植物,在 高温炎热的夏天到来之前 完成生活周期,以干燥的 种子越过夏季,到秋季开 始新的生活周期。有些在 夏季到来时停止生长,进 入休眠,避开高温。
精品课件
对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 在外界逆境(高温、干旱、盐碱、病虫害等 ) 胁迫下,植物体内正常的蛋白质合成常 常会受到影 响(通常为抑制)。在干旱条件 下,植物体内代谢 产生变化与调整,引起 活性氧的积累,进而导致膜 脂过氧化和蛋 白质(酶)、核酸等分子的破坏等。
盐碱和干旱胁迫对小麦种子发芽及根、芽的影响

胁迫下 , 小麦根尖生长缓幔, 芽的生长基本停止生长 , 这表明根对
Na 1 C 胁迫 的忍 耐性 强于, 林 梅河 口人 , 18. , 汉 吉 7 吉林 农 业 科 技学 院
1 .干旱胁 迫 方法 .2 2 转移 到 O5 1%、5 2% P G 60 ) 、%、0 1%、0 的 E (00 溶液 润湿 8 吸水 纸 的 层
进一 步说 明了 Na C 是植 物生 长的必 须 元素 ,且可 能是 小麦 所 和 1
需的功能元素。与盐胁迫相比, 干旱胁迫对小麦根 、 芽萌生长影响
选取上述培养好的 10粒发芽正常 、 0 胚根长一致的种子 , 分别 较 小 。
发芽床上继续发芽 , 进行干旱胁迫处理。 对照则转移到加蒸馏水的 发芽床上继续发芽。7 后测定存活幼苗数、 d 计算成苗率 , 随机选取
【 考文 献】 参
【 朱建峰, 1 】 田增荣, 余玲等 . 小麦耐 盐性 基因型差异研 究U1 .
的 。然而 种植 小麦所 需 要的 耕地 以及近 年 来耕 地的 盐碱 化 和部 分 地 区的干 旱化 程度 有着 明显 的变 化 ,为 了解 决土 壤 盐碱 化和 气 候 干旱 化给 小麦 的生长 带 来的 问题 ,让植 物对 土壤 的 盐碱 化和 干 旱
化有所适应, 我们对小麦进行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实验 , 寻找小麦对
盐碱 和干旱胁迫 对小 麦种 子发 芽及根 、 的影响 芽
曹玉 昊 王霞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吉林 吉林 120 ) 3 11
【 摘要】 本文以小麦为材料, 通过实验测量等方法, 研究了盐碱浓度和干旱条件对小麦的根、 芽生长的影响, 从而找到最适合小麦生
植物大实验 干旱胁迫对冬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干旱胁迫对冬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摘要: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冬小麦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本试验以冬小麦为供试植物,采用盆栽试验,通过设置不同水分处理,干旱胁迫一段时间后,测定其生物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等,结果表明:进行干旱胁迫,小石麦的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表现出含量显著降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冬小麦的生物量。
说明在营养生长过程中小石麦叶绿素含量与水分管理有密切关系,探明叶绿素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为在干旱、半干旱区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干旱胁迫冬小麦叶绿素生物量1.前言当前,环境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干旱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出现的次数、持续的时间、影响的范围及造成的损失居各种自然灾害之首。
据统计全世界由于干旱胁迫导致的作物减产可超过其他因素造成减产的总和。
而我国是荒漠化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带来的恶劣生态环境条件已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几年来,我国的荒漠化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并在局部地区控制了荒漠化的发展,但还未从根本上扭转荒漠化土地扩大的趋势。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于小麦而言,干旱是一个最具威胁的逆境。
干旱对植物的伤害极大,主要表现在植物各部位间水分重新分配、膜受损伤、光合作用减弱、渗透势下降等方面。
干旱导致减产的重要原因就是降低了作物的光合作用,使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
作物叶绿素含量的高低是反映其光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叶绿素的含量往往直接影响着光合作用的速率和光合产物的形成,最终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类胡萝卜素可参与植物光合机构中过剩光能的耗散,进而使植物免受光抑制的损伤。
多年来,各国小麦育种专家和植物生理学家从生理方面对小麦抗旱性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为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作出了很大贡献。
本试验以冬小麦为供试植物,采用盆栽试验,通过设置不同水分处理,干旱胁迫一段时间后,测定其生物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等,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在干旱、半干旱区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摘要:以小麦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对小麦生理生化指标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抗氧化酶(PPO、POD)、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的含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除发芽率下降外,小麦幼苗的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抗氧化酶(PPO、POD)、谷胱甘肽(GSH)的含量都比正常情况下小麦幼苗的含量多。
关键词:干旱胁迫小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引言:植物体生存在自然环境中,其水热条件随时都变化,对植物多少会产生一些影响。
凡是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都被称为逆境,也称胁迫。
干旱也属于逆境,水分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大多数植物遭受干旱逆境后各个生理过程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生理生化指标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抗氧化酶(PPO、POD)、谷胱甘肽(GSH)等发生变化。
小麦的生长不仅受到自身遗传物质的控制,还受到众多环境因子的影响,如光、温、水和土壤营养物质等。
世界上约有70%的小麦播种面积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农业区,干旱对小麦的生理、生化都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
因此,为了减小环境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有必要从小麦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含量的变化,来研究干旱胁迫对小麦的影响。
本次实验是研究吸胀12小时萌发一周后,干旱处理一周的小麦其生理生化指标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抗氧化酶(PPO、POD)、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变化。
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及处理将吸胀12小时的小麦种子在有6层湿润滤纸的带盖白磁盘(24cmX16cm )培养基中生长7天,7天后将其中一部分幼苗干旱生长7天,7天后用相同的方法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麦进行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抗氧化酶(PPO 、POD )、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 )的含量的测定。
2、测定方法[1](1)小麦种子发芽率的测定各取50粒吸胀的小麦种子→沿胚的中心线切成两半(严格区分两个半粒),进行下列实验:其中50个半粒进行TTC 染色(30℃水浴 20 min ) ,另50个半粒进行曙红染色(室温染色10 min ) 根据两种方法的染色情况,分别计算发芽率。
(2)脯氨酸(Pro)含量的测定①脯氨酸(Pro)的提取:分别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胚芽鞘→加入 3mL 3%磺基水杨酸(SSA )和少许石英砂→充分研磨→用 2 mL 3% SSA洗研钵→5000 rpm 离心10 min →上清液定容至5 mL 。
②脯氨酸(Pro)的测定:上清液各2 mL →分别加入2 mL 冰乙酸和2 mL 茚三酮试剂→煮沸15 min→冷却后→5000 rpm 离心10 min (若没沉淀可略此步骤) →分别测定A 520,将测得的结果用公式 Pro content = 用总显V V V WL A ⨯⨯⨯⨯ε520计算出正常和干旱生长小麦的胚芽鞘的脯氨酸含量。
(3)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①丙二醛(MDA)的提取:分别取 g实验组和对照组→加入 3 mL 10%TCA和少许石英砂→充分研磨→用2 mL 10%TCA洗研钵→5000 rpm 离心10 min →上清液定容至5 mL。
②丙二醛(MDA)的测定:分别取上清液各2 mL →加入%TBA(用10% TCA配制)2 mL→煮沸12 min→冷却后→5000 rpm离心5 min →分别测定OD450和OD532将测得的OD450和OD532的数据带入下列公式OD450=C1xOD532 = C1 x +C2X155000C1:可溶性糖的浓度,C2:MDA的浓度解方程计算出C1可溶性糖的浓度,C2MDA的浓度。
(4) 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测定①过氧化氢(H2O2)的提取:分别取 g实验组和对照组→加入3 mL 50 mM PBS (pH=,内含1mM HA)和少许石英砂→充分研磨→用2 mL PBS洗研钵→5000 rpm离心10 min →上清液定容至5 mL。
②过氧化氢(H2O2) 含量的测定:分别取上清液各 3 mL →加入%Ti(SO4)2 [用20%(v/v) H2SO4配制] 1 mL→摇匀→ 5000 rpm离心10 min → OD410将测得的OD410值带入下列公式H 2O 2 content = 用总显V V V WL A ⨯⨯⨯⨯ε410()计算出H 2O 2酶的含量。
(5) 抗氧化酶(PPO 、POD )的测定①抗氧化酶(PPO 、POD )的提取:分别取实验材料→加入少许石英砂和3 ml 提取液(50mmol/L PBS, ,内含0.1mmol/ LEDTA, 1%PVP ) → 充分研磨 →转入离心管中→用2 ml 提取液洗研钵→ 5000 rpm 离心10 min →上清液定容至5 ml →用于测定POD 和PPO 酶活性或分装后转至-20或-80℃保存。
②POD 测定:取POD 反应混合液(10 mmol/L 愈创木酚,5 mmol/LH 2O 2,用PBS 溶解) ml ,加入酶液50ul (空白调零用PBS 取代),立即记时,摇匀,读出反应2 min 时的A 470。
③PPO 测定:取PPO 反应混合液( 20 mmol/L 邻苯二酚,用PBS 溶解),加入酶液 ml (空白调零用PBS 取代),立即记时,摇匀,读出反应 2 min 时的A 410。
将测得的A 470和A 410数据带入公式 POD activities=用总显V V V tW A ⨯⨯⨯⨯ε470() PPO activies=用总V V t W A ⨯⨯⨯01.0410计算出PPO 和POD 的值(6) 谷胱甘肽(GSH)含量的测定①谷胱甘肽(GSH)的提取:分别取 g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胚芽鞘→加入3 mL 5%三氯乙酸(TCA )和少许石英砂→充分研磨→用2 mL 5% TCA洗研钵→ 5000 rpm 离心10 min →上清液定容至5 mL 。
②谷胱甘肽(GSH)含量的测定:上清液各1 mL → 分别加入2 PBS(pH= → 1 mL 2 mM DTNB → 25 ℃5 min→测定A 412将测得的A 412值带入公式GSH content= 将GSH 的值计算出来 (7)、ASA 含量的测定①ASA 的提取:分别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胚芽鞘→加入3ml5%三氯乙酸(TCA )和少许石英砂→充分研磨→用2ml5%三氯乙酸(TCA )洗研钵→5000rpm 离心10min →上清液定容至5ml②ASA 的测定:上清液各(空白用5%TCA 代替)→→摇匀→分别加入%TCA 、44%磷酸和4%联吡啶→摇匀→加入3%→37℃15min →测定A525将测得的A 525值带入公式GSH content=将ASA 的值计算出来 二、实验结果 1、小麦发芽率的结果两种方法测得的小麦发芽率不同,TTC 法测得的小麦种子成活26粒,发芽率为52%,而署红法测得的小麦种子成活47粒,发芽率用 总 显V V V W L A525 用 总 显V V V W L A412为94%。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们当时在做实验时不知道胚的具体位置,导致在切的时候没有沿胚切成两半,所以染色的结果刚开始是错误的。
后面我们问了老师胚的位置,所以用署红法测得的结果基本接近实际。
可能我们在数的时候有的因染色的部位少没有严格的区分导致结果没有达到100%。
但是从结果可以看出,小麦的发芽率还是很高的。
2、干旱胁迫对小麦胚芽鞘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和分析实验测得:正常生长OD=干旱生长OD=从图中可以看出,小麦在干旱胁迫下时的脯氨酸的含量很高,为正常植株中的脯氨酸含量的262倍,这说明正常情况下小麦胚芽鞘内脯氨酸含量较低,但当遇到干旱胁迫时小麦胚芽鞘内的含量可以增加数十倍甚至几百倍。
这一结果与山东农业科学洪法水李樊和在研究自然干旱胁迫下小麦品种游离脯氨酸与抗旱性的关系所得到的结果一致[2]。
3、干旱胁迫对小麦胚芽鞘丙二醛(MDA)含量影响实验测得:正常生长OD450= OD532=干旱生长OD450= OD532=由表格可以看出干旱胁迫下生长的小麦胚芽鞘内所含的可溶性糖和MDA量比正常生长的小麦所含量高。
这一结果与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吴耀领再做抗旱性与丰产型小麦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所得到得结果一致[3]。
4、干旱胁迫对小麦胚芽鞘过氧化氢(H2O2)含量影响。
实验测得:正常生长OD410=干旱生长OD410=从图中可以看出干旱情况下的含量为 .g-1FW,正常情况下的为 .g-1FW,可以看出来干旱下的含量是正常生长的4倍多,这一结果与高方胜所作的土壤水分对番茄植物体内过氧化氢酶含量的含量变化相符,在干旱胁迫下植物体内的氧化酶含量升高相一致[4]。
5、干旱胁迫对抗氧化酶(PPO、POD)含量的影响实验测得:POD正常生长A470=干旱生长A470=PPO正常生长A410=干旱生长A410=结果表明,在干旱生长下的过氧化酶的含量比正常生长下要高很多,说明干旱胁迫下的POD和PPO活性比正常水平的POD和PPO活性强,从而在干旱生长时过氧化酶大量积累。
6、干旱胁迫对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和分析实验测得:正常生长OD412=干旱生长OD412=从图中可以看出,实验组GSH含量对照组含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含量存在差异,实验组GSH含量远比对照组的高。
说明干旱胁迫使GSH含量升高。
7、干旱胁迫对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影响和分析实验测得:正常生长OD525=干旱生长OD525=从图中可以看出,干旱生长下抗坏血酸(ASA)的含量比正常生长下抗坏血酸的含量高很多,说明小麦在正常情况下ASA的含量很低,但是当遇到干旱胁迫时,植株的ASA大量积累。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本实验表明: 在干旱胁迫下, 小麦幼苗生长受到一定抑制作用,生理生化指标发生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为:小麦幼苗胚芽鞘中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抗氧化酶(PPO、POD)、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的含量在干旱胁迫下含量较正常情况下的明显升高。
1、干旱胁迫下脯氨酸(Pro)含量的变化: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增加的原因为: ①脯氨酸脱氢酶活性降低, 使脯氨酸氧化减弱; ②干旱抑制了蛋白质的合成, 脯氨酸的利用降低,使其在植物体内积累增加。
③脯氨酸的分解代谢开始于它的氧化分解,执行此功能的酶称为Pro脱氢酶(PDH),它以FAD为辅因子将Pro降解为P5C,后者在P5C还原酶(P5CR)的作用下又重新合成谷氨酸,完成Pro代谢的循环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