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电容的电路分析
2含电容器的电路分析1

含电容器的电路分析1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含有电容的直流电路问题,感到很头疼,一遇到计算题,就茫然失措。
分析其原因,是没有很好地理顺解题思路,那麽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对初学者,具体地说要做到“三能”:
一、能识电路图。
就是要识别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的连接形式(包括绘画等效电路图)。
如图1,电容与电阻串联接入电路;如图2,电容与电阻并联接入电路。
二、能牢记电容器的特点。
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器所起的作用相当于电键断开时的情况,即电容器起隔直流作用。
这样与电容器相连的那局部电阻不过作无电阻的导线处理,以方便于求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
三、能确定电容器两极板电势差。
只要能确定电容器每一极板对同一参考点(如电源负极)的电势高低,就能顺利确定两极板间电势差。
例1.如图3所示,当电键断开和闭合时,电容器C1电量变化______库仑。
例2.如图6所示,R1=6Ω,R2=3Ω,R3=4Ω,UAB=12V,C1=3μF,C2=1μF,则他们带电量分别为____C和____C。
例3.如图8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为ε=12V,内电阻为r=1Ω,R1=3Ω,R2=2Ω,R3=5Ω,C1=4μF,C2=1μF,则C1带电量为____C,C2带电量为____C。
高中物理含电容器电路的分析方法学法指导

含电容器电路的分析方法山西 石有山一、连接方式1. 串接:如图1所示,R 和C 串接在电源两端,K 闭合,电路稳定后,R 相当于导线,C 上的电压大小等于电源电动势大小.2. 并接:如图2所示,R 和C 并接,C 上电压永远等于R 上的电压.3. 跨接:如图3所示,K 闭合,电路稳定后,两支路中有恒定电流,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等于跨接的两点间的电势差,即||U N M ϕ-ϕ=二、典型例题1. 静态分析:稳定状态下,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起阻断电流作用,电容器两极间存在电势差,电容器容纳一定的电量,并满足Q=CU .2. 动态分析:当直流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势分布发生变化影响到电容器支路两端时,电容器的带电量将随之改变(在耐压范围内),即电容器发生充、放电现象,并满足△O=C △U . 例1、如图4电路中电源E=12V ,r=1Ω,定值电阻R 1=3Ω,R 2=2Ω,R 3=5Ω,C 1=4μF ,C 2=1μF ,当电路闭合且稳定后各电容器的带电量为多少?当K 断开时,通过R 1、R 2的电量各为多少?解析:静态分析:R 3相当于导线,C 2与R 1、R 2串联起来的部分并联,C 1和R 2并联.V 10)R R (I U ,V 4IR U ,A 2r R R E I 212C 21C 21=+====++= C 100.1U C Q ,C 101.6U C Q 52C 225C111--⨯==⨯==,且C 1的下极板,C 2的右极板带正电.动态分析:断开K 后,C 1通过R 3、R 2放电,C 2通过R 3、R 2和R 1放电,最后电压都为0,电容上电量也都为0.故通过R 2的电量为Q=Q 1+Q 2=2.6x10-5C ,通过R 1的电量为Q 2=C 100.15-⨯. 例2、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不计,电容器的电容为C ,R 2=R 3=R 4=R 5=R ,R 1为滑动变阻器,其阻值可在0~2R 范围内变化,则当滑动头从最左端向最右端滑动的过程中,通过R 5的电量是多少?解析:动态分析:本题电容器的接法为跨接,且电阻R 1连续变化,C 上电压为连续变化,不妨设电源负极为零电势点.则有2E N =ϕ 当P 置于R 1的最左端时2E U ,E MN M ==ϕ 当P 置于R 1中间某位置时0U ,2E MN M ==ϕ 当P 置于R 1的最右端时6E U ,3E MN M -==ϕ 当滑动头P 从最左端向最右端滑动的过程中,电容器上下极板电势差改变为3E 22E 6E U =--=∆ 则通过R 5的电量CE 32U C Q =∆=∆。
(完整)含容电路分析

C R b a A B U C 1 C 2K R 1 R 2 含电容器电路的分析处理含电容器电路的一般规律:1、电容器相当于断路,分析电路结构时可从电路中删去.2、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等于与它并联的电路两端的电压.3、与电容器串联支路中的电阻可去掉。
4、当电路发生变化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发生变化,其所带电量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即电容器会发生充、放电现象。
1、如图所示,是一个电容器、电池和电阻组成的电路,在将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距离增大的过程中 A 。
电阻R 中没有电流B.电容器的电容变小C.电阻R 中有从a 流向b 的电流D.电阻R 中有从b 流向a 的电流2、图中E=10伏,R1=4欧,R2=6欧,C=30微法,电池内阻可忽略.(1)闭合开关K,求稳定后通过R1的电流。
(2)然后将开关K 断开,求这以后流过R1的总电量。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容器的上极板带正电.为了使该极板仍带正电且电量增大,下列办法中可采用的是A 、增大R1,其他电阻不变B 、增大R2,其他电阻不变C 、增大R3,其他电阻不变D 、增大R4,其他电阻不变4、如图, 问: (1)当开关K 断开时,A 、B 两点的电压U AB 是多少? (2)当K 闭合后,电容器C 1的带电量变化了多少?—,18,3,6,3,62121V U R R F C F C =Ω=Ω===μμ5、电容器C1、C2和可变电阻器R1、R2以及电源E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当R1的滑动触头在图示位置时,C1、C2的电量相等。
要使C1的电量大于C2的电量,应A、增大R2B、减小R2C、将R1的滑动触头向A端移动D、将R1的滑动触头向B端移动。
原创1:含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由欧姆定律得通过R1的电流
E
10
I
A 1A
R1 R2 4 6
(2)S断开前,C两端电压U1=IR2=6 V C所带电量Q1=CU1=30×10-6×6 C=1.8×10-4 C 开关S断开稳定后,总电流为零, 电容器两端电压为E, 所带电量Q2=CE=30×10-6×10 C=3×10-4 C 通过R1的电量,即为电容器增加的电量 ΔQ=Q2-Q1=1.2×10-4 C. 答案:(1)1 A (2)1.2×10-4 C 规律总结:处于稳定状态时,电容器相当于断路,与之串联的电阻不
例1.如图所示,电路中E=10 V,R1=4 Ω,R2=6 Ω,C=30 μF.电 池内阻可忽略. (1)闭合开关S,求稳定后通过R1的电流. (2)然后将开关S断开,求这以后通过R1的总电量.
解析:(1)电路稳定后,电容器所在的支路上无电流通过,
因此R1与R2串联,C两端的电压即为R2两端的电压.
R0为定值电阻,R1、R2为可调电阻,用绝缘细线 将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悬于电容器内部.闭合 电键S,小球静止时受到悬线的拉力为F,下列关 于F的大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F将变大 B.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小 C.保持R1、R2不变,减小平行板MN的间距,F将变大 D.保持R1、R2不变,减小平行板MN的间距,F将变小
·R2=3 V.
Q=CU2=12×10-6 C,且a板带正电,b板带负电.
SQ闭′=合C,U1C=两7端.2×电1压0-即6 RC1.两且端a电板压带,负由电电,路b分板析带:正U电1=.R1
R1 R2
·r
E R外
·R外=1.8 V.
据此通过电流表电量ΔQ=Q+Q′=1.92×10-5 C. 答案:1.92×10-5 C
4含电容电路

习题课
含电容电路
含容电路的分析
1.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器充放电结束后,电容器 相当于断路,所在电路中无电流,其两端的电压 就是所在支路两端的电压(此时可将电容器看成 理想电压表)。
2.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一直在变化,电容器持续 地充放电,电路中就一直有电流。
小结: 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把电容当成理想电压表处理 串反并同原则依然适用
拓展
电源电动势E=6V,内阻r=1Ω,电阻R1=2Ω,R2 =3Ω,R3=7.5Ω,电容器的电容C=4μF。开关S 原来断开,现在合上开关S到电路稳定,试问这一 过程中通过电流表的电量是多少?
则通过电流表电量 ΔQ=Q+Q′=1.92×10-5 C
S断开时,a板带正电,b板 带负电。
S闭合时,a板带负电,b板带 正电。
R1
A R2
B
R3
R4
遇到桥式电路时只能算各点电势之差
桥式电路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8V,不计内阻,R1=1Ω, R2=R3=2Ω,R4=6Ω,把电源正极接地。 则A点电势为__-_6_V___;B点电势为_-_4_._5_V__。 若在AB间接入一电容器C=10μF,则电容器带电量 为_1__.5__×__1_0_-_5_c_,上板带__负___电。
R1
A R2
B
R3
R4
电容器带电量取决于两端电势差,和电势无关
拓展
答案:C
V
拓展
电源电动势E=6V,内阻r=1Ω,电阻R1=2Ω,R2 =3Ω,R3=7.5Ω,电容器的电容C=4μF。开关S 原来断开,现在合上开关S到电路稳定,试问这一 过程中通过电流表的电量是多少?
S断开时,C两端电压即R2两端 电压,U2=3V。 Q=CU2=12×10-6C
含电容器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含电容器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路中。
在电容器电路的分析与计算中,我们需要了解电容器的基本原理、参数和特性,以及如何计算电容器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时间常数等。
首先,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储存电荷的电子元件,由两个导体板和介质组成。
常用的电容器有金属箔电容器、陶瓷电容器和电解电容器等,其容值单位是法拉(F)。
电容器的容量取决于其两个导体板之间的面积、板间的距离和介质的电容常数。
在电容器电路中,电容器的两个导体板分别连接到电路的两个节点,形成一个开回路。
当电容器充电时,电容器两个板之间的电荷会积累,并且在两个板之间形成一个电势差。
根据库仑定律,电容器的电压与其所储存的电荷量成正比。
电容器的电压-电荷关系可以表示为V=Q/C,其中V 是电容器的电压,Q是电容器所储存的电荷量,C是电容器的容值。
在电容器电路中,常用于分析和计算的是RC电路和RLC电路。
1.RC电路:RC电路由电阻和电容器组成,常用于滤波和积分电路。
在RC电路中,电容器会充电和放电,形成一个充放电过程。
当电容器充电时,电流通过电阻,电压逐渐上升。
当电容器放电时,电流从电容器流向电阻,电压逐渐下降。
在RC电路中,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遵循指数衰减的规律,其电压变化可以用指数函数来描述。
2.RLC电路:RLC电路由电感、电阻和电容器组成,常用于振荡、滤波和谐振电路。
在RLC电路中,电容器和电感可以形成共振回路,当外部输入信号频率等于回路共振频率时,电流最大。
RLC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可利用电压-电流关系和频率响应等进行求解。
在电容器电路分析和计算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电容器电路的拓扑结构:确定电容器的连接方式、电阻和电感的位置等。
2.建立电容器电路的数学模型:通过电压和电流的关系、电容器的电压-电荷关系等,建立电容器电路的数学方程。
3.求解电容器电路的初始条件:根据电路的初始状态,确定初始电荷量、电压和电流。
微专题65 含电容器电路分析问题-2025版高中物理微专题

微专题65含电容器电路分析问题【核心考点提示】1.电路的简化:不分析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时,把电容器所处的支路视为断路,简化电路时可以去掉,求电荷量时再在相应位置补上.2.处理方法:电路稳定后,与电容器串联的电路中没有电流,同支路的电阻相当于导线,即电阻不起降低电压的作用,与电容器串联的电阻视为等势体.电容器的电压为与之并联的电阻两端的电压.3.电容器所带电荷量的变化的计算:(1)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相同,那么通过所连导线的电荷量等于初、末状态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之差;(2)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相反,那么通过所连导线的电荷量等于初、末状态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之和.分析和计算含有电容器的直流电路时,关键是准确判断和求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其具体方法是:(1)确定电容器和哪个电阻并联,该电阻两端电压即为电容器两端电压.(2)当电容器和某一电阻串联后接在某一电路两端时,此电路两端电压即为电容器两端电压.(3)当电容器与电源直接相连,则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即等于电源电动势.【微专题训练】(2016·全国卷Ⅱ,17)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 及电池E (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
开关S 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 所带的电荷量为Q 1;闭合开关S ,电流再次稳定后,C 所带的电荷量为Q 2。
Q 1与Q 2的比值为()A.25B.12C.35D.23【解析】S 断开时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
图甲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 1=E R +23R ×23R ×12=15E ;S 闭合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
图乙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 2=E R +12R ×12R =13E ,由Q =CU 得Q 1Q 2=U 1U 2=35,故选项C 正确。
【答案】C【变式】(多选)如图所示,C 1=6μF ,C 2=3μF ,R 1=3Ω,R 2=6Ω,电源电动势E =18V ,内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开关S 断开时,a 、b 两点电势相等B .开关S 闭合后,a 、b 两点间的电流是2AC .开关S 断开时C 1带的电荷量比开关S 闭合后C 1带的电荷量大D .不论开关S 断开还是闭合,C 1带的电荷量总比C 2带的电荷量大【解析】S 断开时外电路处于断路状态,两电阻中均无电流通过,电阻两端电势相等,由题图知a 点电势与电源负极电势相等,而b 点电势与电源正极电势相等,A 错误.S 断开时两电容器两端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动势,而C 1>C 2,由Q =CU 知此时Q 1>Q 2.当S 闭合时,稳定状态下C 1与R 1并联,C 2与R 2并联,电路中电流I =E R 1+R 2=2A ,此时两电阻两端电压分别为U 1=IR 1=6V 、U 2=IR 2=12V ,则此时两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分别为Q 1′=C 1U 1=3.6×10-5C 、Q 2′=C 2U 2=3.6×10-5C ,对电容器C 1来说,S 闭合后其两端电压减小,所带的电荷量也减小,故B 、C 正确,D 错误.【答案】BC【巩固习题】1.(2014·天津·2)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均为可变电阻,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平行板电容器C的极板水平放置,闭合电键S,电路达到稳定时,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板之间静止不动.如果仅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油滴仍能静止不动的是()A.增大R1的阻值B.增大R2的阻值C.增大两板间的距离D.断开电键S【解析】增大R1的阻值,稳定后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升高,带电油滴所受电场力增大,将向上运动,A错误.电路稳定后,电容器相当于断路,无电流通过电阻R2,故R2两端无电压,所以,增大R2的阻值,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不变,带电油滴仍处于静止状态,B正确.增大两板间的距离,两板间的电压不变,电场强度减小,带电油滴所受电场力减小,将向下运动,C错误.断开电键S后,两板间的电势差为0,带电油滴只受重力作用,将向下运动,D错误.【答案】B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R3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C 为平行板电容器,开关S闭合后,电容器两板正中央有一个带电液滴恰好静止.电流表和电压表都可以视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b端滑动过程中,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增加,液滴向上加速运动D.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减小,液滴向下加速运动【解析】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b端滑动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R2与R3并联的电阻减小,总电阻减小,则总电流增大,R1两端电压增大,则电压表示数变大;R2与R3并联的电压减小,通过R3电流减小,则电流表示数变大,故A、B错误;R2与R3并联的电压减小,电容器板间的电压减小,板间场强减小,液滴所受的电场力减小,则液滴将向下加速运动,故C错误,D正确.【答案】D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11Ω,r =1Ω,R 2=R 3=6Ω,当开关S 闭合且电路稳定时,电容器C 带电荷量为Q 1;当开关S 断开且电路稳定时,电容器C 带电荷量为Q 2,则()A .Q 1∶Q 2=1∶3B .Q 1∶Q 2=3∶1C .Q 1∶Q 2=1∶5D .Q 1∶Q 2=5∶1【解析】当开关S 闭合时,电容器两端电压等于R 2两端的电压,U 2=ER 2R 1+R 2+r =E 3,Q 1=E 3C ;当开关S 断开时,电容器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U =E ,Q 2=EC ,所以Q 1∶Q 2=1∶3,选项A 正确.【答案】A4.如图所示,E 为内阻不计的电源,MN 为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长电阻丝,C 为电容器。
人教版必修三电流电路——含容电路动态分析

含容电路动态分析一、技巧1.含电容器的电路的分析和计算,要抓住电路稳定时电容器相当于断路.分析稳定状态的含容电路时可先把含有电容器的支路拆除,画出剩下电路等效电路图,之后把电容器接在相应位置。
2.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相同,那么通过每根引线的电荷量等于始末状态电容器电荷量的差;如果变化前后极板带电的电性改变,那么通过每根引线的电荷量等于始末状态电容器电荷量之和。
二、例题[例题1] 如下图所示,U=10V,电阻R1=3Ω,R2=2Ω,R3=5Ω,电容器的电容C1=4μF,C2=1μF,求:(1)若电路稳定后,C1、C2的带电量?(2)S断开以后通过R2的电量及R2中电流的方向?例题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0v,内电阻不计,电阻R1=14Ω,R2=6.0Ω,R3=2.0Ω,R4=8.0Ω,R5=10Ω,电容器的电容C=2μF,求:(1)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并说明电容器哪个极板带正电.(2)若R2突然断路,将有多少电荷量ΔQ通过R5?例题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在A、B两点间接一电动势为4V,内电阻为1Ω的直流电源,电阻R1=R2=R=4Ω,电容器C的电容为30μF,电流表的内阻不计,求:三、习题1.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0 V,内阻r=1 Ω,R1=3 Ω,R2=6 Ω,C=30 μF.,当闭合开关S,求(1)稳定后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2)开关S断开后通过R1的电荷量ΔQ=?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9V, R1=11Ω,r=1Ω,R2=R3=6Ω,当开关S闭合且电路稳定时,电容器C的带电荷量为Q1;当开关S断开且电路稳定时,电容器C的带电量为Q2,求Q1,Q2为多少库伦?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后通过R1的电荷量ΔQ=?3.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12V,内电阻r=1Ω,R1=3 Ω,R2=2Ω,R3=5Ω,C1=4µF, C2 =1µF ,求:(1)电键S闭合后,C1,C2所带电量?(2)电键S断开后通R2过的电量为多少?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容C1=C2,电阻R1﹥R2,电源内阻可忽略不计,当开关S接通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C1的电量增多,C2的电量减少B.C1的电量减少,C2的电量增多C.C1、C2的电量都减少D.C1、C2的电量都增多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10 V,R1=4 Ω,R2=6 Ω,电池内阻不计,C1=C2=30 μF.先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再断开S,求断开S后通过电阻R1的电荷量.6.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R3=8Ω,电容器电容C=5 F,电源电动势E=6V,内阻不计,求电键S由稳定的闭合状态断开后流过R3的电荷量.7.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动势E=12V,内阻r=1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含电容器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1. 如图所示,E = 10 V, r = 1 Q , R i = R 3= 5 Q, R 2 = 4 Q, C = 100疔。
当S 断开时,电容器中 带电粒子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求:
(1) S 闭合后,带电粒子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 S 闭合后流过R 3的总电荷量
2. 如图 2 — 7— 26 所示,E = 10 V , r = 1 Q , R 1 = R 3= 5 Q , R 2= 4 Q , C = 100 卩 F.当 S 断
开时,电容器中带电粒子恰好处于静止状态•求: (1)S 闭合后,带电粒子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⑵S 闭合后流过R 3的总电荷量.
答案:(1)g 方向向上 (2)4 x 10 —4
C
3•如图7— 2 — 18所示电路中,开关 S 闭合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Hi
s <
> L
J
图 7 — 2 — 18
A •将滑片N 向右滑动时,电容器放电
B .将滑片N 向右滑动时,电容器继续充电
C •将滑片M 向上滑动时,电容器放电
D .将滑片M 向上滑动时,电容器继续充电
解析:选A.由题图可知将滑片 N 向右滑动时,电路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 小,电阻R 1两端电压增大,电容器两端电压减小,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少, 则电容器放电,
故A 正确,B 错误;若将滑片 M 上下滑动,电容器两端电压不变,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不变, 故C 、D 错误.
4. (2010高考安徽卷)如图7 — 2— 21所示,M 、N 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 R o 为定值
电阻,R 1、R 2为可调电阻,用绝缘细线将质量为 m 、带正电的小球悬于电容器内部•闭合
电键S ,小球静止时受到悬线的拉力为
F •调节R 1、R 2,关于F 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图 2 — 7 — 26
A •保持R i 不变,缓慢增大
B •保持R i 不变,缓慢增大
C •保持R 2不变,缓慢增大
D •保持R 2不变,缓慢增大
R 2时,F 将变大 R 2时,F 将变小 R i 时,F 将变大 R i 时,F 将变小
A •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
B •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
C •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 G 中有从b 至U a 的电流 G 中有从b 至U a 的电流
解析:选B.增大R 2, U C 变小,场强变小,小球受电场力变小,由平衡知识知 F 变小,A 错
B 对;R 2不变,增大 R i ,U
C 不变,则F 不变,故C 、
D 错.
5•如图7 — 2 — 22所示,电源电动势为 E ,内阻为r ,平行板电容器两金属板水平放置,开 关S 是闭合的,两板间一质量为 m 、电荷量为q 的油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G 为灵敏电流
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P 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油滴向上加速运动, P 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油滴向下加速运动, P 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油滴仍然静止, G 中有从a 到b 的电流
D •在将S 断开后,油滴仍保持静止状态,
G 中无电流通过
解析:选A.当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向上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外电路的电阻变大,
E
由R ;二知,总电流减小,降落在内阻r
和Ri
的电压减小,R
和R2
两端的电压变大,
则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变大, 油滴受的电场力变大而向上加速运动, 电容器充电,G 中的电流
从b 到a ,故A 正确•同理可知 B 、C 、D 错.
6•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 E ,内电阻为r ,平行板电容器两金属板水平放置, S 闭合后, 两板间恰好有一质量为 m 、电荷量为q 的油滴处于静止状态,G 为灵敏电流计.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 A •若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向上移动,则油滴仍然静止, a ^ b
的电流
图 7 — 2 — 21
*
B •若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向下移动,则油滴向下加速运动, G 中有b T a 的电流
C •若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向上移动,则油滴向上加速运动, G 中有b T a 的电流
D •若将S 断开,则油滴仍保持静止状态, G 中无电流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
E = 6 V ,内阻r = 1 Q,电阻 R i = 6 R 2 = 5 R 3= 3 Q,电容器的电容 C = 2 X 10 -5
F ,
若将开关S 闭合,电路稳定时通过 R 2的电流为I ;断开开关S
后,通过R i 的电荷量为q .则( )
A . I = 0.75 A
B . I = 0.5 A
C . q = 2 X 10 -5 C
D . q = 1X 10 -5 C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 S 闭合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将滑片N 向右滑动时,电容器放电
B .将滑片N 向右滑动时,电容器继续充电
C •将滑片M 向上滑动时,电容器放电
D .将滑片M 向上滑动时,电容器继续充电
J c =
n
知识点二电路故障分析
针对训练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 A 和B 原来都是正常发光。
忽然灯泡 B 比原来变暗了些,而灯泡 A 比原来变亮了些,试判断电路中什么地方 出现断路的故障?(设只有一处出现了故障)
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6 V,当开关S 接通后,灯泡L1 和L2都不亮,用电压表测得各部分的电压是 Uab=6 V,Uad=O V,Ucd=6 V,由此可断定 ( ) A • L1和L2的灯丝都烧断了 B • L1灯丝烧断了 C • L2的灯丝烧断了 3•如图7 — 2 — 13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 E ,内阻为r , R o 为定值电 L 2
阻,R 为变阻器,已知
R o >r .为使R 0上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应将变阻器阻值调整到
A • R o
B • R °+ r
C • R 0 — r
图 7 — 2 —
13
A . 2 W,66.7% C . 4 W,33.3%
解析:选D.当变阻器电阻最小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R o 上消耗的功率P = |2R o 最大, D 正确.
4•如图7—2 —14所示,直线A 为电源的路端电压与总电流关系的图线,直线 B 为电阻R
两端电压与通过该电阻电流关系的图线, 用该电源和该电阻组成闭合电路时,
电源的输出功
率和效率分别是(
)
图 7 — 2 — 14
B . 2 W,33.3% D . 4 W,66.7%
解析:选A.由图知当电流等于 1 A 时,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阻 R 两端的电压相等,即当它
们构成闭合回路时,电流为 1A ,电阻上的电压为 2V ,所以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2 W.又
I 2R R
由电阻的图线斜率可得, 电阻的阻值为2 Q,电源的内电阻为1 Q,由公式n=
=
-
l2(R+ r) R + r 得n= 66.7%.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