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交通工程专业课作业答案(1)

合集下载

交通工程复习题答案

交通工程复习题答案

交通工程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它主要研究的是交通流的()。

A. 运动规律B. 形成过程C. 管理方法D. 经济价值答案:A2. 交通信号灯的三个颜色分别代表的含义是()。

A. 停止、准备、通行B. 通行、停止、准备C. 停止、通行、准备D. 准备、通行、停止答案:C3. 交通流理论中,交通流的基本参数不包括()。

A. 流量B. 速度C. 密度D. 车型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交通工程中的交通调查包括()。

A. 交通流量调查B. 交通事故调查C. 交通速度调查D. 交通噪声调查答案:ABCD2. 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

A. 确保交通安全B. 提高交通效率C. 减少环境污染D. 降低能源消耗答案:ABCD三、判断题1. 交通流理论中的“瓶颈效应”指的是在交通流中,由于某些路段的通行能力低于其他路段,导致整个交通流的通行能力受限。

()答案:正确2. 交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合理配置交通资源,实现交通流的最大化。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交通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交通工程学主要研究交通流的运动规律、交通设施的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安全、交通环境以及交通规划等方面。

2. 描述交通信号灯控制的基本原理。

答案:交通信号灯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信号灯,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和顺序,对不同方向的交通流进行控制,以确保交通流的有序、安全和高效。

五、计算题1. 已知某路段的交通流量为1200辆/小时,交通速度为60公里/小时,试计算该路段的交通密度。

答案:交通密度 = 流量 / 速度 = 1200辆/小时 / 60公里/小时 =20辆/公里。

六、案例分析题1. 某城市交通拥堵严重,试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答案:可能的原因包括:道路容量不足、交通信号控制不合理、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等。

解决措施可以包括:扩建道路、优化交通信号控制、加强交通管理、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等。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习题2-1解:⑴ 小时交通量:hQ /2493195190210195201205220219232217208201辆=+++++++++++= ⑵ 5min 高峰流率:h Q /27845602325辆=⨯= ⑶ 15min 高峰流率:h Q /26841560)220219232(15辆=⨯++= ⑷ 15min 高峰小时系数: 929.04671249315=⨯=PHF习题2-2 解:已知:%26.131326.0082.03086.17082.086.1730,/h 1500C ,/d 50000AADT 3.13.11==-⨯=-====--x K x 辆辆 设计小时交通量:h K AADT DHV /66301326.050000100辆=⨯=⨯= 车道数:42.4150066301===C DHV n该道路需修6车道。

注:此题5.0=D K 。

如果6.0=D K ,3.5=n 。

习题2-3 解: 1000606100=⨯=Q 辆/h 车头时距:6.31000/3600/3600===Q h t s/辆 车头间距:206.36.3206.3=⨯==t s h V h m/辆 车流密度:5020/1000/1000===s h K 辆/km 第一辆车通过时间:2.12024===V S t h 习题2-4 解:st n t i i5)3.56.47.44.53.59.42.51.58.47.40.52.50.59.41.58.4(1611161=+++++++++++++++==∑=h km s m t nsV ni iS /72/2080100161==⨯==∑=h km V n V i it /16.726.1154161)9.673.786.767.669.675.732.696.700.756.760.722.690.725.736.700.75(1611161=⨯=+++++++++++++++==∑=习题3-1解:已知:t 东=2.0 min , t 西=2.0 min ,X 东=29.0 辆, Y 东=1.5 辆 X 西=28.6 辆, Y 西=1.0 辆 1、先计算向东行情况:hkm t lv q Y t t ht t Y X q /67.66608.12min 8.1525.75.10.2/5.451min /525.7225.16.28=⨯===-=-===++=++=东东东东东东东西东西东辆辆2、再计算向西行情况:hkm t l v q Y t t ht t Y X q /27.6460867.12min867.15.70.10.2/450min /5.7220.10.29=⨯===-=-===++=++=西西西西西西西东西东西辆辆 习题3-3解:根据浮动车调查法计算公式:辆)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的速度超越的车以辆的速度超越的车其中以辆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超越观测车(空间平均车速)辆133.0/60133.0/80174.0/100173.07.0-/3.78064.05064.0224017705/224070570517303=======-=====-=-==++=++=x h km x h km x h km x x h km t l v hq Y t t h t t Y X q c c c c c c ca c a c 习题3-4解:总停驶车辆数 = 28 + 25 + 38 + 33 = 124 辆 总延误 = 124×15 = 1860 辆•s每辆停车的平均延误 = 总延误/停车辆数= 1860/113 = 16.46 s交叉口引道上每辆车的平均延误 = 总延误/引道上总交通量= 1860/(113+119)= 8.02 s停车的百分数 = 停车辆数/引道上交通量 = 113/232 = 48.7% 取置信度90%,则K 2 = 2.70,于是停车百分比的容许误差 =%07.11232487.070.2)487.01(=⨯⨯-取置信度95%,则K 2 = 3.84,于是停车百分比的容许误差 =%2.13232487.084.3)487.01(=⨯⨯-习题4-2解:已知:畅行速度h km V f /82=;阻塞密度km K j /105辆=; 速度与密度为线性关系模型。

交通工程课后题答案—TrafficEngineering

交通工程课后题答案—TrafficEngineering

L
1376 .87 ds
Sf 71.21 ft / s 48.44mi / h
t = 3.5s:
d r 308.70 ft
Sf 77.16 ft / s 52.49mi / h
t = 4.0s:
d r 352.80 ft
Sf 82.68 ft / s 56.24mi / h
t = 4.5s:
d r 396.90 ft
Sf 87.85 ft / s 59.76mi / h
tan 22.5
244.35 818.51 sin 8.6
462.21 f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origin and T.S. is : 1280 -Ts =1280 - 462.21 = 817.79 ft The station of T.S. is 800+17.79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origin and S.C. is : 817.79 + Ls = 817.79 + 244.35 = 1062.14 ft
L.C. 2R sin
2 900 sin 26 789.07 ft
2
M R 1 cos 2
900 (1 cos26 ) 91.09 ft
E T sin
M 438.96 sin 26 91.09 101.34 ft
2
5729.58 5729.58
3-2.Answer: R
818.51 ft
D
7
The length of the spiral transition curve is :
allowable grade is 7%, the critical length of grade is seen to be approximately 610 ft.

《交通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交通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交通工程学》试题及答案《交通工程学》复习材料一、填空题1、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工程(Engineering)、法规(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能源(Energy)、环境(Environment)。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视力、视野、和色感等几个方面体现。

3、根据美国的研究,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4、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85%位车速,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最高车速。

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发生和中止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6、M/M/N排队系统是指泊松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三级服务水平,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8、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1、交通量;答案: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横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高峰小时系数;答案: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3、设计车速;答案:设计车速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标准。

4、服务水平;答案: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在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方面得到的实际效果。

三、简答题1、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哪些?答案: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4)社会性;(5)超前性;(6)动态性。

2、通行能力和交通量有何区别?答案:通行能力和交通量的区别:1)通行能力是道路规划、设计及交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参数,它描述了道路交通设施的主要功能,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车辆(或行人)的能力;2)交通量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实际通过的或期望(预测)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而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辆的极限数,是道路所具有的一种“能力”;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当道路上的交通量接近或等于通行能力时,就会出现交通拥挤或阻塞停滞现象。

交通工程学基础

交通工程学基础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7.高峰小时流量比是指高峰小时交通量占该路段白天12小时交通量之比。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8.公交线路密度是指区域内布设公交线路的道路里程与有公交服务的城市用地面积的比值。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在线只需提交客观题答案。)
10.临界车速
参考答案:通行能力达到最大时的车速。
11.境内出行
参考答案:起讫点都在调查区范围之内的出行。
12.绿信比
参考答案:绿灯时长与周期时间的比值。
13.
什么是交通工程学?
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时空分布的规律,道路交通调查、路网规划、设计、营运、管理控制、安全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与道路交通相关的法规、工程、教育、环境和能源等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具体讲就是将道路、车辆、人、环境与能源等五方面统一在一个交通系统中,研究其各自目的与相互内在规律及其最佳配合,以达到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迅速、舒适、经济、方便、节能、高效、低公害与环境协调、景观优美的目的。
(A)三级
(B)四级
(C)五级
(D)六级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共4道小题)
5.交通工程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实现交通运输的高效。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6.某一道路断面上,通过的交通流量与该断面的通行能力之间的比值可以大于1。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7.高峰小时流量比是指高峰小时交通量占该路段白天12小时交通量之比。
交通工程学基础第1次作业
(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在线只需提交客观题答案。)

交通工程总论考试复习附课后答案

交通工程总论考试复习附课后答案

第一章1、交通工程的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的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营运、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2、运输工程学包括哪五类:道路、铁路、航空、水路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3、交通工程学的特点:(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或复合性(4)社会性(5)前瞻性(6)动态性第二章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人、车、路1、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具体表现:视力;视野;色感2、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及反应时间:反应是由外界因素刺激而产生的知觉行为过程。

它包括驾驶人从视觉产生认识后,将信息传到大脑知觉中枢,经判断,再由运动中枢给四肢发出命令。

反应时间:2.5s3、车辆的交通特性:设计车辆尺寸;动力性能;制动性能;快速公交车辆特性4、路网布局的形式及特点:公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城市道路网布局有棋盘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行等。

5、交通量的定义: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影响交通量特性的因素主要有:(1)公路、城市道路的类型和等级(2)道路功能(3)地区特征(4)时间特征6、高峰小时系数的定义:高峰小时系数PHF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用量之比。

7、设计小时交通量(1)定义: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车道宽度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30HV)和评价服务水平的依据。

所谓就是将一年中测得的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308760个小时交通量,以大到小按序排列,排在第(2)应用:对于多车道公路,运用设计小时交通量可确定其车道数和路幅宽度,通过准确计算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双车道公路,主要用语计算各不同时期的高峰小时和交通量,并据以评价道路服务水平、使用品质等。

2012年度交通工程课程作业(专业)

2012年度交通工程课程作业(专业)

2012年度专业课程作业(中高级)5、如图所示,设计速度为80km/h的一公路一处变坡点桩号为K20+100,变坡点高程为解:w= i2 1切线长T=20100-19950=150m曲线长L=2*T=300m半径 R=L/w=300/0.06=5000m外距E=T2/2R=2.25m竖曲线起终点的桩号:起点桩号K19+950 终点桩号K20+250切线标高和改正值K20+000切线标高=100.28-(K20+100-K20+000)*4%=96.28K20+000改正值=(K20+000-K19+950)2/(2*5000)=0.25m设计标高=96.28-0.25=96.03K20+050切线标高=100.28-(K20+100-K20+050)*4%=98.28K20+050改正值=(K20+050-K19+950)2/(2*5000)=1m设计标高=98.28-1=97.28K20+100切线标高=100.28设计标高=100.28-2.25=98.03K20+150切线标高=100.28-(K20+200-K20+150)*2%=99.28K20+150改正值=(K20+250-K20+150)2/(2*5000)=1m设计标高=99.28-1=98.28K20+200切线标高=100.28-(K20+200-K20+100)*2%=98.28K20+200改正值=(K20+250-K20+200)2/(2*5000)=0.25m设计标高=98.28-0.25=98.036、如图所示,已知一正交的十字形交叉口位于斜坡地形上。

相交道路车行道的中心线及边线的纵坡i1及i3均为3%,路拱横坡i2=0.02,车行道宽度B=15m,路缘石半径R=10m,交叉口中心的控制标高为2.05m,若等高线间距h采用0.10m,解:路段上设计等高线的绘制l 1=h1/ i1=0.1/0.03=3.33ml 2=(B/2)* (i2/i3)=15/2*0.02/0.03=5m由l 1、l 2 即可绘制路段上的设计等高线2、画交叉口上的设计等高线(1)根据交叉口中心标高,求出F3,N,F4三点标高hN=hA-AN*i1=2.05-17.5*0.03=1.52mhF3(或hF4)=hN-B/2*i2=1.52-15/2*0.02=1.37m同理,可求出hE4(或hE1)=2.43m,hF1(或hF2)=2.43m,hE2(或hE3)=2.43m(2)根据A,F4,E4点的标高,求交叉口范围内等高点的变化hC4=[( hF4+Ri1)+(hF4-Ri1)]/2=[(1.37+10*0.03)+(2.43-10*0.03)]/2=(1.67+2.13)/2=1.90mhD4=hA-(hA-hC4)/*AD4=2.05-(2.05-1.9)/(7.5/COS45°)*[( 7.5/COS45°)+ ( 10/COS45°-10)]=2.05-0.15/10.61*14.76=1.84m同理可求出hC2=hC4=1.90m hC3=1.67m hC1=2.13mHD2=hD4=1.84m hD3=1.52m hD1=2.16m(3)F4 D4,D4E4的弧长L=(2πR)/8=(2*3.1415926*10)=7.85mF4 D4间应有设计等高线为(1.84-1.37)/0.10≈5根等高线的平均间距为7.85/5≈1.57m同理,D4E4间应有设计等高线为(3-1.84)0.10≈6根等高线的平均间距为7.85/6≈1.31mF 3 D3,D3 E3间应有设计等高线为(1.52-1.37)/0.10≈2根等高线的平均间距为7.85/2≈3.93mE 1 D1,D1F 1间应有设计等高线为(2.43-2.16)/0.10≈3根等高线的平均间距为7.85/3≈2.62m(4)根据以上求出的各点标高绘出等高线,经合理调整后即得如图所示的竖向设计图。

交通运输工程学2012考试卷子

交通运输工程学2012考试卷子

一选择题1、某条道路是客车专用快速路规定了道路的()分类属性A 规划设计B交通管理C断面布置D 交通控制2、城市道路网络的特征指标一般不用()表示A路网密度B道路面积率C人均道路长度D路网技术等级3、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启动阈值与()无关A建筑面积B城市用地规模C项目性质D 项目位置4、确定某机场为4D或4E等级是依据()A飞机最大轮距宽度B机场客运量C飞机场地长度D飞机最大翼展5、交通改善规划TIP的更新年限一般为()A 一年B 三年C 二十年D五年6、进行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时,信号控制交叉口评价指标取()A 饱和度B 排队长度C 饱和度与延误D 饱和度与排队长度7、一般4 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通行能力为()A 5.5 万pch/日B 7200 pch/hC 8800 pch/hD 36 万pch/日二、简答题1、简述ITS的基本概念,可以采用哪些ITS技术来缓解交通拥堵。

答:智能交通系统(ITS)是指将先进的交通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等有效地应用于交通运输系统,从而建立起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技术:交通流诱导、电子收费系统(拥堵收费系统),交通通信系统(信号灯控制),车辆定位系统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处理系统、发布系统、管理系统、公共运输系统、出行者信息服务系统、车路协同系统等2、简述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概念,说明其差异性。

答: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指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增值网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个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

物流配送:即从商品流通的经营方式看的一种商品流通方式,是一种现代的流通方式。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际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我国内河航道可以分为几级?分级的主要技术标准有哪些?答:按航道的等级划分,我国根据《内河通航标准》的规定,我国航道等级由高到低分I、II、III、IV、V、VI、VII级航道,这七级航道可称为等级航道,通航标准低于VII级的航道可称为等外级航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
1、路段上设计等高线的绘制
l1=h/i1=0.1/0.03=3.33m
l2=B/2*i2/i3=15/2*0.03/0.03=5m
由l1、l2即可绘制路段上的设计等高线
解:
按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设计速度为30km/h,纵坡7%时最大坡长为500m,200m6%+100m8%的平均纵坡为6.667%,后面接7%的纵坡,按照平均纵坡计算,最多可接214m就必须要设置缓坡段,否则违反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要求。
5如下图所示,设计速度为80km/h的某公路一变坡点桩号为K20+100,变坡点高程为100.28m,两相邻纵坡分别为i1= +4%和i2= =JD6-T K4+556.06HY=ZH+ls K4+616.06
YH=HY+L-2*ls K4+679.285QZ=HY+(L-2*ls)/2 K4+647.673
HZ=ZH+L K4+739.285
2已知某公路两交点JD1、JD2间距为130.26m,要求构成S型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确定曲线1的切线长T1=62.82m,JD2的转角 2=17°56′,试确定JD2的曲线半径。
解:
行驶速度V=60*0.9=54km/h
会车视距=2*停车视距
停车视距S=S1+S2
S1=V/3.6*t V=54km/h=15m/s t=2.5s
S1=15/3.62.5=10.42m
S2=V2/(254*(ψ+Ψ))
该弯道能保证会车视距要求。
4某公路设计速度为30km/h,存在一连续陡坡,200m6%+100m8%,若后面接7%的纵坡,最多可接多少米就必须要设置缓坡段?
解:
w=i2-i1=-0.02-0.04=-0.06为凸形
切线长T=20100-19950=150m
曲线长L=2*T=300m
半径R=L/w=300/0.06=5000m
外距E=T2/2R=2.25m
6如下图所示,已知某正交的十字形交叉口位于斜坡地形上。相交道路车行道的中心线及边线的纵坡i1及i3均为3%,路拱横坡i2=0.02,车行道宽度B=15m,缘石半径R=10m,交叉口中心的控制标高为2.05m,若等高线间距h采用0.10m,试采用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绘制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图。
解:
JD2的 =180°- 2=162°4′JD2的切线长T=130.26-62.82=67.44m
R=T/tg /2=10.64m
3某二级公路,V=60km/h,路面宽度10m,路上某一弯道R=220m,曲线长L=150m,弯道内侧障碍物距路面内边缘4.2m,试计算该弯道能否保证会车视距(150m)?
1已知某弯道JD6的桩号为K4+650.56,R=300m,ls=60m, =35°00′,试计算曲线要素及主点桩号。
解:
T=Rtg /2=300*0.315=94.5m
L=π/180** R=0.01745*35*300=183.225m
E=R(sec /2-1)=300*0.49=14.55m
J=2T-L=2*94.5-183.225=5.7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