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蛹的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蚕蛹养殖技术

蚕蛹养殖技术

蚕蛹养殖技术蚕蛹养殖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养殖技术,蚕蛹不仅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还可以用于药膳和养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蚕蛹养殖的技术要点,包括选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帮助养殖者提高蚕蛹养殖的效益。

一、选种蚕蛹的选种是蚕蛹养殖中重要的一环。

要选择体型健壮、繁殖力强的种蛹作为母本,同时要注意选择与当地气候适应度较高的品种。

优质的种蛹不仅能增加蚕蛹的产量,还能提高产品质量。

二、孵化和饲料孵化是蚕蛹养殖的起始阶段。

蚕蛹的孵化温度控制在25-30摄氏度之间,湿度保持在80%-85%。

可以使用孵化箱进行孵化,将种蛹放在孵化箱中,定时给予适量的饲料。

常用的饲料包括桑叶、柞叶等,可以根据当地资源进行选择。

同时,要注意保持饲料的新鲜度,避免腐败情况的发生。

三、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蚕蛹养殖中的关键环节。

在蚕蛹的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温度和湿度控制:蚕蛹饲养温度控制在24-32摄氏度之间,湿度保持在70%-85%。

可以利用温湿度控制设备进行监测和调控。

2. 饲料供给:蚕蛹饲料的供给要足够充分,避免蚕蛹出现饥饿和挤压情况。

同时,要定期更换饲料,保持饲料的新鲜度。

3. 清洁卫生:蚕蛹饲养场所应保持清洁整洁,避免堆积了过多的粪便和食物残渣。

定期对饲养箱进行清理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四、疾病防治蚕蛹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

常见的蚕蛹疾病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等。

在预防和治疗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环境消毒:定期对饲养场所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细菌和真菌的滋生。

2. 饲料消毒:饲料也是病菌滋生的场所,可通过高温蒸煮或添加抗菌剂等方式进行消毒。

3. 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和处理蚕蛹的病虫害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害的扩散。

五、蚕蛹收获和加工在养殖一定时期后,蚕蛹可以进行收获。

蚕蛹应具备适当的体长和体重,通常在26-32天左右。

收获时要注意避免蚕蛹的损伤和挤压。

蚕蛹收获后,可以进行加工处理,常见的加工方式有冷冻、烘干和加工成各种食品等。

蚕蛹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蚕蛹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将 成 为仅 次于 微生 物 和细胞 生 物 的第 3类蛋 白质 来 源 J 。有不 少专 家学 者 就 蚕 蛹 的组 成 成 分 在 食 品 、
蚕蛹作为中国的传统药物成分用于预防肝癌时, 正 是 由于其 中 高含 量 的 硒 J 干 蚕 蛹 含 有 3% 左 右 。 0
的油 脂化 合 物 , 脂 中 7 % 以上 为 不 饱 和 脂 肪 酸 , 油 5 油脂 中还 含 有 约 1 的非皂 化 物 , 8谷 甾醇 、 固 % 如 . 胆 醇及 菜 油 甾 醇 。 除 此 之 外 , 蛹 中 还 含 有 约 J 蚕 3 7 的 甲壳 素 、% 左右 的多 糖类 物 质 、 种维 生 素 .% 4 多
饲料 、 化工 、 医药、 纺织 工业等不 同领域 的应用作 出 了相 关 的研究 , 们 主 要 就 近 年来 国 内外 学 者 在 蚕 我 蛹蛋 白和 蚕 蛹 油 综 合 利 用 方 面 做 出 的 研 究 作 一
简述 。
以及微量 的抗菌肽 、 溶菌酶和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
特别是蚕蛹 中不含性激素 , J这一点作为保健品显
物 营养 口服 液 , 不但 能补 充儿 童 正 常氨 基 酸 量 的不 足 , 营养 型 口服 液也 可 在 一定 程 度 上 治疗 儿 童 缺 此 铁、 缺锌 现象 H 。 。。周爱 梅 等 [ 采 用 系 列 处理 方 法 , 1 ¨
收稿 日期 :2 o 0 0 0 8— 3— 6 作者简介 :王希娥( 9 1 ) 女 , 18 一 , 广东广州 , 硕士研究生 。
要, 其中 8 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都高于大豆 , 是一 种优质的昆虫蛋 白源H 。对 蚕蛹 中的微 量元素 进 J
新资源名单” 中唯一的昆虫类食 品。 蚕蛹作为人类的一种新营养源 , 更多的人把注 意力集 中于利用蚕蛹蛋 白资源开发氨基酸 口服液的 研究 , 例如 以蚕 蛹 制 成 的 儿 童 用 全 氨基 酸铁 锌 螯 合

蚕蛹的几种开发利用方法

蚕蛹的几种开发利用方法

用蚕 蛹粉 喂 猪 , 以提 高猪 只 日增重 , 且 缩短 育 肥 可 并
期 、 高 出栏 率 。用 1 0克蚕蛹 粉代 替 2 0 5 0克 肉 提 0 0~ 0 类 蛋 白饲 料 喂水貂 , 可增 强貂 皮 毛绒 的光 泽 、 高 毛 提
酸 丁酯 ,可用 作 聚 氯 乙烯及 其 他含 氯树 脂 的增 塑 剂
和稳定 剂 。
绒 品质 。可见 , 蚕蛹粉 作 饲料 , 提高 饲料 品质 , 用 可 降
低 饲养成 本 , 而提 高养殖 效益 。 从
T ; , - J
7 生 物 防 治
柞 蚕蛹 和少 数 具有 越 冬 习性 蚕蛹 的发 育起点 温 度低 , 利用 这个 特 点低 温保 存 蚕 蛹 , 问 接保 存 繁殖 来
含量 高 , 如纤 维 素蛋 白更 容 易 消化 吸收 , 适合 作 为 婴
幼儿 和老年 营养食 品 的蛋 白质 添加料 。同时 , 还是生 物制 品业 的微生物 培养 原料 。
3 作 为 畜 禽 饲 料
蚕蛹 中含可 消化蛋 白达 5 % ,其 所含 的氨基 酸 6 中有 1 种是 鸡体 必 需 氨基 酸 ,可满 足鸡 生 长需 要 。 1
1制作营养食品
我 国有 些地 区如浙 江 、 I 、 苏 等地 自古 就 有 I东 江 L
质 。利 用几 丁质 的化学 性 质不 活 泼 、 毒 、 高温 等 无 耐 特点 , 用 于生 产 人 造 皮 肤 、 造 血 管 、 造 肾和 手 可 人 人 术 用 缝 台线等 , 同时 可用 作 多种 药 物载 体 , 为多种 作 药 物 的缓 释剂 。进一 步提炼 出脱 乙酸 多糖 , 有止酸 具
获取 高 纯度 的蛋 白质制 品 。 目前 我 国 的蚕蛹 蛋 白分 离技 术 已达世 界 先进 水平 ,用 国内技 术制 得 的蚕 产

浅谈蚕蛹的综合利用

浅谈蚕蛹的综合利用
价值.
蛋白粉的制备方法 : 脱脂蛹粉碎后 , 加
入 7倍量 的 15 烧 碱溶 液 , . 加热 至 6 0 0C, 充 分 搅 拌 使 蛋 白 溶 解 , 后 降 温 至 Z0 然 0C 过 滤 , p 值 4 0 -. , 蛋 白 沉 淀 , 调 H . " 4 6使 离
1 螭蛋白粉的制备与应用 柞蚕 蛹蛋 白中古 有多种 人 体 所必 需 的
游离 脂 肪 酸 , 酸 脂 等 。饱 和 脂 肪 酸 占 磷
磺 化 油 是 纺 织工 业 中常 用 的 渗 透 剂 、 洗涤 剂 、 乳化剂 。 蛹油与 硫 酸在适 当 的条 用 件下 反应 , 制成 工业 用磺 化油 , 该磺 化油 用 于丝 绸 的精 练过程 , 具有 渗 透性好 , 乳化 性
品, 这里 只介 绍 主要 的几种 。
2 1 用蛹 油制取 肥 皂 .
蛹油 中含 有 的大 量 不 饱 和脂 肪 酸 , 在
因蛹 油 的主 要 成分 是 高 级 脂肪 酸 , 经 与碱 中和 后 , 可制成 高级 脂 肪 酸皂 , 于洗 用
涤剂 等工 业用 途
适 当的 条件下 , 其双 键极 易被 氧化 而断 裂 ,
维普资讯
辽 宁丝 绸
20 0 6年 第 1期
_

_
丰 -_-__- 帚-

李成琴
萎 洪 武
( 东学 院 , 宁丹 东 l 8 0 ) 辽 辽 1 0 3
( 摘 要 ] 介 绍 了蛹蛋 白的 制备 与应用 、 油 的提 取与 应 用 、 蛹 柞蚕 蛹度 制 甲壳质 等 内
容。
关键词 蚕蛹 ; 白质; 蛋 蛹油; 甲亮质
[ 文献标 识 码) B ( 章 编 号] 6 13 8 ( 0 6 0 — 80 文 1 7 —3 9 2 O ) 1 1 — 2

解读沙蚕的养殖方式及其应用开发现状

解读沙蚕的养殖方式及其应用开发现状

解读沙蚕的养殖方式及其应用开发现状沙蚕,又称为蚕蛹,是一种生长于干旱地区的昆虫。

由于其在养殖和应用开发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因此在农业和工业生产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沙蚕的养殖方式及其应用开发现状,希望能为读者们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一、沙蚕的养殖方式1. 生长环境沙蚕主要生长于干旱地区,适温范围在12-24摄氏度之间。

它们一般生活在砂土中,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来维持生长。

这种特殊的生长环境要求使得沙蚕的养殖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人工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来进行养殖。

2. 养殖技术沙蚕的养殖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幼虫期和成虫期。

幼虫期需要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源,同时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成虫期则需要提供适宜的交配环境和卵产卵的场所。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沙蚕的生长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疾病和害虫。

3. 养殖成本由于沙蚕需要在干旱地区进行养殖,所以在供水、环境控制等方面会增加一定的成本。

沙蚕的养殖周期相对较长,需要耐心等待成品的产出,这也会增加一定的成本。

沙蚕的养殖需要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考量和规划。

二、沙蚕的应用开发现状1. 蛋白质资源由于沙蚕富含蛋白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资源。

沙蚕蛋白质含量高达55%-65%,并且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的比例较为接近,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蛋白质来源。

目前,已经有一些食品加工厂开始将沙蚕蛋白应用于食品加工中,生产出各种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2. 生物医药领域沙蚕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中蛋白酶、抵抗菌肽等活性蛋白质具有抗炎、杀菌、促伤口愈合等功能。

目前已有一些科研院所在沙蚕的生物活性成分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未来,有望利用沙蚕生物活性成分研发出一些新型的药物和保健品。

3. 生物能源开发三、发展趋势及建议1. 技术创新沙蚕的养殖和应用开发需要在技术创新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特别是在生态环境模拟、饲料配方、疾病防控等方面,需要引入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提高沙蚕养殖的效率和质量。

蚕副产品在中医药领域的综合利用

蚕副产品在中医药领域的综合利用
食品、 化 妆 品 3大 系 列 3 8个 新 产 品 , 产 生 显 著 的 社 会 效 益 和 经 济 效 益 。长 期 从 事 中 西 医 结 合 临 床 医 疗 科 研 教 学 工 作 , 经 验 丰 富 , 对血液病 和肿瘤诊 治取得突破性进展 , 擅 长应 用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各 类 贫 血 、 白细胞减 少症 、 自血病 、 恶 性 淋 巴瘤 、 红 斑 狼 疮
( F A O / WHO ) 所规定 的氨 基酸 模 式 , 且 其 中 8种 必需
氨 基酸 含量 占总氨 基 酸 量 的 4 0 % 以上 , 质量 在 国 际 上领先 。
从蚕 蛹 中提取 复合氨 基酸 的工 艺经过 2 0多年 的
反 复探 索革新 完 善 , 在 浙江 得 恩 德药 业 集 团 配合 下 , 已建立 了一 条稳定 可行 , 得率较高, 成本 较 低 的工艺 流程 , 目前得 率 已稳定在 4 0 %左 右 。 据 浙江省 农业 厅 统 计 , 我 国年 产 干 蚕 蛹 1 2 . 8万 吨, 浙 江省年 产干 蚕蛹 3 . 2万 吨 , 占全 国 的 1 / 4, 按 笔 者 的工 艺每 3吨干 蚕蛹 可提取 1吨复合氨 基 酸 , 则 浙 江省 每年 可从 3 . 2万 吨干蚕 蛹 中提 取 1 . 0 6万 吨复 合 氨基 酸 , 复合 氨基 酸每 吨售价 2 0万元 人 民 币, 则 浙 江
主治 : 炒食 治 风及 劳 损 ; 研 傅 疡疮 、 恶疮 。 为末 饮 服 ,
治小 儿疳 瘦 , 长 肌退 热 , 除蛔虫, 煎 汁饮 止 消 渴 ” 。笔
桑 养蚕 缫丝 已有 5 0 0 0多 年历 史 , “ 丝 绸 之路 ” 是 中国
之所 以成 为文 明古 国的 重要 标 志 。浙 江 省更 是 闻名

浅议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

浅议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

浅议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蚕桑副产品是指在蚕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主要包括蚕蛹、蚕茧残屑、蚕粪等。

随着蚕丝产业的发展,蚕桑副产品的资源量逐渐增加,而其综合开发利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背景介绍蚕桑副产品的研究与利用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早在古代我国就有人开始对蚕桑副产品进行开发利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蚕桑副产品的开发利用方法也在不断创新,涌现出了许多成功的案例。

目前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等。

有必要对蚕桑副产品的分类、特点以及综合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背景介绍】结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深入了解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

通过对蚕桑副产品的分类与特点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副产品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从而为其有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对现有蚕桑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我们的研究也旨在探讨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方法,并结合案例分析,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最终,我们希望通过对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进行研究,为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000字】1.3 研究意义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蚕桑副产品的充分利用可以有效促进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助力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

通过对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还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拓展产业链条,促进相关产业的互补和融合,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浅议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

浅议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

浅议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蚕桑是中国传统的养殖业,蚕丝是蚕桑产业的主要产品,但是在蚕桑产业中,产生了大量的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综合开发利用,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如何进行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对于提高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蚕桑副产品的种类、特点以及综合开发利用的途径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蚕桑副产品的种类和特点蚕桑副产品一般包括蚕粪、蚕茧残渣、蚕蛹和蚕蛾等,这些副产品在蚕桑产业中产生的由于其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因此适合用于不同的综合开发利用途径。

蚕桑副产品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蚕粪:是蚕在蚕茧内排泄的粪便,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具有一定的肥料作用。

(2)蚕茧残渣:是提取蚕丝后残留的桑叶、枝、残茧等杂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3)蚕蛹:是蚕在蚕茧内成虫前的幼虫阶段,富含蛋白质和脂肪,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

(4)蚕蛾:是蚕茧内的成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可用于制作蚕蛾油等产品。

(1)蚕桑副产品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适合用于制作饲料和食品添加剂等产品。

(2)蚕桑副产品中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壮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蚕桑副产品的生产成本较低,有利于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二、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途径蚕桑副产品具有多种用途,可以用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医药保健等领域,因此可以采取多种途径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1. 农业利用(2)蚕桑副产品中的有机成分可以制作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农田生态环境。

(3)蚕桑副产品中的纤维素和矿物质等成分可以用于制作农膜和土壤改良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饲料加工(2)蚕粪和蚕蛹等副产品可以用于水产养殖饲料的加工,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益。

3. 食品加工(1)蚕蛹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可以进行腌制、加工,成为具有特色的风味食品。

(2)蚕蛾和蚕茧残渣也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制作蚕茧茶、蚕茧粉等产品,符合现代消费者对于营养、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蚕蛹的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一、项目概述1、技术领域本项目属于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项目。

2、资源状况我国茧丝绸产量和贸易量均为世界第一,连续20多年占全球70%以上。

我国蚕桑业分布在全国26个省(区、市)1000多个县,桑园面积近1400万亩,涉及农户近2000万户。

商务部从2006年起实施“东桑西移”工程。

“东桑西移”工程将在在中西部地区建设200个万亩优质蚕桑(出口)基地,发展50个带动作用强的大规模茧丝绸加工企业;在全国扶持30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丝绸企业,培育20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营销网络的丝绸知名品牌;到2010年使我国蚕茧产量达87万吨,年均增长8.3%,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提高到75%。

安康兴桑养蚕历史悠久,在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大好形势下,近年来蚕桑产业发展迅猛。

目前全市桑园面积达72万亩,年发种70万张,产茧近2000万kg,蚕茧产值超过4.0亿元,全市有1/3以上的农户从事栽桑养蚕生产,蚕桑收入占农户总收入的40%左右,蚕桑生产占全省80%以上,是安康市的主导产业,安康市委、市政府已把蚕桑产业作为全市绿色产业的突破口,加以大力发展。

在缫丝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蚕桑副产品,包括每年约2万吨的蚕蛹;以及大量的雄蚕蛾、桑果、桑枝、桑叶、蚕蛹、蚕粪等,这些产品处于未开发或极少量的初级开发状态,大量的资源被白白的浪费掉了。

进行蚕桑副产品的开发利用,是对蚕桑业产业链的循环发展和延伸,实现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加了蚕农的收入,对促进安康市小康社会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3、蚕蛹的营养价值蚕蛹是蚕茧抽丝后剩下的副产品。

过去,大部分被用来作饲料和肥料,少量被人食用,经济价值很低。

其实,蚕蛹是很宝贵的资源。

研究发现,在干的蚕蛹中,含有25%-29%的蚕蛹油,以及51%-59%的蛋白质。

蛋白质中则含有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还含有能延缓人体衰老的维生素E。

因此,蚕蛹的综合利用大有可为。

蚕蛹的营养价值见下表蚕蛹"的营养素含量(指100克可食部食品中的含量)蚕蛹除含有以上有效成分外,还含有叶酸、硒、碘、碳水化合物、磷、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2、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胆固醇、钙、钠、钾、铁、铜、铬、锌、锰、镁等成分。

4、开发主要内容我国是蚕桑大国,生年产蚕蛹量在40 万吨以上。

蚕蛹经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后得到的各种有效成分可在食品、饲料、化工、医药、纺织等工业中加以利用。

蚕蛹含有大量的全价蛋白,蚕蛹蛋白占鲜物的14%-15%, 占干物的45%-50%, 蚕蛹蛋白经水解可以得到多肽和氨基酸,蚕蛹多肽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氧化作用,蚕蛹复合氨基酸具有促进幼年雄性大鼠体重增长和血液运输氧气与营养物质的能力,还具有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加速新陈代谢、促进机体免疫能力和肾上腺机能等多种生理活性作用。

干蚕蛹含有30% 左右的油脂化合物,油脂中75% 以上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宀-3脂肪酸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干蚕蛹含有约3.7%的甲壳素,在蚕蛹经提取蛋白质和蛹油后的蛹壳杂物中,甲壳素含量高达36% 。

甲壳素具有免疫活性,也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与机体有亲和性,在体内起调节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它对多种细菌和寄生虫有抑制作用,具有较强的杀灭真菌能力,对消除脚癣有奇效。

本项目将对蚕蛹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从蚕蛹中得到蚕蛹粉、蚕蛹复合氨基酸、壳聚糖、蚕蛹蛋白粉、蚕蛹油等系列产品。

二、开发目的(必要性)蚕丝业是我国传统的创汇产业,建国以来蚕丝产品出口创汇累计达300亿美元,对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00年全国产茧45.5万t,生丝约6万t. 2005年,蚕茧产量为55万t,生丝产量达6.2 万t;到2015年,蚕茧产量预计将超过60万t,生丝年产量将达到8万t 以上。

通常缫制1t生丝可得1.5t干蚕蛹,蚕蛹产量非常可观。

同时随着蚕丝业的进一步发展,蚕蛹的产量将会更大,因此开发利用蚕蛹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广阔的前景。

目前,我市缫丝行业每年约产生2万吨的废蚕蛹,据有关专家按其生物价推算,这些蚕蛹相当于4万头体重300公斤的牛或8万头体重180公斤的猪所提供的蛋白质效果。

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前景。

但目前的现状是,由于缺乏深加工技术,大量蚕蛹基本上都用作饲料和肥料,甚至被白白浪费,资源利用率和附加值低。

随着世界人口不断增长,蛋白质短缺日益严重。

高品质、高含量的蚕蛹蛋白引起令世人关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蚕蛹深加工产品在食品、饲料、化工、医药、纺织等工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进行蚕蛹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非常明显的现实意义。

对蚕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可以使缫丝行业产生的下脚料变废为宝,是对蚕桑业产业链的循环发展和延伸。

同时,可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如果每年能有1/3的蚕蛹得到利用,仅加工成蚕蛹蛋白就可直接产生约2000万元的纯利润。

进行综合加工效益更加丰厚。

进行蚕蛹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对引导本地一些不景气的企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及时转产改造,投身市场竞争,巩固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进行蚕蛹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蚕桑业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具有典型的指导意义。

三、项目主要技术路线、目标及内容项目主要是对蚕蛹进行综合开发,通过各种生化或物理方法处理,依次从蚕蛹中提取蚕蛹油、蚕蛹复合蛋白等产品。

使原料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1、项目主要技术路线主路线蚕蛹复合蛋白蚕蛹——烘干——粉碎 ——过筛 —— 脱脂I — ---------- ------------- 凝聚蛋白「—— 沉淀漂洗 —— 烘干粉碎成品 2、 产品概述壳聚糖 壳聚糖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羟基,是天然的高分子螯合剂、 阳离子型絮凝剂,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种医学功能和医疗作 用,可作为伤口愈合促进剂、抗肿瘤活性物质,癌症化疗药物等, 广泛用于食品、包装和医药等行业。

蚕蛹油蚕蛹油中含有丰富的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是医药和制 皂工业的重要原料。

蚕蛹蛋白粉 蚕蛹经粉碎、水解、分离、水合和干燥后,可形成蛋 白质粉末。

其质量比蚕蛹粉优良,用于制作食品原料和畜禽饲料 添加剂效果很好。

蚕蛹氨基酸饮品 将蚕蛹水解成蚕蛹液,再与其他原料配合,就可 配制成清凉型、奶油型等蚕蛹氨基酸饮品,内含丰富的氨基酸和 维生素E ,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饮品。

3、 项目完成后要实现以下目标① 蚕蛹能被大规模利用,解决资源大量浪费的问题② 形成成熟的壳聚糖、蚕蛹油、蚕蛹复合蛋白、蚕蛹氨基酸制备 的工艺技术。

③ 完成工厂化前的工艺设计和小试任务。

蛋白溶解-「过滤蚕蛹油蚕蛹炼)烘干 粉碎——过筛 脱脂 浸提 精制(酸④为后续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奠定数据基础及实验经验。

⑤优化产品工艺方案,确保质量,提高得率,减少物耗。

⑥制定相关质量标准。

4、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由现有的技术和产品来看,蚕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直接作为烹饪菜肴的食材;直接做药用;蚕蛹粉在真菌发酵方面应用;蚕蛹粉代替其他动物蛋白用于饲料工业;制取蚕蛹蛋白及复合氨基酸;提取蚕蛹油;人工培育蚕蛹虫草;蛹皮制取壳聚糖等。

目前蚕蛹在食品及饲料工业上的应用还是主流趋势,但对其功能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小分子生理活性物质、激素及不饱和脂肪酸、壳聚糖等进行提取、分离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目前的生产工艺来看,以传统的生物提取技术为主。

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单位原料的产率是进行技术应用和推广的方向。

四、产品市场分析昆虫食品就是以昆虫作为食品。

1980年全世界的蛋白质短缺量为1000万吨,到2000年,人类的蛋白质需求量比80年代末扩大2〜3倍,换句话说,蛋白质供需之间已经相差2500万吨。

因此,能否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食用蛋白便成了生物学家们孜孜探索的重大课题。

昆虫食品将成为第三大蛋白源一一昆虫:动物蛋白的微型营养库,而蚕蛹是所有昆虫食品中应用最广,认知度最高的一种。

蚕蛹属药食两用,安全无毒,富含多种功效成分和人体所必须的营养成分。

因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具有各种现代病的亚健康人群逐年增多,同时,人们的保健意识、安全意识在不断加强,对食用昆虫、食用花卉等新鲜事物的认同度也在逐年提升。

只要认真作好市场开拓与推广工作,加强对产品特殊保健功能的宣传力度,产品一定会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专家们预测,到21世纪,昆虫将成为仅次于微生物和细胞生物的第三大类蛋白质来源,因为昆虫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繁殖快、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营养结构合理,肉质纤维少,又易于吸收,优点突出,并优于植物蛋白,为世界各国所关注。

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功能性食品,而昆虫食品正是典型的功能性食品,昆虫生物量超过其它生物总量的10倍之多,是一顶潜力巨大的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昆虫虫体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微量元素丰富等特点,并且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昆虫血液中所含的游离氨基酸量是人体血液的数十倍,种类达20种左右,尤其以赖氨酸最为丰富。

利用昆虫生产新型的营养保健食品、药品,已经展现出了广泛的发展前景。

五、技术经济效益和风险分析1、经济效益分析我市缫丝行业每年约产生2万吨的废蚕蛹,目前大量的蚕蛹未能得到开发利用,绝大部分只是干燥后作为动物饲料,其利用价值很低。

将蚕蛹生产转化为高质量的蛋白质,其价值最少能提高一倍以上。

如果每吨干蛹按3500〜4000元,蛋白质按30000 元/吨计,每吨干蛹可生产300〜350公斤蛋白质计算,其产值为9000〜10500元左右,除去成本纯利润至少在2000元以上;同时每公斤干蛹可提取含量达90 %以上的蛹油150〜200克,蚕蛹油用途广泛,是市场紧缺商品,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前景。

干蚕蛹含有约3.7%的甲壳素可加工成壳聚糖,进行综合开发,可一举多得,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2、项目的社会效益项目的实施,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资源有效合理利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特色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蚕桑生产中的副产品,如果不加以开发利用,只能白白浪费掉。

项目的实施,增加了蚕桑产业的附加值,无形中提高了蚕农养蚕的积极性;项目的实施,实现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不仅兴业富农,而且绿化了山野,延伸了蚕桑循环发展的新型产业链。

3、优势分析以安康市蚕桑研究所为依托,具有研发的优势条件;同时公司具有的雄蚕专养技术,为项目提供了原料优势;安康地处秦巴山区,境内森林覆盖率达51% ,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大气、水质无工业污染,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蚕桑产业作为安康的支柱产业,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4、风险与防范措施项目属于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经济环境的变化将左右蚕农养蚕的积极性及蚕桑产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