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2016级2018-2019上期化学第九周教学设
4.1.3核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核素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例如核磁共振成像(MRI)就是利用核素的性质来获取人体内部的图像。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4.1.3核素》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核素和同位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核素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3)实验案例:为学生提供一些与核素和同位素相关的实验案例,例如《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中的应用》等,让学生了解核素和同位素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2.拓展建议:
(1)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阅更多关于核素和同位素的相关资料,进一步加深对核素和同位素的理解。
(2)学生可以尝试进行一些与核素和同位素相关的实验,例如观察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过程等,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核素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同位素的概念,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3.实践法:通过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巩固记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核素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增强学生的理解。
在导入新课时,我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讲解核素的表示方法时过于繁琐,导致学生们的注意力有所分散。下次我会在讲解时更加简洁明了,用更生动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四川省高中化学教学实验目录

√
√
★
√
★
√
√
√
★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具体内容标准
序号
实验名称
·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 解甲烷、乙烯、苯等的主要性质,认 识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 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9 石蜡油分解实验 40 乙烯的化学性质 41 苯的性质
42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2. 必修模块:
化学Ⅱ
2.3 化学与可持
4. 选修模块:
化学反应 原理
·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 因,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通过实验 探究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53 铁的吸氧腐蚀实验 54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验证实验
·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 法,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的速 率。
55 测量锌与硫酸反应速率
56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有机化学
示它们的结构。
基础
·知道通过化学实验和某些物理方法
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68 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 69 苯甲酸的重结晶
70 乙炔的制取和性质
5.2 烃及其 衍生物的 性质与应用
·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 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 的差异。
71 苯、甲苯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 4.2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 化学反应速 其一般规律。 率和化学平 衡
57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8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9 探究不同的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 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 以解释。 ·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 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 重要作用。
4.1.1原子结构核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证据推理能力:学生将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和理论知识,分析并推理出原子结构与核素的性质和规律。他们将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数据,推理出原子核的稳定性和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答案: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原子。碳-12(C-12)的原子序数为6,质量数为12。碳-14(C-14)的原子序数也为6,但质量数为14。碳-12和碳-14在元素周期表中用相同的元素符号“C”表示,但通过质量数来区分。
5.例题5:原子结构和核素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题目:解释原子结构和核素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直观展示原子结构和核素的相关概念。例如,准备原子核结构示意图、电子云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教学反思与总结
今天的教学活动结束了,我坐在办公室里,静静地回想着刚才的课堂情况。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的责任和使命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首先,我对我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我试图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来引起学生对原子结构和核素的兴趣。我觉得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仍然显得有些被动。我意识到,仅仅依靠提问和展示图片可能不足以激发所有学生的兴趣。我需要找到更多的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比如通过实验、讨论等。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活动日程表(中学)

市教科所
教研员 心育教师
市教科所
市、区中学英语教研组长
蚌埠六中
教研组长
固镇一中
预赛师生
省数学会
部分学生
市教科所
参赛选手
各学校
各教研片区
小学道法教师
各教研片区
初中道法教师
蚌埠五中
初中教师
各教研片区
小学语文教师
待定
参评教师
幕远学校
初中教师
蚌埠二中
高、初中教师
各教研片区
初中历史教师
省化学竞赛委员会
刘传友 陈耀忠
县高二数学示范课
市初中语文2018年中考试卷分析
第七周 10.810.14
市2018年历史中考分析会 市地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高一教学研讨课 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示范课 市政治九年级新教材培训及教研活动
9月下旬 待定
待定
固镇四中
10.8-10.12 蚌埠九中
10.8
幕远学校
10.9 10.11 10.11 10.11 10.11 10.11 10.12 10.12
11.7
市高中美术新课标培训
11.7
市乡村体育教师信息化大赛评选
11.8
第十一周 市地理命题比赛县级初选
11.8
11.5- 县初中政治国培送教下乡:专题报告、专题研讨活动 11.8
11.11 全国信息学联赛复赛
11.1011.11
县教研室2017年市级课题调研:1.核心素养视角下的
高效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2.影视资源与高中语文课堂教 待定
蚌埠二中
固镇一中 县毛坦厂实验中学 市教师进修学校 教 科所 蚌埠二中 待定
参赛教师
部分初中教师 初中教师 初中教师 全县地理教师 高二数学教师 初三教师 初三教师 高一高二部分教师 高中教师 初中教师 参赛选手 参赛教师
2019级高中化学学科课程实施及教学指导意见解读(2019年8月核心素养版课程标准)-PPT课件

4
4
6
2 模块
2 模块
3 模块
9
高中化学课程安排指导表
必修学分 一年级 上学期 2 下学期 2 二年级 上学期 0-2 下学期 0-2 选修Ⅰ学分 三年级 上学期 0-2 下学期 0 0-4 选修Ⅱ学分 备注
必修5个主题
2课时/周 36周/学年 2×36=72课时 72课时/18(课时/ 学分)=4学分 (相当于2模块)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教基二[2019]11
号
3
语数外(全国统考)+政史地理化生选3科(省学考) (450分)+(300分)=(750)分
新高考方案:3(统考)+3(学考)
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 各150分(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高考总分
17
高中化学学 科核心素养
例如,“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创新意识”体现了“立德树人”
的方针和时代对人才的培养要求。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概括 了化学学习和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从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宏观现象入手, 运用观察、实验、分类表征等方法获得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和基本规律等 信息,从宏观上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微观角度对物 质结构、性质与变化做探析,获得更为本质的认识;同时提出了实验探究、 实证研究、模型方法等研究方法的了解和训练要求。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指出了帮助学生形成物质变化与能量守恒、 质能联系、变化与平衡观念、对立统一和动态平衡规律的要求。
山东省普通高中2019级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山东省普通高中2019级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13
教学指导意见的基本框架
高二上学期化学教学进度表

第九周 11.4)
(
10.29
—
—
第二章章末复习
4-3.习题
第十周 11.11)
(
11.5
—
—
3-1弱电解质的电离
会考复习必修1 1-1
第十一周 11.18)
(
11.12
—
—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会考复习必修1 1-2
第十二周 11.25)
(
11.19
—
—
3-3盐类的水解
会考复习必修1 2-1.2
9.17
—
—
第一章章末复习
2-1.2
第五周 9.30)
(
9.24
—
—
2-1化学反应速率
3-1.2
第六周 10.14)
(
10.8.
—
—
2-2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
3-3.4
第七周 10.21)
(
10.15
—
—
2-3化学平衡
章末复习
第八周 10.28)
(
10.22
—
—
2-3.4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4-1.2
会考复习必修2 第二章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化学教学进度计划
时间安排
理科进度(选修4)
文科进度 (选修1)
第一周(8.26——9.2) 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1-1.2
第二周(9.3——9.9) 1-2燃烧热 能源
1-3.4
第三周 9.16)
(
9.10
—
—
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章末复习
第四周 9.23)
(
中学化学课题教学设计方案5篇

中学化学课题教学设计方案5篇只有高效的学习方法,才可以很快的掌握知识的重难点。
有效的读书方式根据规律掌握方法,不要一来就死记硬背,先找规律,再记忆,然后再学习,就能很快的掌握知识。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学化学课题教学设计方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中学化学课题教学设计方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同时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2)通过学生设计完成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实验,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1)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思路,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分析,提出实现新思路的各种推测和猜想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对比、归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2)通过原电池形成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体会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教学方法】利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启发、对比、归纳等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与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学化学课题教学设计方案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九周工作安排

11 月 3 日 (星期六) 11 月 4 日 (星期日) 达标观测点
1. 教室安全大检查 2. 各栋寝室楼安全检查 (违规使用小家电情况、设施设备)
1.
规章制度文本、推进表文本、会议 ppt、逃生教育演练记录与照片、一校一品申报资料、 安全检查记录、活动通讯稿、相关项目方案。
行政服务中心
时 间 10 月 29 日 (星期一) 1. 2. 3. 活 动 8:00 校务委员会例会 本周外省教育考察团接待准备 行政服务中心工勤职员双月考评 组织部门 行政服务中心—前勤 行政服务中心—前勤 行政服务中心 地 点 第一会议室 备 注
年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成立会议 12:10 年级分布式项目负责人会议 16:20 数学作业辅导 16:20 语文 / 英语拓展课(班主任 安排)
1. 12:55 学校班主任会 2. 14:45 大师讲座 3. 16:20 上周一下午同时段的课 1. 上周一的课 2. 12:10 年级班主任会 3. 16:20-16:45 班会课 (进博期间安 全教育& 期中考试诚信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2016级2018-2019上期化学第九周教学设计设计人:侯远卓审核组长:范方君
教学过程
考点一氮气及其氧化物
1.氮气
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的氧化物
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等。
完成下表中NO和NO2的比较:
3.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1)常见的污染类型
①光化学烟雾:NO x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
②酸雨:NO x排入大气中,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HNO2,随雨雪降到地面。
③破坏臭氧层:NO2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④N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2)常见的NO x尾气处理方法
①碱液吸收法
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2+NO+2NaOH===2NaNO2+H2O
NO2、NO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n(NO2)≥n(NO)。
一般适合工业尾气中NO x的处理。
②催化转化法
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2)或NO x与CO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CO2)。
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豆科植物通过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属于氮的固定,是化学变化()
(2)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是由游离态氮转化来的()
(3)氮元素有负化合价,正化合价和零价,因而常温下,N2既能与氧气反应,又能与H2反
应()
(4)在实验室里,NO和NO2均用排水法收集()
(5)可用NO2与水反应制取硝酸,故NO2是酸性氧化物()
(6)通过灼热的镁粉,可除N2中的少量氧气()
2.俗话说“雷雨发庄稼”,这说明雷雨中含有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化合态的氮。
请写出三个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溴蒸气和NO2都为红棕色气体,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NaOH溶液能鉴别它们吗?为什么?若不能,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区别溴蒸气和NO2。
题组一NO、NO2的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
1.Murad等三位教授提出NO在人体内有独特的功能,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氮物质氧化的产物②NO是亚硝酸的酸酐③NO可以是某些高价含氮物质还原的产物④NO是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可变为红棕色
A.全部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④
2.下图为装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内盛22.4mL一氧化氮。
若通入11.2mL氧气(气体体积均在
标准状况下测定),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则容器内物质的密度为( )
A .等于1.369g·L -
1 B .等于2.054g·L -1 C .在1.369g·L
-1和2.054g·L
-1
之间
D .大于2.054g·L -
1
3.汽车尾气主要含有CO 2、CO 、SO 2、NO x 等物质,这种尾气逐渐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1)汽车尾气中的CO 来自于___________,NO 来自于__________。
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种)。
(2)NO x 能形成酸雨,写出
NO 2转化为
HNO 3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尾气中的CO 、NO x 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催化转化法处理,使它们相互反应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
写出NO 被CO 还原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
已知:4NH 3+6NO=====催化剂
△5N 2+6H 2O,8NH 3+6NO 2=====催化剂
△7N 2+12H 2O 。
同温同压下,3.5LNH 3恰好将3.0LNO 和NO 2的混合气体完全转化为N 2,则原混合气体中NO 和NO 2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题组二 氮氧化物溶于水的定量判断
4.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
原来试管中盛装的( )
A .可能是N 2与NO 2的混合气体
B .可能是O 2与NO 2的混合气体
C .不可能是NO 与NO 2的混合气体
D .只能是NO 2一种气体
5.在一定条件下,将NO 2和O 2的混合气体12mL 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2mL 气
体(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
①1.2mL②2.4mL③3mL④4mL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2016·湖南大学附中模拟)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
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的关系正确的是() A.V1>V2>V3B.V1>V3>V2
C.V2>V3>V1D.V3>V1>V2
解答氮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问题首先应明确原理
无论是单一气体(NO2),还是NO、NO2、O2中的两者或三者的混合气体,反应的实质是3NO2+H2O===2HNO3+NO,2NO+O2===2NO2,故若有气体剩余只能是NO或O2,不可能是NO2。
(1)若NO和O2通入水中,总关系式为4NO+3O2+2H2O===4HNO3。
(2)若NO2和O2通入水中,总关系式为4NO2+O2+2H2O===4H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