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端
观鼻端白

看了上段经文和译释,就可了解“观鼻端白”这句话的重要意义了。“观鼻端白”这句话,是佛家修习禅定种种止观的极则。
佛家有一部很重要的专门讲修禅定的经书,名《安般守意经》。“安般”是梵语“安那般那”的音译的略称。“安那”指入息,“般那”指出息,一呼一吸谓之一息,“安那般那”就是持出入息。“安那般那经”上常说:“有时鼻头止”,“有时心中止”,就是讲在修习息法(修习数息、随息、止息、观息、净息、还息,这叫“六妙门”,指六种息法)作止观时,要“观鼻端白”,道家谓之“团神”,即指此事。
用现代话来说,呼吸是由呼吸神经中枢指挥的,而念(心)是由思惟神经中枢
统领的,两个神经不协调一致,就会喘息不尽,杂念丛生;心息互不相依,就难制心一处,身病心病,均由此生。佛家定功教人修定要调好呼吸,持出入息,制心一处,其方法就是“观鼻端白”,使心依于息,息依于心,心息相依,把两个神经中枢协调为一个统一的司令部,那就是大脑皮层最好休息的时候,既不是兴奋态,也不是压抑态,而是最佳休息态,这时身体内部的各种内分泌、激素、腺素,就自然而然地会自我调整到最佳状态,道家所谓“还精补脑”,实际指此。功夫做到这一点,身体器官功能的各种疾病也就不药而愈、自我治疗了。
对制心一处,儒家气功,道家丹功,一般总是教人守住一窍或止住一处,佛家定功则叫人观(般若)空,因出入之气,经过鼻孔,两个鼻孔本身就是地水火风空五轮,就是空性,出入之气是因缘,观其空性则易心息相依,而不执著,自然而然入定。
北宋抗金名将吴玠生平简介

北宋抗金名将吴玠生平简介吴玠,字晋卿,北宋抗金名将。
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
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
由于长期鞍马之劳,病卒于防地仙人关,享年47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北宋抗金名将吴玠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吴玠生平简介吴玠父吴扆,为水洛城(今甘肃庄浪)寨卒,升至指挥使,当属乡兵。
死后葬于水洛城,因而全家徙居水洛城。
吴玠约在政和元年(1111)从军,在抗西夏战争中(参见宋与西夏的战争),以功升进义副尉,是未入品的小军官,权(代理)队将。
后参与镇压方腊起义军及河北起义军立功,累转忠训郎,已是入品的低级武官,任权泾原第十一正将。
靖康元年(1126),吴玠率军打败进攻怀德军(今宁夏固原北)的西夏军,升任泾原路第十二副将。
建炎二年(1128)四月,吴玠击败进犯的金军于青(清)溪岭(今甘肃泾川西南),升任权泾原路兵马都监兼知怀德军。
十一月,吴玠又收复华州(今陕西华县),随后又镇压史斌于鸣犊镇(今西安东南),以功升右武大夫,已成为中级武官。
建炎三年,张浚“谓中兴当自关陕始,虑金人或先入陕取蜀,则东南不可保”,高宗任命张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
十一月,张浚到达秦州,升吴玠为泾原路统制。
建炎四年(1130)初,吴玠又升任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成为一路的副统兵官。
金军西路主帅完颜娄室侵占长安后,派副帅完颜撒离喝率军向西北进犯麻亭镇(今彬县南)。
吴玠与张中孚、李彦琪等,奉都统制曲端之命抗击于彭原店(一作自原店、白原),曲端则拥大军屯驻于后方的宜禄(今长武)。
吴玠等与金军恶战,初战告捷,在金军再次攻击下,吴玠所部前军稍有退却,曲端不但不进兵支援,反而立即退往泾州(今甘肃泾川),吴玠遂战败。
金军乘胜进占邠州(今陕西彬县),在进行烧杀后又退走。
彭原店之战,被列为“建炎三大战”之一。
“建炎、绍兴初,诸将未尝敢与虏(金)战也,……独曲端与罗索(娄室)战于白原”,但也战败。
又称:“白原之败,其(曲端)气已沮”。
端午节晚会开场白简短(优秀8篇)

端午节晚会开场白简短(优秀8篇)端午节晚会开场白简短篇1男: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各位观众,各位朋友。
齐:大家上午好!男:今天,我们将在,举行“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首先,我们对各位领导的出席和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女:现在,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他们是——(略……)男:在浩淼如烟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既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男:今天,我们举行这样的纪念活动,通过唤起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让中华的雄魂如黄钟大吕,再一次在辽阔的华夏大地敲响!女:透过历史的烽烟,让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从远古走来,从滔滔的汨罗江走来。
走到我们中间,走进我们心海…男:就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节日,一起感受端午的韵味,一起共庆端午节,现在我宣布端午节主题活动我们的端午正式开始!端午节晚会开场白简短篇2thanksgivingday,大家是否明白这个单词的含义?不错,感恩节。
在美国,把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在这一天,具有不一样信仰和不一样背景的人们,会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感谢上苍一年里对自我的己的恩赐和惠顾。
人类不能缺少的是人际之间的互爱,就如人的生存不能缺少太阳、空气和水。
我们这天坐在那里开主题班会,首先要感谢学校给我们搭建了一个进行自我教育的平台。
我们中国也有着“感恩”的传统,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都是很好的写照,但严峻的现实是,此刻有不少年轻人令人遗憾地成了不会感恩、只明白汲取的“冷漠一代”、“啃老一族”。
我们举行这次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期望同学们以此为契机,学会感恩,诚信守纪,巧学善思,来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社会。
下方请X同学来主持这次班会,大家欢迎。
端午节晚会开场白简短篇3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
每当到了端午时节,大街小巷就成了快乐的海洋。
端午节也是我最爱的节日:好吃的粽子,激烈的龙舟竞赛,有着中药味儿的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还有雄黄酒、小香囊粽子是端午节的象征,嘉兴的五芳斋驰名中外,肉粽味道咸鲜、豆沙粽子甘甜不腻,还有好吃的火腿粽子。
八哥的种类(最新)

八哥,外形大小和家八哥相似,体长23-28cm。
通体黑色,前额有长而竖直的羽簇,有如冠状,翅具白色翅斑,飞翔时尤为明显。
尾羽和尾下覆羽具白色端斑。
嘴乳黄色,脚黄色。
下面是大家创业网为大家带来的八哥的种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黑八哥:雏鸟时,脚是灰色的,长大后脚变成金色,玉嘴黄爪,通体黑色,前额有长而竖直的羽簇,有如冠状,翅具白色翅斑,飞翔时尤为明显。
尾羽和尾下覆羽具白色端斑。
是目前数量最多的一种八哥林八哥:外形、大小和黑八哥相似,体长24-27cm。
通体黑色,额部有长而竖直的羽簇,翅上有显著的白色翅斑,尾亦具显著的白色端斑,尾下覆羽白色。
嘴和脚都呈橙黄色。
个人认为是最帅气的八哥海南八哥:即家八哥,是中型鸟,体色接近巧克力色,头颈部呈黑色,体长约二十五公分,鸟喙、眼斑、脚与爪部则为黄色,飞行时翅膀上可见白色斑纹。
海南八哥为东南亚与印度常见鸟种花八哥:即黑领椋鸟,体型较其他同属的椋鸟大,亚成鸟头颈灰色,腹部灰白色,初级飞羽黑色带有大块白斑类似于八哥,翅上附有黑色戴白色条带的羽毛,尾部上端黑色,下部和末端为纯白色。
成鸟有明显的黑色颈毛,头部为纯白色。
黑领椋鸟同海南八哥一样具有眼斑,为金黄色。
喙黑色,足部为灰色。
善于模仿其他鸟类的声音长冠八哥:是一种大型椋鸟,体长约25厘米,雌雄相似,外形俊朗,羽冠发达,眼睛四周和面部裸出,裸露部分为蓝色,全身羽毛纯白色,尾部和翼端的边缘呈黑色,脚灰色。
全身白色,具较长冠羽,羽冠不像一些羽冠发达的鸟类复杂多变,却十分有特点,有丝带状的羽冠简洁随意飘洒。
黄脸树八哥: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等地)外形和鹩哥相似,头部和喙均为金黄色,脚为橙黄色,尾部有白色羽毛,通体黑色金冠树八哥:为椋鸟科八哥属的鸟类。
体长约23厘米,闪辉黑色。
特征为具翼斑及颏黄色,脸颊裸露皮肤粉黄色。
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东等地。
白领八哥:外形、大小和林八哥相似,体长22-25cm。
肇庆白端石采掘遗址的规模、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白端 石 的开 采 年 代 至 今 未 有确 切 的 说 法 。 白 端 之 名 最 早 见 于 明 万 历 年 间 屠 隆 所 著 的 《 榘余 考 事 》 但 北 京 故 宫 博 物 院 收 藏 的 《 立 兽 白 端 石 , 双
关键词 : 白端 石 ; 采 掘 遗 址 ; 端 砚
中 图 分 类 号 : 7 K86
文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84 ( 02 0 — 0 2 0 10 —4 5 2 1 )3 03 —4
白端 石 矿 场 遗 址 位 于 肇 庆 市 七 星 岩 景 区 内 , 早 在 清 乾 隆 年 间 陈 龄 的 《 石 拟 》 记 :七 星 岩 : 端 曾 “
分 布 于 七 星 岩 景 区 内 的 石 室 岩 南 麓 , 屏 岩 的 西 玉 面 、 北 面 、 面 及 阆风 岩 东 南 面 。采 掘点 外 观 主 西 北
且 还 可 雕 琢 其 它 器 物 ; 是 白端 石 与 紫 端 石 的 开 三 采 极 有 可 能 属 同 一 时 期 , 时 村 民 用 白 端 琢 器 应 当
二、 掘 点规模及 分布特 点 采
白端 石 自开 采 至 民 国 , 断 续 续 基 本 上 没 有 断
一
、
白端 石 的 开 采 年 代
停 止 过 。 从 “ 普 ” 查 的 l 个 白端 石 采 掘 点 来 三 调 1 看 , 们 大 体 有 以 下 几 个 特 点 : 是 大 多 数 采 掘 它 一 点 集 中在 玉 屏 岩 , 在 1 个 采 掘 点 中 玉 屏 岩 占了 8 1 个 , 风 岩 1 , 室 岩 2 ( 图 1 ; 是 采 掘 点 阆 个 石 个 见 )二 普 遍 规 模 较 小 , 有 系 统 采 掘 痕 迹 , 数 采 掘 点 没 多 疑似盗采 ; 是采掘 点有露 天开采 、 井 开采 、 三 深 洞
鼠类的分类鉴定

整理课件
18
田鼠亚科分种检索 体型较小,尾长一般为体长的1/3。腭骨后缘平直,中央 无下伸的小骨 ……………………………黑腹绒鼠 体型较大,尾长一般大于体长的1/3,有时可达体长的一 半。腭骨后缘中央有下伸的小骨, 与翼骨相接,在两侧形成 两个小窝………………………………………沼泽田鼠
沼泽田鼠
黑腹绒鼠
浙江省共有鼠类25种,隶属于7科15属: 松鼠科:3属4种(赤腹松鼠、长吻松鼠、淡腹松鼠、豹鼠) 鼯鼠科:2属2种(鼯鼠、黑白飞鼠) 仓鼠科:3属3种(大仓鼠、沼泽田鼠、黑腹绒鼠) 竹鼠科:1属1种(中华竹鼠) 鼠科:4属13种(巢鼠、黑线姬鼠、中华姬鼠、小家鼠、黄 胸鼠、褐家鼠、屋顶鼠、黄毛鼠、社鼠、针毛鼠、大足鼠、白 腹巨鼠、青毛鼠) 猪尾鼠科:1属1种(猪尾鼠) 豪猪科:1属1种(豪猪)
从前臼齿前缘开始。如系翼手类,则起自犬齿前。 上颊齿长:上颌颊齿(前臼齿和臼齿)的最大长度。 齿隙长:门齿后缘至颊齿前缘之间的长度。 下齿列长:参照上齿列长。
整理课件
7
整理课件
8
浙江省鼠类分科检索表
1.身体表面被有坚硬的棘刺……………… …… …… ……………豪猪科 身体表面被有软毛,无坚硬的棘刺… …… …… …… …………………2
整理课件
4
鼠类的外部形态
鼠类大多数是中小型哺乳动物,身体可分为头、颈、躯干、 尾和四肢五部分。头部略伸长,吻较突出,尾巴较长,生有 稀疏的毛,并有环形的鳞片,四肢发达,善于攀爬和跳跃。 外形测量:
体长:从吻端到肛门或尾基的长度,用毫米表示,下同。 尾长:从肛门到尾尖长度,尾尖毛长不计入。 后足长:从足跟部到最长趾的趾端,不包括爪长。 耳长:从耳壳下方缺口处至耳壳顶端,不包括耳毛长。
机场常见鸟类知识简介

机场常见鸟类简介八哥:全长约240-250毫米,通体黑色,额部有一簇长羽,嘴.腿及脚黄色;头.颈羽具绿色金属光泽,上体染褐;尾黑,外侧尾羽具白端。
初级覆羽先端及初级飞羽基部具白色,构成显著翼斑。
硒于平原至丘陵的阔叶林附近。
成群生活。
杂食性。
白头鹎:全长约180-190毫米。
雄鸟头顶黑色,久金属光泽,枕部白色,上体灰褐,有不明显的黄绿色宗纹。
雌鸟羽色似雄,但黑羽染褐,。
栖于平原至丘陵的竹林.灌丛及疏林带。
杂食性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黄鹂:全长230-240毫米。
嘴长约等于头长,红色。
雄鸟体羽辉黄色,仅眼先.翼及尾羽为黑色。
具鲜黄色翼斑。
中央尾羽全黑,外侧尾羽具黄色端斑。
雌鸟羽色似雄鸟但染暗绿,眼先无黑羽.胸.肋具暗褐色纵纹。
栖于平原至低山的阔业林内。
以昆虫及浆果为主食。
喜鹊:全长约440-520毫米。
上体为黑白两色,尾长呈楔形。
头.颈.背至喂均黑。
头.颈具紫色金属光泽,背带辉绿蓝色,尾带辉绿,端部有紫及蓝绿辉带。
肩不黑色具大形白斑。
翼羽黑具绿色金属光泽,初级飞羽内缘白色。
下体自胸以上黑色.腹白,尾下腹羽黑。
栖于平原至海拔1200米的村落附近的疏林地带。
灰背伯劳:全长约200-235毫米。
雄鸟上体灰色,前额.过眼纹及耳羽为黑色,初级飞羽基部白色,构成显著的翼斑,中央2对尾羽黑色,外侧者有明显端斑,最外2对尾羽纯白。
下体白色,在颏.胸.肋部染以锈色。
雌鸟羽色似雄,但额基为淡黄色,前额黑褐色,上体灰羽染褐并具不清晰暗横纹,下体较雄鸟暗褐。
栖于半荒漠地带的疏林至低山阔叶林内。
以小型动物及昆虫为主食。
麻雀:全长约150毫米。
雄鸟:头顶至后颈。
腰的尾上覆羽黑褐色。
背栗红色。
尾上覆羽黑褐色。
尾羽暗黑色。
小覆羽栗色。
中覆羽基部灰黑色,羽端白色。
大覆羽黑褐色,具栗红色羽缘。
初级覆羽和次级飞羽暗褐色。
初级飞羽暗褐而具狭形的淡棕色外缘。
眼后有一栗色带。
眼先,颏喉至上胸中央黑色。
颊.耳.羽及下体余部白色。
体侧沾淡灰褐色。
雌鸟:头和腰灰褐色,具一淡土黄色眉纹。
翅具白色翅斑

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典型特征:通体黑色,前额有长而竖直的羽簇,有如冠状,翅具白色翅斑,飞翔时尤为明显。
尾羽和尾下覆羽具白色端斑。
嘴乳黄色,脚黄色。
国内分布:中国分布于四川、云南以东,河南和陕西以南的平原地区,东南沿海台湾、香港和海南岛一带。
白喉红臀鹎Pycnonotus aurigaster典型特征:额至头顶黑色而富有光泽,耳羽白色或灰白色。
上体灰褐色或褐色、具灰色或灰白色羽缘。
腰灰褐色,尾上覆羽近白色。
下体颏和上喉黑色,下喉等其余下体白色,尾下覆羽血红色。
国内分布: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地。
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典型特征:前额至枕深栗褐色,眉纹白色或棕白色、细长,往后延伸至颈侧。
背、肩、腰和尾上覆羽等其余上体包括两翅表面棕褐或橄榄褐色,尾栗褐或红褐色,飞羽暗褐色,外翈羽缘沾棕。
颊、喉和上胸淡栗褐色或棕褐色,下胸和腹多呈淡棕黄色或淡棕色,两胁暗棕色。
国内分布:分布于甘肃南部、陕西南部至长江以南的华南和西南各省,南至福建、广东、香港和海南岛,西至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昌都地区东南部。
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典型特征: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具黄绿色纵纹。
性活泼,结群于果树上活动。
有时从栖处飞行捕食。
国内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北至陕西南部和河南一带,偶尔见于河北和山东,西至四川、贵州和云南东北部,东至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南至广西、广东、香港、海南岛和台湾。
[白胸翡翠Halcyon smyrnensis典型特征:头、后颈、上背棕赤色;下背、腰、尾上覆羽、尾羽亮蓝色。
翼也亮蓝色,但初级飞羽端部黑褐色,中部内羽片为白色,飞时形成一大白斑;中覆羽黑色;小覆羽棕赤色。
颏、喉、前胸和胸部中央白色。
国内分布:于中国北纬28°以南包括海南岛在内的大部地区为相当常见的留鸟,可至海拔1200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端
白端由于其本身洁白的颜色,常被古代官员用作朱砚使用,他们批示文件时,需要用红墨,较之紫端和绿端,白端更能清晰显示红色。
因此,白端深得古代官员青睐,又因其出产较少,奇货可居。
端砚有紫端和绿端之分,若有人说还有白端,可能你会惊讶:从来没见过白端呀!确实,即使在有着“中国砚都”之称的肇庆,那里的市民也未必见过它。
翻阅肇庆史志,发现明代已有文字记载白端石开采的情况。
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端砚的“白端砚”,石质像白玉,在以紫色为主调的端砚中别具一格,可谓出类拔萃之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