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查干湖在蒙语中叫查干淖尔
查干湖:最后的渔猎

查干湖:最后的渔猎作者:***来源:《中华瑰宝》2020年第04期聽冰、选址、凿洞、下网……在机械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还有人坚守着千年流传的人力与畜力配合的冰下捕鱼,他们就是『最后一个渔猎部落』。
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
早在北宋时期,契丹贵族就开始在此冬捕、渔猎,此后,这一活动被同为游牧民族的金、元贵族所沿袭,逐渐成为一种民俗。
“勤劳的渔夫自晨曦间穿梭,在辽阔的冰面上唱起高亢激越的劳动号子,鳞光闪烁的渔网上,沉甸甸地缠绕着新年的希望,丰收的喜悦在湖面上聚集回转,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也能驱散……”自从听说了查干湖冬捕后,这样的画面就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
三九严寒,大地冰封,带着对古老捕鱼方式的向往与好奇,我踏上了这片土地,赴一场冬捕的盛宴。
下网早上5点,晨光在薄雾中氤氲,熹微可见。
庞大的捕鱼队伍载着巨大的渔网和冰镩、爬犁等工具,驾着马车向茫茫冰湖的深处驶去。
我租车紧跟马队,艰难地行进在覆盖着厚厚雪层的冰面上,车胎在冰雪上摩擦出“吱嘎吱嘎”的声响。
我开始了胆战心惊的“冰上漂移”,尽可能追上马队的步伐。
马队在前一天侦测好的下网地点附近停下,我跟随渔工们的脚步,端着相机小心翼翼地在冰面上行进,一起探听这冰层下的秘密。
经验丰富的渔把头是这支队伍的掌舵者,他再次观察冰层下的水流方向和鱼群动向后,用旗子标示出下网口。
这面小小的旗子就是捕鱼的“号角”,分工明确的捕鱼队伍迅速行动起来。
下网口两侧,渔工们用冰镩每隔10米左右就凿开一个冰眼,300多个冰眼凿成后,渔把头带领渔工们将2000多米长的渔网通过凿开的冰洞穿杆、扭矛和走钩,在冰下拉伸成一个庞大的“包围圈”。
巨大的渔网要在近千平方米的冰湖下完全撒开,人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借助马拉动绞盘的力量拖动渔网在冰下穿行。
天亮前至太阳初升是最冷的时段,我感觉至少有零下30多摄氏度度,拉绞盘的马身上的白霜越来越厚,连睫毛上都泛起了细碎的冰碴。
2024年吉林查干湖的导游词(三篇)

2024年吉林查干湖的导游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查干湖旅游。
查干湖旅游度假区位于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景区,已成为东北重要渔业生产基地、吉林省西部草原旅游风景区。
查干湖在蒙语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水域面积____平方公里,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中国北方最大的草原湖泊,也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吉林省著名的渔业生产基地、芦苇生产基地和著名的旅游胜地。
查干湖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有狐、兔、獾等野生动物____多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白鹤、白头鹤、金雕、白尾海雕、大鸨、中华秋沙鸭等____种。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白天鹅、黑脸琵鹭等____种。
珍贵鸟类____多种,野生植物____多种,其中药用植物____种。
查干湖盛产鲤鱼、鲢鱼、鲫鱼、武昌鱼等15科____种鱼类,年产鲜鱼____多吨。
其中“查干湖胖头鱼”经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为2A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远销省内外。
查干湖四季分明,四季不同的查干湖有着四时不同的迷人韵味。
春天,沉睡了一冬的湖水静悄悄的醒来,复绿的碧草、初绽的百花倒映在悠悠湖面,湖边鸭雁纷飞百鸟鸣唱,天鹅在湖面梳妆照影。
漠漠大湖烟波浩淼、渔帆点点,鱼儿在水底摆尾追随。
夏日,百里湖面碧波万倾,满塘荷花香溢四野,渔歌婉转,橹声咿呀,更添流云鹤影。
湖畔的蒲苇在微风中摇摆着枝叶轻歌漫舞,嬉戏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偷窥着绿柳红花的湖畔秀色。
____年打造的首届“查干湖莲花节”,深受好评。
演出以马头琴、查干湖风情、莲花歌舞为主,充分反映查干湖的文化特点和民族风情,是查干湖致力打造的全新精品旅游节庆活动。
秋天,浩淼的查干湖气爽风轻大野悠悠,芦花扑面雁阵南归,秋阳为湖畔的万物镀上了金色的外衣更显雍容富丽,美丽的查干湖又增添了几分塞北风光的雄浑与壮美。
最具特色的是查干湖的冬季,银装素裹的查干湖像一块硕大的碧玉镶嵌在飞雪茫茫的北国,冰面上一串串冬捕的爬犁往来穿梭,高亢激越的劳动号子驱散了严冬的寒冷,沉甸甸的大网拉出了鳞光耀眼的鲜鱼,勾画出冬日查干湖的壮观景象。
2019年中考说明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说明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说明:本专题精选了时下最新说明文6篇,统一编排题号,给定分值,满分120分;可作为平时考试或练习使用,也可作为教师备课使用。
【一】(21分)清凉世界出手中●郭艺①中国素有“制扇王国”之称,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扇子。
从古至今,扇子一直备受国人喜爱,除了作为扇风引凉的器具,更与其雅致精巧、具备抒情寓意的艺术风韵分不开——于扇面上题字作画,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也是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②江南地区的扇文化历史悠久。
明清以来,杭扇和苏扇因其种类多样、制作精良广受好评,杭州的黑纸扇与苏州的白纸扇更是被并誉为“杭黑苏白”,成为折扇中的名品。
清末民初,杭州制扇业已形成产业体系——以“林芳儿”“张子元”“舒莲记”等最为著名,它们周边汇集众多扇业加工作坊,依附这些著名商号做代工,形成庞大的产业链。
1893年前后,杭州“王星斋”(后称“王星记”)扇庄逐渐发展成为杭州扇业的翘楚。
1937年,为迎合市场需要,杭扇中出现了具有城市时尚的檀香拉花绢面女式扇。
扇面描绘花卉和风景,色彩以淡柔为主,并有着极其雅致的名号“西泠”“玉带”“双峰”,把西子的温婉带入了扇的品性。
除此以外,杭扇中还出现了书画扇、曲艺扇和舞蹈扇等一批创新产品。
③20世纪40年代末,社会局势动荡,此时杭州的扇业进入低迷状态,一些著名扇庄如“舒莲记”“马学记”等纷纷倒闭,“王星记”成了杭扇硕果仅存的代表与传人。
1956年,“王星记”被收归国有。
1958年,由于政府对手工艺产业重视,杭州制扇工艺得到大发展。
1959年9月,“王星记”扇厂恢复停产多年的全棕40茄、50茄黑纸扇、真金象牙扇、男式檀香扇、湘妃骨边扇等工艺扇品种,扇业再次踏上蓬勃发展之路。
如今,杭州“王星记”扇厂的制扇技艺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国家传统工艺振兴项目。
④【甲】扇骨和扇面是扇子的主体。
【乙】扇骨制作关键是精工与细作,南方多采用竹为扇骨材质,要经过选、煮、晒、劈、成型、烘烤等一系列工艺,通过抛光、打磨技艺,体现材质光色之美,再经雕刻、镶嵌来美饰扇骨。
查干湖冬捕--查干湖冬捕怎么下网

查干湖冬捕--查干湖冬捕怎么下网查干湖,位于吉林省松原市的西北部。
湖名源自蒙语“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
在宋辽时期,查干湖是辽代契丹首领进行“春捺钵”(移动办公)活动的重要场所。
元代以后,这里成为蒙古族游牧之地,蒙古族信奉喇嘛教,认为“万物有灵”,冬捕之前要用最高礼节祭祀湖神,感谢上苍赐予的食物,然后才开始冰下捕鱼,这个习俗也一直沿袭到今天。
下网原理大原理:2000米左右长度的网,要在冰面下的湖水中围一个大圈,把鱼圈起来,然后收网,把鱼捕出来。
具体操作:先确定下网口位置,然后在此位置的冰面上凿出一个宽近1米、长约2米的下网口,在此下网。
然后自下网口左右以约120度角度展开向前延伸布网,此时需要通过在厚厚的冰层下面“穿杆引线”,将2000米的渔网分左右两面向前牵引,查干湖冬捕最有特色的即此“穿杆引线”。
两个杆后面的线牵引着渔网从下网口开始、在湖面上画一个周长2000米的大圈,最终在出网口合拢。
对“穿杆引线”,分步来说吧:1先打眼。
渔民用的工具是攒子,重约15公斤,尖端及其锐利,今年暖冬,冰不太厚,约30厘米,约一分钟即可打一个冰眼,冰眼直径约30厘米。
我在旁边提出帮渔民兄弟打一个眼时,兄弟说“那可不行!这是技术活,你要把攒子的尖端打坏了,这攒子就废了”。
原来,打眼时必须掌握好力度,使得劲大了,攒子的尖端可能被撞坏。
坏1个攒子,两个人不能打眼了,就好像足球场上有队员被红牌罚下一样。
打眼时,两人配合,一人打,一人舀冰碴子。
两个眼的距离约8-9米。
打眼的人只管打眼。
本次打眼的约16人,分两组,自进网口从左右两个方向向出网口包抄,每组8人,4个攒子。
共计打眼数量200个多一点吧。
2走杆。
走杆需要3人配合作业,1人拨杆、1人校杆、1人拉绳。
“拨杆”就是用一个前面是U形金属头的长杆把冰层下、水面上漂浮的“引线拉网杆”往前拨动,“引线拉网杆”是木杆,表面本来就粗糙,上面用刀再横向剁出一些凹痕就更粗糙了,再加上本来在水面上浮着,前进的阻力很小,所以很好往前拨动。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六)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六)附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集大成”这个词,如果从字面上理解,似乎仅仅指集过去之大成,但事实上不仅如此。
孟子称孔子“集大成”,主要是因为他在继承遗产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从而为其后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制定了完整的指导思想。
由此可见,孔子之“集大成”,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承前,而在于启后。
杜诗也有同样的情况。
入宋以后,人们对杜甫的巨大影响愈来愈清楚,进而赞不绝口了。
王禹偁说:“子美集开诗世界。
”宋代诗人基本上被笼罩在杜诗的巨大影响之内,所以张表臣说:“有能窥其一二者,便可名家。
”在我们今天看来,杜甫总结并发展了他之前的一切诗歌遗产并影响了在他以后历时一千多年的诗歌史。
杜甫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急剧变化的大时代。
在艺术上登峰造极的杜诗、韩文、颜字、吴画先后出现在那个时代,并不是偶然的。
苏轼最早称杜诗、韩文、颜书为“集大成者”。
苏轼的目光是犀利的,他第一个看出杜诗是古典诗歌的一大转变。
同时他也看出了“集大成者”的实践所显示的穷则变的内涵。
从东汉至盛唐,五七言诗歌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其总的趋向是不停地向前发展的。
唐人虽然对六朝诗歌的淫靡之气颇为鄙薄,但在艺术上却正是六朝诗的直接继承者,从陈子昂到李白,并无例外。
到了杜甫,则以集大成者的姿态,对前人的诗歌遗产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从表现对象到创作手法,从诗歌体裁到修辞手段,前人在诗国中留下的丰富积累都在杜诗中汇总起来了。
在杜甫之前,建安七子用力描摹动荡的社会现实,曹植、阮籍着意刻画深沉的内心律动,陶渊明善于把田园生活纳入他的恬静心境,谢灵运擅长摄取山川景物的奇丽外貌……到了杜甫,则对上述的题材内容兼收并蓄,而且使它们互相渗透、融合,从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最深沉的内心独白,却偏偏揭露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惨状。
查干湖简介

● 1983年,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厂在查干湖湖底钻井采油,修筑了一条从敖包山(即地房子屯后郭家 洼子)至十家子屯长9.8千米大坝,割去了查干湖20万亩的面积。
● 1986年,霍林河、洮儿河洪水进入查干湖,查干湖最高水位131.23米,洪水在查干湖持续一个冬 春。
● 1998年,霍林河、嫩江又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查干湖水位一度升到132.02米,是历史上 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高水位。
● 查干湖是河成湖,历史上曾是嫩江主河道的一部分。由于地壳运动,气候变迁,河流摆动、淤积 等原因,致使嫩江改道,东移至大安台地以东,留下了大安古河道;另一方面,支流霍林河来水 逐渐减少,河道逐渐淤积,出口被堵塞,形成了盲尾河。加之,这里区域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因此,在被称之为“八百里瀚海”的吉林省西部地区造就了省内最大的淡水湖泊。东部与北部绕 有漫岗,高低差5~20米。沿湖有农田、草原、树林围绕,处于嫩江与霍林河交汇的水网地区。
水文特征
● 查干湖一般湖底海拔126米,最大湖水面307平方公里,水深4米,湖周长104.5公里,最大蓄水 量4.15亿立方米,东西长38公里,南北宽14公里,是吉林省内最大的天然湖泊。1960年,洮儿 河大水进入查干湖,查干湖水面直至新庙西,即现在的一级公路边 [5]。1962年以后霍林河上游 先后建起罕嘎力、兴隆、胜利等水库,层层拦蓄,入湖水量减少乃至断流,水面缩小,PH值增大。 到1972年,湖水面缩小到50多平方公里,酸碱度由8.5上升到12.8,1974年干涸,湖底碱土飞扬, 周围有7万多亩耕地,8万多亩草原受碱害。
名称演变
● 查干湖,在宋、辽时期称之为“大水泊”、“大渔泊”,北宋曾公亮主编的《武湖经总要》记载: “大水泊周围三百里”。辽太祖(916年)建国后称这里为“鸭子泺”,是契丹贵族的鱼猎之地。 [4]明代查干湖称之为“拜布尔察罕大泊”。后称查干泡、旱河,1983年(一说1984年 )吉林省 地名普查时,正式更名为查干湖,蒙语查干淖尔,意为白色的湖。
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近日,禁止干部参赌成为热门话题。
在春节来临之际,突出抓一下这个问题,( )。
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适可而止B.恰如其分C.适逢其时D.及锋而试【答案】 C2、梁某已八十多岁,老伴和子女都已过世,年老体弱,生活拮据,欲立一份遗赠抚养协议,死后将三间房屋送给在生活和经济上照顾自己的人。
梁某的外孙子女、侄子、侄女及干儿子等都争着要做抚养人。
这些人中谁不应作遗赠抚养协议的抚养人?( )A.外孙子女B.侄子C.侄女D.干儿子【答案】 A3、①在基因时代,生物学家们收集分子层次上的癌症成因信息,这些信息使他们开始质疑传统的癌症分类法:即根据肿瘤出现在身体中的位置来分类癌症。
A.研究出靶向药物的鸡尾酒疗法配方B.对BRCA1和BRCA2致癌原因深人探究C.识别出各种会引起癌症的基因突变D.完成25000例个体肿瘤的DNA测序【答案】 C4、松月生夜凉A.草木有本心B.报得三春晖C.雁下芦洲白D.残钟广陵树【答案】 A5、昆虫和植物挥发物之间的关系很密切,昆虫对植物造成的破坏,可以大大促进植物挥发物释放。
数据显示由植食性动物引发的植物挥发物比未被破坏的完整植株释放的挥发物多出近2.5倍。
有研究显示:当棉花遭到棉铃虫啃食或受到机械损伤时,棉苗体内两种蛋白质的活性会明显提高。
这两种植物蛋白活性提高会使得植物释放出成分复杂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主要是绿叶挥发物、萜类化合物以及草莽酸途径产物。
它们可以造成昆虫吞咽和消化困难。
棉花的这种反应被叫做自卫反应,大豆植苗身上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A.棉铃虫的啃食会引起棉花自卫反应B.植食性动物会促进植物释放挥发物C.“自卫反应”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D.植物挥发物的释放或能减少昆虫啃食【答案】 C6、①从实践看,一些地方的落户政策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正在于结合本地的产业基础和优势,“量身定制”人才政策A.①③⑤②④⑥B.③④⑤②①⑥C.④①⑤②⑥③D.⑥③①⑤④②【答案】 C7、2001年、2002年全国高等学校各学科学生数(单位:千人)A.15%B.20%C.34%D.40%【答案】 C8、桃核∶雕刻∶核雕A.水∶蒸馏∶蒸馏水B.江米∶油炸∶炸糕C.帆船∶船帆∶风力D.蓝田玉∶打磨∶玉璧【答案】 D9、统计性歧视,是指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推断为群体中的个体具有的特征,并将此特征作为对个体的评价标准。
松原查干湖导游词作文

松原查干湖导游词作文游客伴侣们:大家好!查干湖是以生态旅游为中心,大湖湿地,草原风光及蒙古风情区为特色及观光、消遣、休闲、度假、餐饮、购物、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在这里您不仅可以领会到以大湖湿地为基础的自然生态意境,以郭尔罗斯草原为依托的蒙古族民俗意境和以观光休闲为特色的现代人居意境,也可以观赏到旅游区内查干湖光。
草原天堂、芦苇荡漾、百鸟争鸣、冬捕奇观、洪湖凭栏、百舸争流、水上乐园。
等区内八景,还可以观赏到青山日出出大坝日落、长山烟雨、佛寺晓月、蓝天白云、飞雪迎春、原驰蜡象、草原风暴等景外八景。
同时您也可以品尝到蒙古族风味的佳肴,查干湖特色动的鱼宴,购买具有纪念保藏和装饰价值的蒙古族风情的旅游纪念品查干湖在蒙语中叫“查干淖尔”,意为白色的湖。
查干湖南北长37公里,东西宽17公里。
水域总面积大约420平方公里,在全国十大淡水湖中排列第七位,她的蓄水量约7亿立方米,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和省级自然爱护区,也是吉林省闻名的渔业生产基地、苇业生产基地和自然旅游胜地。
查干湖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盛产鲤鱼、鲢鱼、鲫鱼、武昌鱼等,年产鲜鱼6000多吨,芦苇5万吨,其中“查干湖胖头鱼”经国家绿色认证中心认证为AA级绿色食品,远销省内外。
查干湖水草肥美的自然资源,为野生、水生动物不行多得的生存环境,使查干湖又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在湖畔草原和湖中小岛有狐、兔、獾等野生动物20多种,湖区现有鸟类16目47科239种,有野鸭、天鹅、大雁、丹顶鹤等珍稀鸟类80多种,其野生动物种类之多,密度之大,是省内外很多旅游景区都无法比拟的。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风光独特的自然资源,使查干湖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神牵梦萦的风沙宝地。
辽代自圣宗起,直至天祚帝,每年都要带领群臣嫔妃,千里迢迢从京城来到查干湖巡幸、春猎,在湖面凿冰捕鱼,用辽帝亲自钓上来的“头鱼”在岸边大摆“头鱼宴”,由于初春的湖鱼最鲜、最肥、大香。
当春风吹绿郭尔罗斯草原的时候,查干湖畔大雁鸣、天鹅叫,百鸟咽啾,此时的帝王们又开头放座鹰搭箭捕获天鹅、大雁,并用辽帝亲自放飞的“海东青”捕来的头鹅,进行头鹅宴,在湖畔歌舞狂欢,饮酒作乐,直至春尽方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干湖
距前郭县城西北45公里的查干湖在蒙语中叫查干淖尔,意为白色的湖,是吉林省著名自然保护区。
南北长37公里,东西宽17公里,水域总面积420平方公里,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
碧野青岗、山水相依的地理环境,四季分明、风和日丽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查干湖得天独厚、塞北江南鱼米之乡的自然景色。
早在辽代,这里就是天然的渔猎之地,从圣宗至天祚皇帝每年都要带领群臣嫔妃千里迢迢来这里巡幸春猎,在湖畔大摆“头鱼宴”、“头鹅宴”,春尽乃还。
大清顺治年间,顺治皇帝也青睐这块风水宝地,将他的外祖父母安葬于查干湖畔,并在墓前立下高大的石碑——忠亲王暨忠亲王贤妃碑,使查干湖更加声名远播。
“蓝天白云碧水间,鸿鹄翩翩鸟流连,蒲苇轻拂鱼戏浪,野莲荷花绽笑颜”……查干湖四季不同的迷人景色有着四种不同的韵味,春天,沉睡了一冬的湖水静悄悄地醒来,复绿的春草、初绽的百花倒映在悠悠湖面,湖畔鸥鹭齐飞百鸟鸣唱,天鹅在湖面梳妆照影。
湖中烟波浩淼、渔帆点点,鱼儿在水底摆尾追随。
置身于查干湖畔这如诗如画,似梦、似幻、似“仙境”的景色之中,再品尝一番湖水炖湖鱼的美味,定会叫游人乐不思归!
夏日,漠漠大湖碧波万顷,两岸花开香溢四野,渔歌婉转,橹声咿呀,更添流云鹤影。
湖边的芦苇在微风中摇摆着枝叶轻歌曼舞,嬉戏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偷窥着绿柳红花的湖畔秀色,此时的游人或置身于游艇之上,穿梭于绿色的蒲苇长廊任凉风掠襟,领略飞舟斩浪的惬意,或端坐于岸边柳荫苇影之下效渔翁垂钓于湖,享受红鲤吞钩的惊喜,会叫游人留恋忘返。
秋天,浩淼的查干湖气爽风轻大野悠悠,芦花扑面雁阵南归,秋阳为湖畔的万物镀上了金色的外衣更显雍容富丽,美丽的查干湖又增添了几分塞北风光的雄浑与壮美。
冬季,银装素裹的查干湖像一块硕大的碧玉镶嵌在飞雪茫茫的北国,冰面上一串串冬捕的爬犁往来穿梭,高亢激越的劳动号子驱散了严冬的寒冷,沉甸甸的大网拉出了鳞光耀眼的鲜鱼,也拉出了绚丽的希冀,构画出冬日查干湖的壮观景象。
改革开放的徐徐春风使查干湖这塞北明珠的景色更加璀璨夺目。
近年来,前郭县委、县政府投资数千万元大力开发查干湖的旅游资源,今日的查干湖旅游度假区,景观小品星罗棋布,亭、阁、廊、雕相映成趣;妙因寺香烟缭绕、暮鼓晨钟;鸿鹄楼雕梁画栋、祥云缥缈;郭尔罗斯博物馆让你领略到自治县历史的源远流长、民族文化及自然资源的丰富多样。
漫步在沿湖路、查干淖尔文化广场,使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千姿百态的花卉树木环绕着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度假村、民俗村与小桥流水相衬互映熠熠生辉。
塞北明珠查干湖正张开双臂展开笑颜喜迎远方宾朋。
沼泽地、湿地、湖心岛
查干湖是我国第七大淡水湖,被誉为“塞外明珠”,同时也是吉林省重点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总面积512平方公里,是许多珍稀鸟类繁衍生息的天堂和迁徙的栖息之地,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都很高。
其湿地的形成和演变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是开展湿地生态科学考察和科学普及旅游的理想之地。
生态科考和科普旅游主要探索湿地的地质、地貌、植被、土壤、气候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湿地的形成演变,湿地的生态功能等。
同时,也可以来此进行湿地教学实习,主要面向生态学、地学、环境科学、农业等专业的学生进行如文学、植物学、生态学、土壤学、地质学、地貌学等课程的教学实习旅游。
湖心岛位于查干湖中,在130米水位时会露出湖面,在132米水位的时候,基本会被湖水淹没。
湖心岛呈条状,略有弯曲。
小岛上常被植物覆盖,远远望去,一片幽绿,景色十分美丽。
岛上的植物通常为蒲草、芦苇及杂草等。
查干淖尔大草原
查干淖尔大草原位于肥沃的松嫩平原,得益于查干湖水的滋养,花木丰茂,水草肥美,人畜兴旺,自古就有大地绿毯、人间天堂的美誉。
千百年来和查干湖一同构筑了大湖湿地与莽莽草原的独特景观,承载着郭尔罗斯蒙古族人民的农耕、游牧与渔猎生活,传播着蒙古族人民的幸福、美满与安康……查干淖尔大草原位于蒙古屯乡和重新乡之间,紧邻查干湖,面积约为500公顷,主要草种有碱草、羊草、小芦苇及碱蓬等。
一般草高30—60厘米。
如果说查干湖是镶嵌在绿野平畴上的一颗晶莹璀璨的宝石,那么让这颗宝石更加光彩夺目的就是这查干淖尔大草原。
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草原,一望无际的满眼碧绿,“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象,令人久久难以忘怀,仿佛让人找到了心灵宁静的港湾。
查干淖尔大草原方圆百里,地势平坦广袤,气势恢宏,近年来由于保护较好、恢复较快,重现了草原应有的辽阔壮美。
置身于草原那种天高云淡、飞鸟低旋,草青花艳、牛羊蠕动的风景,大自然的清新会让你静下来,静得只有呼吸和心跳;同时也会让你动起来,张开双臂想飞、想跳。
查干淖尔大草原的美是多样的,郁郁葱葱是一种充实绚丽之美,枯黄泛白是一种悲壮苍凉之美。
最美当属那春风吹过,枯草下面涌动出了绿色、不经意间满眼泛黄、仿佛呼之欲出的希望之美。
而更多的时候,查干淖尔大草原与查干湖的交辉相映会让你领略到一种震憾之美。
在查干淖尔大草原,还有一处查干湖草原赛马场。
建有标准跑道2000米。
饲养着近200匹三河马、10头骆驼以及奶牛和羊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