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1讲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2.农业地域类型的分类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如: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如: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以混合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如:谷物家畜农业、种植业和牧羊或 牧牛并重的混合农业
3.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1)水稻种植业(以亚洲为例) (2)商品谷物农业(以美国为例) (3)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为例) (4)大牧场放牧业(以阿根廷为例)
寿光建设蔬菜生产基地有哪些区位优势? 自然条件:气候(适宜)、水源(丰富)、 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政府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 寿光(山东) 技术条件:种植技术水平高,引进国外优良品种
寿光蔬菜生产
昆明呈贡建设花卉生产基地有哪些区位优势? 自然条件:气候(适宜)、水源(丰富)、 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政府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 技术条件:种植技术水平高,引进国外优良品种
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生 产具有 地域性 、 季节性 和周期性
针对性练习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体现了农 业生产具有( C )。 A.周期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自然性
2.我国农业谚语“枣发芽、种棉花”反映了农业生产 具有( B )。 A.周期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自然性 3.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 ( A )。 A.周期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自然性
(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称。 A: 东亚 ,B: 东南亚 , C: 南亚 。 (2)图中A、B、C三地均 季风 为 气候区,特点 是 雨热 同期, 水 资源 丰富,适合水稻生长。 (3)从地形上看,稻田多分布在( A、B )(双选), 因为这些地区土壤 肥沃 。 A.冲积平原 B.三角洲 C.丘陵地区 D.高原和山区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标准版,可打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标准版,可打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第四章《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第一节《农业生产》。
具体内容包括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掌握农业生产发展的区位因素,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区域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农业生产发展的区位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 教学重点: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教学PPT。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同?2. 知识讲解:(1)农业生产的特点: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
(2)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政策等。
(3)农业可持续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
3. 例题讲解: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差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析农业生产发展的区位因素。
5. 课堂讨论: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讨论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六、板书设计1. 农业生产的特点2. 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3.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我国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区位因素,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 答案:(1)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政策等。
(2)可持续发展措施: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区位因素,培养学生的区域观念。
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计划安排表

2019-2019学年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计划安排表:为了有效提升普通高中地理教师的学科教学水平,搞好高中地理知识的传授效率,提高地理课的课堂教学效益。
查字典地理网小编分享了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计划安排表,供您参考!2019-2019学年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计划安排表2019-2019学年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计划暨进度安排2019-2019学年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计划暨进度安排日期课时教学内容负责人课件公开课8月2日--9日1第十六章?? 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概况1、世界的陆地和海洋雷继华李世森鄢天宝22、世界气温与降水33、世界的居民和国家4课时跟踪训练385第二讲世界重要地区1、东南亚;2、南亚8月10日--16日63、中东;4、非洲鄢天宝李世森雷继华75、欧洲西部;6、拉丁美洲87、两极地区;课时跟踪训练399第三讲? 世界重要国家1、日本;2、印度103、俄罗斯;4、美国8月17日--23日115、巴西;6、澳大利亚李世森雷继华鄢天宝12第十七章??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1、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2、人口和民族;3、地形134、中国的天气和气候;5、河流与湖泊146、中国的自然资源;7、农业;8、工业;9、交通15课时跟踪训练418月24日--30日16第二讲?? 中国地理分区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鄢天宝雷继华李世森17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83、不同尺度的中国区域19月考20月考8月31日--9月6日21课时跟踪训练42雷继华鄢天宝李世森22区域地理复习23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讲? 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考点1 经纬网的应用242、地图三要素、等高线与地形剖面图;考点2;智能训练253、课时跟踪训练19月7日--13日26第二讲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李世森鄢天宝雷继华27课时跟踪训练228第三讲地球的运动--自转29课时跟踪训练330第四讲? 地球的运动--公转考点1、黄赤交角及其影响;2、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计算9月14日--20日31考点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智能训练雷继华李世森鄢天宝32课时跟踪训练433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讲?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34课时跟踪训练535第二讲气压带和风带? 考点1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9月21日--27日36考点2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和季风环流鄢天宝李世森雷继华37课时跟踪训练638第三讲? 常见天气系统?考点1? 冷锋与暖锋39月考40月考9月28日--10月4日41考点2? 气旋、反气旋与锋面气旋李世森雷继华鄢天宝42课时跟踪训练743第四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 考点1 全球气候变暖44考点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45课时跟踪训练810月5日--11日46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讲自然资源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考点1? 水循环? 考点2? 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鄢天宝雷继华李世森47考点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48课时跟踪训练949第二讲?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考点1 世界洋流的分布50考点2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0月12日--18日51课时跟踪训练10雷继华鄢天宝李世森52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考点1? 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53考点2?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54课时跟踪训练1155第二讲山地的形成? 考点1 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10月19日--25日56考点2? 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李世森鄢天宝雷继华57课时跟踪训练1258第三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 考点1 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59月考60月考10月26日--11月1日61考点2 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雷继华李世森鄢天宝62课时跟踪训练1363第五章? 第一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64课时跟踪训练1465第二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点1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1月2日--8日66考点2?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考点3 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鄢天宝李世森雷继华67课时跟踪训练1568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第一讲?考点1 人口增长的时间和空间差异69考点2 人口问题?? 考点3? 环境人口容量与合理人口容量70课时跟踪训练1611月9日--15日71第二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李世森雷继华鄢天宝72课时跟踪训练1773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讲? 考点1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形成74考点2 城市区位与等级体系75考点3 城乡规划11月16日--22日76地租曲线图的判读鄢天宝雷继华李世森77课时跟踪训练1878第二讲? 城市化? 考点1 进程和特点79月考80月考11月23日--29日81考点2 城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雷继华鄢天宝李世森82课时跟踪训练1983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讲农业的区位选择84课时跟踪训练2085第二讲农业地域类型? 考点1? 季风水田农业11月30日--12月6日86考点2? 商品谷物农业李世森鄢天宝雷继华87考点3? 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88课时跟踪训练2189第九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讲工业的区位选择90课时跟踪训练2212月7日--13日91第二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考点1 工业地域的形成雷继华李世森鄢天宝92考点2? 传统工业区93考点3? 新工业区94课时跟踪训练2395第十章? 交通运输? 第一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2月14日--20日96课时跟踪训练24鄢天宝李世森雷继华97第二讲? 考点1? 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影响98考点2? 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99月考100月考12月21日--27日101课时跟踪训练25李世森雷继华鄢天宝102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讲?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考点1 (选修六)一、二103?考点1 (选修六)三、四104考点2 可持续发展105课时跟踪训练2612月28日--1月3日106第二讲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考点1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鄢天宝雷继华李世森107考点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108课时跟踪训练27109第十二章?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讲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110课时跟踪训练281月4日--10日111第二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考点1 背景和意义雷继华鄢天宝李世森112考点2 我国重要的跨区域调配工程? (美国的北水南调)113课时跟踪训练29114第三讲? 产业转移115课时跟踪训练301月11日--17日116第四讲? 地理信息技术李世森鄢天宝雷继华117课时跟踪训练31118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建设? 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理? 考点1、2? 荒漠化的含义、成因、防治措施119月考120月考1月18日--24日121考点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雷继华李世森鄢天宝122课时跟踪训练32123第二讲? 考点1、2 森林的生态效益与雨林的保护措施124考点3?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25课时跟踪训练331月19日--31日126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讲? 考点1鄢天宝李世森雷继华127第一讲? 考点2? 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128考点3? 德国鲁尔区的综合整治129课时跟踪训练34130第二讲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考点1,2 流域背景分析与综合开发2月1日--7日131考点3? 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李世森雷继华鄢天宝132课时跟踪训练35133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讲? 农业区域发展?? 考点1134考点2?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35考点3? 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月8日--14日136课时跟踪训练36鄢天宝雷继华李世森137第二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考点1?? 推进过程138考点2? 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的问题及措施139课时跟踪训练37140???制订人:雷继华鄢天宝李世森??????总结: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计划安排表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小编的整理可以帮助到大家,祝大家在查字典地理网学习愉快。
2019-2020年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方案课件:第32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产区,B为 稻谷
产
区,C为
玉米
产区。
基础自主梳理
4.农业发展方向
结合图32-1、图32-2,完成下列问题。 (1)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如水土
流失和 黑土退化 严重,土地沙化、盐渍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 等。 (2)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①平原区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 粮食需求。
读东北地区图(图32-1),完成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的范围:包括A 辽宁
内蒙古自治区 黑龙江 C 三省和D
、B
吉林
、
东部。
(2)农业地位: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 商品粮 基地、 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①自然条件 Ⅰ.气候:大部分属于 区,雨热同季。 图32-1 东北地区图
通便利,便于收集茉莉花(蕾);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
考点互动探究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 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 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问题②: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 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山区
培育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行程与发展(人教版)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1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1.读图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2.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分析对比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教学重点: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性的分布地区教学难点: 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特点的形成条件分析教具准备:亚洲政区图、美国挂图、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教学过程:一、季风水田农业1、主要分布区:亚洲季风区。
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中国(阅读P47图3.10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重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完成P48读图思考题。
)4、本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条件:1.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2.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3.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1、2引导学生分析图3.10,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是水稻生长的基础,丰富的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经营和发展。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的地势平坦地区。
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地势平坦便于水田管理。
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这里劳动力丰富。
3.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
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本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约有7000年),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5、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少。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每户耕种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以及家畜、家禽的饲料用粮,到市场出售的很少。
【高中地理】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农业的区位

农业区位因素 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类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
限制性因素——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 产的限制因素。
主导因素——首当其冲缺一不可 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 农业生产的分布。有时某个区域的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就会转化为主 导因素。如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就是水源。
B.交通运输便捷
A
D.生产成本低廉
(2)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A.满足国内需求 C.提高研发水平
B.拓展国际市场
B
D.增强国际影响
(2021·河北高考真题)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当地农牧民曾引种用猕 猴桃,2011年开始规模种植(下图)。种植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山区河谷台地,土 壤肥沃,水质优良,2017年“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标志。察隅猕猴桃挂果期
主要区位因素 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要求分析主要因素,即要 求完整列出某地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再进行逐一分析。
农业区位因素
说出下面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农业生产 河西走廊和南疆的粮棉生产 珠三角的三季稻、海南的天然橡胶
横断山区的垂直农业 江南丘陵的茶树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
主导因素
光照:光照的强弱影响农作物的品质 昼夜温差: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
养分的积累
名词辨析: 热量VS光照
①热量是指温度。②光照就是太阳辐射。
生长期VS生长周期
①生长期是指植物能够生长的时期,影响其积温的高低,纬度 越低,积温越高,生长期越长。 ②生长周期指植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时间周期,热量越高,生长 周期越短。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学霸笔记专题10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专题10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产业活动的区位因素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1)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①农业和矿业: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②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少,区位有多种选择。
③商业和服务业: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2)区位选择的因素、目的。
①农业a主要区位特征: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条件优越的地区。
b原因: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自然条件的地域分布影响农业生产地域分布。
c目的:合理利用土地优势,获取更多的农副产品。
②矿业a主要区位特征:矿产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区。
b原因:矿产开采活动的前提是矿产资源的存在,同时经济效益与矿业矿产数量、品位、埋藏条件及周围环境密切相关。
c目的:利用区域矿产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③工业a主要区位特征:受自然条件限制少,更注降重社会经济条件等优势明显的区位。
b原因: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能源和劳动力来自四面八方,选择机会多。
c目的:充分利用当地优势,降低成本,占领市场。
④商业a主要区位特征:消费水平高,消费人群密集的区位。
b原因:消费对象是人,并由人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数量决定生产效益。
c目的:接近最大消人群,增大商品销量。
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1)由于产业活动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不同区域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多种地域联系。
3.因地制宜,扬长避短(1)规划建设: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
(2)发展方向:与当地优势条件和发展潜力相适应。
(3)布局要求:尽量发挥当地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劳动力、科技人文等方面优势;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
4.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1)区位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位置要素;自然区位要素;社会、经济区位要素。
(2)分清区位分析的对象①某个区域的区位。
②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
a包括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
b这些对象有点状的、线状的、面状的。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2部分第8章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细化课标素养要求1.识记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理解不同的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2.学会举例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3.理解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综合思维: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分析某地区或某农作物分布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2.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3.人地协调观:理解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探讨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是指什么?(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区位因素有哪些?有何变化特点?主要方面变化特点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变化较快[易误点拨]__气候因素中的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不同影响农业的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是不同的。
光照条件主要指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热量条件主要指气温(积温)高低。
太阳辐射强,气温未必高;光照条件好,热量条件不一定好。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什么是农业地域?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农业地域的成因与实质是什么?(1)形成原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
(2)实质: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的分布特点及区位条件是什么?(1)分布: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
(2)特点:耕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
(3)区位:地势平坦开阔,灌溉条件好,气候暖湿,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
[特别提醒](1)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农业地域不等同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地区。
(2)我国农耕区饲养家畜、家禽只是作为副业,且绝大多数规模很小,因而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不能算作混合农业,属于谷物家畜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