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美国新能源政策及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影响
美国新能源政策、影响及对策

美国新能源政策、影响及对策孟浩【摘要】American new energy policies are being paid more attention all over the worl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ts energy policies, its effects on U.S. science & technology, econom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China are analyze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developing Chinese energy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are put forward from making good ready for energy industry transition,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replying climate change, making energy development strategy programming, innovating system, perfecting mechanism and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美国的新能源政策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其主要新能源政策的基础上,分析其对美国科技、经济、国际竞争与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从做好能源产业转型、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制定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创新体制、完善机制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我国发展能源技术与产业的对策.【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2(031)020【总页数】3页(P323-325)【关键词】美国;能源;新政策;影响;对策【作者】孟浩【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01+80 引言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强调科学技术的利用,保证美国在科学、技术和战略性领域的领先地位,无疑是美国历届政府科技政策的核心目标。
美国能源政策新趋势对我国西部能源开发的启示

杨
莉 等 :美国能源政策新趋势对我 国西部 能源开发的启示
的进一步扩大 ,而在美 国进 口石油 当中相 当多的部 分来 自地缘政治敏感地区 ,如 中东地 区,或美国 口 中的 “ 问题 国家” 。其 中许多 国家存在 种族 和宗 教 冲突 ,甚 至存 在 强 烈 的反 美 情 绪 ,这 就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降低 了为 美 国石 油 需 求 提 供 可 靠 供 应 的 稳 定 性 。 为 了减 少能 源 中 断 的危 险性 ,美 国必 须 降 低 对 石 油 进 口的国际依存度。20 05年的 《 能源政策法》 中把 提 高能 源利 用效 率 放 在 了重 要 位 置 ,20 07年 《 源 能 独立和安全法》 出台后 ,美国能源消费总量在 2 0 08 年 出现 了最 大 幅度 的负 增 长 。同 时 ,美 国在 世 界 能 源消 费 中所 占的 比例也 有下 降趋 势 。 20 0 9年奥 巴马不仅 在 降低 石 油 进 口方 面 做 出 了 政 策 改 革 ,更 在 解 决 能 源 安 全 上 做 出 了相 应 规 划 , 以绿 色 能 源 作 为 突 破 口,增 加 投 资 ,开 发 新 能 源 , 力 图在根 本上 缓解 美 国的 能源供 应 问题 。 12 增加 投 资和 鼓励新 能 源相 关技 术 的研 发 和应 用 . 在布什政府 2 0 年 3月末宣布退出 《 01 京都议定 书》 并一 直 拒绝 再 签 署 之 后 ,奥 巴 马政 府 在 没 有 先 决条件 的情况 下 ,重 新考 虑加 入 《 都议 定 书》 京 , 并 以积极 的态度 参 加 国 际气 候 谈 判 。奥 巴马 在 环 境 保 护 问题上 相对 于 布什 政 府 的 能 源 政 策 发 生 了很 大 转变 ,降低对石油 的依赖 ,增加 投资 ,鼓励新能源 相 关技 术 的研 发 和应 用 是 奥 巴马 国家 战 略 中 的能 源 政 策核 心并 期望 继 二 十世 纪 的 “ 息 革命 ” 之 后 再 信 次掀 起 “ 源 革 命 ” 能 ,为促 进 经 济 可 持 续 发 展 注 入 新 的活 力 ,使能 源 产 业 成 为 带 动 美 国经 济 增 长 的新 引擎 。 发展新能源需要依靠能源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 因此奥 巴马在 7 7 美元 刺 激 经济 方 案 中 ,把 开发 80亿 太 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作为其 中一大重点 ,其相关 投 资超 过 了 4 0亿 美 元 。按 计 划 ,在 未 来 3年 内 , 0 美 国可再 生能 源 的产 量 将 翻一 番 ,在 未来 1 0年 内 , 投 资 10 美元 ,建设一 个 清 洁能 源 的未来 。政府 50亿 在实 行 此 项 10 50亿 美 元 的 “ 洁 能 源 研 发 资 金 ” 清 中 ,为从 事这 些 研 究 的公 司 提 供 税 收 优 惠 ,希 望 在 解决 能源 问题 的 同时 ,又 能 围绕 清 洁 能 源 所形 成 的 产业 群作 为下 一 个 经 济 繁 荣 的支 撑 点 ,并 在此 间 增 加 5 0万 个就 业 机 会 ,同 时 通 过 加 大 退 税 和 减 税 力 0 度 ,刺激 投 资和消 费 。 在奥 巴 马看来 ,快 速大 规模 地开 发 新 能源 技 术 , 是全球气候恶化和美 国能源对外依赖两个重要 问题 的最好解决办法。除此 之外 ,美 国在节约能源和实 现能源供给多元化方面也制定了相应鼓励措施。 13 倡 导 节约 能源及 实现 能 源供给 多元化 . 在有效增加国内供给之外 ,自  ̄ 05能源政策 20 法》规定 2 1 年联邦政府建筑物能 耗要 在 20 05 03年 的基础上降低 2 % ,同时要 为医院、学校等公共建 0 建筑提高能源效率的机会支持资金增加 ,鼓励企业 节能。在未来十年内, 《 能源政 策法》 还授权美 国
世界各国能源政策比较

世界各国能源政策比较能源政策作为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
随着全球对于气候变化及环境保护的关注加剧,各国在能源领域的政策也日渐丰富和多样。
本文将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政策出发,比较其特点、做法及效果,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与影响。
一、美国的能源政策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其能源政策面临多重挑战,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能源独立及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等。
能源独立美国政府通过提升国内油气开采和可再生能源生产,实现了部分的能源独立。
近年来,页岩气革命使美国的天然气产量暴增,大幅度降低了对外依赖。
与此同时,美国还增加了对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的投资,以推动绿色转型。
清洁能源计划尽管美国在特朗普总统任内退出了巴黎协定,但拜登政府重回国际气候舞台,提出了“清洁能源计划”,旨在2035年前实现电力行业的零排放。
这一计划强调要大幅度降低煤炭的使用,并支持风能与太阳能的发展。
补贴与激励措施美国各州纷纷推出补贴政策以鼓励使用清洁能源。
例如,联邦税收抵免(ITC)和生产税抵免(PTC)对可再生电源和存储技术提供长达十年的优惠。
这一政策有效刺激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二、中国的能源政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能源需求与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性的能源政策。
五年规划中国定期发布五年规划,将清洁生产、节能降耗作为重要目标。
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以上,这体现了中国向绿色发展转型的决心。
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市场。
此外,中国还提出加强电网建设,以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接入,提高整体供电效率。
减排目标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并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
这一目标引导着国家在运输、建筑及工业等领域加速转型,推动清洁低碳技术的发展。
美国能源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美国新能源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新能源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刘小丽2001年,面对国际油价的上升、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可能面临的能源危机,布什总统及时制定了“美国新能源政策”,以保证在能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条件下取得足够的能源,保证美国的能源供应安全。
为此,美国制定了一整套国内外能源战略和政策。
随着未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将稳步增长,如何保障能源供应及其安全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
建议国家尽早制定中长期能源战略;加强国内能源供应和充分利用国际能源资源;不断完善国内能源管理体制;在国际领域开展多边和双边合作解决能源安全。
一、美国新能源政策出台的背景2001年,美国面临着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禁运以来最严重的能源短缺,许多家庭的能源支付是一年前的两到三倍,数百万美国人遭遇到灯火管制,一些公司和企业不得不裁员或减少产量以抵消能源价格上涨。
造成能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限制了对化石燃料的勘探和煤电站的建设,排放限制降低了燃煤电站的竞争性,三里岛事故使核电发展受阻,以及加州电力危机。
为了未来,美国急需制定一项全面的能源政策。
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第4天,立即决定成立一个以副总统迪克•切尼为首,成员有联邦政府国务卿、财政部长、内政部长、农业部长、商业部长、交通部长、能源部长、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主任、环保局局长、总统助理兼白宫研究室副主任、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总统经济政策助理和总统副助理兼政府间事务局局长的内阁特别工作组,为新政府起草国家能源政策报告。
经过3个月的广泛研究,切尼副总统带领的特别工作组于2001年5月17日向总统提交了题为“为美国的将来提供可靠的,价格合理的与环境相兼容的能源”政策报告。
二、美国对世界和本国未来能源形势的估计美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又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能源进口国。
2000年,美国能源消费量达22.96亿toe,其中石油占39%,煤炭占23%,天然气占24%,核电占9%,水电和其他能源占5%。
国外新能源产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因素
( 一) 我 国新 能 源产 业发展 现状
新能源因其具有污染少 、 技术要求高 、 可再生等 诸多特点 , 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 特别是在 当前
纪 玉 哲
( 大连市财政局 , 辽宁 1 1 6 0 0 0 )
内容提 要 : 发 展 新 能 源是 低碳 经 济 的必 然要 求 , 也 是 我 国转 变经 济发 展 方 式 的 重要 动 力。我 国新 能 源产 业取得 快 速发展 的 同时 , 面 临配套措 施 不 完善 、 核 心技 术 受制 于人 等 诸 多障碍 和难题 , 需要 相 应 的财税 政 策加 以激励 。本 文分 析 了我 国新 能 源产 业发展 的现
状及制约 因素 , 在借鉴 国外发展新能源产业经验 的基础上 , 结合我 国实际, 提 出了促进新
能 源产 业发展 的政 策建议 。
关键词 : 新能源产业
产业扶持
财税政策
法律体 系
中图分类号 : F 8 1 2 . 4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9 5 4 4 ( 2 0 1 3 ) 0 3 — 0 0 7 7 — 0 4 能源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撑 , 在化石能源枯竭压
1 . 法律政策体系 、 产业配套措施不完善 。法律 政策导 向对 于新 能源产业发 展至关重要 。纵观我
国新 能 源 领 域 的法 律 法 规 、 产业扶持政策 , 不 难 发
[ 收稿 日 期] 2 0 1 3 一 O 1 一 l 6 [ 作者简介 ] 纪玉哲 , 办公 室主任 , 主要研究方 向是基础设施融 资管理 、 新 能源产业 发展 、 财政 体制等 。
美国新能源政策分析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 布执行新 的建 筑 、 3颁 家用 电器 和工业 节 能
标准 。A E A根据 建 筑所 建 年份 , CS 把新 建 住宅 和
商业 建筑 的节能提 高 3 % ~5% ; 0 0 提高 照 明和 家
美国新 能源政策的主要 内容
今 年 以来 , 国政 府 及各 职 能部 门相 继制 定 美 和出 台了一些 与新 能 源相 关 的政 策 规 定 , 众 两 参
节 能型 汽车 ; 用 20亿 美 元 的联 邦 政 府 资 金来 动 0 支 持汽 车制 造商 研发 先进 的电动汽 车 和混合 动 力 汽 车 , 制定 了到 2 1 并 05年美 国 的插 电式 电动 汽 车
销量 达 到 10万辆 的 目标 。 0 ( ) 来 1 大 幅减少 对 中东 和 委 内瑞 拉进 6未 0年 口石 油 的依 赖 , 对 石 油公 司 征 收暴 利 税 。 即 当 并
油价 高 于 8 元/ 时 , 对 美 国 内石 油 采 掘 公 0美 桶 将 司征 收高 额税 收 , 部 分 税 收 除 用 于新 能 源技 术 这
的研 发外 , 部分 还将 补贴 给消 费者 。 一 ( ) 护 民众 免 受 能 源 价 格 上 涨 的 影 响 。一 7保 是为 美 国家庭 提 供 短 期退 税 , 对 日益上 涨 的能 应 源价 格 。二是 根据 国会 预算 办公 室 和环境 保 护局
发 电量须 占总发 电量 的 6 ,00 提高至 2% 。 % 22 年 0
( ) 22 2 至 0 5年 , 清 洁 能 源技 术 和能 源 效 率 新
技术 的投资规模 将达 到 10 90亿美 元 , 中能源 效 其 率 和可再 生能 源 90亿 美 元 , 捕 捉 和封 存 技 术 0 碳
美国核能战略的新动向及对中国核电发展的启示

美国核能战略的新动向及对中国核电发展的启示□ 曹 崴Ξ摘要:美国核电产业在三哩岛事故后曾经一度陷入低谷。
近年来由于能源需求、环境问题以及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美国开始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恢复本国的核能研发计划,并积极推动产业的复兴。
这一揽子政策包括了核能研究计划(NERI)、全球核能伙伴关系(G NEP)以及第四代核电技术国际论坛(GIF)等。
本文分析了美国核能振兴政策规划背后的政治经济动机,以及这些政策的着力点和其相互关系。
特别是深入剖析了美国新一轮核能政策所反映出的大国核能战略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中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已将核电作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点,因此有必要在国家层面上制定综合全面的核能发展规划。
理解美国当前核能略的意图及其背后政策制定的逻辑对于中国制定核能政策,全面规划未来核能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文章在分析美国近期核能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发展核电产业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核能战略;美国;核能研究计划;全球核能伙伴关系;启示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92(2009)05-0075-06 近年来,中国核电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新机遇。
过去几年全国电力供应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凸显。
面对能源压力,政府在制订“十一・五”规划时,把发展核电列为保证未来能源供应的重要手段,并做出了在2020年前后使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的规划。
这一规划标志着我国将放弃长期以来坚持的“适度发展”的方针,首次明确提出将大力开发核电。
面对这样的历史性机遇,核电发展战略的选择再次成了焦点。
国家在2007年与西屋公司签订了自主化依托项目引进第三代压水堆,并成立了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负责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
在核电自主化方面,要实现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的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和自主运营,全面建立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形成比较完整的自主化核电工业体系,目前这一规划正在实施之中。
全球能源市场形势分析与中国的能源战略

全球能源市场形势分析与中国的能源战略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能源成为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
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加速,也给能源市场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因此,如何正确应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形势,推动中国的新能源发展,是当前中国能源行业需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之一。
全球能源市场现状全球能源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对能源消费模式的改变和新能源的不断涌现。
其次,全球能源市场风险加剧,因为全球能源价格波动大,不稳定,并且对能源卖方的地缘政治风险压力加大。
美国是全球的能源消费大国,但近年来,美国油页岩革命的推动下,石油、天然气产量在全球范围内的比重大幅上升,威胁着传统的石油输出国。
而中国,作为能源需求的大国,也在不断改变着能源消费结构,形成了向清洁、可再生能源的转型。
新能源的崛起和发展新能源作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等,近年来在全球能源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2018年,全球新能源市场达到创纪录的1740亿美元,其中太阳能和风能市场份额占到80%以上。
这不仅是全球能源市场变革的标志,也是新能源市场逐渐转入成熟阶段的标志。
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的市场份额将被进一步扩大,成为全球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中国的能源发展策略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市场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战略之一。
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将为新能源行业的长足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第一,政府将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扶持力度。
例如,政府的“光伏扶贫计划”将帮助更多的农村居民脱贫致富,同时促进光伏行业的发展。
第二,政府将加强环境保护力度,积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清洁能源发展,推广新能源技术与思想。
第三,政府将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新能源政策。
政策倡导可再生能源深度合作,推广新能源技术,以及颁布更加具体的规章制度等。
结论在全球能源市场中,新的能源形式和技术将成为未来的风向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美国新能源政策及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影响分析美国新能源政策及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影响引言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全球能源消费总量不断攀升,对化石能源的过渡依赖使世界能源安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日益严峻。
据世界能源署公布,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占到了全球能源供应总量的81%,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69%。
如何控制因对化石燃料的过渡依赖而导致的气候变化及寻找可替代能源已成为各国政策制定者面临的共同难题。
就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政策减少对化石能源的消耗、确保能源安全及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美国、英国、法国及其他国家内部都展开了激烈争论。
尽管并未就所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但都认为有关鼓励发展低碳技术和使用新能源的政策应是应对上述挑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0XX年的金融危机,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传统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修复和紧缩,并推动新的产业革命以实现跃迁。
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重大科技创新和新的主导产业,即存在“创造性破坏”的机遇。
与能源安全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息息相关的新能源产业,将是引领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主导产业。
率先在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将有利于一国在新一轮产业革命、能源安全、气候问题谈判和全球规则制定方面占据制高点和主导权。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政策,以促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地热、海洋能、微流体动力能、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重点领域的发展。
新能源产业同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对美国新能源政策及其配套措施进行梳理,并分析可能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及国内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造成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第一部分将简要说明美国新能源政策出台的背景,第二部分将重点介绍美国新能源政策及其配套措施,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其可能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美国新能源政策出台的背景能源消耗过高一直是美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美国能源消耗一直居高不下。
根据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统计,早在1972年,美国能源消耗就已超过120亿吨油当量,约占当年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28%。
尽管此后服务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能源消耗的增速放缓,但由于基数太高,20XX年的能源消耗仍然接近160亿吨油当量(见图1)。
“能源饥渴症”使美国面临着巨大的能源供应压力。
同时,世界能源消耗急剧增加,20XX年全球能源消耗水平接近1972年的两倍,达到了850亿吨油当量,据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50年,全球能源消耗将再增加一倍。
这使得美国的能源安全形势更为严峻,寻找新的能源供应渠道已成为美国21世纪的重大挑战。
与能源相关的另一重大挑战是碳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
根据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和统计,从1850年至20XX年的155年间,全球共排放二氧化碳11222亿吨,发达国家共排放了8065亿吨,占全球总量的72%。
而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能源消耗大国,人均碳排量高居世界首位,达到了吨,这使小布什政府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消极回避国际气候谈判所提出的减排义务。
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合作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美国的这一立场无疑使其失去了道义制高点。
20XX年全球金融危机不仅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也为美国解决能源气候问题、实施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
奥巴马政府认为,“利用太阳、风力和土壤为汽车和工厂提供能源”是一条解决能源和气候问题、实施结构调整的正确道路。
自“阿波罗计划”开始,美国就已开始了太阳能技术的研发,经过多年的技术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技术已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新能源产业雏形已成,这为美国大规模实施新能源政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产业基础。
同时,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新能源政策可以作为经济刺激方案的一部分得以迅速出台,不仅有利于加快美国新能源技术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美国经济的尽快复苏。
为此,美国在金融危机后,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新能源供给和需求的激励措施,欲将新能源产业作为美国经济复苏的引擎,拉动就业并实现美国经济快速复苏,调整能源供给结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以应对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增加新能源供给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技术创新以推动新的产业革命和美国经济转型,从而重构美国国家战略优势,占领后石油时代的经济制高点。
二、金融危机后美国国内新能源产业刺激政策(一)提高联邦财政拨款预算,促进新能源技术研发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在削减用于能源研发的预算拨款,。
但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和水电却一直是美国能源研发投入的重要领域。
20XX年,美国联邦财政对风能的研发预算提高了27%,太阳能提高了87%,生物能提高了118%。
20XX年,地热和水电研发预算的增长幅度都超过了150%。
20XX年,美国再次大幅度提高了对能源研发的预算拨款,包括《20XX年美国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提供的140亿美元在内,直接用于新能源研发的预算拨款达到了190多亿美元。
根据20XX财政年度的预算报告,美国还将继续增加对新能源技术研发的财政预算,其中美国能源部用于新能源研发的费用就达到24亿美元,包括用于太阳能研发的亿美元,生物能源研发的亿美元,电动汽车技术研发的亿美元,用于建筑节能技术研发的亿美元。
(二)提供各项激励措施,促进新能源投资和生产为促进新能源技术的产业化,美国通过税收优惠、加速折旧、直接补贴及融资优惠政策等多种形式鼓励扩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和生产,增加新能源供给。
1、税收抵免税收抵免是联邦政府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主要的经济措施。
联邦政府会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税收抵免的覆盖范围、抵免额度不断予以调整。
(1)投资税收抵免《20XX年美国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允许对符合条件的用于风能、生物质、地热、海洋能和微流体动力能项目等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制造、研发设备的安装、设备重置和产能扩大项目,按照设备费用的30%给予投资税抵免,用于太阳能发电和地热发电的投资可以永久享受10%的抵税优惠。
《20XX年美国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还推出了“有限高级能源制造项目”,该项目计划投入23亿美元,在新能源建造、重新装配或扩建那些用于制造可再生能源产品生产的制造设施时,对的投资提供30%的额外税收抵免。
有资格获得该项目额外投资税收抵免的资产和设备包括设计用于从太阳、风和地热矿床生产能源的资产和设备;用于电动或混合电动车辆的燃料电池、微型涡轮机或能源存储系统;支持断续可再生能源来源传输的电,包括此类能源的存储;设计用于获取和隔离二氧化碳排放物的资产;设计用于精炼或混合可再生燃料或生产节能技术(包括节能照明技术和智能电技术)的资产;符合条件的新型插电式电动车辆,包括电动摩托、发电机和功率控制部件;及设计用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其它高级能源资产。
(2)生产税收抵免新能源生产抵免可以追溯到《1992年能源政策法》和《20XX年能源政策法》,这些法律根据不同的可再生能源类型,对可再生电力生产给予税收抵免。
该政策此后几度调整,奥巴马政府延长了此项税收抵免的优惠时效,并提高了相应的抵免额度,风能、生物质、地热、海洋能和微流体动力能项目自投产之日起10年内,每生产1千瓦时的电量可享受从当年的所得税中免缴美分(1992年美元指数)的优惠待遇,目前税率为美分/千瓦时。
《20XX年美国经济复苏法和再投资法》还规定,生产能力小于6000万加仑的小型燃料乙醇生产商和生产能力小于1500万加仑的小型生物柴油生产商,每生产一加仑生物柴油或燃料乙醇,即可享受美元的税收抵免。
根据替代性汽车税收优惠政策,美国联邦政府还向特定类型节能汽车提供生产税收抵免。
生产的前6万台新能源汽车,可以获得高额税收抵免,其中燃料电池汽车可以获得8000-40000美元不等的税收抵免,混合型汽车和轻便卡车,根据汽车性能的不同,最多可获得3400美元的税收抵免。
从20XX年开始,插入式电动汽车可以获得2500美元的基本税收抵免,对效能超过4千瓦时的汽车电池,还额外提供417美元每千瓦时最高可达5000美元的补充税收抵免。
美国通过税收抵免政策,有效降低了美国新能源的实际税负,美国学者吉尔伯特发现,在现有的税收抵免政策下,美国新能源发电产业的实际税率为负,其中核电建设项目的实际税率为-%、风电为-%、太阳能发电为-%。
2、直接补贴,美国财政部和能源部利用《20XX年美国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的拨款,采取直接付款而非税收减免的形式,对5000个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项目设施进行补贴。
同时,美国联邦政府还通过国会年度拨款给公共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和农村经营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补贴,即每生产1千瓦时的电量补助美分。
《20XX年美国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还授权财政部成立可再生能源基金(Renewable Energy Grants),对20XX年、20XX年投运的或者20XX年、20XX年开始安装且在联邦政府规定的税务减免截止日之前投运的用于风能、生物质、地热、海洋能和微流体动力等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的设备投资给予一定额度的补助,补贴金额通常为符合条件的设施投资的30%。
基金项目由纳税主体申请,不纳入获益者的应税收入。
为鼓励投资新能源汽车燃料补给设施,《20XX年美国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还提高了对新能源汽车燃料补给设施的补贴,即符合条件的设施可享受的补贴金额从成本的30%增加到50%。
此外,同一设施的补贴上限从3万美元增加到5万美元,其中氢燃料补给设施的补贴金额上限甚至达到了20万美元。
除联邦政府补贴外,美国各州也根据本地区新能源发展情况,制定了州政府一级的补贴措施,如加州政府出台奖励政策,对获得新型储能系统资格(AES)的供应商提供每瓦2美元的补助。
3、加速折旧早在《1979年能源税收法》中,美国就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可以根据联邦加速折旧成本回收制度,享受加速折旧优惠。
《20XX年美国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对加速折旧政策进行了调整,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地源热泵、热电联产和小型风电等商业化时机已经成熟的可再生能源技术,都被纳入到加速折旧的范围内。
作为刺激经济复苏的短期措施之一,美国还在20XX和20XX两个年度内对风能、生物质、太阳能、地热、生物燃料、海洋能和微流体动力能以及洁净煤项目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给予50%的额外折旧,可以一次性将相关费用的50%予以折旧,其余部分的折旧按照正常折旧程序操作。
加速折旧政策是美国鼓励新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项优惠政策使美国新能源投资人可以更快地回收投资成本,并减缓了新能源的资金压力。
4、融资优惠政策为扩大新能源融资渠道,美国还允许新能源发行清洁可再生能源债券,对新能源贷款提供政府担保,鼓励风险投资进入新能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