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气的现状与未来概要

合集下载

油气田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方向

油气田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方向

油气田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方向油气田开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内外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油气田开发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

本文将就油气田开发的现状和技术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一、油气田开发的现状1. 油气田储量逐渐枯竭目前,全球油气资源储量有限,部分传统油气田储量逐渐枯竭。

新发现的油气田也面临着储量递减和勘探难度增加的问题。

如何提高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率成为了油气田开发的重要课题。

2. 油气田开发技术面临挑战随着油气田深水化、低产益田、致密油气田等难开发油气藏的运用,油气田开发技术面临了更大的挑战。

传统的地面采油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油气田开发的需求,因此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油气田开发技术。

3. 油气田开发成本逐渐上升随着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加和油气资源的枯竭,油气田开发成本逐渐上升。

特别是在特殊油气藏的开发上,成本更是居高不下。

如何降低油气田开发的成本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油气田开发技术发展方向1. 应用先进的勘探技术为了提高勘探的精准度和勘探成功率,必须应用先进的勘探技术。

地震勘探技术、电磁探测技术、重力勘探技术等在勘探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勘探成功率,有效降低勘探成本。

2. 发展深水开采技术目前,深水海域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已成为全球油气行业的热点。

发展深水开采技术,提高深水开采水深、压力、温度等极端环境下的作业技术,是油气田开发技术的重要趋势。

尤其是在深水海域,深水开采技术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3. 推广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藏开采技术随着传统油气田储量的递减,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常规油气藏开采技术包括水平井、多级压裂技术等,而非常规油气藏开采技术则包括页岩气开采技术、煤层气开采技术等。

这些技术在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将对油气田开发产生重要影响。

4. 加强数字化油田建设数字化油田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油气田的生产管理和运行进行全面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油田。

中国油气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油气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油气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能源需求量也随之不断增长。

油气成为了中国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也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和发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中国油气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I. 行业现状当前,中国油气行业面临以下几个挑战:一是供需不平衡。

中国原油进口量已经超过50%以上,但国内炼油业的过剩产能依然存在,致使国内油品市场供需不平衡。

二是基础设施不足。

国内油气管道交通和输配能力较低,致使部分地区出现油气资源无法有效运输、储存的情况。

三是环保压力加大。

随着中国加强环保宣传和环保治理力度,国内油气企业为了适应政策规定,不得不进行环保技术升级,这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中国油气行业的发展也有值得肯定的成果。

近年来,中国油气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同时,油气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创新,为中国油气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II. 市场趋势未来,中国油气行业面临多重市场趋势。

首先,需求将继续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油气需求将逐步增长,中国未来成为全球最大且最快增长的油气市场之一是必然趋势。

其次,中国油气产量将稳步增长。

中国油气储量丰富,但也存在储量集中度较高和油气品质较差等问题。

未来,国内油气产量将稳步增长,但进一步提升输出能力仍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除此之外,中国油气行业将逐步市场化。

当前,市场化改革已成为中国国家能源政策重要内容之一,未来国内油气市场将逐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并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

最后,中国油气市场将面临挑战,但也存在着机遇。

面对环保和能源升级需求,中国油气企业将不得不通过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方式来适应市场变化。

而对于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油气企业也应密切跟进市场趋势,积极布局以确保未来的竞争优势。

III. 发展建议为了切实推动中国油气行业的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和合作。

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文字表达通顺
一、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工业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发展的需求也持续增长。

据调查,全球石油天然气产量自2024年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

据估计,到2024年,全球石油天然气产量将达到最高水平。

目前,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橡胶钻柱井设备,钻井液,钻井物资和技术服务等。

钻柱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石油天然
气开采和开发项目,以确保开发成功。

钻柱设备的性能更强、更精确,可
有效改善钻井和钻井的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同时,在钻井技术方面,钻井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现代钻井技术可以
有效提高钻井效率,有效节约钻井成本。

钻井液也发展得非常迅速,现在
钻井液可以有效抑制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水和气体的泄漏,提高开采效率,更有效地保护矿井安全的运作。

此外,随着日益衰退的石油天然气储量,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的技术
创新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除了普遍采用传统技术外,
也普遍采用新兴技术,如水平井、水力压裂、气藏优化、非常规油藏开发
技术等,以提高开采效率,提高开采率和开发利润。

油气经济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油气经济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油气经济的现状与未来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油气经济作为最重要的能源供应来源之一,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当前油气经济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揭示其重要性和挑战。

一、全球油气经济现状在全球范围内,油气经济依然是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许多国家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生产和出口,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家是全球主要的石油生产国,而卡塔尔、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则是天然气出口大国。

然而,油气经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国际地缘政治的动荡导致了油气市场价格波动,对生产国和消费国都带来了挑战。

同时,清洁能源的推进以及对气候变化的日益关注,也对油气经济构成了持续的威胁。

二、油气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一)清洁能源转型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全球范围内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尤其是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减排目标,并加大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力度。

在这一趋势下,油气经济将逐渐受到替代能源的冲击。

虽然传统的燃煤发电、汽车工业等领域依然离不开石油和天然气,但可再生能源的出现和技术进步将逐渐改变能源供应格局。

(二)技术创新与开发为了应对清洁能源转型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技术创新和开发成为油气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提高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效率的同时,也需要开发新的提取技术和储存技术。

此外,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也为油气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市场多样化和区域合作为了降低对单一产区和供应国的依赖,油气经济市场正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各国在加大国内油气开发的同时,也在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例如,中国与俄罗斯合作建设的东线天然气管道,帮助中国实现了能源供应的多样化。

另一方面,油气生产国也开始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应对市场波动和价格风险。

三、油气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一)价格波动和不确定性油气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给生产国和消费国带来了挑战。

中国石油天然气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

中国石油天然气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

中国石油天然气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石油天然气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密切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本文将从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的现状入手,探讨未来发展战略。

一、产业现状石油天然气是我国能源的重要来源,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高达61.7%。

据中国石油网数据,2019年,我国原油产量居全球第六位,总产量达1.96亿吨;天然气产量居全球第三位,总产量达187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气进口量达1252亿立方米。

从资源储量情况看,我国石油资源储量大约达到了2.83亿吨,排名世界第14位;天然气储量则达到了5.31万亿立方米,排名世界第三。

但是,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在治理、尤其是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等方面存在一定矛盾。

近年来,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不断加大技术革新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力度,同时推进石油天然气成品油价格传导机制改革,以及进一步提高环境规范,促进石油产品高质量发展。

二、未来发展战略未来,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应该如何发展?首先,应该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在环保和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应该在石油天然气开采、运输、利用等各个环节下功夫,提升合规性和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循环经济,不断优化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结构。

其次,我国需要更加积极地推动能源的多元化。

在国家能源战略下,我国将尽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坚定走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道路。

要积极发展新能源、核能乃至海洋能,在推动非化石能源发展的同时,改善对能源结构的依存度,降低国家能源风险。

相信这也是解决石油天然气产业矛盾的重要措施之一。

再次,我国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战略也应该结合宏观经济和国际政治形势,制定对等的国家能源安全战略。

在未来的发展战略中,更加注重国际化、科技化、专业化,注重能源服务的质量、效率与安全性。

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国家间的合作与共赢,在国际经济和能源竞争中,协同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与国家利益。

中国油气管道发展现状及展望

中国油气管道发展现状及展望

谢谢观看
结论
结论
中国油气管道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油气管道网络之一。虽然当前油 气管道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监管制度的逐步完善,未 来油气管道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要求提高的背景下, 油气管道将更多地向多元化、智能化、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应加强国际合作,引 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解决油气管道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重要性
1、重要性
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清洁能源的发展,油气管道在能源供应中的地位 将愈发重要。未来,油气管道将更多地向多元化、智能化、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2、建设难度与解决方案
2、建设难度与解决方案
油气管道建设面临自然环境恶劣、施工条件复杂等多重挑战。为应对这些挑 战,未来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管道设计和施工水平。同时,强化国际合作,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是解决建设难题的有效途径。
中国油气管道发展现状及展望
01 引言
03 前景展望 05 行业监管
目录
02 发展现状 04 关键技术 06 结论
引言
引言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油气资源的运输和供应至关重要。油气管 道作为能源动脉,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 油气管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油气管道网络。本次演示将概 述中国油气管道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发展现状,并对未来展望进行预测。
2、监管政策
2、监管政策
中国政府制定了多项油气管道行业的监管政策,如《油气输送管道保护法》、 《油气管道安全保护条例》等。这些政策法规明确了各方责任和义务,为油气管 道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3、监管措施
3、监管措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现状及走势预测

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现状及走势预测

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现状及走势预测中国是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其石油天然气工业一直处于发展中。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当前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发展趋势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现状1.产量和储备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但石油产量却是有限的,仅占全球总产量的5%左右。

目前中国原油储备规模较小,对进口依赖度高。

而天然气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但产量一直无法满足需求,依然要大量进口。

2.体系和技术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体系日益完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国内大型石油和天然气企业像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等,在勘探开发、油气生产、管道运输、炼制等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中国也在推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的创新,积极开展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

3.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在不断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

推动清洁能源替代煤炭,大力发展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国家能源政策的重要方向。

加强环境保护,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排放,也是工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1.加强技术革新随着油气资源的开发和消耗,传统的油气资源已逐渐减少,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已成为势在必行。

未来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将进一步加强技术革新,提高勘探开发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能源的开发。

2.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为了应对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挑战,中国将继续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天然气将成为未来中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促进全球合作,扩大能源进口渠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国,未来将继续扩大能源进口渠道,并加强与各国的能源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和多边合作,与各国共同推动全球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油气资源勘探现状与前景展望

中国油气资源勘探现状与前景展望

一、中国油气矿产资源的状况1.油气资源自然状况(1)油气资源总量比较丰富在1993年全国二次油气资源评价基础上,2000年以来,三大油公司先后对各自探区部分盆地重新进行了油气资源评价研究,根据阶段成果的汇总,目前我国石油资源量约为10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47万亿立方米。

通过对不同类型盆地油气勘查,新增储量规律和各种方法的分析,测算出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为150亿~160亿吨,天然气可采资源为10万~14万立方米。

按照国际上(油气富集程度)通常的分类标准,我国在世界103个产油国中,属于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2)油气资源地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大盆地根据石油可采资源量的分析,陆上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松辽、渤海湾、塔里木、准噶尔和鄂尔多斯五大盆地,共有石油可采资源114.4亿吨,占陆上总资源量的87.3%。

海上石油资源分布在渤海为9.2亿吨,占海域的48.7%。

而天然气资源量主要分布在陆上中西部和海域的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东海、莺歌海六大盆地,共有天然气可采资源为8.8万立方米,占中国天然气总资源的62.8%,为今后发现大中型油气指出了勘查的主攻方向。

2.油气资源勘查开采现状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已在25个省、市、自治区和近海海域,开展了油气资源勘查工作,共放置石油天然气探矿权区块1000余个,勘查面积320多万平方千米。

采矿权660多个区块,开采面积近7万平方千米。

在23个含油气盆地中累计发现了580多个油田,探明石油可采储量65亿吨,180多个气田,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2.5万亿方,建成了大庆、胜利等25个油气生产基地。

2003年全国原油产量为1.7亿吨,已连续10年列世界第五位。

天然气年产量341亿立方米,列世界第十八位。

总的看来,我国油气勘查开发程度也不均,石油高于天然气,东部高于西部,陆上高于海上;勘探难度增大,发现大油气田的几率减小;勘查对象的地表地下条件越来越复杂,已开发的主力油气田都已进入了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稳产难度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石油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石油消费量(亿吨)
3.5 3.0 2.5 2.0 1.5 1.0 0.5 0.0
1978
年均递增2.0% 年均增长199万吨
年均递增7.1% 年均增长1354万吨
2005 3.18
1978 0.91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岩性地层油田
中国沉积盆地及油气田分布图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松辽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指出地层岩性油气藏发育的盆地
渤海湾盆地
四川盆地
岩性地层油田主要分布在松辽、鄂尔多斯、渤海湾、准噶尔、四川、塔里 木盆地,有很大的潜力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预探成果图
岩性地层油田
—西峰油田
铁边城油田
靖边油田 安塞油田
西峰油田
1990 1.15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1978-2005年中国石油消费发展趋势
2020年前:
预计GDP仍将以7%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汽车工业和石化工业加快发展;
城镇人口所占比率将大幅度上升;
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的比重增加。
2005年,中国原油年产量为1.81亿吨。预计在2010 年前后,中国原油产量将进入高峰期,年产量达到1.8亿
吨~2亿吨,而且维持到2020年以后比较有把握。
中国石油可持续发展的依据:
(1)近期在新区新领域发现了一批大型油田;
(2)老油田调整挖潜、提高采收率;
(3)动用低品位难采储量;
(4)加强国内石油勘探,向新区进军。
年份
2003 2020
2020年应把中国汽车保有量控制在1亿辆以内。 汽车单车油耗在现有水平上降低20%。
中国、美国与世界人均年消费石油量对比
单位:桶
25.5
1.7
4.3
中国
世界
美国
2020年中国人均石油消费将达到2.3桶。 仍低于目前世界平均水平。
通过各种有效的节油措施,把
2020年的石油消费量控制在4.5亿吨 以内是有可能的。
21.4 3.18 500
中 国 能 源 消 费 结 构 不 断 改 善
石油 19.2%
原煤 74.1%
.
1991年
天然气 3% 石油 20%
其它 8% 原煤 69%
2005年
天然气 9% 原油 21%
其它 12% 原煤 58%
.
2020年
我国能耗显著下降
4.8
1.43
1991
2005
单位:吨标准煤/万元GDP
预计中国石油消费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中国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石油消费强度对比
0.70
单位 GDP石油消费量 (吨油当量 /千美元)
0.60 0.50 0.40 0.30 0.20 0.10 0.00 1970
中国 美国 英国 日本
2001 0.19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中国的节油空间很大。必须把节约用油放在优先 地位,加快建立节油型消费模式,到2020年把中 国石油消费强度从现在水平上降低50%。
谢 谢!
供需有缺口,天然气需要部分从国外进口。
天 然 气 来 源 多 元 化
喀拉斯达板
俄罗斯
西气东输
鄯善 哈密
抓吉 满洲里 依兰
采南 乌鲁木齐 库尔勒 轮南
大庆
哈尔滨 长春
呼和浩特
和田市
塔中4 涩北
敦煌
银川 靖边 西宁 兰州 西安 郑州 榆林 太原
北京 秦皇岛 永清 天津
锦西○
沈阳
陕京线
石家庄
濮阳
淄博 龙口 济南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可采储量:3331亿方
靖边气田 探明可采储量:2201亿方 年产量:42.6亿方 向北京供气的主力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目前剩余可采 储量为9332亿 方。
2010年和202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和产量预测
2010年
2020年
消费量(亿方)
产量(亿方)
1000
800
2000
1200
中国油气的现状与未来
一、中国能源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二、石油需求快速增长,必须尽最大努力把 2020年石油消费量控制在4.5亿吨以内。 三、中国石油资源可持续稳定生产一个相当
长的时期。
四、天然气的快速增长可以逐步改善中国的
能源结构。
五、小结。
一、中国能源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
25 20
中国石油消费状况表
交通运输用油 化工用油 其它 石油 消费量 汽车保有量 用油量 百分比 用油量 百分比 用油量 百分比 (亿吨) (万辆) (亿吨) (%) (亿吨) (%) (亿吨) (%) 2.67 4.5 2421 10260 1.13 2.27 42 51 0.23 0.78 9 17 1.31 1.45 49 32
全国发现和形成六大气区。
鄂尔多斯 气区
塔里木 气区
东海气区 柴达木 气区 四川气区
莺歌海-琼 东南气区
六大气区:已探明的可采储量:2.7万亿立方米 剩余可采储量:2.3万亿立方米
塔里木盆地
克拉2气田 探明可采储量:2130亿方 单井日产量:300万方 年生产能力:100亿方
在塔里木盆地发现了克拉2、迪那2等大型气田。塔里 木有大批可供预探的目标,前途非常光明,目前剩余可采 储量为4857亿方。
五、小

能源供应必须立足于国内,煤炭将长期成为一次能源的 主体,但比重将逐步降低,同时应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 用和安全生产。
节约优先,提高石油利用效率,降低石油的消费强度,
尽力把2020年的石油消费量控制在4.5亿吨以内。 继续加强国内石油勘探,力争在新区新领域取得突破, 积极开拓待发展的领域,保障石油资源持续稳定增长。 加快天然气的发展。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的天然气以满 足中国对天然气不断增长的需求。改善中国的能源结构。
四、天然气的快速增长可以逐步
改善中国的能源结构。
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目前尚处于早期阶段 可采资源探明程度仅为22%
15 14
万亿立方米
10 5 0 估算可采资源量 已探明可采储量 3.1
2005年产量为500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2.7万亿方 (不含溶解气),储采比为54:1 今后一段时期,可采储量还会大幅增长。
LNG管线
三亚 琼东 崖13-1
东南亚、澳大利亚、 中东等地区的液化 天然气
2005年和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结构对比
原油 2.59 13% 天然气 0.66 3% 其它 1.71 8% 原煤 15.64 76%
.
2005年
天然气 1.59 6%
其它 3.6 14% 原煤 17.9 69%
原油 2.86 11%
LG38
探明 控制 预测 三级储量 2.78 轮古 0.39 0.79 1.6 9.2 塔河 3.36 2.69 3.15
地质储量:12亿吨
可采储量:约2亿吨
碳酸盐岩油田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隆起 分布图
英买力隆起
轮南隆起
塔东隆起
巴楚隆起
塔中隆起
(2) 现已投入开发的老油田通过老区调 整挖潜、提高采收率包括水驱采油和三次采 油等技术措施,预计2020年前,还可获得一 批新的可采储量。
标媒(亿吨)
生产量
消费量 20.6
22.2
15 10.5 10 5 0 1991 2005 10.4
自给率93%
自给率100%
1991年和2005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对比图
高速增长的能源生产量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求, 而且支撑了出口商品的能源消耗。
1991年
消费量 原煤(亿吨) 石油(亿吨) 天然气(亿方) 其它(水电、核能等) 合 计 11.06 1.24 150 比例 标煤 消费量 (亿吨) (%) 7.9 1.77 0.2 0.5 10.4 76.1 17.1 2 4.8 100
三、中国石油资源可持续稳定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产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中国石油勘探仍处于中等成熟阶段
估计的可采资源量:150亿吨 已累积探明可采储量:69.6亿吨(截止2005年) 可采资源探明率:46.4% 累积采出量:44.7亿吨 剩余可采储量:24.9亿吨
预计从现在到2020年原油年产量将持续稳定。
浅层背斜
蓬莱19-3
蓬莱19-3: 面积:55km2, 地质储量:6亿吨, 可采储量:约1.2亿吨。
渤海湾陆地也大量存在浅层构造油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油气显示 ★ 油田
碳酸盐岩油田
塔河-轮南油田
轮南潜山奥陶系油气勘探 成果图
2005
2010
202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西部地区
4523 5400 6800
2005
2010
202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近海地区
2799 3600 3700
2005
2010
2020
西部和近海原油产量逐年上升弥补东部产量递减后,继续 保持全国产量的稳定。
在西部盆地边缘普遍发育,勘探程度很低,有极大的油气远景。
山前冲断带油田
如祁连山山前冲断带的青西油田, 预计储量为1亿吨,可采储量约为 3000万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