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戒 郑思肖》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合集下载

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湖南卷)+答案解析

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湖南卷)+答案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A.顺遂.suì吉兆.zhào 歆.慕xīn 琼.楼玉宇qiïngB.捕.获pǔ萌.动mãng 清纯.chún 震古烁.今shuîC.菜畦.qí炫.目xuán 扶掖.yâ耳濡.目染rúD.宫阙.quâ散.漫sǎn 积淀.dìng 宠.辱不惊chǒ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 )A.冀望建档捷足先登宁缺毋烂B.抵御修葺玲珑剔透信马由缰C.壁垒赎职心驰神往视如仇寇D.缄默疏浚得垄望蜀望风响应3.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C)A.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

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

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得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肯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

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B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B.小院地偏人不到C.门巷深深过客稀D.寒气偏归我一家二、文言文阅读(22分。

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自戒郑思肖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

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

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

小升初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阅读题及答案有关小升初语文阅读题及答案本文赞颂了科学家施密特视科学研究为生命,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品质。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有关小升初语文阅读题及答案,欢迎阅读收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有关小升初语文阅读题及答案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译句子。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②先子度其足:③而置之其坐: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文中的之字解释。

①小升初语文阅读题及答案:而置之其坐( ) ②至之市( ) ③而忘操之( ) ④反归取之( ) ⑤何不试之以足(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1.解释加点字①窃入学舍窃:( )②辄默记辄( )③儿痴如此痴( )④恬若不见恬⑤父怒挞之挞( ) ⑥曷不听其所为曷( )2.翻译句子①王冕者,诸暨人( )②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3.王冕能成为画家的原因?(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解释加点字①席而啖菱啖( ) ②欲以去热也去( )2.翻译句字。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 )3.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加点字。

2022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1 Word版含答案

2022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1 Word版含答案

课后对点集训第一组:以、其、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

固贫甚,然独好周人急。

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

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急,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

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

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逾月,始辞去,不取其报。

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疑读书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

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

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

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节选自《文宪集·李疑传》,有删改)1.与“安能以.室庐自随哉”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C.斧斤以.时入山林D.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行答案 B解析文中的“以”作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B项与之相同。

A项,介词,表示方式、凭借或手段,可译为“用”“拿”“凭借”“依靠”“依据”等。

C项,介词,可译为“依照”“依据”。

D 项,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缘由,可译为“因”“由于”。

2.与“传其事以.劝焉”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B.作《师说》以.贻之C.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答案 B解析文中的“以”为连词,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来”“用来”“以便”,B项与之相同。

A 项,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C项,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D项,连词,表并列或递进关系。

3.与“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B.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其.好游者不能穷也D.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答案 A解析文中的“其”为代词,第三人称,可译为“他(们)”“他(们)的”,A项与之相同。

高考真题文言文翻译

高考真题文言文翻译

请翻译下列划线句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方法点拨】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

二、节选自《宋史郭浩传》(全国大纲卷10(5分)(设置守备)。

44三、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山东卷10分)5(4分)(56、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

臣蒙陛下、贵人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

(4分)(6。

7、明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

会疾廖,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

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分)(7)要求)。

四、节选自《元史•彻里》(江西卷12分)8、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

彻里曰:(4分)8?(关键词:所以、安、鬻)9、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4分)9(关键词:毁诋、左右、批其颊。

)10、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

有降者,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曰:的确:“古人秉烛夜游,~有以也”2.一年的收成,年景:~凶(年成歉收)。

歉~(收成不好的年份)。

】由官吏污暴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

” (4分)10(关键词:岂、良、所致。

)五、节选自《清史稿•陶澍传》(广东卷10分)11、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

歉~(收成不好的年份)。

分)【注】②社仓法:用义积谷备荒的方法。

(11“社仓法”12(3分)(12来劝励(好的)风气习俗。

13(3分) 【注】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

(13。

六、节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湖北卷9分)14、王湛字处冲,太原人。

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

湖南卷文言文阅读之翻译

湖南卷文言文阅读之翻译

无锡自顾端文、高忠宪两先生讲道东林,远绍绝学,流 风未远,严子生于其乡,诵艺术,沐馀教,被服儒者,邃 于经学。平日重名节,慎行藏,视世之名位利禄,若将浼 ①焉。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 者。韩子尝言:“人笑之,则心以为喜。”夫人之笑韩子 者,特以其言辞为流俗所笑,犹杰然为一代儒宗;若立言 之旨为流俗所笑,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虽然,使韩子而 居今之世,其立言之旨,当亦如严子之迂,必不至有上宰 相之书、城南之诗,取讥于大儒矣。严子之文,余所见止 数十篇,论理论事,明快严峭,恂恂儒者而笔能杀人,言 辞之工如此!然吾以为文辞之工,今世文人之不免于俗者, 亦或能之;其所以矫然拔俗,乃在立言之旨,世所共笑为 迂者也。夫世共笑为迂,余独不以为迂,而欣赏叹诧,则 余亦迂甚矣哉! (选自《归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注]①浼(méi):玷污。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10分)
(1)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3分)
(2)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 妄谋乎!(4分)
(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3分)
【2011】文言文阅读(翻译题10分)
严祺先文集序 归庄 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其诗亦怪怪奇奇,独 辟门户,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曰《上宰相书》、 《读书城南诗》是也,岂非以其汲汲于求于求知 干进,志在利禄乎?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 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今天下多文人矣,身在 草莽,而通姓名于大人先生,且朝作一文,暮镌 于梓,往往成巨帙,干谒贵人及结纳知名之士, 则挟以为贽,如此,文虽佳,俗矣,吾读严子祺 先生之文,深叹其矫然拔俗也。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自戒答案详细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自戒答案详细解析

文言文答案详细解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自戒郑思肖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

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

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

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

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

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 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

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

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敢一毫越理犯分.分:本分B.谲.佞残妒,塞于胸间谲:诡诈C.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劫:劫持D.期.为君子之归期:希望【答案】选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劫”在古文中一般有三种解释:①劫掠,强夺;《荆轲刺秦王》中有“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②威逼,胁迫;《六国论》中有“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③佛教用语,意为极长的一个时期。

佛教认为在每一“劫”之后,世界俱毁,然后重新开始。

成语中有“万劫不复”。

此处根据语境用代入法即可推出,这里应该是“威逼,胁迫”之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遗善为.闾里传为.仲卿母所遣B其惧人之.拒我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C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D终身其.行斯言乎其.自视也,亦若此也【答案】选D。

高考真题文言文翻译(2021年整理)

高考真题文言文翻译(2021年整理)

(完整word)高考真题文言文翻译(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高考真题文言文翻译(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高考真题文言文翻译(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请翻译下列划线句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方法点拨】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二、节选自《宋史郭浩传》(全国大纲卷10.3(朝廷)选派将.4、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诸路.以直达。

(54,三、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山东卷10分)5、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4分)(56、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

臣蒙陛下、贵人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

(4分)(6)。

7、明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

会疾廖,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

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分)(7)了他(的要求)。

四、节选自《元史•彻里》(江西卷12分)8、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

彻里曰:.还朝以闻,帝嘉纳焉。

(4分)8(关键词:所以、安、鬻)9(4分)9(关键词:毁诋、左右、批其颊.)10、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有降者,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曰:,的确:“古人秉烛夜游,~有以也"2.一年的收成,年景:~凶(年成歉收)。

《自戒 郑思肖》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自戒   郑思肖》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自戒郑思肖》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自戒郑思肖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

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

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余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

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

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

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

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

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敢一毫越理犯分分:本分B.谲佞残妒,塞于胸间谲:诡诈C.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劫:劫持D.期为君子之归期:希望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遗善为闾里传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其惧人之拒我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C.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D.终身其行斯言乎其自视也,亦若此矣16.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行之人”忠孝仁义,修身正己,为人称道,无论其贫贱富贵,都可结交亲近。

B.作者为人行事紧随父亲足迹,唯恐有所背离,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景仰和敬畏之心。

C.在写法上,文章将“有行之人”和“无人之人”进行对比,意在为“自戒”张本。

D.《自戒》的主旨在于告诫自己并劝谏他人努力加强道德修养,以达到君子的境界。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戒郑思肖》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自戒郑思肖
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

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

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余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

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

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

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

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

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敢一毫越理犯分分:本分 B.谲佞残妒,塞于胸间谲:诡诈
C.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劫:劫持 D.期为君子之归期:希望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遗善为闾里传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其惧人之拒我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D.终身其行斯言乎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16.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行之人”忠孝仁义,修身正己,为人称道,无论其贫贱富贵,都可结交亲近。

B.作者为人行事紧随父亲足迹,唯恐有所背离,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景仰和敬畏之心。

C.在写法上,文章将“有行之人”和“无人之人”进行对比,意在为“自戒”张本。

D.《自戒》的主旨在于告诫自己并劝谏他人努力加强道德修养,以达到君子的境界。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4. 【答案】C
【解析】“劫”在此解释为劫持,显然是错误的,运用代入法即可选出来,这里应该是“抢夺、强取”,如《荆轲刺秦王》“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

15.【答案】D
【解析】A项两个“为”均表被动,B项两个“之”均为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C项两个“以”均作介词,解释为“用、拿”,D项第一个“其”表反问的语气词,第二个“其”代词,可译为“它们”。

16.【答案】D
【解析】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篇“自戒”的文章,故不存在“劝谏他人”。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答案】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

【解析】得分点“行”“森然”,“法度”名词作动词,符合法度。

(2) 【答案】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呢!
【解析】得分点“足”“无故”(古今异义)“与”“妄”。

(3) 【答案】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
【解析】得分点是“若”“交”“损”“益”,一否定判断一肯定判断句。

参考译文:
有行,即使至贫至贱,处于社会最底层,仍是亲近之人;无行,至富至贵,不值得亲近。

为什么呢?有行之人,寂然不动时,武道为纲,文理为纪,内敛于制度文件中,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篡改一个字,谓之“纲纪森然”;君子儒,一旦行动起来,动皆法度,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恣其所行,且不敢一毫越理犯分)。

这种君子,超越世俗的贫富观,无功不受禄是这类人的操守,君子儒,怎么会妄谋国家大事!君子儒,以“忠孝仁义”为本,有利于国家,爱惜其家族在故乡的好名声,这类人做事严密,能为国家培根固本,不遗后患。

无行之人,心胸间充满诡异、献媚、凶残、嫉贤妒能之戾气;一心一意想的是,巧言令色犯奸坐科之事,贪婪的口水都流到嘴外了,诡异、献媚、凶残、嫉贤妒能之心,犹如炽烈的火焰,经久不息。

如果这种人得势,国本都会被其劫空。

这种人,为争权夺利,有勇有谋;这种人在位,即使被铲除,其政治影响,难以收回,不慎用了这样的小人儒,必有余殃于社稷。

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以其美名在故乡广为流传为荣;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以“遗臭为后世笑”为荣。

简单判断: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

得有行匹夫而交之,不仅无损朝廷名声,实在有利于向世人昭示朝廷之英明。

我担心的是,这样的人,或许不臣、不仕、不奉诏,怎么让这些德智俱佳的君子,能为我朝所用?与其怕别人拒我,不如找出德智君子为什么拒绝我的根本所在,明白这个理,就可以找到具体措施了。

随所有人都执怀疑之心,德之弃也,这样的执政思想,跟小人没有区别;能自检有否有失德的言行,则不失君子风范。

我要终身信守孔子儒行中的这些精要之处!年轻时,我不太明白这些道理。

是我父亲的高风亮节,感染了我,我经常警醒自己,唯恐违背父母的教诲给父母脸上抹黑。

但愿我能以此立志,学圣人之道,成为一个真君子,书以自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