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中国的饮食文化作文900字
写中国传统美食的作文5则

写中国传统美食的作文5则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写中国传统美食的作文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传统美食文化范文一》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饮食文化不断发展丰富多彩,各地的特色小吃多种多样,还有融合了各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传统。
现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绿色饮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形成道路:1.最早的是有巢氏(旧石器时代):贡献:A造巢B积鸟兽之肉聚草木之实,但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
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2.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脱离了动物,主要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②煲:用泥裹后烧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
4.神农氏:5.黄帝: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广泛使用在秦汉时期,当时是釜,高脚灶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6.周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在不同。
7.汉: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
8.唐宋:饮食文化的高峰,过分讲究。
如素蒸声音部、罔川图小样,最代表唐代的是烧尾宴。
9.明清:饮食文化的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满汉全席最能代表清代饮食高峰。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1、具有悠久的历史性自山西猿人和云南猿人用火进行熟食开始,中国已有170-180万年的熟食历史。
如从确切有用火熟食的北京猿人算起,也有50-60万年的历史。
从火在下水在上的“烹饪”算起,中国至少也有1万年的历史,这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绝无仅有的。
中国的饮食文化5篇【优秀范文】

《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总结(一):中国饮食文化简介中国人对于饮食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对饮食的要求渐渐演转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快。
中国百姓对于饮食并不注重它的速度,而是更注重它的色、香、味,这是中国人对饮食的基本要求。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表面上只讲究吃饱,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实则不然,更多好处上中国人借助饮食表达出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
中国的吃文化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
吃是饮食的一部分,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对于吃不单单是要求饱,在中国的吃文化中它还包含了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对世间万物的认识,其中蕴涵了众多的人生哲理。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
这句话就道出了吃对人类的重要性。
从人类使用火开始,人类就在不停的钻研吃。
有了吃,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始进入熟食的阶段,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礼貌的发展,吃已经超越了它的字面好处,逐渐成长为人类历史和人类礼貌中的又一颗灿烂明珠,并且有着其独特的地位。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中渐渐的融入了众多的新元素,比如在讲究色、香、味的同时,也讲究营养的均衡,视觉的享受,这是饮食文化的进步。
中国的饮食文化伴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增多与加深,又酝酿出了新的特色。
中国的饮食文化与世界文化有一个支点,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而这恰恰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的饮食文化能够概括为四个字:精、美、情、礼。
这四个字包含了中国人在饮食过程中讲究的饮食品质、审美情趣、情感活动以及社会功能等独特的文化底蕴,这也是饮食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联系之所在。
中国的饮食文化总结(二):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中国是悠久饮食文化境地。
饮食文化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风味多样。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构成了许多风味。
我国一向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饮食文化鉴赏作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饮食文化鉴赏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华优秀的饮食文化,因为吃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所以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是很有意义的。
首先,我们中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可见吃东西在我们国人心目中是多么重要!我们有句古话"食飨示馔,礼仪之邦行乎哉?"就是说一个国家有没有良好的礼仪传统,可以从这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中窥见一斑。
所以中华饮食文化不但丰富多彩,而且更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中国是一个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极其丰富、多元的国家,所以我们的饮食文化种类繁多,地域差异很大。
比如北方菜肴比较清淡,南方则偏重油炸和作料;东部沿海地区海鲜品种繁多;而内陆地区则以肉类为主等等。
即便是在同一个菜系中,不同地方的做法也有差异,像川菜就分成几大支系。
但无论菜系有何不同,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均衡营养、清鲜可口。
中国人看重吃的礼仪,所以我们的餐桌文化也很有特色。
中国人非常讲究摆盘,不同菜肴摆盘形式各有讲究,使菜品赏心悦目。
还有一些摆盘玩趣味的艺术,比如遇到大年三十夜,有的家庭就会在饺子馅中放一颗硬币,吃到硬币的人就被认为是最幸运的。
用餐时,中国人很讲究"先薄后厚、先冷后热、先小后大"的顺序,体现了中庸之道的思想。
中国的节日文化和饮食文化也密切相关。
在春节,全家人必须团团圆圆地吃上一顿年夜饭;在中秋节,大家还要赏月品尝月饼和各种时令美食;在端午节则一定要吃粽子......每逢佳节,家家户户都有各自的习俗和应景食品。
总之,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智慧结晶。
我们每个人应该好好了解和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它代代相传、永映华夏!篇2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中国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的见解。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从远古时期起,我们祖先就开始了对饮食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饮食文化作文

中国饮食文化作文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而中国的饮食文化更是其中的一大亮点。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更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早在商周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开始有了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在古代,饮食文化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体现。
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非常注重养生和调养,提倡“饮食有节,不过饥饱”,强调饮食的平衡和调理,形成了独特的饮食理念。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食物的烹饪方法和食材的搭配都非常讲究,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结合,追求“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之一就是“八大菜系”,即川菜、粤菜、湘菜、鲁菜、浙菜、苏菜、闽菜和徽菜。
每个菜系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特色,反映了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习惯。
比如川菜以其麻辣鲜香而闻名,粤菜则注重原汁原味和清淡鲜美,湘菜则以其酸辣清香而著称。
这些不同的菜系代表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展现了中国人民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中国饮食文化还体现在中国的餐桌礼仪和饮食习惯上。
中国人讲究餐桌礼仪,注重“宴客如宾”,尊重客人和长辈,讲究吃饭的仪态和礼貌。
在中国餐桌上,人们通常会使用筷子来进食,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使用筷子不仅考验了人们的技巧和耐心,更体现了中国人对饮食的认真和尊重。
此外,中国餐桌上的“共食”文化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人们习惯于一家人或朋友围坐在一起,共享美食,增进感情。
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中国人民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中国人民对美食的热爱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古代的诗词中就有许多关于美食的描写,比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粒粒皆辛苦,口口皆辛香”等等。
中国人民对美食的追求也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国的美食文化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华美食作文

中华美食作文中华美食作文范文(精选7篇)中华美食作文1本次美食节,在展示国内各地菜系的同时,更是重点体现了以鲁菜和中国北方餐饮文化、产品为主的风格,其主题贯穿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基于此,引发了笔者对中华美食在传承和发展中的点滴追溯及退想。
我们知道,美食,连着人类的味蕾,连着人类的趣味,连着人类的精神,还连着人类的文化。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日三餐,可以说每个人心中所思所想的就是一顿精致的美食,一分既满足食欲又回味无穷的情致。
世界上没有那个民族不钟情干饮食,也就是说,没有人能抵御美食的诱惑,也没有人能轻易改变自小养成的饮食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舌蕾”是人类身上最开明和最讲原则的器官。
由此想象,人们花在饮食上的心思如果可以量化,那一定是个叹为观止的数字。
时下,“时尚”一词颇为时尚,人类的生活起居和思想精神都可以被某种时尚引领而去,可唯独餐桌上的“民族精神”依然在发展延续,始终保持着一贯坚守的民族饮食文化,而且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历经不衰,仍在发扬光大。
追溯中华民族的饮食历史,发展传承至今,中国人在传统饮食习俗上,依然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
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
肉少,并不是国人不爱吃肉,这一习俗的养成主要原因是祖先以农业生产为主,生活饮食也是种瓜食瓜,种夏食豆。
但在不同阶层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也不尽相同,因此古时人们将当权者称为“肉食者”。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
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
烹调就是一种将各种食物的味道中庸调和的技术,中国人烹调技术的精致闻名于世。
据古书记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就能将一个瓜变出10多种式样,口味各异:另外我国豆制品的种类和口味繁多。
也体现出中华民族在饮食方面的天赋和想象力。
在饮食习惯上,中国人喜欢聚食制。
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中可见,聚食是有悠久历史的,而且一直延续至今。
通过许多文物考证,我国古代的炊间和餐厅也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在火上做饭,就餐者围火聚食。
关于饮食文化的作文

关于饮食文化的作文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标志,它反映了该地区的历史、地理、气候、宗教、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被誉为世界上最具特色和魅力的饮食文化之一。
中国的饮食文化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古代的饮食文化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了烹饪技艺、饮食习惯、饮食禁忌等方方面面。
中国的饮食文化以“养生”为核心,讲究“色、香、味、形、器”五个方面,追求“色香味形俱佳”的完美状态。
中国人认为饮食与健康息息相关,所以在饮食方面非常讲究,讲究“荤素搭配、饮食均衡”,提倡“饮食清淡、饮食有节”,以此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因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色。
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南方人则以米饭为主。
川菜、粤菜、鲁菜、湘菜等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也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
此外,中国的饮食文化还受到了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宗教饮食文化,如素食文化等。
中国的饮食文化还体现在餐桌礼仪上。
中国人注重餐桌礼仪,讲究“宾主尊卑有序、餐桌文明有度”,并且注重“餐桌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在家庭聚餐、宴会、节日等场合,餐桌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文明素养,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人们,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在世界各地得到了传播和发扬。
中国的“中餐”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总之,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丰富多彩,而且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大背景下,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将继续发扬光大,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更大的贡献。
饮食文化作文(通用8篇)

饮食文化作文(通用8篇)饮食文化作文1今天,妈妈蒸了我最爱吃的大闸蟹。
上桌时,这只大闸蟹背壳金黄,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我正迫不及待地要抓起一只时,爸爸制止了我,并神秘兮兮地拿出一个盒子,上写三个大字——蟹八件。
爸爸告诉我,蟹八件是由“狼牙锤”、“青龙勺"、“日月镊”、“风驰剪”、“青铜镦”、“乾坤斧”、“梨花针”、柳叶刀”共八件物品组成的,它们小巧精致,分工明确。
首先,我们要用“风驰剪”把蟹腿、蟹钳剪去,然后就可以拿出“日月镊”把里面的肉完整地取出来,这一步让我惊叹不已,要知道我以前可是把它们弃之不理的呢!接着,就要开始“解剖”了。
我们先把蟹放在“青铜镦”上,用“狼牙锤”锤锤蟹壳周围,然后拿出“乾坤斧”在蟹壳未端一撬,蟹壳就被打开了。
看着色彩鲜艳的蟹黄,我的口水直往外涌,深深吸上一口,顿时唇齿留香,真不愧凤髓龙肝之美称啊。
由于胃和心是不能吃的,我们便可以用“柳叶刀”与“梨花针”分别将其取出,真是既方便又快捷。
最后一步,当然是开启饕餮大餐了。
拿起“青龙勺”,把蟹黄、蟹膏和蟹肉统统挖出来,置于盘中,取一小块放入嘴中细品。
微咸的蟹黄、软糯的蟹膏、鲜嫩的蟹肉更是让我这个吃货沉浸于其中。
爸爸还告诉我,国人食蟹的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代,已有两千八百年的吃蟹历史,而且食蟹是一件大有讲究的雅事。
早在明代,能工巧匠就创造出一整套的精巧食蟹工具。
我再细看这“蟹八件”,它小巧玲珑、熠熠生辉,不仅美观精致、实用方便,更是集结了中华人民的智慧,实在是妙不可言啊!饮食文化作文2日本料理,独特风味的形成同其岛国的地理环境及东方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
日本人的饮食生活,素有主食与副食之分。
主食以米饭、面条为主;副食多为新鲜鱼虾等海产,常配以日本酒。
日本菜的特点是季节性强,味道鲜美,保持原味,清淡不腻,很多菜都是生吃。
更尤为突出的特点是加工精细,量少质高,讲究色彩的搭配和摆放的艺术化。
精美的餐具使人在用餐时,不光满足了饮食要求,还仿佛同时又欣赏了一件件艺术品,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饮食文化的主题作文(精选34篇)

饮食文化的主题作文(精选34篇)饮食文化的主题作文篇1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一谈到中国饮食文化,许多人会对中国食谱以及中国菜的色、香、味、形赞不绝口,对中国菜“口水流下三千尺”呀!但是如果要从比较的角度来探讨饮食文化,可以操作的办法是把握住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我认为,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讨论中国饮食文化时,从中国饮食的各个方面来全面性地综合研究。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
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可见中国菜的影响有多么的大!那么,中国文人又是怎样爱美食的呢?文人爱美食,自古而然。
早在两千年前,孔老夫子就提出食物精细之要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清朝,尝过钟鼎玉食的曹雪芹,在不朽之作《红楼梦》中就展现出他美食家的风采。
《随园菜单》中,袁枚不仅介绍了清代流行的300余种南北佳肴、饭点和名酒,更是提出了厨事原则、饮食原则,抒美食佳肴提升到饮食文化的高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饮食文化——年糕
有那么一句俗话:“民,以食为天。
”食,在百姓的心中可以说是大若天地。
中国上下五千年沉淀了中华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也造就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年糕,是我国汉族的传统食物之一,也是农历年时的应时食品。
在春节,我国许多地区都会吃年糕,我的老家自然也不例外。
年糕,与“年高”谐音,有“年年高的寓意,象征着收入、职位或小孩子的知识和身一年都比一年高。
虽说只是寓意,没有多大的真实性,但象征了老百姓们朴实、简单的美好祝愿。
听爷爷说,这年糕的由来,得从一个传说讲起。
在远古时候,有一种怪兽称为“年”。
“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饿了就捕捉其他兽类充饥。
可到了严冬季节,兽类大多都躲起来过冬了。
“年”饿得不得已时,便只好下山,攫夺人充当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
后来有个聪明的部落称“高氏族”,每到严冬,预计怪兽快要下山觅食时,事先用粮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条条,揿成一块块地放在门外,人们躲在家里。
“年”来到后找不到人吃,饥不择食,便用人们制作的粮食条块充腹,吃饱后再回到山上去。
人们看怪兽走了,都纷纷走出家门相互祝贺,庆幸躲过了“年”的一关,平平安安,又能春耕作准备了。
这样年复一年,这种避兽害的方法传了下来。
因为粮食条块是高氏所制,人们为了纪念和感恩“高氏族”的首领,便把“年”与“高”字和在一起,取其谐音为“年糕”。
年糕,在我的老家是过年的必备品。
拜神时,总要取一小块年糕
放在贡台上,以祈求神灵保佑我们在新的一年能顺顺利利,万事如意。
拜完后,便可以拿年糕来吃了!这对于我来说莫过于最好的事了。
煎、炒、炸、蒸、煮,一块普通的年糕在奶奶的巧手下,运用不同的烹饪手法做成了一道道各具风味、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灿黄灿黄的,别提有多诱人了!
吃的时候,大家都围成一桌,一边吃一边聊着生活的趣事与近况,你一筷,我一筷,你一言,他一语,好不热闹!其实,我想,在那一刻,重要的已不是年糕本身了,而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欢乐与亲情。
看着老人们欣慰的笑脸,皱纹里满满的都是甜蜜,我的心中也仿佛有一股暖流淌过。
是啊,传统美食、风俗习惯什么的,为的不就是这一刻三代同堂的欢乐吗?
如今,在这个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了工业流水线上的今天,中国人,这个全世界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群体,却仍然在大年夜聚集在一起,一遍又一遍地讲诉着彼此的故事,带着美好的寓意和企盼,走向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