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资源开发利用
风景资源开发的几种模式

作业二试论述风景资源开发的几种模式。
答:一、观光型1.山岳风景观光:攀险峰,观奇石,探幽谷,游奥洞,是山岳风景观光的主要发展模式。
山岳风景观光旅游开发,要注重险峰、奇石、幽谷、奥洞等各风景点的区位,尽可能将各景点巧妙地串联起来,让人们在攀、观、探、游中,领略大自然的风采,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水域观光:以水资源为主,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分为海滨观光、湖泊观光、瀑布观光三类。
3.历史文化遗产观光:将古代的风景资源加以开发,并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开发模式。
历史文化遗产文化特质主要表现在其历史性、文化性、环境性。
二、度假型度假型旅游是人们在一个风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以度假、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形式,度假型旅游开发首先要具备下列三个条件:1)景色秀丽。
这是休闲、度假旅游的基本条件。
2)气候宜人,空气清新。
3)交通方便,通讯便捷。
1.度假饭店:度假饭店既向游客提供食、宿条件,同时还是构成环境美的重要因素。
其布局要因地制宜,注意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与水土流失。
利用建筑补充点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衬托建筑,使建筑增添质感与美感。
2.海滨浴场:世界上对开发海滨浴场所需要的自然资源条件,还没有统一的规范;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是海滨地区,都具备建立浴场的条件。
建立海滨浴场的自然条件,首先要海水清澈,无污染;其次要求为沙质海滩,脚感舒适;其三海底坡度要缓,一般坡段在1/10——1/60之间;其四海水波浪要小,通常波浪高度小于0.7米;其五沙滩应有一定的游客容纳量。
另外还要考虑海水温度、海流速度、海风强度等因素。
3.温泉度假:温泉喷流而出,给人以清新的美感。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温泉,多建成公园、温泉旅馆、休养院、理疗中心,开展休憩、保健旅游,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胜地。
三、游憩型1.城市公园:公园是城市中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是城市居民游憩、社交、锻炼身体、文化娱乐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因此,公园在功能上通常划分为安静休闲、文化娱乐、科普教育、儿童游乐、水上活动等游憩区域,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爱好的游客游憩活动的需求。
风景旅游地环境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

风景旅游地环境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风景旅游地是指因其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而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地区。
环境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是对这些地区进行综合评估,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它们的资源。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风景旅游地环境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自然景观的评价与保护自然景观是风景旅游地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在评价这种资源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清新度、自然度、景观多样性、地形和水源的生态可持续性等。
而在开发利用自然景观时,重要的是要避免对其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如限制开发区域、加强环保法规、控制游客数量等,以确保景观长期保持原始和美丽。
二、文化景观的评价与保护文化景观是指因其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地区。
评价这种资源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传统特征的完整性、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环境卫生等。
而在开发利用文化景观时,需要避免对其进行过度商业化和破坏。
因此,需要重视文化资源的保护,建立保护机制,并配备有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维护。
三、旅游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旅游设施是指游客在旅行中所需的各种基础设施,如餐厅、卫生间、景区设施等。
规划和建设旅游设施时,需要考虑很多问题,例如游客数量、设施类型、安全、交通状况、环境影响等。
建设方案应针对不同的人群和环境选择不同的设施类型,并充分考虑旅游景区的特殊环境和文化背景。
四、营销策略的制定与推广营销策略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制定营销策略时,需要明确游客群体的特点、需求和消费能力,了解其他旅游地的竞争情况,并进行适当的市场分析和定位。
在推广旅游地时,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并建立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风景旅游地的环境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评价时需要考虑自然和文化景观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规划和建设旅游设施时需要考虑游客群体的需求和环境要求,制定营销策略时需要进行适当的市场分析和定位。
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一、引言风景名胜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它是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然而,在人口持续增长、经济腾飞和工业化进程的背景下,风景名胜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
因此,保护和利用风景名胜资源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问题。
二、风景名胜资源的概念风景名胜资源是指由地质、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要素和人类历史建筑文化等人文要素在一定地理空间中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它包括了大自然风光、人文古迹和民间文化艺术等各种资源。
风景名胜资源一方面反映出大自然和人类文化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也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撑。
三、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1.加强立法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需要依靠法律的支撑和规范。
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加强了对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
同时,还需要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
2.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是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关键。
有必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并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另外,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景区道路的合理规划设计等,保护和修复风景名胜资源。
3.加强生态环保意识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是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前提。
要切实加强对公众的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产生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的惩罚和监管,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四、风景名胜资源的利用1.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风景名胜资源可以通过旅游业的开发利用,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
我国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的持续发展也为风景名胜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通过推广旅游和文化旅游,提高风景名胜资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实现文化价值最大化风景名胜资源同时也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这一价值可以通过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实现价值最大化。
南湾湖风景区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

南湾湖风景区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陈永亮(信阳市南湾水库管理局,河南信阳464031)摘 要:南湾湖风景区景色怡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应在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发人文景观,打造绿色旅游品牌。
关键词:南湾湖风景区;绿色旅游;生态游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916(2006)0420060202The tour is m resourse of Nanwan -lake scen ic spot and its explo ita tionCHE N Yong 2liang(Nanwan Reservoir Conservancy,Xinyang 464031,China )Abstract:The scenic of Nan wan 2Lake scenic s pot is very beautiful and contains rich natural recourses and hu manisticattrati ons .The devel opment potential is huge.To devel op Nan wan 2Lake scenic s pot should be based on p r otecting atural recourses and ecol ogical 2circu m stance ,enriching the culture and man made attrati ons and keep ing its green t ouris m brand.Key words:Nanwan 2Lake scenic s pot;green t ouris m;ecol ogical t ouris m1 旅游资源与环境1.1 自然环境南湾湖风景区位于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距信阳城区仅7公里。
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创新方法

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创新方法旅游业一直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为了在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旅游业界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创新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创新方法,以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1.地方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地方文化是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可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景点和自然风景上,而地方文化的传承与挖掘往往被忽视。
为了创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地方文化的传承与挖掘应成为重要任务。
这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开设地方文化展览、推广地方美食等形式来实现。
通过这样的举措,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
2.旅游产品的个性化定制传统的旅游产品往往是固定的旅游线路和景点参观,缺乏个性化的服务。
为了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旅游业需要创新旅游产品的设计与推广。
个性化定制旅游产品可根据游客的喜好和需求量身定制旅游行程,提供独特的体验。
例如,根据游客的兴趣爱好,可以设计特色主题旅游线路,如美食之旅、文化交流之旅等。
这些创新的旅游产品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并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3.技术的应用与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旅游业也不例外。
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率,改善游客体验。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游客提供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是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趋势,需要旅游业与科技领域紧密合作,共同探索出更多创新的方法。
4.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与文化遗产。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旅游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各地旅游部门也纷纷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创新的方法应该注重环境保护与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动旅游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黄果树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黄果树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探讨林莲花黄果树风景区是以大瀑布和瀑布群闻名海内外的风景名胜区。
它位于贵州省西部,距离省会贵阳约150km,而且黄果树风景区与贵阳之间有高等级公路直达,全长137 km。
黄果树风景区距贵州西部旅游中心安顺也只有45 km。
交通十分便利。
黄果树风景区包括黄果树瀑布风景区,龙宫风景区,天星风景区,石头寨等。
其中黄果树大瀑布及龙宫都是全国重点的风景名胜区,且成为国家接待国内外重要来宾的景区。
一、黄果树风景区旅游资源概况黄果树风景区有由姿态各异的十几个地面和地下瀑布组成的黄果树瀑布景区,风光绮丽的天星景区,蜡染之乡——石头寨和被称为贵州省最大的地下溶岩溶洞湖——龙宫,旅游资源可谓异常丰富。
因篇幅的原因,下面就重点介绍黄果树瀑布风景区和龙宫。
㈠黄果树瀑布风景区黄果树瀑布风景区主要包括了黄果树瀑布、水帘洞、陡坡塘瀑布和螺丝滩瀑布等。
其中又以黄果树瀑布和水帘洞最为有名。
黄果树瀑布是亚洲最大的瀑布,高68m,宽84 m,如果连同顶端天潭上落差5 m,瀑脚冲蚀瀑17 m,总高近90 m。
据说,每当河水上涨时,瀑布溅珠能飞洒到100 m多高的黄果树街上,甚至两三里外都能听见瀑布雷鸣般的响声,尤为壮观;而在河水小时,瀑布分三五条铺展在整个岩壁上,就像仙女披散秀发,不乏妩媚娟秀。
为了方便游客从多角度观看黄果树瀑布,景区内还建有多个眺望台。
在黄果树瀑布背后有一条长约134m的水帘洞奇妙地拦腰横穿而过。
它由六个洞窗、三股洞泉、六个通道和几个洞厅所组成,置身其间,万顷瀑布从尖顶飞落,水珠蒙蒙,眼前有道道彩虹,别有情趣。
水帘洞的第一洞窗是六个洞窗中最大的一个,有10多米宽,位置在第一、二支瀑布间,水大时两支瀑布就连成水帘,将洞窗全部封住,水小时则次第拉开,从几米、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
就像真的窗帘一样,可以合拢,也可以向两边分开。
第一洞窗到第二洞窗间,是六、七米长的一段岩洞。
这个岩洞很小,但它上有石钟乳悬于顶,下有石笋立于地,数量不多但情趣十足,石笋旁边还有常年不断的泉水溢出。
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

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日益关注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和管理,许多风景名胜区面临着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势在必行。
一、背景与意义风景名胜区是指以其自然风景、人文景观等为主要特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的地区。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利用,不仅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关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保护风景名胜区,可以保持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生物多样性,为游客提供美丽的旅游资源;同时,合理利用风景名胜区,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制定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具有重要的背景和意义。
二、保护风景名胜区的原则保护风景名胜区的首要原则是生态优先。
保护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是保护其自然生态系统,确保其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制定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时,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需求,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的情况发生。
其次,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保护风景名胜区不仅要保持其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还要充分利用其旅游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
因此,在制定规划方案时,要充分考虑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潜力,合理规划旅游设施和服务,提升游客体验和满意度。
三、保护风景名胜区的措施1. 加强保护意识和教育。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风景名胜区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加强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境教育,引导他们遵守相关规定,爱护自然环境。
2. 完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监管和管理。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保护风景名胜区。
3. 控制开发规模。
在保护风景名胜区的同时,要控制开发规模,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
合理规划旅游设施和服务,确保游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南湾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第 l 卷 第 3期 6
2o 0 6年
信 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u a fXiy n rc l rlC l g o r l n a gAgiut a ol e n o u e
V 11 . o . 6 No 3 Sp20 e .0 6
敏性 。据测 定 , 木生 长过 程 中会散 发 出大量 的植物 树
精气——芬多精 , 不仅能杀死空气中多种细菌 , 减少 信 阳市南 湾风景区地处大别山北麓 , 淮河上游 , 疾病传播途径, 还可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到森林 中旅
距信阳市 7 i。景区由国家级南湾森林公园和国家 游 , k n 对人 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 级南湾 水 利 风 景 区组 成 , 面 积 4 3k 其 中 , 总 4 m 。 水 此外, 开发南湾风景区, 不仅可 以更好地保护 自 域面 积 7 m , 地面 积 15 8k 。该 景 区傍 依 然资源 , 0k 林 4 . m … 而且能够促进 当地经济 的发展 , 扩大信阳的
吸引 了大批 中外游 客 。
一
2 南湾 风 景 区开 发 的可 行 性 ・
般而言, 只要景象中有奇、 、 名中的一种 绝 古、 旅游资源就具有较高的美学欣赏价 森林旅游是人们 亲近 大 自然 的一种特殊 方式 。 或数种特征并存 , 值。南湾风景区山奇水秀, 风光旖旎。景区以水域为 森林具有多种独特的生态功能。人们置身 于森林之 融合了山峦 、 岛屿、 潭瀑、 林木、 河流、 云雾等风 中, 皮肤温度可下降 1 2C, —  ̄ 脉搏每分钟可减少 4— 主体 , 8 巧夺天工 、 品位高雅 。山体最高峰 ( 四 次, 心脏负担减轻 , 且呼吸均匀。树木 的隔音效果会 光资源要素 , 海拔 962m, 峰 突兀 , 拔 俊 秀 , 山 绕 南 0 . 群 挺 群 使人 感到 特有 的宁静 , 色 的环境 能给人 以安 谧舒适 望 资 源 开发 与 利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景资源开发利用
风景资源是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的总称,包括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动植物、化石、特殊地质、天文气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历史遗迹、园林、建筑、工程设施等人文景物和它们所处环境、风土人情等。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节假日去风景名胜区旅游,但是近年来,由于开发保护不当,有些风景资源在给人们提供休闲欢乐之后,变得伤痕斑斑。
1风景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间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当今旅游景点的一大延伸方向,是由喧嚣城市走向宁静乡村,这符合人类回归自然的大趋势。
因此,大力发展风景资源势在必行。
但是,任何形式的开发都会使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想要进行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就必须以保护为前提。
所以,正确处理好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
风景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一对矛盾,而风景资源的开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处理好风景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风景资源开发的意义,不因为过度开发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福建省屏南县鸳鸯溪风景名胜区就是最好的实例,掠夺资源造成千余亩生态公益林被乱砍滥伐,遭到毁灭性破坏。
现如今,风景资源开发中存在着错位开发和超载开发的问题,自然资源的严重
破坏、空气与水环境的质量降低、天然林覆盖面积的下降、游客容量的超负荷等,把风景资源的精神文化功能赤裸裸的改变成单一的经济功能,直接破坏了生态环境。
1.1坚持在保护中开发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开发中应保持生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避免开发造成对原生性资源的破坏,对地域特色文化,要保护和继承。
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确定开发规模、速度和内容;同时,生态旅游资源要合理和积极的利用,突出原生态特点,提高市场竞争力,发挥综合经济效益,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自然景观资源,如:名胜山河、地貌、森林、特殊地质、文物古迹、历史遗址等资源,不能由独家企业进行垄断开发,必须由政府进行调控,在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以多家企业分片分期进行开发保护,并且禁令在风景区开发大型商业街、招待所、休疗养机构、宾馆酒楼、政府机关、管理机构、私人别墅、生活区以及其他大型工程等设施。
1.2坚持在开发中保护
保护的目的:(1)声誉不受损害;(2)资源永续利用。
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
既不能把风景区封闭成自然博物馆,使之与世隔离,
为保护而保护;更不能只顾眼前,盲目开发,破坏生态环境,为开发而开发。
对于文物级别的旅游资源要以保护为主,旅游开发利用为次,以长期利益为重,以短期暴利为轻,发挥资源的永续利用,绝不可竭泽而渔。
“科学保护,合理开发”,把保护与开发统一起来,在保护的前提下,有计划地进行适度开发,恰当地找出这个适度开发的“度”,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步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开发与保护并重,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两者相辅相成,决不能忽略其中一个,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风景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
2.1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把风景资源这一特殊的资源事业等同于经济产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它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甚至有些政府领导提出一定要使该市的旅游产业占全市GDP较大比重的要求,这种以旅游为经济支撑点的指导思想,会使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
因此,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统筹经营城市,自觉地保护好、利用好珍贵的风景名胜资源刻不容缓。
保护风景名胜资源,不是否定经济价值,而是为了更大的更长远的经济利益。
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去认识,切实搞好统筹发展,让珍贵的风景名胜资源真正达到“严格保护、统
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目标。
2.2风景资源保护措施对于因自然力作用(如地震、风化、洪水、泥石流、白蚁等)造成的破坏,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进行保护。
对于由于旅游者的原因造成的破坏,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2.2.1宏观上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加强宣传教育
宏观保护就是要以高瞻远瞩的长远观点、整体观点、法制观点和国际主义观点来洞察一切,对涉及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旅游开发等重大问题,必须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反复论证、果断决策。
转变国民单位、小团体和个人“商品”意识较浓的观点,以及大众在旅游观景的同时自觉保护景观的观点,避免再次出现“塑料的黄山迎客松、水泵抽水的趵突泉、混浊一片的黄河、看不到月亮倒影的卢沟晓月、消失一半的热带雨林、猎杀野生动物”的破坏现象发生。
2.2.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有序开发风景资源
通过立法切实加大对风景资源保护力度,把风景资源发展的有关要求和应遵循的原则写入发展生态旅游的地方性法规,对污染、乱砍砍伐、偷猎野生动物等行为人采取法制措施,完善风景名胜区保护系统,确保风景资源开发依法、有序进行和可持续发展。
2.2.3保护放在首位
永远把保护放在首位:提高参观价格、限制旅游人数、设置隔离装置。
2.2.4部门协调,区域联动,实现资源共享
结合风景资源的开发,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与发展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
优先考虑风景资源建设的需要,并向重点风景资源区倾斜。
另外,按照区域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与周边省市区的合作与互动。
如川、滇、藏联合打造“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做法;构建四川-云南-贵州-重庆-陕西生态旅游网络体系;建立区域生态旅游合作机制;定期研究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事项;共同推动区域旅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