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含铜量

合集下载

电缆主要材料

电缆主要材料

电缆主要材料1、铜丝:采用电解铜作为原料,经连铸连轧工艺制成的的铜线称为低氧铜线;经上引法制成的铜线称为无氧铜线。

低氧铜线含氧量为100~250ppm,含铜量为99.9~9.95%,导电率为100~101%。

无氧铜线含氧量为4~20ppm,含铜量为99.96~9.99%,导电率为102%。

铜的比重为8.9g/cm3。

2、铝线:用作电线用的铝线都要进行退火软化过。

用作电缆用的铝线一般不用软化。

电线电缆用的铝的电阻率要求达到0.028264Ω.mm2/m,铝的比重为2.703g/cm3。

3、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塑料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基础,加入各种配合剂混合而成的,如防老剂、抗氧剂、填料、光亮剂、阻燃剂等,其密度为1.38~1.46g/cm3左右。

聚氯乙烯材料的特点:力学性能优越,耐化学腐蚀,不延燃,耐候性好,电绝缘性能好,容易加工等。

聚氯乙烯材料的缺点:①燃烧时有大量有毒的烟雾发出;②热老化性能差。

聚氯乙烯有绝缘料与护套料之分。

4、聚乙烯(PE):聚乙烯是由精制的乙烯聚合而成的,按密度可分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

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一般为0.91~0.925g/cm3;中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一般为0.925~0.94g/cm3;高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一般为0.94~0.97g/cm3。

聚乙烯材料的优点:①绝缘电阻和耐电压强度高;②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介电常数ε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小;③富于可挠性,耐磨性能好;④耐热老化性能、低温性能及耐化学稳定性好;⑤耐水性能好,吸湿率低;⑥用它制作的电缆质量轻,使用敷设方便。

聚乙烯材料的缺点:①接触火焰时易燃烧;②软化温度较低。

5、交联聚乙烯(XLPE):现在电缆行业使用的主要有二种类型的交联聚乙烯。

一种是以硅烷作交联剂的,叫硅烷交联料,主要应用在低压电线电缆的绝缘层上。

另一种是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交联剂的交联聚乙烯料,其主要是由聚乙烯、交联剂和抗氧剂组成。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km1、导体用量:(Kg/Km)=d^2 *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 G * C * K2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 G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5、缠绕用量:(Kg/Km)= d^2 * * G * N * Z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 ( D + d * 2 )) * 目数 / / T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比重:铜;银;铝;锌;镍;锡;钢;铅;铝箔麦拉;纸;麦拉;;;PEF(发泡);;Teflon(FEP);;;棉布带;PP绳;棉纱线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塑料和导体塑料电现电缆要适应各种不同需要,就应具有广泛的优异而稳定的使用性能。

电线电缆成本计算方法

电线电缆成本计算方法

电线电缆成本计算铜电线的成本包括三个部分。

1.铜材的成本2.PVC(外边料皮)的成本3.人工的成本成本的计算方法铜的成本:铜重量*铜价格=铜成本铜的重量=铜的密度(0.0089)*铜丝的体积铜丝的体积=面积*高度面积=3.14*半径的平方以BV2。

5平方的铜线为例,用千分尺,可量出铜丝的直径,如半径就是1.772 / 2=0.886那面积就=3.14*0.886*0.886 =2.46这个值指的就是平方毫米。

之所以BV2.5平方电线。

指的就是这个铜丝的截面积是2.5平方毫米。

得出了2.46平方,假如这盘电线的长度是100米。

那么这盘电线中间铜丝的重量就是2.46*100*0.0089(重量=面积*长度*密度)=2.1894公斤的铜,2.189*今日铜价(73)=159.8元159.8元就是铜的原材料成本PVC外面材料的成本这个细算很麻烦,不过正常情况下,可以用下列方式:8 10 15 10 14 18即在国标的情况下,料皮用的少,8元2.5 10元4平方,15元6平方但在非标的情况下,料皮用的多,10元2.5平方,14元4平方18元6平方那这盘BV2.5所使用的料皮就是8元。

人工成本生产2平方的约需要2元的人工电费。

那么这盘电线生产出来的总成本就是159.8+8+2=169.8元。

加上点润就是卖价了。

电缆成本计算1。

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2。

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

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11.耐燃性能
耐燃性能是指塑料抵抗火焰燃烧的能力。通常塑料接触火焰后均会燃烧,移去火焰后,延燃情况随塑料品种不同而不同,因此耐燃性能亦有差别。
12.耐热老化性能
塑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变热导致塑料性能变劣,这种现象称为热老化。塑料抵抗热老化的能力称为耐热老化性。
采用在高温下,进行加速热老化试验,测定塑料性能(机械性能或电气性能)在老化后的保留率,来衡量塑料的耐热老化性。
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
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
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
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
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
第一节?塑料
塑料是高分子合成材料中凡是性能上具有可塑性变化的材料的总称。塑料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电线电缆制造中所用的塑料都是热塑性塑料。电线电缆常用的热塑性塑料有聚氯乙烯、聚乙烯、交联聚乙烯、泡沫聚乙烯、氟塑料、聚酰胺、聚丙烯和聚酯塑料等。
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基本成份,再添加各种配合剂,经捏合、切粒等工艺而塑制成一定形状的材料。为了满足加工、贮存和使用的要求,合成树脂内一般都要添加各种配合剂,根据添加配合剂所起的作用不同,塑料的添加剂大致有以下几种:防老剂(它包括抗氧剂、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光屏蔽剂等,这几种材料在塑料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同一种材料可起几种作用,所以统称为防老剂。);增塑剂;交联剂;润滑剂;填充剂;着色剂;发泡剂;防霉剂;驱避剂;阻燃剂;耐电压稳定剂;抑烟剂等。各种塑料既具有塑料共有的特性,又具有各不相同的各自独具的某些特性。各种塑料共有的特性有:比重小、机械性能较高、电绝缘性能优异并且化学稳定性好、耐水、耐油、加工成型方便,原料来源丰富。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电线电缆技术发展的需要,塑料将不断改进配方和性能,提高其耐热性和电压等级,提高材料的耐寒、耐大气老化性能、耐火阻燃性能,延长电线电缆使用寿命,同时,还将不断开发新型塑料并合理用于电线电缆上。

240电缆含铜量

240电缆含铜量

240电缆含铜量240电缆是一种常见的电线电缆产品,主要用于输电、供电等各种电气设备中。

它采用铜作为导体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适用于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使用。

铜的含量是决定电缆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240电缆的铜含量及其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240电缆的铜含量指的是什么。

240电缆是指导体截面积为240平方毫米的电缆,其导体材料为铜。

铜含量指的是电缆导体中铜占总导体重量的百分比。

一般来说,铜含量越高,导体的导电性能越好,电缆的传输能力越强。

因此,在选购240电缆时,铜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那么,240电缆中铜的含量通常是多少呢?铜的含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一般在95%以上。

高品质的240电缆铜含量可以达到99.9%以上,其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更好。

然而,铜的价格较高,铜含量越高,电缆的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因此,在选择240电缆时需要综合考虑性能和成本之间的平衡。

铜是一种优良的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

首先,铜的电导率很高,能够有效地传送电能。

高导电性意味着电流在电缆中的传输损耗较小,能够减少能源的浪费。

其次,铜的导热性能也很好,能够快速散热,保证电缆在工作过程中不过热,安全可靠。

此外,铜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抵御湿气、酸碱等腐蚀介质的侵蚀。

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电缆可能会接触到各种导致腐蚀的物质,如果导体没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会导致电缆断裂、接触不良等问题,甚至影响整个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铜的耐腐蚀性能是保证电缆长期稳定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了铜的含量和性能,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240电缆的性能。

例如,电缆的绝缘层材料、外护套材料、结构设计等也会对电缆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因此,在选择240电缆时,除了关注铜的含量之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电缆产品。

综上所述,240电缆的铜含量是衡量其性能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

电缆中铜的含量

电缆中铜的含量

电缆中铜的含量(原创实用版)目录一、电缆中铜含量的标准二、电缆中铜含量的计算方法三、铜芯电缆的优点四、如何辨别电缆铜含量正文一、电缆中铜含量的标准电缆用铜的标准为GB/T3952-2008。

根据该标准,铜芯线的导电体采用1号电解铜作原料,采用无氧化工艺压延,拉丝过程中采用真空加保护气体退火,纯度高达99.9999%。

二、电缆中铜含量的计算方法计算电缆中铜含量可以通过测量导线的电阻,然后根据电阻率换算。

铜的电阻率为 0.01851mm2/m,而铝的电阻率为 0.0294mm2/m,约为铜的63%。

因此,通过测量电线的电阻并根据电阻率计算,可以得出电线中的铜含量。

三、铜芯电缆的优点铜芯电缆具有以下优点:1.良好的导电性能: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减少电线的损耗,提高电能传输效率。

2.优良的耐腐蚀性:铜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以使电缆在各种环境下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

3.良好的机械强度:铜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可以提高电缆的抗拉强度和抗压性能。

4.稳定的化学性能:铜的化学性能稳定,不易氧化,可以保证电缆传输电能的稳定性。

四、如何辨别电缆铜含量要辨别电缆铜含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观察电线的外观:铜芯电线的外观应光滑、无毛刺,铜色光亮。

2.测量电线的电阻:通过测量电线的电阻,可以计算出电线中的铜含量。

3.查看电线的标识:正规电线电缆产品都会有明确的标识,包括生产厂家、型号、规格、铜含量等信息。

通过查看标识,可以了解电线的铜含量。

总之,电缆中的铜含量是有严格标准的,可以通过计算和观察电线的外观、标识等方法来辨别电缆铜含量。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塑料和导体塑料电现电缆要适应各种不同需要,就应具有广泛的优异而稳定的使用性能。

bv线出铜率对照表

bv线出铜率对照表

bv线出铜率对照表摘要:1.引言2.BV 线的含义和用途3.铜率对照表的作用和意义4.BV 线出铜率对照表的内容和应用5.结论正文:1.引言随着电气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电线电缆的需求日益增长。

其中,BV 线作为常见的一种电线类型,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等领域。

为了确保电线电缆的质量和性能,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铜率检测。

而铜率对照表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快速、准确判断铜率的工具。

2.BV 线的含义和用途BV 线,全称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是一种常见的低压电力电缆。

其主要由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层和聚氯乙烯护套层组成。

由于BV 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设备、家用电器和建筑工程等领域。

3.铜率对照表的作用和意义铜率对照表是一种用于检测电线电缆铜含量的工具。

通过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电线电缆的铜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这对于确保电线电缆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铜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线电缆的导电性能、抗氧化能力和使用寿命。

4.BV 线出铜率对照表的内容和应用BV 线出铜率对照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电线电缆的类型和规格:对照表中列出了不同类型和规格的BV 线,以便我们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对照表进行检测。

(2)铜率标准值:对照表中给出了各个规格BV 线铜率的标准值,以便我们进行对比判断。

(3)检测方法:对照表中提供了详细的检测方法,包括取样、制备样品和进行检测等步骤,以便我们正确地进行铜率检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使用BV 线出铜率对照表:(1)选择合适的对照表:根据待检测BV 线的类型和规格,选择相应的对照表。

(2)取样:从待检测的BV 线上剪下一定长度的样品,并进行处理。

(3)制备样品:将处理后的样品进行称量,并按照规定的比例与溶剂混合,制备成待检测的样品溶液。

(4)进行检测:将样品溶液滴在对照表上,观察其颜色变化,并与标准色卡进行对比,判断铜率是否符合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心电线
序 号
材料名称
规格
铜量(吨 /千米)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1 聚氯乙烯护套电线 BVV-1.5
(单芯)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2 聚氯乙烯护套电线 BVV-2.5
(单芯)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3 聚氯乙烯护套电线
(单芯)
BVV-4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4 聚氯乙烯护套电线
(单芯)
BVV-6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5 聚氯乙烯护套电线 BVV-10
0.1602 0.267
0.0089 0.01335
0.0178 0.0267 0.0445 0.0712 0.1068 0.020025 0.0267 0.04005 0.06675 0.1068 0.1602
铜心电线
序 号
材料名称
规格
铜量(吨 /千米)
37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软电线
RV-0.75
0.0356 0.0534
0.089 0.1424 0.2225 0.3115 0.00445 0.006675 0.0089 0.01335 0.02225 0.0356 0.0534 0.00445 0.006675 0.0089 0.01335 0.02225
铜心电线
序 号
材料名称
规格
铜量(吨 /千米)
返回目录
0.01335 0.02225
0.0356 0.0534
0.089 0.0178 0.0267 0.0445 0.0712 0.1068
0.178 0.0267 0.04005 0.06675 0.1068
铜心电线
序 号
材料名称
规格
铜量(吨 /千米)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16 聚氯乙烯护套电线
电线(二芯)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22 聚氯乙烯护套平型 BVVB-2.5
电线(二芯)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23 聚氯乙烯护套平型
电线(二芯)
BVVB-4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24 聚氯乙烯护套平型
电线(二芯)
BVVB-6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25 聚氯乙烯护套平型 BVVB-0.75
电线(三芯)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26 聚氯乙烯护套平型
59
铜芯聚氯乙烯绞型 软电线
RVS-4
60
铜芯聚氯乙烯绞型 软电线
RVS-6
61
耐火消防用铜芯聚 氯乙烯双绞线
NHRVS0.75
62
耐火消防用铜芯聚 氯乙烯双绞线
NHRVS-1
63
耐火消防用铜芯聚 氯乙烯双绞线
NHRVS-1.5
64
耐火消防用铜芯聚 氯乙烯双绞线
NHRVS-2.5
65
耐火消防用铜芯聚 氯乙烯双绞线
46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软电线
RV-35
47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平型软电线
RVB-0.5
48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平型软电线
RVB-0.75
49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平型软电线
RVB-1
50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平型软电线
RVB-1.5
51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平型软电线
RVB-2.5
52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27 聚氯乙烯护套平型 BVVB-1.5
电线(三芯)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28 聚氯乙烯护套平型 BVVB-2.5
电线(三芯)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29 聚氯乙烯护套平型
电线(三芯)
BVVB-4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30 聚氯乙烯护套平型
电线(三芯)
BVVB-6
返回目录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11 聚氯乙烯护套电线
(二芯)
BVV-10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12 聚氯乙烯护套电线
(三芯)
BVV-1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13 聚氯乙烯护套电线 BVV-1.5
(三芯)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14 聚氯乙烯护套电线 BVV-2.5
(三芯)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15 聚氯乙烯护套电线
(三芯)
BVV-4
NHRVS-4
66
耐火消防用铜芯聚 氯乙烯双绞线
NHRVS-6
返回目录
0.0356 0.0534 0.01335 0.0089 0.0267 0.0445 0.0712 0.1068
(单芯)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6 聚氯乙烯护套电线
(二芯)
BVV-1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7 聚氯乙烯护套电线 BVV-1.5
(二芯)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8 聚氯乙烯护套电线 BVV-2.5
(二芯)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9 聚氯乙烯护套电线
(二芯)
BVV-4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10 聚氯乙烯护套电线
(二芯)
BVV-6
(三芯)
BVV-6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17 聚氯乙烯护套电线
(三芯)
BVV-10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18 聚氯乙烯护套平型 BVVB-0.5
电线(二芯)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19 聚氯乙烯护套平型 BVVB-0.75
电线(二芯)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20 聚氯乙烯护套平型
电线(二芯)
BVVB-1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21 聚氯乙烯护套平型 BVVB-1.5
38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软电线
RV-1
39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软电线
RV-1.5
40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软电线
RV-2.5
41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软电线
RV-4
42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软电线
RV-6
43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软电线
RV-10
44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软电线
RV-16
45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软电线
RV-25
53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平型软电线
RVB-6
54
铜芯聚氯乙烯绞型 软电线
RVS-0.5
55
铜芯聚氯乙烯绞型 软电线
RVS-0.75
56
铜芯聚氯乙烯绞型 软电线
RVS-1
57
铜芯聚氯乙烯绞型 软电线
RVS-1.5
58
铜芯聚氯乙烯绞型 软电线
RVS-2.5
返回目录
0.006675 0.0089
0.01335 0.022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