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日本一导学案
7.1 日本 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3)

重点:多火山地震的岛国;经济发展特和工业布局特征
难点:读图总结日本的自然环境;结合资料分析日本的工业布局及其原因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讨论法、讲述法、提问法
学习准备
地图册、查阅有关日本的资料日本的轮廓图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明目标有方向
它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一个多火山地震台风的国家,同时他也是个以“岛国”著称的国家。他有世界最著名的渔场——北海道渔场。这个国家就是——。
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学姓名
组别
课题
日本
课型
新课
班级
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运用地图说出日本的领土组成、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对地形、气候、资源等带来的影响。
2、了解日本工业发展水平,掌握日本工业的分布特点、加工贸易发达的经济特点及形成原因。
3、知道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具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
达标测试得分:
卷面整洁度得分:
签名:
日期:
教(学)后反思
四、展示提升——我努力我充实
1999年6月,6C(日立、松下、时代华纳、JVC、东芝、三菱电视六大技术开发商结成的专利保护联盟的简称)面向全球发表了关于"DVD专利联合许可的声明"。声明中称6C购买专利许可后才能从事生产。2002年3月8日,6C向中国DVD企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DVD企业务必在3月31日之前与6C达成DVD专利费交纳协议。否则将提起诉讼。据此回答1—2题。
1.对于6C向中国DVD企业收取专利费,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利用专利技术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
B.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会产生一定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70101

课型 学习 目标 学习 重难点 展示引领课 授课时间 2011 年 03 月 23 日 1、 在地图上指出日本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 根据地图,了解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多港湾 的地形特点。 3、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1、日本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了解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 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多港湾的地形特点;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导 知 识 链 接 学 过 程
知 识 回 顾 及 检 测
巩 固 积 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1、将下列国家或地区与其自然条件、生活习俗用直线连起来。 ①俄罗斯亚洲部分 A 多地震 a 毛皮服饰,狗拉雪橇 ②沙特阿拉伯 B 干燥、多风的坡地 b 抗震建筑 ③日本 C 气候严寒 c 船是主要交通工具 ④也门 D 气候湿热河流众多 d 住帐篷,穿大袍,游牧生活 ⑤孟加拉国 E 干燥炎热的沙漠地区 e 梯田,平顶屋,小窗户
多火山、 第一框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阅读课本内容,完成填空: 洋西北部的岛国,由 、 、 、 1、日本是 等四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的海域组成。 想通,四国和本州之间有 相连。 2、北海道、九州和本州之间有 3、日本(岛国)海岸线 ,多 ,对日本的 、 、 和 什么有利。 。这座美丽的山峰是一座 。 4、日本有一座著名的山峰,名叫 5、日本多火山众多,地震频繁,这又使得日本成为多 、 的 岛国。 读课本图 7.2 日本的地形,完成下列要求: ① 找出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 ② 找出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城市。 ③ 发现日本的地形以 为主,平原 。 6、分析下图,并对下列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七年级下册地理 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一、地理概念解析地理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本学期的地理学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地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
二、地球自然环境的特点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立体,由地核、地幔、地壳等组成。
地球自转和公转导致了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的变化。
2. 大气层和气候地球的大气层主要由氮气、氧气等气体组成,大气的厚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变薄。
不同地区的气候由纬度、海拔、陆地形态等因素共同影响。
3. 水文地理地球表面70%以上被海洋覆盖,淡水资源非常有限,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三、人类活动与地球资源的关系1. 土地利用人类的城市化进程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大片的土地被用于建设房屋和工业用地,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2. 能源资源化石能源、水能、风能等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但过度开采和使用对地球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我们应该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3. 矿产资源煤炭、石油、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是人类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但矿产资源的开采会造成地质破坏和水土流失,我们需要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资源的枯竭和浪费。
四、地球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生态保护生态环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基础,我们应该保护生态系统,减少污染和破坏,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 资源回收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我们应该提倡“绿色消费”,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应该注重经济的增长与环境的保护、社会的公平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学期的地理学习,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提高环保意识,共同努力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日本导学案(第二课时)

七年级地理《第七章第一节日本》导学案(第二课时)主备人:时间: 2014 .2.25 审核人:【学习目标】明确目标,抓住关键词,走好成功第一步1、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
2、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学习指导】通读教材P17-19,根据进行知识梳理,用红笔在书上勾画重要知识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日本工业分布特点及原因。
【自主学习】自读课文、梳理知识、学会自学——我独思,我收获(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阅读课本P17-18页回答下列问题)学习任务一:日本经济发展特点(阅读课本P17)1、日本的国情:①日本________狭小,________贫乏。
②岛国多优良;___________水平高和__________资源丰富。
2、读课本P17图7.11和图7.12看出,日本发展工业所需的原料、燃料大部分需______,而工业制成品又大量______。
说明日本经济发展特点:________依赖性严重。
(出口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学习任务二:日本工业发展变化(阅读课本P18)3、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加速扩大海外投资,试分析其原因。
4、读图7.13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地区。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5、日本________民族占绝对优势,________是日本人的传统服装。
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________色彩,又有强烈的________气息,是________文化兼容的典型。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突破难点——我合作,我收获小组合作完成P18活动任务:分析日本工业分布特点及原因。
【展示与交流】快给自己一次精彩展示的机会,在交流互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小组代表展示小组合作探究成果。
【当堂检测】炼真金——我成功,我自豪1、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一句是假的( )A.享受美味生鱼片 B.游富士山,泡温泉 C.到热带雨林探险 D.观赏樱花2、日本民族构成中占绝对优势的是()A汉族 B 朝鲜族 C大和民族 D 满族3、日本人的传统服装是()A 旗袍 B西服 C和服 D 牛仔服4、众所周知,日本资源贫乏,但由于所处的温暖湿润的气候及良好的环境保护,日本也有较丰富的( )A.石油和煤炭 B.水力与森林 C铁矿和铜矿 D.石油和铁矿5、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工业区名称:①②③④(2)日本的工业区主要集中在洋沿岸和海沿岸,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70102

和的需求越来越多,国内供给不足,因此
愈加严重。日本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和,依靠
和,对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为主的经济。
3、日本为什么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
合作解疑及展示评价
整理刚才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4、日本的经济状况:是一个的国家。
5、日本的经济形式:
6、日本的工业原料来源
④东京、横滨(著名海港)、名古屋、大阪、神户(著名海港)、北九州、筑波(科学城)
⑤在图上标出:A、京滨工业区、B、名古屋工业区、C、阪神工业区、D、濑户内工业区、E、北九州工业区(标字母)。
课时回顾总结:
1、日本的经济形式:
2、日本的主要从海外进口的是和;日本主要出口的是。在加工贸易经济过程中,日本主要依靠本国的
新拨中学地理学科导学案备课人/授课人:赵小东编号:070102
课型
展示引领课
授课时间
2012年03月28日
课题
第一节日本
第二框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学习
目标
1、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
2、了解日本工业分布特点。
能力目标:运用材料分析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特点,及其对经济的利和弊。
地区。
4、日本的主要工业区有工业区、工业区、
工业区、工业区、工业区。
5、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本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资源丰富
B、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C、农业发达,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D、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大
6、位于日本关东平原上的工业区()
A、北九州B、京滨C、阪神D、名古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一个国家在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青山区师院附中七年级地理下册8.1日本教案1新版湘教版

日本展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了解日本的半球位置教师指导:日本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读图探究:给出日本附近海域的具体地图,引导学生看图找出日本的临海,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观察完成后,让学生上台指图,说出日本具体的海陆位置。
教师指导:日本东部濒临太平洋,西北部隔日本海与俄罗斯、中国、朝鲜及韩国相望。
读图探究,日本的纬度位置。
展示日本纬度位置图。
教师指导:日本经纬度位置:30°N~46°N130°E~150°E(二)领土组成读图活动:让学生读图找出日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四个主岛(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及附近的许多小岛组成)。
探究二:日本的地形展示日本地形图,日本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分布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思考活动,为什么日本人口集中分布在这些地区?结论,平原的地形适合人类居住。
通过日本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观察中部以什么颜色为主?(黄色和褐色)这些颜色一般代表什么地形?(山地、高原和丘陵)利用排除法(高原是面积较大的黄褐色)总结中部以山通过教材中的插图及教师提供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日本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其政区范围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利用图表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通过读图自主探讨问题,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岛屿名称。
① ________;② ________;③ ________;④ ________。
(2)写图中甲、乙代表的海洋名称。
甲 ________;乙_________。
(3)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国家名称。
⑤ ________;⑥ ________。
(4)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名称。
A _______;B _______;C _______;D _______;过渡教学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但经济很发达,日本的经济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的对日本进一步了解的好奇心延伸教学作为一个经济强国,日本充分利用自己在自然环境上的优势,弥补不足,更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和文化特点。
地理人教版2012新版七年级下《日本》导学设计第一课时 ppt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第1课时)导学案设计基础梳理·自主预习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1.位置(1) 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东部,西北部。
(2)纬度位置:日本大部分属于带,纬度。
2.领土组成由、、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岛屿组成。
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岛,纬度最高的是岛。
首都是。
3.自然环境(1)地形特点以为主(占3/4),平原面积狭小( 平原最大)。
(2)日本多火山、地震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板块和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山是日本的最高山峰。
(3)海岸线曲折,多: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4)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
(5)资源森林和资源丰富,贫乏。
图示导航·重点突破读图·析图1.读图7 -1-1“日本的地形”,完成下列各题。
图7 -1-1日本的地形(1)在图上找出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日本海、太平洋、朝鲜海峡、濑户内海、关东平原、富士山、东京等。
(2)日本东临洋,西频海,地处带(热量带)和、度(纬度).(3)日本主要由由、、、四个大岛及附近的岛屿组成。
(4)据图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
(5)据图分析日本的河流特点。
2.读图7-1-2 “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带”,完成下列问题。
图7-1-2 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带(1)在图上找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2)据图分析日本位于板块和板块之间。
(3)试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探究·思考读图7-1-3“传统民居”和图7-1-4“反震演习”,完成列问题。
图7-1-3传统民居图7-1-4反震演习(1)应对地震,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2)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应该向日本学习什么?【参考答案】读图·析图1. (1)略. (2)亚洲的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3)略;(4)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全册)1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自学内容: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自学目标:1 、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自学重点亚洲的位置特点;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自学过程:一、回顾上学期所学内容,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说出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二、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1、请同学们读2页教材及图6.1(“东西两半球图”)回答,亚洲在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和。
2、学生看“亚洲的范围图”回答。
读2页6.2图完成P3活动一(1)(2)1)、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南面是洋、北面、东面洋。
2)、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完成P3活动二(1)、亚洲的西北是洲,以、、、、、为界。
(2)、西南临,以为洲界;(3)、东北隔着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隔海相望。
3、读2页6.1图找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1)、亚洲不但所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七大洲面积比较”图)从此图可以看出面积最大。
2)、读 6.2(东西两半球图)比较各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东西距离最长。
亚洲是世界大洲。
二、学生读图(亚洲地理分区图)1、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个分区?中国位于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国家?2、亚洲有几个分区是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北面的是亚、西北的是亚、西面的是、、在中国南面的是亚。
三、学生读(“亚洲地形图”)讨论回答。
引导: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及气候等方面。
了解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1、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地形图?2、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A组:青藏高原、海拔在米,喜玛拉雅山、海拔在米,及主峰、海拔在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杭信一中何逸冬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海、太平洋。
2.读图说出日本的主要组成岛屿: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
知道日本的首都:东京。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学习重点
日本的自然环境。
学习难点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自主学习
1.日本是位于洋西北部的国,由、、、等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组成。
2.日本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这对日本的、、海上运输和十分有利。
3.日本首都,位于平原。
4.日本著名的山峰是有名的旅游胜地,它其实是座。
5.日本是个多、的国家。
合作探究
日本火山、地震知识探讨:
1.读课本P16图7.7,想一想: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2.火山是灾害,但也可以为人类所用,你知道它们如何造福人类吗?
3.说说你知道的防震常识。
4.日本地震频发,但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都不严重,其防震方面有哪些是我国可以借鉴的?
课堂检测
1.日本首都所在的岛屿是()
A.北海道
B.本州
C.四国
D.九州
2.按亚洲的地理分区,日本和中国都属于()
A.东亚地区
B.东南亚地区
C.南亚地区
D.中亚地区
3.日本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领土主要由岛屿组成
C.境内山岭众多,平原狭小
D.人口众多,工业发达,经济活动频繁
4.日本的四大岛屿按自北向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
B.北海道、九州、四国、本州
C.北海道、四国、本州、九州、
D.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5.作为日本的象征,被日本人奉为神山的是()
A.白头山
B.雪峰山
C.关东山
D.富士山
6.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海峡是()
A.台湾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朝鲜海峡
D.白令海峡
7.日本人最爱的花()
A.牡丹
B.菊花
C.梅花
D.樱花
8.读图,回答问题:
(1)填注日本主要四大岛屿。
B ;
C ;
D ;
E 。
(2)与日本隔海相望的国家
F G 。
(3)填注日本所临海洋
1 2 。
(4)日本首都:A
课堂检测参考答案
1.B
2.A
3.A
4.D
5.D
6.C
7.D
8.(1)北海道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2)朝鲜韩国(3)日本海太平洋(4)东京
【素材积累】
1、只要心中有希望存摘,旧有幸福存摘。
预测未来的醉好方法,旧是创造未来。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人生的胜者决不会摘挫折面前失去勇气。
2、我一直知道,漫长人生中总有一段泥泞不得不走,总有一个寒冬不得不过。
感谢摘这样的时候,我见的世界上最美的心灵,我接受的最温暖的帮助。
经历过这些,我将带着一颗感恩和勇敢的心继续走上梦想的道路,无论是风雨还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