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风景区导游词讲解3篇
山东崂山的导游词范本(三篇)

山东崂山的导游词范本太清宫又名下清宫,始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____年)前临太清湾,背依七峰,为崂山道教祖庭,是崂山最大的道观。
全真道天下第二丛林。
道教的“返璞归真”内涵与崂山自然生态互为诠释,浑然天成。
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三面环山,前濒面海,四季葱茏赛江南。
现占地____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____平方米,共有房舍____余间。
太清宫共分三个独立院落,每个院落都有独立的围墙,单开山门。
道都以“玉清、上清、太清”为三清,“太清”乃太上清净之界,也就是“神仙”的天堂。
太清宫的全部建筑由“三官殿”、“三皇殿”、“三清殿”组成。
风格清淡简朴。
三官殿这组建筑最大,前后三进院落。
殿内塑有天、地、水三官以及真武、雷神等神像。
院内有紫薇、银杏、牡丹、耐冬等花木。
特别是正殿前院的两棵干粗合抱的耐冬(山茶花),一棵开红花,一棵开白花,每逢冬尽春临之际,拳头的花朵开满枝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花期持续三个月。
寒冬季节,满树绿叶滴翠,红花娇艳,犹如落下一层绛雪。
据说这两棵耐冬,是明永乐年间道士张三丰从海岛上移植于此。
三皇殿院子里有两株古柏,汉代所植。
太清宫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周围有许多景点和刻石。
因此,太清宫一带就成了崂山游览区的中心。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多次以崂山为背景。
宫中原有白牡丹,高及屋檐。
当年蒲松龄寓于此,与牡丹、山茶相对,孕育出优美神话故事《香玉》,写白牡丹和红山茶变成美丽的女子,与一位书生相恋的故事,为《聊斋志异》中的佳作。
山东崂山的导游词范本(二)太清宫又名下清宫,始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____年)前临太清湾,背依七峰,为崂山道教祖庭,是崂山最大的道观。
全真道天下第二丛林。
道教的“返璞归真”内涵与崂山自然生态互为诠释,浑然天成。
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三面环山,前濒面海,四季葱茏赛江南。
现占地____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____平方米,共有房舍____余间。
太清宫共分三个独立院落,每个院落都有独立的围墙,单开山门。
山东青岛崂山的导游词三篇

山东青岛崂山的导游词三篇导游词一:崂山自然景观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山东省青岛市的崂山。
我将为大家介绍崂山的自然景观。
崂山位于青岛市区东北部,是中国五岳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首先,让我们来到崂山的主峰鳌山。
鳌山海拔1133.2米,是崂山的最高峰,也是青岛市的最高峰。
站在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壮丽景色,尤其是夜晚的灯火辉煌,让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我们来到崂山的另一个著名景点——崂山风景区。
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瀑布,是一个理想的避暑胜地。
您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压力。
同时,您还可以欣赏到崂山风景区的特色景点,如叠翠峰、五老峰等。
这些山峰形状各异,犹如五位老人仰卧在山脚下,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最后,我们来到崂山的海滨风景区。
这里的海滩宽广平缓,沙质细腻,是夏季游泳和休闲的理想之地。
您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阳光、沙滩和海浪的美妙。
此外,崂山的海滨风景区还有许多水上活动供您选择,如帆船、摩托艇等,让您度过一个充满乐趣和刺激的假期。
崂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与喜爱。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享受到与山水融为一体的美妙体验。
希望您在崂山的旅行中度过一个愉快而难忘的时光!谢谢大家!导游词二:崂山的历史文化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山东省青岛市的崂山。
我将为大家介绍崂山的历史文化。
崂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夏朝时期。
相传崂山是夏禹的修炼之地,也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在崂山上有许多道观和庙宇,如鳌山道观、太清宫等,是道教信仰的重要场所。
这些道观和庙宇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道教文化,为游客提供了一次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此外,崂山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值得一提。
比如崂山石刻,是中国近现代最大的石刻群之一,记录着崂山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石刻造型各异,内容丰富,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资料。
崂山风景区导游词3篇

崂山风景区导游词3篇推荐文章山东万平口风景区导游词热度:泰山风景区的导游词热度:山东景点导游词范文热度:山东风景区导游词范文热度:山东旅游风景区导游词范文热度: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也是沿海第一高山,享有“海上名山第一”的美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璀璨的道教文化使其在中国名山中“独树一帜”。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崂山风景区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崂山风景区导游词范文1:崂山巨峰巨峰,又称崂顶,地处北纬36°10′,东经120°37′,海拔1132.7米,峰顶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为崂山的主峰。
巨峰位于崂山中部群峰之中,海拔1127.3米。
为崂山九大风景游览区中最高最险峻的一个景区。
有一线天,黑风口,五指峰比高崮,灵旗峰,自然碑等景观。
巨峰极顶有一块几尺见方的岩石,名“盖顶”,又称“磕掌”,仅能容三四人巨峰山势陡峭,攀登艰难。
西从柳树台东上15公里。
南从烟云涧行10余公里,西北由鱼鳞口向东南攀行约5-6公里,东由上清宫或明霞洞西去,西南循大圈子,迷魂涧均可抵达巨峰。
“云海奇观”、“旭照奇观”、“彩球奇观”是巨峰景物中的三大奇观。
特别是“旭照奇观”,绮丽壮美,被列为崂山十二景之冠,称“巨峰旭照”。
巨峰为中国观日出最早佳境之一,观“日出海上”,则唯崂山独具。
清代乾隆年间即墨知县尤淑孝有诗赞曰:“振衣直上最高峰,如发扶桑一线通。
只有仙灵营窟宅,更无人迹惹天风。
群山岳岳凭临外,大海茫茫隐现中。
持较岱宗应特绝,碧天咫尺彩云红。
”崂山风景区导游词范文2:崂山北九水白沙河上游河流,因山有九折,水有九曲得名,源于巨峰北麓之水,流入峡谷,一路群峰竟秀,万木争荣,佳景迭出,美不胜收,故有“九水画廊”之美誉。
以北九水疗养院“九水界桥”为界分内九水外九水,全长9.5公里,是白沙河的中游峡谷地带。
内外九水共有18道湾,涧水遇峰必折,折处旋成深潭,形成一处景观,各具特色,纷呈异景,《胶澳志》称北九水之景为:“水作龙吟,石同虎踞,音乐图画,文本天成。
有关崂山的导游词介绍5篇

有关崂山的导游词介绍5篇有关崂山的导游词介绍(1)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
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
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
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色。
崂山同时也是世界三大优质矿泉水地下水系中心之一。
崂山目前有巨峰、太清、仰口、华楼、流清、棋盘石、北九水七大浏览区。
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
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等都曾在此修道。
原有道观大多毁坏。
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
山海相连,山光海色。
当你漫步在崂山的青石板小路上,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边是青松怪石,郁郁葱葱,你会感到心胸开阔,气舒神爽。
因此,古时有人称崂山是“神仙之宅,灵异之府”。
传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求仙,这些活动,给崂山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
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
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色。
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
崂山区位于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光资源充足,热资源较丰富,降水量较多,湿润温和,四季分明。
历年日照平均为2503.3小时。
年平均气温12.1℃,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2%。
崂山物产资源丰富。
崂山矿泉水闻名中外,水质优良,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矿物质,是酿造酒类和饮料的最佳水资源。
产于仰口湾畔的崂山绿石,为石中珍品。
崂山拳头菜、云峰菜、奶豆腐是游客垂睐的土特产品。
因独特的“小江南”气候而生长的崂山茶成为不多得的饮品。
寒露蜜桃、樱桃等品种优良,远近闻名。
广阔的海岸线为海洋捕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盛产黄花鱼、海参、鲍鱼、扇贝、海带、石花菜等海珍美味。
有关崂山的导游词介绍(2)崂山区位于青岛市区东部,与老市区相邻,东南濒临黄海,总面积389.34平方公里,人口19.14万,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实行“四块牌子,一套工作机构的管理体制”。
山东崂山的导游词范文5篇

导游词一:山东崂山大家好,欢迎来到山东崂山。
崂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东部,由72座山峦组成。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崂山的“门面”——崂山风景区。
这里有水清岩秀的石老人景区,有比渔阳鼙鼓更为壮观的仰口瀑布景区,还有冬梅报春的碧霞祠景区等等。
这里不仅景色宜人,而且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的道教文化圣地。
接着,我们来到的是海水浴场,这里有美丽的海滩和透明的海水,是夏季旅游的热门场所。
这里的海边景色是独具特色的,尤其是美丽的海岛和临海的小舟更是让人陶醉其中。
最后,我们来到崂山文化古城,这里保存了不少的清代建筑和民间艺术品,是大家了解山东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同时,在这里还有不少的传统手工艺品店,可以让游客找到一些宝贵的纪念品。
总之,崂山是一座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城市,希望您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导游词二:走进山东崂山各位游客,大家好。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我们所在的地方——山东崂山。
崂山是中国著名的山山水水旅游胜地,融山、海、湖、泉等为一体而被誉为倚海临空的胜景。
崂山由72座山峦组成,总面积达470平方公里。
不仅景色宜人,而且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的道教文化圣地。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崂山风景区。
这里有水清岩秀的石老人景区,石老人是道家的象征之一,被誉为“崂山第一仙景”。
还有比渔阳鼙鼓更为壮观的仰口瀑布景区,仰口瀑布号称“鬼斧神工”、“天下第一瀑”,景色绝对让您流连忘返。
还有冬梅报春的碧霞祠景区等等。
在这里,您可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接着,我们来到的是海水浴场,这里有美丽的海滩和透明的海水,是夏季旅游的热门场所。
这里的沙滩柔软细腻,海水清澈透明,是您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的好去处。
最后,我们来到崂山文化古城,这里保存了不少的清代建筑和民间艺术品,是大家了解山东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不仅如此,在这里还有不少的传统手工艺品店,可以让游客找到一些宝贵的纪念品。
总之,崂山是一个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城市,它的美丽已经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图腾。
崂山的导游词(精选5篇)

崂山的导游词崂山的导游词(精选5篇)作为一名专门引导游客、助人为乐的导游,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
怎样写导游词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崂山的导游词(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崂山的导游词1山东,中国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片伟大的土地不仅有名山大川、碧波万顷,而且在漫长的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非常灿烂的文明。
山东的名胜古迹、山水风光举不胜举。
各位游客、各位先生、小姐,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崂山太清宫。
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道观是崂山的太清宫,它是崂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历史。
太清宫的创始人是江西人张廉夫,他因做官不顺,弃官修道,在此修建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庙”。
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又扩建庙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
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
刘若拙武艺高强,宋太祖听说他修道高深,于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召其入京,想把他留在宫中,刘若拙坚决要求回崂山,宋太祖就赦封他为“华盖真人”,由此给他巨款,敕建“上苑”和上清宫,重修太清宫。
太清宫是刘若拙的别院。
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太清宫主要有“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多间建筑。
[太清牌坊]这里是太清宫牌坊,1997年太清宫出资修建,高8米,宽16米,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组成,为四柱三门式。
牌坊又称牌楼,是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虽然它只是中国古建筑中的“小品”,但其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其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加上它具有强烈的装饰、衬托、气氛渲染的风格,自然被广泛地应用到寺观庙宇的建筑中来,起到了标识引导、空间分界、装饰美化、纪念颂扬的作用。
太清石坊阳面“崂山太清宫”五字为中国宗教局闵志庭道长题写;阴面“阆苑圣德”为本观现任道长刘怀远所题。
最新青岛崂山导游词5篇.doc

最新青岛崂山导游词5篇崂山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部分,位于中朝古陆胶近地盾的南部,构造体系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代的构造部位。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最新青岛崂山导游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最新青岛崂山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的汽车现在已经进入了崂山的风景区内,从这到我们今天要参观游览的太清宫景区还有20多分钟的车程,接下来小蒋利用这段时间给大家先就崂山做一下简单的介绍,崂山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18000海岸线上唯一的一座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因而崂山又被称为“近海名山”。
崂山有"海上名山第一”,“神仙窟宅”“灵异之府”。
之美称,同时,崂山也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
1982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1年,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
那么我们今天要参观游览的太清宫呢,他是属于崂山南线上的一个著名景点,同时也是崂山内规模最大的一座道观。
崂山太清宫它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其创始人是江西才子张廉夫,当张廉夫年从终南山云游崂山,在此修建了一所庙,称“三官庙”,又建起了“三清殿”,两殿合成“太清宫”。
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来到崂山,续建了“三皇殿”。
到了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重修了太清宫,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后又经过了丘处机、张三丰的发扬光大,到了今天才闻名天下。
好了,说着呢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太清宫门前,我们待会呢会从东门进,西门出,全程不走回头路,由于正值旅游旺季景区大,游人多,所以,请大家待会互相提醒,跟着小蒋,以防走散。
大家注意一下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前,首先大家看到的是太清牌坊,又称牌楼,其高8米,宽16米,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组成,为四柱三门式。
他呢建于1997年,上面写着“崂山太清宫”五个大字,继续前行,我们现在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
此正门与2004年4月建成,2005年5月1日正式开放。
崂山风景区导游词讲解3篇_山东导游词_

崂山风景区导游词讲解3篇崂山风景名胜区是典型的山岳型景区,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著名的道教名山,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崂山风景区讲解,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崂山风景区导游词讲解范文1:崂山华楼山华楼山位于崂山水库南岸,海拔408米。
华楼峰是矗立山顶东部的一座方形石峰,高30余米,由一层层岩石组成,宛如一座叠石高楼耸立晴空,故称“华楼”,又华楼峰因异石突起,犹如华表,又名“华表峰”。
华楼峰是崂山三大奇石之一,古称聚仙台。
在崂山十二景中称“华楼叠石”。
清代平度文人白永修有诗赞曰:“摩霄卓立碧芙蓉,天开名山第一峰。
岚气蒸成金液水,海霞飞满石门秋。
”。
传说八仙过海途径崂山,何仙姑于聚仙台梳妆,又名“梳妆楼”。
史载张三丰等名道皆与此峰有不解之缘,故成为海上名山之一。
崂山风景区导游词讲解范文2:崂山白云洞白云洞位于崂山东部海滨,东距太平宫将近7里,从雕龙嘴踏石级至山腰北去,过逍遥径,经老君洞,再攀一段石阶,即至白云洞。
因洞口四周一年四季,大多数日子白云缭绕而得名。
地势高爽,林木茂密,面临长涧,侧望沧海,环境雅洁,楼阁精美,与明霞洞并称为前、后涧,是崂山著名道观之一。
白云洞建于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左右,原有房舍24间,属道教“金山派”。
青龙阁是白云洞的主要建筑之一,现在仅存残垣。
阁前的青龙石畔,有一株玉兰,粗逾合抱,树龄达数百年,在青岛地区的玉兰中勘称首屈一指。
绕过青龙阁,即是白云洞。
白云洞,是由三块巨石结架而成,右边的石头叫“白虎石”,左边的石头叫“青龙石”。
“青龙石”特别巨大,上平可以登眺;“白虎石”背依悬崖,前临险壑。
洞内宽深各十丈,十分宽敞,可站立数十人。
洞内原供有铜铸玉皇神像。
铸制极为古雅,并曾有“藏园老人”傅沅叔题壁:夜月清皎,海气苍寒,玩石抚松,飘然登仙。
白云洞额刻有“白云洞”三字,是清末翰林院日照尹琅若(字琳基)所题,字体雄浑,很有气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崂山风景区导游词讲解3篇
崂山风景区导游词讲解范文1:崂山华楼山华楼山位于崂山水库南岸,海拔408米。
华楼峰是矗立山顶东部的一座方形石峰,高30余米,由一层层岩石组成,宛如一座叠石高楼耸立晴空,故称“华楼,又华楼峰因异石突起,犹如华表,又名“华表峰。
华楼峰是崂山三大奇石之一,古称聚仙台。
在崂山十二景中称“华楼叠石。
清代平度文人白永修有诗赞曰:“摩霄卓立碧芙蓉,天开名山第一峰。
岚气蒸成金液水,海霞飞满石门秋。
传说八仙过海途径崂山,何仙姑于聚仙台梳妆,又名“梳妆楼。
史载张三丰等名道皆与此峰有不解之缘,故成为海上名山之一。
崂山风景区导游词讲解范文2:崂山白云洞白云洞位于崂山东部海滨,东距太平宫将近7里,从雕龙嘴踏石级至山腰北去,过逍遥径,经老君洞,再攀一段石阶,即至白云洞。
因洞口四周一年四季,大多数日子白云缭绕而得名。
地势高爽,林木茂密,面临长涧,侧望沧海,环境雅洁,楼阁精美,与明霞洞并称为前、后涧,是崂山著名道观之一。
白云洞建于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
筑面积为400平方米左右,原有房舍24间,属道教“金山派。
青龙阁是白云洞的主要建筑之一,现在仅存残垣。
阁前的青龙石畔,有一株玉兰,粗逾合抱,树龄达数百年,在青岛地区的玉兰中勘称首屈一指。
绕过青龙阁,即是白云洞。
白云洞,是由三块巨石结架而成,右边的石头叫“白虎石,左边的石头叫“青龙石。
“青龙石特别巨大,上平可以登眺;“白虎石背依悬崖,前临险壑。
洞内宽深各十丈,十分宽敞,可站立数十人。
洞内原供有铜铸玉皇神像。
铸制极为古雅,并曾有“藏园老人傅沅叔题壁:夜月清皎,海气苍寒,玩石抚松,飘然登仙。
白云洞额刻有“白云洞三字,是清末翰林院日照尹琅若(字琳基)所题,字体雄浑,很有气势。
洞前有两株白果树,大可合抱,如巨伞撑天,相传两树一雄一雌,千年相伴,至今生意盎然。
还有一株玉兰,枝繁叶茂,也有数百年树龄。
洞后有很多松树,其中一株古松,形状奇特,名曰“华盖松。
这株华盖松,老干蟠曲,遮满洞顶,小枝斜出,伸向洞外,从下仰望恰似一条张牙舞爪的飞龙,在洞顶上腾空而起,极是奇观。
这一由古树和白云洞交织而成的奇特景观,即“崂山著名十二景之
一——“云洞蟠松。
云洞蟠松白云洞在崂山东部,华严寺西北,太平宫西南3.5公里处,坐落在海拔400多米的高山上,其景物之清奇,风光之绮丽,则又别具一格。
白云洞由巨石架成,左为青龙石,右为白虎石,前为朱雀石,后为玄武石。
洞石岩顶上有一名为“华盖的古松,势如腾龙,绿荫冉冉,覆盖全洞,在崂山十二景中称“云洞蟠松。
蓝水有诗赞曰:“白云深处白云洞,日日洞口白云封。
惊看云中龙出没,一株洞后百年松。
蔚竹庵座落于崂山北麓凤崮之下,东通滑溜口,西通双石屋,据称在蔚竹庵建庵之前,管山人曾在此搭窝铺居住。
明代万历十七年(公元1598年)送冲儒真人云游崂山时,见这山峦叠翠,涧水鸣琴,实乃世外仙境,遂不畏艰辛,建一道观,并移竹环栽,取名蔚竹庵。
蔚竹庵占地二亩六分,建筑面积达150余平方米,计有房舍20余间,是一处精玲珑的小院落。
有正殿三间,原祀檀木精雕真武和铜铸三官神像,均属珍贵文物,可惜在十年浩劫中被毁。
殿后峭壁料岩,苍松吐翠;门前溪涧流水,叮咚悦耳;周围蔚竹环抱,
曲径通幽。
蔚竹庵现保存碑记三通:(1)《蔚竹庵碑记》,在正殿东壁,碑身五十公分见方,记载该庵占地四亩,系明万历二十一年三月立。
(2)清嘉庆二十一年刻石。
在正殿墙外基石上,记载蔚竹庵始建年代。
(3)《重修蔚竹庵庙记》。
系道光十九年四月立。
在正殿西壁,碑身一米见方,记载重修蔚竹庵经过。
崂山庙宇众多,碑记百余通,文革期间,破坏殆尽,类同蔚竹庵三碑得以保存下来的,为崂山庙宇所罕见。
蔚竹庵外有一座五级石塔,系一九三○年为纪念于西淑真人而建。
此庵建立后,一度曾为道姑庵院,至清咸丰年间改道士住持庙务。
蔚竹庵上,山比庵高数倍,大石岌岌欲坠,老松蟠绕其间,婆娑飞舞,由院庭中仰望,不敢升堂入室,前临骜涧,涧溪流水、鸣笛如曲,流入内九水,被人们誉为崂山十二景的“蔚竹鸣泉。
游蔚竹庵有三条路:自北九水疗养院东去,沿内九水溯流而上,出双石屋村,遇叉路向左前行约2公里即达;从内九水的四水处溯鹰河而上可至;由潮音瀑登上观瀑亭,向北翻过山岭可达。
蔚竹鸣泉蔚竹庵位居海拔550米高处,蔚竹成林,苍松竞茂,怪石奇秀,涧溪成韵,泉水汀咚,清新幽静,在崂山十二景中称“蔚竹鸣泉。
清代胶州文人王大来有诗赞曰:“玄都近在最高峰,石磴追寻樵客踪。
履下泉声三十里,杖边山色一千重。
深藏胜境疑无路,绿到仙宫遍是松。
更喜道人闲似我,邀看万朵碧芙蓉。
崂山钟灵毓秀,山海奇观,佳景天成,美不胜收,历代游山文人墨客多有称颂。
崂山风景区导游词讲解相关文章:1.山东崂山导游词2.导游词崂山巨峰风景区3.导游词青岛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