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政治书的课堂笔记

八年级上册政治书的课堂笔记

八年级上册政治书的课堂笔记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政治书的课堂笔记,供您参考:
一、学习政治的意义
1. 政治与个人、国家、社会密切相关。

2. 学习政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
1.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2.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必不可少的权益。

3.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必须履行的职责,也是不可放弃的强制性义务。

4.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5. 公民在履行义务时,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否则就构成了违法行为。

四、国家机构及其性质
1. 国家机构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统治而设立的组织体系。

2. 国家权力机关是指代表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3. 国家行政机关是指执行统治阶级意志,负责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包括政府及其下属各部门。

4. 国家审判机关是指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司法机关,通常包括法院和检察院。

5. 国家检察机关是指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司法机关,通常也包括检察院。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五课人民当家作主 知识总结 鲁教版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五课人民当家作主 知识总结 鲁教版

第五课人民当家作主知识总结第一节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权力机关)1、认识:①(权利归属)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如何行使权利)13亿人民不可能直接管理国家,只能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去管理国家事务。

人民代表大会市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人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每届任期5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它的常设机关,最高首长是委员长。

2、与其他机关的关系: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授予它们分别行使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

政府、法院和检察院必须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它监督。

人大和政府、法院和检察院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但它们的根本目标都是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

(二)人大代表1、认识:①(产生)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②(职权)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国家权力,讨论、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人事务。

③(与人民的关系)人大代表又要接受人民的监督,人民有权依法罢免自己不满意的代表,从而保证了人大代表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按照人民的意愿办事。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①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表现形式。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③人民代表人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四)对青少年的要求:青少年时国家的小主人,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应有的情感;在生活中尊重人大代表,积极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尽到小主人的责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尽一份力量,是我们应有的行动。

人教政治九上第五课知识点

人教政治九上第五课知识点

人教政治九上第五课知识点
一、新民主主义思想的核心
1、人民主权:人民是政治权力的源泉,政治权力属于人民,
应当由人民自由行使。

2、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是指在政治社会中,人民自主、平等
地参与政治活动,通过合法的途径行使政治权力,确定政府的组织形式和政治结构。

3、法治:法治是指在民主政治体制下,通过立法、行政、司
法等机构和活动,确立和维护依法治国的社会秩序。

4、社会公正:社会公正是指在民主政治体制下,根据法律和
道德规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建立和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秩序。

二、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
1、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指在民主政治体制下,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等机构和活动,确立和维护依法治国的社会秩序,让民主和集中相结合,以实现民主政治的有效运作。

2、政治自由:政治自由是指在民主政治体制下,人民可以自
由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及参与政治活动,而不受到政府的限制。

3、社会正义:社会正义是指在民主政治体制下,通过各种法
律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实现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秩序。

4、自由市场经济:自由市场经济是指在民主政治体制下,通过自由。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民当家作主.doc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民当家作主.doc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民当家作主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民当家作主1、辨析题: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是由人民直接行使的。

答:⑴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⑵但是,13亿人民不可能都去直接管理国家,只能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去管理国家事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⑶认为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正确的,但认为国家权力由人民直接行使是错误的。

2、人民代表大会就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会。

(五个最高)5、国务院,最高人民、最高人民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答:这些机关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授予它们分别行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同时这些机关必须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它的监督。

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

6、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如何?答:人大代表都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

7、人大代表产生方式:间接选举: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

直接选举: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人民代表每届任期5年。

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有力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求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呢?答:①在情感上,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在行动上,尊重人大代表,积极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尽到小主人的责任,为社会发展尽一份力量。

10、我国各族人民平等相待,团结和睦,共同发展,结成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八年级上册政治所有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政治所有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政治所有知识点(文中的国家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知识点1:国家的定义和属性国家是指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它由一定的领土、人民、政权和主权组成。

国家的属性是主权性、独立性、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

政治知识点2:国家制度中国的国家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按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在这个制度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政治知识点3:国家机构中国的国家机构可以分为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的最高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

国家行政机关最高领导机构是国务院,它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和部长组成。

国家审判机关的最高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的最高机关是最高人民检察院。

政治知识点4:党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

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

它的作用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政治知识点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需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壮大国家力量,逐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进入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

政治知识点6:四项基本原则中国的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政治知识点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政治知识点8: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策略,它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

政治知识点9:追求和平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路线,推动国际和地区的和平合作。

中国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倡新型国际关系观。

初中政治知识点整理:国家的性质

初中政治知识点整理:国家的性质

初中政治知识点整理:国家的性质★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构成: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

(p4)3.主人翁地位的表现: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4.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5.人民和公民的关系,我国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区别: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是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国公民: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联系: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注意:不属于中国人民但中国公民有:①犯罪分子②分裂国家的人③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华侨是中国公民,华人不是。

)6.我们享有的权利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法律保障。

7.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是什么?(p7)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权利。

8.我国宪法将审判权赋予各级人民法院。

★9.宪法---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10.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具有广泛性、真实性。

★★11.怎样正确行使权利?(p10--11)①要尊重他人权利。

②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12.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P11)公民有言论自由,但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

第二,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

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公共利益的言论,谁就要负法律责任。

2024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内容

2024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内容

2024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复习提纲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加以保障的?答:(1)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全部者,成为国家的主子。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3)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4)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气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怎样的?答:广阔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5、国家武装力气的任务是什么?答: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反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与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6、关于人权:(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同等地生存和发展。

(2)敬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原则。

(3)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既包括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人权爱护的对象:不仅爱护个人,也爱护群体;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同等权和人身权、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化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允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5)中国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见教材P9阅读感悟)(6)中国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的最显著标记。

7、在我国,国家敬重和保障人权,是如何做到的?答:(1)敬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敬重人权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梳理总结(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梳理总结(全册)

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知识梳理班级姓名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为什么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答: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③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书P4探究分享答: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5、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6、我们怎样当家作主?答: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答: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答: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和保护人权。

3、中国的人权的特点: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4、人权的主体和内容非常广泛,①人权的主体: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②人权的内容: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5、国家如何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答:①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人民怎样行使权力?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从左至右)
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②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接受它监督。

③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等。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的选举或任命;重大事项的决定权、监督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