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作文最新素材:“扶不起的阿斗”属实吗

合集下载

历史上认输而失败的素材

历史上认输而失败的素材

历史上认输而失败的素材
1.扶不起阿斗:阿斗为人不思进取,只会整天玩乐,即使有诸葛亮(181~234年)这样的名臣辅助和教导也无济于事,最终导致江山落入他人手中,还落下了“乐不思蜀”这样的千古笑柄。

2.春秋末年吴越战争中,吴王夫差为替父阖闾报仇,富国强兵,终于一战败越,本来已经要灭了越国了。

却半途而废,后来放虎归山,自己则贪图享乐,不再励精图治。

而越王勾践知耻后勇,卧薪尝胆,坚持不懈,终于20年一举灭吴,夫差身死国灭。

3.项羽自刎:项羽失败以后想东渡乌江(长江西岸的乌江浦)。

乌江亭长把船停靠在岸边等候项羽,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土地千里,民众数十万,也足够称王的。

希望大王急速过江。

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没有什么办法渡江。


项羽笑道:“上天既然要灭亡我,我为什么还要渡江呢?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

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不在心里感到惭愧吗?”
如果他能够面对困难,不放弃,胜者未必是刘邦。

4.春秋末年吴越战争中,吴王夫差为替父阖闾报仇,富国强兵,终于一战败越,本来已经要灭了越国了。

却半途而废,后来放虎归山,自己则贪图享乐,不再励精图治。

而越王勾践知耻后勇,卧薪尝胆,坚持不懈,终于20年一举灭吴,夫差身死国灭。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自立、独立自主(附范文点评)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自立、独立自主(附范文点评)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自立、独立自主(附范文点评)1、引言唯有自立自强,才能赢得尊严和权力,一个国家是如此,一个民族是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任何时候都要把命运抓在自己手里,中国有句老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2、事实论据“虎父犬子”现象三国时的刘备,可算是一代英豪,一生东征南讨,纵横驰骋,从贩鞋织席为生到成为蜀汉皇帝。

可他的儿子刘禅却是个错庸荒淫的无能之辈。

连诸葛亮这样大智大勇的人都扶不起他,俗称“扶不起的阿斗”。

世人曾长叹:虎父何以有此犬子!三国时另一奇才周瑜,他是东吴名将,足智多谋,在赤壁之战中,用火攻大破曹军,名扬天下。

他的儿子周胤,无功受封,自恃其父有功,他荒淫自恣,荒于政事,奸人妻女,后遭流放到庐陵郡。

孙权曾指出周胤堕落的原因:“昔胤年少,初无功劳,横受精兵,爵以候将,盖念公瑾以及子胤恃此,酗淫自恣。

”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

在国帝王中的佼佼者。

可他的14个儿子,无一成器,三个被杀,三个自杀,三个早夭,一个被幽禁,两个遭流放,另两个平庸无能,错聩糊涂。

北宋名相寇准,他的子孙依靠祖上的功德,不能自立,不过30年,家道衰落,沦为庶民。

“虎父犬子”现象,说明这样的道理:不求自立自强,一味想依靠祖上的荫庇,是决不会有什么作为的。

莎士比亚离家闯世界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一个富商家庭。

13岁时,便离开学校,帮助父亲料理生意。

16岁离开家庭,外出独自谋生。

在伦敦一家剧院门前替看戏的绅士门照看马匹,在剧院打杂,有时给演员们提词或跑跑龙套。

此外还在屠宰场当过学徒,帮人家做过书僮,做过乡村教师,当兵,做过律师,任过小官。

为了谋生,他漂过英吉利海峡,到过荷兰、意大利。

莎士比亚在独立谋生的闯荡中,丰富了人生经历,增长了才干。

为他后来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一大批著名悲喜剧奠定了基础。

3、理论论据能自立者必有骨也。

——明李贽《焚书·荀卿李斯误吴公》有志者在乎自力。

[作文素材]扶不起的阿斗的历史典故

[作文素材]扶不起的阿斗的历史典故

[作文素材]扶不起的阿斗的历史典故扶不起的阿斗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邓艾灭了蜀汉以后,后主刘禅还留在成都。

到了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

刘禅本来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全靠诸葛亮掌管着军政大事,他也不敢自作主张。

诸葛亮死后,虽然还有蒋琬、费�t、姜维一些文武大臣辅佐他,可是他毕竟不像诸葛亮在世时候那么谨慎了。

到蒋琬、费�t死去后,宦官黄皓得了势,蜀汉的政治就越来越糟了。

到了蜀汉灭亡,姜维被杀,大臣们死的死了,走的走了。

随同他一起到洛阳去的只有地位比较低的官员�A正(即�S正)和刘通两个人。

刘禅不懂事,不知道怎样跟人打交道,一举一动全靠�A正指点。

平时、刘禅根本没把�A正放在眼里,到这时候,他才觉得�A正是个忠心耿耿的人。

刘禅到了洛阳,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封了侯。

司马昭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

但是在刘禅看来,却是很大的恩典了。

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

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

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舞,想起了亡国的痛苦,伤心得差点儿掉下眼泪。

只有刘禅咧开嘴看得挺有劲,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

司马昭观察了他的神情,宴会后,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没有心肝到了这步田地,即使诸葛亮活到现在,恐怕也没法使蜀汉维持下去,何况是姜维呢!”过了几天,司马昭在接见刘禅的时候,问刘禅说:“您还想念蜀地吗?”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说:“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

”(“乐不思蜀”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S正在旁边听了,觉得太不像话。

回到刘禅的府里,�S正说:“您不该这样回答晋王(指司马昭)。

”刘禅说:“依你的意思该怎么说呢?”�S正说:“以后如果晋王再问起您,您应该流着眼泪说:我祖上的坟墓都在蜀地,我心里很难过,没有一天不想那边。

阿斗扶不起来,怪谁-四年级作文

阿斗扶不起来,怪谁-四年级作文

阿斗扶不起来,怪谁-四年级作文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成语:乐不思蜀,它讲的是谁呢,没错,就是刘备的儿子——刘禅,因为刘禅昏庸无能,亲手断送了他父亲多年打下来的江山,而到了魏国,他还是不知悔改,继续享乐。

因此,他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也有了乐不思蜀这个成语。

阿斗扶不起来,怪谁?怪他自己,怪他自制力不强,怪他听信那些奸臣的话,这才招来亡国之灾。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扶不起来的阿斗:他们的爸爸妈妈拼了命地把他们往名牌中学、大学送,可他们不但不珍惜,还到处挥霍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使他们的爸爸妈妈的希望一次次落空,即使是成了年,他们也不知悔改,就算蟠然醒悟,他们也认为是这万恶的社会在坑害他们。

有这样一件事:一名高三学生在一家网吧玩游戏时不幸猝死。

经医生现场鉴定,这名学生猝死时脸色发白,心跳、脉搏、瞳孔反射等生命体征全无,属于典型的因为兴奋过度而引发心脏病的死亡。

一个生命就这样流逝了。

高三,本是跨入大学的关键期,也是一个人的大好年华,可那位猝死的高三学生却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玩电脑上!他们都是扶不起的阿斗!不过,他们比古代更胜一筹!古代还只是自制力不强和听信那些奸臣的话,可他们不但自制力不强和听信那些狐朋狗友的话,还学会了坑蒙拐骗!导致社会风气不好!还有就是他们的爸爸妈妈太溺爱他们了,让他们养成了这样的坏习惯,成了社会的病胎!
阿斗扶不起来,怪谁?这个严肃的问题我一直想不出来,我得一
个人静静地沉思一会儿……。

高考语文 作文最新素材 “扶不起的阿斗”属实吗

高考语文 作文最新素材 “扶不起的阿斗”属实吗

“扶不起的阿斗”属实吗刘禅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了庸主的典型,事实果真如此吗?一种观点认为刘禅虽然不是一个聪明有为的君主,却也不是一个完全懦弱无能的人,那顶”扶不起来的阿斗”的帽子,实在应该给他摘掉。

刘禅从公元223年登基,至公元263年降魏下台,称帝在位41年,是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

在那种群雄割据、兵连祸结的动乱年头,能执政这么久,没有相当的才智是不行的。

有人把刘禅安稳地做皇帝归因于诸葛亮的辅佐。

其实,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他死后,刘禅还做了29年的皇帝,很难说成是全凭诸葛亮的辅佐之功的。

《三国志》记载,刘备给刘禅的遗诏中有这么一段话:“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

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

”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白:诸葛亮对射君称赞刘禅的智慧,射君又将这赞辞告诉了刘备,刘备很高兴,予以勉励。

诸葛亮当不会是阿谀奉承之人,刘备也颇有知人之明,由此可见刘禅非鲁钝之人。

(摘编自凤凰网2009年9月23日)刘禅“乐不思蜀”的故事,在《三国志集解》里是这样说的:“刘禅之对司马昭,未为失策也……教之,浅也。

思蜀之心,昭之所不欲闻也……左右虽笑,不知禅之免死,正以是矣。

”同样是投降后宣布退位的皇帝,刘禅得以做了8年的安乐公后寿终正寝,东吴的孙皓则被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赐毒酒杀了,其中道理大概在此吧。

适用话题:藏拙,圆滑,时势等。

『锄禾日当午』作者生活奢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诗作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李绅也因此获得了“悯农诗人”的称号。

但“文如其人”之说对李绅而言绝对是个谬论,他其实是个生活奢侈、人品低劣的官僚。

李绅家几代为官,但他6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全靠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育成人。

因此,李绅年轻时写出《悯农》这样反映农民艰辛的诗作,是有生活基础的。

唐宪宗元和元年,李绅考中进士,步入仕途。

他晚年官至宰相,封赵国公,逐渐蜕变。

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2)

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2)

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2)导读:本文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2),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子之国何如?”华元老实地说:“惫矣,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之,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2)。

”子反又问他为何愿意吐露军情,华元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

”子反闻言,大为感动,也向华元据实以告:“勉之矣,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

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

”子反回来向楚庄王报告经过,楚庄王责问他为何泄漏军机,他从容地说:“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何以楚而无乎?”楚庄王默然。

这段往事的核心是“诚”,是子反的气度,楚庄王的包容。

子反跳脱了你死我活的格局,从敌人的眼中看到了尊严,从而萌生雅量。

楚庄王的默然,是一种高蹈。

如果他把子反训斥一顿,或治以泄漏军机之重罪,然后挥军猛攻,宋军势必覆灭。

果如此,“五霸”中还有楚庄王吗?素材运用: 输得起,是一种高贵的君子风度,但并不是没有原则的宽容。

诸如南海诸岛的得失,事关国家安危,那不能输。

从历史寻根,将输得起、输不起的故事重现,无非是还原人性的尊严与光辉,以对照那些狭隘自卑的文化弊病而已。

5、文明不是做给人看20世纪80年代,我曾和林斤澜、柳溪两位老作家访法。

在一个风雨天,我们所乘的汽车驶在乡间道路上。

在我们前边有一辆汽车,从车后窗可以看清,车中显然是一家人。

他们的车轮扬起的尘土,一阵阵落在我们的车前窗上。

终于到了一个足以超车的拐弯处,前边的车停住了。

开车的男人下了车,向我们的车走来。

为我们开车的是法国外交部的一名青年翻译,他摇下车窗,用法语跟对方说了半天。

后来,我们的车开到了前面。

--> --> --> --> -->我问翻译:“你们说了些什么?”他说:“对方坚持让我们将车开到前边去。

”我挺奇怪,问为什么。

他说:“对方认为,自己的车始终开在前边,对我们太不公平,他自己也根本没法儿开得心安理得。

”隔日,我们的车在路上撞着了一只农家犬,只不过是“碰”了那犬一下。

年阿斗为什么扶不起来六年级作文

年阿斗为什么扶不起来六年级作文
阿不起来的阿斗。当初,武将赵子龙单枪匹马去解救阿斗和刘备的夫人。赵子龙差点折损。刘备愤摔阿斗,后来发生的故事可见,这个摔似乎还是对的。
阿斗身边虽有诸葛亮这样的人辅佐,却仍是整天不思进取,饮酒作乐。
我认为,阿斗是缺乏野心。或者说,他更像一个平凡人。或许可能是刘备从小教育他的是要过清苦的生活,不奢华铺张,造成了阿斗这样的性格。或许是刘备的教育逆反了阿斗,起到了反作用,使阿斗变成了一个这样的人。
阿斗,扶不起的阿斗。人们常常这样说,阿斗扶不起,就如烂泥扶不上墙。不过,他的扶不起,还给他留下了一条命。当年阿斗成为皇帝,诸葛亮死后,阿斗被挟持,对方待遇很好,阿斗还是整天饮酒作乐,沉迷于酒色,对方见他是真的扶不起,也便留下了他这一条命,不过,这条命来的耻辱了些。乐不思蜀这个成语也正是讲的刘阿斗。
刘阿斗,被后人所唾弃,称扶不起的阿斗,我倒认为,阿斗不适合做一个君主,平凡百姓的生活更适合他。

2013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解析及素材运用

2013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解析及素材运用

2013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解析及素材运用2013年高考广东卷作文解析及素材运用【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考题解读】与江西的《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四川的《过一个平衡的生活》、安徽的《为什么能这样?为什么不能这样》等作文考题相比,2013年高考广东卷的作文题则是集中于社会热议的道德范畴,让考生根据三个贫困家庭对富翁捐助的三种不同态度,来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文笔。

广东高考作文直面近几年来备受社会热议的道德范畴:富人扶贫与穷人受施的关系,在2013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中无疑独树一帜。

众所周知,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先驱地,历史上也多受港澳和外来文化的多元化影响,考生思维多元,想法活跃,因此,自2004年广东成为全国高考作文首次实行分省区命题的地区后,每年高考,广东作文的考题,都成为全国的关注点。

这次也不例外。

不过,像今年这次直面社会热议的贫富关系的道德话题,在高考作文出题还是首次。

就审题来说,这则材料意思显豁,角度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慈善家以及贫困三家对“捐助”的不同态度,引出“如何做慈善及对待慈善事业”这一论题。

我们可以把立意角度建立在“慈善”与“报恩”“偿还”“施舍”的关系中来理解,更能开掘此次作文审题的内涵。

可从四种人的四个角度任选其一来写。

一个是慈善家,比如从这个角度说,可以赞扬他的行善之心、慈善之心,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三个不同的家庭,三种不同的态度:第一个是“感恩”,从受捐助者的角度说,可以谈对别人的信任和感激之情;第二个以后会偿还,强调“责任和自强”,从受捐助者的角度说,可以谈要经过思考鉴别之后决定取舍等;第三个是因为“尊严而拒绝”,从受捐助者的角度说,可以谈当今的信任危机,进而分析其原因和危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以说虽然贫困但不受嗟来之食,有骨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不起的阿斗”属实吗
刘禅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了庸主的典型,事实果真如此吗?一种观点认为刘禅虽然不是一个聪明有为的君主,却也不是一个完全懦弱无能的人,那顶”扶不起来的阿斗”的帽子,实在应该给他摘掉。

刘禅从公元223年登基,至公元263年降魏下台,称帝在位41年,是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

在那种群雄割据、兵连祸结的动乱年头,能执政这么久,没有相当的才智是不行的。

有人把刘禅安稳地做皇帝归因于诸葛亮的辅佐。

其实,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他死后,刘禅还做了29年的皇帝,很难说成是全凭诸葛亮的辅佐之功的。

《三国志》记载,刘备给刘禅的遗诏中有这么一段话:“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

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

”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白:诸葛亮对射君称赞刘禅的智慧,射君又将这赞辞告诉了刘备,刘备很高兴,予以勉励。

诸葛亮当不会是阿谀奉承之人,刘备也颇有知人之明,由此可见刘禅非鲁钝之人。

(摘编自凤凰网2009年9月23日)
刘禅“乐不思蜀”的故事,在《三国志集解》里是这样说的:“刘禅之对司马昭,未为失策也……教之,浅也。

思蜀之心,昭之所不欲闻也……左右虽笑,不知禅之免死,正以是矣。

”同样是投降后宣布退位的皇帝,刘禅得以做了8年的安乐公后寿终正寝,东吴的孙皓则被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赐毒酒杀了,其中道理大概在此吧。

适用话题:藏拙,圆滑,时势等。

『锄禾日当午』作者生活奢侈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诗作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李绅也因此获得了“悯农诗人”的称号。

但“文如其人”之说对李绅而言绝对是个谬论,他其实是个生活奢侈、人品低劣的官僚。

李绅家几代为官,但他6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全靠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育成人。

因此,李绅年轻时写出《悯农》这样反映农民艰辛的诗作,是有生活基础的。

唐宪宗元和元年,李绅考中进士,步入仕途。

他晚年官至宰相,封赵国公,逐渐蜕变。

野史中记载,李绅为官后“渐次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

他特别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耗费活鸡300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

只是生活奢侈倒无可指摘,但他发迹后爱耍权威,无情无义就是人品低劣了。

《云溪友议》中记载,李绅发迹之前,经常到一个叫李元将的人家中做客,每次见到李元将都称呼“叔
叔”。

李绅发迹之后,李元将因为要巴结他,主动降低辈分,称自己为“弟”,为“侄”,李绅都不高兴,直到李元将称自己为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