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井工程概述
完井工程技术概述

具备分层压裂、酸化等分层处理措施,便于人工举升和井下作业等条件
满足特殊油藏开采需求,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和蒸汽驱的要求 油井开采后期具备侧钻定向井及修井生产的条件 施工工艺尽可能简便,成本尽可能低
二、完井工程概述、现状与趋势 (一)概述
目前常规完井方式主要有三大类:
裸眼完井 先期裸眼 后期裸眼
目前,特殊结构井技术已在国 内外各大油田中得到了较大范围内 的应用,在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中发 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特殊结构井是为满足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需要,在常规直井
钻井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井眼轨迹或井身结构的油气 井。主要包括各类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和鱼骨分支井等。
控 制 井 眼 轨 迹 增 加 井 眼 数 量
(一)概述
割缝衬管完井方式(1)
割缝衬管完井方式(2)
二、完井工程概述、现状与趋势 (二)现状
国外完井技术的研究起步 早,发展快,通过多年的发 展,在完井工艺技术方面有 许多成熟配套的的技术,并 不断开发出经济实用的新工 艺、新工具。
二、完井工程概述、现状与趋势
1、小井眼完井技术
(二)现状
井眼内下入的套管尺寸和层数受限,
合理的完井方法应该满足的要求
油、气层和井筒之间应保持最佳的连通条件,油、气层所受的损害最小
油、气层和井筒之间应具有尽可能大的渗流面积,且渗流阻力最小 可有效地封隔油、气、水层,防止气窜或水窜,防止层间的相互干扰 应能有效地控制油层出砂,防止井壁垮塌,确保油井长期生产
二、完井工程概述、现状与趋势 (一)概述
A 降低流体损失到最小程度 优 B 减少地层损害 点 C 改善油气井产能
国外欠平衡钻井的完井方式
钻井与完井工程完整课件超值

01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自动化钻井技术将进一步提
高钻井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人工操作风险。
智能完井技术
02
利用传感器、远程监控等技术实现智能完井,实时监测油藏动
态,提高采收率。
新型钻井液与完井液
03
研发更高效、环保的钻井液与完井液,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
高钻井作业的可持续性。
环保要求对行业的影响
作用
用于保护油气层、防止地层坍塌、携 带岩屑、降低摩擦阻力等,同时对油 气层的渗透性和产能有重要影响。
完井工艺流程
钻孔准备
钻孔设计、钻孔定位、钻孔开钻等。
钻孔施工
钻进、取芯、测井等。
完井作业
下套管、注水泥浆、射孔、排液等。
后期处理
试压、检测、维护等。
完井过程中的问题与处理
问题
包括井壁坍塌、地层出砂、油气层污染等。
03
完井工程概述
完井工程定义与特点
完井工程定义
完井工程是石油工业中钻井工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涉及到完 成井筒的钻探和完成油气井的装备,为油气开采和生产做好 准备。
完井工程特点
完井工程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包括钻 井、地质、油藏、采油、机械、电子等。同时,完井工程需 要适应各种复杂的地质和工程条件,确保油气井的长期稳定 生产和安全。
钻井与完井工程 完整课件
目录
• 钻井工程概述 • 钻井工艺与技术 • 完井工程概述 • 完井工艺与技术 • 钻井与完井工程案例分析 • 钻井与完井工程未来发展展望
01
钻井工程概述
钻井工程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钻井工程是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环节,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 含量的特点。
完井工程

式中:
t1——自喷阶段从生产优化目的出发的油套管尺寸
t2——所选人工举升方式下所获得的油套管尺寸
t3——满足增产措施要求的油套管尺寸 t4——其它特殊工艺要求的油套管尺寸
完井管柱--油管及生产套管的选定
采油井油套管尺寸
稠油开采井油、套管尺寸
= max{Tt1,Tt2,Tt3}
式中:
Tt1——所选人工举升方式下所获得的油套管尺寸
胶结牢固
转下页
完井方式选择-砂岩油气藏
接上页
低压低渗或高压低渗 胶结牢固 低压高渗或高压高渗
有气顶
无气顶
有气顶
无气顶
有底水
无底水
有底水
无底水
有底水
无底水
有底水
无底水
射开产层 中部1/3层 段的射孔 完井
射开产层底 部2/3层段 的射孔完井
射开产层上 部2/3层段的 射孔完井
射开产层 全段的射 孔完井
完井方式选择-水平井完井方式
射孔完井方式 裸眼完井方式
割缝衬管完井方式 井的完善系数高
产量高 ECP割缝衬管完井 污染易消除 砾石充填完井方式
岩石强度不高时, 生产中会有井壁坍 塌
完井方式选择-水平井完井方式
射孔完井方式 裸眼完井方式
割缝衬管完井方式
ECP割缝衬管完井 能应用于各种半径水平井
主要是裸眼及其变种的完井方式
主要是用水泥封固油层的完井,可在封固后 选择性地射开某些层段 2.
完井方式选择-水平井完井方式
射孔完井方式 裸眼完井方式
对地层封隔良好
割缝衬管完井方式
能采取各种增产措 ECP割缝衬管完井
现代完井工程

《现代完井工程》学号:2007010038 姓名:方世跃学院:能源学院导师:王洪辉攻读学位:博士年级:2007级完井工程(Well Completion),过去都认为是钻井工程的最后一套工序,在1997年我国首次向世界石油工业提出完井工程的新概念,其中包括完井工程的定义、内容、工程系统以及完井工程与钻井工程及采油工程的关系,真正建立起现代完井工程系统。
所谓完井工程是衔接钻井工程和采油工程而又相对独立的工程,是从钻开油层开始,到下套管、注水泥固井、射孔、下生产管柱、排液,直至投产的一项系统工程[1]。
完井工程的工程目的主要为:1、尽可能减少对储集层的伤害,保护储量,使油气层自然产能能更好发挥2、提供必要条件调节生产压差,从而提高单井产量3、有利于提高储量的动用程度4、为采用不同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提供必要的条件5、有利于保护套管、油管,减少井下作业工作量,延长油气井寿命6、近期与远期结合,尽可能做到最低的投资和最少的操作费用,有利于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完井工程系统内容主要有:岩心分析及敏感性评价、钻井液选择、完井方式与方法、油管及生产套管尺寸的选定、生产套管设计依据、注水泥设计依据、固井质量评价、射孔及完井液选择、完井的试井评价、完井生产管柱、投产措施等。
限于篇幅的原因,本文只论述水平井完井的部分关键技术问题。
一、钻井液近两年来,国外泥浆技术发展较快。
有些研究有新的突破,还研制出一些新型泥浆。
解决了一些过去难以解决的钻井问题,降低了钻井成本,提高了钻井效率。
分3个方面介绍一下近两年来泥浆技术的新进展。
1、水平井泥浆技术发展较快[2](1)生物聚合物泥浆近年来水平井已成为全世界石油工业界公认的一次革命。
水平井的钻井数量猛增。
随着水平井的发展,也遇到了与泥浆有关的问题。
例如,用普通钻井液打水平井时会发生井眼清洁不充分,润滑性差和地层损害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Kelco油田集团研制成功了一种天然聚合物泥浆。
CUP完井工程总结

(4)防砂完井——砾石充填。
井筒复杂流动与控制实验室
9
完 井 工 程
第三章
完井方法
套管射孔完井 射孔完井 先期裸眼完井 尾管射孔完井 裸眼砾石充填完井 后期裸眼完井 裸眼完井 套管内砾石充填完井 人工井壁完井 防砂完井 预充填砾石绕丝筛管完井 陶瓷防砂滤管完井 复合完井 金属纤维防砂筛管完井 割缝衬管完井
油气井完井方法
井筒复杂流动与控制实验室
10
完 井 工 程
第三章 油气井完井方法
特殊工艺井完井方法
多分枝井完井方法
水平井完井方法
大位移井完井方法
保留井口完井方法
保温完井方法
井筒复杂流动与控制实验室
11
完 井 工 程
第四章 射孔
射孔器与射孔工艺 射孔参数与设计
射孔质量检测与评价
特殊射孔技术
井筒复杂流动与控制实验室
完 井 工 程
绪 论
一、完井的定义 二、完井成(Well Completion),即建立生产层与井 眼之间的良好连通,是联系钻井和采油两大生产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 下套管、注水泥固井、射孔、下生产管柱、排液; 完井是以油气储集层的地质结构、储集层的岩石力学性质和油层物 确定完井井底结构,使井眼与产层连通; 性以及地层流体物性为基础,根据开发开采的技术要求,研究储集层与 井眼的最佳连通方式的技术工艺过程。 安装井底和井口装置等环节,直至投产。
4、验证尾管下入到设计深度是否遇卡 压裂安全系数Sf:0.03~0.06 g/cm3
5、计算表层套管下入深度 井涌允量 Sk:0.05~0.08 压差允值
g/cm3
△P: △PN = 15~18 MPa △P A = 21~23 MPa
油井完井方法课件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PART 05
油井完井工程实例
某油田直井完井工程
总结词:成功应用
详细描述:该油田直井完井工程采用了多种完井方法,包括射孔、套管固井和生 产测试等,成功地完成了直井的完井工作,提高了采收率和产能。
某油田水平井完井工程
总结词:技术创新
详细描述:该油田水平井完井工程采用了先进的钻井和完井技术,如水平钻井、分段压裂和砾石充填等,提高了水平井的产 能和采收率,为油田的增产奠定了基础。
总结词
油气层保护与改造是油井完井技术的重点,旨在提高油气井的产能和采收率。
详细描述
在油气层保护与改造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油气层,如选择合适的钻井液体系、优化钻井参数、控制钻 井液密度和粘度等。同时,还需要进行储层改造,如酸化、压裂等,以扩大储层渗透性,提高油气井产能。
油气井增产措施
总结词
油气井增产措施是油井完井技术的目标,通过优化生产参数和采用增产技术提高油气产 量。
详细描述
在油气井增产措施中,需要优化生产参数,如采液速度、采油温度和采油压力等。同时 ,还需要采用增产技术,如水力压裂、酸化等,以扩大储层渗透性,提高油气产量。
油气井防砂与堵水
总结词
油气井防砂与堵水是油井完井技术的难 点,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砂和出水 对油气生产的影响。
VS
详细描述
在油气井防砂与堵水中,需要了解油气藏 的地质特征和出砂、出水机理,选择合适 的防砂和堵水技术。同时,还需要定期监 测油气井的生产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出砂和出水问题。
油田开发方案设计
总结词
油田开发方案是油井完井技术的关键,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工程和经济因素。
多分支井完井技术概况

五、TAML的多分支井分类
1级:裸眼侧钻或无支撑连接; 2级:主井眼下套管且胶结并有裸眼分
支井; 3级:主井眼下套管胶结,分支井也下
套管但没有胶结; 4级:主井眼和分支井均下套管并胶结; 5级:压力的完整性可在主、之井的交
汇处通过完井设备获得; 6级:压力的完整性可通过下套管取得,
不依靠完井设备; 6S级:下入井下分流器,成为井下双
三、多分支井技术应用的优势
钻多分支井就是要通过改善油藏泄油特性来提高投 资利用率。 主要目的是:
1、强化采油 2、提高钻井效率 3、提高采收率(特别针对枯竭油藏) 4、转移开采层位。
三、多分支井技术应用的优势
多分支井技术应用的优势是:
1、增加油藏的区域连通性,提高驱油效果,加强高粘稠油的重力泄流 能力,提高泄油面积,从而大幅提高油田采收率;
四、多分支井技术的发展历程
多分支井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世界 上首先开展多分支井技术研究的是50年代初 期的前苏联。 前苏联工程师格里高扬提出并发展了“生产 层中的井眼分叉能够扩大表面裸露,如同一 颗树的根露于土壤一样”的理论,著名科学 家查偌维奇在格里高扬的启发下认为“带有 均匀岩石渗透率的生产层中的分支井可以提 高石油产量,并与分支井的数量成正比”。
八、多分支井的发展方向
能否应用多分支井技术的决定因素是油蒇工程,但钻井、完井工程技术人 员有责任协调各个项目,对所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评估主、支井交汇处 的稳定性,包括如套管开窗作业的铁屑清洗设计,是否要求重返井眼进行 修井作业等等。多分支井项目,与其它任何钻井项目一样,须由完井方案 设计开始从钻井到完井反复考虑设计。
分支井可以是直井到水平井 主
井
之间的任何斜井,可以钻新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4--完井及完井总结

坍塌层
表层套管
12′20m
钻头尺寸及井深
油气层
油气层 水层 油气层
技术套管
8′1800m
油层套管 5′2500m
套管程序示意图
1、套管程序的设计
② 技术套管:● 封隔钻井液
难于控制的复杂地层
(漏失层、严重塌层、高 坍塌层
压水层、非目的层的油气层
等); 油气层 ● 在井斜较大的定向井中,
为防止井下复杂情况,
4、附图目录
⑴ 过井“十字”地震剖面图 ⑵ 本井与邻井地层对比
图
⑶⑹ 综岩合心录油井 层图 物理性质分⑷析成综果合测井图
⑸ 岩心综合图
⑺ 地球化学资料综合图
⑻ 测试层位简图
⑼ 压力恢复曲线图
⑽ 测试油层原始压力与深度关系曲线图
⑾ 井斜水平投影图
完井地质总结报告
根据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勘探监督手册(2002)要求,
① 射孔完井
--国内外最广泛使用的完井方式。 包括:套管射孔完井、尾管射孔完井
● 套管射孔完井
钻穿油气层直至井深,然后下 生产套管至油层底部、注水泥固 井;最后,下入射孔器在油气层 部位射孔,射穿油层套管、水泥 环,并穿透油层一定深度,建立 油流通道。
套管射孔完井示意图
(《油气井工程》,2003)
深度比例尺 一般1:500; 横向比例尺 避免曲线之间交错过多。
◆ 编制完井总结图,应解决好以下3个问题:
⑴ 确定分层界线 以1:500标准曲线的2.5米(或1米)底部梯度曲线和SP
曲线为主;必要时参考组合微侧向、微电极等曲线。
⑵ 确定岩性--以岩心、岩屑为基础,其他资料作参考;
⑶ 油气水层的识别 必须以岩心、岩屑、井壁取心、钻时、气测、槽面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井工程完井工程定义:完井工程是衔接钻井和采油工程而又相对独立的工程,是从钻开油层开始,到下套管注水泥固井、射孔、下生产管柱、排液,直至投产的系统工程。
完井工程的内容(1)岩心分析及敏感性分析根据勘探预探井或评价井所取的岩心,进行系统的岩心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并根据实验分析的结果,提出对钻开油、气层的钻井液,射孔液,增产措施的压裂液、酸液,以及井下作业的压井液等的基本技术要求。
岩心分析及敏感性分析项目如下:1)岩心分析:常规分析、薄片分析、X射线衍射(XRD)、电镜扫描(SEM)。
2)敏感性分析:水敏、速敏、酸敏、碱敏、盐敏。
(2)钻开油层的钻井液钻井液的选择,主要是考虑如何防止钻井液的滤液侵入油层而造成油层的损害,同时又考虑到安全钻进的问题,如钻遇高压层、低压层、漏失层、岩盐层、石膏层和裂缝层时的钻井液,根据测井资料、岩心分析、敏感性分析数据和实践经验去选择钻井液类型、配方及外加剂。
(3)完井方式及方法根据油田地质特点及油田开发方式和井别,按砂岩、碳酸岩盐、火成岩和变质岩等岩性去选择完井方式,完井方式基本分为两大类,即裸眼完井和套管射孔完井。
裸眼完井又有不同的方法,如裸眼、割缝衬管、绕丝筛管砾石充填;射孔完井也有不同的方法,如套管射孔、尾管射孔、套管内绕丝筛管砾石充填等方法。
(4)油管及生产套管尺寸的选定根据节点分析(Nodal Analysis)即压力系统分析,进行油层——井筒——地面管线敏感性分析。
油管敏感性则是根据油层压力、产量、产液量、流体的粘度、增产措施和开采方式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去选定油管的直径,然后根据油管尺寸去选定生产套管尺寸。
过去传统的作法是先选定生产套管尺寸,然后再确定油管尺寸。
现代完井工程没有沿用过去传统概念和做法,而是建立了用油管尺寸去确定生产套管尺寸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套管系统设计本应包括表层套管、技术套管与生产套管,但这里仅仅论述了生产套管设计,至于表层套管和技术套管,它有专门的设计要求,这应按钻井工程要求进行设计,这里就不涉及了。
(5)生产套管设计以下述井别、油气层物理性质、地应力及工程措施等方面的资料,作为套管设计基础依据:1)井别:油井、气井或注蒸汽采油井、注水井、注气井或注汽井。
2)油层压力及油层温度。
3)地下水性质、pH值、矿化度以及对套管的腐蚀程度。
4)天然气中是否含H2S或CO2等腐蚀性气体。
5)油层破裂压力梯度,压裂、酸化增产措施的最高压力。
6)地应力走向、方位及大小。
7)注蒸汽时的压力、温度。
8)盐岩层的蠕动。
9)注水开发后的压力变化及油层间窜通状况。
10)油层出砂情况。
根据选定完井方式,在依据上述因素,选择套管的钢级、强度、壁厚以及连接螺纹类型和螺纹密封脂的类型,以及上扣的扭矩等。
若用衬管完成,这要设计悬挂深度及方式。
对于注蒸汽井,这要考虑到套管受热时套管螺纹承受的拉力和螺纹的密封性,以及预应力完成。
对于定向井、水平井,同样考虑套管弯曲、套管螺纹承受的拉力和螺纹的密封问题。
(6)注水泥设计应依据不同类别的井,如油井、气井、注水井、注气井和注蒸汽井等对水泥性能和返高的要求,油、气层压力状况如高压区、低压区、漏失带及裂缝状况,以及注水开发调整井的油层压力变化和油层流体处于的流动状况,注蒸汽热采井对水泥耐温要求,腐蚀气体如H2S,CO2及高矿化度的地下水对水泥腐蚀的问题,气井、注气井和注蒸汽井注水泥时要求水泥返至地面长井段固井问题,来选择一次注水泥、分段注水泥或套管外封隔器注水泥等方式及选择水泥浆配方,从而搞好注水泥设计。
(7)固井质量这里所指的是对固井注水泥后的质量评价,检查套管外水泥是否封固好,有无窜槽和混浆段及返高状况。
当前常用的方法为声幅测井,而用声波变密度测井测水泥封固第二界面的方法,目前尚未普遍推广使用。
(8)射孔及完井液选择根据射孔敏感性分析,确定射孔孔密、孔径、相位。
然后根据油层渗透率及原油物性选择射孔枪及射孔弹类型,并根据油层压力高、低,渗透率高低和油、气物性选择射孔方式,如电缆射孔、油管传输射孔和负压射孔。
与此同时,还要选择与油层粘土矿物和油层流体匹配地射孔液。
(9)完井的试井评价完井投产后,通过试井测试表皮系数,这是当前检查油层损害的主要方法。
通过对表皮系数的分析研究,找出油层损害的原因,以便解除或减少对油层的损害。
(10)完井生产管柱当前国内已发展了油、气井生产管柱,还有特殊生产管柱,大致可分下述几种类型管柱:1)永久性管柱。
投产前在油层上部下入永久性封隔器,而从封隔器下面的工作筒中插入各种功能工具,如分注、分采、分层测试等工具,该管柱可以进行冲砂、注水泥塞、小型酸化等作业;2)气举管柱。
如预计该井自喷生产转人工举升的方法为气举,则投产时即按气举管柱及配套井下工具(单管或双管)一次下入井内,油井生产不正常,即能转气举采油;3)防腐、防蜡、防垢、防结盐等管柱。
但油层气中或天然气中含H2S或CO2;油层水或边底水的矿化度很高时,一般都在油层顶部下入封隔器,将油套管隔开,在环形空间充填保护液,或向套管环形空间定期注入防腐液,以保护套管不受腐蚀。
防蜡、防垢、防结盐等管柱与防腐管柱基本相同,只是注入防蜡、防垢或防结盐等化学剂,上述各项管柱都要在环形空间与油管建立循环通道。
此外,海上油井、深井或超深井、天然气井、高产井,要求在距井口下面100m左右装有井下安全阀,以防井喷事故。
(11)投产措施根据油层损害程度及油、气层类型,采用不同的投产措施。
投产措施往往采用抽汲、N2气举、气化水或泡沫来助排,必要时采用盐酸或土酸酸浸解堵,有的井则必须采取酸化、压裂措施后才能投产。
上述完井工程定义、理论基础、内容和操作程序等,构成了完井工程系统。
如前所述,完井工程是衔接钻井工程和采油工程,但又是自身相对独立的一门新兴工程。
但此工程(或称工程系统)并非工作系统,而是从油田开发的宏观出发,立足于油藏工程,近、远期结合,按完井工程系统的要求,将钻井、完井、采油工程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不是用完井工程去代替钻井工程和采油工程,还需要钻井、完井、采油工程搞好各自的工作。
在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各项工程都是互相渗透而又共同发展的。
当前提出完井工程概念和形成完井工程系统,其目的如下:1)尽可能减少对油气层的损害,使油气层自然产能能更好地发挥。
2)提供必要条件来调节生产压差,从而提高单井产量。
3)有利于提高储量的动用程度。
4)为采用不同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提供必要的条件。
5)有利于保护套管、油管,减少井下作业工作量,延长油气井寿命。
6)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尽可能做到最低的投资和最少的操作费用,有利于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第一章完井工程基础完井工程基础是指与完井有关的油田地质和油藏工程以及采油工程技术。
其中油田地质和油藏工程部分包括油藏类型、油藏渗流特征、油藏岩性和油藏流体性质。
这是选择完井方式和防止油层损害的理论依据。
采油工程技术部分是指不同类别的井,如油井、气井、注水井、注气井、注汽井、水平井,不同的开采方式,如多层系同井合采、分层开采、自喷转人工举升开采,油田开发过程所需进行的不同技术措施,如压裂、酸化、防砂、堵水等对选择完井方式,选择套管尺寸和强度,固井水泥返高及耐高温要求诸方面的特殊要求。
第二节岩石分析岩心分析技术是指利用能揭示岩石本质的各种仪器设备来观测和分析油气层一切特性的技术总称。
完井工程中的岩心分析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常规物性分析、岩矿分析、孔隙结构分析、敏感性分析及配伍性评价,在分析粘土矿物的潜在损害时,重点应集中在粘土矿物的产状和种类上。
产状不同、组成不同,对油气层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1)粘土矿物产状及其潜在的损害沉积初期与骨架颗粒同时生成的原生粘土常以薄层纹状或团块形式存在于砂岩中,由于这些粘土与孔隙流体接触面小,因此,所产生的地层损害也小。
而在成岩过程中通过化学沉淀和早期粘土矿物演变而成的自生粘土矿物,由于完全暴露在孔隙流体中,优先与进入地层的流体发生各种物理化学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地层损害。
大量研究表明,在很多情况下,从地层损害的角度出发,粘土矿物的产状比其成分的影响还要大。
据自生粘土矿物与骨架颗粒的关系,常见有以下三种产状类型,如图1-1所示。
1)分散质点式或孔隙充填式:粘土矿物呈分散状填集在颗粒之间的孔隙中。
粘土与碎屑骨架附着力差,容易与入井流体一起在孔隙中运移,堵塞孔隙喉道。
2)薄膜式:粘土矿物以薄膜形式包裹在骨架颗粒的表面。
由于缩小了孔隙的有效半径和孔喉尺寸,最容易引起孔喉堵塞,是所有产状类型中潜在损害最大的一种。
3)桥接式:粘土矿物在骨架颗粒之间搭接成“桥”。
原始的粒间孔隙被这些粘土矿物所支离切割,成为粘土矿物晶体之间的微细孔隙。
当高速流体在孔隙中流动时,极易冲碎成微粒而运移。
(2)不同粘土矿物的潜在损害在粘土矿物诸多物理化学性质中,其微粒性即比表面、阳离子交换容量及亲水性对油气层潜在损害和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粘土矿物所导致的损害类型和损害程度实质上反映了粘土矿物之间的物理化学差异。
常见的粘土矿物种类有:1)蒙脱石:蒙脱石常出现在埋藏深度较浅的储层中,以薄膜形式贴附在碎屑颗粒表面或在孔隙喉道中形成桥接式胶结。
当含量较高时,还可呈各种形态的集合体充填于孔隙中。
蒙脱石的强亲水性和高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决定了具有强烈的水敏性。
特别是富钠的蒙脱石,遇水后体积可膨胀600%~1000%.显然,这种吸水膨胀可引起严重的油层堵塞和地层结构的破坏。
2)高岭石:高岭石作为储层中最常见的粘土矿物,在不同的物理化学环境下,可以转变成其它粘土矿物。
常呈书页状和蠕虫状充填于孔隙中。
由于高岭石集合体内各晶片之间的结合力很弱,且与碎屑颗粒的附着力也很差,在高速流体的剪切应力作用下,很容易随孔隙流体运移堵塞孔喉,具有较强的速敏性。
3)伊利石:伊利石是形态变化最多的粘土矿物,随储层深度增加,其含量也增加。
常见的鳞片状伊利石以骨架颗粒薄膜产出,而毛发状、纤维状伊利石则在孔隙中搭桥生长、交错分布。
前者可能在孔喉处形成堵塞,而后者则主要增加孔隙通道的迂曲度、降低储层的渗透性。
4)绿泥石:绿泥石常出现在深埋藏的地层中,或以柳叶状垂直于骨架颗粒生长,或以绒球状集合体充填于孔隙中。
由于绿泥石富含铁组分,因此具有较强的酸敏性。
在对油层进行酸化作业时,绿泥石可能被酸溶解而释放铁离子,与其它组分化合生成粒度大于孔喉的氢氧化铁胶体沉淀。
此外,常见的还有蒙脱石/伊利石和蒙脱石/绿泥石混层矿物,其特征和损害程度取决于它们的组成和相互比例。
(3)高温下粘土矿物特征粘土矿物在加温过程中,会发生脱水、分解、氧化、还原及相变等一系列复杂的地球化学变化。
研究这些变化对于防止稠油油藏热采作业中的地层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在热采作业中,注入蒸汽的地面温度可达360℃.当蒸汽抵达储层时,随着汽的冷凝并与地层水混和,将导致储层中的粘土矿物在其它矿物的参与下发生各种相变和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