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课后习题答案
土木工程施工(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滤管和井点管均用d=38mm,则单根井点管的最大出水量
q=65π*d*l =65*3.14*0.038 =19.13 m3/d
所以井点管数量n′=Q/q=1505.27/19.13=79根
间距D′=L′/n′=2*(36+26)/79=1.57m
1.7某基坑地面尺寸为30m*50m,深3m, 边坡为1:0.5,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8m厚的细砂含水层。细砂含水层以下为不透水层。拟采用一级轻型井点降低地下水位,环状布置,井点管埋置面不下沉(为自然地面),现有6m长井点管,1m长滤管,试:
140
70
W4
X
30
X
50
400
40
400
100
120
40
填方量
800
600
500
1900
T1 T2
W1 500 X12
500
W2 300 100
调整后如图, 均为正,所以为最优方案。
Z=400*50+100*70+500*40+400*60+100*70+400*40=94000mm3
1.6某基坑底面积为20m*30m,基坑深4m,其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m,不透水层在地面以下10m,地下水为无压水,土层渗透系数为15m/d,基坑边坡为1:0.5,
αs= = =0. 389
ξ=1 =0.528
rs= =0.736 As’= = =2834mm2
若选用6φ25 As=3217>2834 但构造不满足要求
选用φ32号钢筋 as’’=25+16=41 h0’’=h0- as’’=259mm
αs= = =0.4
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一、选择题1.D2.A3.B4.D5.ABCD6.D7.ACDE8.AD9.B二、计算题1.(1)基坑开外土方量该基坑每侧边坡放坡宽度为5×0.4=2(m)坑底面积为:A 1=60×42=2520(m 2)坑口面积为:A 2=(60+2×2)×(42+2×2)=2944(m 2)基坑中截面面积为:A 0=(60+2×1)×(42+2×2)=2728(m 2) 基坑开挖土方量为:)(m 136476)2944272842520(56)43201=+⨯+⨯=++=A A A H V ( 需回填夯实土的体积为:V 3=13647-10000=3647(m 3)需留回填松土体积为:)3960(m 05.114.136473/s 32=⨯==s K K V V (2)弃土量V 3=13647×1.14-3960=11598(m 3)2.(1)初算设计标高 [](m)07.636462.75)(63.664)54.6183.6047.6435.6356.6325.64(239.6324.6020.6618.62443243210=⨯+⨯++++++⨯++++=+++=∑∑∑∑N H H H H H (2)调整设计标高 y y x x n i l i l H H ±±=0H 1=63.07-45×2‰+30×3‰=63.07(m )H 2=63.07-15×2‰+30×3‰=63.13(m)H 3=63.07+15×2‰+30×3‰=63.19(m)其他见下图。
(3)各角点施工高度h n =H n - H n ,h 1=63.07-62.18=0.89(m );h 2=63.13-64.25=-1.12(m )其他见上图。
土木工程施工习题及答案(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第一章土方工程第一节是非题:(对)1、动水压力G D的大小与水力坡度i成正比,与地下水渗流路程L成反比。
(错)2、当动水压力G D大于土的浮重度γw'时,土粒便会产生流砂现象。
(错)3、井点平面环形布置运用于大面积基坑降水。
如采用U形布置,则井点不封闭的一段应设在基坑的任一短边位置。
(错)4、集水井的开挖随基坑逐层开挖,并保持低于挖土面1.0~2.0m.(错)5、土的渗透系数小于0.1m/d时,应选择喷射轻型井点降水。
(对)6、计算环状井点管的埋深公式h≥h1+△h+iL中,L为取短边总管长度的二分之一。
(错)7、群井系统涌水量计算公式中的x0为环状井点系统的假想半径,其适用条件为总管的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大于3。
(对)8、井点打设并填砂后,须用粘土封口,其目的是防止井点系统漏气。
(对)9、井点管路系统是由滤管、井点管、弯联管、总管等组成。
(错)10、埋设井点的程序为:埋设井点管、排放总管、用弯联管接井点管与总管。
选择题:1、采用井点降低地下水,其目的是(A、B、C、D )A、防止流砂; C、防止坑底管涌;B、防止边坡塌方; D、增加地基承载能力。
2、当动水压力G D≥γw',且在下述性质的土体采用集水井降水时开挖土方,往往会发生流砂现象。
(C、D)A、粘性土; C、细颗粒、松散、饱和的非粘性土;B、砾石土; D、含有夹砂层的粘性土。
3、防止流砂的主要方法有(A、B、C、D)A、枯水期施工法; C、止水帷幕法;B、抢挖法; D、井点降水法。
4、一级轻型井点降水适用于土的渗透系数K为(C)。
A、≤0.1;B、0.1~0.2;C、0.1~50;D、0.1~2005、采用井点降水防止流砂,其原因是(A、C、D)A、水头差减少;B、水的渗透路程加长;C、动水压力减小;D、动水压力方向改变。
6、井点降水抽水设备的抽吸能力一般为6~7m是因为(B)。
A、真空泵受机械性能的影响达不到更大的真空度;B、井点管长度只有6~7m;C、管路损失很大;D、真空泵的真空度受离心泵的限制。
土木工程施工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土木工程施工课后习题答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一章土方工程1.某工程基础(地下室)外围尺寸40m×25m,埋深,为满足施工要求,基坑底面积尺寸在基础外每侧留宽的工作面;基坑长短边均按1:放坡(已知K S =,K S′=)。
试计算:(1)基坑开挖土方量;(2)现场留回填土用的土方量;(3)多余土用容量为5m3自卸汽车外运,应运多少车次?解:(1)(2)(3)外运的土为虚方2.某场地方格网及角点自然标高如图,方格网边长a=30m,设计要求场地泄水坡度沿长度方向为2‰,沿宽度方向为3‰,泄水方向视地形情况确定。
试确定场地设计标高(不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如有余土,用以加宽边坡),并计算填、挖土方工程量(不考虑边坡土方量)。
3.试用“表上作业法”土方调配的最优调配方案。
土方调配运距表注:小格内单位运距为m。
解:表中可以看出:x11+x21+x31+x41=1000x11+x12+x13=1000………………利用“表上作业法”进行调配的步骤为:(1)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配方案步骤1:即先在运距表(小方格)中找一个最小数值,即2170L =,于是先确定21X 的值,使其尽可能地大,即取21min(1000,4000)1000X ==。
则1131410X X X ===,在空格内画上“×”号,将(1000)填入21X 格内;步骤2:在没有填上数字和“×”号的方格内再选一个运距最小的方格,即4380L =,让X 43值尽可能的大,即X 43=min(10000,2000)=2000。
同时使x 13=x 23=x 33=0。
同样将(2000)填入表1-5中X 43格内,并且在X 13、X 23 、X 33格内画上“×”。
步骤3:按同样的原理,可依次确定x 42=7000,x 12=x 22 =x 32 =0;x 31=300,x 32=x 33=100,并填入表1-5,其余方格画上“×”,该表即为初始调配方案。
土木工程施工_课后答案

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课堂学习中,同学们一定对施工工艺、施工组织、施工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学习。
本篇课后答案将帮助大家巩固所学知识,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一、填空题1. 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
答案: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施工方法。
2.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垂直运输设备主要有____、____、____等。
答案: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
3. 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____、____、____等检查。
答案:模板检查、钢筋检查、预埋件检查。
4. 工程质量控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等环节。
答案: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5.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主要包括____、____、____等方面。
答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施工现场管理。
二、名词解释1. 施工空间:指____在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活动空间。
答案:专业工种的工人2. 网络图:用图形方式表示____,并加注时间参数的进度计划。
答案:任务构成3. 养护:在自然常温下,用适当的材料覆盖混凝土,使其在规定时间内保持足够的湿润状态。
4. 绑扎点:指____、____、____三点共弧,柱脚靠近杯口,升钩回转至柱直立的操作。
答案:柱子的绑扎点、柱脚中心、基础杯口中心5. 防水层:在垫层上铺好底面防水层后,先进行底板和墙体结构的施工,再把底面防水层延伸铺贴在墙体结构的外侧表面上,最后在防水层外侧砌筑保护墙。
三、单项选择题1.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垂直运输设备不包括____。
A. 塔式起重机B. 施工升降机C. 物料提升机D. 吊车答案:D2.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应进行____。
A. 定时检查B. 随机检查C. 全程检查D. 局部检查答案:C3. 下列哪种措施不属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范畴____。
A. 安全生产B. 环境保护C. 质量控制D. 施工现场管理答案:C通过以上课后答案的复习,相信同学们对土木工程施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土木工程施工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1、机械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2、机械传动装置由什么组成? 3、孔与轴之间存在哪三种配合?它们的公差带有什么特点?(画图示意)。 4、已知φ50H8( )、φ50f7( ),则 的含义是什么? 5、什么是运动副?试举例说明低副和高副。 6、平面四杆机构分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7、如图所示:AB=200,BC=700,CD=600, AD=350,取不同杆为机架时,分别 为何种机构? 8、什么情况下机构会出现“死点”位置?举例说明哪些情况下需要避免? 哪些情况下需要利用? 9、曲柄滑块机构有什么特点?
施工过程
施 工 进 度(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支模
扎钢
浇砼
拆模
回填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3
4
5
6
1
2
3
4
5
6
土木工程施工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WT
W1 W2 W3 W4
T1
T2
(400)
5×00
50 (100) 70
调整格
50
100
1
×
70
500
40
-10
40
2
3
3×00 60 1×00 140
(400) 60 (0) 110
× 100 × 120
30
80
填方量(m3)
800
600
T3
× 140
60
×
80
0
70
100
70
40
400
40
挖方量(m3) 500 500 500 400
1
2
34
56
2.1根据该基础工程流水节拍的特点,可组织非节奏流水施工 (1)确定流水步距
支模板节拍累加值 2 5 7 10 12 15
扎钢筋节拍累加值
3 6 10 14 17 20
差值
2 2 1 0 -2 -2 -20
70
0
30
50
40
400
填方量(m3)
800
600
500
1900
检验数无负值,调整方案即是最优方案, 土方总运输量为94000 m3-m
e. 最优调配方案 土方最优调配方案表
WT
W1 W2 W3 W4
T1
50
400
50
×
70
-10
60
400
60
× 100
30
填方量(m3)
800
T2
70
100 100
T =(m + ∑bi -1)k+∑Z1-∑C = (6+7-1)×2+2-0=26(d)
土木工程施工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土的可松性?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和最终可松性系数如何确定?土的可松性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组织被破坏,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为原来状态时的体积。
最初可松性系数K s=V2/V1最终可松性系数K s'=V3/V1式中V1-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V2-土经开挖后的松散体积V3-土经回填压实后的体积2.确定场地平整设计标高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在确定场地平整设计标高时应结合现场的具体条件反复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其中相对最优的方案。
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满足设计时考虑的最高洪水位的影响;充分利用地形,尽量使挖填平衡,以减少土方的运输量。
3.试述按挖填平衡时确定场地平整设计标高的步骤与方法。
(1)初步确定场地设计标高(H0)○1将场地划分区隔(正方形),确定各方格角点标高(平坦,则地形图+插入法;起伏,现场木桩方格网,测量)○2挖填平衡,算体积列方程,由Na2H0=Σa2(H11+H12+H21+H22)/4 H0所计算场地的设计标高 a方格边长 N方格数 H11、H12、H21、H22某一方格的四个角点标高得 H0=(ΣH1+2ΣH2+3ΣH3+4ΣH4)/4N H1一个方格所独有的角点标高 H2两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H3三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H4四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2)计算设计标高的调整值○1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2考虑泄水坡度影响。
4.流砂的主要成因是什么?防治流砂的途径是什么?有哪些有效措施?(1)基坑挖到地下水位以下;土质为细砂或粉砂;采用集水井降水;根本的:当动水压力大于或等于土的浸水容重γw′时,发生流砂现象,土颗粒失去自重处于悬浮状态,抗剪强度为零土颗粒随渗流的水一起流动。
(2)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设法使动水压力的方向向下,或是截断地下水流(3)在枯水期施工;抛大石块;打板桩;水下挖土;井点降低地下水位;地下连续墙法、土壤冻结法等截止地下水流入基坑内,以防止流沙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施工课后习题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第一章 土方工程1.某工程基础(地下室)外围尺寸40m ×25m ,埋深,为满足施工要求,基坑底面积尺寸在基础外每侧留宽的工作面;基坑长短边均按1:放坡(已知K S =,K S ′=)。
试计算:(1)基坑开挖土方量; (2)现场留回填土用的土方量;(3)多余土用容量为5m 3自卸汽车外运,应运多少车次 解:(1)()()()()()3132303102400.52250.521066400.520.5 4.82250.520.5 4.821410.640.5 4.820.5 4.82400.52250.521232.562245925.50()6A m A m A m HV A A A m =+⨯⨯+⨯==+⨯+⨯⨯⨯+⨯+⨯⨯=⨯⨯⨯⨯⎛⎫⎛⎫=+⨯+⨯+⨯+= ⎪ ⎪⎝⎭⎝⎭=⨯++=自然方量(2)35925.504025 4.81071.91()1.05V m -⨯⨯==自然方量(3)外运的土为虚方36066.986066.98n==12145V m =⨯=虚方(5925.50-1071.91)1.25车注:小格内单位运距为m 。
解:表中可以看出:x 11+x 21+x 31+x 41=1000x 11+x 12+x 13=1000 ………………利用“表上作业法”进行调配的步骤为: (1)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配方案步骤1:即先在运距表(小方格)中找一个最小数值,即2170L =,于是先确定21X 的值,使其尽可能地大,即取21min(1000,4000)1000X ==。
则1131410X X X ===,在空格内画上“×”号,将(1000)填入21X 格内;步骤2:在没有填上数字和“×”号的方格内再选一个运距最小的方格,即4380L =,让X 43值尽可能的大,即X 43=min(10000,2000)=2000。
同时使x 13=x 23=x 33=0。
同样将(2000)填入表1-5中X 43格内,并且在X 13、X 23 、X 33格内画上“×”。
步骤3:按同样的原理,可依次确定x 42=7000,x 12=x 22 =x 32 =0;x 31=300,x 32=x 33=100,并填入表1-5,其余方格画上“×”,该表即为初始调配方案。
表1-5 土方初始调配方案用“位势法”求检验数。
表1-6 平均运距和位势数先令1u =0,则有3v =240-0=2402u =170-240=-70 1v =70-(-70)=1403u =200-240=-40 4u =160-240=-802v =130-(-80)=210 3v =80-(-80)=160检验数计算:11λ=150-0-140=10;12λ=200-0-210=-10;…. (在表1-7中只写“+”或“-”)表1-7 位势、运距和检验数表× ×× (1000) 2W2u =-7070 0140 +110 0170 (1000) × × (3000) 3W3u =-40+150+220 0120 0200 ××× (4000) 4W4u =-80+100 0130 0 80 0 160(7000)(2000)(1000)从表1-7中已知,表内有为负检验数存在,说明该方案仍不是最优调配方案 ,尚需作进一步调整,直至方格内全部检验数λij ≥0为止。
(3)方案的调整① 在所有负检验数中选一个(一般可选最小的一个,本题中为12L ),把它所对应的变量12X 作为调整的对象。
② 找出12X 的闭回路:从12X 出发,沿水平或者竖直方向前进,遇到适当的有数字的方格作900转弯,然后依次继续前进再回到出发点,形成一条闭回路(表1-8)。
表1-8 12X 的闭回路表1T2T 3T4T1W12X2W3W4W③从空格12X 出发,沿着闭回路(方向任意)一直前进,在各奇数次转角点的数字中,挑出一个最小的(本表即为1000, 7000中选1000,此处选14X ),将它由14X 调到12X 方格中(即空格中)。
将1000填入12X 方格中,被调出的14X 为0(变为空格);同时将闭回路上其他奇数次转角上的数字都减去1000,偶数次转角上数字都增加1000,使得填、挖方区的土方量仍然保持平衡,这样调整后,便可得表1-9的新方案。
⑤对新调配方案,仍然用“位势法”进行检验,看其是否为最优方案,检验数无负数,该方案为最佳方案表1-9 调整后的调配方案填方区挖方区1T2T3T4T挖方量(3m)jv i u1v=1302v=2003v=153v=230 1W1u=0+1500200+180+2401000×(1000)××2W2u=-600700140+11001704000(1000)×(2000)3W3u=-30+150+220012002004000×××(4000)4W4u=-70+1000130080016010000(6000)(2000)(2000)填方量(3m)100070002000900019000表1-9中所有检验数均为正号,故该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其土方的在总运输量为:4.对习题1的基础工程施工 ,地下水位在地面下 ,不渗水层在地下10m ,地下水为无压水 ,渗透系数K=15m/d ,现采用轻型井点降低地下水位 ,试求:⑴绘制轻型井点系统的平面和高程布置。
⑵计算涌水量。
⑶确定井点管数量和间距。
解:(1)轻型井点系统的布置310002001000702000170400020060001302000802000160200000700003400008000007800003200002510000()zm m=⨯+⨯+⨯+⨯+⨯+⨯+⨯=+++++=⋅总管的直径选用127mm ,布置在±标高上,基坑底平面尺寸为41×26m 2,上口平面尺寸为:长=41+××2=;宽=26+2××=。
井点管布置距离基坑壁为,采用环形井点布置,则总管长度: L =2+=井点管长度选用7m ,直径为50mm ,滤管长为,井点管露出地面为,基坑中心要求降水深度:S= 采用单层轻型井点,井点管所需埋设深度; H 1=H 2+h 1+I×l 1=++×=<7m ,符合埋深要求。
降水深度=<6m 符合一级轻型井点管埋设要求。
井点管加滤管总长为8m ,井管外露地面,则滤管底部埋深在标高处,不渗水层在地下10m ,地下水为无压水,所以本题按无压非完整井环形井点系统考虑。
轻型井点系统布置见图1-50。
2)基坑涌水量计算按无压非完整井环形井点系统涌水量计算公式:00(2)1.366lg lg H S SQ k R x -=⋅⋅-因为:S’ = 所以:根据表1-12取H 0=(s’+l)=+1)=本题中含水层H==因为H 0>H ,故:取H 0= 基坑中心降水深度 S=抽水影响半径1.95 1.95 3.883.67R m =⋅=⨯=环形井点假想半径022.34x m ===所以 3(28.5 3.8)3.81.366151793.68/lg83.67lg 22.34Q m d ⨯-=⨯⨯=-3)井点管数量与间距计算 单根井点出水量;36565 3.14160.05 1.025.18/q d l m d π=⋅⋅=⨯⨯⨯= 井点管数量:n=×Q/q=×=(根),取72根 井点管间距: D=L/n=72= 取则实际井点管数量为:÷≈100根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28. 某建筑物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断面为500×550mm ,楼面至上层梁底的高度为3m ,混凝土的坍落度为30mm ,不掺外加剂。
混凝土浇筑速度为2m/h ,混凝土入模温度为15℃,试作配板设计。
29.某梁设计主筋为3根HRB335级直径22为钢筋,今现场无HRB335级钢筋,拟用HPB235级钢筋直径为24钢筋代换,试计算需几根钢筋若用HRB335级直径为20的钢筋代换,当梁宽为250mm 时,钢筋用一排布置能排下否 (1)等强度代换22212112y y f d f d n n ≥=46.32102430022322≈=⨯⨯⨯(根) (2)等面积代换222112d d n n ≥=463.32022222222211≈=⨯=d d n (根)一排可以排得下。
30.计算图4-67所示钢筋的下料长度。
图4-67 计算题第3题图形Ф20:mmL 69032022205.042025.624600414.1450223002150=⨯⨯-⨯⨯-⨯⨯++⨯⨯+⨯+⨯=Ф22:mmL 63872221225.042225.62400027002300200=⨯⨯-⨯⨯-⨯⨯++⨯+⨯+=31.已知混凝土的理论配合比为1:::。
现测得砂的含水率为%,石子含水率为%,试计算其施工配合比。
若搅拌机的进料容量为400L ,试计算每搅拌一次所需材料的数量(假定为袋装水泥)。
(1)施工配合比:水泥:砂子:石子:水=1:(1+%):(1+%):() =1:::(2)进料容量为400L ,取出料容量与进料容量的比值出料系数为 则出料体积V=×=取混凝土的比重为2500kg/ m 3则1m 3混凝土中水泥的重量为:250051.081.458.211⨯+++=所以:此搅拌机能够一次搅拌的混凝土所用水泥量为: ×=因为本题中要求为袋装水泥,所以一次量区水泥一袋,即50kg 则每搅拌一次所需材料用量为: 水泥:50kg (一袋) 砂子:50×=129kg 石子:50×= 水:50×=第11章 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7、某分部工程有A 、B 、C 、D 四个施工过程,m =4;流水节拍分别为t a =3天,t b =6天,t c =3天,t d =6天;B 工作结束后有一天的间歇时间,试组织流水施工。
解 : ∵ t min =3(天)∴ min 313A A t D t === min 623B B t D t === min 313C C tD t === min 623D D t D t === 则,施工班组总数:12126i n D '==+++=∑工期:min (1)(461)31028L j d T m n t t t '=+-+-=+-⨯+-=∑∑(天)11-5所示,并且在C 和D 之间有技术间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