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市场失灵及其对策 (2)

市场失灵及其对策 (2)

可编辑ppt
12
可编辑ppt
13
可编辑ppt
14
第二节 外部影响 (externalities)
一、外部影响的含义与种类 二、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 三、外部性的对策 四、科斯定理
可编辑ppt
15
一、外部影响的含义与分类
1、外部影响的含义 ❖ 外部影响 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对他人福利产生影响而又
1、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2、反托拉斯法
可编辑ppt
3
一、垄断的低效率
❖ 完全竞争厂商在P=MC处生产,垄断厂商在P>MC处进 行生产。
❖ P:商品的边际社会价值;MC:商品的边际社会成本 ❖ P=MC,资源配置是有效的,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 P>MC,资源配置是低效率的,存在帕累托改进。 ❖ 降低价格,增加产量,可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 消费者的行为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 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补偿。
❖ 放烟花、喷洒香水、家园种花草等。
可编辑ppt
18
外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经 济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根据经济活 动主体划分
❖ 生产者的行为对他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
❖ 污水、废气、噪音
❖ 消费者的行为对他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
未将这一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和价格之中。 ❖ 私人成本≠社会成本, 或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成本 ❖ 私人收益≠社会收益,或私人边际收益≠社会边际收益
可编辑ppt
16
2、外部影响分类
外部经济
外 部 性
根据经济外主部性不经济
体的行为是 提高还减少
他人福利
❖ 经济主体的行为对他人产生了有 利的影响,而他却不能从中得到 报酬。

管理学基础(第四版)第十章控制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第四版)第十章控制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控制一、单项选择题1.控制被视为组织的一项积极性要素,其理由在于控制可以帮助组织避免( ) 。

A. 变化B. 加重错误C. 组织复杂化D. 有效运作2.( ) 控制发生在实际的变化过程中。

A. 前馈B. 后馈C. 同步D. 预防3.前馈控制发生在实际变化过程( ) 。

A. 之前B. 之后C. 之中D. 之前、之中和之后4.控制过程的最后一步是( ) 。

A. 制定标准B. 评价成绩并纠偏C. 用标准衡量成绩D. 质量控制5.用标准衡量成绩的过程中,( ) 对纠正偏差无丝毫意义。

A. 改变标准B. 全力运用反馈控制C. 保持现状D.A 和c6.某教授讲到管理控制部分时,要求学员做一项练习。

教授说:“大家都受过高等教育,对大学的情况比较了解,你们是否知道目前大学管理部门都是从哪些力一面控制教师的?每人只要说一个方面即可。

”学员们发言踊跃,有的说要检查教师的教案更新情况,有的说要检查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有的说要检查教师所教授的学生的成绩⋯⋯。

学员边说,教授边记,很快黑板被写满了。

面对如此多的控制标准,教授问学员:“现在,有谁愿意当老师,请举手。

”大家盯着黑板,长时间没有举手。

造成上述控制标准过多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 )。

A.没有明确或忽视了控制的日的B .没有选择好关键控制点C.管理人员希望控制全局的欲望 D .人们看待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7.可以克服对于控制的抵制行为的技术是( ) 。

A. 目标管理B. 会计C. 现状分析D. 计算机管理8.前馈控制又称为( )。

A.同步控制B. 预防控制C .反馈控制D .实时控制9.以正在进行的计划实施过程为控制重点的控制工作是( )。

A. 前馈控制B. 反馈控制C. 现场控制D. 计划控制10.有效管理的( )使系统得以及时地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

A. 准确性B. 灵活性C. 及时性D. 经济性11. 控制最基本的目的在于()。

A. 寻找错误B. 衡量雇员绩效C. 确保行为依循计划发展D. 使人们失去自由12.在偏差出现前就预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来”,这种行为属于:()。

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第十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30页)

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第十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30页)

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考情分析本章属于次重点章,属于总结归纳评价的内容,和前面知识有一定的联系。

主要是基于财务报表体系,介绍了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等。

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考核难度适中,对于具体的财务指标的计算,有可能出现在主观题中。

预计2019年的分值在10分左右。

第一节财务分析与评价概述【知识点】财务分析意义与内容一、意义1.可以判断企业的财务实力。

2.可以评价和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揭示财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3.可以挖掘企业潜力,寻求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途径。

4.可以评价企业的发展趋势。

二、内容【例题·单选题】在下列财务分析主体中,必须对企业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发展能力的全部信息予以详尽了解和掌握的是()。

A.短期投资者B.企业债权人C.企业经营决策者D.税务机关『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企业经营决策者必须对企业经营理财的各个方面,包括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发展能力的全部信息予以详尽地了解和掌握,主要进行各方面综合分析,并关注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知识点】财务分析方法一、比较分析法(一)定义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找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中的差异与问题。

根据比较对象的不同,比较分析法分为趋势分析法、横向比较法和预算差异分析法。

【例题·单选题】A公司需要对公司的营业收入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得到2007、2008、2009年营业收入的环比动态比率分别为110%、115%和95%。

则如果该公司以2007年作为基期,2009年作为分析期,则其定基动态比率()。

A.126.5%B.109.25%C.104.5%D.120.1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以2007年作为基期,2009年作为分析期,则定基动态比率=95%×115%=109.25%。

(三)注意问题(1)各个时期指标的计算口径必须一致;(2)剔除偶发性项目影响,以使数据反映正常生产经营状况;(3)用例外原则对显著变动的指标做重点分析。

第十章 森林经营管理决策

第十章  森林经营管理决策

- x22
13300- x11 -x22- x33

5900
5900- x12 5900- x12 – x23
采伐面积
x31 x21 x32 x11 x22 x33 x12 x23

4500
4500- x13
分期
0
1
2
x13
3下一页 1 2 3
线性规划模型
目标:3个分期总收获量最大
max∑3i=1 ∑3j=1 rjxij =r1(x11 + x21 + x31 )+r2 (x12 + x22 + x32)+r3 (x31 + x32 + x33)
下一页
第十章 森林经营管理决策
一、引言
3、森林资源具有多种有益效能。 4、森林资源经营规划是一个多目标决策的过程。 5、在多目标决策过程中,一般不存在能使每个
目标同时达到最优的状态,而只能求所谓的 满意解或非劣解,否则就变成单目标规划问 题。
下一页
第十章 森林经营管理决策
一、引言
6、目标规划与线性规划 目标规划是以线性规划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但在 运用中,由于要求不同,有不同于线性规划之处 。 (1)目标规划中的目标不是单一目标而是多目标, 既有总目标又有分目标。
6 克拉特等著(范济洲等译),1991,用材林经理学--定量方法, 中国林业 出版社
7 Buongiorno,J & K. Gilless,1987,Forest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Man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8 莫景林,1998, 林业微观决策与控制,云南科技出版社 9 范济洲等,1980,森林经理学, 中国林业出版社

社会学第十章 社会组织

社会学第十章    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构成
二、社会组织的分类
(一)常见的组织分类 1.按照功能和目标进行分类(代表人物是T.帕森斯) 经济生产组织。例如,实业公司 政治目标组织。例如,政府机构和权力组织。 整合组织:这类组织主要涉及到调解和指导动机,为实 现社会制度的期望或促使社会各部分良好配合的组织。如 精神病院等。 模式维持组织:指那些具有“文化”、“教育”和“价 值承载”功能的组织。例如,教会和学校等。
(二)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 一是以产业为标准,分为三类组织: 第一产业组织:以自然为开采对象的产业组织形式,包 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 第二产业组织:指以第一产业组织基础上形成的产业, 包括工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组织: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类。 二是以机构编制为标准的分类 (1)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包括国家权力、行政、司法 机关等组织,各级各类党派组织,全国政协及各地办事处, 人民团体等。 (2)国家事业编制组织,指为国家创造和改善生产条件、 促进社会福利、满足人们文化、卫生等需要,经费实行预算 拨款的国家事业机构。包括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组织, 农、林、水利和气象等生产性组织等。 (3)国家企业编制组织,指直接从事工农业生产、交通 运输和商业流通等活动、其产生的价值可用货币表现的相对 独立的经济实体,包括冶炼、农场、建筑业、铁路交通等
“霍桑实验”
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 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 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 生产成绩很不理想。为找出原因,美国 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研究小组开展实验 研究。
心理学家梅奥
霍桑实验共分四阶段: 一、照明实验。当时关于生产效率的理论占统治地位 的是劳动医学的观点,认为工人生产效率与疲劳和单调感 等有关,于是当时的实验假设便是“提高照明度有助于减 少疲劳,使生产效率提高”。可是经过两年多实验发现, 照明度的改变对生产效率并无影响。具体结果是:当实验 组照明度增大时,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增产;当实验组照明 度减弱时,两组依然都增产,甚至实验组的照明度减至 0.06烛光时,其产量亦无明显下降;直至照明减至如月光 一般、实在看不清时,产量才急剧降下来。

《管理学》第十章重难点笔记

《管理学》第十章重难点笔记

《管理学》第十章重难点笔记第十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10.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1.组织变革的动因(1)组织变革的必要性组织变革是指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明确组织活动的内容或重点,并据此对组织中的岗位、机构(岗位的组合)以及结构(机构间的权力配置)进行调整,以适应组织发展的要求。

(2)组织变革的动因①外部环境因素:a.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b.科技进步的影响;c.环境资源的影响;d.竞争观念的改变。

②内部环境因素:a.组织机构适时调整的要求;b.保障信息畅通的要求;c.克服组织低效率的要求;d.快速决策的要求;e.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的要求。

2.组织变革的类型和目标(1)组织变革的类型①组织变革划分的标准及类型a.按照变革的程度和速度不同,分为渐进式变革和激进式变革;b.按照工作对象的不同,分为以组织为重点的变革、以人为重点的变革和以技术为重点的变革;c.按照组织所处的经营环境状况不同,分为主动性变革和被动性变革;②组织变革的主要类型a.战略性变革。

指组织对其长期发展战略或使命所做的变革。

b.结构性变革。

指组织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对组织的结构进行变革,并重新在组织中进行权力和责任的分配,使组织变得更为柔性灵活、易于合作。

c.流程主导性变革。

指组织紧密围绕其关键目标和核心能力,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构造。

这种变革会使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用户服务、质量、成本等各个方面产生重大的改变。

d.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指组织必须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教育等引导,使他们能够在观念、态度和行为方面与组织保持一致。

(2)组织变革的目标①使组织更具环境适应性。

组织要想在动荡的环境中生存并得以发展,就必须顺势变革自己的任务目标、组织结构、决策程序、人员配备、管理制度等。

这样,组织才能有效地把握各种机会,识别并应对各种威胁,使组织更具环境适应性。

②使管理者更具环境适应性。

12分析问题的方法:SWTO分析法

12分析问题的方法:SWTO分析法

3.最大与最小对策(ST对策)即着重考虑优势因素和威胁因素, 目的是努力使优势因素趋于最大,使威胁因素趋于最小。例如 现在考研的压力很大,而你虽然不够本校保研的标准,但综合 素质尚好,这时候如果你果断申请外校推研,可能会收到意想 不到的效果。
运用综合分析方法,将排列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得出 一系列适合自己的可选择的对策. 机遇与优势的组合(SO) 机遇与劣势的组合(WO) 4 利用这些 2 改进这些 机遇O 威胁T
挑战T
T1.IBM ATP中,先要学习很多东西,并 且还要有几次上岗前的评测,并且上岗 面对的是二、三十个工程师组成的班, 压力很大; T2.GRE作文考到满分,语文700,托福 660接近满分;
O3.TOEFL,GRE学习考试
T3.面试时的各种刁难与挑战
案例: 用SWOT分析法分析国内一个培训机构 优势S: 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是层次较高的培训机构 之一,具有几项培训的资格。 有一部分素质较好、积极肯干的员工;有一批国外 赠送的设备(交通工具、计算机、教学设备等),这些 设备质量较好;受训人员层次较高,有政府官员、也有 企业管理者。
机遇O: 国内外有不少单位希望同该培训机构建立友好关系, 自 我 管 进行资助并建立合作项目;国内的高层次培训需求量大, 理 培训市场大。有不少单位希望接受高级管理强化培训, 能 力 训 并到国外进行实地考察、研究。 练 已有许多待开发的项目,包括和国外的合作项目; 有能够开拓创新的人,有能力执行国内、外的项目;还 可以进行多方位的开发,如出教材、拍电视片、建立联 合网络;有可开发的大市场,也可以创造出较好的产品。
关键劣势W
· 你不擅长什么? · 缺乏什么新技能? · 别人在什么事情上比你做的好? · 你最近的一次失败是什么? · 什么使你与众不同? · 你最近失去了哪些顾客?为什么?

第10章--市场失灵及其解决对策--习题

第10章--市场失灵及其解决对策--习题

第十章市场失灵及其解决对策一、名词解释市场失灵科斯定理公共物品外部性效应垄断自然垄断非对称信息反托拉斯法公共管制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私人成本社会成本私人收益社会收益准公共品二、选择题1.市场失灵是指( )。

A.市场机制没能使社会资源的分配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B.价格机制不能起到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C.根据价格所作的决策使资源配置发生扭曲D.以上都是2.一个产品的社会边际成本是由( )负担的。

A.经济中的所有人B.生产该产品的厂商C.生产该产品的厂商的客户D.除了生产该产品厂商的客户外的经济中的所有人3.在做消费决策时,单个消费者考虑的是( )。

A.私人成本和社会收益B.私人收益和社会成本C.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D.积极的和消极的外部性4.假如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上,一个人可以在不使其他人的情况变得更糟的情况下,使自己的状况变得更好,那么我们可以说( )。

A.实现了资源的配置B.反映了收入分配不公C.存在市场失灵D.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5.下列可能存在“搭便车”问题的物品是( )。

A.收费的高速公路B.收费的学校C.公共路灯D.私人经营的商店6.如果市场上有种商品的供给量相对社会最优产量而言相对不足,则说明市场上存在( )。

A.正的外部性B.固定成本C.信息不完全D.负的外部性7.可用( )来描述一个养蜂主与邻近的经营果园的农场主之间的影响。

A.外部不经济B.外部经济C.外部损害D.以上都不是8.某项生产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时,其产量( ) 帕累托最优产量。

A.大于B.等于C.小于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9.当正的外部性发生在某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时,( )。

A.太多资源被分配给该产品的生产B.社会边际收益超过私人边际收益C.产品生产过剩D.社会边际收益小于私人边际收益10.以下( )不是公共产品的特征。

A.非排他性B.竞争性C.外部性D.由政府提供11.对于一项交易的双方来说,一般会存在信息不对称,比如可能交易的买方对交易对手的情况不了解,那么原因可能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
❖用(W2,G2)表示局中人甲的策略,由
G2当 两示能G{步所,11,2组猜即,30,成 的 为4}数:0W、G字221表当 和、{示G。201,中乙2第,任31所一,4意写}步G一数有2当 个字三G{,,0种1,第1G,可322二,表4} G2当 步{G01的,1,可23,4能}性G2可当 表G{01示,1,2为4,3:}
对策树:
游戏者甲的赢得矩阵:
乙 甲
猜红
掷硬币 ¼(p-1+2r) 让B猜 ½(-r+t)
猜黑
¼(p-q-2u) ½(s-u)
例4:
❖甲、乙两人分别在纸上写下0,1,2三 个数字中的一个,在互不知道的情 况下猜双方所写数字之和,先让甲 猜,猜完之后让乙猜,但乙猜的数 字必须不同于甲。若有一方猜中, 赢得1分,均猜不中为和局。试确定 双方各自的策略集,并建立相应的 支付矩阵。
二人有限零和对策(two-person zero score game)
❖对策中存在有2个局中人; ❖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的策略数是有限
的; ❖每一局势的对策都有确定的损益值,且
对同一局势的两个局中人的损益值之 和为零。 ❖例:齐王赛马
赢得矩阵:
❖将二人有限零和对策双方的得失用矩阵表示, 称为赢得矩阵,又叫支付矩阵。
对策论
对策论
§1 对策论的基本概念(掌握) §2 矩阵对策的最优纯策略(掌握) §3 矩阵对策的混合策略(掌握)
❖对策也叫博弈,是自古以来的政治家 和军事家都很注意研究的问题。
❖作为一门正式学科,是在20世纪40 年代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对策论亦称为竞赛论或博弈论,是研究具 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一般认为,它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 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
❖对策论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但由于它研 究的问题与政治、经济、军事活动乃至 一般的日常生活等有着密切联系,并且 处理问题的方法具有明显特色,所以日 益引起广泛注意。
❖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相互具有斗争或 竞争性质的行为,如下棋、打牌、体育比赛等。
❖也就是说要研究采取对抗其他竞争 者的策略,这就是对策问题。
❖对策就是决策者在竞争场合下作出 的决策。
❖在我国古代,“齐王赛马”就是一个 典型的对策论研究的例子。
齐王与田忌赛马:
比赛规定:比赛三场,每场各出赛马一匹, 三赛二胜为赢。
背景:在相同等级的马中,齐王的都 比田忌的好一些。
孙膑给田忌出的比赛策略: 用你的下马对齐王的上马; 用你的中马对齐王的下马
3 -4
5
-4 5
6
例3:
❖从一张红牌和一张黑牌中随机抽取一张, 让A看,但对B保密。若A看到的是红牌, 他可选择或掷硬币,或让B猜。若选择 掷硬币,当出现正面,A赢得p元,出现 反面,输q元;若让B猜,当B猜中是红牌, A输r元,反之B猜是黑牌,A赢得s元。 若A看到的是黑牌,他只能让B猜。当B 猜中是黑牌,A输u元,反之B猜是红牌, A赢t元,试确定A、B各自的策略,建 立赢得矩阵。
儿童甲的赢得矩阵:
乙 甲
石头 布 剪刀
石头 布
0 -1 10 -1 1
剪刀
1 -1 0
例2:
甲、乙两个游戏者在互不知道的情况 下,同时伸出一、二或三个指头。用k 表示两人伸出指头总和,如k为偶数, 甲付给乙k元,若k为奇数,乙付给 甲k元。列出甲的赢得矩阵。
游戏者甲的赢得矩阵:
乙 甲
1 2 3
§1 对策论的基本概念
1. 局中人(player) 2. 指参与对抗的各方。 3. 如“齐王赛马”例中有两个局中
人,一位是齐王,另一位是田忌。 ❖ 局中人的数目可以多个; ❖ 局中人的“人”可以是个人,也可
以是某个集体,如球队、企业、公 司等,也可是大自然。
2. 策略集
策略(strategy):指可供局中人选择对付 其他局中人的行动方案。
❖二人有限零和对策又叫矩阵策略(matrix game),记作: G={S1,S2,A}
S1—局中人甲的策略集; S2—局中人乙的策略集; A—局中人甲的赢得矩阵
“齐王赛马”齐王在各局势中的损益值表 (单位:千金)
其中:齐王的策略集: S1={ 1, 2, 3, 4, 5, 6 }, 田忌的策略集:S2={ 1, 2, 3, 4, 5, 6 }。
策略集:指一个局中人拥有的策略全体。 如“齐王赛马”例中,三匹马出赛的次序就
是一个策略。 齐王和田忌都有6个策略,分别为: (上中下)(上下中)(中上下)(中下
上)(下上中)(下中上)
3. 一局对策的损益值(payoff)
★各局中人使用一定的对策形成一个局 势时,一个局势就决定了各局中人的对 策的结果也称为对策的损益值。 ★一般而然,当以上三个基本因素确定 后一个对策模型也就确定了。 ★在众多对策模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 是二人有限零和对策。
下面矩阵称齐王的赢得矩阵: 3 1 1 1 -1 1 1 3 1 1 1 -1
A= 1 -1 3 1 1 1 -1 1 1 3 1 1 1 1 1 -1 3 1 1 1 -1 1 1 3
例1:
甲、乙两名儿童玩猜拳游戏。游戏中 双方可分别出拳头(代表石头)、 手掌(代表布),两个手指(代表剪 刀)。规则是剪刀赢布,布赢石头, 石头赢剪刀,赢者得一分。若双方 所出相同,算和局,均不得分。试 列出游戏中儿童甲的赢得矩阵。
❖ 还比如战争活动中的双方,都力图选取对自己 有利的策略,千方百计去战胜对手。
❖ 在政治方面,国际间的谈判,各种政治力量之 间的斗争,各国际集团之间的斗争等无一不具 有斗争的性质。
❖ 在经济活动中,各国之间、各公司企业之间的 经济谈判,企业之间为争夺市场而进行的竞争 等,举不胜举。
❖在竞争过程的各方为了达到自己的 目标和利益,必须考虑对手的各种可 能的行动方案,并力图选取对自己 最为有利可最为合理的方案,
分析:
❖用(W1,G1)表示局中人甲的策略,由 两步组成:W1表示甲所写数字,G1表 示所猜的数字和。共15个策略 (0,0)、(0,1)、 (0,2)、 (0,3)、 (0,4)、 (1,0)、 (1,1)、 (1,2)、 (1,3)、 (1,4)、 (2,0)、 (2,1)、 (2,2)、 (2,3)、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