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
初三化学复习专题05 分子和原子(含解析)

专题05:分子和原子考试时间:20分钟1.【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绵阳卷)】下列各种粒子中,不带电的是()A.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电子2.【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攀枝花卷)】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液态水凝固成冰,所占体积变大﹣分子变大C.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3.常温常压下,一定体积的某气态物质含有2.68×1020个分子,而在这些分子里又含有2×2.68×1020个原子,则该物质属于()A.单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 D.以上都有可能4.【2015届江苏省南京市】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
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7 B.9 C.10 D.195.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质子和中子6.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核电荷数为63的一种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铕原子的质子数为63 B.该铕原子的中子数为63C.该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0 D.该铕原子的质量为153g7.【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A卷)】我国“辽宁号”航母甲板上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SiC)涂层,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中子8.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B.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C.碳一12原子和碳一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9.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

原子结构【1】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3.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A.铁矿石磨成粉末B.碘受热升华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D.加热氧气汞生成汞和氧气4.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分子具有()。
A.相同的质量B.不同的质量C.相同的化学性质D.不同的化学性质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D.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6.下列能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的是()A.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B. 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C. 品红扩散D. 酒精温度计能指示出温度高低7. 关于氧气、液态氧、固态氧,下列说法: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③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④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⑤它们为不同的物质。
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④⑤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氧分子是保持氧气性质的最小粒子B. 氯酸钾中含有氧分子,故加热时能放出氧气C. 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会改变D. 氮分子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9.由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 B.分子数目 C.原子种类 D.原子数目10. 以下说法都是是错误的()A. 分子的体积比原子大B. 分子的质量比原子大C. 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原子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1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解释的是()。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试题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试题1.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选项是【答案】C【解析】 A选项气体容易压缩,而固、液体很难压缩,因为气体微粒间的空隙比固、液体的大得多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活性炭能除去异味,是因为其具有吸附性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人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因为维生素对人体的调节起重要作用;D选项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因为这样氧气与可燃物隔离,故答案选择C【考点】化学与生活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在农业生产中,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D.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答案】B【解析】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正确,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错误,C、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产生氨气,所以在农业生产中,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以免降低肥效,错误,D、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可能是盐溶液,比如碳酸钠溶液,错误,故选B【考点】构成物质的微粒、置换反应的概念,铵态氮肥的检验,碱溶液与碱性溶液3.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说明了: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很小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答案】 D【解析】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答案选择D【考点】分子的特征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O2B.MnO2C.CO2D.H2O2【答案】A表示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应选A项。
【解析】A.O2【考点】物质的构成微粒5.在原子中,与核电荷数不一定相等的是()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原子核带的电荷数【答案】B【解析】在原子内,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三者的相等是基于它们所带的电量和电性,而中子是不带电的,因而与核电荷数和质子数没有必然的相等关系。
初三化学分子原子练习题

初三化学分子原子练习题分子和原子是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理解和熟练应用这些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针对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练习题一:基础知识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是化学中的基本粒子?A. 分子B. 原子C. 元素D. 离子2. 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A. 质子、中子、电子B. 分子、元素、离子C. 分子、原子、离子D. 电子、中子、质子3. 下面哪个不是分子的特点?A. 可以存在于元素中B. 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物质变化C. 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D. 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4. 化合物是由什么组成的?A. 原子B. 单质C. 分子D. 元素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原子是分子的组成部分B. 分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C. 分子和原子没有任何关系D. 原子和分子是同义词练习题二:填空题1. 氧气(O2)是由_____个氧原子组成的。
2. 水分子(H2O)是由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个氧原子组成的。
3. 碳酸氢根离子(HCO3-)是由_____个碳原子、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个氧原子组成的。
4. 下面哪个是由分子组成的物质?甲醇(CH3OH)、锡(Sn)、银(Ag)、氢气(H2)5. 下面哪个是由离子组成的物质?食盐(NaCl)、氯气(Cl2)、氧气(O2)、氯化氢(HCl)练习题三:简答题1. 什么是原子?如何描述原子的结构?2. 什么是分子?分子是如何形成的?3. 什么是离子?离子是如何形成的?4. 请解释一下化合物的概念。
5. 请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分子和离子之间的区别。
练习题四:应用题1. 用化学符号表示以下物质:氧气、水、二氧化碳、氮气2. 下面哪些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哪些是由离子组成的?氯化钠、氧气、苏打粉、甲醇3. 请解释一下以下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H2 + O2 → 2H2O4. 绿叶中的光合作用是如何产生氧气的?请简要描述一下。
人教版初三化学九上《微粒习题——分子、原子、离子》练习题

微粒习题——分子、原子、离子一、单项选择题1.对于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 夏季火车铁轨之间缝隙变小——原子的体积变大B. 一滴水亿人日夜不停地数要万多年才能数完——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 走进斗南国际花卉市场,鲜花的香味扑鼻而来——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 的液化石油气罐,加压后能装入液化石油气——分子间有间隔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不可再分C. 牡丹花开全城飘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 水银体温计可以测定体温是因为汞原子的间隔发生变化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 B. C. D.4.用“”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根据分子模型“”,分析正确的是A. 该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B. “”是保持该物质性质的微粒C. 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D. 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能是5.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原子中与的数目一定相同且均为C. 原子中与的数目一定相同D.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和上6.年月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上百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多国对此表示反对。
核污水中含有氚,如图为氚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氚原子A. 含有个质子B. 核电荷数为C. 相对原子质量为D. 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7.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 :个一氧化碳分子B. :个氧原子C. :个氢元素D. :个铁离子带个单位正电荷8.铝石墨烯电池是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近期研制出的一种新型电池,它具有耐高温、抗严寒、柔性好等令人惊讶的特性,能在秒内完成充电。
根据如图信息,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 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C. 铝原子的质子数为D. 铝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变成阳离子9.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 的原子易失电子B. 只能为C. 为金属元素D. 为时,为阴离子10.某人在医院做检验的结果为“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初三上化学分子原子练习题

初三上化学分子原子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元素中,属于同一周期的是:A.氢、锂、钠、钾B.氟、氮、氧、氖C.锌、铜、铁、锰D.碳、硅、锗、锡2.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原子序数最小的反应物可能是:A.氢B.氧C.镁D.碳3.下列元素中,与电子层数最接近的是:A.氟B.氧C.硅D.锌4.以下属于同一族元素的是:A.铁、镁、氢B.锂、钠、钾C.碳、磷、锗D.氟、氯、溴5.有21个中子的氧的质子数是:A.7个B.8个C.14个D.21个二、填空题1.原子序数为6的元素在原子结构中有_____个中子,_____个质子,_____个电子。
2、同一元素的各种原子能够有不同的质子数和_____数,称为同位素。
3、电子结构有_____层,_____层,_____层等。
三、简答题1. 简述质子、中子和电子在原子结构中的位置和特点。
2. 请解释原子序数和质子数的概念,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3. 简要介绍原子层和电子层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解答:一、选择题1. B 氟、氮、氧、氖是同一周期的元素。
2. C 原子序数为20的元素是钙,原子序数最小的反应物应该是镁。
3. B 氧的原子序数为8,氧的电子层数是2。
氧的原子结构和氟最接近。
4. D 氟、氯、溴都属于同一族元素,称为卤素。
5. B 氧的质子数(原子核中的质子数量)等于其原子序数,为8个。
二、填空题1. 原子序数为6的元素在原子结构中有6个中子,6个质子,6个电子。
2. 质子数和中子数。
3. 电子结构有K层,L层,M层等。
三、简答题1. 质子位于原子核中心,具有正电荷,质量与中子相同;中子也位于原子核中心,没有电荷,质量与质子相同;电子位于原子核外的电子壳层中,具有负电荷,质量很小。
质子和中子组成了原子的核心,而电子围绕在核心周围的电子壳层运动。
2. 原子序数指的是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是元素的特征性质;质子数也指的是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是唯一确定元素的标识。
初中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初三练习题 含答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图示中能表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2.从热水瓶中倒开水,能够观察到瓶口有白雾,白雾上升一段距离后消失。
这一现象无法说明( )A.水分子可以再分B.水分子很小C.水分子间有间隔D.水分子在不断运动3.“闻香识茶”意思是通过闻的方法判断出茶的类别。
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存在间隔B.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4.以下事例能证明分子间的间隔可以能改变的是( )A B C D5.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质量和体积的大小B.运动形式和间隔的远近C.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D.能否直接构成物质6.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7.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D.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8.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右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
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9.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里去的缘故B.空气里氧分子和从氯酸钾分解得到的氧分子的性质相同C.碘受热变成碘蒸气,碘分子没有发生变化D.参加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10.图中“( )二、填空题11.水蒸气与液态水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上册(不分层)分子和原子 初三巩固练习题附加答案

分子和原子【巩固练习】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4•四川中考)将塑料袋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塑料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A.质量增大B.个数增多C.间隔增大D.体积增大2.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从化学的角度来解释是由于()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变化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构成物质,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B.分子不停地运动,原子静止不动C.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D.不同种类的原子,不能相互结合成分子4.保持水(H2 O)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水分子B.氢原子C.氧原子D.氢原子和氧原子5.生活中的现象可以用分子等微粒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6.(2014•广东中考)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7.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A. 分子间隔增大B.分子个数增多C.分子质量增大D.分子体积增大8.某同学为探究分子的特性,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其中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A.100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 mLB.品红放入水中,整杯水逐渐变红C.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得到了氧气D.两支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空气和水的注射器,前者比后者容易压缩9.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10.有关液氧变成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分子间的空隙变小B.氧分子的体积变大,运动速度变快C.氧分子的质量变大D.氧分子间的空隙变大,但氧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不变11.(2014•山东中考)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给轮胎打气——分子之间有间隔D.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二、填空题12.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00毫升,其原因是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和原子测试题
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
3.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加热氧气汞生成汞和氧气
4.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分子具有()
A.相同的质量
B.不同的质量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
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
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
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
D.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6.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和,生成的新粒子是和。
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而则不能再分。
7.盛酒精、汽油的瓶子为什么要塞紧瓶塞?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改变,但分子的数目不变
B.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C.分子能构成物质,有些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D.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9.由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
B.分子数目
C.原子种类
D.原子数目
10.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1)为什么人们常把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但不能保存在敞口容器中。
1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解释的是()
A.把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
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
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D.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