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新花卉作物资源利用与花卉种质创新

合集下载

花卉种质资源信息化辅助育种系统设计与实现

花卉种质资源信息化辅助育种系统设计与实现

花卉种质资源信息化辅助育种系统设计与实现罗建军1,于超1,李卫东2,周建群1,张乐1,黄国林2(1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2湖南省园艺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摘要:阐述了应用信息技术构建辅助花卉育种系统,提升花卉杂交育种效率。

系统基于B/S结构,使用MVC为应用开发的技术架构,采用PHP语言进行系统开发,以Mysql作为数据库的开发工具。

系统实现了花卉种质资源信息数据管理、数据检索和杂交育种管理及预测等功能,为促进花卉种质资源高效、资源共享利用提供信息化支撑。

关键词:花卉;种质资源;系统开发花卉产业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美丽的公益事业,又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与一体的绿色富民产业。

缺乏自主商品化和高效繁育技术严重制约了我国花卉产业现代化发展,基于现有花卉种质资源优势,围绕传统名优花卉,深入开展花卉产业“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主要园林花卉的新品种选育及高效繁育技术,对提升主要商品花卉品种和种苗自主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保障花卉产业基础安全意义重大。

随着大数据发展,科学标准化的管理是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湖南作为花卉产业大省,花卉面积和产值近几年稳定发展,且湖南植物资源丰富,可作为观赏应用的近2000种,而实际应用的仅400余种,只占20%左右。

随着国内外对花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本土花卉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利用迫在眉睫。

目前,国内外农业相关产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育种在加快育种效率上实现了科学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和育种及其实验数据的保存与分析,例如在信息化育种研究方面,2010年许申平等[1]蝴蝶兰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2014年刘为更等[2]我国商业化育种体系的建设探讨,2017年潘静娴等[3]园艺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及数据库建设研究综述;在信息化平台建设与管理应用上,有2019年张小斌等[4]果树育种信息数字化描述处理规范和应用,2018年唐裴等[5]花卉辐射诱变育种信息数据库的设计,2019年罗晓丹等[6]基于mysql数据库的西瓜育种自动化综合管理系统的建立,2020年莫小香等[7]基于动态表单的蝴蝶兰种质资源数据信息库设计与构建,2016年尹川等[8]基于物联网的黄瓜辅助育种系统设计与实现,2016年张小斌等[9]梨育种数据管理和采集系统设计与实践,2018年夏阳等[10]数据信息化在蔬菜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2022年王福建等[11]基于VB6.0的西瓜育种管理系统的优化与提升等,一系列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国内外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开发、育种的研究与应用。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高品质生活的意见-沪府办〔2020〕72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高品质生活的意见-沪府办〔2020〕72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高品质生活的意见正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高品质生活的意见沪府办〔2020〕7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花卉产业被誉为“美丽产业”“富民产业”,是服务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对上海推进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高品质生活提出如下意见:一、目标任务(一)发展目标到2025年,将本市建设成国内一流的特色花卉研发中心、种源生产繁育中心、花卉交易中心和家庭园艺服务中心。

实现花卉产业由单一的生产型向生产服务融合型发展转变,逐步建成国内领先的品种创新、技术研发、生产经营、市场流通、社会化服务和花文化等六大体系,打响上海花卉品牌,使花卉产业成为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生态之城”的靓丽名片。

(二)主要任务1.构建“3+X”产业集聚区发展格局。

根据区域特色、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重点打造位于松江区、崇明区和浦东新区的3个市级花卉产业集聚区。

鼓励各区特别是近郊区因地制宜建设若干区级特色花卉生产基地,培育若干个以花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功能区,构建本市“3+X”花卉产业集聚区发展格局。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委、市规划资源局、市文化旅游局、有关区政府、光明集团)2.构建多层次多元化花卉市场流通体系。

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上海“花谷”新业态。

打造1个集花卉研发创新、加工制造、贸易流通、拍卖交易、冷链物流、信息处置以及商旅文教等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水平、枢纽型市级国际花卉综合交易集散中心。

植物组培技术在花卉领域中的应用

植物组培技术在花卉领域中的应用

植物组培技术在花卉领域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美丽、多样化花卉的需求不断增加,花卉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而植物组培技术的应用,正是促使花卉领域获得更多新品种、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1. 植物组培技术的基本概念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植物组培技术的基本概念。

植物组培技术,是指利用植物体细胞或组织为材料,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和再生的技术。

通过体细胞培养、离体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等技术手段,可以获得大量与母株一致的无菌植株,从而实现快速繁殖和新品种选育。

2. 植物组培技术在花卉育种中的应用在花卉领域,植物组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育种工作中。

传统的育种方法,常常需要大量时间和资源,而且效率低下。

而植物组培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育种速度和成功率。

通过体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大量优良母株,为育种工作提供充足的材料。

还可以通过诱导突变、基因工程等手段,创造出更多具有抗病虫害、耐逆性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3. 植物组培技术在花卉生产中的应用除了在育种方面发挥作用,植物组培技术在花卉生产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花卉繁殖和生产过程中,常常面临着病毒污染、种子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而植物组培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对繁殖材料进行无菌培养和再生,可以获得无病害、无虫害、且性状稳定的植株。

这为花卉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保证了花卉质量。

4. 个人观点与展望对于植物组培技术在花卉领域中的应用,我认为其发展空间广阔,前景十分看好。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植物组培技术将会为花卉产业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突破。

我期待未来,在植物组培技术的推动下,花卉品种将会更加丰富多彩,生产效率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人们创造出更美好的花卉世界。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植物组培技术在花卉领域中的应用。

从育种到生产,植物组培技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花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好处。

展望未来,我相信在科技的不断推动下,植物组培技术将会为花卉产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机遇。

花卉育种与新品种选育技术

花卉育种与新品种选育技术

花卉育种与新品种选育技术花卉育种与新品种选育技术花卉育种是指通过人为选择和交配,培育出具有优良品质和特性的新品种花卉的过程。

这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科技工作,通过花卉育种可以改良花卉的外形、颜色、花型、花期等特性,提高花卉的观赏和经济价值。

在花卉育种过程中,新品种选育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

花卉育种的第一步是选择亲本,即选取具有良好特性的种植材料作为交配材料。

亲本的选择要根据新品种的特性要求,包括外观、花期、抗病性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亲本的遗传背景,例如是否有优良的遗传基因等。

选择亲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获得优质的交配材料。

交配是花卉育种的核心步骤之一,通过不同亲本间的杂交,将优良基因进行组合,创造新的花卉品种。

交配可以分为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

自花授粉是指在单个花朵中进行授粉,而异花授粉则是将花粉从一朵花朵传递到另一朵花朵上。

交配需要精确控制,确保花粉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交配后,通过选择和筛选,将具有优良特性的杂交后代分离出来,这个过程称为杂交分离。

杂交分离是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后代的表现,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后代。

这一步骤通常需要数年时间,通过多代选择和筛选,逐步提高了新品种的综合优良特性。

在花卉育种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即通过检测和分析特定基因的DNA序列,来辅助选择和筛选适合的后代。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育种的准确性和效率,缩短育种周期。

新品种选育技术是花卉育种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选择适合的基因型和进行有效的交配,可以培育出具有独特特性和优点的新品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品种选育技术不断更新,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精准基因改造,进一步提高了花卉育种的效果和速度。

总之,花卉育种与新品种选育技术的发展对提高花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选择适宜的亲本、精确的交配和有效的筛选,可以培育出更加优良的花卉品种,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和农业产业。

花卉育种与新品种选育技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种质资源的收集与鉴定。

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花卉产业发展规划花卉是建设美丽中国重要的物质基础,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花卉业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既是美丽公益事业,又是新兴朝阳产业和绿色富民产业。

我国植物种质资源丰富,花卉栽培历史悠久,花文化底蕴深厚,花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为指导我国花卉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制订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形势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花卉生产国、重要花卉贸易国和花卉消费国。

我国花卉业正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新时代我国花卉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和重要任务,就是要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好地服务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第一节主要成就2020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147万多公顷,花卉销售额超过2020亿元,花卉进出口贸易额6.22亿美元。

花卉产品供应能力、生产布局优化、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能力、花文化弘扬、国际合作等跃上新的台阶,花卉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产品供应能力大幅提升2011年以来,我国花卉生产规模持续扩大,花卉产品不断丰富,市场销售量与销售额稳步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产业链不断延伸,价值链增值明显。

百合、康乃馨、月季、菊花等主要鲜切花居世界前列,观赏苗木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花卉产品供应能力明显提升。

二、生产布局不断优化经过近10年调整,我国花卉生产格局不断优化,形成了以云南、广东、福建、江苏、海南、辽宁等省为主的鲜切花产区;以广东、云南、江苏、山东、福建等省为主的盆栽植物产区;以浙江、江苏、河南、四川、福建、湖南、江西等省为主的观赏苗木产区;以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苏等省为主的盆景产区;以广东、湖南、广西、上海等省(区、市)为主的花卉种苗产区;以甘肃、内蒙古、湖南等省(区)为主的花卉种子产区;以云南、山东、四川、湖南、江苏等省为主的食药用花卉产区;以云南、四川、黑龙江等省为主的工业用花卉产区。

花卉栽培学教案

花卉栽培学教案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常见花卉的生长发育习性及其栽培管理技术,难点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限,花卉栽培应用的加强。
教学进程
第次课
第1次课
第2次课
第3、4次课
第5、6次课
第7次课
第8、9次课
第10、11次课
第12次课
第13、14次课
第15次课
第16次课
第17次课
第18次课
第19次课
第20次课
授课章节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教案
第2次课8学时
课目、课题
第一章 花卉的起源与分布
教学目的和
教学要求
目的是要了解花卉的起源,不同气候类型的花卉的栽培习性。
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两个起源中心及七大气候类型的代表花卉
教学进程
(含课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第一节世界栽培植物地理起源
初生起源中心:栽培植物的原始起源中心是遗传类型多样,分布集中,具有地区特有性状并出现原始栽培种,近野生种的地区,又称初生起源中心。
五、 压条繁殖
六、 孢子繁殖
利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结合的方式讲授。
作 业
1. 什么叫有性繁殖?有何优缺点?
2.无性繁殖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应用?
3.试述嫁接成活的原理。
4.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有哪些?
5.组培繁殖有何重要意义?
6.简述劈接、切接及“T”型芽接的方法。
7.组培繁殖有何优缺点?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我国也是栽培桂花的起源中心,有野生种,长江一带广泛栽培
本章1个学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结合的方式讲授。

园艺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园艺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园艺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园艺作物是指种植于园圃、花园等生态环境下的蔬菜、水果、花卉等。

这些作物的种质资源,是园艺生产的基础和保障。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对于绿色食品和环保花卉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因此,园艺作物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园艺作物种质资源保护1. 基地建设园艺作物的种质资源保护,需要建设专门的基地。

这些基地应该设在生态环境好、污染较少的地方,例如山区、海岸带、天然草地等。

在建设过程中,要结合自然条件和生态保护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案,保证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2. 种质资源采集基地建设好后,就需要进行园艺作物种质资源的采集。

采集时要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情况,尽量采集原生、荒野、古老等类型的种质资源,保证资源的多样性和优良品质。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对种质资源造成破坏和影响。

3. 种质资源保护采集回来的种质资源,要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储藏,以保证其质量和保存期限。

加工处理包括清洗、分类、鉴定等,储藏条件需要适当的温度、湿度、气氛等,例如常温下的干燥储藏、低温冷藏储藏、液氮冷冻储藏等。

二、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利用1. 种质资源鉴定对于采集回来的种质资源,需要进行鉴定和筛选,提取出优质材料。

鉴定的内容包括生长习性、抗逆性、产量等,这些因素能够反映出种质资源的优良品质和生产价值。

2. 选育新品种鉴定筛选出的种质资源,可以用于繁育新优良品种。

这需要运用园艺育种技术,选用最佳的亲本,进行杂交、后代选择、育种等环节,最终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3. 种质资源共享种质资源的共享,是开展园艺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的重要手段。

通过共享资源,可以有效促进品种改良和推广。

共享方式包括物质共享和信息共享,前者可以通过资源兑换、购买等方式实现,后者可以通过数据库、论文发表等方式实现。

三、园艺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义园艺作物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不仅对于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够促进园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中国新花卉开发现状分析及展望

中国新花卉开发现状分析及展望

乎没有增长。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玫瑰产业销售额有所下降,但目前有所回升。

我国玫瑰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还未形成品牌效应,但各大玫瑰产区均在向研发高端玫瑰产品的方向转变,未来产业链会更加完善,玫瑰产品的附加值也会得到提升。

6结语玫瑰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也较为丰富,但仍存在产品生产缺乏规模效应、玫瑰产品品种较少、没有专业的玫瑰种植加工科研机构、缺少高科技人才和专门机构的指导、品牌意识不强、玫瑰品种老化等诸多问题。

未来的玫瑰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是机遇也是挑战。

相关部门应该加快线上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宣传推广、进行玫瑰产业从低端到高端的转型、建立玫瑰产业发展的动力与保障体系并强化政策扶持链条化等来迎接未来更为广阔的市场。

(收稿:2023-03-14)参考文献:[1]唐晓红.玫瑰精油提取的研究进展[J].林产工业,2018,45(8):36-41.[2]侯秋梅,周洪英.玫瑰种质资源及杂交育种研究现状[J].贵州农业科学,2022,50(01):14-22.[3]林霜霜,邱珊莲,郑开斌,等.玫瑰种质资源多样性与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园艺文摘,2016,32(1):25-27.[4]苏胜举,崔再兴.玫瑰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J].辽宁农业科学,2005(5):29-31.[5]崔文强.基于SSR 分析的不同种源玫瑰群体遗传分化初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0.[6]姜丽媛.濒危植物野生玫瑰种质资源评价与核心种质构建[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8.[7]姬璐璐.鲅鱼圈地区野生玫瑰种质资源调查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06(4):44-46.[8]姜楠南,张玉,房义福,等.玫瑰种质资源与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山东林业科技,2016(6):105-108.[9]李玉舒.中国玫瑰种质资源调查及其品种分类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10]蔡芳,贺玉林,李先恩.玫瑰种质资源调查[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3):75-80.[11]于晓艳,赵兰勇,丰震,等.22份国产玫瑰资源的自交亲和性[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9):3236-3242.[12]牛元,王嵛德,庄健,等.玫瑰新品种‘兰州玫瑰2号’[J].园艺学报,2019,46(11):2269-2270.[13]莫小锋,陈江平,贲柳玲,等.玫瑰扦插繁殖试验[J].园艺与种苗,2019,39(09):30-33.[14]黄淑丹,史文君,鲁艺.苦水玫瑰嫩枝扦插技术研究[J].青海农林科技,2022(01):12-16.[15]刘雷,蒋攀,黄怡,等.大马士革Ⅲ玫瑰嫩枝扦插及其生根机制初步研究[J].种子,2020,39(03):92-100.[16]鲁艺,史文君,黄淑丹,等.苦水玫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2022,40(03):41-46.[17]汪禄祥,黎其万,陈锦玉,等.不同品种食用玫瑰的主要营养成分测定[J].广东农业科学,2006(12):44-45.[18]王再花,容静东,王玉丰,等.‘中天’玫瑰在广东怀集引种栽培及花朵营养成分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8,45(11):28-34+173.[19]侯秋梅,吴洪娥,吴楠,等.9种玫瑰引种至贵阳地区栽培试验初报[J].耕作与栽培,2020,40(05):37-39.[20]姜磊,刘美玲,赵文刚,等.抗盐碱玫瑰引种筛选与抗盐机理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26):11-13+18.[21]傅仙玉,武广珩,林爱华,等.食用玫瑰在武夷山引种适应性试验[J].南方园艺,2021,32(06):32-39.[22]马丽娜.鞍山地区冷香玫瑰引种栽培技术[J].辽宁林业科技,2019,(3):67-68.[23]彭志云,宋海慧,魏正平.甘肃苦水玫瑰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J].甘肃科技,2020,36(2):1-6.[24]文婷,焦翠翠,韦领.四川省仁寿县藕塘乡玫瑰产业发展现状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23):178-180.中国新花卉开发现状分析及展望王悦,徐珂,高健洲(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海淀100083)摘要:从新花卉开发利用的程序入手,对新花卉种质资源调查、育种方法、繁殖栽培技术、市场评价及推广等各个环节进行文献调研,结合目前存在的传统名花的古老品种遗失、引种过程中对种质资源的破坏、育种途径中相应技术的缺乏等实际问题,对新花卉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难度展开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urple Pride
Verticordia Ballerina Series
班克木(Banksia)
• 班克木属有76种; • 很多用于城市绿化、庭园观赏树种; •一部分用于作切花 •目前澳大利亚已育出很多新品种
山龙眼属(普洛地亚木属)Protea
• 此属有82种; •King and Queen proteas已育出不少品种; •重要的园林观赏植物和切花植物

新发现的种或属; 处于野生状态,尚未开发应用的种类; 原来已有栽培但已长期被遗忘或没有详尽的栽培资
料,目前又重新发现和引种的花卉;

在国外有栽培,但尚未引种到本国(地区)栽培的
花卉种类;


新花卉重要性:
是花卉产业持续发展的源泉 是丰富城市植物多样性重要途径 是培育特色花卉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基础
中国新花卉资源研究与开发
(1985-2005)
15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野生花卉资源调查 乔木类约80种 拟单性木兰、马樱花杜鹃、杜 鹃红山茶、吊钟花、红花木莲、乐昌含笑、马 蹄荷、厚皮香、美人茶等。 观赏灌木类约100种:醉鱼草、羊踯躅、紫金 牛、云南含笑等。 观赏草本花卉约50种:如报春花、紫花地丁、 翠雀、蓝刺头等 共约300-400种

新的种类受到欢迎如丁香属、大花飞燕草、乌头属、蓍 属(Achillea)等
全球新花卉开发用于市场种类
(1985-2005)

荫生植物 300种 球根花卉 100种 一二年生花卉 250种 观赏棕榈类植物 55种 观赏竹类 50种 观赏乔木 120种 观赏花灌木 110种 观叶植物 450种 水生花卉及观赏水草 350种 盆栽花卉 150种 观赏草及观赏地被 250种
第二节 新花卉作物资源研究进展

一、新花卉作物及其重要性

二、世界新花卉作物资源研究动态
三、中国新花卉作物资源特点

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突出问题

1、景观同质化(缺乏个性和特色) 2、材料单一化(缺乏多样性和地带性植物) 3、缺乏文化内涵


一、新花卉作物及其重要性
国际园艺学会新花卉作物 (New floral crops):

巴西观赏球根花卉资源 (巴西Estadual 大学)

巴西观赏姜属花卉资源(巴西农业研究院)


阿根廷六出花资源及利用(阿根廷植物研究所)
热带兰花资源


热带巴西铁资源
以色列近五年新花卉研究重点
以色列球及地中海地区新花卉资源 (以色列Jerusalem大学) 重点银莲花、花毛茛、仙客来、百合属和水仙属及 其它新花卉种类。 观赏木本花卉资源利用:Viburnum
半商 业化 生产
以色列新花卉作物开发的 技术流程
美国农牧渔业部新盆花作物选择评价

作为盆花整体观赏价值(Attractiveness) 叶片和花的紧凑性 植株冠幅与花盆直径的比例1~1.5为宜 花形和叶形



花色和叶色以及色域(color range)
贮运特性(寿命) ——对运输温度要求、乙烯耐受能力 在室内摆放时的有效寿命 采收——时间和持续期 生产成本



是我国由花卉资源(野生种和栽培种)优势变为商品
优势,是将中国花卉打入国际市场最重要的重要途径


世界新花卉作物每年均批量上市
盆花新花卉作物每年约占花卉市场5% 欧洲庭园新花卉作物每年新增约10% 园林绿化树木3-5% 近些年以南美洲、非洲和热带野生花卉开发为主上市新 种类和新品种,如大花猪笼草等、Protea等。


南非新花卉重点研究
天竺葵种质资源(南非植物园已收集本地267种) Protea 科种质资源 野生球根花卉资源 南非抗旱观赏植物资源
南非原产的有22,000种高等植物,主要分布区在东部, 仅东部地区就有10000种左右。很多重要的观赏花卉原 产于南非,如马蹄莲、君子兰、鹤望兰、天竺葵等
三、国内新花卉作物研究进展

据最近初步统计:我国观赏植物种类有7952种


有直接开发价值的花卉有1000种以上
有发展潜力的花卉有数千种


1、国家重视
2、各省市重视 3、不同标准制定 4、科研、产业结合,推动新花卉的研发 5、案例:云南高山杜鹃、贵州兰花等

国际山茶花学会及越南召开金花茶学术研讨会,开发利用金花
茶、种子、切花生产等
巴西、阿根庭、巴拉圭三国重点研究新花卉
天南星科观赏植物资源 天南星科植物106属、2800-3000种 巴西33属、450种 重点:喜林芋属、绿萝、安祖花属 安祖花属植物在巴西就有130种以上,但至今没有利用 其作观赏植物 喜林芋只有30%(50种)用于观赏栽培
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南美国家研究重点
兰科野生花卉 树兰、卡特兰等 热带风梨类植物

美国研究新花卉重点 收集世界特异花卉资源(蔷薇、百合、紫薇、一 二年生、多年生花卉等) 商品花卉和新优庭园植物 评价 改良
资 源 评 价
资 源 收 集
栽 培 技 术 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技 术
全国 区域 生产 评价
针垫花属(风轮花属) ( Leucospermum)
• 此属48种; •夏威夷大学(University of Hawaii)育出大量的品种 •重要的园林植物和切花植物
特洛帕属观赏植物 (Telopea)
• 又称为 kiwi Rose
银叶树属( Leucadendron)
•There are more than 80 species in the genus •Major breeding work in SA, NZ and Australia •The Australia breeding program crossed 81 genotypes from 23 species •Pollinated more than 1,500 flower heads •Extracted about 20,000 hybrid seeds •Evaluated more than 6,000 hybrids in the field •Registered four hybrids as new cultivars •There are about 250 elite selections
采 前 生 理 采 后 生 理
采 前 技 术 采 后 技 术
生产材料 推广 栽培资料
市 场 引 导
美国新花卉作物开发技术流程示意图
资 源 收 集
选 择 改 良
开 发 繁 殖 技 术
生 长 开 花 生 理
实 用 生 产 技 术
实用 技术 评价
采 前 生 理 采 后 生 理
采 前 技 术 采 后 技 术

二、 国际新花卉研究动态

各国高度重视新花卉种质资源研究开发,作为花卉发展战略 2000年澳大利亚制定了国家新花卉发展规划
2001年南非制定了野生花卉保护与发展规划
五年来,国际上已召开了10次新花卉学术研讨会 欧洲、北美、南美、非洲都在注重花卉资源的利用 2003年4月在泰国召开了新型香花资源学术会 同年8月在巴西召开了国际新花卉学术研讨会 2004年在美国召开了宿根花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 2007年在比利时召开了国际新花卉作物学术 研讨会


株型紧凑,或对生长抑制剂敏感
对室内环境条件(低光)耐受力强,至少可以忍受2~3周 没有严重的园艺问题 在正常商业生产条件下具有很快的生长速度 可以周年生产(desirable)
C. megalopetalum
Pearl Series
澳蜡花(Waxflowers)育种 (Chamelaucium Myrtaceae)


繁殖材料成本


产量
生产方法评价
——温室生产或大田生产,花芽诱导需求 的条件

抗虫和抗病性 独特性 ——是否与其他普通盆栽植物相似

应用潜力(范围)
——目标市场、普通用途和新用途,是否 可以作庭院栽培
澳大利亚新盆花作物的评价标准:

具有色彩艳丽的花朵


具有新颖性
开花期长 叶片美观,叶花相称 花色多样(range of colors) 在正常的商业生产系统中生长成熟迅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