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文学部落》张海荣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文学部落》朱明培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童年》——批注式阅读指导课教数学设计教学目的:学习批注法,给《童年》作注,进而交流《童年》一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形象(阿廖沙、外祖母和外祖父),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描写方法等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从中受到启发,珍惜生活。
教学准备:1.初步了解高尔基,了解《童年》写作背景;2.熟读《童年》一书,对能引起你注意的地方试作批注,重点分析阿廖沙、外祖母和外祖父三者形象。
教学过程:一、畅谈童年,激情导入1.有人说童年是蓝色的因为它值得回忆;有人说童年是红色的因为它美丽;也有人说童年是白色的因为它纯洁——你呢?你觉得童年是什么样的呢?——播放歌曲《童年》,背景为学生平时学习生活照片。
2.请同学用简洁的话说说自己的童年是怎样的?3.了解作者高尔基,交流《童年》的写作背景,理清小说梗概。
二、进入新课:前段时间,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一本书,这本书就叫《童年》。
它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内容包括了高尔基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片断。
作者着力刻画了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板书:阿廖沙、外祖母、外祖父)三、品读《童年》,重点为三人作注,分析人物课前我已经布置同学们对这三位人物进行初步的分析,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
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重点理解书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教师随机板书:童年阿廖沙坚强、正直……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祖母善良、能干……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外祖父凶狠、贪婪……侧面描写……3.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学习,我发现许多同学都知道要抓住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来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和环境描写对人物进行分析。
4.举例说明。
(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和环境描写随机举一个例子,启发学生)三、对比童年,感悟生活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看完这本书后,你觉得高尔基的童年是怎样的呢?把大家的童年与高尔基的童年比一比,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四、总结童年,珍惜拥有是啊,阿廖沙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但没受不好风气的影响,最后还成为了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文学部落》饶丽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一)读书写作交流会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开展,促使学生大量阅读书籍,了解多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开阔自己的眼界,培养读书的兴趣,培养高尚的情操。
2.组建文学小组,加强小组成员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互助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交流展示,评价表演,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文学的魅力。
二、活动准备:学生课前分组,组建文学兴趣小组(分成戏剧、小说、诗歌、散文四个组),确定好组长,并准备好本组交流展示的内容。
三、活动过程:(一)猜字激趣,理解文学1、教师出示“文”字的甲骨文,让学生猜一猜它是个什么字,并解释其内涵。
明确:“文”字的甲骨文字绘画的像一个正面的“大人”,寓意“大象有形”、“象形”;特别放大了胸部,并在胸部画了“心”,含义是“外界客体在心里面的整体影像、整体写真、整体素描、整体速写”,用语言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就是我们的文学。
2、小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使人着迷,令人陶醉,正是它伴随我们成长,带领我们走进过去与未来,让我们的心灵获得归宿。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文学探究之旅,叩响文学的大门,展翅翱翔于文学的广阔天地之中吧!(二)交流展示,分享文学文学体裁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个大组,同学们课前准备好小说推荐、诗歌朗诵、剧本表演、佳作欣赏等内容(课件),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启示。
1、诗歌朗诵①诗歌组进行展示②学生交流喜欢诗歌的原因和如何赏析诗歌的方法2、小说推荐①小说组进行展示②学生交流喜欢小说的原因,理解小说的方法3、佳作欣赏①佳作组进行展示②学生交流喜欢散文的原因和赏析散文的方法4、剧本表演①剧本组进行展示②学生交流喜欢戏剧的原因和学习戏剧的方法5、教师评价与小结明确:声情并茂的朗诵让我们享受到文学的魅力;佳作欣赏让我班的小作家们尝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喜悦;发自内心的读后感让我们感受到读者与作者的思想共鸣;剧本的表扬让我看到了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朝气,同学们的表现非常不错。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文学部落》何建仁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复习专题复习一字音和字形教学目的、要求:1、引导学生把握字音和字形的考点内容;2、指导学生掌握字音和字形的解题策略;3、巩固学生字音和字形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掌握字音和字形的解题策略。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课件展示)一、字音:(一)、考点分析:1、辨析常见易读错字的读音;2、辨识形声字、多音字、同音字;3、能给词语、成语或句子中的加点字注上汉语拼音;4、能根据拼音,在具体的语境中准确地写出汉字;5、能根据词语、成语或句子中的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6、在具体的语境中认读多音字;能辨认常用汉字的习惯性错读。
题型主要是选择题与填写题。
排查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形似字,尤其注释下的注音字和“读一读,写一写”中的易错字。
考查时将拼音、书写、语病、修辞与仿写等放在同一语段里这一题型。
(二)、解题策略1.辨别读音的正误。
考查多音字、同音字、形似字等,兼有对声母、韵母、声调以及拼写规则的考查。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依据课本“提示”和课文注音中的提示重点复习,注意积累。
(2)对拼音的拼写规则要熟悉,对易混声母、韵母要严格区分开来。
(3)具体答题可运用“比较选择法”“排除法”等,具体分析,选出合乎题意的选项。
2.给汉字注音。
声调的位置、Y和W的使用、省写、隔音符号的用法等。
这类题一般是多音多义字注音,要结合具体的词语,实际答题时,不要受形声字声旁的影响而给汉字注错读音。
3.平时多积累。
避免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声母误读;韵母误读;声、韵不同或声、韵、调全不同而误读;形似字误读;方言误读;多音多义字误读;合成词中因读音不同而误读。
二、字形:(一)、考点分析:1、基本要求:(1)、辨读常用汉字中的形似字;(2)、判断常用汉字书写的正误;(3)、纠正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错别字;(4)、发现并改正词语、句子或语段中的错别字;(5)、找出广告词中的错别字。
2、命题形式:主要有三类:一是客观选择题,即要求考生判断选项中的词或句子有无错别字;二是书法抄录,先辨别出错别字再正确规范书写在规定的格式里(指出和改正);三是语言综合题,在具体语境中对字音、字形、字义或句意的综合考查。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文学部落》黄群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神话,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扩写,再现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使得这个古老的传说充满生活气息。
二、学情分析1、联想和想象能力缺乏。
2、采用合作、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设计思想《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故事,是通过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运用来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表现在远古时代人们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和探索。
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四、教学目标1、品析人物形象,感悟喜悦之情2、比较阅读,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3、初步培养学生改编神话故事的能力五、【教学重点】了解人物形象,感受喜悦之情六、【教学难点】比较阅读,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七、【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八、【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九、【课时安排】一课时十、【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大家一定听说过许多神话故事,你们熟悉的有哪些?你们喜欢吗?为什么?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神话。
(二)文体知识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通过想象进行解释的集体口头创作。
特点:1.以事实为基础;2.充满奇妙的想象和幻想;3.人物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三)整体感知让我们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去感悟女娲揉泥造人的神奇。
首先,一起去了解文章的内容:1.女娲造人的原因;2.女娲造人的灵感;3.女娲造人的方法。
(四)人物赏析1、美好的故事不能浅尝辄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则神话中,想象的焦点——女娲。
请你结合文中想象的情节,体会女娲形象,完成句式:女娲既是一个神,也是一个人。
【交流点拨】(1)神:一天变化七十二次、揉黄泥造人、挥洒泥浆造人……具有“神”的非凡能力和神奇方法。
(2)人:寂寞孤独、自豪欣慰、忙碌疲倦……勤劳、慈祥、聪明、活泼、情感丰富。
具有“人”的心理、情感、活动。
大胆奇特的想象,成就了女娲抟土成人、洒泥成人的神力;而合情合理的想象,赋予了女娲聪明勤劳、有喜有悲的人性。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文学部落》周新颖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对比的写法。
2、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世原则。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会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世原则。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就曾养过三只小猫,他还从中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让我们深入学习《猫》,从中寻找答案。
二、猫的自述(课前检测)1、化身为猫,展现风采。
可以这样说第一只猫:我是郑家养的第一只猫。
我的老家是主人家的隔壁。
来到新家,我也很喜欢,常在阳光下打滚,还扑来扑去地和主人的三妹做游戏。
主人们都很喜欢我,活泼可爱。
可是不久,我的生命活力渐渐褪去了。
两个月以后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主人们。
同学们看,老师在说第一只猫的故事时,运用了第一人称,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创意,不仅交代了这只猫的来历,还说了这只猫的个性特点——它的活泼,还交代了它的结局。
咱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说!2、生展示、点评。
三、人眼看猫。
(一)自主学习1、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讲述,我们感受到了前两只猫特别的活泼、有趣,展现了生命的美好。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三只猫虽然性格不一,但是他们的结局都不好?(亡失或死)板书:生命之美命运之悲2、作者养猫,有欢乐有悲伤。
你能读出这种快乐或悲伤吗?找一找表现我们一家人对待三只猫情感态度的句子,读一读。
请学生上台板书情感态度的关键词。
第一只猫:喜爱一缕第二只猫宠爱怅然、愤恨第三只猫不喜欢更难过得多(师讲述:乐在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新鲜和快乐,乐在让我享受到夜晚睡眠的安宁,让我领受到如家人一般的温情。
养猫给我带来了乐趣,所以一旦失去猫,就给我带来了辛酸和痛苦。
同学们通过阅读不难发现,如果说第一只猫是一只幸福的小猫,第二只猫应该是一只更幸福的小猫,倍受宠爱。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文学部落》黄群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一天变化七十次
揉黄泥造人
神通
挥洒泥浆造人
广大
……
孤独寂寞 高兴安慰 工作忙碌 ……
勤劳、聪明 有创造力 情感丰富
2、跳读课文,勾画出文中表现人类诞生喜悦感 的句子,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①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 ②女娲创造人类成功的喜悦感。
对比阅读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 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 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 引縆人也。
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风俗通》)
讨论:课文增添了哪些内容?
哪里最能见出作者的想象力?
课文在原文的基础上增添了: (1)女娲造人的原因、灵感、具体过程; (2)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喜悦场景; (3)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 (4)作者的评述。
其中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喜悦的场景以及 对女娲的人性化描写最见作者的想象力。
想象实践
夸父请与仿照日课逐文走,,展入开日; 大渴渭胆合,;理欲河的得、想饮渭象,不,饮足就夸于,父河北、 逐饮日的大原泽因。、未方至法,、情道感渴 等而某一死个。方弃面其进杖行,改编化为
邓林。(《山海经》)
《山海经》 《一千零一夜》 《中国古代神话》(袁珂) 《希腊神话故事》 (施瓦布 德国)
推荐 阅读
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其所接触
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不能正确地解释 而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故事。
特点:1、以事实为基础 2、充满奇妙的Biblioteka 象和幻想 3、人物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
女 娲 造 人
袁 珂
造人原因
造人灵感
最初造人方法
绝妙的造人方法 人类繁衍
整体感知
品析人物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文学部落》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王爷府蒙古族学校白静泽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乐”为主线,前后呼应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景物描写作用,学习本文写景与抒情自然结合的方法。
2、理解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其与民同乐的情怀。
3、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实词的词义和重要虚词的用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因为他参与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推行“庆历新政”。
这次改革失败,受贬谪的不止滕子京一个人,范仲淹本人在庆历五年也被贬到邓州。
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在同一年被贬谪到滁州。
范仲淹在被贬谪邓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写下了《岳阳楼记》,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同一年,欧阳修也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文,看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怀呢?二、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北宋文学家。
宋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诗词、史传等都有相当成就。
背景介绍: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曾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推行“庆历新政”,不久在政敌的打击下,改革失败,范仲淹等降调外任。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
作为执政者的反对派,有很多政见要说,有满腹的抑郁不平要发泄。
但现在只能从侧面含而不露地表示。
本文与作者同一时期写的另一篇文章《丰乐亭记》是姊妹篇。
三、解题“记”是古文中一种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体裁,多用来描写作者的旅行见闻。
它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类似的文章有:《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桃花源记》等;类似的古文文体还有:“铭”(《陋室铭》)和“说”(《马说》、《爱莲说》)。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文学部落》思路要清晰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

1十年后的我一、教学目标1.在写作中运用叙议结合、有感而发、触景生情等写法。
2.展开联想使文章主题更加深刻。
3.文中运用联想和想象要富有新意,使得文章新颖、深刻。
二、教学重难点1.展开联想使文章主题更加深刻。
2.文中运用联想和想象要富有新意,使得文章新颖,深刻。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四、教学过程1.导入写作故事接龙,以小组为单位,有第一个同学开写一句话作为故事的开头,比如:“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其他同学依次写下去。
注意事项(1)注意故事情节的一贯性、传承性。
不管前一句话多么的荒诞离奇。
后一句都要紧紧衔接前一句话的思路。
(2)努力发挥想象和联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既要做到出人意料,又要符合内在的逻辑联系。
2、写作指导2写作文要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事的时候要充分用用联想和想象,能是文章的内容更具体更丰富。
一、要从所见所闻的事或物引发开去。
想象和联想要大胆,但不能没有依据的胡思乱想。
想象,不是无中生有,他离不开真实,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不是凭空“瞎想”。
二、要让想象、联想为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深化文章的中心服务,想象和联想要有新意,比如写老师很多人联想到了“园丁”“蜡烛”“春蚕”等,但是如果你能联想到“方砖”,为建设教育事业增砖添瓦,不就使文章有新意了吗?而且主题也深刻了许多。
在作文中,训练联想可以从一下三方面进行:一是从“相近”“相关”的方面去联想。
二是抓住“相似”的特点展开联想。
三是朝着“相对”“相反”的方向去联想。
3、思路点拨首先由题目知道这是一篇想象类作文。
此类作文要发挥作者的想象力,创作过程重要体现“现实没有,高于现实,但又不脱离现实”的原则。
其次,应在想象中体现我的变化,要突出未来的“我”的样貌、语言、动作、职业、交际等方面的变化,而且注意细致的刻画。
另外,在想象中要注意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通过完3整可感的情节表现一个完整的中心,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4、佳作示范十年后的我冬天的一天,放学了,我看见田径队的同学正在练习跑步,跑了两圈后,他们热得满头是汗,热得像进了蒸笼一样,他们马上脱了上衣休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内得法
课外活用
——通过描写看人物
卢龙县双望镇中学
张海荣
一、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从课内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点:
归纳整理人物描写的方法,从课内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课前准备:
学生从自己课外阅读的书籍中,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人物的描写,仔细阅读。
四、指导过程:
(一)导语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无一不是为表现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中心服务的。
通过对这些描写的分析,我们可以对人物形象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二)人物描写方法归纳
1、通过语言描写看人物。
语言描写又叫对话描写,它既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又能表现人物品质,还能反映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特点及文化修养。
生动的语言描写能给读者“闻其言,见其人”的感觉。
如《孙权劝学》中“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一句,就形象地写出了吕蒙的自得和对赞叹受之无愧的坦然。
2、通过外貌描写看人物。
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从“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的描写,我们能看出闻先生作为学者潜心学术的兀兀穷年;从“他走到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的描写,我们又能看出闻先生作为民主战士的大义凛然,无所畏惧。
3、通过神态、动作看人物。
俗话说的好“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言为心声”,神态动作就是无声的语言了。
在《最后一课》中,都德只让韩麦先生作了一个手势,就把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热情和他即将离开课堂的极大痛苦表现出得淋漓尽致。
4、通过心理描写看人物。
如果说语言、外貌、神态、动作是从“外在”的描写看人物,有时难免会有“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之“隔”的话,那么心理描写就是“拨云见日”、“一览无余”地看人了。
从心理描写中看到的人是完全真实的人!看《鲁宾孙漂流记》中的一段吧:“我认为自己前途很暗
淡……当我们遇到坏事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到其中包含的好事,同时也应当考虑到更坏的情况。
”鲁宾孙之所以成了鲁滨逊,是这堂无声的“心理课”的结果。
“阳光总在风雨后”,是心灵的较量让鲁滨逊从一个怨天忧人的人变成了真正的“硬汉”。
(三)课内人物描写对比阅读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而又好喝懒做四肢不勤的孔乙己。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
反映了范进几十年来追求功名富贵达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
(四)课外名著人物描写赏析
“于是三人乘马引从者往隆中。
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
玄德忙施礼,问曰:“令兄在庄否?”均曰:“昨暮方归。
将军今日可与相见。
”言罢,飘然自去。
玄德曰:“今番侥幸得见先生矣!”张飞曰:“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玄德曰:“彼各有事,岂可相强。
”三人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开门出问。
玄德曰:“有劳仙童转报:刘备专来拜见先生。
”童子曰:“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
”玄德曰:“既如此,且休通报。
”分付关、张二人,只在门首等着。
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
玄德拱立阶下。
半晌,先生未醒。
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
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云长再三劝住。
玄德仍命二人出门外等候。
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
童子欲报。
玄德曰:“且勿惊动。
”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孔明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童子曰:“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
”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报!尚容更衣。
”遂转入后堂。
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
”
通过语段中的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抱负。
关羽:稳重、顾全大局。
张飞:鲁莽、直爽、粗暴。
(五)赏析名著,分析人物
1、学生分组讨论,在自己喜欢的名著中找出人物描写的语段,并做出赏析。
2、学生汇报阅读体会。
(六)推荐学生课外阅读名目
(七)总结
许多名著中塑造出来的人物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他们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吝啬鬼葛朗台;《红楼梦》中多才又善感的林黛玉;《简爱》中自强坚韧的简爱;《水浒传》嫉恶如仇又粗中有细的鲁智深……让我们置身于文学艺术殿堂,漫步于文学艺术长廊,与这些鲜活的人物交朋友,感悟人生魅力,提升文学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