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系统

合集下载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SCR系统,即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ystem),是一种用于减少柴油发动机尾气中氮氧化物(NOx)排放的先进排放控制技术。

该系统通过催化剂将尾气中的NOx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SCR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尿素储罐、尿素泵、尿素喷射器、催化转化器和氨气传感器。

首先,尿素储罐是存放尿素溶液的地方,尿素溶液中含有尿素和水,用于生成还原剂氨气。

尿素泵负责将尿素溶液从储罐中抽出,并将其送至尿素喷射器。

尿素喷射器位于催化转化器的前面,它将尿素溶液喷射到尾气管中,与尾气混合。

当尿素溶液与高温尾气接触时,尿素分解成氨气(NH3)和二氧化碳(CO2)。

这个过程称为尿素水解反应。

接下来,尾气中的氨气和催化转化器中的催化剂发生反应。

催化转化器是一个由陶瓷制成的结构,内部涂有催化剂,如钒、钨和钛。

当氨气与催化剂接触时,催化剂会促使氨气与尾气中的NOx发生化学反应。

在该反应中,NOx被还原成无害的氮气(N2)和水蒸气(H2O)。

这个反应称为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为了确保SCR系统的效果和性能,系统中还配备了氨气传感器。

氨气传感器用于监测催化转化器中氨气的浓度。

如果氨气浓度过高或过低,系统会根据传感器的信号调整尿素喷射量,以保持适当的氨气浓度,从而确保催化剂的有效工作。

总结一下,SCR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尿素溶液通过尿素泵和尿素喷射器喷入尾气管中,与尾气混合后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气。

氨气与催化转化器中的催化剂发生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将尾气中的NOx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

通过氨气传感器的监测和调节,SCR系统能够实现高效减少柴油发动机尾气中的NOx排放,达到环保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为对SCR系统工作原理的一般描述,实际的SCR 系统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异和技术参数。

具体的系统设计和工作原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系统是一种用于减少柴油发动机尾气中氮氧化物(NOx)排放的技术。

它通过将尿素溶液喷入尾气中,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NOx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

本文将详细介绍SCR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尿素喷射系统1.1 尿素的储存和供给SCR系统中,尿素溶液被储存在一个专用的尿素箱中。

尿素箱通常位于车辆的底盘上,容量根据车辆的使用需求而定。

尿素溶液通过喷射泵被供给到尾气系统中。

1.2 尿素喷射控制尿素喷射控制是SCR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通过传感器监测尾气中的NOx浓度,并根据测量结果来控制尿素喷射量。

这种闭环控制系统可以确保尿素的喷射量与尾气中的NOx浓度保持平衡。

1.3 尿素喷射嘴尿素喷射嘴位于尾气系统中的适当位置,通常是在催化剂前方。

尿素溶液通过喷射嘴被喷射到尾气中,与NOx发生化学反应。

二、催化剂2.1 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是SCR系统中的核心组件,它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使NOx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

催化剂通常由钯、铂、铑等贵金属组成,这些贵金属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2.2 催化剂的结构催化剂通常采用陶瓷或金属蜂窝结构,以增加其表面积。

这样可以提高催化剂与尿素溶液和尾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化学反应的效率。

2.3 催化剂的寿命催化剂的寿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尿素的质量、尿素喷射量的控制精度、催化剂的温度等。

当催化剂失效时,需要更换新的催化剂。

三、化学反应3.1 尿素的分解尿素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成氨气和二氧化碳。

这个反应是SCR系统中的关键步骤,它提供了足够的氨气用于与NOx发生反应。

3.2 氨气与NOx的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氨气与NOx发生化学反应,将NOx转化为氮气和水蒸气。

这个反应是高效且选择性的,只有NOx会被转化,其他组分不会受到影响。

3.3 反应产物的排放SCR系统将转化后的氮气和水蒸气排放到大气中,它们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没有任何危害。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SCR系统,即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ystem),是一种用于减少柴油车辆尾气中氮氧化物(NOx)排放的先进排放控制技术。

它通过将尿素溶液(也称为尿素水解液或尿素SCR溶液)注入到车辆尾气中,利用催化剂将NOx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

SCR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尿素溶液箱、尿素泵、尿素喷嘴、尿素储罐、SCR催化剂和氨气传感器。

工作原理如下:1. 尿素溶液箱和尿素泵:尿素溶液箱用于储存尿素溶液,尿素泵负责将尿素溶液从储罐中抽取并供给尿素喷嘴使用。

2. 尿素喷嘴:尿素喷嘴位于排气管附近,用于将尿素溶液喷射到排气管中。

3. 尿素储罐:尿素储罐是用于储存尿素溶液的容器,通常位于车辆后部。

4. SCR催化剂:SCR催化剂通常是由钛酸铵等物质制成的,它位于排气系统中的催化转化器上。

当尿素溶液喷射到排气管中,尿素分解产生氨气(NH3),而氨气与NOx在SCR催化剂上发生反应,将其转化为氮气(N2)和水蒸气(H2O)。

这个过程称为选择性催化还原。

5. 氨气传感器:氨气传感器用于监测尿素溶液的喷射和SCR催化剂上氨气的转化效率。

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车辆的电控单元可以调整尿素喷射量,以确保最佳的排放控制效果。

整个SCR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1. 当柴油车辆发动后,尿素泵开始工作,将尿素溶液从储罐中抽取。

2. 尿素溶液通过管道输送到尿素喷嘴。

3. 当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尿素喷嘴开始喷射尿素溶液到排气管中。

4. 尿素溶液在排气管中遇到高温,发生水解反应,产生氨气。

5. 氨气进入SCR催化剂,与NOx发生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将其转化为氮气和水蒸气。

6. 氮气和水蒸气通过排气管排出车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7. 氨气传感器监测SCR催化剂上氨气的转化效率,并将反馈信号发送给车辆的电控单元。

8. 根据氨气传感器的反馈信号,电控单元调整尿素喷射量,以保持最佳的排放控制效果。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SCR系统,全称为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是一种在尾气中消除氮氧化物(NOx)的常见方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SCR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SCR系统的组成SCR系统主要由还原剂喷射系统、催化转化器、电气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组成。

其中,催化转化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

二、SCR系统的工作原理SCR系统是通过催化剂和还原剂来实现对尾气中NOx的减排。

以下为具体工作原理:1.前处理:在进入催化转化器之前,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氧化物需要通过氧化催化器进行转化,使其可被还原剂还原,从而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效率。

2.催化转化:尾气进入催化转化器,并与其中的氨气发生反应。

催化剂作为催化剂驱动氨气参与化学反应,将NOx转化为氮气和水。

3.还原剂喷射:在发动机排气管上的还原剂喷射系统中,注入尿素或氨水作为还原剂。

在催化转化器中,氨气与尾气中的NOx发生还原反应。

4.电气控制:当发动机工作时,电气控制系统会对SCR系统的组件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电气控制系统还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喷射和调整还原剂的用量。

5.传感器:SCR系统中的传感器可用于检测温度、NOx浓度、氧气浓度等参数,从而提供必要的输入信息。

三、SCR系统的优点SCR系统有以下优点:1.高效:SCR系统能够有效地消除NOx,性能稳定,并且低温下仍能有效工作。

2.灵活性:该系统对于不同的发动机型号和应用需要,可以进行自由配置。

3.环保:SCR系统使用无毒、无害的还原剂,不仅能够减少NOx的排放,而且可以降低二氧化碳、颗粒物、苯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四、SCR系统的不足SCR系统也有以下几点不足:1.需要额外成本:SCR系统需要额外安装还原剂喷射系统和催化转换器,因而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

2.还原剂需求:使用SCR系统需要携带一定量的还原剂,也就是尿素或氨水。

在使用过程中,还原剂的剩余量需定期补充,增加了管理成本。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SCR系统,即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ystem),是一种用于降低柴油发动机尾气中氮氧化物(NOx)排放的排放控制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SCR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SCR系统的组成SCR系统主要由催化剂、尿素喷射系统、氨气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等组成。

1. 催化剂:SCR系统中的催化剂通常采用氨基催化剂,如氨基硅胶、氨基钼酸盐等。

催化剂的作用是将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与尿素(NH3)反应生成氮气(N2)和水蒸气(H2O)。

2. 尿素喷射系统:尿素喷射系统由尿素储存罐、尿素泵、尿素喷射器等组成。

尿素喷射系统的作用是将尿素溶液喷射到催化剂前,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尿素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

3. 氨气传感器:氨气传感器用于监测尾气中氨气的浓度,以确保SCR系统的正常工作。

当氨气浓度过高或过低时,控制单元可以相应调整尿素喷射量,以保持SCR系统的效率。

4.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SCR系统的核心,负责监测和控制SCR系统的各个组件。

它通过接收氨气传感器的信号,调整尿素喷射量,以实现对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有效还原。

二、SCR系统的工作原理SCR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尾气进入SCR催化剂:发动机排出的尾气首先进入SCR催化剂。

催化剂的作用是将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与尿素溶液中的氨气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2. 尿素喷射:尿素喷射系统会根据氨气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尿素喷射量。

尿素喷射器将尿素溶液喷射到催化剂前,尿素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

3. 氨气与氮氧化物反应:催化剂表面的氨气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 + 4NH3 + O2 → 4N2 + 6H2O。

4. 尾气排放:经过SCR系统的处理,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被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

处理后的尾气通过排气管排出。

三、SCR系统的优势SCR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高效降低氮氧化物排放:SCR系统能够将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有效还原,使其排放量大幅降低,符合环保要求。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SCR系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是一种用于减少柴油机尾气中氮氧化物(NOx)排放的技术。

它通过在尾气中喷射尿素溶液并与催化剂反应,将NOx 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下面将详细介绍SCR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尿素溶液喷射1.1 SCR系统中的尿素溶液是由尿素和水混合而成的,通常被称为尿素水溶液(AUS32)。

1.2 尿素溶液通过喷射系统被喷射到排气管中,与尾气混合后进入SCR催化剂。

1.3 尿素溶液的喷射量和喷射位置会根据发动机运行状态和尾气排放要求进行动态调整。

二、化学反应过程2.1 在SCR催化剂中,尿素溶液与NOx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氨气(NH3)。

2.2 氨气与尾气中的NOx发生还原反应,将NOx转化为氮气(N2)和水蒸气(H2O)。

2.3 这个过程中,SCR催化剂起到了催化作用,促进了化学反应的进行。

三、温度控制3.1 SCR系统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通常在150-400摄氏度之间。

3.2 当发动机运行时,尾气温度会升高,这有利于SCR系统的工作。

3.3 如果尾气温度过低,SCR系统可能需要加热以达到适宜的工作温度。

四、氨气浓度控制4.1 SCR系统需要保持适当的氨气浓度才干有效地将NOx转化为无害物质。

4.2 氨气浓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SCR系统的效率,因此需要进行精确控制。

4.3 通常通过传感器监测氨气浓度,并根据需要进行尿素溶液的喷射量调整。

五、催化剂维护5.1 SCR催化剂是SCR系统的核心组件,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

5.2 催化剂表面可能会受到污染或者磨损,影响其催化性能,需要定期清洗或者更换。

5.3 定期检查SCR系统的各个部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结论:SCR系统通过尿素溶液喷射、化学反应过程、温度控制、氨气浓度控制和催化剂维护等步骤,有效地减少柴油机尾气中的NOx排放。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SCR系统,即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是一种用于柴油车辆尾气净化的技术。

它通过催化剂将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无害的氮气(N2)和水蒸气(H2O),以减少车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以下是SCR系统的工作原理的详细解释。

1. 尾气进入SCR系统:车辆的尾气首先进入SCR系统,在进入SCR系统之前,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NOx)。

2. 尾气预处理:在进入SCR系统之前,尾气会经过预处理,包括颗粒物过滤器(DPF)和氧化催化剂(DOC)等设备的作用。

颗粒物过滤器用于捕获和去除尾气中的颗粒物,而氧化催化剂用于将一氧化碳(CO)和氢气(HC)转化为二氧化碳(CO2)和水蒸气(H2O)。

3. 尿素喷射:在SCR系统中,尾气进一步进入催化剂,同时尿素溶液(也称为尿素水溶液或尿素SCR溶液)会被喷射到尾气中。

尿素溶液主要由尿素(化学式为CO(NH2)2)和去离子水组成。

4. 尿素分解:尿素溶液在喷射到尾气中后,会经历尿素的分解过程。

在高温环境下,尿素会分解为氨气(NH3)和二氧化碳(CO2)。

氨气是SCR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物质,它可以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

5. 氮氧化物还原:在SCR催化剂的作用下,氨气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

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4NO + 4NH3 + O2 → 4N2 + 6H2O。

在这个反应中,氨气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

6. 尾气排放:经过SCR系统的处理,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已经被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同时二氧化碳也会被排放到大气中。

这样就实现了车辆尾气的净化。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催化剂的作用,通过催化剂将氨气与氮氧化物进行还原反应,从而实现尾气的净化。

这种技术具有高效、可靠、成熟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柴油车辆的尾气处理中。

同时,SCR系统还可以与其他尾气控制技术(如颗粒物过滤器)结合使用,以进一步提高尾气的净化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SCR系统的正常工作需要尿素溶液的补充,因为尿素在分解过程中会逐渐消耗。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

SCR系统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SCR系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是一种用于减少柴油发动机尾气中氮氧化物(NOx)排放的技术。

它通过将尿素溶液(AdBlue)注入尾气中,利用催化剂将NOx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

本文将详细阐述SCR系统的工作原理。

正文内容:1. SCR系统的基本原理1.1 尿素的注入SCR系统的第一步是将尿素溶液(AdBlue)注入尾气中。

尿素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氨气(NH3),氨气是SCR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还原剂。

1.2 NH3的生成尿素溶液进入催化剂前,通过催化剂上的氨气生成装置,将尿素分解为氨气。

这样,尿素溶液中的氨气就可以与尾气中的NOx反应。

1.3 NOx的还原在SCR催化剂的作用下,氨气与尾气中的NOx发生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

这个反应是一个选择性反应,惟独NOx与氨气接触时才会发生,其他成份不会被还原。

2. SCR系统的催化剂2.1 催化剂的作用SCR系统中的催化剂是实现NOx还原的关键。

它能够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促使氨气与NOx发生反应,将其转化为氮气和水蒸气。

2.2 催化剂的种类SCR系统中常用的催化剂是由钛、钒、钨等金属组成的复合氧化物。

这些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和耐高温的特点,能够在高温下保持良好的催化效果。

2.3 催化剂的结构催化剂通常采用蜂窝状结构,具有大的表面积和高的通气性,以确保尿素溶液和尾气能够充分接触。

这样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利用率和反应效率。

3. SCR系统的控制策略3.1 尿素的喷射量控制SCR系统需要根据发动机负荷和转速等参数来控制尿素的喷射量。

合适的喷射量可以保证尿素与NOx的充分反应,同时避免尿素的浪费。

3.2 温度的控制SCR系统的催化剂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干发挥最佳效果。

因此,系统需要通过控制尿素的喷射量和尾气的循环来维持催化剂的适宜温度。

3.3 氨气的控制SCR系统需要确保适量的氨气供应,以保证与NOx的充分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STAR-CD对重型柴油机SCR系统进行布置优化图1 SCR系统原理图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是未来降低重型柴油机的NOX排放的一种有效方式。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D来模拟混和管中尿素水溶液的喷雾情况,通过计算优化排气管道形状以及喷射位置和喷射角度,避免尿素水溶液撞壁出现沉积,堵塞管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发动机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大大推动了发动机技术的发展。

我国从2008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国Ⅲ排放法规,2010年1月1日将要实施国Ⅳ排放法规。

目前,国内的几家大型柴油机厂大都通过机内净化降低碳烟,然后利用SCR系统降低NOX排放的方法来满足国Ⅳ排放法规对碳烟和NOX的限制。

图2 SCR系统网格和边界条件位置图SCR系统包括:尿素水溶液储罐、输送装置、计量装置、喷射装置、催化器以及温度和排气传感器等。

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见图1):尾气从涡轮出来后进入排气混和管,在混和管上安装有尿素计量喷射装置,喷入尿素水溶液,尿素在高温下发生水解和热解反应后生成NH3,在SCR系统催化剂表面利用NH3还原NOX,排出N2,多余的NH3也被还原为N2,防止泄漏。

一般情况下,消耗100L燃油的同时会消耗5L液体尿素水溶液。

在SCR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尿素水解:(NH2)2CO+H2O→2NH3+CO2NOX还原:NO+NO2+2NH3→2N2+3H2ONH3氧化:4NH3+3O2→2N2+6H2O在SCR系统中发生的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包括:尿素水溶液的喷射、雾化、蒸发、尿素的水解和热解气相化学反应以及NOX在催化剂表面与NH3发生的催化表面化学反应。

利用数值模拟研究这些过程,可以优化混和管路的设计和尿素喷射装置的布置,从而优化SCR系统的布置,预测催化效率,减少试验成本。

图3 在某一位置不同的喷射方向本文介绍了在某重型国Ⅳ柴油机的开发过程中,利用CFD工具对管道的几何形状、尿素喷射装置的位置及喷射角度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保证在混和管路不出现粒子撞壁后的结晶。

通过对SCR载体入口速度均匀性和整个载体的压力损失情况进行计算分析,保证载体入口速度分布均匀,整个系统产生较小的压力损失。

计算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整个SCR系统的网格特点和边界条件位置如图2所示。

其中管路采用六面体和O-grid网格,SCR载体内部采用四面体网格,SCR系统中的载体和插孔管利用多孔介质来模拟。

图4 水平方向喷射粒子运动轨迹尿素水溶液喷雾模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液滴的雾化、破碎、蒸发、液滴与气体能量动量交换、粒子撞壁过程及液膜形成等。

一般采用DDM方法来描述离散液滴分布,它不考虑全部液滴,而只处理其中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每个样本都代表一定数量的、大小和状态都完全相同的液滴。

用拉格朗日方法跟踪这些液滴样本的运动,即求解描述其运动轨迹和传热传质过程的一组微分方程。

Reitz/Diwakar的破碎模型用来模拟破碎过程。

尿素水溶液的特性按照SAE上提供的物理特性来设置。

本次计算没有考虑尿素水溶液的水解、热解等化学反应特性,以水蒸气的分布来代替NH3的分布。

图5 向下偏5°方向喷射粒子运动轨迹计算结果分析SCR系统混和管的布置设计对SCR载体内的化学反应有很大的影响。

在国Ⅳ柴油机的开发过程中,相当多的工作是对混和管进行优化设计,包括管道的几何形状、尿素喷射装置的位置和喷射角度等。

本文主要利用CFD 工具对两个喷射位置不同喷射角度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保证在混和管路不出现粒子撞壁后的结晶。

图3中的红色线条代表喷射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蓝色线条代表喷射方向向下偏离水平方向5°,绿色线条代表喷射方向向下偏离水平方向10°。

图6 向下偏10°方向喷射粒子运动轨迹优化后粒子轨迹图4~图6为位置1优化后粒子的运动轨迹,图7为位置2优化后粒子的运动轨迹。

图7 向下偏5°方向喷射粒子运动轨迹计算表明在低负荷时,粒子轨迹受排气流的影响较小,粒子沿着喷射方向运动,与壁面碰撞的粒子数量少。

但是在大负荷下,粒子受排气流的影响较大,粒子被吹向管道的一侧,容易在壁面形成液膜。

由于喷射的粒子大小不一,体积较小的粒子最容易被吹偏。

图8 质量流量百分比分配结晶主要出现在小负荷的情况下,此时排气流量速度低,对粒子的运动轨迹影响小。

如果安装角度偏差,粒子就会与管道壁面碰撞,出现结晶现象。

而对于大负荷,虽然气流对粒子轨迹影响大,尤其是对小直径的粒子,但是由于排气温度高,粒子溶液蒸发,就是碰撞到管道壁面,也会很快蒸发,而不会结晶。

高温管道壁面对粒子起到加速蒸发的作用。

但是如果粒子沉积后降低了壁面温度,则壁面对粒子起到冷却的作用,更容易发生沉积结晶现象。

图9 速度均匀性系数载体入口的速度均匀性及压力分布催化载体入口的速度分布是否均匀直接影响催化剂的催化转化效率。

流速不均匀会在载体中心区域产生过高的气流速度和温度,加剧催化剂的劣化速度,缩短其使用寿命。

另外,流速分布不均匀还会导致载体径向温度梯度过大,产生较大的热应力梯度,产生热疲劳破坏。

通常利用速度均匀性系数来评价入口的速度是否均匀。

速度均匀系数越大,入口的速度越均匀;系数越小,速度分布越不均匀。

通常需要速度均匀系数在0.8以上。

图8为流过不同载体的气体流量分配,图9为速度均匀系数。

通过各个载体的气体流量基本相等,避免了局部过热和流速过高的情况,保证了载体的运行环境。

当国III排放标准的争议喧嚣还在进行之际,国IV、国V标准也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对企业而言,只有选择了正确合理的技术路线,才有机会把握未来的市场主动权。

为了保护环境,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法规。

对于重型柴油机,为了应对日趋严格的排放法规,单纯的机内净化已很难满足要求;更多地是将其与机外净化(后处理)措施相结合。

在中国,随着国Ⅲ法规的实施,国Ⅳ甚至国Ⅴ也渐行渐近,对企业而言,在省油时代,选择合适的后处理技术路线已迫在眉睫。

国内外排放法规及应对方案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对于未来即将实施的新标准,都主要针对NOx和PM排放采取了更为严格的限制。

在中国,重型柴油车国Ⅲ/国Ⅳ/国Ⅴ排放标准已于2006年发布,技术内容等效于欧洲相应技术法规。

预计在中国实施时间分别是2008年、2010年和2012年,北京市在2008年已经开始执行国Ⅳ标准。

为了既满足日趋严格的排放法规,又降低柴油机的油耗,通常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提升燃油品质包括降低柴油中的硫含量、胶质含量,控制多环芳烃含量、十六烷值,提高润滑性能、添加剂的使用等。

2.柴油机机内净化机内净化技术包括电控高压燃油喷射技术、增压中冷技术、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多气门技术、可变涡流进气道技术、可变压缩比技术、均质混合压燃技术(HCCI)以及优化燃烧室结构和参数的相关技术等。

图2 EGR+DOC+DPF系统原理图3.柴油机机外净化在几近苛刻的欧Ⅳ/国Ⅴ排放法规面前,仅依靠以上的技术还是不够的,必须综合使用排气后处理技术来控制排放。

国际上,绝大部分发动机制造商都是在改进欧Ⅲ发动机的基础上,再加上SCR或EGR+DOC+DPF等后处理系统来实现的。

后处理技术路线1.选择性催化还原SCRSCR系统是通过机内净化降低PM排放,然后利用SCR系统降低NOx排放,从而满足国Ⅳ乃至国Ⅴ排放法规对于PM和NOx的限制。

基本工作原理可参见图1。

2.废气再循环EGR对于EGR系统,通过EGR将NOx排放降低到标准要求以下,通过DOC(氧化催化剂)或者DOC+DPF(颗粒物过滤器)将TPM(总颗粒物)排放降低到满足标准的要求。

基本工作原理可参见图2。

EGR系统有以下几种形式:(1)EGR+DOC:通过EGR降低NOx排放,同时大幅提高喷油压力并增加DOC以降低TPM排放。

斯堪尼亚在EGR基础上,将喷油压力增加到220MPa以上,再加上DOC,实现了欧Ⅳ排放。

图3 主动再生DPF和被动再生DPF工作原理示意图(2)EGR+DOC+DPF:根据过滤器再生方式不同,又分为主动再生型和被动再生型,参见图3。

①主动再生型:通过发动机缸内后喷燃油或者在排气管中喷入燃油,燃油在DOC内燃烧提供DPF再生所需要的高温,从而达到减少DPF内颗粒物的目的。

目前,欧美都以主动再生技术为主。

②被动再生型:废气中的NO在DOC内反应生成NO2,NOs与碳粒反应达到被动再生的目的。

该技术曾被广泛使用于欧美在用车改造;但是,由于被动再生需要低硫燃油,同时还受到发动机工况、负载以及排温的影响,所以在安装被动再生系统之前一定要保证能够提供再生所需要的条件。

目前,欧美国家单纯地采用被动再生技术已经越来越少。

另外,也有制造商使用EGR+DOC+POC(流通式颗粒捕集器)系统作为一种过渡技术达到欧Ⅳ排放。

该系统需要与被动再生DPF相同的工作条件。

不同技术路线之比较分析表对可实现国Ⅳ/国Ⅴ排放性能的两大主流技术SCR和EGR+DOC+DPF技术,从发动机本身、后处理系统、对燃油和机油的要求以及经济性能等四个主要性能进行了比较。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得到如下结论:1. SCR系统对发动机本体改动小,发动机耐久性好,燃油经济性好,对燃油油品和机油品质要求较低,没有催化器堵塞的风险,技术升级连续性较好,不需要喷油再生控制装置(相对主动再生DPF),对发动机的使用和维修保养费用较低。

但是,SCR系统需要增加尿素喷射系统,对封装的要求也比较高。

SCR系统需要解决的是尿素供应的问题。

2. EGR+DOC+DPF系统对于被动再生系统而言,油耗偏高,需要增加EGR及其冷却系统,需要超低硫含量的燃油以及高品质润滑油,对发动机本身及后处理的维护保养要求较高,否则会影响发动机寿命并可能造成催化器堵塞风险,技术连续升级性较差。

不过,被动再生系统不需要增加尿素喷射系统,对封装的要求也较低。

对于主动再生系统而言,除了要满足上述被动再生系统的要求之外,还需要增加喷油再生装置并做更复杂的标定,增加了开发成本以及标定难度。

EGR+DOC+DPF系统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全国范围内低硫柴油的供应和更复杂的系统标定问题。

国外技术选择及执行经验从国外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欧洲,大部分国家选择SCR作为主流的技术路线;在美国,则主要选择EGR+DOC+DPF 技术路线。

欧洲的大部分厂商之所以选择SCR技术来满足欧Ⅳ/欧Ⅴ排放标准,主要是出于成本因素,欧洲的燃油价格很高,SCR技术较好的燃油经济使该技术成为首选。

当然,在有些地方仍然需要采用EGR+DOC+DPF技术,因为某些地方仍然规定未加装颗粒过滤器的车辆不得进入市区。

而目前美国主要采用主动再生EGR+DOC+DPF技术来满足US2007排放法规。

原因在于,美国的燃油价格比较低,尿素供应系统及其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健全;同时,US2007HDD标准提出了新车240 000 km无维修的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SCR技术在美国的应用,因为使用SCR技术约每5 000km,就要添加一次尿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