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鱼缸下过滤干湿分离盒
怎样自己制作鱼缸过滤器--自制鱼缸过滤器

怎样自己制作鱼缸过滤器-自制鱼缸过滤器怎样自制鱼缸过滤器(最好有图片)需要的材料有:鱼缸1205560,水泵选用流量为4500升/小时的潜水泵。
滤材为过滤棉(物理过滤),活性炭(化学过滤),生化球(生物过滤),陶瓷环(生物过滤)。
豢养鱼种:罗汉鱼。
1、在鱼缸一侧18厘米处安排一块宽高是5252的玻璃,用于溢流,两边和下部用玻璃胶粘牢;玻璃左下角上打一孔,位置与水泵进水口持平;2、在溢流玻璃的外侧3cm处安排一块宽高5240的玻璃,用于阻水,两侧用玻璃胶粘牢;下部留出8.5厘米,用于配置格栅;3、当阻水玻璃沾牢后,在其上下各沾一个格栅。
格栅可到有机玻璃店,尺寸别离为:下部过水格栅5210,上部溢流格栅为526,格栅孔为50.5厘米;下部格栅打孔,尺寸与位置和水泵持平;用玻璃胶粘牢;4、安排水泵和进水出水管件;水泵安排在主缸内;进水管直经过议定滤器底部;出水管略低于水面,对角出水;5、用玻璃条把过滤槽部分根据需求分成3-4部分,粘牢后放入篦子;可用有机玻璃制作,孔径小和格栅雷同;篦子是可以拆卸的,不要沾在玻璃条或过滤器内;最下面一层在水泵进水管上面,最上面一层要低于溢流玻璃,预留空间可安排过滤棉;6、从下到上依次把玻璃环、生化球、活性炭、过滤棉安排好;鱼缸运行时,最高水位不得超出玻璃环上部篦子,最低水位不得少于玻璃环底部篦子;平常要注意查看,及时添加水,防备烧泵;7、润色边条或贴纸根据所必要的宽度和长度裁减好,并配置于水族箱的上、下部;如果为了雅观,最好把侧滤也一同遮挡起来。
就这样,鱼缸的侧过滤器和背部过滤器就制作好了。
自制鱼缸过滤器材料:矿泉水瓶、水等。
1、首线将雪碧瓶底去除,利用剪刀即可做到。
2、第二步选择培菌滤材中的较大体积中的一块做为第一块放入。
这样后续放入的滤材就不会掉落,也不会存在堵死出口的现象。
3、第三步在我们放好培菌滤材后,将准备好合适大小的生化棉放入。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可以增强培菌效果,二是可以让上部水流更好的均匀流过培菌滤材。
鱼缸干湿分离层的作用原理

鱼缸干湿分离层的作用原理
鱼缸干湿分离层是一种鱼缸底部的功能层,主要作用是分离鱼缸底部的干湿两层,以维持鱼缸水质的稳定和改善。
作用原理如下:
1. 水质稳定:干湿分离层可以阻止富含有机负荷的鱼缸底部淤泥显露到水中,减少鱼缸底部有机物负荷的释放,从而减少水中的氨和硝化物等有害物质的产生,保持水质的稳定。
2. 水质改善:干湿分离层可以防止底部营养物质和底泥的溶解,减少硝化作用和有机物负荷的释放,从而有效避免水体的富营养化,改善水质。
3. 促进植物生长:干湿分离层可以通过提供空气通道,促进底部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学氮去除,为水中的植物提供充足的氮源,促进植物的生长。
4. 减少杂质沉淀:干湿分离层可防止底部杂质混入水中,减少水体中悬浮颗粒的数量,使鱼缸水体更清晰。
总之,鱼缸干湿分离层主要通过阻隔底部有机负荷、限制营养物的释放和提供植物养分等方式,维持水质的稳定,改善水质,促进植物生长,并降低鱼缸杂质的沉积。
分享鱼友过滤改造案例-三个滴流盒的底滤

分享鱼友过滤改造案例-三个滴流盒的底滤这是他的鱼缸照和过滤照这是他始初的问题。
对于管路方面,硬管软管其实都一样效果。
不过硬管给人感觉好看一些归整一些。
而阀门方面不一定要求精度很高,特别现在很多鱼缸厂弄那个隔膜阀,其实是多余的,当然反正显得高级,有人愿意买单就行。
而这个过滤上面的只是一个溢流水槽,并没有什么沉淀作用,想利用起来也不难。
如果没有上面的干湿盒,这水槽只有第一格能当物理过滤。
中间格放生化滤材,最后一格只是下水没水位放不了滤材。
所以根据他这些要求,先解决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把过滤弄好了再考虑什么造浪吹便的事了,所以我给他想了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因为他淘宝成品的干湿盒是可以完放在上面的过滤槽里,那就直接并排放三个。
这样能把上水槽第三格的下水区也利用上,上面加了干湿分离盒,水下来就形成滴流形式,放上生化滤材,就成了滴流过滤。
而管路上,三个滴流盒下水管要分流,肯定要用硬管配三通加阀门才能现实,由于原缸的四重溢流的下水管口是带角度,这个不太好配硬管,那就用软管做一个过渡一下。
再固定硬管在架子上。
下水管就顺利转成硬管,并且软管带点弯,就是U型结构。
所以初步的改造方案大概就是这样子,硬管分流三个干湿盒里,而由于空间限制问题,想要增加阀门去控制静音,就让管子走远一些,最后再分流。
开始是给了两个管路方案。
通过手动调整球阀控制三个干湿盒的水流,显然第一个方案更省空间,但不好调,第二个方案很好调节,但占空间。
但是因为过滤是靠背面,管路也靠背面,弯头出来接阀门不够空间。
第一个方案的空间也比较难实现。
最后就选择让主管道走到过滤前面,再分流进干湿盒,并且阀门都靠前,比较好调整。
为了更好的表达我的想法,就画了个示意图。
这样就清楚的整套管的走向了。
这基本上管路的方案确定下来,就开始往下面弄,他的过滤设计是双层溢流的形式,在底滤的上方再加一条溢流过滤槽。
分了三个格,有四块玻璃。
为了提升过滤效果,上面已经弄了三个干湿盒,而这么踒的水槽子,弄些水位也没啥意义,还要垫网格板,空间会进一步浪费。
整套鱼缸、柜子、底滤制作过程

整套鱼缸、柜子、底滤制作过程
第一步:底柜框架
材料:40*40*3mm镀锌方管尺寸:150cm*60cm*75cm
第二步:木板包架
材料:16mm木渣板
第三步:底柜贴皮
材料:波音软片(网购)
第四步:粘底缸
材料:8mm普通浮法玻璃
尺寸:120cm*40cm*40cm
第五步:制作干湿分离盒
材料:亚克力(网购)尺寸:41cm*25cm*12cm
第六步:粘主缸
材料:12mm超白玻璃,15mm普通浮法玻璃尺寸:
150cm*60cm*70cm
第七步:粘拉筋
材料:15mm普通浮法玻璃
第八步:柜门+上包边
第九步:洗缸、铺沙、造景、养水、闯缸鱼
洗缸:新缸不用消毒,洗干净就行了。
铺沙:河沙,洗沙真的很痛苦。
造景:没有理想的石头,凑合看吧。
养水:加盐、加硝化细菌、开泵循环、充氧、加热。
第十步:进鱼。
自制金鱼缸过滤系统

自制金鱼缸过滤大家好!今天小弟教大家改良一下金鱼缸过滤!如果有错的地方麻烦各位提出来!小弟尽快改!如有错别字,请莫怪从这两张照片看,水是不是很干净!我实话告诉你,这刚水已经半年没换水了!你不信可以自己试一下。
下面我教大家先说说你要做哪一款金鱼缸过滤;款式一:玻璃一块。
玻璃面积是按你的鱼缸而定的,做出来是玻璃面积你鱼缸宽度减0.8厘米*鱼缸高度减0.8厘米(以鱼缸内部计算)(记住要在玻璃地下切下一个角)款式二:如果你想省位置就做把两块玻璃做成这样,中间成夹角90度.(记住要在玻璃地下切下一个角)了!自己去想想!把玻璃切好再买几只玻璃吸盘固定位置到材料方面:①密网袋若干个,最好是长度和你的鱼缸宽度差不多!②网块一小块!这一小块是放在刚刚那切角那里!就像这样。
③棉花若干块,鱼店里有的!大概8块棉花左右。
④大块密的棉花,面积比玻璃大一点,作用是把玻璃于鱼缸玻璃之间的细逢封密。
使用方法如下:(切记把我们玻璃切角位那把海绵剪了!不要让海绵把这个缺口挡住,这是排水用的!不然水排不出就会装满从上段流出来!这是这过滤系统就没作用了。
⑤这是生化圈的,我们这叫生化圈!是用来之生细菌的!用密网带袋起来,大概5 6斤左右吧!(不同鱼缸放也不同,大鱼缸就放多几斤,小鱼缸就少点!)把这装进密网袋里然后放近鱼缸如上图(鱼缸俯视图)在绿色区域里的最底层!一般2袋就可以铺平底部,如果你的密网袋大,一袋就可以铺平!然后在放下这种棉花铺在这生化圈袋上面。
⑥这两种是珊瑚石和陶瓷环,这是用来杀菌等等的。
也是用密网袋。
把这两种混和装在一齐,(把他们搅拌后才装)。
要多少斤这我说不定,因为不同缸也不同!但是要两层,就是先装起一袋来,放进进我们刚刚说的生化圈上的海绵上层!再放两层海绵,再放一袋然后再放一次海绵!⑦在过滤槽里放活性炭。
(也是用密网袋装起来)(切记,把过滤系统是装在排水口下方,而不是装在出水口或其他地方。
)尽量把生化圈,陶瓷环,珊瑚石放多点!刚好放到差不多排水口处,再放多块海绵。
鱼缸底滤干湿分离做成玻璃的好还是亚克力的好?

鱼缸底滤干湿分离系统可以选择玻璃或亚克力材质,它们各有优缺点,具体取决于您的需求和偏好:
玻璃材质
优点:
1. 透明度高:玻璃通透性好,能够清晰显示底部过滤系统的运作情况。
2. 硬度高:玻璃比较坚固,不易被刮擦或变形,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3. 易清洁:玻璃相对容易清洁,不容易产生划痕,保持美观。
缺点:
1. 重量大:玻璃相对较重,搬运和安装时需要注意避免碰撞或摔落。
2. 成本较高:玻璃制品通常价格较高,可能会增加成本。
亚克力材质
优点:
1. 轻量化:与玻璃相比,亚克力更轻便,更容易搬运和安
装。
2. 耐冲击:亚克力比玻璃更具抗冲击性,不易破碎。
3. 加工性好:亚克力适合各种形状和设计,定制化程度高。
缺点:
1. 容易划伤:亚克力相对较容易划伤,可能影响外观美观。
2. 不透明:亚克力的透明度不如玻璃,可能较难观察底部过滤系统的清洁和运作情况。
综合考虑,如果您注重底部过滤系统的透明度和美观,可以选择玻璃材质;如果注重轻便性、耐冲击性和定制化需求,可以选择亚克力材质。
当然,在选择材质时,也要考虑到您的预算和具体使用环境,确保选择最适合您的鱼缸底滤设计。
鱼缸滴流过滤DIY全过程,手把手教你制作滴流过滤!

鱼缸滴流过滤DIY全过程,手把手教你制作滴流过滤!第一步,制作雨淋管,根据手中周转箱的尺寸截取PVC管(弯头、三通、pvc管均为16mm),预制的雨淋管四周与周装箱壁最好有1-2厘米的间隙,方便调整拆卸。
pvc管截取好后,开始组装,考虑pvc管件衔接时可能不紧凑,可以考虑用pvc胶固定一下。
但要注意粘连的先后顺序,不然越到最后就越难组装。
组装完成后开始打孔,用铅笔或圆珠笔标好打孔位置,孔的位置最好不要垂直向下,可以考虑规律的向两侧倾斜,作用是让水流有一定弧度,一来增加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同时也能保证水流与面接触的面更大也更均匀。
如果是小号的周转箱,可以考虑这种结构的雨淋管,制作简单。
旁边垂直的是防溢流管,好处不多说,坏处就是放棉会麻烦一些,一般只需在第一层安装一个就好。
接下来开始制作周转箱滴流盒,钻头打孔是最耗时也最难把控的。
因为孔打大了,上层的水流下来只能满足一部分的滴流孔出水,孔打小了,由于水的张力作用,上层下来的水会从滴流孔流过但是不会向下流出去,成品滴流盒也会有这种现象,那么该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只能是试,打孔要用1.5-3.5的钻头逐一试验,如果用小钻头打完接上水泵发现盒子积水很多就再用大钻头逐个扩大,什么时候正合适呢?当滴流盒里有2-5毫米的积水且不再增长的时候最好。
所以大家不管是买来的滴流过滤器还是自己做都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水泵实际流量来计算。
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流量1000的水泵,用2.5的钻头打两百个孔基本上正好。
因为自制滴流过滤往往比较高,水泵实际流量会有所衰减。
导流式出水口,采用内丝弯头。
一般出口会设计两个出水,出水口也可以增加两个可调节流量的阀门。
内丝结构打完孔,做好出水口,整个过滤基本做完了。
其实在中间盒子上边缘打上几个孔,有利于通风换气!滤材的选择和摆放也是一门学问,过滤棉选粗中细三种密度的,粗棉在最上边,然后依次中棉、细棉。
如果还有空余也可以在最底层垫一层黑棉,这样有利于下水,也能起到一定生化作用。
鱼缸下滤制作方法

鱼缸下滤制作方法1. 简介鱼缸下滤是一种常见的鱼缸过滤系统,通过将水泵放置在鱼缸下方,将水通过过滤介质过滤并重新循环,以保持鱼缸的水质清洁和稳定。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的鱼缸下滤制作方法,以帮助鱼缸爱好者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有效的过滤系统。
2. 所需材料在开始制作鱼缸下滤之前,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一个适合您的鱼缸大小和型号的水泵•一根透明的软管,长度根据实际需求而定•过滤介质,如海绵过滤垫、活性炭、陶瓷房、生物球等•一个适合鱼缸底部的容器,用于放置过滤介质和水泵3. 制作步骤3.1 安装水泵首先,将水泵安装在鱼缸下方。
选择一个适合的位置,确保水泵可以稳固地放置,并可以连接到电源。
将水泵连接到电源后,确保其正常工作。
3.2 连接软管接下来,将软管连接到水泵的出水口。
选择一个适合口径的软管,确保软管连接紧密。
您可以使用胶管接头来确保连接更加牢固。
3.3 安装过滤介质将适量的过滤介质放置在鱼缸底部的容器中。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鱼缸大小和需求选择不同种类的过滤介质。
例如,您可以在底部放置一层海绵过滤垫,然后放置一层活性炭,最后再放置一层生物球或陶瓷房。
这样可以有效地去除鱼缸中的废物、有害物质,以及提供良好的生物过滤。
3.4 连接软管和过滤介质将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到装有过滤介质的容器底部。
确保软管连接紧密,以防止水泄漏。
3.5 调整水流打开水泵,让水流通过软管进入过滤介质。
根据实际需求,您可以调整水泵的流速,以达到最佳的过滤效果。
您可以根据自己鱼缸的水量和需求来调整水流的速度。
3.6 定期清洗和更换过滤介质定期清洗和更换过滤介质对于保持鱼缸水质非常重要。
根据过滤介质的使用寿命,及时清洗和更换过滤介质,以保持过滤系统的正常运作和鱼缸水质的稳定。
4. 注意事项在制作和使用鱼缸下滤系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保水泵的工作正常,避免发生水泵故障导致鱼缸水位下降或水流不畅的情况。
•定期检查软管的连接,确保软管连接紧密,并防止水泄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滤盒亚克力板材:板材厚度均用厚度为5mm亚克力板材
第一层:滤材及生物球滤盒( 总计5块板,加四条拉筋)
1. 底板图,尺寸为328mm x 300mm, 打孔孔径为6mm。
2. 四个边板的尺寸:328mm(长) x 160mm(高)两块,290mm(长) x 160(高)mm两块, 不开孔
3. 四条拉筋尺寸:300mm x 10mm 两条,260mm x 10mm 两条,用于支撑上部滤盒。
第二层:上部滤盒------带抽屉滤棉滤盒
1. 箱体底板框图,尺寸为316mm x 288mm, 距离各边15mm处挖空。
2. 箱体两个侧面板的尺寸:278mm(长) x 120mm(高)两块, 不开孔
3. 箱体后背板:316mm(长) x 120mm(高)一块, 不开孔
4.
4. 抽屉滑轨:20mm(高) x 250mm(长) 两条, 20 mm x 100mm 两条
5. 上盖板支撑拉筋:30mm x 10mm 两条
6.
三:抽屉各面板尺寸
1. 抽屉底板:294mm x 283 mm,
2. 抽屉两个侧板:283mm x 70mm(高), 两块,不打孔。
3. 抽屉后板:284mm x 70mm(高),一块,不开孔
4. 抽屉面板:306mm x 100mm, 不开孔。
5. 抽屉拉手一个:20mm x 90mm x 15mm(厚) (或者直接有拉手也可以)
另外,需要鱼缸盖板三块,厚度6MM,尺寸如下:
418mm x 350MM 两块,中间开直径20mm手孔.
418mm x 270 MM 一块,中间开直径20mm 手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