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故事 读书报告

艺术的故事 读书报告
艺术的故事 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艺术的故事》

艺术关乎于美学,而美学又属于哲学范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学经。艺术不是狭义的美,更不是肤浅的真实。只有美的艺术是空洞的,为追求美而失去内容的艺术,或是“只剩下美”的美,还美吗?如果每日从早到晚艳阳高照,人们便不会阳光有多美好,更不会为日出而欣喜,为日落而惋惜。

什么是艺术,是玄而又玄的问题。艺术像光,难以捕捉和描述,好事者只能描绘被光普照的万物来彰显它,而爬梳又是描绘的理想方式,于是《美的历程》、《艺术史话》等书籍陆续问世,而《艺术的故事》实为个中翘楚。

在网上查阅了下此书的评价,发现一向苛刻的网络评论对这本书的评价出奇的高,将其称为有关艺术的书籍中最著名、最流行的著作。卢浮宫馆长皮埃尔更是将其与《蒙娜丽莎》相提并论。作者贡布里希爵士运用最简明晓畅的语言来构建复杂的艺术体系,以便初入门者能轻松学习。

刚拿到这本书发现有近700页,先被这厚度吓了一跳,但真正读起来却是通俗易懂却

又不肤浅,同一段落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理解,虽然此书据说是面向二十岁左右的艺术入门者,但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艺术家仍能从里面有所收获。以下就是我边读别写的读书报告:

0.导论:论艺术和艺术家

“世界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大写的艺术已经成为叫人害怕的怪物和为人膜拜的偶像了”。这实在是一句大实话,上来就把我震到了。

人们喜欢或者不喜欢某一件艺术作品往往都有各自的、非艺术的理由,大多数人喜欢看到自己在现实中也爱看的东西。比如对猫有独特偏好的人自然乐意在画里见到一只可爱的猫而不是一只丑陋的老鼠。然而稍微压抑一下这种天性,就会体会到画的美丽并不在于题材。

左右人们对一幅画的爱憎的往往是画的表现方法,人们往往喜欢他们能够理解的那些。因而欣赏者必首先学会理解绘画手法。“在比较‘原始’的时期,艺术家不像现在这样精于表现人们的面目和姿态,然而看到他们依然是那样努力表现自己想传达的感情,往往更加动人心弦。”“对事物的固有印象和偏见是欣赏艺术作品的最大障碍。”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这样竭力用崭新的眼光细读古老的经文,使不动脑子的人感到震惊和愤怒。

“艺术家设计画面、画速写之时,经常考虑的是画得合适与否,也就是追求画面的和谐,像我们搭配衣服、插花一样的。达成合适的过程没有规则可言,因为只有艺术家本人才知道他要达到的效果。”低手庸才试图循规蹈矩却一无所获,而艺术大师离经叛道却能获得一种前所未闻的新的和谐。

“对艺术史已经有所了解的人往往会掉入类似的陷阱。他们但到一件艺术品,不是停步观看,而是搜索枯肠去寻找合适的标签。”如果人们可以跳出固有的思想概念,大胆到画中去寻幽,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奇特的起源:史前期和原始民族;古代美洲

过去的作品并不是仅仅被当成纯粹的艺术品,而是有明确用途的东西。“我们上朔的年代越久远,艺术必须为之服务的目的就越明确,也越奇特”。只有了解了他们的奇特思想,才能理解他们的艺术品,如果不了解这些,就很难理解过去的艺术。

雕塑或绘画美不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不能“发挥作用”,也就是能不能实施所需要的巫术。艺术家只是在完成一项工作,不能随意更改造型和颜色。

原始艺术并不代表着技艺的原始,不要以为他们的东西看起来不顺眼是因为手艺有限。“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土著艺术家用自己最喜欢和最顺手的形状构成人物或面孔,或许不太像,但却会保持一种图案的统一与和谐,有时也含有特殊的寓意。他们只需要知道它“是”什么,而不需要它看起来“像”什么。

“现在的人们对这些神秘的起源所知有限,但是如果我们想理解美术发展史,那么有时想到书画同源自有益处。”

2.追求永恒的艺术: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克里特

奇特的起源时期跟我们今天,没有一个直接的传统可以联系起来,但是我们今天的艺术跟大约5000年前尼罗河流域的艺术之间,却有一个直接联系的传统,“从师傅传给弟子,从弟子再传给爱好者或摹仿者”。

埃及艺术的特点表现为两点:几何形式的规整和对自然的犀利观察。他们的艺术无意给人观看,意在“使人生存”,因而重要的不是“好看”,而是“完整”。“艺术家的任务是要尽可能清楚、尽可能持久地把一切事物都保留下来,所以他们并不打算把自然描绘成从偶然碰上的角度看到的样子。”埃及绘画在角度上的奇特表现,比如人的上身正、下身侧、眼正、脸侧,便出于这一原因。埃及风格是由一套很严格的法则构成的,每个艺术家都从小学习,只求掌握规则,不求“创新”,因此埃及艺术在三千多年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美索不达米亚流传下来的早期艺术作品很少,他们跟埃及人的宗教信仰不同,不认为灵魂的永生需要保存逝者的尸体和肖像。国王习惯于竖碑勒石以纪念辉煌战绩,这些纪念碑逐渐发展为国王征战的完整编年史画。而从其纪念碑上可以发现,亚述人竟然已经会利用舆论的力量,那些战争中到处都是伤亡人员,其中却没有一个亚述人,这其实也与亚述人的迷信观念有关,他们认为一幅画并不仅仅是一幅画,还有某种超越图画本身的内容,这也是他们不肯描述受伤的亚述人的原因。

3.伟大的觉醒:希腊,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

公元前1000年左右,欧洲部落统治了希腊。最初几个世纪里的艺术相当粗糙和原始,不像之前的克里特风格那么快活。他们习惯用严格的几何图案来装饰陶器,而建筑风格则是简单朴素、布局清楚,没有任何不必要的东西。

“埃及人曾经以知识作为他们的艺术基础,而希腊人则开始使用自己的眼睛了。这场革命一旦发韧,就无法遏止。”当时的希腊人已经不再认为只要画面上确有其物就要将其画出来。这一古老的规则一旦被打破,一旦艺术家开始信赖自己看到的状况,一场真正的山崩巨变就爆发了。画家们有一项压倒一切的伟大发现,即短缩法。它意味着艺术家的目标已经不是把所有的物体都用最一目了然的方式画入途中,而是着眼于他看物体时的角度。

他们开始尝试表现出事物在他们眼中的真实形象,但也并未完全摒弃古老的观念,依然十分注重表现人体结构,注重关于形式的知识。“正是严格地循规蹈矩和寓变化于规矩之中二者所达到的平衡,使得希腊艺术在后来各世纪里博得了那么巨大的赞美。

就是那个时代,人们开始怀疑神祗和遗教的传说,科学的精神第一次在人们中间觉醒,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处处震撼人心的一个时代。

4.美的王国:希腊和希腊化世界,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世纪

人们逐渐转向爱好纤美和精致。在动态表现和短缩法方面,艺术家已经毫不为难并且有所意识了。优雅、轻松的性质是那个时期雕刻和绘画的特征。

没有一个活着的人体能像希腊雕塑那样对称、匀整和美丽,艺术家是通过知识达到这一美的境界的。“在那几百年里,艺术家都想给那些古老的程式化的人体外壳注入越来越多的生命。在波拉克西特列斯的时代,他们的方法终于开花结果,完全成熟”,类型化的形象和具体的形象之间取得了一种新的巧妙的平衡。

希腊艺术家们提倡往雕像中注入更多的生命,但他们却是用人体及其动作来表现“内心世界”,一直避免让头像具有特殊的表情,认为面部的变化会歪曲和破坏头部的简单的规则性。

直到公元前4世纪末,希腊才出现“肖像”的观念。艺术家发现了既能赋予面目生气又不破坏其美的两全之策,并且懂得了怎样捕捉个别人的心灵活动和某个面孔的特殊之处。

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奠基,希腊艺术得以发展成为几乎半个世界的图画语言。这种发展必然影响希腊艺术的性质。这一时期的艺术不再叫“希腊艺术”,而是被称为“希腊化艺术”了。希腊化艺术不再如早期希腊艺术那般和谐与精致,而是喜欢狂暴强烈的作品,“它想动人,而它也确实动人。”

这个时代的艺术已经开始逐渐摆脱与巫术、宗教的联系,艺术变得更加纯粹。希腊人冲破了早期东方艺术的禁律,走上了发现之路,通过观察给传统世界的形象增添了越来越多的特点,并且在其中永远带着标志着创作者那种睿智的印记。

5.天下的征服者:罗马人,佛教徒,犹太人和基督教徒,1至4世纪

罗马人最突出的成就大概是土木工程,罗马建筑最重要的特点是拱的使用。“用一块块楔形石头拼成拱形是一种颇为困难的工程技术。一旦掌握了这项技艺,建筑者就能用它组成越来越大胆的设计。”

罗马人的典型作法是从希腊艺术中取其所好,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加以运用。其中的一项主要需要就是惟妙惟肖的优秀肖像,另一项就是罗马人也想宣扬自己的胜利,报道战事的经过。罗马人也用艺术的手段叙述史实和显耀英雄,他们着眼于准确地表现全部细节和清楚地叙事,以使后方的人对战役的神奇感同身受,“这就使艺术的性质颇有改变。艺术的主要目标已经不再是和谐、优美和戏剧性的表现。”

在希腊化影响到来之前,印度已盛行雕刻艺术,但却是在边境地区犍陀罗首先出现了佛陀的浮雕像,应该亦是受到希腊化的影响,以后佛教艺术就以此为样板了。

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也用绘画和雕塑表现他们的神祇或者宗教故事,这些作品已不再是由于自身的美好而存在,它的目的在于让信徒想起神的存在与恩典。“力求简单清楚的思想又一次开始压倒要忠实描摹的思想。不过艺术家力图把故事叙述得尽可能地简明,这种劲头也还是令人感动的。”

6.十字路口:罗马和拜占庭,5至13世纪

基督教在国家中占领了统治地位,“巴西利卡式”教堂开始出现(长方形大殿,两边各一排装饰华丽的柱子)。在装饰教堂方面,雕像是不被接受的,但绘画还是获得了一定的空间,以向信徒宣传教义。

“由于基督教强调清楚显明,于是埃及人表现一切物体都以清楚为重的思想又强有力地抬头了。”但是艺术家所使用的并不是原始艺术所用的简单形状,而是从希腊绘画艺术中发展出来的形状。“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就变成原始手法和精细手法稀奇古怪的混合。”公元前500年左右在希腊觉醒的观察自然地能力在公元后500年又再次沉睡。

艺术对于宗教的作用是一直争议不断的。当东方教会的某一派别掌权之后,教堂里的绘画就不再只是文盲的图解了,它们被看作是超自然的另一世界的神秘的反映。于是艺术家不再能够依照个人想象随意创作,能获得承认的仅是根据古老传统尊之为神圣的那些样板而已。

7.向东瞻望:伊斯兰教国家,中国,2至13世纪

在公元7世纪和8世纪时,伊斯兰教禁止制作人像,但是艺术本身不会这么容易被压制下去。艺术家的心灵只能离开现实世界的事物,进入线条和色彩的世界。他们制作出最精细的花边装饰,人称“阿拉伯式图案”。后来一些教派允许与宗教无关的人像,但是早期对线条和色彩的探索,使得他们的图画始终带有色彩丰富的图案感。

宗教对艺术的冲击在中国更为强烈,其中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佛教。当时,典型的中国艺术已经获得很大发展。中国艺术家不像埃及人那么喜欢有棱角的生硬形状,而是比

较喜欢弯曲的弧线。他们把艺术看成一种工具,可以提醒人们回忆过去黄金盛世的美德典范。

中国人学习艺术并不从研究自然开始,而是从研究名家的作品开始,只是在全面掌握技巧之后,才去游历和凝视自然之美,体会山水意境。其画作之精髓不在细节,他们是要在其中找到流露出艺术家激情的痕迹。

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对贡氏对中国艺术的过少描写颇有异议,但其实贡氏对中国艺术一直有很大的兴趣,只是其一直没有机会详细了解,即使是仅有的了解也是极尽详细的介绍,我想那些网友如果了解了个中缘由就不会对贡氏这样吹毛求疵了。

8.西方美术的融合:欧洲,6至11世纪

在早期基督教时代后面接踵而来的就是“黑暗时期”。这段时间内,战乱、迁徙频繁,人民深陷黑暗之中。“在那些年月里看不到任何一种明确而统一的风格出现,而是许许多多不同的风格相互抵触,只是在那个时期行将结束时,各种风格才开始融合。”

条顿人和维京人被那些尊重希腊和罗马文学艺术成就的人看作野蛮人,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美感,没有自己的艺术。他们有擅长制作精细金属品和木刻品的技术工匠,喜欢复杂的图案。凯尔特人和萨克逊人试图把北方工匠的传统技术运用于基督教艺术所从事的工作之中。

我们现在对于艺术的观念就是艺术家必须不停地“创新”,但这种观念在当时明显不被接受。“埃及人大画他们知道确实存在的东西,希腊人大画他们看见的东西;而在中世纪,艺术家还懂得在画中表现他感觉到的东西。”他们不是要一心一意创作自然地真视写照,而是要忠实地表述宗教故事的内容和要旨,不牢记这个创作意图,就不能公正地对待任何中世纪艺术作品。

9.战斗的基督教:12世纪

既然是艺术的历史,那么日期是不可或缺的挂钩,1066年以前的教堂迄今仍然屹立在欧洲的极其少见。而在诺曼底人在英国登陆以后,那一代人在诺曼底等地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即诺曼底式或罗马式。

“在最早的巴西利卡式教堂中,用古典的柱子承载着平直的‘檐部’。在罗马式和诺曼底式教堂中,我们一般看到的是圆拱形结构坐落在厚实的窗间壁上。那些教堂内外给人的整个印象是坚实有力。”

12世纪是十字军东征的世纪,跟拜占庭艺术的接触频繁,而且12世纪许多艺术家都在力图模仿和赶超东方教会庄严的圣像。

“既然艺术家可以不用任何空间错觉,也不用任何戏剧性的动作,他就能使用纯粹装饰性的方法来安排人物和形状。绘画的确倾向于变成一种使用图画的书写形式;然而这种简化手法的恢复,却给了中世纪艺术家一种新的自由,去放手实验更复杂的构图形式。”

形状如此,色彩也是如此。既然艺术家不再感到非研究和模仿自然界的实际色调层次,那么他们就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去图解了。正是由于摆脱了模仿自然的束缚,获得了自由,他们才能表达出那种超自然的观念。

10.胜利的基督教:13世纪

12世纪后半叶,哥特式教堂。“在这里,什么地方也没有无门无窗的墙壁,没有粗大的立柱。整个内部看起来是由细长的柱身和拱肋编织起来组成的;它们的网状结构覆盖着拱顶,又沿着中殿的墙壁下来,由一束束石柱组成的立柱收敛在一起。连窗户上也布满了这种交织的线条,称为花饰窗格。”艺术家想要越来越减少结构所需要的材料,却不危机整体的坚固性,力求使我们感到而且欣赏他们的设计所表现的胆量。

哥特式雕刻家重新开始重视“怎样表现”的技术问题,又一次开始观察自然,但与其说这是对自然的模仿,还不如说是从自然中学习怎样使形象显得更加真实可信。在哥特式艺术家看来,那些方法和诀窍都不过是一种手段,他要达到的目的是把宗教故事叙述得更令人感动、令人信服。

13世纪,艺术家有时会抛开他们的范本,去表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时候,这也只是因为没有程式化的图样可供依赖而已。

当时的意大利艺术结合了拜占庭艺术和北方巴黎的哥特式艺术的特点,当时最伟大的意大利艺术家为乔托,他以湿壁画著名。从乔托的时代开始,从意大利开始,艺术史就成了伟大艺术家的历史。

11.朝臣和市民:14世纪

城镇发展成富饶的贸易中心,市民逐渐摆脱了以修道院和贵族城堡为中心的权力约束。“14世纪的趣味是倾向于风雅而不是宏伟。”

哥特式风格发展至此,开始喜欢装饰和花饰窗格,但是仍然能够达到独特的壮丽效果。14世纪最有特色的是用贵重金属或象牙制成的小型雕刻,是摆在宫廷中的礼拜堂中供个人祈祷的。

14世纪的画家喜爱优雅、精巧的细节。艺术中的两个要素,即优雅的叙述和真实的观察,逐渐融合在一起。肖像艺术也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在意大利,特别是佛罗伦萨,乔托的艺术已经改变了绘画的整个观念,他的观点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国家里赢得了影响,而北方的哥特式画家也开始对南方艺术名家产生了作用。

艺术家的兴趣从中世纪以最佳方式尽可能清楚、动人地叙述宗教故事转移到了以最忠实的方法去表现自然的一角。“中世纪的艺术实际上已告结束,我们也就来到通常所说的文艺复兴时期。”

12.征服真实:15世纪初期

文艺复兴一次的原意是再生或复生,这种再生的观念自乔托的时代开始就在意大利发展起来。乔托就这样被称颂为一起一次真正艺术复兴的大师。在意大利人心里,复兴的观念跟“宏伟即罗马”的观念的再生息息相关。

作为但丁和乔托所在的城市,佛罗伦萨在15实际头十年里,有一批艺术家深思熟

虑地着手创造新的艺术,跟过去的观念决裂。其中受影响最大的领域是建筑方面,其中的领袖是一位建筑家,布鲁内莱斯基。他的目标是创造新的建筑方式,以便自由地运用古典建筑的式样,去创造和谐、美丽的新样式,而且他也确实做到了。

他作为文艺复兴式建筑的创始人,在艺术领域内还有一项重大发现就是“透视法”。透视法的画作使我们觉得几乎能够触及他们,这就是他们和他们的寓意跟我们更为接近。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市看来,“艺术中那些新方法和新发现从来不是最终目标,他们总是使用那些方法和发现,使题材的涵义进一步贴近我们的心灵。”

13.传统和创新(一):意大利,15世纪后期

意大利和佛兰德斯艺术家在15实际开始时的新发现已经震动了整个欧洲:“艺术

不仅可以用来动人地叙述宗教故事,还可以用来反映出现实世界的一个侧面”。这使得大多数人第一次觉得艺术从遥不可及的神坛来到触手可及的身边,而大批的艺术家也在这场艺术革命的影响下开始追求新颖、惊人的效果。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支配着15实

际的艺术,标志着跟中世纪艺术的真正决裂。艺术源自创新第一次真正成为艺术发展史上的主旋律。

当艺术家和其他一些人在运用佛罗伦萨那一代艺术大师们的发明创造时,佛罗伦萨的艺术家却越来越感到那些发明创造带来的新问题。艺术家的手短技巧固然能够发展,但艺术自身却很难说是以科学发展的方式前进。莫一方面的任何发现,都会在其他地方造成新困难。在艺术家享受创造新事物的同时,他的新能力会把他最珍贵的天赋毁掉,使他无法创造可爱而惬意的统一体。

传统与现代在这时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艺术增加生活的美丽和可爱的作用一直没有被完全遗忘,到了我们所谓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时期,这种作用就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了。

14.传统和创新(二):北方各国,15世纪

15世纪的艺术史由于布鲁内莱斯基这一代人的发现和创新而产生了重大的变化。15世纪的北方艺术家跟他们的意大利艺术同道之间,在目标方面的差异大概不想在手段和方法方面的差异那么大。意大利当时已经终止了哥特式风格,但在意大利以外的地区,在整个15世纪期间,他们还是继续发展前一世纪的哥特式风格,爱好复杂花饰窗格和

奇特装饰的风气更有进一步发展。

虽然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已经获得了胜利,但是在15世纪,北方仍然忠实于哥特式

传统。艺术设计仍然是关于习俗和程式的事情,而不是关乎科学的事情。北方的艺术不想意大利艺术那样一心一意地想达到理想的和谐与美丽,而是喜爱这种日益盛行的再现生活的艺术类型。

15世纪中叶,德国发明了印刷术,对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有巨大的作用。我们知道印刷术的发明加速了思想的交流,否则可能就不会发生宗教改革运动;与之相仿,印制图像的技术保证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在欧洲其他地方胜利地传播开来。北方的中世纪艺术之所以走向终结,其推动力有一部分就来自版画。

15.和谐的获得:托斯卡纳和罗马,16世纪初期

16世纪是整个历史上最伟大的时期之一,这是属于众多著名艺术家的时代。达芬

奇和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和提香,科雷乔和乔尔乔内,丢勒和霍尔拜因……虽然我们不可能对盛期文艺复兴这个伟大时代做全面剖析,但我们却可以尝试搞清,是天才之花得以突然怒放的是什么环境。

艺术家们的社会地位在当时并不高,这让那群拥有雄心大志的大艺术家们感到愤愤不平,这样的挑战和鞭策驱使他们继续前进,做出更伟大的成就,使得社会承认他们是具有宝贵卓绝天赋的能人。这样的情况虽然不能很肯定地说造福于艺术,但无论怎样,最初还是起到了解放作用,释放出大量被压抑的创作才能,艺术家此时终于获得自由。

在1500年前后,产生了一大批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在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心目中,似乎没有办不到的事情;而他们之所以有时的确做出了看来毫无可能性的事情,其原因可能就在这里。

达芬奇在这些著名艺术家中年纪最大,他认为艺术家的职业就是要像他的前辈那样去探索可见世界的奥妙,只是要更全面、更彻底,而且要更专心、更精确。每当他遇到问题,他不依赖权威,而是通过实验予以解决。他认为给艺术奠定科学的基础能使自己心爱的绘画艺术从微不足道的手艺变成高贵、体面的职业。

《最后的晚餐》因为达芬奇的细腻手法,使面对它的人仿佛面对现实生活的一角。画家经常挑剔自己已经画出的部分然后才画出下一笔,而他留给我们的是他深思的结果,即使现在已经严重破损,《最后的晚餐》仍然是人类天才创造的伟大奇迹。

《蒙娜丽莎》中渐隐法以及背景的不对称应用,使得画面格外神秘。我们一直不大明确蒙娜丽莎到底以一种什么心情看着我们,她的表情似乎总是叫我们捉摸不定。往昔,人们曾经带着敬畏的心情去看肖像,因为他们认为艺术家在保留形似的同时,也能够以某种方式保留下他所描绘的人的灵魂。现在伟大的科学家达芬奇已经使那些最初制像者的某些梦想和恐惧变成了现实,他会行施符咒,用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色彩具有生命。

16.光线和色彩:威尼斯和意大利北部,16世纪初期

威尼斯,它的重要性仅次于佛罗伦萨,在采取布鲁内莱斯基使用古典建筑形式的做法方面,比其他意大利城市的步伐要慢,但是一旦被它加以采用,文艺复兴风格就在那里产生了一种欢乐、辉煌而热情的新面貌。

而其中的第一要素就是当地的天赋特征,即威尼斯的明亮光线,那种光线是由环礁湖反射出来光辉,它使物体的鲜明轮廓变得朦胧不清,调和了它们的色彩。这种环境使

得威尼斯的画家们运用色彩比其他艺术家更加精细入微。他们喜欢使用他们能找到的最纯净、最珍贵的色彩——光辉闪闪的金色和完美无瑕的群青蓝是最受喜爱的配合。

但是威尼斯的画家们很少有人把色彩当作主要手段之一,用它把画面上的各种人物和形状结合成一个统一图案。他们喜欢用透视法和构图法作为手段去组织画面。

17.新知识的传播:德国和尼德兰,16世纪初期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的伟大成就对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民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那是人们已经接触到南方的杰作,认为自己的艺术一下子显得陈旧、粗糙了。

而在这样的文化冲击之下,艺术家的反应就成为了判断一个艺术家境界的标准。“任何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然会感到迫切需要全面理解新的艺术原理,并且要对他们的实用性做出自己的判断。”在丢勒的作品中,我们就可以见证这一戏剧性的过程。

在丢勒的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丢勒虽然努力掌握描摹自然的熟练技能,但语气说那本身是他要达到的目的,还不如说那是作为一条较好的途径,以便呈现出他要用绘画等去图示的宗教故事中的真实可信的景象。

18.艺术的危机:欧洲,16世纪后期

大约在1520年前后,意大利的艺术爱好者似乎一致认为绘画已经达到完美的巅峰。那些伟大的艺术家实际已经解决了前人力图解决的所有问题。而这样的社会环境使得当时的艺术家们开始迷茫:已经挖掘出艺术的全部潜力了吗?没有什么未竟之业了吗?

他们下意识地觉得前人已经难以超越,但是自己却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因此进行了许多大胆的尝试。米开朗琪罗就曾经偶尔表现出大胆的蔑视一切程式,用那些“随想曲”和“创意曲”树立了一个精进不已的天才榜样。青年艺术家理所当然地把这个事实最为许可证,用创新的构思去轰动公众。

其实在自己的领域内有特别耀眼的前人,是不幸也是万幸。不幸在你也许永远超越不了他而生活在其阴影之下,不论你的成就多么突出却终究被前人的耀眼光芒所掩盖,就像儿子会受到父亲影响,弟弟会受到哥哥影响一样;万幸在你始终有一个目标,就是成为比前人更伟大的人,这样的愿望越强烈,动力就越大,即使最后依然难以超越,却已经无愧于自己。

19.视觉和视像:欧洲的天主教地区,17世纪前半叶

艺术史常常被描述为一系列不同风格更迭变幻的故事。但事实是从文艺复兴以后,几乎直到今天,建筑家们一直使用同样的基本形式——圆柱、壁柱、檐口和线脚。在这样唱的一段时期中,建筑中的各个趣味和各种式样自然要发生相当可观的变化。

在摆脱了手法主义驻足不前的做法以后,绘画走向了一种比以前大师们的风格具有更丰富前景的风格,这种发展在某些方面跟巴洛克建筑的发展相似。那些观念在17世纪的一书中越来越重要,即强调光线和色彩,漠视单纯的平衡,偏爱比较复杂的构图。

按照古典雕像书里的标准经过理想化、美化自然的方案称为新古典派,以区别于根本不依靠任何方案的古典艺术。虽然关于它的论争不大可能很快停止,但是没有人否认在新古典派的提倡者中出现了一些大师,通过他们的作品,我们看到了一个纯洁而优美的世界,失去这样的世界,我们就会感到贫乏。

经过这样一个时代,用永远新鲜地眼光去观看、去审视自然,发现并且欣赏色彩和光线的永远新颖的和谐,已经成为画家的基本任务。在这种新热情之中,欧洲天主教地区的大师们发现自己跟政治屏障另一面的画家,即尼兰德的伟大艺术家们完全一致

20.自然的镜子:荷兰

宗教问题(天主教和新教)使画家必须去画一些不受宗教控制的题材,比如:肖像。

“心灵的活动”像莎士比亚一样,他似乎也能够通过各种类型的人的外表,了解他们在特定的情况中回怎样行动。这是这种天赋使伦勃朗的《圣经》故事图解完全不同于以前所做的图解。他是新教徒,一定反复阅读过圣经,他似乎能准确无误的想象出故事中的情景必定是什么样子,人们在那样一个时刻会有什么行动,有什么表现。他从不使用戏剧化的手段,但是他看重戏剧效果。

伦勃朗是版画画家。他不用推刀,而是“蚀刻法”,这种方法就像现代制版一样,是化学方法。分辨蚀刻和雕刻版画的唯一手段是片别线条的性质。推刀用起来费力而缓慢,蚀刻家的针挥洒起来自由而轻松,二者的却别是可以看出来的。

第一次看到伦勃朗的画时,习惯于意大利艺术的魅力形象的人有时会感到震惊,因为他好像丝毫不关心美,甚至连地地道道的丑陋也不回避。他受到卡拉瓦乔的影响,他珍重真实与诚挚胜过珍重和谐与美,基督向贫困者、饥馑者和伤心者布道,而贫穷、饥馑和眼泪都不美。这当然主要取决于我们赞同以什么东西为美的标准。

他在一组组的人物的安排上使用了太多的艺术才智和技能。没有什麽比那环绕着耶稣、但却尊敬地保持一段距离的构图,平衡得更细致的了。反映在一书中的自然总是反映了艺术家本人的内心,本人的嗜好,本人的乐趣,从而反映了他的心境。正是这个压倒一切的事实使得荷兰绘画中最“专门化”的分支会奇妙横生,那就是静物画分支。艺术家能自由的选择他们喜欢画的种种物体,按照他们的爱好布置在餐桌上。静物画是专家对专门问题进行试验的奇妙领域。他们逐渐证明题材对于一幅画来说不是那么重要。平凡的事物也能构成一幅尽善尽美的图画。

21.权利何荣耀(一):意大利,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

巴洛克建筑手法开始于德拉·波尔塔的耶稣会教堂那样的16世纪晚期的艺术作品。17世纪中期,意大利仍然在建筑物及其装饰品上打主意,增添越来越令人眼花缭乱的新花样。到17世纪中期,巴洛克风格充分发展起来了。

典型的巴洛克教堂,弗朗西斯科·博罗米尼和他的助手建成的。他使用了很多不常见的技术和形式。和宗教有直接关系。

总的来说,巴洛克风格有强烈的舞台风格,而且极具戏剧性。巴洛克不能脱离宗教,否则就失去意义了。

18世纪,意大利的艺术家主要是一些卓越的内部装饰家,他们用灰泥装饰技术和伟大的湿壁画驰名全欧,能把一座城堡或一座修道院的任何大厅分饰为圣典嘉会的场所。像这样的湿壁画必定是画起来有趣,观赏起来也是一种享受。然而我们会觉得这些焰火式的东西的持久价值要低于以前比较冷静的作品。意大利艺术的伟大时代正在终结。

总体效果,华丽感,明亮感和色彩感。

22.权利何荣耀(二)

不仅仅是罗马教会发现了艺术有感染和征服人心的威力。17世纪欧洲的国王和君主同样急于加强他们对于人心的控制。这是当时艺术和宗教和政治的关系,可能就因为当时的艺术被这些东西控制,才会落得评价比较低的结果。神授王权。凡尔赛宫,之所以是巴洛克式建筑,在于它的规模巨大,并不在于它的装饰细节。凡尔赛宫的建筑师们主要致力于把建筑物的若干庞大部分组合成几个不相混同的翼部,让翼部的外部都是那么高贵而宏伟。如果只是把纯粹的文艺复兴形式简单地结合起来,就很难成功地避免如此巨大的建筑立面的单调性;他们却借助于雕像、石翁和战利品图案造成了一定的多样性。正是在这样一些建筑物中,人们才能最好地理解巴洛克形式的真正功能和目的。---为了宗教和君王。放纵的装饰活动。

当时最重要的艺术家:华托。他画自己想象中的摆脱了苦难和琐事的生活景象,那是一种梦境般的美好生活。许多人认为华托的艺术已经开始反映18世纪初期法国贵族的趣味即洛可可风格---那是一种喜欢优美的色彩和精巧的装饰的时尚,它代替了巴洛克时期较为刚健的趣味,表现出一种快乐的轻浮。不再是喧闹,而是呈现出一种美妙而近乎犹豫的平静景象。

23.理性的时代:英国和法国,18世纪

英国没有采用巴洛克风格来装饰教堂。英国在当时的重要建筑不是教堂,而是乡间住房。“Good tast”和古典风格,趣味风格也是理性风格。当时国民的整个倾向是反对巴洛克设计的放纵幻想,反对一种立意支配感情的艺术。

到这时,贵族式的梦境世界开始退隐。画家们开始观察当代普通人们的生活,画一些可以扩展成故事的动人或逗人的插曲。最伟大的是让·西蒙·夏尔丹。他的作品色调有细部变化,场面布局似乎朴素无华,隐然含有功力,使他成为18世纪最有魅力的画家之一。

24.传统的中断:英国,美国,法国,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初期

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宗教改革运动,艺术就失去了它们最常见的用途,迫使艺术家去寻找新市场。尽管风起已经改变,尽管艺术家给自己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但是绘画或者雕刻的目的大体上却依然未变,那就是把美丽的东西给予需要它们和欣赏它们的人。

18世纪快结束时,他们的共同基础似乎崩溃了。法国大革命的根源在例行时代,

人们的艺术观念的改变也是如此。第一个变化,关系到艺术家对于所谓“风格”的态度。人们开始怀疑过去一直沿用的风格是否正确,并且开始尝试他们认为正确的风格。把建筑看成是对于严格而简单的规则的实践,这种观念必然受到理性主义斗士的欢迎。

在绘画和雕刻中,传统锁链的中断现象不像在建筑中那样一目了然,但却可能有更为重大的后果。绘画已经不再是一桩通过师徒授受使知识流传下去的普通手艺了,相反,绘画已经像哲学一样是在学院里教授的科目了。这个深远的危机所产生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大概是各地的艺术家都去寻求新的题材类型。

艺术家觉得有自由把他们个人幻象画在纸上,以前只有诗人如此,这是传统发生中断的最突出的后果。而这样的中断现象也使得风景画的艺术地位得到了巨大提升。

25.持久的革命:19世纪

所谓的传统中断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特色,他必然要改变艺术家生活和工作的整个处境。在建筑中可以看到这个变化的最直接的后果。由于缺乏可靠的技艺,再加上莫名其妙坚持的“风格”和“美”,几乎把建筑毁掉。这个建筑工作无休无尽的时代根本没

有它自己自然的风格。

在绘画或雕塑中,“风格”的惯例所起的作用不这么突出,于是有可能以为传统的

中断对那些艺术形式的影响较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传统的中断给他们打开了无边无际的选择范围。但是选择范围越大,艺术家的趣味就越不可能和他的公众趣味相吻合。更糟糕的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崛起和手工技艺的衰落,由于缺乏传统教养的有产阶级的兴起,杂加上贱货次品生产出来冒充“艺术”,公众的趣味就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艺术第一次在此时成为了艺术家完美表现其个性的手段。自从法国大革命以来,艺术一次在我们心目中已经具有一种不同的涵义,19世纪的艺术史,我们会看作是少数

孤独者的历史,他们有胆魄,有决心独立思考,无畏地、批判地检验程式,从而给他们的艺术开辟新的前景。

接下来的一场革命主要涉及那些支配题材的程式。现代主义是这场艺术革命的标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条:世界上的物体个个都有明确不变的形式和色彩,置之画中,形式和色彩必须一目了然。新的理论不仅关系到处理户外的色彩,也关系到处理运动的形象。那场运动企图证明艺术家的敏感是人世间唯一值得严肃对待的东西。

26.寻求新标准

他们认为并不一定要准中他们眼前看见的自然面貌。

这样自我意识到风格、这样盼望日本能够帮助欧洲摆脱绝境的并不只限于建筑方面,10世纪末,青年艺术家对19世纪的绘画成就产生的不舒服、不满意的感觉,不易解释清楚。不过,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了解它的根源,因为今天通称“现代艺术”的各种运动正是从这种感觉中产生的。这些人可能认为印象主义者是第一批现代派,因为印象主义者不承认学院里教授的一些绘画规则。

然而最好还是记住,印象主义者的艺术目标跟文艺复兴时期发现自然以来建立的艺术传统并无二致。他们也想把自然画成我们看见的样子,他们跟保守派艺术家的争论在艺术目标方面少,在达到艺术目标的手段方面多。他们探索色彩的反射,实验粗放的笔法效果,目的是更完美地复制视觉印象。事实上,知道出现印象主义,才完全彻底地征服了自然,呈现在画家眼前的东西才样样可以作为绘画的母体,现实世界的各个方面才都成为值得艺术家研究的对象。大概正是由于他们的方法获得了这种彻底的胜利,一些艺术家才不肯贸然予以接受。

理解塞尚就要了解古典主义的画法。他是坚决不采用古典主义的画法的画家。他沉迷于色彩跟造型的关系。他对做出平衡的设计很干兴趣,这就是他要把水果盘向左延伸去填补空白的原因所在。这个例子大概能表明塞尚是怎样成为现代艺术之父的。他力求获得深度感但不吸收色彩的鲜艳性,力求获得有秩序的布局但不牺牲深度感,他在这一切奋斗和探索之中,如果有必要的话,有一点他是准备牺牲的,亦即传统的轮廓的正确性。他并不是一心要歪曲自然;但是,如果能够帮助他达到向往的效果,他是不大在乎某个局部细节是否变形的。他想表现坚实感和深度感,而且他发现他放弃符合程式的素描法就能达到目的。他几乎没有意识到,这个无视正确素描的实例竟会引起艺术中的山崩地裂。当初发明那科学透视法毕竟是要帮助画家制造空间的错觉。

修拉强调直线和水平线,几乎有埃及艺术风格,这使他越来越远地离开了忠实地描绘自然面貌的道路,走向探索有趣的、富有表现力的图案的道路。梵高想让他的画具有他激赏的日本彩色版画那种直接而强烈的效果,他的画是深思熟虑的。他的笔触收到修拉的影响,又向前发展了,他的笔触是一道一道道,化整为零。在他之前还没有人能这么画画。

在梵高的作品中,它是帮助艺术家传达他的振奋的心情。他喜欢画能给这个新手段充分天地的物体和场面。在画家中,他是第一个发现灌木树篱和庄稼地之美,发现了多节的橄榄树枝和深色的火焰般的丝柏的形状之美。他不仅画光芒四射的太阳,还画简陋、平静、家常所见的东西,还没有一个艺术家认为那些东西值得艺术家注意。

梵高的重点不是关心正确的表现方法:他用色彩和形状来表达出自己对所画的东西的感觉和希望别人产生的感觉。他不大注意他所谓的立体的真实,即大自然的照相式的精确图画。只要符合他的目标,他就夸张甚至改变事物的外形。这样,他通过一条不同的道路走到一个路口,跟同一时代理塞尚发现自己走到的地方相似,两个人都采取了重要的一步,有意识地抛弃“模仿自然”的绘画目标。当然,他们的理由不同。

塞尚感觉失去的是秩序感和平衡感,感觉到因为印象主义者专心于飞逝的瞬间,使得他们忽视自然的坚实和持久的形状。梵高感到,由于屈服于他们的视觉印象,由于除了光线和色彩的光学性质意外别无所求,艺术就处于失去强烈性和激情的危险之中,只有依靠那种强烈性和激情,艺术家才能向他的同伴们表现他的感受。高更渴望某种更单纯、更直率的东西,指望能在原始部落中有所发现。

这三位画家已经摸索过的那些解决办法,就成为现代艺术中三次运动的理想典范。

塞尚——法国的立体主义

梵高——德国的表现主义

高更——原始主义

27.实验性美术:20世纪前半叶

在谈“现代艺术”时,人们通常的想象是,那种艺术类型已经跟过去的传统彻底决裂,而且在试图从是从前的艺术家未曾梦想过的事情。事实上并不这么简单。现代艺术跟过去的艺术一样,它的出现是对一些明确的问题的反应。

建筑、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他看中房间而不是建筑立面。“如果房屋内部宽敞,设计良好,符合主任的要求,它的外观就一定也能被接受。”这种观点是一种革命性的观点,因为它引导莱特抛弃了古老的建筑程式,特别是传统所要求的严格对称。去掉一切装饰品,现代建筑家事实上就跟许多实际以来的传统决裂了。

从布鲁内莱斯基时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套臆定的“柱式”系统全被抛在一边,密如蛛网的虚伪的线脚、漩涡纹和半柱全被去掉。人们最初见到那些房屋,觉得它们看起来赤裸裸地一丝不挂,不可容忍。但是我们现在都已经习惯于这种外形,已经能够欣赏现代工程风格的清楚轮廓和简单形式。

包豪斯——有点时候,包豪斯所提倡的理论被概括为依据“功能主义”的口号。其宗旨是,只要涉及到东西符合它的目的,美的问题就可以随它去,不必费心。这一信条当然大有道理,至少帮助我们摆脱了无用乏味的花饰,19世纪的艺术观念曾经用那些花饰把我们的城市和房屋搅得乱七八糟。

在文艺复兴之前的美术都没有要求画家要“画其所见”。最初似乎一帆风顺,科学透视法,渐隐法,威尼斯派色彩,运动和表情,它们一起丰富了艺术家表现周围世界的手段。然而每一代人都发现仍然有意料之外的反抗之处,那是程式的堡垒,它驱使艺术家用其所学的形式,而非画其实际所见。19世纪的造反者打算把这些程式全部清除出去;当障碍一一排除之后,印象主义者终于宣布:他们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把视觉所见以“科学的准确性”描绘在画布上。根据这种理论所作的画是相当引人入胜的艺术作品。

新艺术运动的实验曾经引进日本版画来解除危机,然而为什么仅仅借用那样成熟的后世作品呢?从头开始,寻找真正的原始艺术,岂不更好?欧洲艺术的一对孪生主题:“忠实于自然”和“理想的美”没有对原始艺术产生任何影响。新运动去继续追求表现力、结构和单纯性,这是塞尚、梵高、高更继承下来的目标。

不论是好是坏,这些20世纪的艺术家都得成为发明家。为了引人注目,他们不得不追求独创性,而不是我们最熟悉的那些有高超技艺的大师们。任何使批评家感兴趣并能吸引追随者奔波的背离传统的行为都会被欢呼成领导未来的新“主义”。可那未来总是没有维持多久。但是,20世纪的艺术史不能不注意这种无休无止的实验,因为本世纪中许多最有天赋的艺术家都加入了实验的阵营。

爱德华·蒙克的石版画《尖叫》目的是表现突然的刺激怎样改变了我们的一切感觉印象。这幅画为什么这么有名呢???是因为早吗?因为表现主义者对于人类的苦难、贫困、暴力和激情深有所感,所以他们倾向于认为固执于艺术的和谐与美只是由于不肯老老实实而已。在他们看来,古典名家的艺术,拉斐尔或科雷乔的作品,显得虚假、伪善。他们想正视我们生活中的明显事实,表现他们对剥夺掉权利的人们和丑陋的人们的同情,避开任何具有美丽和优雅之感的东西。

第一位着手实践的艺术家石斛是当时身居慕尼黑的俄国画家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跟他的许多德国画友一样,实际上是个神秘主义者,厌恶进步和科学的益处,渴望通过一种纯“心灵性”的新艺术使世界更新。他相信以这种方式在心灵与心灵之间进行交流是可能而且必要的,这个信念鼓舞着他展出了那些企图创作色彩音乐的第一批作品,那些作品实际上开创了后来所谓的抽象艺术。

重要的是艺术作品,而不是称号。人们也许怀疑康定斯基最初实验色彩音乐的作品是否完全成功,然而却不难理解那些作品激起了兴趣。巴黎兴起了立体主义,这一运动甚至比康定斯基实验的表现主义的色彩和弦更为彻底地脱离了西方绘画传统。立体主义并不打算彻底废除形象再现,仅仅是想加以改造。

艺术中,每个问题的解决都会带来新的问题。我们知道,艺术是通过表明光线减弱的明暗法获得立体感。大胆的简化法虽然看起来相当动人,但是缺乏敏感的效果,形象平扁。但是这种无视立体感的做法,必然使他们碰到文艺复兴时期在引入透视法时产生的那类问题,即在描绘现实时要和清楚的设计取得协调。

毕加索——他收到塞尚的影响。解除了原始艺术之后,他学到了:怎样用几个简单的要素去构成一张面孔或一个物体的图像。这跟较早的艺术家使用的简化视觉印象的方法有些不同。较早的艺术家是把那自然的形状简化为平面图案。然而,也许有些办法,既能避免那种平面性,又能构成简单物体的图画而不是去立体感和深度感吧。正是这个问题引导毕加索返回塞尚的作品。

各个时期的艺术家企图解决绘画的基本悖论:绘画是在一个平面上表现深度。毕加索从来没有伪称立体主义手法能代替其他一切表现可见世界的方式。他的表现方式也是一直在变动。他太勤奋了,更重要的是,他非常大胆,敢于突破自己。

语言无法解释清楚绘画。但是语言有时是有益的标志,它们有助于清楚误解,至少能够给我们一些线索,借以了解艺术家对于自己所处的境地的认识。毕加索是个典型。理解之一处境最好的方法大概是再一次看看它的由来。不用说,一个艺术家想让玩弄形状的做法引导着他走到这种幻想境界的哪一步为止,这是中跟气质和趣味大有关系。

人们一直都在关注形式问题。绘画难道不能变为像建筑一样的构成艺术?由此产生了蒙德里安定构成画。他企图用最简单的要素——笔直的线条和纯粹的颜色,来构成他的作品。他渴望一种具有清楚性和规则性的艺术,能以某种方式反映出宇宙的客观法则。

不管我们对这种哲学的看法如何,都不难想象究竟是什么心情促使一个艺术家全神贯注于这么一个神秘的问题,要把一些形状和色调联接起来,直到它们看起来合适为止。很可能一幅画除了两个正方形之外别无所有,创作者却牢心费神,比以前的艺术家画圣母还困难。可能恰恰就是这种无用之感有助于说明其他20世纪艺术家为什么逐渐反对这种观念。专心于平衡和方法之谜,无论多么微妙、多么引人入胜,终究使他们感到空虚,他们几乎是拼命地设法空腹空虚感。他们和毕加索一样,也在探索不那么矫饰、不那么任意而行的东西。然后,如果兴趣既不在题材,跟往昔不同,又不在形式,跟近日不同,那么作品的目的何在呢?

答案容易意会而不易言传,因为这种解释极易沦为故作高深,或者纯属胡说。现代

艺术家想创造事物:重点在于创造而且在于事物。他想有一种自己已经制作出前所未有之物的感觉。不是仅仅模仿一个实物,不管模仿得多么精致;也不仅仅是一件装饰品,不管是多么巧妙的装饰品;而是比而这更重要、更持久的东西,是他认为比我们的无聊生活所追求的虚伪目标更为真实的东西。

嘲笑现代艺术家醉心于单纯和孩子是轻而易举的,然而理解他们的心情也不应该有苦难。因为艺术家觉得那种直率和单纯是唯一不能学而得之的东西。许多艺术家觉得博物馆和展览会中充满了显示出这类惊人的灵巧和技术的出色之作,因此继续沿着那些路线走下去就毫无所获,他们觉得处于失去灵魂、沦为熟练的绘画工或雕刻共的危险之中,除非他们变成小孩子。

在遥远的往昔,所有艺术作品都是围绕着那样一个必要的核心和形成的,是社会给予艺术家任务——教堂、画肖像、插图等等。艺术家的奥秘是:他能把作品创作的无比美好,使得我们由于单纯欣赏他的做法,几乎忘记问问他的作品打算做什么用。当人们都是那样集中地注意艺术家怎样把绘画或雕塑发展成为一种纯粹的艺术,竟致忘记给予艺术家较为明确的任务时,这在艺术发展史中就是一个命运攸关的重大时刻。

在日常生活中包围着我们的是所谓“应用的”或“商业的”艺术,我们许多人觉得难以理解的是展览会上和美术馆里的“纯粹的”艺术,二者之间,还有一道不愉快的鸿沟。人们希望一个艺术家应该创作他曾看见过被标名为艺术的那种绘画或雕塑。人们能够理解这个含糊的要求,但是遗憾,那正是艺术家唯一做不到的事情。从塞尚到超现实主义者们,他们的想法和困惑,解决办法,这些是最重要的部分。

28.现代主义的胜利

这个故事主要关注的是某些艺术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关注的是那些决定了艺术未来发展路线的解决方案。越走进我们自己的时代,就越难以分辨什么是持久的成就,什么是短暂的时尚。不同的方式的探求必然会导致一些旨在引人注目的古怪行为。

然而只有预言家才能猜出那些艺术家是不是确实将要创造历史,而一般说来,批评家已经被证实是蹩脚的预言家。设想一个虚心、热切的批评家,他也不可能知道当时正在创造历史的三位人物是梵高、塞尚、和高更。他根本就不可能知道这三个人。

我们时代的其他艺术家总想追随时尚,或者更有甚者去开创新的时尚,对此,我们也是无需惊讶的。艺术史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人们对待现代艺术的态度的变化。达达主义:那孩子气的声音达——达就能代表这样一件玩具。那些艺术家无疑是想变成小孩子,而且蔑视艺术的严肃和自大。这种感情不难理解;然而我一直认为,以他们曾经加以嘲笑和抛弃的那种严肃态度去记载、分析和讲授这种“反艺术”的态度,终究有些不大相宜。的确,我并未料到,这一回到儿童心态的做法竟然达到如此程度,一直模糊了艺术作品跟其他人之间的区别。杜尚可以随意取拾任何物象。还有个德国人约瑟夫·博

伊于斯声称他已经扩展了艺术的概念。

只要一件事情做得无比美好,我们由于单纯欣赏他的做法几乎忘记问一问他的意图,这时我们就会谈到艺术。在绘画中这种情况越来越甚。

读后感:

读罢《艺术的故事》,我的脑海中充斥着一幕幕史诗般的艺术结晶,那些色彩、结构不断地混合、重叠,仿佛DNA在不断地攀升与回归。

从荷马史诗中的克里特岛出发,将尼罗河流域的神迹引向心灵的出埃及记。拜占庭将希腊的美冰封了起来,它像颗睡莲的种子,避过兵戎、骗过时间,沉睡千年。直到乔托丢它入水,古莲在罗马人的热泪中晕开千年的绿意,催开文艺复兴的芳芬。高更的恐惧促使现代艺术越过帕特农神庙的石马,又回到了童年的木马。恐惧让艺术诞生,敬畏让艺术纯粹,疯狂让艺术自由生长,理性让艺术回归。这是一首史诗般的交响,是一段耐人寻味的旅程。

在看完之后,我又上网查阅了范景中先生关于此书的一篇演讲,里面他提到了《艺术的故事》中的一些局限性,对其中几点我的体会比较深。首先,书既然以“故事”为名,就必然会有主角,在这里主角很明显是“文艺复兴”时期,内容有所偏重,即使是在进行其他时期的讲述,也时不时提到文艺复兴时期;其次,这本书所讲的是“男性主义”的艺术,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其中却没有一个女画家或者女建筑家,虽然不清楚贡氏是否有性别歧视,但这样的现状也能说明一些问题;最后,本书虽然说是艺术的故事,但其实偏重于绘画,有关于绘画的篇幅要远远超过建筑,但奇怪的是贡氏自身其实对建筑方面了解更多。贡氏其实也给出过答案,他说“这本书如果什么都写,那就写不完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幽默。

成语故事读后感_成语故事读书笔记五篇

成语故事读后感_成语故事读书笔记五篇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关于《成语故事》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成语故事读后感篇一 这几天我在读《成语故事》这本书,读着读着,不知不觉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 这本书又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有巧夺天工的神话故事;富含真理的寓言故事。这是一本蕴含了许多成语的﹑充满知识的书。 这里面有大义灭亲﹑画饼充饥﹑井底之蛙﹑黔驴技穷﹑卧薪尝胆等等。我最喜欢其中的卧薪尝胆因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先苦后甜。 这个故事讲得是吴越两国在春秋末期为争取天下霸权,在夫椒激战,越军大败,越王勾践被俘,吴王夫差认为要完成霸业,必须要宽宏大量。就没杀越王勾践。没想到几十年后,越往东山再起,逼死了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后来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越王勾践是多么忍辱负重、老谋深算的一个人啊!勾践为了打败吴王夫差,睡在柴草当中,吃粗茶淡饭;为了打败吴王夫差吃饭睡觉都要舔尝苦胆;为了打败吴王夫差和战士们同睡同起;为了打败吴王,他放下身段,不耻下问。功夫不负有心人。越王勾践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做人要忍辱负重、不耻下问。 读完了整本书,这本书启示了我:人生就像大海,困难、挫折与艰辛,不过是海岸上泛起的一朵朵小小的浪花。 成语故事读后感篇二 今天,我读了一个成语故事:《叶公好龙》。 这个故事主要讲: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叶公。叶公非常喜欢龙,又因为他生活在富贵家庭中,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上等的,所以他的衣服上、帽子上、鞋子上、家里的柱子上、被子上、枕头上……家里上上下下的东西,都刺有龙的图案。一转眼,五年过去了。这五年里,叶公一家平平安安,生活地非常幸福。可是,叶公一家并不知道: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公一家既然这么喜欢我,那见到真龙……岂不是更喜欢了吗?好!就这么决定了,我明天下凡去见一见那个名叫叶公的人!第二天,真龙来到了叶公的家里,透过窗户看到了正在呼呼大睡的叶公,叶公也被这如此巨大的呼吸声吵醒了,一看,两眼直冒金心,吓晕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只是表面上喜欢某样东西,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某样东西,所以小朋友千万不要学叶公哦! 成语故事读后感篇三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叫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叫《成语故事》。读了几篇后,我深有感触,里面有些人令我觉得好笑,也有些人可以成为我的榜样,是我受益匪浅。我来给你们讲几个吧! ⒈杯弓蛇影。这个故事大致是说一位名叫杜宣的主薄误把映入杯中的弓当成了蛇,但那是县令请他喝酒,他不敢不饮,只能硬着头皮把酒喝了下去,最后产生了心病,总觉得肚子疼,什么药都没用。这则故事比喻的是一个人因产生错觉

埃 弗洛姆 爱的艺术 读后感

埃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在记忆中,写读后感一直是让我痛苦的事,痛苦的根源在于我读后没有“感”,却为了完成任务硬是要挤出一些感想,总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但在读弗洛姆的《爱的艺术》的过程中,我的感受充满心中,每看一部分都会有新的感觉出现。在怕没有感想可写的问题解决之后我又有了新的焦虑。担心我写的不全面,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我的感受,或是让读者误解了作者的意思。这个过程体现了人生的一个剪影,那就是人在焦虑和解决焦虑的过程中成长。 为什么这本书让从来走马观花看书的我,能如此细致的读如此多遍。为什么这本书让从不愿意影响别人思想的我,如此热情的向朋友们推荐。为什么这本书让坚信自己观点的我,能如此快的进入另一个新的世界、新的阶段、新的人生呢?这是因为它从另一个视角给出了与这个社会以及我们给出的定义截然不同的含义。 世界万物发生联系都是双方面的,一方面《爱的艺术》这本书的内容很有能量。另一方面看书的人也为看这本书做好了同样重要的思想准备。是读者与作者超越时空通过书这个媒介进行了思想上的交流。我很庆幸我接触到这本书,同时我也庆幸我是在正确的时间看到了这本书。 我们每个人出生时,是个一无所知的孩子。没有自我的意识,需要通过触摸和破坏身边的东西去学习自己与外界的不同。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自己和母亲是一个整体。在妈妈的帮助下,在自己的努力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分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有能力自己去探索大千世界。但是我们的探索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我们看到的主要是使我和其他的人分开的差别。这种差别使人与人之间产生距离,这就是孤独和恐惧的根源。 同人的共有的核心相比,人与人之间在才能、智力和知识上的差别微不足道。要了解这种人共有的核心,必须要深入了解人,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如果说身体上的自我意识需要在外界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形成的话。那么思想的形成、独立和分离也是需要帮助和努力的。 我们思想的建立受到很多无形和有形因素的影响,其影响力最大的是母亲、父亲和社会。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母爱使我一方面得到了幼儿维持生命需要的关心和爱护。另一方面母爱使我发自内心的感到活着真好,当个女孩真好。我得到的健康的母爱不仅仅是把孩子看做自己的一部分,自恋的爱。同时,它也是允许孩子和母亲分离,关心孩子成长的爱。我得到的父爱是有一定要求并且宽容和耐心的。所以家庭给予我一个基本健康的人格。之所以说是基本,是因为他们还是有自身的问题,导致我内心的父亲部分发展的更多,我更多的是理智服从原则,却缺少对无条件爱的向往和信任。在此基础上,我开始了自己思想的人生之旅。在路上,相当长的时间我有很多不确信,我的理智使我感受不到思念、爱、责任心等等感情。这些名词在于我仅仅是别人的,我对于它们的态度是相信有,但在我身上什么时候发生,是否会发生都持怀疑态度。我曾一度认为,太过于理智的我今生没有刻骨铭心的爱情是一大憾事,即使是失恋也是我想要的。但是理智又不可能让我去飞蛾扑火。 我是个被垂青的幸运人,慢慢的我有了很多感受和体会。我发现了内心的某些难以形容的感受和书中的爱是那么的一致。这发现让我惊喜和幸福。 给的最重要范畴还不是物质范畴,而是人所具有的特殊范畴。一个人究竟能给予别人什么呢?他可以把他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他的生命给予别人。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一定要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他的给同时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在给的行为中诞生了新的东西,给和得的人都会感谢这新的力量。这一点表现在爱情上就是:没有生命力就是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马克思极其优美地表达了上述思想。他说:"如果你以人就是人以及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充满人性的关系为先决条件,那么你只能用爱去换爱,用信任换取信任。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能促进和鼓舞他人的人。你同人及自然的每一种关系必须

读书笔记800字《爱的艺术》

读书笔记800字《爱的艺术》 弗洛姆《爱的艺术》告诉我们,爱不是对象问题,而是能力问题。下面是搜集的《爱的艺术》读书笔记800字,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 弗洛姆《爱的艺术》告诉我们,爱不是对象问题,而是能力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混淆了“坠入情网”的初始体验同“身在其中”的持久状态这两者的区别。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现代人对自己、对他人和对自然的异化。他已经被弄成一件商品了,将自己的生命力体验为在既定的市场条件下必须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投资。”而忘记了作为人类的本质和终极需要。 弗洛姆提醒我们反思,“被弄到社会网罗中的人,如何才能不忘掉他是一个人,一个独特的个人,一个只能活一次的人,一个带着失望与希望、悲伤与恐惧,怀着对爱的热望、对虚无与疏离深深畏惧,只能活一次的人?”这个问题深深触动了麻木和浑浑噩噩的我! 他告诉我们,“对于人类存在问题的真正全面的回答是要在于人际和谐,在于彼此之间的融合,在于爱。” 他告诉我们,“爱从本质上是应该是一种意志的行为,是对将自己的一生完全托付给对方的决定。爱一个人不仅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桩判断,一个承诺。”这与《圣经》中“爱是恒久忍耐”是一样的意思。

成熟的爱需要以给予、关心、负责、尊重和了解为前提。爱是一种个人体验,只能由个人亲自为自己体验。我知道,我已有幸了解理论,唯有终身实践,才能接地气,而心平气和,体会爱的真谛。 他提醒我们,“我们在传授知识,但我们正在丢掉对人类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的知识:那种只能通过成熟的人、有爱的人的在场才能言传身教的知识。”这让我感叹,现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挂羊头卖狗肉者有之、披着羊皮的有之、滥竽充数者有之,劣币逐良币,有品、有德者,为人师表者反而稀缺、罕见,甚至被摧残。 最后弗洛姆再次总结和强调,“谈爱不是说教,实际上是在谈每一个人的终极的显示的需要。这种需要被掩盖,并不等于说不存在。分析爱的本质就是发现它在当今社会的匮乏,以及批评应该为此负责任的社会条件。相信爱可以作为一个社会性现象的可能性而不仅仅是一个例外的个人性的现象,是一个建立在人类本性的洞察之上的理性信念。” 路漫漫兮,吾将勉励为之。 婴孩呱呱坠地,以血缘为密码开启爱的神秘之门。这份与生俱来的珍贵礼物---爱是哺育人成长的精神母乳。沐浴在爱的恩泽下,感受着蕴含其中的人性的美好与光辉,人格之树茁壮成长、茂盛参天。而后播洒下一片爱的浓荫,给亲人、给朋友、给世界,一份成熟的、勇敢的爱的回馈,完成一度爱的循环。通过爱的交互,清晰对生存、对生命的认知。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新版】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体会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新版】成语故事读 书心得体会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新版多篇,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这个成语故事比喻做事没有恒心,任务没完成就放弃。它让我明白了:学习不能中断,有的时候,你离成功也许只有一步之遥,你放弃了,是多么的可惜。共同阅读《成语故事》读书心得最新5篇精选,请您阅读!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1 可是,妈妈讲的太慢了,也太少了,听到石老师说要看这本书,我立马让爸爸给我买来看,看着看着,我就被成语里面的小故事给吸引住了。真的是太让我爱不释手了,“成语爷爷”真的是太有智慧了,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让我为之深深地吸引。 其中有一个“拔苗助长”的成语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说的是一个人总是觉得他的禾苗长得太慢了,于是就拔出这些禾苗想让它长得快一些,但是因为禾苗离开了土地就全部死掉了…… 我喜欢《成语故事》这本书,它让我们学到了知识,明白了事理。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2 成语跟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首先我们说话就会经常说到成语、其次就算是做游戏也有像成语接龙这样的游戏,举个例子守株待

兔、兔死狐悲、悲痛欲绝等等。中华成语千千万,我最近通读了一本叫《成语故事》的书,受益匪浅。 《成语故事》这本是顾名思义就是由许许多多成语故事组成的,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有几个,如掩耳盗铃、老马识途、亡羊补牢等。我觉得真正能让人理解意思悟出道理的又通俗易懂的应该是它们几个。 “掩耳盗铃”从表面意思来看,应该是捂着耳朵去偷铃铛。他讲了一个人去偷一个大户人家的铃铛,他以为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别人就不会听见,他真是太笨了。可是在我们面对许多没有做好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常会本能的选择逃避,选择隐瞒,但“自欺欺人”是不对的,这会让我们养成撒谎的习惯。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坏孩子。 “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人他一天丢了一只羊,这只羊被狼吃了,他却没有把羊圈修好,第二天他又丢了羊,这才把羊圈修好。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看到了自己的错误,就马上改正,不要知错不改,并且还要听从别人的建议,并立刻改正。 快乐的`成语故事的遨游就到此结束了,我希望大家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而不是去做那个“掩耳盗铃”的人,“亡羊补牢”的人。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3 今天,我读了一个成语故事:《叶公好龙》。 这个故事主要讲: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叶公。叶公非常喜欢龙,又因为他生活在富贵家庭中,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上等的,所以他的衣服上、帽子上、鞋子上、家里的柱子上、被子上、枕头上……家里上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第25章

19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开始摧毁可靠的手艺传统。最直接的后果产生在建筑上。建筑开始了大批量的生产,只在最后让建筑家加上一点带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装饰,表现出冒牌仿古的风格。由于技艺的缺乏,建筑显得太简单而不再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当然也有一些建筑家智慧地在这个时代找到了出路。国会大厦的建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既不是冒牌的仿古也不是奇特发明,文艺复兴风格专家查尔斯·巴里爵士的设计保持着浪漫主义的风格,同时也不乏高贵。 对于绘画和雕塑的影响相对建筑较小。只是艺术家们在19世纪依然遇到了谋生的难题。虽然他们依然靠着亘古不变的老路子谋求生计,但是由于艺术的题材极大地扩大,艺术家们在风格、题材选择时往往会遭遇难以和顾客一致的窘境。后果就是,循规蹈矩地迎合公众需要的艺术家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艺术家形成了鸿沟,以至于意志薄弱者寻求在个性的表现上显得出众,从而更加失去了取得公众信任的本钱。 当然,在那些坚持孤独的艺术家中不乏名家,他们不与时代逐渐低俗的趣味同流合污,有决心坚持自己对于艺术的想法,不论结果如何,他们在精神这一点上已经是一个成功者了。 除此之外,绘画题材的观念又发生了转变。辛苦农民与农妇史无前例地成为人物画的主体,而不再是风俗画、风景画的一员。米勒的《拾穗者》就是这样一个表现。以库尔贝为标志,现实主义成为了艺术革命的标志。现实主义的艺术主张以自然为师,坚持真实,而不是空虚的优美与浮华。 此外,马内也开启了绘画明暗强烈对比表现手法的时代。虽然这一想法一开始被否定,但又有什么新思想没有经过否定呢?时间必然是检验真理的最好尺度。 印象主义也在这个时代出现了。它的诞生是因为讽刺,但是却被这个流派的艺术家们拿来当作派名使用。虽然在当时受到较多的批评,但是他们的作品在现代最终得到了认可。

《爱的艺术》读后感1500字

《爱的艺术》读后感1500字 导读:本文《爱的艺术》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无所知的人儿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儿也就什么也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儿是没有价值的。懂得事理的人儿也懂得爱、观察和发现……对事物本质了解得越多,也就越钟爱……设想所有水果与草莓同时成熟的人儿也就对葡萄一无所知” 在本书的开篇,弗洛姆引用了帕拉塞萨斯(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的这句看似与感情无关的古话,却在必须程度上证明他的观点,若想获得爱,则需了解爱。 弗洛姆是著名的德国(后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试图保存两者的真理,用对方的原理修正进行另一方的理论,得出最后的综合体。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这本《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20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但是

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透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潜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此刻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熟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感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在本书里,弗洛姆也谈到,在交易盛行和奉物质财富为首要价值的资本主义礼貌中,人类爱的关系遵循统治商品交换和劳动力市场的相同规律,以“互利交换”的思想为基础,估计自己和对方在社会中的价值,力图做一个交易,此交易即称之为感情。 弗洛姆认为,以上提到的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马克思曾强调过知识和成熟在感情里的重要性,也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你就应思考在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弗洛姆的观点类似,成熟的人

《成语故事》读后感_《成语故事》读书心得五篇

《成语故事》读后感_《成语故事》读书心得五篇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关于《成语故事》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成语故事》读后感篇一 我读的这个成语故事叫做《邯郸学步》。 古时候,在赵国都城邯郸,每个人走路的姿势都很优雅,个个风度翩翩。有个小伙子住在燕国寿陵,他想去邯郸学上几招,回来显显本领。他终于到了邯郸,看见没个人走路的姿势都很优美,之后他就每天上街学人家走路。总是这次觉得这个人走路好看就学这个人走路,一会儿觉得那个人走路好看又学那个人走路。最后什么都没学会,就连自己本来怎么走路的都忘了,只好爬着回家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东西不能三心二意,如果机械的去模仿别人,不但学不会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丢掉。 这一次,我就跟这个小伙子犯了一样的错误,我爸爸教我学毛笔,叫我先练横,我才练了三天,就想练竖,连着连着就又想练点,最后什么都没学会,爸爸生气的说;“做什么事都这么三心二意,这样能学好什么?”我跑到小房间把门用力的一关,趴到了床上,嘴里嘀咕着;“只不过是一个毛笔吗,有什么好计较的,切!” 就这样,我跟爸爸僵持了一天没说话了,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就跑去像爸爸道歉爸爸也原谅了我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之后我们又开始学毛笔,听了爸

爸的话,我的毛笔字写得越来越好了。 我一定会好好学,把毛笔学会,不会再三心二意了。 《成语故事》读后感篇二 成语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流传下来的,而且每个成语还带有一个个小故事,不愧为精华。今天我学习了两个成语故事,分别是“铁杵磨针”和“凿壁偷光”。 “铁杵磨针”主要写了李白小的时候不爱学习,有一天,他看见河边有个老太太在磨一根铁棍,便过去问她:“老奶奶,你在干什么呢?”那位老太太说:“我准备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又问:“这跟铁棒这么大,而针又这么小,能摸成吗?”老太太告诉李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听后大为感动,牢记在心,最后成为有名的大诗人。这个成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是啊,“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个简单的道理几乎任何人都知道,可是真正用到里面道理的人又有几个呢?只要人人都有决心,肯下功夫,那么世界就不会有什么做不成的事,世界也就会又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凿壁偷光”主要写了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就这样,经过匡衡的刻苦学习,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凿壁偷光”意思是: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看完这个故事,我感觉我们的学习条件比匡衡好得多。家里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看完了《艺术的故事》,再回过头看书名和内容简介,不由觉得“故事”真的是再适合不过的形容了。它概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但是相比于说它讲述了一段关于艺术的历史,更多的是在叙述艺术和艺术家们的故事。 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个艺术家讲述的一个故事,书中有一半都是图片,作者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这些故事用大众的语言娓娓道来。所以从书中,我们不只看到了艺术的发展历程,也看到了各个时代的艺术家们的生平故事。作者给了这些艺术家们新鲜的血肉,而非人物介绍中如“巴勃罗·毕加索(1881年~1973年),立体画派创始人”这样冰冷的文字。艺术家是鲜活的,他们存在于不同的时代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作为普通人类思考着关于自己与世界的事,他们把自己的思想成果酿造成艺术作品,所以这些艺术作品也是鲜活的,是艺术家们的一部分。 对于艺术的含义,贡布里希认为艺术在不同时代和地区的定义不同,而“艺术”这一概念则是武断地用一个思维框架来套所有艺术家的所有出品。贡布里希认为,仅仅由于一幅画让他想起了童年而喜欢它,没有任何问题。没有错误的“喜欢”,只有错误的“不喜欢”。错误的不喜欢指的是任由偏见蒙蔽自己,丧失了欣赏艺术作品的机会。在序中贡布里希说道,“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而在书中他又说道,“实际上根本没有艺术其物。只有艺术家,他们是男男女女,具有绝佳的天资,善于平衡形状和色彩以达到‘合适’的效果;更难得的是,他们是具有正直性格的人,绝不肯在半途止步,时刻准备放弃所有省事的效果,放弃所有表面上的成功,去经历诚实的工作的辛劳和痛苦。我们相信永远都会有艺术家诞生。” 那么艺术家又是什么?书中提到,“所谓的艺术家,从前是用有色土在洞窟的石壁上大略画个野牛形状,现在则是购买颜料,为招贴板设计广告画。”这两个例子冰山一角,并不能全面的概括一个艺术家的真正定义。但这样的说法,也说明贡布里希对艺术并不持有崇敬而疏远的态度,他认为艺术家是亲近的,艺术也是可以亲近的。他对艺术家们的创作是这么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书名:《爱的艺术》 作者:【美】艾.弗洛姆李鸣健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类型:自购书 内容笔记: 第一章爱是一门艺术吗? ·产生在爱这件事情上一无所学的观点的原因 ①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是否能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爱的能力的问 题。 ②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的问题 ③人们不了解“falling in love”和“being in love ”之间的区别。 ·学会一门艺术的步骤是什么? ①掌握理论 ②掌握实践 ③要把成为大师看得高于一切 第二章爱情的理论 (一)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人是一种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生命。人意识到自己,他人,人的过去和发展前途的可能性。人对他的单一存在的觉悟,对他短暂生命的觉悟,人意识到身不由就,死的必然,人知道自己的孤独和与世隔绝,意识到面对社会和自然的威力,自己的无能为力。——所有的这一切,使得他的特殊和孤寂的存

在成为无法忍受的监禁。如果人不能从他的监狱中解放出来,如果他不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同他人或周围世界结合在一起。他就会疯狂。 ·人——所有时代和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永远面临同一个问题。即:如何克服这种孤独感,如何超越个人的天地,实现人类的大同。 ·达到这一目的(人与人之间的结合)的途径: ①纵欲:特点一方式都是强烈的 特点二需要整个身心的投入 特点三需要不断重复 ②同一组人保持一致:参加者为了使自己属于这一部分人而失去了大部 分个性。 在专政国家中,通过威胁和恐怖手段制造同 一状态。 在民主国家中,人们变成一个模式,因为人们总想通过某种方式实现与他人 的结合,如果没有别的更好的方式,那就只 能采取同一人群的同一方式。 ·要求消除所有差别的倾向&平等概念和实践的密切关系: 平等概念的发展: ◎犹太经书,肯定了人的一次存在性。“谁拯救了一个生命,就等于拯救了全世界;谁破坏了一个生命,就等于破坏了 全世界。” ◎西方启蒙运动哲学,平等是指发展个性的条件。康德认为,人永远不应该是实现他人目标的工具,人本身,就是一个

成语故事二年级读书心得400字

成语故事二年级读书心得400字 《成语故事》像一条船载着我到成语的海洋遨游,它像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默默的教我学习成语。它还像一把金钥匙,让我打开了学习成语的大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故事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故事读后感1 这个暑假我读了《中华成语故事》,有很深的感受,中华成语故事是文明智慧的源泉,思想文化的结晶。汉语成语,浓缩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中的一枝独秀的奇葩。在文字表达中恰当地使用成语,能起到画龙点睛、生动形象、意境深奥的效果,这也是其他语言文字难以比拟的地方所在。 我从“不自量力”的成语中学到了:要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能过高估计自己。 我从“大公无私”中学到了:要完全为集体利益着想,没有一点私心。也可以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才能受人爱戴。 我从“悬梁刺股”中学到了“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为大器之材。感受很多,不能一一列举。

一个成语故事往往就是一段历史,一个传奇,一个哲理。我要以史为鉴,学习古人的智慧,时时反省自己,严格地要求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成语故事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一个成语故事:《叶公好龙》。 这个故事主要讲: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叶公。叶公非常喜欢龙,又因为他生活在富贵家庭中,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上等的,所以他的衣服上、帽子上、鞋子上、家里的柱子上、被子上、枕头上……家里上上下下的东西,都刺有龙的图案。一转眼,五年过去了。这五年里,叶公一家平平安安,生活地非常幸福。 可是,叶公一家并不知道: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公一家既然这么喜欢我,那见到真龙……岂不是更喜欢了吗?好!就这么决定了,我明天下凡去见一见那个名叫叶公的人!第二天,真龙来到了叶公的家里,透过窗户看到了正在呼呼大睡的叶公,叶公也被这如此巨大的呼吸声吵醒了,一看,两眼直冒金心,吓晕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只是表面上喜欢某样东西,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某样东西,所以小朋友千万不要学叶公哦! 成语故事读后感3 暑假里,妈妈陪我到书店买了《成语故事》这本书。书里面讲了好多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教给我一个深刻的道理,每个故事

爱的艺术 弗洛姆 读书笔记

爱的艺术弗洛姆 题记: 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巴拉塞尔士* *巴拉塞尔士(1493-1541),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 前言 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对爱情的三个错误看法 1.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因此对他们来说,关键是: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采取了各种途径。男子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在其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去获得名利和权力,而女子则是通过保持身段和服饰打扮使自己富有魅力;而男女都喜欢采用的方式则是使自己具有文雅的举止,有趣的谈吐,乐于助人,谦虚和谨慎。 2.很多人认为在爱这件事上一无可学,他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当代文化是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现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赏橱窗,用现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他力所能及的物品。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以权衡对方及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我想做一笔交易,那我既要考虑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对方值不值得我追求,也要考虑基于我的一目了然的实力以及潜在的实力,对方会不会看中我。在这笔交易中,如同购买地皮一样,对方的有发展前途的潜力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一个商业化占统治地位以及把物质成功看得高于一切的文化中,事实上是没有理由对下列事实抱有吃惊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 3.第三个错误是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如果我们用falling in love和being in love这两个英文搭配也许就能更清楚地区分这两个概念。两个相互陌生的人,当他和她突然决定拆除使他和她分隔的那堵高墙,相许对方,融为一体时,他俩相结合的一刹那就成为最幸福、最激动人心的经历。这一经历对那些没有享受过爱情的孤独者来说就更显美好和不可思议。这种男女之间突如其发的奇迹般的亲密之所以容易发生,往往是同异性的吸引力密切相关或者恰恰是由此而引起的。但这种类型的爱情就其本质来说不可能持久。这两个人虽然慢慢熟谙对方,但他俩之间的信任会越来越失去其奇迹般的特点,一直到隔阂、失望和无聊把一息尚存的魅力都抹掉为止。当然一开始双方都不会想到这点。事实是: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地寂寞。 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如果是别的事,人们会想方设法找出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以利再战或者永远洗手不干。但因为人们不可能永远放弃爱情,所以看起来只有一条可行的路,那就是克服爱情的挫折,找到原因并去探究爱情的意义。 在这方面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要认识爱情是一门艺术。人们要学会爱情,就得像学其他的艺术—如音乐,绘画,木工或者医疗艺术和技术一样的行动。 可以简单地把学会一门艺术分成两个部分,一是掌握理论,二是掌握实践。只有

成语故事读后感_成语故事心得感悟五篇

成语故事读后感_成语故事心得感悟五篇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 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关于 《成语故事》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欢迎大 家来参阅。 ——《杯弓蛇影》读后感 读了成语故事这本书,我学到了许多成语,也理解了他们的意思。 在这些成语故事里面,我最喜欢“杯弓蛇影”这个成语了。它讲的是应郴请杜宣来喝酒,一张弓的影子映入了杜宣的酒杯中,杜宣以为是蛇吓得汗如雨下。但不能不喝,杜宣喝了 几小口就走了。杜宣回到家中又感觉到蛇在肚中蠕动,难受到喝水吃饭都困难。杜宣吃了 很多药,病情也没好转。应郴来到杜宣家问他怎么会闹病,杜宣就事情的来龙去脉给应郴 描述了。 应郴回到家,在厅堂里思考,北墙上的弓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坐在那天杜宣的位置上,取来一杯酒,也放在原来的位置上。果然发现不细看,酒杯中弓的影子确实像一条蛇。应 郴把事实告诉了杜宣,杜宣的病很快痊愈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想一想为什么。要通过调查实践去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或真相,去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法。 ——《半途而废》读后感 我读了一个成语故事《半途而废》,讲的是乐羊子的人,他去远方拜师求学,一年后乐羊子回家,妻子问他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他说他想家了,妻子听完,拿起一把剪刀走到了织布机前说:“织布要一丝一线的积累,剪断了,前面的织的所有布就作废了,学习 也是这样,每天都要坚持。” 乐羊子被妻子的话所感动,于是就回到了老师那里继续完成它的学业。 读完了这篇故事,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的最后不能半途而废,不然以 往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摘要:《艺术的故事》这本书是上《中外设计史专论》这门课程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推荐的,其实刚一开始翻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很枯燥乏味,但是细读下来却对这本书有了些许敬意。《艺术的故事》是贡布里希爵士编著的,书中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20世纪前半叶的实验艺术发展历程。里面的内容很多,绘画、雕塑、建筑均有所涉及。倘若是其它艺术史类的著作,六七百页厚的书籍细看下来多少是需要些勇气的。还好本书通俗易懂,简明晓畅的语言就能表达严肃的题目。 关键词:艺术;基督教;文艺复兴;东方艺术 前言 “艺术”是个遥远而崇高的词。每当我在一瞥中恍惚所见“艺术”两字,便畏惧般地匆匆避开,深怕自己如赤子的无知引来对其的亵渎。在中国,艺术的发展自商周的青铜器墓室中的壁画至高山流水的音乐翩翩优雅的舞蹈及唐煮宋点明沏泡的茶道,而如今我们更多的是在追求对古时的悠远的怀想而非致力于创造新鲜的血液。所以怀揣着一个中国梦的我总是梦想,在我的中国我们的中国里,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伟大艺术家,创造出一代又一代的巅峰之作。 只因我在少时总是摒弃了对于艺术的亲近的念头,无论是童年时期的习画或是书法,总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因此此类不成爱好便也只能草草了事。而如今当我真诚地怀着强烈的膜拜之心看那古今集大成者的书画杰作或是身边同龄人引以为傲的大笔一挥的作品,便又为以前的年幼无知后悔不已。身处中国,目光所及之处是遍地开花的书法国画古玩。面对市场上充斥的良莠不齐的作品,如何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至关重要。 但是敲开艺术领域的大门是件极其艰难的事儿,因为你永远也猜想不到这个圈子里的都是些什么物种。他们或孤僻或癫狂或神经质或敏感得要命(此皆艺术家们的独有特色)。书房里曾有摞成一刀的书画册,其中的仕女图我到如今也没看出有什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爱的艺术》是美国人Erich Fromm所写。这本书我目前读过三种译本,最早读的是李健鸣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之后是萨亦菲翻译西苑出版社出版的,第三个是刘福堂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上译的版本2016年读了没读懂,一个星期后还了,2019年读到西苑的,感受很深刻,被Fromm的观点吸引、教育,又借阅人社版的对比着阅读。上译的译本,译者对这本书中关于“爱”的翻译,有很多地方应译为“爱”译作了“爱情”,我理解“爱情”专指男女间的爱,而“爱”则是广义的,因为翻译的不准确,影响了我对内容的理解,但他的翻译是有温度的,我再重读时被那些精彩段落打动,那是他翻译时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感悟写出来的。西苑的译的要准确的多,读起来很通晓,使我喜欢上《爱的艺术》这本书,但印刷中有几页内容前后重复,出版社校对不严格,是个瑕疵。人社版的翻译的较准确,印刷出版也严谨,但如做人一样,严谨的人往往缺乏些风趣和平易近人,这本书译的是爱的艺术,这个译本少了些“爱”的温度。 全书共四章。 第一章探讨“爱是一门艺术吗?” 很多人不认为爱是一门艺术,认识不到爱是一种能力,以为爱是

自己能否被人爱,是要找到爱的对象,分不清爱情和博爱。爱是一门艺术,和学习其他艺术的过程一样,一是要掌握爱的理论,二是要掌握爱的实践。 第二章“爱情的理论”探讨了爱的作用、父母与子女间的爱、爱的对象。 爱是帮助人类克服孤独感、实现人与人之间统一的方法,纵欲、与集体一致、创造性的劳动都做不到,纵欲只能暂时使人与人统一,与集体一致是一种假统一,创造性劳动是人与物的统一。什么是爱?爱是一种积极的、内心生长出的情绪,爱是给予。一个人究竟能给予别人什么呢?是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悲伤、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他的“给”丰富了他人,也提高了自己的生命感,唤醒了双方内心的生命力,给和得的人都感谢这新的力量!爱的要素除了给予,还有关心、责任、尊重、了解。 父母和孩子间的爱,作者认为母爱是无条件的,“我”被母亲爱不需要理由,因为我是我;父爱是有条件的,我要去赢得父爱。一个好的母亲,孩子小时候要爱他,孩子长大独立后仍要爱他,不用母爱羁绊孩子的成长独立。一个成熟的人应既是自己的母亲也是自己的父亲,既有爱的能力,还有理智与判断。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书心得_成语故事读后感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书心得_成语故事读后感 快乐的成语故事的遨游就到此结束了,我希望大家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而不是去做那个“掩耳盗铃”的人,“亡羊补牢”的人。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成语故事读书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成语故事读书心得1今天,我读了一个成语故事:《叶公好龙》。这个故事主要讲: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叶公。叶公非常喜欢龙,又因为他生活在富贵家庭中,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上等的,所以他的衣服上、帽子上、鞋子上、家里的柱子上、被子上、枕头上……家里上上下下的东西,都刺有龙的图案。一转眼,五年过去了。这五年里,叶公一家平平安安,生活地非常幸福。可是,叶公一家并不知道: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公一家既然这么喜欢我,那见到真龙……岂不是更喜欢了吗?好!就这么决定了,我明天下凡去见一见那个名叫叶公的人!第二天,真龙来到了叶公的家里,透过窗户看到了正在呼呼大睡的叶公,叶公也被这如此巨大的呼吸声吵醒了,一看,两眼直冒金心,吓晕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只是表面上喜欢某样东西,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某样东西,所以小朋友千万不要学叶公哦!成语故事读书心得2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几本书,有《爱的教育》,《贝丝的快乐农场》,《父亲的城》,其中还有我最爱看的《中国成语故事》。虽然,书还没看完,但是从已经看过的故事中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如;“半途而废中”的乐羊子,在贤惠妻子的劝告下,做到了路不拾遗,明白了一块布要一寸一寸,一尺一尺才能织起来,如果剪断,那从前的时间就白白浪费了,读书学习也是这样,需要日积月累,才能成功,如果半途而废,和剪断这块布有何不同呢。而我有时候就听不进老师和爸妈的劝告,没有耐心,养成了许多坏习惯,常常受到老师和爸妈的批评。还有,“程门立雪”中的杨时,为了继续求学,放弃做官,千里迢迢冒着大雪去拜访老师,正巧遇到老师在睡觉,他就恭恭敬敬的站在门外等候,直到老师醒来,但他已成了雪人。杨时这种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和他相比我是那么的渺小。看看我,经常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老师在讲课,而我在东张西望,做小动作,不认真听,既对老师不尊敬,又没学到知识。最后还得受老师和家长批评;夏天,爸妈怕我学习热,于是就把空调打开,而我却在里面玩,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看这本书,同时也让我领略到了“曹冲称象”里的曹冲的机智;“愚公移山”里的愚公的恒心……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更是我们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成语故事读书心得3这天,我看了一本书,叫——《成语故事》。是说的一些因故事而造成的成语。有金石为开、狼狈不堪、身先士卒,都是有名将军、军师。我就讲金石为开这个故事。李广有一次带百十名骑兵碰到匈奴,李广故意原地休息,让匈奴以为前面有埋伏,一向不敢攻击。那里可表现出他精神韬略,善于用兵,而且作战英勇。李广又有一次,他被免了职务,晚上行走被巡逻的军官抓祝李广说自我过去是将军。军官不买账,讽刺说:“你就是现任将军也不行,犯夜就拘押,更别说什么前任将军。”李光就被关了一夜。等他复职了。就想方设法的把那个巡逻军官杀了。这证明了李广度量狭窄,就等于你是班里的班长,你用班长的名义来害别人。还有一次,李广去打猎,跑了一整天都没找到一个猎物,他突然看见了一只老虎,他精神大振,取出弓箭,搭上羽箭,平足力气将弓拉得如同一轮满月,一箭射向老虎。他发现老虎没有挣扎,走去一看,原先是石头,穿碎了石头。这证明做什么要一丝不苟、全神贯注,考试就考满分!成语故事读书心得4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成语故事》书,书中的每一个成语都讲了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讲了一个道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成语故事是:半途而废。这个故事讲的是东汉时,有个叫乐羊子的人去寻师求学。一年后,因为想家,他就回来了。妻子见状,就把织机上的绢帛剪断了,然后对丈夫说:“读书如果半途而废,跟剪断织丝一样。”乐羊子听了深受感动,又重新回去读书,一去就是七年,终于学有所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没有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成功。我希望同学们都能来看这本《成语故事》书,你们一定能从书中学到很多成语喻意和人生的哲理。成语故事读书心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_艺术的故事读书心得五篇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_艺术的故事读书心得五篇 《艺术的故事》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艺术的故事的读书笔记,仅供大家参考。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1 《艺术的故事》是贡布里希爵士编的,书中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20世纪前半叶的实验艺术发展历程。里面的内容很多,绘画、雕塑、建筑均有所涉及。倘若是其它艺术史类的著作,六七百页厚的书籍细看下来多少是需要些勇气的。还好本书通俗易懂,简明晓畅的语言就能表达严肃的题目。与一般美术史不同,这本书既不是简单地罗列史实,也不是用一些抽象难懂的“主义”来概括美术史,而是描述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贡布里希认为艺术的发展是在艺术家不断解决由社会和艺术传统自身所提出的问题过程中形成的。在导论中,他就骇人听闻地说:“现实中根本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当然,当我们大致读过他所讲述的历史,再看到他说艺术的故事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时,就会真正明白他的意思。

一般公众已经安于一种观念,认为艺术家就应该创作艺术,跟鞋匠制作靴子没有多大差别。这种观念等于说,一个艺术家应该创作他曾看见过被标名为艺术的那种绘画或雕塑。人们能够理解这个含糊的要求,但是遗憾,那正是艺术家唯一做不到的事情。以前已经做过的东西不再出现任何问题,也就没有任何任务能够激发艺术家的干劲。但是批评家和“博学之士”有时也有类似的误解之过。 实际上根本没有艺术其物。只有艺术家,他们是男男女女,具有绝佳的天资,善于平衡形状和色彩以达到“合适”的效果;更难得的是,他们是具有正直性格的人,绝不肯在半途止步,时刻准备放弃所有省事的效果,放弃所有表面上的成功,去经历诚实的工作中的辛劳和痛苦。 贡布里希的讲述完美而亲切,平易近人的作品,艺术理论被以通俗的方式叙述出来,作为例子的艺术品的选用真的很合适。读者和作者也可以取得较好的互动。他所要阐释的是人们不是为了响应某种潜在的“精神”的呼召去改变传统,而是情境的改变使其不得不然。例如说到具有强烈世俗倾向的荷兰绘画,他认为是由于经过了宗教改革,从而使新教统治区内的艺术家已经没有什么自由再画祭坛画了。无论哪种社会,贡布里希所关心的是艺术家所面临的“问题情境”。不是一个统摄一切的“时代精神”,而是许许多多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吸引着

《教育从爱开始》读书笔记

《教育从爱开始》读书笔记一 最近,我认真读了张玉芬老师的《教育从爱开始---冬雪篇》这本书。刚捧上这本书,便让我爱不释手,封面上朵朵雪花犹如老师们纯净的心灵,深深地吸引了我。封面上托尔斯泰的一段话更让我情不自禁地要读完这本书: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老师。如果教师只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天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老师。 这本书分三辑来介绍。第一辑《育而有道》主要讲述育人心得。第二辑《教而有方》主要讲述教学艺术。第三辑《思而有悟》主要讲述教育理念。书中没有深奥的道理,全是一个个来自真实教育生活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情真意切,令人怦然心动,又不得不深思。 我从一个个教育故事中体会到:教育从爱开始;没有爱的教育是不行的;教育,仅有爱是不够的;教育,更需要爱的艺术。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每天应该琢磨的是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如何把学生带进知识的乐园,让学生真正喜欢自己那一门学科,喜欢上学。 书中有这样一篇文章,讲的是:我刚接手一个新班,进行了一项调查,让学生写出最喜欢的老师和最不喜欢的老师,结果陈明同学毫不客气地写道:我喜欢男老师,不喜欢女老师。一天,陈明竟然拿了一条蛇在班上吓唬其他人。我知道后,毅然走到他面前,故作镇定地说:“把蛇给我!”陈明不敢相信我竟敢拿蛇。我壮着胆子,小心翼翼地捏住蛇的头部,把它放生了。事后,我没有对陈明大发雷霆,而是

真诚地对他说:“我要谢谢你,谢谢你让我变得勇敢。女孩子天生胆小,这是事实,男孩子不但不该嘲笑她,而且应该努力保护她们,这才是男子汉所为。老师希望你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从此之后,陈明变了,变得爱帮女同学,班上有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对于这样一个“无恶不作的坏学生”,张老师没有板起面孔训他,也没有向家长打报告,更没有不闻不问,而是以“爱”为前提,用教师的真情唤起学生“做一个好人”的信心和希望。教师爱学生,是一种天性,也是一门艺术,因为爱既包含着赞扬、鼓励,也包含着批评教育,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行为,错误思想,及时给以恰当的批评,及时帮其纠正,更是关爱。张老师用自己的艺术,成功地感化了学生,让学生心服口服,真正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教育从爱开始》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没有感人肺腑的的事迹,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师生之爱。字里行间,都抒发了作者本人对爱的理解。这种情感是普通的,却是不平凡的。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书籍所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 “爱”一词最为广博而深奥,但在每个人爱与被爱的生活中,它显得又是那么单纯与具体。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为它无影无形,所以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成为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如教师对学生的爱,如此平凡,但能让学生深深地感觉到。我认为“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