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端子压接规范
线束、连接线、端子线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线束、连接线、端子线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 前言线束、连接线和端子线设备是电子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传输信号和供电的作用。
这些设备的安全使用对于电子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系列规范和标准,以确保这些设备的安全操作。
2. 装备及工具在使用线束、连接线和端子线设备前,需确保以下装备和工具充足:•安全手套和眼镜;•电气测试笔;•绝缘胶带;•钳子、扳手等工具。
3. 基本操作规范使用线束、连接线和端子线设备需确保以下基本操作规范:3.1 熟悉设备在使用设备前,应熟知设备的品牌、型号、参数和使用方法,并确保所有设备的相关文件齐全并在易于访问的地方存放。
3.2 正确接线在进行接线操作前需确保设备处于停机状态,并确认所有的电源都已关闭。
使用正确的连接器和端子,并遵循相关标准对其进行正确接线。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进行高压接线操作时,需使用专业的电工工具,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3.3 安全接地在进行接线操作前,需要确保所有的设备和金属外壳都已安全接地。
接地线需与接地栓紧固,并确保电阻符合相关标准。
3.4 防静电在进行线束和连接线的操作时,需保持工作场所和设备干燥,并经常使用防静电衣、手套等装备,以防静电造成设备损坏和人身安全问题。
3.5 定期维护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延长使用寿命。
定期进行清洁和检查,以确保连接器和端子的接触良好,避免故障和安全问题的发生。
4. 风险控制使用线束、连接线和端子线设备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应控制以下风险:4.1 电击风险使用线束、连接线和端子线设备时,存在电击风险。
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接线,正确接地以及进行安全接地操作。
在进行操作时,需戴上安全手套和眼镜,并遵循电气操作程序。
4.2 燃烧或爆炸风险线束、连接线和端子线设备的使用涉及电气、热量和气体等物理效应,可能会导致燃烧和爆炸。
在使用时需注意通风,避免设备过热,避免不正确的维修或修改。
4.3 机械伤害风险在进行线束、连接线和端子线设备的操作时,需注意机械伤害风险,应避免手指和其他身体部位靠近移动设备,避免使用不正确的工具或装备。
线束导线端头的制作要求

线束导线端头的制作要求
(1)电柜内所有接线端子除专用接线设计外,必须用标准压接钳和符合标准的铜接头连接。
(2)连接导线端部一般应采用专用电线接头。
如连接导线截面积小于或等于4mm2,当设备接线端子结构是压板插入式时,使用扁针铜接头压接后再接入。
当导线截面积小于4mm2单芯硬线时也可不用电线接头,而将线端做成环形接头后再接入。
(3)如进入断路器的导线截面积小于6mm2,当接线端子为压板式时,先将导线进行压接铜接头处理,以防止导线的散乱;如导线截面积大小6mm2,要将露铜部分用细铜丝环绕绑紧后再接入压板。
(4)截面积为10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和单股铝芯线可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5)截面积为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的线芯应先拧紧搪锡,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6)多股铝芯线和截面积大于 2.5mm2的多股铜芯线的终端,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应焊接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7)环形接头的绕圈方向应与接线柱螺母旋紧方向一致。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

SUBJECT 主题人员配置标准工时文件编号版本制定单位生产工程P E 使用单位生产部发行日期页次第2页
E: 端子外
观: 端子压接4. 如果对外观
判断有争议之
注 1. 端子拉力测
试.2. 接触通电测
试.
固定电线胶皮;
D: 切片: 切片过长;切片过短. A: 喇叭口: 过大.无喇叭口.
B: 包线位: 夹线过紧,压伤线芯;过松,线芯与端子拉脱力过小;线尾过短; 线尾过长; 端子压接后披锋过大;芯切口,遗失或外露,扣位变形等.
C: 包胶位;:夹胶皮;端子包胶位压伤胶皮内线芯;包胶松,端子夹胶成型不够,线束端子压接规范1工序名称线束端子压接 标准说明:1. 检查端子压接后之外观.
2. 使用工具: 目视,10倍或更大倍数放大镜.
3. 检查内容:。
端子压接技术规范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端子压接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剖面制作注意事项等,并提供了压接质量判定参考图样。
本标准适用于端子压接质量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标准引用来源于TE/JST等大品牌厂家标准、客户技术要求与以下行业标准。
IPC/WHMA-A-620A CN-2006QC/T29106-2014线缆及线束组件的要求与验收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VW60330)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端子使导线与适当的配对元件连接,实现电路导通的机电元件。
端子按压接区形状分为敞开式与筒式。
3.2分类:敞开式端子、筒式端子、刺破式胶座(IDC)、航插端子、共接端子3.2.1敞开式端子:压接前压接区为敞开式,压接后闭合的端子。
3.2.2筒式端子:压接前压接区为筒状的端子。
3.2.3刺破式胶座(IDC):压接前端子与胶座为一体的端子(压接无需剥掉线材外皮的一种端子)。
3.2.4航插端子:压接前压接区为筒状的端子主要匹配航插插头。
3.2.5共接端子:主要用于线与线空中对接的端子,存在开口与筒式两种类型。
图1敞开式端子筒式端子刺破式胶座航插端子共接端子3.3端子各部位名称图2敞开式端子筒式端子刺破式胶座航插端子3.4端子压接通过施加一定的机械力,使两种材料(线芯压接区与线芯、绝缘压接区与引线绝缘皮)紧密的结合,达到电性能导通且牢固接合的目的。
3.5线芯压接剖面端子线芯压接区与线芯压接后的剖面。
3.6绝缘压接剖面端子绝缘压接区与引线绝缘皮压接后的剖面。
3.7端子拉力端子与线材之间的铆合承受力。
端子分为:1.绝缘检查窗口,2.喇叭口,3.刷子检查窗口,4.扣锁片5.绝缘压接区,6.线芯压接区,7.端子结合区,8.料带残耳(端子两端可能都有),9.端子停止耳朵,10.电气连接槽,11.机械支撑槽,12.检查窗。
10114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4.1线芯压接线芯压接应符合表1的相关要求。
表1线芯压接技术要求及图示注:技术要求未体现部分以现场补充SOP 为判定依据。
线束端子压接方法

线束端子压接方法
在汽车电子领域中,线束端子压接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线束端子压接技术能够有效地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路系统的连接过程中。
那么,该如何进行线束端子压接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步骤详细阐述。
第一步:准备工具和材料
进行线束端子压接时,首先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包括线束端子、压接钳、跳线针、裸露导线等。
第二步:检查线束端子是否合适
在开始压接之前需要确认线束端子的型号是否适合当前的电线。
如果选择的线束端子不适合当前的电线,那么压接的效果就不会达到预期,可能会导致电线接触不良、电线脱落等问题。
第三步:准备裸露导线
对于裸露导线,需要进行必要的处理。
通常情况下,需要将导线端部的绝缘层剥离一定长度,露出需要压接的导线。
第四步:插入线束端子
将裸露导线插入线束端子,并确认插入深度是否正确。
如果插入深度过浅或过深,都会导致压接后的崩塌或接触不良等问题。
第五步:进行压接
使用压接钳将线束端子和裸露导线压接在一起。
在压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压接要求对压接力度和范围进行调整,确保压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第六步:检查压接效果
压接完成后需要对连接处进行检查,确保连接可靠。
可以使用跳线针挑开线束端子,检查裸露导线是否牢固。
同时,还需要用万用表等工具进行测量,确认连接处的电阻和电流等参数是否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在进行线束端子压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准确、牢固和稳定等要素。
只有在严格按照步骤操作,并对压接效果进行认
真的检查和测试,才能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汽车电路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B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B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1.目的为规范本公司的线束端子压接操作,规定端子压接标准,提高产品品质。
2.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线束压接操作。
3.职责技术部:负责制作线束图纸、制定端子压接标准。
制造部:负责按照线束图纸及线束端子压接标准进行生产。
品保部:负责对端子压接的品质确认及本规范执行的监督。
4.内容名词通用要求压接要求常见不良或缺陷剥线不良注:剥线长度:①铜件/四方插:4±②小5556铜件:±芯线断裂可接受根数端子压接缺陷刺破绝缘皮-NG 没有压住绝缘皮-NG 绝缘皮被压进铆接端子-NG绝缘皮没有被铆接端子完全铆压-NG 导线松散,没有完全被铆压住-NG 铆压区内有股线被压住-NG线股终端在导体铆压区不可见-NG 线股超出端子高度-NG 线股伸出端子之外-NG线股伸进端子结合区-NG 端子变形-NG 线皮压接区变形-NG常用端子倒扣尺寸要求端子压接尺寸及外观要求(品保检查及员工自检)线材的准备(参见线束图纸)检查剥皮长度、线材长度、芯线剥皮损伤情况;检验余料长度导体压着区检验①压接高度,宽度及压接形状,背面批峰不超过②拉拔力要求(参照)③导体压接部位必须完全闭合并包含所有线芯④后喇叭口必须可见⑤导体末端必须平齐、伸出压接区绝缘皮压接①压接尺寸和压接形状,无特殊要求情况下压接高度取决于线材的大小,以能压紧线皮不刺穿为标准。
②摇摆测试,手握离线头6、7cm处,上下弯折线90°,无松脱则说明已压紧,再检查线皮无刺破则可接受。
③除压接外线皮无损伤。
弹片及端子的配合区区损伤、变形端子压着连接性(拉拔力)测试方法及标准测试目的:在于测试端子与电线之接合是否牢固测试工具:万能拉力试验机测试方法:①取UL标准或等同于此标准的电线长约50公分,一端根据所测试的端子正确剥线。
②将端子与线材以正确的工具和方法压接牢固,将端子部分固定于拉力机的固定座端,电线尾端固定于拉力机的固定座端,电线尾端固定于拉力机的活动座。
浅析汽车线束端子压接技术规范

10.16638/ki.1671-7988.2020.14.077浅析汽车线束端子压接技术规范张文正,奚雷康,丁嘉伟(陕西万方天运汽车电器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201)摘要:文章针对线束端子压接质量技术标准、端子压接部位尺寸信息数据库建立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同时结合日常生产加工经验,提出对线束端子压接的策划方案,给同行在工作中以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压接方案;模具;尺寸数据库;技术标准中图分类号:U463.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988(2020)14-231-03Brief Analysis of Crimp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Automobile Harness TerminalsZhang Wenzheng,Xi Leikang,Ding Jiawei(Shaanxi Wanfang Tianyun Automobile Appliance Co.,Ltd.,Shaanxi Xi'an710201)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quality technical standard of wire harness terminal pressing,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ize information database of terminal pressing parts,and so on.At the same time,combined with the daily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experience,it plays a reference and guiding role in the planning scheme of wire harness terminal pressing. Keywords:Compression joint scheme;The mold;Database of Size;The technical standardsCLC NO.:U463.62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671-7988(2020)14-231-03引言汽车线束端子压接作为线束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序,端子压接质量直接决定着整车电流、信号传递的稳定性,因此掌握一套弹性有效的端子压接技术规范系统尤为重要。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B-20161212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B-20161212线束端子压接标准1.目的为规范本公司的线束端子压接操作,规定端子压接标准,提高产品品质。
2.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线束压接操作。
3.职责3.1技术部:负责制作线束图纸、制定端子压接标准。
3.2制造部:负责按照线束图纸及线束端子压接标准进行生产。
3.3品保部:负责对端子压接的品质确认及本规范执行的监督。
4.内容4.1名词线束端子压接标准4.2通用要求1.绝缘皮检查窗口2.喇叭口(前/后)3.刷尾检查窗口4.锁紧片5.绝缘铆压区6.导体压接区7.端子结合区8.料带残耳线束端子压接标准线束端子压接标准4.3压接要求线束端子压接标准4.4常见不良或缺陷4.4.1剥线不良注:剥线长度:①2.8铜件/2.8四方插:4±0.2mm ②小5556铜件:2.5±0.2mm芯线断裂可接受根数线束铜线根数<7 7-15 16-25 26-40 41-60 61-121 >121 允许最大铜丝损失数0 0 0 3 4 5 5%4.4.2端子压接缺陷刺破绝缘皮-NG 没有压住绝缘皮-NG 绝缘皮被压进铆接端子-NG线束端子压接标准绝缘皮没有被铆接端子完全铆压-NG 导线松散,没有完全被铆压住-NG 铆压区内有股线被压住-NG线股终端在导体铆压区不可见-NG 线股超出端子高度-NG 线股伸出端子之外-NG线股伸进端子结合区-NG 端子变形-NG 线皮压接区变形-NG4.5常用端子倒扣尺寸要求4.6端子压接尺寸及外观要求(品保检查及员工自检)4.6.1线材的准备(参见线束图纸)4.6.2检查剥皮长度、线材长度、芯线剥皮损伤情况;4.6.3检验余料长度线束端子压接标准4.6.4导体压着区检验①压接高度,宽度及压接形状,背面批峰不超过0.13mm②拉拔力要求(参照4.7)③导体压接部位必须完全闭合并包含所有线芯④后喇叭口必须可见⑤导体末端必须平齐、伸出压接区4.6.5绝缘皮压接①压接尺寸和压接形状,无特殊要求情况下压接高度取决于线材的大小,以能压紧线皮不刺穿为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的线束端子压接操作,规定端子压接标准,提高产品品质。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线束压接操作。
3.职责
3.1技术部:负责制作线束图纸、制定端子压接标准。
3.2制造部:负责按照线束图纸及线束端子压接标准进行生产。
3.3品保部:负责对端子压接的品质确认及本规范执行的监督。
4.内容
4.1名词
4.2通用要求
4.4压接要求常见不良或缺陷
4.4.1剥线不良
注:1.剥线长度:①2.8铜件/2.8四方插:4±0.2mm ②小5556铜件:2.5±0.2mm
2.检查线芯是否受损,一定要剥开线皮3个mm以上。
芯线断裂可接受根数
4.4.2端子压接缺陷
刺破绝缘皮-NG 没有压住绝缘皮-NG 绝缘皮被压进铆接端子-NG 绝缘皮没有被铆接端子完全铆压-NG 导线松散,没有完全被铆压住-NG 铆压区内有股线被压住-NG
线股终端在导体铆压区不可见-NG 线股超出端子高度-NG 线股伸出端子之外-NG
线股伸进端子结合区-NG 端子变形-NG 线皮压接区变形-NG
4.5外观检验端子压接尺寸及外观CCD要求(品保检查及员工自检)
4.5.1线材的准备(参见线束图纸)
4.5.2检查剥皮长度、线材长度、芯线剥皮损伤情况;
4.5.3检验余料长度
4.5.4导体压着区检验
①压接高度,宽度及压接形状,背面批峰不超过0.13mm
②导体压接部位必须完全闭合并包含所有线芯
③后喇叭口必须可见
④导体末端必须平齐、伸出压接区
4.5.5绝缘皮压接
①压接尺寸和压接形状,无特殊要求情况下压接高度取决于线材的大小,以能压紧线皮不刺穿为标准。
②摇摆测试,手握离线头6、7cm处,上下弯折线90°,无松脱则说明已压紧。
4.5.6. 弹片及端子的配合区区损伤、变形
4.6车间线束压接巡检检验步骤及方法
1.线束在自动机调好机后,IPQC取5PCS不包线皮的开始做先做拉力测试。
(参考4.7)
2.拉力测试合格,产线按成品生产20PCS,给IPQC按4.2外观检验要求在CCD下,进行外观检验。
3.外观检验OK后,取5PCS进行测试线材与端子的接触电阻,接触电阻不超过30mΩ,为合格。
4.接触电阻检验OK后取5PCS做剖面分析,(剖面分析判定准按文件YSTZ-W-QC-003 端子截面制作及判定标准)
5.剖面分析OK后,填好产品首件报告,通知车间可以生产。
6. 巡检IPQC每半小时巡检外观及抽检5PCS,做线材整体拉力测试及接触电阻,每4小时取5PCS做剖面分析。
订单生产完成好再取最后5PCS做剖面分析。
7.IPQC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不良,应立即让生产停机,并马上知会品质主管进行确定处理,如确认不良马上向前追遡,直到确认上一个巡检段为良品为止。
4.7端子压着连接性(拉拔力)测试方法及标准
4.7.1测试目的:在于测试端子与电线之接合是否牢固
一、测试工具:万能拉力试验机
二、测试方法:
①取UL标准或等同于此标准的电线长约50公分,一端根据所测试的端子正确剥线。
②将端子与线材以正确的工具和方法压接牢固,将端子部分固定于拉力机的固定座端,电线尾端固定于拉力机的固定座端,电线尾端固定于拉力机的活动座。
③启动拉力试验机,直到端子与电线脱落为止。
④查看拉力机仪表板上显示的最大拉力值并与标准对比,以确定测试是否成功。
⑤同样之测试需要连续做5PCS,全部成功方为合格。
⑥拉力测试首件测只包线芯不包线皮的拉力,巡检测线材整体拉力
附表1.拉力测试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