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态构成
建筑边界形态构成

三、建筑边界形态构成的形成原 因和影响因素
建筑边界形态构成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自然环境: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对其边界形态构成有着重要影响。例如, 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都会影响建筑的设计和构成。
2、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对建筑边界形态构成也有着重要影响。不同地域、不 同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会导致不同的建筑边界形态构成。
通过多样化的建筑风格和细节处理,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材料 和结构要素则是实现博物馆建筑形态的重要手段,材料的选择不仅决定了建筑 的质量和寿命,也对其视觉效果产生影响,而结构则决定了博物馆建筑的稳定 性和灵活性。
在抽象层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博物馆建筑形态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 空间和形式要素是相互依存的,空间的设计需要围绕着形式来进行,而形式则 需要通过空间来展现。材料和结构要素则直接影响着博物馆建筑的整体性能和 外观,
2、根据形式特征:可分为线性建筑边界、曲线建筑边界、复合建筑边界等。 每种类型的边界都有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构成方式。
3、根据环境关系:可分为独立建筑边界、连续建筑边界等。每种类型的边界 都有其独特的环境关系和空间特征。
五、建筑边界形态构成的应用价 值和未来发展方向
建筑边界形态构成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建筑形态不仅需要满足功能性的要求,同 时也需要传达出特定的文化意象。本次演示将从抽象和意象两个层面对博物馆 建筑形态的构成进行初探。
博物馆建筑形态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空间、形式、材料和结构等方面。空间要 素是博物馆建筑形态的基础,包括展厅、走廊、休息区等,这些空间的设计和 组织关系直接影响了博物馆的整体形态和功能。形式要素则是博物馆建筑形态 的灵魂,
一级建筑师辅导:建筑设计基础理论知识(1)

⼀、建筑平⾯图 表⽰建筑物⽔平⽅向房屋各部分内容及其组合关系的图纸为建筑平⾯图。
由于建筑平⾯图能突出地表达建筑的组成和功能关系等⽅⾯内容,因此⼀般建筑设计都先从平⾯设计⼊⼿。
在平⾯设计中还应从建筑整体出发,考虑建筑空间组合的效果,照顾建筑剖⾯和⽴⾯的效果和体型关系。
在设计的各阶段中,都应有建筑平⾯图纸,但其表达的深度不尽⼀样。
在建筑施⼯图设计阶段,建筑平⾯图应达到如下深度: 1.承重和⾮承重墙、柱(劈柱)、轴线和轴线编号、内外门窗位置和编号、门的开启⽅向、注明房间名称或编号和房间的特殊要求(如洁净度、恒温、防爆、防⽕等)。
2.柱距(开间)、跨度(进深)尺⼨、墙⾝厚度、柱(壁柱)宽、深和轴线关系尺⼨。
3.轴线间尺⼨、门窗洞⼝尺⼨、分段尺⼨、外包总尺⼨。
4.变形缝位置尺⼨。
5.卫⽣器具、⽔池、台、橱、柜、隔断等位置。
6.电梯(并注明规格)、楼梯位置和楼梯上下⽅向⽰意及主要尺⼨。
7.地下室、地沟、地坑、必要的机座、各种平台、夹层、⼊孔、墙上预留孔洞、重要设备位置尺⼨与标⾼等。
8.铁轨位置、轨距和轴线关系尺⼨、吊车类型、吨位、跨距、⾏驶范围、吊车梯位置等。
9.阳台、⾬篷、台阶、坡道、散⽔、明沟、通⽓竖道、管线竖井、烟囱、垃圾道、消防梯、⾬⽔管位置及尺⼨。
10.室内外地⾯标⾼、楼层标⾼(底层地⾯标⾼为±0.000)。
11.剖切线及编号(⼀般只注在底层平⾯)。
12.有关平⾯节点详图或详图索引号。
13.指北针(画在底层平⾯)。
14.平⾯尺⼨和轴线,如系对称平⾯可省略重复部分的尺⼨,楼层平⾯除开间、跨度等主要尺⼨,轴线编号外,与底层相同的尺⼨可省略。
楼层标准层可共⽤⼀平⾯,但需注明层次范围及标⾼。
15.根据⼯程性质及复杂程度,应绘制复杂部分的局部放⼤平⾯图。
16.建筑平⾯较长时,可分区绘制,但需在各分区底层平⾯上绘出组合⽰意图,并明显表⽰出分区编号。
17.屋顶平⾯可缩⼩⽐例绘制,⼀般内容有墙、檐⼝、天沟、坡度、⾬⽔⼝、屋脊(分⽔线)、变形缝、楼梯间、⽔箱间、电梯间、天窗及天窗挡风板、屋⾯上⼈孔、检修梯、室外消防梯及其它构筑物,详图索引号、标⾼等。
建筑平面设计的形态构成分析

盛 朔 弱 簧 饰
规划 与设 计
建筑 平面设计的形态构成分析
王 韦策
( 陕西科技 大学 摘 陕西省 西安市 7 1 0 0 2 1 ) 要: 对 于的功能 , 而平 面设计则是决定其使 用功能能否完美实现的关键 。 但
一
考虑建筑师作为一个 自 然 体之 间的相似之处进行 形态构成 , 比如 , 它注重在平 面设计 中寻 虑形态构成 的规律 。要在 形态 构成 时, 人 、 社会人对生活和建筑独有 的理解 , 并将 建筑 与人们的生活紧 找各种视觉元素 的相同点 , 包 括在颜色 方面、 形状方面 等的相 同 既要为人们创造 一个可居 的空 间, 还要为他们创 点 。一般在采用近似法进行形态构成 时, 会考虑到近似程度 的问 密 的联系起来 , 造一个舒适 的空 间。要按照其使用和使用双 重功能来进行形态 题, 以避免近似 程度太大产生 重复感 , 或避 免近似程度 太小产生 构成 。既不盲 目模仿某种建筑 的平面设计, 也不局限于追求建筑 不和谐感。
是 长期 以来 , 建筑平面设计都被 当作是 简单 的图形设计 , 其对建筑造型的重要作 用却容 易被 忽视 。而事实上 , 平面设计是
建筑设计 的基础 , 它既体现 了建筑师在设计 中的灵 感和建筑思想 , 又最 大限度的展现 了建筑的功能空间。特别是 随着经济 的发展 , 人们 对建筑物 的功能要 求和外观要求越来越 高。要想提 高建筑的艺术 水平 , 必须要 高度重视 平面设计。本文主要 从建 筑平 面形 态设计的要求入手 , 分析 了其形 态构成的相关 问题 。 关键词 : 建筑 ; 平面设计 ; 要 求; 形 态构成 中图分类号 : T U 2 0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3 — 0 0 3 8 ( 2 0 1 3) 2 7 — 0 0 4 3 — 0 2
形态构成(完整版)

50
基本形——复形
感谢下载
51
基本形——复形
感谢下载
52
感谢下载
53
感谢下载
54
感谢下载
55
感谢下载
56
(2)形与形的八种基本关系
—— 分离、接触、覆盖、透叠、 联合、减缺、差叠、重合;
感谢下载
57
感谢下载
58
感谢下载
59
感谢下载
60
2)色彩
感谢下载
61
视觉与色彩
在视觉两大构成因素“形”与“色”之中,人类 对色彩的敏感力为80%,对形状的敏感力约为20%, 色彩是影响感官的第一要素。
5
塔、草原上的蒙古包、广场上的柱子、纪念碑、绿地中的雕塑都有点的视觉特征。
感谢下载
6
感谢下载
7
线化的点
感谢下载
8
(2)线——具有面积与宽度;
形的长宽比越大,线的感觉就越强; 直线——垂直线:直接、坚强、严肃;
水平线:静止、安定; 斜线:飞跃、积极; 曲线——几何曲线:工整、冷淡;自由曲线:优雅、间接、动感;
感谢下载
28
感谢下载
29
(3)面——由线的运动构成;
自由形:随意、自由; 几何形:单纯、明快、简洁; 偶然形:不可预测的效果;
感谢下载
30
虚面——由一系列面构成,线的面化
感谢下载
31
点、线、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感谢下载
32
点的面化
感谢下载
33
感谢下载
34
线的面化
感谢下载
35
罗马千禧教堂
感谢下载
9
感谢下载
直线
10
形态构成与建筑造型

构成的基本要素
1、“点”:在几何学上,点只有位 置,而在形态学中,点还具有大小、 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在自 然界中,例如雨滴、沙石、天空中的 星星都可以看作点。具体为形象的点, 相对于周围的空间,点的面积越小就 越具有点的特性,随着面积的增大, 点的感觉也将会减弱。
重复构成的形式:
②骨格重复构成:骨格是构成图形的框 架,使图形有秩序的排列。可分为规律 性与非规律性骨骼两种,也可分为有作 用和无作用性骨骼。
A.规律性骨格按数学方式进行有秩序的 排列,如重复、渐变、发射等构成方式。
规律性骨格
重复构成的形式:
B.非规律性骨格体现了自由与随意性, 是一种不规则的、无序的排列方式,如 密集、对比、变异等构成方式。
对比与协调
Zvezda公寓 以长方形窗作为立面 的主要组合要素,大 小相间,既有对比又 有协调,构成了和谐 统一且富有变化的有 机统一的整体。
对比与协调
弗兰克·盖里《跳舞的房子》 建筑采用形体的突变手法, 将产生变异的形体与周围常 规几何体产生强烈的对比, 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感。
对比与协调
特里·法雷尔 《TV-BM总社》 建筑外立面采用粗细有致的线 条,从其形体、色彩、材料上 与建筑主体立面产生了强烈的 对比,带着一种戏虐的表情并 给人一种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3、“面”:扩大的点形成了面,一根封闭的线,密集的点或线同样也能 形成面。在形态学中,面同样具有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 同时面又是形象的呈现,因此面即是形。
面的种类:a.几何形,如正方形、三角形、梯形、菱形、圆形、五 角形等,具有数理性的简洁、明快、冷静和秩序感,被广泛应用在建筑、 使用器皿等造型设计中。 b.有机型,可以说是一种自然形态,也有规律 性,具有生命的韵律。如自然中的树叶,生物的细胞,人类的DNA链等。 c.偶然形,指自然或认为偶然形成的形态,其结果无法控制。如随意洒 的水,滴落的雨滴等,具有一种不可重复的意外性和生动感。 d.不规则 形,指认为创造的自由构成形,可以是人为的,徒手的线性构成形态, 具有强烈的造型特征和鲜明的个性。
第8讲建筑__形态构成

• 盖里的华盛顿科克伦美术馆
盖里的维特拉家具博物馆
• 大伦敦政府市政厅大楼,2002年,诺曼.福斯特
• 美国德克萨斯 州达拉斯高层 住宅(盖里), 1999年
• 美国耶鲁大学冰球馆,1958年——形如海龟
库格利科斯住宅,布达佩斯, 匈牙利,1991年,萨拉明(匈)
毛科镇小剧院,匈牙利,马科韦茨 (匈) ,1998年
• 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小巷中的围合邻里和连桥景观
5、空间法与聚集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形体之间的 距离 6、影响空间感的因素 • 距离和方位 • 围合数量的多少 • 体量(大小、高度)
四、变形类 1、主要特征:将原形进行变形(写形),使之 产生要瓦解原形的倾向。 2、变形类的构成方法具体有: • (1)扭曲 • (2)挤压、拉伸 • (3)膨胀
一、基本形 1、概念:是由形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构成的,具 有一定几何规律的形体。 2、分类: • 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立方体、锥体。。。 • 面:的、方、圆、三角、椭圆。。。 • 线:直线、曲线。。。。 • 体、面、线的基本形之间可以通过分解或组合来实现 相互间的转化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表现形与形之间的关 系。拿出一张白纸,裁出两个图形,一个正方 形,一个三角形。同学们动手尝试一下,摆出 二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法国展览中心音乐厅
联合 减缺
接触
日本水面教堂
第三节 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
一、单元类 1、主要特征 • 以相同或相似的形或结构作为造型的基本单元,重复运用它 们而形成新的形态。 2、单元的含义 • 指构建新形的“细胞”,具有重复的性质。
3、分类
(1)骨架法——有明显的、规律性较强的结构方式。 形的基本单元按照“骨架”所限定的结构方式组织 起来,形成新形。
交叉与平行:建筑形态构成方法解析

1 概 念 与范 畴
“ 交叉”意味着对 自然力的认识 以及对 自然存在 关联性的 认同 , 多表现 为对 自然力 亲和 , 遵从意 向的建筑形 态 ; 平行” “ 则更多的表现 出对 自然力表现 出抵抗 、 排斥甚 至超越 意向及对 自然属性 异化建筑 形态或存 在关联性 的否定 。就某种程度 而 言, 建筑总是 通过形态 的交叉 与平 行的关 系构成 , 表述 一种新 的基本存在方式及两个基本关 系, 并进一步构成视觉张力 , 平 “
行” 总是可 以赋予形态更多的轻松 、 闲、 休 散漫之感 , “ 而 交叉”
则更多地赋予一种稳定 、 沉寂 的关联性体验 。
交 叉与平行的思维方法从形态的联系 因素 出发 , 寻求形 态
间的共同特征 , 由于形态 间的 内在规 律与联 系 , 态与形态 之 形 间具 有了更 多的接触机会 , 而这 种不断的接触就产生 了丰富的 形态 。由于 以形态的 内在联系及特征的一致性作为基础 的科学
Cr s n r l l m :Co si t ay i o c ie t r p a a c o sa d Pa al i es n tt eAn lss fAr h tc u a Ap e r n e u l
Ha oOu, eZ a y Xi h n u
(r icue eerhIstt oS eyn rh etrl n iiE gneig nvri S ey g 10 6 , hn) A c t tr sac tue f hna g c i ua adCv nier ie t hna 0 1 8 C ia he R ni A t c l nU sy, n
图 1 流 水 别 墅
性 的支配 , 避免 了创造形态 的被 动性 与偶 然性 。构成的形态 由
平行与交叉—建筑形式构成方法探

什么样的建筑形式是构成的标准?什么样的建筑形式是⼈们欣赏的对象?这看上去似乎是⼀个⼗分个⼈化的问题,然⽽事实上如果站在整个社会和历史的⾓度,我们会发现,在任⼀时代,集体⽆意识的集合总是倾向于同⼀的表现。
⽐如,现代⼈和古代⼈在选择服装的式样时,毫⽆疑问会表现出鲜明的整体差异。
建筑形式的选择,也必然如此。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建筑形式的选择与构成的结果是⼀种集体的、有⽬的的结果,⽽且此⽬的在⼀个基本层⾯上正是与群体共约的⽂化价值的承载与呈现密切相关。
以往有关建筑构图原理、建筑构成⽅法的讨论多数回避建筑的基本参照系的存在,即⾃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参照系的存在。
换句话说,此类构图原理极少将被构图对象——某建筑置⾝于“⾃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体系之中来对待,从⽽使建筑形式的构成更趋于成为⼀种漂浮着的纯形式构成。
事实上,作为”建筑“存在之基础,此”⾃然“与”社会“的基本属性特征的意识与制约,始终伴随建筑设计与形式构成全过程,并对其产⽣着重要作⽤和影响。
借鉴⽂化⼈类学理论的指导,我们进⼀步构建了对建筑形式存在价值的基本认识。
建筑形式作为⼀种⽂化存在,其基本价值亦在于表述和呈现为⽂化所约定的基本关系:⼈与⾃然的基本关系;⼈与⼈的基本关系。
简⾔之,建筑形式在最基本的层⾯上,其构成的⽬的或价值就是表述这两类基本存在关系及其转变。
因此建筑形式的改变,在本质上总是意味着基本存在(认知与约定)关系的改变,并进⽽构成视觉张⼒。
⼀ 概念与范畴1 ⼈与⾃然基本关系中的“交叉与平⾏”⼈与⾃然共存于⼀体的关系称为“交叉”。
表述这⼀关系的建筑形式,即对⾃然⼒表现出亲和、尊崇意向(关系)的建筑形式或形态被称为“交叉”形式(形态)。
“交叉”意味着对⾃然⼒的认知,以及对⾃然存在关联性的认同。
⽐如多数建筑都会通过⾃⾝形式的构成表述地球引⼒、风、⾬、暑、寒等⾃然⼒(⽓候条件)的作⽤和⾃然属性特征的影响(⾃相似性)。
⼈与⾃然相分离的关系可称为“平⾏”。
表述这⼀关系的建筑形式,即对⾃然⼒表现出抵抗、排斥,甚⾄超越意向及对⾃然属性异化的建筑形式或形态称为“平⾏” 形式(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形态构成
建筑形态构成
建筑形态是一种人工创造的物质形态。
建筑形态构成是在基本建筑形态构成理论基础上探求建筑形态构成的特点和规律。
为便于分析,把建筑形态同功能、技术、经济等因素分离开来,作为纯造型现象,抽象、分解为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体--空),探讨和研究其视觉特性和规律。
建筑形态构成的要素主要分为点、线、面、体四大要素。
点有一定形状和大小,如体与面上的点状物、顶点、线之交点、体棱之交点、制高点、区域之中心点等。
点的不同组合排列方式产生不同的表情。
点在构图中有积聚性、求心性、控制性、导向性等作用。
线分实存线和虚存线。
实存线有位置、方向和一定宽度,但以长度为主要特征;虚存线指由视觉--心理意识的线,如两点之间的虚线及其所暗示的垂直于此虚线的中轴线,点列所组成的线及结构轴线等。
线在构图中有表明面与体的轮廓,使形象清晰,对面进行分割,改变其比例、限制、划分有通透感的空间等作用。
面分实存面和虚存面。
实存面的特征是有一定厚度和形状,有规则几何图形和任意图形;虚存面是由视觉--心理意识到的面,如点的双向运动及线的重复所产生的面感。
面在构图中有限定体的界限,以遮挡、渗透、穿插关系分割空间,以自身的比例划分产生良好的美学效果,以自身表面的色彩、质感处理产生视觉上的不同重量感等作用。
面的空间限定感最强,是主要的空间限定因素。
体也有实体和虚体之分。
实体有长、宽、高三个量度。
性质上分为线状体、面状体、块状体;形状上分为有规则的几何体和不规则的自由体,各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如方向感、重量感、虚实感等。
虚体(空间)自身不可见,由实体围合而成,具有形状、大小及方向感,因其限定方式不同,而产生封闭、半封闭、开敞、通透、流通等不同的空间感受。
感谢您的阅读!。